“屠財”張之洞:驚天豪賭贏千萬銀

中國近代史 張之洞 清朝 慈禧 上官婉婉 2017-05-15

“屠財”張之洞:驚天豪賭贏千萬銀

生活怪癖

張之洞性情乖僻,起居無常,一般都是每天下午兩點左右開始入睡,到晚上十點才起床幹活。幕府中人及下屬有事,一般都要在半夜來見他,甚至有時候要一直等到天亮。有不知道情況的官員上午謁見,正是他神疲體倦之時,這些人要麼被安排在門廳等候,要麼就是談話未已,張之洞已經閉目打盹,甚至鼾聲大作了。後來,大理寺卿徐致祥參劾張之洞辜恩負職,說他“不按正常時間辦公,起居毫無規律”。清廷諭令粵督李瀚章去調查處理。後來回覆皇帝說:“如果誇他的話就是整夜辦公,不敢有一絲的懈怠。詆譭他就應該說是不注意時間,沒有規律。但是沒有誤過事,所以我以為這種小節沒必要深究。”

張之洞最喜歡吃鮮果、糕點、蜜餞等物,處理公務的桌案旁邊經常另放一個小茶几,上面放著各種鮮果及糕點十幾盤,以備他隨時取食。

張之洞喜歡守著桌子蹲在椅子上吃飯,最討厭垂足而坐。

他的表兄張之萬在寫信給之京(之萬胞弟)時說:“香濤(張之洞)飲食起居,沒有一件事不奇怪。又生性喜歡養貓,臥室中常有數十頭。貓有時把屎屙在書上,他就親自拿手帕擦拭乾淨,居然不認為髒。還向僕人們說:‘貓不懂事,所以也不必責怪它,如果人這樣可不行。’”

張之洞出身於官宦之家,本人科舉及第又早,與潘祖蔭、吳大澂等人曾在北京以流連詩酒、賞玩古董字畫出名。後來,張之洞歷任封疆大吏,愛好古玩的雅興不減,並且自命精於古物的鑑別。某年,張之洞在京以高價購得一古鼎,斑斕璀璨,價值連城,之洞十分得意。回鄂時大張筵席,請僚屬共同欣賞。他囑咐家人在鼎中插梅花一枝,再注入少許水潤花。沒想到酒過三巡,鼎下竟有水徐徐流出,滿堂驚愕,大為掃興。經仔細檢查,原來鼎居然是用碎片和膠粘接的。

“屠財”張之洞:驚天豪賭贏千萬銀

一場豪賭狂贏千萬銀

張之洞無疑是興辦洋務最多的一個。紗布絲麻四局、漢陽鐵廠、漢陽兵工廠、蘆漢鐵路等,都出自他的手筆。但張之洞早年辦企業,由於貪大求全、決策失誤,加之官僚體制,卻交了一筆數額巨大的冤枉學費。故後人戲言:是那八人抬官轎將張之洞抬成了“中國負債經營的祖宗”。更有趣的是坊間盛傳:張之洞平生一次賺到的最大一筆銀子竟是一場賭博,而且是豪賭狂贏近千萬銀兩。

這應該是發生在1885年的事兒。中法戰爭結束後,時任兩廣總督的張之洞卻為手頭缺銀子而犯愁。為籌辦中國自己的兵工廠,他託人在德國預訂的成套機器設備需支付三百萬銀兩;中法戰事中借倫敦銀行的五百萬兩銀子已快到期限,按合約逾期不還利息得加倍;慈禧太后五十大壽,軍機處讓張之洞等幾員封疆大吏各認貢祝壽禮金一百萬兩。屈指一算,僅此三筆就是整整九百萬兩之巨。

當時,“大祕”李文石曾提出三點建議:第一,太后大壽,茲事體大,大人深受太后垂青,千萬馬虎不得,可致函讓軍機處張之萬大人協調戶部,提前撥付朝廷應諾的二百萬兩購槍費,並託張大人就地“轉移支付”,扣下一百萬兩獻給慈禧太后為祝壽禮金,力爭在封疆大吏中第一個獻孝心,以博“老佛爺”一樂;第二,以向太后祝壽為名,密令兩廣各州府預收三個月稅賦,大致可徵銀二百萬兩;第三,令各大賭場捐點銀,誰敢不捐就查封之,估計又可收得一百萬兩。

李文石這“三招”倒是一下子生出五百萬兩銀子。張之洞雖然覺得有些欠妥,但還是點頭照此辦理。正所謂無巧不成趣,張之洞正與李文石盤算著餘下的四百萬兩銀子如何籌措,卻有人送來了四百萬兩銀票。當時的廣州已是開化之地,為增財源允許開設賭場。上海一賭王(據說叫張天龍)邀請英、美、日等十八國賭王會聚廣州一較高下,名曰“萬國賭王大賽會”。這位中國賭王派代表請求督府衙門允許大賽如期進行,並提供安全保衛,賽會將捐銀四百萬兩作為軍費開支。

