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梁啟超:超級牛人如何沉迷遊戲

梁啟超 季羨林 農藥 雞與牛 文章 栩先生 2019-04-09
曾國藩、梁啟超:超級牛人如何沉迷遊戲


文 | 馬爾文 李栩然

首發 | 栩先生(ID:superMr_xu)

01

前段時間,應邀給單位裡新入職的應屆大學生講課。

課間休息時間比較長。

黑壓壓一片理工男的會議室裡,大都低著頭,雙手在手機屏幕上狂按。

問了下才知道,他們都在玩一款叫做“XX農藥”的手遊。

其中有幾個,還熱情地邀請我和他們一起玩,興奮地告訴我:“這個遊戲現在火的不得了,同學都在玩。”

只不過,他們不知道,當年我讀大學的時候,有一款比這還火的遊戲。

魔獸世界。俗稱,山口山。

我曾一度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一週七天時間,有四五天都在網吧裡包夜玩通宵。

白天昏睡整日,到了黃昏卻像打了雞血一樣精神。

翹掉的課不計其數,許多課上到期末了,我都沒和老師打過照面。

按此下去,如果哪一天學校通知我被勸退了,我都毫不驚訝。

直到大三後的有一天,我突然決定不玩了。

從此,再也沒有登錄過。

但那些荒廢渡過、頹廢至斯的日子,卻再也補不回來了。

02

我相信,有這樣經歷的人不只是我,還有很多人都曾經或者至今仍沉迷著。

但很多人不知道,即使是我們眼中的一些超級牛人,其實也有過類似經歷。

比如曾國藩和梁啟超。

這兩個人我們都很熟悉,畢竟他們都是初高中歷史課本里的老面孔了。

一個直接幹挺了太平天國,一個間接幹挺了清朝。

還時不時竄到考場上,問一句“該材料體現了什麼深刻的歷史意義”,幹挺了不少學生。

但這都是場面上的事,私下裡這兩人的表現,比被他們幹挺的學生好不到哪兒去。

不相信的,可以閱讀下面一段歷史材料,並談一談其中蘊含的深刻歷史意義。

“看人打王者農藥,幾乎忍不住要上手替他打,屢懲屢犯,真不是人!”

“今天又打了一盤王者,何以為人?”

“和基友打了兩盤王者,明知非常耗神,還是老犯,何以為人?”

這是我在翻曾國藩日記時,看到的真實記載。

當然,只要把“王者農藥”換成“圍棋”就行。

下圍棋下到罵自己“何以為人”,罵自己不是人還是忍不住要下棋,可以想象曾國藩同志當時迷得有多深。


03

和曾國藩對圍棋的痴迷相比,梁啟超對麻將的熱愛毫不遜色。

好歹曾國藩還曾經“發誓戒棋”,梁啟超卻好像完全沒有要“戒麻”的想法。

相反,梁啟超相當享受麻將,他甚至把打麻將上升到了救國救民的理論高度。

他曾經說過:

“麻將不能不打,要救國一定要打麻將。打麻將可以觀察人的品格,還可以鍛鍊堅忍精神,一坐下去不論勝負,一定要打完四圈。同時即使前三圈都失敗了,還有翻本的希望,我們國家和別國競賽,敗了也不能氣餒呀!這種精神可以在麻將桌上鍛煉出來。”

有理有據,這不要臉的邏輯真是令人信服。

梁啟超甚至可以一邊打牌一邊思考文章。

據說,他的很多評論,都是在麻將桌上口述的,而且文風暢達、感情奔放……

因為打麻將太上癮,梁啟超有個綽號叫“麻仙”。

其實,也不止他們倆痴迷。

有一段時間,網上曾流行過胡適、季羨林等民國大師的日記。

他們當年痴迷的東西,更不和諧。

比如胡適的日記,“2月5日,千里以電話邀打牌。 4月29日,天時驟暖至八十度以上,不能讀書,與沈、陳諸君打紙牌,又與劉、侯諸君打中國牌,以為消遣之計。 7月2日,天熱不能作事,打牌消遣。 7月3日,今日天氣百一十度。打牌。 7月8日,無事。打牌。天氣稍涼矣。8月5日,打牌。

