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白崇禧:“逼宮”蔣介石 林彪是其手下敗將

1949年12月,國共內戰勝負已定,白崇禧退至海南島,李宗仁已經由香港飛往美國。12月30日,白崇禧在海口飛往臺灣,去臺之後僅得閒職,最終死在臺灣。白崇禧和李宗仁一向合稱“李白”,李宗仁最後完全與蔣介石決裂,白崇禧卻選擇留在臺灣終其一生。

揭祕白崇禧:“逼宮”蔣介石 林彪是其手下敗將

長期以來,白崇禧在歷史上身影模糊。大陸歷史書寫者對他少有著墨,人們只知道他是蔣桂大戰的另一方,桂系軍閥;而在民國史上,白崇禧被稱“逼宮”蔣介石退位,去臺之後不得志而終。在白先勇新書《父親與民國—白崇禧將軍身影集》中,他把白崇禧的一生和整個民國史相連,澄清了外界關於白崇禧的種種誤會,梳理了他和蔣介石複雜的關係。這個兩岸歷史中都模糊的身影,慢慢地清晰出來。

蔣桂戰爭起因

白先勇本來是預備給父親寫傳《仰不愧天》,寫著寫著整理出了500多張和白崇禧有關的歷史照片。抱著“照片能展現真實歷史”的想法,白先勇先將照片集出版,圍繞著照片介紹白崇禧一生。雖然只有照片,但是已經能感受到民國史的驚心動魄。

北伐期間,白崇禧任革命軍參謀長,一度帶廣西軍進了北京,1927年完成扭轉北伐局勢的“龍潭之役”,本是功臣。北伐甫一結束,蔣介石就採信楊永泰“削藩”的建議,準備解散北伐的各集團軍。正在此時,武漢方面桂系少壯派將領湖北籍的胡宗鐸、陶鈞等冒進出兵湖南攻打魯滌平,造成所謂“湘變”,儘管李宗仁白崇禧極力滅火,解除胡陶兵權,並向中央請罪,但蔣介石“滅桂”政策已定,更暗中操作白崇禧軍中策反。白崇禧的國民革命軍第四集團軍多為唐生智舊部,蔣介石買通唐生智潛往平津,策反白崇禧部下。最終蔣桂戰爭爆發,李、白被定為“叛將”,白崇禧甚至一度逃難到安南。北伐勝利,白崇禧剛剛35歲,意氣風發,瞬間從功臣變為“叛將”。

自此蔣介石和桂系開始了將近十年的對立,直到“七七事變“之後,蔣介石號召全國抗日,白崇禧響應,和蔣介石再度聯手,指揮或參與指揮淞滬會戰、臺兒莊大捷、崑崙關之役等這些著名戰役,抗戰勝利後獲國民政府青天白日最高勳章。

抗戰勝利,內戰即開始,1946年春夏之間,國共雙方在中長路上軍事重鎮四平街展開一場大規模的陣地戰。雙方各集軍10萬,白先勇稱這是“國共內戰開始最大的一次正面作戰”。戰事激烈,雙方正在拉鋸之際,蔣介石派白崇禧於5月17日飛往東北督戰,指揮杜聿明,並其部下新六軍、新一軍、七十一軍攻下四平街,又繼續進攻長春。林彪部隊守不住,往松花江北岸哈爾濱方向撤退。白崇禧飛回南京,向蔣介石報告戰況,主張國民黨軍隊乘勝追擊,佔領哈爾濱、齊齊哈爾、佳木斯等城市,徹底拿下東北。當時孫立人率國軍部隊新一軍,已經追過鬆花江北岸,抵達雙城,離哈爾濱不足100公里,毛澤東下令林彪準備棄守哈爾濱。6月6日,蔣介石下令停戰(史稱第二次停戰令)。林彪遂有機會整軍反擊,東北形勢逆轉。

很多國民黨人都對四平街的勝利和此後的戰勢逆轉耿耿於懷,認為東北情況影響了整個國共內戰的結果。白先勇2011年就在《溫故》雜誌上特地撰文《戰後東北之爭》詳細闡述東北戰事。齊邦媛在《巨流河》中也提到過父親齊世英對東北的抱憾。白先勇認為蔣介石單方面下令停戰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美國方面希望國共和平,組織聯合政府,馬歇爾一直從中調停,給蔣介石施壓要求停戰,甚至幾次上廣播表示,要是不聽話就斷絕美援;另一方面蔣介石本人也存在判斷錯誤,他以為林彪已經潰不成軍,沒有戰鬥力,停下來再打還能打贏,沒想到共軍反擊成功。

