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死李廣利與波斯國王的遊牧大招為何被英軍輕易破解?

中國古代史 李廣利 蒙古 漢朝 最強冷吧眾 2017-06-09

坑死李廣利與波斯國王的遊牧大招為何被英軍輕易破解?

在古代戰場上,很多軍隊並不會選擇挖掘壕溝來進行漫長的陣地作戰。因而那些善於掘壕固守的羅馬軍團、英格蘭弓箭手、西班牙火槍兵們,便成為了各自時代的陣地戰翹楚。然而你或許不會想到,即便是善長以騎兵機來襲擊對手的遊牧騎兵們,同樣也有著帶有自身特色的壕溝戰術。

這個戰術雖然簡單,卻能在關鍵時刻狠狠的坑對手一把,因而被古今中外的遊牧勢力們所熱衷。一直到19世紀,這個簡單高效的計謀才在時代的滾滾車輪前被大家拋棄。

一道溝挖出重量級叛徒

坑死李廣利與波斯國王的遊牧大招為何被英軍輕易破解?

被俘的漢軍 他們很多人都被一條坑道所嚇倒

公元前90年的春天,漢武帝派出他麾下最權高位重的將領李廣利,再次開啟了對北方匈奴人的強勢進攻。在夕日的名將衛青、霍去病和李廣等人先後隕落的情況下,身為外戚的李廣利因為獲得眾多戰爭歷練,已然成為當時漢朝軍隊中的頭號將領。

然而這個所謂的當世第一猛將更多是依靠與漢武帝本人的裙帶關係來獲得高位。在之前的數次大規模遠征作戰中,他並沒有展現出足以帶領一大支軍隊取得勝利的指揮才能。但這並不妨礙缺乏良將,又需要頻繁用兵的漢武帝再次將重任託付給他。

坑死李廣利與波斯國王的遊牧大招為何被英軍輕易破解?

剿滅不盡的匈奴騎兵一直是漢朝的心腹大患

但李廣利的心思並不在用兵打仗上。深知自己地位基礎是姻親而非軍功的他,在出徵前慫恿當朝丞相,也是自己兒女親家的劉屈氂在漢武帝面前進言。好讓自己妹妹李夫人所生的皇子被立為新的太子。結果,劉屈氂因妻子被人誣告參與了詛咒漢武帝的巫蠱之亂,而被腰斬。作為兒女親家的李廣利一家也被牽連,妻子和孩子都被漢武帝拘禁。

此時的李廣利仍在北方帶兵出征。通過麾下2000匈奴降將與西域輔助騎兵的幫助下,他在一次前哨站中擊退了5000匈奴騎兵的阻攔。但匈奴的主力部隊及家眷、物資都已經提前撤往更北方的安全地帶,讓李廣利無所適從。家人被囚禁的消息則讓他心慌意亂,希望通過進一步北上來獲得足以自保的戰功。

於是,7萬漢軍在一個水平有限而心思紊亂的庸人率領下不斷冒然北進。雖然漢軍可以依靠數量優勢不斷擊退小股匈奴騎兵的攔截,並且佔據範夫人城或屯兵郅居水邊。但他們始終無法在偌大的北方荒原上抓住匈奴人真正的主力決戰,也無法長驅直入的捉住匈奴人的家眷輜重隊伍。最後只能南撤至燕然山附近駐紮。

匈奴人已經通過一系列的機動與交戰,讓漢軍疲於應付。最後,總計有50000人的軍隊被集中起來,準備給李廣利的大軍以最後一擊。他們在夜裡悄悄挖掘了一條數尺深的壕溝,包圍了漢軍營地的正面。

天亮後,匈奴主力部隊從漢軍營地的背面發起攻擊。一路後退的漢軍發現自己的身後已經被一條壕溝所圍困,士氣嚴重受挫的他們,只得四散而逃。知道一切都已經完了的李廣利,只能在這個時候選擇投降匈奴。成為漢匈戰爭開始以後,投靠匈奴一邊的漢朝最高級將領。

如果沒有這道精心挖掘的壕溝,漢軍本不至於如此狼狽。而靠裙帶關係獲得的晉升,或許是漢軍最終戰敗的最大原因。

坑死李廣利與波斯國王的遊牧大招為何被英軍輕易破解?

損失慘重的漢軍

被坑殺的國王

坑死李廣利與波斯國王的遊牧大招為何被英軍輕易破解?

