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青年毛澤東與胡適的歷史交往

中國近代史 胡適 大學 中國歷史 黨派e家 2017-05-25

導語


胡適與毛澤東雖然由於種種歷史原因走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但彼此間卻始終如一地十分珍視兩人的那段早期友誼。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青年毛澤東與胡適的歷史交往《團結報》文史e家(ID:wenshiyijia2016)原創,轉載務必獲取授權。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青年毛澤東與胡適的歷史交往

青年毛澤東,1919攝於長沙

胡適是二十世紀初中國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人物,在社會上頗負盛譽,成為當時有志青年崇拜嚮往的偶像。毛澤東在北大工作和回湖南進行早期革命活動期間,都與胡適有過密切的歷史交往。

1936年在延安毛澤東與斯諾的一次談話時說:"《新青年》是有名的新文化運動的雜誌,由陳獨秀主編,我在師範學校學習的時候,就開始讀這個雜誌了。我非常欽佩胡適和陳獨秀的文章。他們代替了已經被我拋棄的梁啟超和康有為,一時成了我楷模。"本文就略述胡適對青年毛澤東的一些早期歷史交往和影響。

影響毛澤東

改變了去法國

勤工儉學的想法

二、三十年代中國社會上湧現出留學國外的熱潮,1918年4月新民學會成立後不久,一些會員抱著去法國尋求救國真理的目的,響應蔡元培、吳玉章在北京發出的號召,積極地組織去法國勤工儉學。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青年毛澤東與胡適的歷史交往

1919年11月26日新民學會在長沙合影。後排左起第四人為毛澤東。

毛澤東為了能使自己和大家一起到法國學習,在湖南和北京兩地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七、八個月來,他的全部時間和精力都耗費在留學勤工儉學的宣傳、組織和準備的工作上"。但在法國郵船將要從上海放洋的前幾天,毛澤東卻決定不去法國了。

究竟是什麼原因使毛澤東最終改變了自己的留學法國的想法,而做出了影響自己乃至整個中國社會走向歷史決定的呢?

1920年3月14日毛澤東在給周世釗的一封信中道破了其中的緣由。

信中說:

"我覺得求學實在沒有‘必要在什麼地方’的理,‘出洋’兩字,在好些人只是一種‘迷’。中國出過洋的總不下幾萬乃至幾十萬,好的實在很少。多數呢?仍舊是‘糊塗’;仍舊是‘莫名其妙’,這便是一個具體的證據。我曾以此問過胡適之和黎邵西兩位,他們都以我的意見為然,胡適之並且作過一篇《非留學篇》。因此我想暫不出國去,暫時在國內研究各種學問的綱要。"

由此可見,青年毛澤東所以突然作出"決定不去法國",主要原因是由於他重在瞭解中國國情,研究國內問題,認為這對國家民族"更為有利",但也與胡適的贊同、支持很有關係的。

支持毛澤東主辦

的《湘江評論》

1919年7月毛澤東決定回湖南老家去進行民主革命活動。離開北京的前夕,毛澤東去拜訪了胡適,"想爭取他支持湖南學生的鬥爭"。胡適當時不僅答應給予支持,而且實際上也這樣做了。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青年毛澤東與胡適的歷史交往

1914年2月湖南第四師範職員及預科學生合影,第五排左二為毛澤東。

毛澤東在《湘江評論》上發表了《民眾大聯合》這篇宏文,胡適看後便在《每週評論》第三十六期《新刊評價》中作了熱情的肯定和高度的評價。他說:

"《湘江評論》的長處是在議論的一方面,《湘江評論》第二、三、四期的《民眾大聯合》一篇大文章,眼光遠大,議論也很痛快,確是現今的一篇重要文字。還有‘湘江大事述評’一欄,記載湖南的運動,使我們發生無限樂觀。武人統治之下,能產生出我們這樣的一個好兄弟,真是為意外的歡喜"。

胡適的這段文字,既是對湖南革命運動與《湘江評論》的支持和鼓舞,也是胡適本人的政治思想火花最明亮的閃爍,雖然這僅是一剎那的閃光而已。難怪當時有人說胡適是煽風點火的"過激主義"者。

值得指出的是,當時熱烈歡迎《湘江評論》的人雖多,但恨《湘江評論》罵《湘江評論》的人也不少。

他們認為《湘江評論》提倡男女平權、勞工神聖、反對舊禮教、批判孔夫子,是邪說異端、大逆不道。

長沙有一家報紙罵"《湘江評論》是怪論"。面對著社會上如此巨大的惡勢力,胡適敢於這樣肯定和支持《湘江評論》,熱情讚揚毛澤東的文章,應該說是表現了一定勇氣了!