季羨林的日記,“1932.12.2,說實話,看女人打籃球……是在看大腿。附中女同學大腿倍兒黑,只看半場而返。1933.4.29 ,因為女生宿舍開放,特別去看了一遍,一大半都不在屋裡。1934.5.17 ,我今生沒有別的希望,我只希望,能多日幾個女人,和各地方的女人接觸。

雖然無語,但都是真的。

曾國藩、梁啟超:超級牛人如何沉迷遊戲


04

當我打開歷史,看到這這些教科書上正襟危坐的牛人,居然也有比現在的大學生痴迷遊戲毫不遜色的行為時。

驚呆了。

我感覺,要是清明的時候拿一副圍棋、一副麻將、一個硬盤之類的去祭拜他們,估計棺材板都要壓不住了。

在閱讀和思考中,我不禁產生了兩個疑問:

1. 為啥歷史書裡從來不講這些東西,歷史題也從不考這些內容?

2. 為啥他們痴迷圍棋、麻將、打牌、女人到這種地步,卻還能史書留名?

這兩個問題看起來都很白痴,卻還是有些許不同。

體現在,第一個問題是真的很白痴。只要教育局還沒倒閉,就沒誰會出這種題。

而第二個問題看似扯淡,其實卻很深刻。

這就像我老家的農民鋤地時,相互之間最喜歡互懟的一句話:

你說你也種地,別人袁隆平也種地,差距咋就這麼大呢?

很多人都聽說過一句話:沒有自律,就沒有自由。

許多心靈雞湯大師,更是動不動就來一篇文章,大力鼓吹諸如“不自律會毀掉自己的人生”、“自律的人才能成功”之類的東西。

似乎,只要不自律就一定會失敗,只要自律就一定會成功。

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很信奉這個論點。

直到我從書裡看到了梁啟超、曾國藩等人的另一面。

從這個角度看,他們倆在下棋、打麻將上面都算不上自律。

雖然和一般人相比,曾國藩已經是一個自律到“變態”的人,死後甚至被譽為“千古第一完人”。

但他多次立誓戒掉圍棋,卻也一輩子都沒戒掉。

據記錄,臨死前的一兩天,他還在繼續下棋,真可以說是“圍棋至死”了。

有一次,曾國藩下定決心,堅決戒棋,結果導致精神懶散,剛到第三天就扛不住了:

十一日,十二日白天總是睡在洋床上,不思治事,大概是棋癮發作,心裡難過,果然十三日熬不住了,又犯起戒來。

最搞笑的是另一次,有人到曾國藩家裡找他。

聊完事情之後兩人下了兩盤棋。

這次下完後,曾國藩覺得極度疲憊,於是發了一個狠誓:“以後永戒不下棋!”

老子再不下了,永遠不下了!

這個永遠是多久呢?

答案:一天。

第二天,曾國藩同志就宣告破戒,“重蹈昨日之轍”;第三天,繼續破戒……

05

不要過於相信自律的力量。

曾國藩梁啟超也好,胡適季羨林也罷,他們也有痴迷的東西,也有戒不掉的各類不良愛好。

他們之所以能做出那麼偉大的成就,不是因為他們時時刻刻、事事處處都自律;而是因為,他們在痴迷的東西外,還做了更重要的事情。

下棋、打牌、打麻將、想女人……我們現在看起來覺得難以想象的內容,其實只是他們日記中的邊角餘料。

讀書、寫文章、改變時代,才是他們最大的成就。

“麻仙”梁啟超曾說過一句名言:

只有讀書可以忘記打牌,只有打牌可以忘記讀書。

讀書和打牌,看起來是並列的兩個愛好。其實並非如此。

打牌是一種純粹的遊戲,而讀書則是一種有產出的功課。

比如季羨林的日記裡,前一篇還在看女人大腿,下一篇就在翻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了。

