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陶淵明曾祖父 一生戰功赫赫 被唐德宗封64將 被宋徽宗封72將

中國古代史 陶侃 宋徽宗 唐德宗 陶淵明 說歷史的女人 2018-11-30

(說歷史的女人——第393期:文/冰島啖冰)東晉時有位名將,是大詩人陶淵明的曾祖父,他一生戰功赫赫,名震天下,被後世廣為傳頌,他被唐德宗封為武成王廟64將之一,又被宋徽宗封為宋武廟72將之一,尤其是,他又被毛主席認為是跟克倫威爾,華盛頓相比的人物!他究竟是誰?他究竟有什麼歷史功績?欲知詳情如何,且聽本回分解。

他是陶淵明曾祖父 一生戰功赫赫 被唐德宗封64將 被宋徽宗封72將

他就是東晉名將陶侃,事實上他身跨西晉、東晉兩個時期。我們知道,西晉時期爆發了歷史上有名的、禍及全國的歷時八年的“八王之亂”,後來這場大亂雖然被平復了,但它也使西晉王朝走向末路;東晉時,這場暴亂餘音不斷,又有不少叛賊搞亂天下,致使江南局勢長期動盪不安,給廣大百姓的生活帶來了沉重災難。但在這期間,有位名將橫空出世,他智勇雙全,面對亂局,屢出絕招,先後平定張昌、陳敏、杜弢、蘇峻、郭默等叛亂,為穩定東晉政權,立下赫赫戰功,從而被後世評價為“機神明鑑似魏武,忠順勤勞似孔明”的一流統帥級人物。也就是說他一人兼有曹操和諸葛亮二人的優點!

閒話少敘,書歸正傳。話說陶侃此人,祖籍江西都昌,他家境貧寒,儘管其父陶丹,在三國孫吳時曾任楊武將軍,但地位不高,而且早逝,致使陶侃年幼孤貧。但他在母親的諄諄教導下,自幼飽讀兵書,胸有大志。他的成功出道,可以說他母親居功至偉。那年冬天,天降大雪,人們都不出門,呆在家裡混日子。滿腹韜略的陶侃實在鬱悶之急,感覺身上都快捂出毛了!這時,他的機會來了。

這天,當時的一位名士,即鄱陽郡孝廉範逵因公務途經陶侃家住的村莊,他跟幾個隨從在大雪中又冷又餓,不由得敲了敲陶侃家的門。小陶開門。範逵自我介紹之後,說,“在下幾人實在餓暈了,能否在貴門吃頓粗飯再趕路?在下不勝感激!”陶侃也是位豪爽之人,不假思索道,“久聞大名,如雷貫耳!若不嫌棄,大人請進!”說完這話,小陶就傻了,靠,我家一貧如洗,拿什麼招待這幾位?於是去跟母親商量,看這事咋弄。沒想到陶侃母親比小陶更慷慨豪爽,她說:“沒問題,這事交給我了,你先去陪陪客人!”陶侃陪客去了。母親咬咬牙,狠狠心,走出家徒四壁的小院,出去辦了一件事。從此,陶侃開始了他輝煌的人生。

陶侃母親知道村子裡最近從外地來了一個高價收頭髮做假髮的人,她便義無反顧地找那人了。找到那人後,她拿了把剪刀刷刷刷很絕情地就將自己的滿頭青絲剪了下來!把別人嚇了一跳,這麼決絕!在古時候,女人非常注重和愛惜自己的長髮,如不是當尼姑,一般婦人絕不會弄這事,所以那時女人的長髮絕對值錢。就這樣陶侃母親把自己的頭髮賣了個好價錢。然後她一不做二不休,用賣頭髮的錢到一家酒莊裡訂了幾道好菜,拿了回去。

他就是東晉名將陶侃,事實上他身跨西晉、東晉兩個時期。我們知道,西晉時期爆發了歷史上有名的、禍及全國的歷時八年的“八王之亂”,後來這場大亂雖然被平復了,但它也使西晉王朝走向末路;東晉時,這場暴亂餘音不斷,又有不少叛賊搞亂天下,致使江南局勢長期動盪不安,給廣大百姓的生活帶來了沉重災難。但在這期間,有位名將橫空出世,他智勇雙全,面對亂局,屢出絕招,先後平定張昌、陳敏、杜弢、蘇峻、郭默等叛亂,為穩定東晉政權,立下赫赫戰功,從而被後世評價為“機神明鑑似魏武,忠順勤勞似孔明”的一流統帥級人物。也就是說他一人兼有曹操和諸葛亮二人的優點!