1948年4月,李宗仁當選“副總統”成功,5月白崇禧由國防部長改任“華中剿匪總司令”。白崇禧上任後堅持“守江必先守淮”,建議將“華中剿總”設在緊靠南京的蚌埠,在徐州、蚌埠之間的江淮山嶽地帶,運用攻勢防禦,堅持長期作戰;同時指出中原必須統一指揮,不能分割使用,提出山東、河南、江蘇、安徽、江西五省聯防。任命發表時,白崇禧“五省聯防”的設想並未實現,蔣介石將華中戰區一分為二,“華中剿總”設漢口,徐州另設一“剿總”,劉峙任總司令,白崇禧的設想被全盤打亂。他更認為徐州易攻難守,不適合做指揮中心,劉峙也不是一流戰將,直接下了判斷:“中原大軍分割使用,將來必敗無疑!”白崇禧沒有接受任命,避走上海,因蔣介石派多人到上海敦促,勉強到漢口上任。

1948年10月,淮海戰役(國民黨方面稱“徐蚌會戰”)尚未開始,因國民黨軍隊在東北失利,何應欽、顧祝同等在南京召開軍事會議,希望白崇禧能出面統一指揮漢口徐州兩個“剿總”。白先勇書中稱,10月30日白崇禧由漢口飛回南京,當天看起來還頗有信心,第二天忽然拒絕接受統一指揮權。白崇禧發現徐州“剿總”早已把國軍主力的幾個兵團部署在以徐州為中心的隴海鐵路及津浦鐵路線上,各一字排開,成為一個“死十字”,徐州平原無險可據,一旦開戰極易為敵軍攻破,戰事迫在眉睫,要重新遷動幾十萬大軍已無可能。加上徐州“剿總”的部隊將領邱清泉、黃伯韜、李彌等人都是蔣介石的黃埔愛將,白崇禧此前和他們並無淵源,難以指揮。

白先勇對“拒絕指揮”的評價是:“十月卅日晚父親所作的決定,拒絕指揮徐蚌會戰,可能是他一生中最艱難,但事後看來也是最明智的一次抉擇……徐蚌會戰,乃國共內戰最後決勝負的一仗,成敗責任非父親一人所能擔當。事後看來絕非僅僅是軍事,他作這項決定,需要極大的勇氣與智慧。徐蚌會戰,國軍潰敗,折損60萬大軍。如果當初一開始蔣介石便採用父親‘守江必先守淮’,設‘剿總’於蚌埠,由父親統一指揮策劃,恐怕戰爭結果不致如此。父親拒絕指揮徐蚌會戰,蔣頗不諒解。”

揭祕白崇禧:“逼宮”蔣介石 林彪是其手下敗將

“按兵不發”與“逼宮”

兩岸都有史書稱,國民黨軍隊在淮海戰役中失利,蔣介石嫡系部隊損失幾近殆盡,蔣數次命令白出兵救援,白“按兵不發”,“蔣憤擲電話筒、掀桌,痛罵粗話”。白先勇認為,這一段歷史是外界對父親白崇禧最大的誤解:“兩岸各自有各自的史觀,大陸這邊的歷史會是國民黨反動派內訌;臺灣那邊,徐蚌會戰失敗,蔣介石要負最大責任,但是國民黨的歷史也不好講,要找個‘替罪羊’,說我父親按兵不動。但是父親派了黃維軍團12萬人去,援助徐州、淮海戰役,半路被攔截,黃維被俘虜,這些都是史實。別人都說他徐蚌會戰冷眼旁觀,按兵不動,讓蔣介石失敗,完全不是這回事。我父親怎麼會看著國民黨敗呢?覆巢之下豈有完卵,這麼簡單的道理他不知道嗎?”