波斯國王波爾澤斯一世髮型的銀幣

公元484年,波斯薩珊王朝的國王波爾澤斯一世組調集了他所能組織最大規模軍隊,向東方進軍,意在擊敗稱雄中亞北部與東部的白匈奴帝國。此前他曾經兩次帶兵攻打這些來自中北的遊牧民族,卻都遭到了失敗。他的對手雖然頂著一個所謂的匈奴稱號,卻在實際上是一群已經定居的白種牧民。因此在國家實力與戰爭潛力上都更為穩定。

波斯本身在歷史上就一直是一個騎兵強國。即便是國力較弱的帕提亞王朝,都在同東部的各種遊牧勢力的較量中死守住了伊朗本土的基本盤。而在國力更強的薩珊王朝,波斯人一度將自己的影響力輸入河中與阿富汗地區。但白匈奴的入侵破壞了薩珊王朝在中亞東部的權力影響。強調集權的薩珊波斯國王,經常是平衡國內大小貴族勢力與邊境民族團體的好手,卻未必是水平足夠應付戰爭的優秀將領。

坑死李廣利與波斯國王的遊牧大招為何被英軍輕易破解?

壁畫上的白匈奴形象

澤斯一世在第一次對白匈奴的戰爭中被對手包圍,不得不宣佈投降。他還被迫與白匈奴人訂立了不再兵戎相見的協定。此後的第二次戰爭,背棄承諾的波斯國王依舊戰敗,被迫交出包括兒子在內的家眷,直到自己付清贖金。但依然不死心的澤斯一世還是在精心準備後發動了規模最大的第三次東征。根據羅馬作者普羅柯比的記載,這支波斯大軍達到了驚人的100000規模。

無論是澤斯一世的波斯軍隊還是對面的白匈奴人,兩支軍隊都以騎兵作為軍事力量的核心。古代米底地區就培養出來的尼薩戰馬是波斯精銳具裝騎兵的最愛。這些肩高可達150CM的重型戰馬,足以承載身披重甲與武器的主人,並讓波斯人放心的為它們也披上護甲。相對來說,防護裝備非常普通的輕裝弓騎兵就只能使用較次的馬匹,執行掩護、偵查與追擊任務。而來自國內各村落單位的步兵主力,僅僅負責在戰場上掩護騎兵的兩翼。由於一度攻入印度,薩珊軍隊還經常使用大象,作為威懾性武器,成為軍隊的致命武器。

坑死李廣利與波斯國王的遊牧大招為何被英軍輕易破解?

波斯薩珊王朝軍隊

但薩珊人的這些戰術與兵種在白匈奴看來並不陌生。作為一個來自北亞地區的遊牧勢力,白匈奴顯然是騎兵作戰的好手。他們胯下也有捷爾金這樣優秀的戰馬馬種。在進入河中與阿富汗等地定居後,城市生產的引入,讓白匈奴軍隊足以裝備上更好的中亞鐵甲與馬甲。這樣一來,波斯人原本的技術優勢便不再明顯。而白匈奴人也在同印度人的交鋒中見識過了大象,所以並不會被薩珊人的戰象所驚嚇。

坑死李廣利與波斯國王的遊牧大招為何被英軍輕易破解?

薩珊王朝的具裝騎兵與戰象

當波斯軍隊進攻阿富汗西部的主要城市赫拉特時,白匈奴人在波斯人的必經之路上挖掘了一道壕溝。一小支騎兵部隊被用於吸引波斯的精銳力量進行追擊,並從壕溝中事先留好的通道遁走。壕溝的上面鋪上了蘆葦與土,讓波斯人無法察覺。

一直到澤斯一世與追擊的騎兵部隊都陷入這條可以容納10匹戰馬通過的陷進,他們才發現中了遊牧勢力的壕溝陷進。連人帶馬摔入壕溝的波斯國王與那些由貴族組成的精銳騎兵就大多戰死子那裡。

倘若帶兵的並非軍事能力低下的國王而只是一名熟悉戰場的貴族,這樣的慘劇也許根本不會發生。但在缺乏明確分工的古代,總攬大權總是比任何事情都重要。波爾澤斯一世深諳此道,也為此付出了代價。

坑死李廣利與波斯國王的遊牧大招為何被英軍輕易破解?

中世紀手抄報上的澤斯一世之死

英軍騎兵輕易越過

坑死李廣利與波斯國王的遊牧大招為何被英軍輕易破解?

