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軻刺秦時,秦王為何要繞柱而跑?當時又為何無一人上前相救

中國古代史 荊軻 秦始皇 太子丹 中國歷史 張生全精彩歷史 2018-12-16

公元前227年,戰國時期的易水河邊,燕國太子丹率文武大臣,一身素縞,送荊軻前往秦國刺殺嬴政。面對此情此景,荊軻難掩激動之情,引吭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表達了他殺身成仁,畢其功於一役的決心和膽魄。

荊軻刺秦時,秦王為何要繞柱而跑?當時又為何無一人上前相救

(易水送別)

為什麼太子丹非要置嬴政於死地呢?

一年前,秦國攻破了趙國的都城邯鄲,俘獲了趙王,趙國就此滅亡。趙國的滅亡讓燕國瞬間失去了屏障,門戶大開。強大的秦國對燕國虎視眈眈,壓得燕國無法呼吸。脣亡齒寒的道理,讓燕太子丹明白,燕國就是下一個趙國。

於是,燕太子丹精心謀劃了這一出震爍古今的荊軻刺秦故事。

荊軻帶著秦國叛將樊於期的人頭,以及燕國最富饒地區督亢的地圖,作為見面禮,順利地來到了秦始皇嬴政的面前。

當荊軻將督亢的地圖在嬴政面前徐徐展開,直到“圖窮匕見”之時,一場驚心動魄的刺殺場面便精彩上演。

在《戰國策》裡,對這一過程有如下描述:“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拔劍,劍長,操其室。時恐急,劍堅,故不可立拔。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

這一段全用短句,全用動詞,那荊軻追殺秦王的急促和窘迫描寫得淋漓盡致。

荊軻刺秦時,秦王為何要繞柱而跑?當時又為何無一人上前相救

(荊軻刺秦)

不過,這裡有兩個問題我們不能理解?第一,秦王為什麼要繞柱跑,而不直接往外跑?第二,當時為什麼連一個上前制止荊軻的侍衛都沒有?

我們先來回答第一個問題:秦王為什麼要繞柱跑,而不直接往外跑?

其一,嬴政繞柱是為拔劍爭取時間。

嬴政的佩劍太長,慌忙之中一時拔不出來,為了有足夠的時間將劍拔出來,嬴政選擇了繞著碩大的柱子跑圈,逃避荊軻的追殺。

其二,嬴政繞柱是為了彌補自己的劣勢。

嬴政不善奔跑。一來是因為他長期養尊處優,出入皇宮都是車馬代步,早已失去了敏捷的身手和奔跑的能力。二來嬴政患有支氣管炎。史料中對嬴政有這樣的描述:“秦王為人,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所謂“豺聲”,大約就是由於支氣管炎而發出的聲音。

而荊軻則不同,自幼喜好擊劍,武藝高強。太子丹正是對荊軻的身手有足夠的自信,才委以重任。

如果嬴政選擇直線奔跑,不出幾十米,必被荊軻追上,只要荊軻用浸滿毒藥的匕首稍稍劃破嬴政的一點皮膚,必定見血封喉。

所以,只要嬴政在繞柱的過程中拔出長劍,荊軻的匕首瞬間就會失去優勢,畢竟“一寸長,一寸強”。

荊軻刺秦時,秦王為何要繞柱而跑?當時又為何無一人上前相救

(秦始皇劇照)

​我們再來回答第二個問題:當時為什麼連一個上前制止荊軻的侍衛都沒有?

其一,事出突然。

荊軻來了一個出其不意,讓眾人措手不及,“群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

當荊軻一邊展開督亢的地圖,一邊向嬴政作介紹的時候,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這幅圖和荊軻的解說上,對荊軻的突然發難,毫無防備,所以驚慌之中,就會手足無措,大腦一片空白。

其二,秦法有規定。

秦法上說:“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諸郎中執兵,皆陳殿下,非有詔不得上。”

也就是說,所有朝臣面見嬴政時,都不得攜帶任何兵器。所有侍衛都得呆在殿外,沒有皇帝的詔令,不得上殿。

在此情景下,殿內的人中,只有荊軻和嬴政手持武器,朝臣皆空手而來。面對勢在必得,孤注一擲的荊軻,朝臣們都不敢上前送死,只得觀望。

這時,朝臣中唯一手裡還算有“傢伙什”的,就只有嬴政的御醫夏無且了,他背了一個藥囊。情急之下,夏無且將藥囊擲向了荊軻,為嬴政贏得了喘息之機。

也得益於這一點點寶貴的時間,嬴政終於拔出了長劍,將荊軻刺傷。

那麼,如果侍衛為了救駕,無詔而入,救下了嬴政,事後嬴政是否會網開一面呢?

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嬴政不但不會給予賞賜,還會立即殺了他,說不定還會連累其族人,因為秦國素以刑罰嚴酷著稱。

(參考資料:《戰國策》《史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