1954年3月,臺北的“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二次會議”上,湖北代表但衡今提案彈劾白崇禧,重點是指控徐蚌會戰父親“按兵不動”,不救援徐州。白崇禧書面答辯如下:“華中轄區奉命調往增援徐州部隊計:黃維兵團所屬之十八軍(胡璉)、八十五軍(吳紹周)、第十軍(熊綬春)及整編第二師(師長何竹本),皆為華中最精銳之部隊,由信陽、確山地區向蒙城方面增援。又二十軍(楊才)、二十八軍(李)兩個軍,亦由漢口地區由長江趕運浦口馳援,另轄區僅有之一個戰車營亦隨往參戰。計兵力五個軍一個整編師,乃系華中主力,均系增援徐蚌,幾乎全部犧牲。”白先勇書中如此描述白崇禧答辯的場面:“在‘光復大陸設計委員會’上,父親親自上陳,一一答辯,千餘‘國大代表’給予熱烈掌聲,公道自在人心。”

儘管如此,誤會依然長期存在。當年資深報人潘公展就在《新聞天地》雜誌上撰文提道:“華中的大軍視徐淮之告急,若秦越之不相關。”1954年白崇禧寫了一封致潘公展的信登在《新聞天地》上,稱潘文有不實:“總之,大陸陷……匹夫有責,軍人職責,更為重大,崇禧以待罪之身,對我十數萬袍澤戡亂報國、奮鬥犧牲之忠勇事蹟,誠不忍其無辜湮沒,含冤九泉,掬誠略述,藉答高明。”在程思遠《白崇禧傳》用“冷眼旁觀”描述這一段,而黃維回憶錄中對白崇禧也有怨言。

淮海戰役後,國民黨政權搖搖欲墜,白崇禧認為只有請美國出面調停和共產黨議和,形勢方能有轉機。蔣介石當時有退意,但是遲遲沒有宣佈引退,白崇禧連發《亥敬》、《亥全》兩封電報,請蔣介石下決議。

1948年12月24日百蟲由漢口發出《亥敬》電:“……故敢不避斧鉞,披肝瀝膽,上瀆鈞聽,並貢芻蕘:一、相機將真正謀和誠意轉知美國,請美、英、蘇出面調處,共同斡旋和平。二、由民意機關向對方呼籲和平,恢復和平談判。三、雙方軍隊應在原地停止軍事行動,聽候和平解決。並望乘京滬平津尚在吾人掌握之中,迅作對內對外和談部署,爭取時間。上述獻議是否可行,仍候鈞裁示遵。”

1948年12月30日《亥全》電稱:“當今之勢,戰既不易,合亦困難,顧念時間迫促,稍縱即逝;鄙意似應迅速將謀和誠意轉告友邦,公之國人,使外力支持和平,民眾擁護和平。對方如果接受,藉此擺脫困境,創造新機,誠一舉而兩利也。時不我與,懇請趕早英斷為禱。”

這就是後來被外界稱為“逼宮”的兩封電報,也有聲音稱正是這兩封電報令蔣介石“被迫下野”。白先勇認為“逼宮”二字,亦不妥當:“當時國民黨政權很危險的,我父親認為唯一能救國民黨政權的就是美國出面調停,跟共產黨劃江而治。不能再打,國民黨的兵已經潰敗了。美國人要出面調停的話,蔣介石必定下野。他就打電報給蔣介石,那時候這也是大忌諱,父親是以國家利益為重的。其實按照我看的李宗仁回憶錄,蔣介石知道大勢所趨,自己已經先提出來下野了。”

“按兵不發”和“逼宮”,是外界對於白崇禧的誤解,也是蔣介石一直對白崇禧提防的又一顆種子。

被蔣介石騙到臺灣?

1949年12月,白崇禧退至海南島,當時與他合稱“李白”的李宗仁已經由香港飛往美國。12月30日,白崇禧在海口飛往臺灣。坊間的說法是,蔣介石邀請白去臺北組閣,承諾給出“行政院長”的官銜,白因此決定飛往臺灣,這是“被騙”。白先勇認為,最終選擇到臺灣,是白崇禧人生至關重要的一筆:“我父親自己講,這(指去臺灣)是向歷史交代,跟‘民國’共存亡。別人說他被騙到臺灣去,哪那麼容易受騙?想到臺灣去做官,我父親是軍人做‘行政院長’幹什麼呢?‘行政院長’有什麼意義?而且他在大陸,國防部長他都做過了,他怎麼會貪職去做這個。他跟蔣介石相交四十年,蔣介石對他什麼樣,他當然清楚。”