閒話少敘,書歸正傳。話說陶侃此人,祖籍江西都昌,他家境貧寒,儘管其父陶丹,在三國孫吳時曾任楊武將軍,但地位不高,而且早逝,致使陶侃年幼孤貧。但他在母親的諄諄教導下,自幼飽讀兵書,胸有大志。他的成功出道,可以說他母親居功至偉。那年冬天,天降大雪,人們都不出門,呆在家裡混日子。滿腹韜略的陶侃實在鬱悶之急,感覺身上都快捂出毛了!這時,他的機會來了。

這天,當時的一位名士,即鄱陽郡孝廉範逵因公務途經陶侃家住的村莊,他跟幾個隨從在大雪中又冷又餓,不由得敲了敲陶侃家的門。小陶開門。範逵自我介紹之後,說,“在下幾人實在餓暈了,能否在貴門吃頓粗飯再趕路?在下不勝感激!”陶侃也是位豪爽之人,不假思索道,“久聞大名,如雷貫耳!若不嫌棄,大人請進!”說完這話,小陶就傻了,靠,我家一貧如洗,拿什麼招待這幾位?於是去跟母親商量,看這事咋弄。沒想到陶侃母親比小陶更慷慨豪爽,她說:“沒問題,這事交給我了,你先去陪陪客人!”陶侃陪客去了。母親咬咬牙,狠狠心,走出家徒四壁的小院,出去辦了一件事。從此,陶侃開始了他輝煌的人生。

陶侃母親知道村子裡最近從外地來了一個高價收頭髮做假髮的人,她便義無反顧地找那人了。找到那人後,她拿了把剪刀刷刷刷很絕情地就將自己的滿頭青絲剪了下來!把別人嚇了一跳,這麼決絕!在古時候,女人非常注重和愛惜自己的長髮,如不是當尼姑,一般婦人絕不會弄這事,所以那時女人的長髮絕對值錢。就這樣陶侃母親把自己的頭髮賣了個好價錢。然後她一不做二不休,用賣頭髮的錢到一家酒莊裡訂了幾道好菜,拿了回去。

他是陶淵明曾祖父 一生戰功赫赫 被唐德宗封64將 被宋徽宗封72將

到家後,母親又砍下幾根柱子,燒火煮飯;切了稻草墊子給範逵的馬當草料。範逵和他的隨從們都吃了個爽。飯後走時,母親還讓陶侃去送送這幾位。於是小陶就在雪中送了他們一程又一程,致使範逵大為感激。最後老範拍著小陶的肩膀說,“多謝老弟盛情,弟若有要幫忙處,請與兄說。”小陶不響。老範接著說,“我看你也滿腹才華的,你想不想去咱郡裡任職?”“嘿嘿,可是咱沒有關係呀!”小陶不好意思說。老範朗聲道,“只要兄弟不嫌棄,這事我包了!”

於是範逵回去後就去拜見了廬江太守張夔,極力讚美陶侃。張夔便召陶侃為督郵,領樅陽縣令。陶侃不負範逵的期望,在任上幹掉很漂亮,又遷任主簿。一次太守張夔之妻生病,需要到幾百裡之外去接醫生,當時大雪紛飛,又沒有車,主簿等僚屬們都感到為難,都不想去,獨陶侃說:“父母官乃百姓之父母,郡守夫人,乃我等之母也!豈有母親生病子女不盡心之理?”於是主動要求前往。大眾人皆服。張夔後來舉薦陶侃為孝廉,讓他去洛陽拜謁名士張華。張華與他交談後,大為驚異。陶侃得以出任郎中。

受到名人賞識後的陶侃自此開始爆發。公元303年義陽張昌聚眾3萬人在江夏鬧事,引起朝廷不安,朝廷任命荊州刺史劉弘為南蠻校尉領兵前去平叛,劉弘便任命陶侃為先鋒開赴襄陽去討伐張昌。陶侃沿漢水入長江,在竟陵進攻張昌,雙方經過數次激戰,張昌大敗,陶侃斬殺叛軍數萬人,收復荊州。劉弘對陶侃贊曰,“我老劉看人未錯,你以後就接我班了!”

公元305年,陳敏見北方大亂,朝廷無力控制江東,於是起兵佔據揚州,又派其弟陳恢起兵攻打武昌,欲圖霸江南。於是劉弘任陶侃為鷹揚將軍,率軍討伐陳恢。當時隨郡內史扈懷嫉妒陶侃的才幹,就在劉弘面前挑撥說:“陶侃與陳敏有同鄉之誼,他如今在大郡任太守,統領強兵,倘若有異心,荊州就失去東大門了。”劉弘回答說:“陶侃剛直能幹,我相信他,他一定不會這樣幹。”陶侃聽說後,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就派兒子陶洪和侄子陶臻到劉弘那裡做人質。

劉弘見了二人後,對陶侃大為欽佩,直接任他們為參軍,並給予賞賜,將他們送回江夏。

劉弘對他倆說:“二位賢侄回家吧。你父親為國家出征上前線,你祖母年事已高,你們應該回去孝敬老人。你父乃大丈夫也,我相信他必不負我!”於是劉弘又加封陶侃為督護,讓他率軍抗擊陳恢。陳恢大敗。陶侃又和友軍在長岐共同擊敗陳敏的部將錢端。陶侃治軍嚴肅整齊,凡有繳獲,全部分賞士卒,自己絕不貪戀私財。陶侃名聲大震。