八里橋戰場的素描

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隨著八里橋戰役的打響而進入了最高潮。這一年的9月22日,蒙古親王曾格林沁帶著7000蒙古騎兵和步兵成為了清王朝保衛京師的主力。這些夕日橫掃歐亞大陸的征服者後裔,得到了10000多八旗軍、地方綠營部隊和民團的支援。此外還有副都統勝寶統帥京營八旗兵5000和幾千騎兵部隊,作為後援。

這些部隊與將領,無論水平高低,都屬於傳統中世紀軍隊的範疇。依賴個人經驗而非科學總結與訓練,可以依靠人事關係被委以重任,而非正在的專業資質。

坑死李廣利與波斯國王的遊牧大招為何被英軍輕易破解?

蒙古親王曾格林沁

他們的對手是英軍將領格蘭特和法軍將領孟邦託麾下的6000英法聯軍,以及2000人的現代化炮兵部隊。英法軍隊經歷了近代,尤其是拿破崙戰爭的近代大兵團洗禮,在組織編制上也有了巨大進步。除了足夠多的基層軍官控制隊伍,有效執行戰鬥命令,團營到師旅級別都有相應規模的參謀力量。這樣,不僅不同部隊直接可以接受統一命令,也因為統一科學的規劃訓練,可以在戰場上做到彼此之間緊密配合。

因而八里橋戰役在開始前就可以說是勝負已分。雖然負責突襲的蒙古騎兵,前進到法軍50米左右才被發現。但在法軍野戰工事、新式步槍、刺刀和炮兵支援的反擊下,迅速潰敗。此後,清軍發動了更大規模的騎兵攻擊,希望穿插英法兩軍的結合部。但依然被已經構築好陣地工事的聯軍擊潰。

戰役期間,位於聯軍左翼的英軍指揮官格蘭特在聽到右翼傳來的炮聲後,親自帶著小隊人馬前去偵查情況。結果,一行人突然遭遇到了大批迂迴的蒙古騎兵。格蘭特將軍及麾下騎兵利用胯下馬匹的優勢,迅速跑回英軍陣地。追擊的蒙古騎兵在英軍的強大火力面前,無所適從。

坑死李廣利與波斯國王的遊牧大招為何被英軍輕易破解?

險些被俘的格蘭特將軍

看到大批蒙古騎兵開始撤退,格蘭特將軍下令麾下不多的騎兵展開反擊。僅僅400人的2個女王龍騎兵中隊率先發起衝鋒,2個印度錫克人的輕騎兵團緊隨其後。蒙古騎兵無力抵擋,繼續撤退。當聯軍追擊到位於今天北京朝陽區的清軍陣地時,突然發現眼前出現了一條事先挖好的壕溝。

面對這條寬而深的壕溝,騎著英國純血馬的女王騎兵隊們,紛紛一躍而過。他們胯下的良駒在經過了近代歐洲幾百年的嚴格血統培育和篩選制度後,成為了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優秀戰馬。

坑死李廣利與波斯國王的遊牧大招為何被英軍輕易破解?

在印度擊潰錫克軍隊的女王龍騎兵部隊

英軍騎兵的錫克同僚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了。錫克人的戰馬主要由印度本地提供,主要由少量的阿拉伯馬和引進自中亞地區的馬匹培育而成。這些中世紀水準下的優良戰駒同身邊的近現代馬匹相比,還是顯得不足。不少錫克騎兵就在跨越這條壕溝時,連人帶馬的摔了進去,馬斷了腿,人也被壓傷。但就是這樣顯得不足的馬匹,也在質量上遠遠勝過了對手胯下矮小的蒙古馬。

坑死李廣利與波斯國王的遊牧大招為何被英軍輕易破解?

英國純血馬

八里橋戰役最終在清軍與他們的蒙古盟友的慘敗中結束。聯軍的騎兵雖然不是戰鬥的主要功臣,卻在不輕易間讓遊牧勢力使用了幾千年的經典戰術,顯得滯後而無用了。

坑死李廣利與波斯國王的遊牧大招為何被英軍輕易破解?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被印度騎兵追殺的蒙古騎兵

雖然從宏觀角度來看,這樣簡單而戰術被歷史本身淘汰,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但一個國家或是一個民族真要越過這道看似簡陋的壕溝,卻需要付出很多努力與代價。即便是身邊的人已經能順利翻閱,也不代表你已經不用擔心自己還會一頭栽進去了。

(En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