當年的白崇禧有很多歸宿可以選:香港地區,以及美國,甚至是中東伊斯蘭國家,例如“馬家軍”的馬步芳就移居了沙特阿拉伯。李宗仁亦曾警告白“桂繫到臺灣無用武之地”。

最終去臺,白先勇認為這是“順理成章”:“中華民國誕生他參加了,北伐他完成的,抗戰的重要戰役他參加了,國共內戰打到最後一兵一卒。跟‘民國’共存亡,這是他一生的抱負一生的信仰,到臺灣去,這是他自己的節操,從一而終。不錯,是蔣介石寫信讓他去的,但是也是他自己要去的。臺灣那時候是最危險的時候,政權風雨飄搖,共軍隨時可以渡海的,很多人讓他不要去,他還跟我媽媽、兩個弟弟到臺灣去。後來他死在臺灣,是死得其所的,他覺得是死在‘民國政府’的地方。”

章詒和曾經問白先勇:“戰事結束,勝負分明。令尊大人既反共,也反蔣。在毛與蔣之間,最後還是選擇了蔣。”白先勇對此的回答是:“他沒有選擇毛,也沒有選擇蔣,他選擇的是國,‘中華民國’。”

白先勇對記者再次談到這一點:“國就是‘民國’,那是他心中的,從辛亥革命、武昌起義以來,他保護的‘民國’。他一生都是為了保護‘民國’打仗。”

臺灣歲月:在監視中度過餘生

白崇禧到臺灣之後,並無高位還一直被監視。白先勇不知道監視何時開始,但是覺得“在我們發現之前就開始了,也許剛到臺灣就開始了”。剛剛知道有人監視自己時,白崇禧非常不高興,寫了長信給蔣介石表明心跡,問他為何有跟蹤一事。蔣介石派出當時的“副總統”陳誠來解釋,說那些人是來“保護”的,陳誠還說自己後面也跟了人。白崇禧回答說:“‘副總統’需要保護,我沒有這個必要。”

儘管不願意,監視的人還是跟著白崇禧全家多年。白先勇清楚地記得那輛車的車牌號是“15-5429”,黑色吉普車。他在新書中記了這樣一個花絮:母親馬佩璋愛看京戲,有一天晚上大雨,白崇禧帶全家一同看戲,剛到戲院門口,跟蹤的車也跟了上來。馬佩璋往車外瞥了一眼,嘆道:“真是辛苦了他們!”讓白先勇多買三張戲票給車內的三個人,讓他們一同進戲院。三個監視人員慌張了一陣,還是接受了戲票。

揭祕白崇禧:“逼宮”蔣介石 林彪是其手下敗將

丟掉大陸是心中的痛

1996年白崇禧心臟病發過世,關於他的死因民間有多種說法,傳言他被毒死,面色發綠,床頭有半瓶酒,床單有撕裂的痕跡,又稱醫生賴少魂在他的藥酒中下毒,更誇張的說法是有一個護士對他用了美人計,趁機謀殺。白先勇說這些都是子虛烏有的事情:“我弟弟看到了遺體,很平靜,完全沒有這些跡象。他確實是喝藥酒的,沒喝完的酒杯放在那裡,就傳出來毒藥一說。那個醫生賴少魂,是很有名的‘國醫’,人家大‘國醫’還會這樣下毒嗎?”

白崇禧的葬禮是“國葬”待遇,在市立殯儀館舉行公祭,“總統”蔣介石以下,黨政軍高級官員及各界人士前往祭悼的達千人。出殯時,蔣介石早上7點50分就到了,白先勇指著他在葬禮上的照片說:“照片臉上的悲哀是真的,那時候感受是真的。”白先勇在書中用漢高祖對韓信的態度作比,描述蔣介石對白崇禧的心態:“韓信打天下功高震主,呂后設計把他給殺了。《史記》裡說,高祖知道了,是‘且喜且憐之’。一方面心腹之患被除掉了,他高興,另一方面他為自己打過天下,這是將才。”