憑空掉下四百萬兩銀子,這讓張之洞喜憂參半。喜在正愁缺銀子,便有人送來銀子;憂在為廣州設賭場事李鴻章等曾參奏朝廷,後經據理力爭,朝廷總算未予降罪,併網開一面。但此番若公然支持賭王大賽,並派軍隊維護安全,萬一有人彈劾,這有傷風化的罪名可不輕,弄不好會掉“烏紗帽”。張之洞面臨著宦海生涯中一次重大的博弈,這無異於一場豪賭,賭贏了可填平那缺銀的“坑”,賭輸了則後果不堪設想。

張之洞便緊急召集眾幕僚,想出一個萬全之策:一曰正其名,將賭王大賽更名為“萬國牌類娛樂大賽”;二曰讓洋人出面,授意英、美、日等國駐廣州領事館向兩廣督府發函相商,這洋人一出面,清廷估計會睜一眼閉一眼;三曰打時間差,一邊如期籌辦,一邊上疏朝廷,並讓張之萬出面爭得慈禧太后首肯。

相傳,張之萬接張之洞密信後,即求見慈禧太后,先呈上張之洞孝敬的一百萬兩祝壽禮金,並說這是張之洞讓洋人捐的。被賠款賠怕了的慈禧,一聽自己大壽竟有洋人捐銀子,心裡比吃了蜜還甜。細問之,方知是張之洞借“萬國牌類娛樂大賽”徵洋人的捐,而且又替朝廷還上了中法戰事中借英國人的軍費。這慈禧便連誇張之洞不愧是理財的好手,還自我安慰說:“我五十大壽有人獻洋錢呢!”什麼“斯文”、“體統”,自然便忽略不計了。

在廣州,賽會組織者捐上四百萬兩保護費後,賭王大賽即如期進行。中國賭王得天時地利大獲全勝,一高興又主動捐出四百萬兩給廣州辦實業,還拿出一百萬兩孝敬張之洞本人,督府中為大賽出力的一干人也各自得到一筆辛勞費,但均被充了公。張之洞這一場豪賭,相繼收得捐銀近千萬兩,可謂少見的狂贏!

“屠財”張之洞:驚天豪賭贏千萬銀

張之洞的“學費”

清代官場中人,愛玩古物成風,時任湖廣總督的張之洞尤酷嗜此道,以下是“張之洞誤買假古董”的“集藏趣聞”兩則:

“趣聞”一:張之洞奉命回京述職,偶到琉璃廠閒逛,在一家古玩店看中一口大缸:此缸形狀古怪,古色古香,缸體四周刻滿了小蝌蚪狀的篆字。經與店主砍價,以2000兩銀子購得。隨後將這件寶貝不遠千里帶回武昌總督衙門,還讓工匠將古缸上的篆文拓了幾百張拓片,廣送親友部署,以示炫耀。一天晚上,忽降大雨。翌日清晨,張之洞習慣性地踱到庭院賞缸,但見缸口四周的篆字已被大雨衝得隻字不留,原來此“古缸”竟是用牛皮紙做的,再用蠟塗上黑而光亮如釉的顏色,然後鐫上銘文。

“趣聞”二:某年,張之洞在京以高價收購一古鼎,斑駁璀璨,價值連城,自己十分得意。回武昌後大擺筵席,請僚屬共同觀賞。先置鼎於案,插梅花一枝於鼎中,注水少許以潤花。不意酒過三巡後,鼎下竟有水徐徐滲出,滿堂驚愕,大為掃興。經仔細檢查,始知鼎非古銅,而是紙板仿製的,又被古董商騙了一把。

兩條“趣聞”作者不是一個人,雖讀起來真實感很強,但其中細節還可以再推敲一下:

首先,用紙仿假陶缸也罷,假銅鼎也罷,外觀上也許真能蒙人,但“陶”和“銅”的重量和質感,就絕非紙能亂真了。雖然貴為總督,未必有勞張大人親自搬運,但對於歸了自己的東西,張之洞先生大概不至於像我們看文物展覽那樣,僅僅行“注目禮”吧?我想,對於文武兼備的總督大人來說,只要稍做掂量、把握、撫摸,就不至於愚鈍到分辨不清“陶”、“銅”與“紙”的質地之別。

不過,張之洞辦洋務,由於貪大求全,有違常規,加之管理不善,確為他贏得了中國“負債經營的祖宗”的桂冠。僅以張之洞興辦漢陽鐵廠為例,他憑藉主觀願望行事,先購機,後找礦。待到英商提供的貝色麻鍊鋼爐運到時,才發現準備投料的大冶鐵礦石含磷量高達0.25%,而依據酸式鍊鋼法設計的貝色麻爐無法除去如此高比例的磷成分,必須改用鹼法馬丁鍊鋼爐,方可煉出合於製造鐵路路軌的鋼材。僅此一誤,便造成巨大損失。

張之洞還過於看重的政績,項目總是隨意改動。鐵廠本在廣州一地,張之洞移鄂即調至武漢,僅運費一項也絕非小數。後暫署兩江總督時,他又把紗局中尚未建成的一部分帶到兩江,連機器都包裝著運到南京。南京沒辦成又運至上海。沒想到自己又很快回武漢,機器就丟在了上海,結果賠本36萬兩才算了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