曾國藩、梁啟超:超級牛人如何沉迷遊戲


這可是翻譯啊!我的娘,大學的時候我連中文版的都還沒讀太懂呢。

胡適同樣如此,他的日記裡除了打牌,還有很多有創造、有產出的東西,比如社交、讀拉丁文、聽講座。

曾國藩、梁啟超:超級牛人如何沉迷遊戲


而我們和他們最大的不同就在於,當我們沉迷遊戲的時候,一天、一週、一月裡的所有事情都是:

玩遊戲、玩遊戲、玩遊戲……

所以,他們的人生可以大起大落,你我的人生很可能就是起落落落落落了……

曾國藩、梁啟超:超級牛人如何沉迷遊戲


06

我們為什麼會沉迷於遊戲?

不只是因為不自律,更多的還是因為找不到寄託。

一言以蔽之,遊戲給了你現實生活裡得不到的東西。

成就感。

史玉柱關於遊戲曾經有個經典論斷:

做房產的人經常說的一句話,投資房地產,最重要的第一是地段,第二是地段,第三還是地段。做網遊也是這樣,滿足玩家需求,第一是成就感,第二是成就感,第三還是成就感。”

當我們在現實社會裡找不到事情讓自己獲得成就感的時候,遊戲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

一刀暴擊八萬八,打出一個史詩級飾品,三殺、四殺、暴走,全場最佳、王者段位……

在遊戲的世界裡,只要付出就能有收穫,看似艱難、實則簡單。

現實的世界裡,只要付出也能有收穫——雞湯一碗。

我當年痴迷網遊的時候,曾經為了刷一個裝備,把那個副本整整刷了一個月。

而早年的傳奇玩家,為了升40級或者合一個裝備,可以沒日沒夜的在網吧裡待半年。

但當你有一天不再玩的時候會發現,所有的這一切都變得毫無意義。

你在遊戲裡得到的輝煌,付出的汗水。

在現實世界裡,沒有一分一毫能兌現。

即使是那些真正靠遊戲吃飯的人,成就感也是在遊戲之外,是玩家和廣告商給予了他們經濟基礎和社會認可。

曾國藩、梁啟超:超級牛人如何沉迷遊戲


07

我觀察過曾經沉迷遊戲的同學、朋友,包括曾經的我自己。

他們有的是學生,有的在工作,有的無業。

我發現,人在沉迷遊戲的時候,往往處在這樣幾種狀態:

· 未來目標不明確,近期壓力不大。

· 目標非常明確:混日子。

· 受到比較大的挫折。選擇逃避。

換句話說,我們要麼是在主動追求遊戲裡的成就感。

要麼是用遊戲替代現實生活中的成就感。

所以,在生活中找到成就感,才是避免沉迷遊戲的關鍵。

否則,即使一個人不沉迷遊戲,也會有網文網劇等大量東西能讓他沉迷。

玩遊戲並沒有什麼問題,但不要把成就感建立在這上面。

“遊戲”,並不能讓曾國藩和梁啟超完全沉迷。

因為從根本上說,他們沉迷的是更大的成就。

平天下、做聖人,才是曾國藩真正沉迷的。

變法、革新,才是梁啟超真正的成就所在。

而我當年下定決心不玩遊戲,也並不是因為我突然擁有了什麼堅強毅力,靠什麼變態的自律。

而是因為,我突然意識到:

這個世界上,除了遊戲,還有更重要的事情,等著我去做。

“昨日種種,皆成今我,切莫思量,更莫哀,從今往後,怎麼收穫,怎麼栽。”—— 胡適

謹以此文,與諸位因不能自律而不免沉迷於遊戲之類的同志們,共勉。

——END——

栩先生說:我是栩先生,文章來自我的個人原創微信公眾號“栩先生”(ID:superMr_xu)。

關注公眾號,在菜單欄可以直接讀我的更多全網熱文,和關於毛主席的精品文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