白崇禧說過:“‘總統’是重用我的,可惜我有些話他沒聽。”白先勇反覆提到這句話:“父親北伐是參謀長,抗日是副參謀總長,內戰是國防部長,一直都是蔣介石最高的幕僚長,這是重用他。但是有些戰略上的建議蔣介石沒聽。我父親認為軍事失敗是國共內戰最重要的失誤,軍事上,國民黨在戰略、戰術方面犯了很嚴重的錯誤,一而再再而三的。”

蔣介石對白崇禧,多有權術上的動作,白先勇說:“到他那個位子,也許非那樣不可,我父親是個軍人,政治權謀他不是不懂,他不屑為之。”

白崇禧在臺灣十七年,一直稱自己是“待罪之身”。白先勇回憶:“他覺得國家在自己手裡丟掉了,是內心這種的內疚。他會跟我講,再不反攻,從臺灣到大陸的兵都老掉了,反攻的機會就越來越渺小。我們這一輩當然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但是他們那一代都是這樣的,有他們的想法,丟掉大陸對他們來講是很大一個心中的痛。”

“小諸葛”的智慧

通常只認為說白崇禧是“小諸葛”,是因為他會打仗,但是白先勇的照片集卻揭示了白崇禧更多的側面。

北伐結束,蔣介石欲削藩裁軍,白崇禧曾向蔣介石建言,自古以來“裁兵不難裁將難”,處置不當,即起禍亂;應將軍隊調往邊疆戍邊,鞏固國防。他自己請願帶兵往新疆屯邊,效法左宗棠治疆。身為回教徒,白崇禧對治理新疆回教少數民族有興趣,列出過治疆綱要,作過邊疆和民族問題的闡述。

北伐結束之後,白崇禧治理廣西頗有成效,被稱為“新斯巴達”。胡適曾經到訪廣西,對當地大加稱讚。最近史學界重新開始討論對“軍閥”的認識,有聲音認為當時的廣西、山西,都是地方自治做得比較好的,甚至也許是聯邦制的某種可能。白先勇說,父親在廣西的治理,美國有專書研究的,書名為叫GuangxiWay,闡述上世紀30年代的廣西治理:“那時候父親在廣西土改,減租,想實現耕者有其田,像孫中山那一套建國大綱;打土匪把治安穩定下來;同時訓練民團,建設基層組織;辦教育,辦新學。很有意思的是,這些動作跟延安的土改是同步的,都在上世紀30年代,但是廣西沒有搞階級鬥爭,有土改、民團、新學,建立學校,中學小學。後來打仗了,抗日勝利歸中央管理,這一套全部廢棄了。但是到今天,廣西人講起來還是蠻懷念那段時期。”白崇禧在廣西練兵也卓有成效,日後廣西軍在抗日戰爭中也是重要力量。

抗戰期間,白崇禧也提出過“持久戰”的想法。1938年,武漢軍事會議上他說:“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時間,以游擊戰輔助正規戰,與日本人打持久戰。”這個方針為最高當局採用,遂成為抗日最高戰略原則。白先勇也聽父親說過這個方針:“他是受了俄法戰爭的影響,俄國人對於拿破崙侵入,俄國人就把拿破崙拖到廣大的內地,把他們給拖垮。日本人要速戰速決,我們就是要延長它,把他們拖到內地。不在於一時一地的得失,要全面地對日本抗戰。”

1947年,臺灣發生了“二二八”事變,此後一直有人反思國民黨在最初到臺灣時對待本省人士的策略有誤。大陸讀者不熟悉的是,“二二八”之後,時任國防部長的白崇禧在1947年3月27日就到臺北展開密集宣慰工作,在臺灣一共17日,由北到南,多次廣播、演講,與各界民眾代表接觸,以國防部長名義,安撫人心,停止濫殺,解救死刑犯,並提出改革臺政的方針,建立制度,舉薦人才。白崇禧也一貫與臺灣省內人士友善,有原住民朋友。

在臺灣,因為政治上的“去蔣化”因素,國民黨在大陸部分的歷史也有越來越削弱的趨勢。面對大陸的民國熱,白先勇評價說:“說民國什麼都好,這又是過頭了。不過我想就是這樣的,歷史像一個鐘擺,會矯枉過正,先往這邊,再往那邊,最終會停在一箇中間的位置。現在網絡這麼發達,中國人在世界各地跑,能看到多少資訊?”

文/張潤芝 原標題:白崇禧為何拒絕指揮國共大決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