幫助毛澤東

創辦湖南自修大學

1920年初,毛澤東受胡適社會改良主義的影響,積極地籌備湖南"工讀互助團"時,曾經把辦學的目的和初步的計劃,向胡適作了透露,並徵求了胡適的意見。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青年毛澤東與胡適的歷史交往

1920年1月18日在北京同進步團體輔社成員合影,左4為毛澤東

他在給周世釗的信中說:

"我想我們在長沙要創辦一種新的生活,可以邀合同志,租一所房子,辦一個自修大學(這個名字是胡適之先生造的)。我們在這個大學裡實行共產的生活"。"這個組織,也可以叫做‘工讀互助團’"。

由此可以看出,胡適對毛澤東等籌辦"工讀互助團"是贊成和支持的,並幫助毛澤東把"工讀互助團"改名為"自修大學"。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青年毛澤東與胡適的歷史交往“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青年毛澤東與胡適的歷史交往

1920年7月9日,毛澤東致胡適信

1924年4月,胡適在《工讀主義試行的觀察》一文中說:

"我是見慣半工半讀的學生生活的,覺得‘工讀主義’乃是極平平無奇的東西,用不著掛什麼金字招牌。我當初對這種計劃很表示贊成,因為中國學生向來瞧不起工作,社會上也瞧不起作工的人,故有了一種掛起招牌的組織也許可以容易得到工作,也許打破一點輕視工人的心理"。

這裡講的很清楚了,胡適之所以幫助毛澤東把"工讀互助團"改名為"自修大學",目的是要改變那種"瞧不起作工的人"傳統思想,"打破一點輕視工人的心理",還可以使學生方便找到自己的工作,實現半工半讀的目的。

在胡適的支持和幫助下,毛澤東創辦的湖南自修大學引起了社會上劇烈的反響。當時《新教育》、《教育新刊》、《新時代》等雜誌都發表了評論。蔡元培不僅為自修大學題了詞,還撰寫了《湖南自修大學介紹說明》一文。他說:

"吾實在覺得他們自修大學的組織,可以為各省的模範;內部的組織法,當然可以隨地變通;他們的主義,實在是顛撲不破的"。

顯而易見,自修大學的創辦,是與毛澤東不辭辛勞的籌建分不開的,同時也應看到胡適在其中所起的參謀作用。

1945年7月,傅斯年、黃炎培等曾以國民參政員的身份從重慶到延安"商談兩黨團結、共建國內和平問題",毛澤東不忘舊誼,曾要傅斯年轉達他對胡適的問候。

非常令人惋惜的是,胡適依然書生氣十足幻想著依靠國民黨政府來施捨給自己民主權利,於同年8月24日從紐約致電毛澤東,要求共產黨"放棄武力","建立一個不靠武力的第二黨",跟他一樣從事議會活動。毛澤東接到這個電報後並沒有給胡適回電。對此,胡適後來為司徒雷登所著《在中國五十年》一書的序言中,也坦言自己給毛澤東的這封電報,是一種"天真"的做法。

解放後,胡適流亡異國他鄉,一貫強調言論和信仰自由的他並沒有因與毛澤東的政見不同而詆譭兩人的早期交往經歷。在國外期間的一篇文章中,胡適談到了毛澤東,稱讚毛澤東是白話文寫的最好的一位學生。無獨有偶的是,1946年8月毛澤東在北戴河談到新舊"紅學"時,也曾明確地指出:

"蔡元培對《紅樓夢》的觀點是不對,胡適的看法比較對一點"。

由以上事實可知,胡適與毛澤東雖然由於種種歷史原因走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但彼此間卻始終如一地十分珍視兩人的那段早期友誼。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青年毛澤東與胡適的歷史交往

作者 | 趙志峰

編輯 | 王富聰 楊鏑霏

好文推薦:點擊文字,立即查閱

喜歡今天的內容嗎

請給我一個大大的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青年毛澤東與胡適的歷史交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