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條約》不準天津駐軍,袁世凱巧妙拆招,壞事秒變好事!

歷史上真正厲害的角色,都是不懼困難的主,面對困難,有的是扛得住,有的是拆得巧,很顯然,能扛的不如善拆的。袁世凱就是這樣的厲害角色,這位亂世梟雄很是善於抓出壞局面裡的好機會,縱觀其人歷史,你能發現他幹出的很多大事都是這樣——壞事秒變好事。

《辛丑條約》不準天津駐軍,袁世凱巧妙拆招,壞事秒變好事!

有個帳大傢伙要有意識算明白,把一件壞事幹成件好事,到手的好處那一定是雙倍以上,這雙倍好處中除了利,必定更有名。

所以說,面對困難的時候,認慫千萬別超過三秒,這天底下就沒有拆不開的困難,鑽不出的空子,當別人被壓趴下的時候,你見招拆招,最終的贏家不是你,還能是誰?

一九零一年,四十二歲的袁世凱就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在他主政的那八年時間裡,朝野上下異口同聲送了他四個字——“政績卓著”,在當時,袁總督獲得的這個聲譽可是一點水分不摻,瞧瞧他幹出的,而且是隻有他幹出的那些事,擱今天,咱們也得異口同聲。

首創女子教育;首倡義務教育;首建京張鐵路;聯名廢科舉:開辦全國最早電話局;創辦全國第一家警察局——

咱們今天要聊的就是袁世凱創辦警察局的歷史,這事是典型的見招拆招,靈活變通,壞事變好事。

一九零一年,李鴻章代表滿清朝廷跟列強簽訂了《辛丑條約》,這《辛丑條約》裡有一條,天津方圓二十里不得駐紮中國軍隊,列強們夠霸道,一招就廢了朝廷門戶的武功。

袁世凱接任背黑鍋的李鴻章上任直隸總督,面對這霸道的條約,梟雄很不爽,方圓二十里不讓有兵,那總督不成沒有硬手腕的軟蛋了,不行,說什麼也得把這緊箍咒給拆了。

困難局面下,很多時候不是變通有多難,而是缺乏變通意識,因為困難的緊箍咒一上頭,多數人是立馬就鬥志萎縮,智商下線了。但袁總督不是這樣的人,從一個小兵卒到封疆第一大吏,袁總督早已練就了見招拆招的辛辣手段。

中國智慧,狠角色玩起來經常就是那麼蜻蜓一點水。面對列強的這個霸道沒邊的規矩,袁總督靈機一動,來了個偷樑換柱,你們這些洋鬼子不是不讓駐兵嗎?啥是兵?不穿軍裝的能算兵嗎?那肯定不能夠!

得嘞!那把軍裝脫了,換身衣服不就完了嘛!

《辛丑條約》不準天津駐軍,袁世凱巧妙拆招,壞事秒變好事!

於是乎,北洋新建陸軍三千名精銳齊刷刷地脫了軍裝,那改穿啥玩意呢?

袁總督加班加點已經把全國第一套警服搞出來了。

洋鬼子一見這,立馬我靠!怎麼把這茬給忘了。

到這兒有條潛規則得說說,甭管多聰明的人制定多聰明的規矩,人的思維慣性決定了,沒有不畫地為牢的,想既不破壞規矩還能突破規矩,其實很簡單,梟雄已經用實際行動告訴咱們了,蹦出現行的條條框框,想想此時此地沒有的。

就這麼,一支叫“巡警營北段”的三千人警察部隊在袁總督手裡初創成行了,這其中,一千五百人以維護治安的名義進駐了天津城,另一千五百人分別駐紮在了塘沽、山海關、秦皇島各地。

想讓梟雄手裡沒有槍桿子硬手腕,門也沒有!

袁總督只所以被稱為亂世之梟雄,治世之能臣,這其中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此人能從小空檔裡看到大格局。這三千人的警察部隊剛辦起來沒多久,袁總督很快就意識到被迫變通出來的這玩意是個先進有用的好東西。

既然是好東西,那就得制度化、系統化、專業化。

事事有大格局的袁總督隨後開始有條不紊地打造這個格局了,馬隊巡警、消防巡警、小汽船河防巡警——隨著各警種的快速興辦,全國首家警察隊伍就這麼整齊地創建出來了。

《辛丑條約》不準天津駐軍,袁世凱巧妙拆招,壞事秒變好事!

一九零五年,隨著革命派的日趨活躍,革命黨人的炸彈是越扔越多,就在京城大員集體恐慌時,袁總督又玩了一招見縫插針。

為了保證皇室和諸位大佬的生命財產安全,動不動就調動部隊很不合適。

袁總督有什麼好辦法對付?

成立京城巡警部呀!這法子簡直就是為對付炸彈而生的。

《辛丑條約》不準天津駐軍,袁世凱巧妙拆招,壞事秒變好事!

於是乎,設立京城巡警部的建議很快獲得通過,袁總督這時候一順手,結拜哥們徐世昌成了第一任巡警部尚書,親信趙秉鈞成了侍郎。

這等於什麼?津京地區的治安大權全落到袁總督手裡了。

一手軍隊,一手巡警,有這兩硬手腕,日後誰想扳倒袁總督,一個字,難!

而這局面哪來的?

壞事變好事變來的。

好事門口堵死人。

壞事門邊一扇窗。

庸人看到人堆,能人看到空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