公元311年,陶侃隨大將軍王敦又平定了江州刺史華軼之亂。313年,荊湘地區又出現了杜弢的叛亂,陶侃命振威將軍周訪、廣武將軍趙誘二將為前鋒,侄兒陶輿為左翼,向杜弢發起進攻並將其擊敗。公元313年,杜弢又圍困潯水城。陶侃派部將前去救援,杜弢退守泠口。陶侃判斷杜弢必由陸路偷襲武昌,因此迅速率軍抄近路連續行軍三晝夜,在武昌周圍埋伏下來。杜弢果然來攻,陶侃令朱伺率伏兵迎頭痛擊,大破杜弢,繳獲大批輜重,殺傷眾多敵兵。陶侃派遣參軍向大將軍王敦報捷,王敦說:“要不是有陶侯,我失去去荊州矣!”。

在平定杜弢之亂時,陶侃還用幾句話收復了一員大將。一次,杜弢部下有一猛將王貢來到陶侃跟前,傲慢地要與陶侃單挑,一副氣勢洶洶的樣子。陶侃看此人勇猛,意欲收復,便對他說道,“杜弢是益州的小吏,盜用國庫錢財,是個竊國大盜;而且,他父親死後他都不奔喪,如此不忠不孝之人,該千刀萬剮也!你本是好人,豈能隨他胡來?你跟他當盜賊還有幾天混頭?在下敬佩你的英勇,你當聽我一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王貢開始將腳橫架在馬背上,一副傲然無禮的樣子,聽陶侃說罷,立馬肅然放下腳來,端坐馬上,神色恭順。陶侃接著道,“將軍若能歸順我軍,你之過錯,既往不咎!”遂截髮起誓。王貢見狀,於是當即下馬歸順降,“承蒙將軍不棄,原效犬馬之勞!”陶侃在王貢的幫助下,率軍攻克長沙,俘獲了杜弢的部將高寶、樑堪等,杜弢之亂遂被平定。

公元316年,陶侃又平定了杜曾之亂。328年,蘇峻之亂又爆發,這次暴亂非常嚴重,都城建康被叛軍佔領,導致東晉的宗廟宮室盡毀。首都建康差點被夷為平地,大臣士民死傷無數,皇帝也被蘇峻等人脅迫。陶侃的兒子陶瞻也被叛軍殺害關鍵之時,身為荊州刺史的陶侃被大臣庚亮、溫嶠等推舉為勤王平叛的盟主,率大軍討伐蘇峻。幾經大戰,終於消滅蘇峻,晉室轉危為安,江南得以安定。此戰陶侃居功至偉,因功升任侍中、太尉,加授都督交州、廣州、寧州等七州軍事,被封為長沙郡公,可謂位極人臣。

他就是東晉名將陶侃,事實上他身跨西晉、東晉兩個時期。我們知道,西晉時期爆發了歷史上有名的、禍及全國的歷時八年的“八王之亂”,後來這場大亂雖然被平復了,但它也使西晉王朝走向末路;東晉時,這場暴亂餘音不斷,又有不少叛賊搞亂天下,致使江南局勢長期動盪不安,給廣大百姓的生活帶來了沉重災難。但在這期間,有位名將橫空出世,他智勇雙全,面對亂局,屢出絕招,先後平定張昌、陳敏、杜弢、蘇峻、郭默等叛亂,為穩定東晉政權,立下赫赫戰功,從而被後世評價為“機神明鑑似魏武,忠順勤勞似孔明”的一流統帥級人物。也就是說他一人兼有曹操和諸葛亮二人的優點!

閒話少敘,書歸正傳。話說陶侃此人,祖籍江西都昌,他家境貧寒,儘管其父陶丹,在三國孫吳時曾任楊武將軍,但地位不高,而且早逝,致使陶侃年幼孤貧。但他在母親的諄諄教導下,自幼飽讀兵書,胸有大志。他的成功出道,可以說他母親居功至偉。那年冬天,天降大雪,人們都不出門,呆在家裡混日子。滿腹韜略的陶侃實在鬱悶之急,感覺身上都快捂出毛了!這時,他的機會來了。

這天,當時的一位名士,即鄱陽郡孝廉範逵因公務途經陶侃家住的村莊,他跟幾個隨從在大雪中又冷又餓,不由得敲了敲陶侃家的門。小陶開門。範逵自我介紹之後,說,“在下幾人實在餓暈了,能否在貴門吃頓粗飯再趕路?在下不勝感激!”陶侃也是位豪爽之人,不假思索道,“久聞大名,如雷貫耳!若不嫌棄,大人請進!”說完這話,小陶就傻了,靠,我家一貧如洗,拿什麼招待這幾位?於是去跟母親商量,看這事咋弄。沒想到陶侃母親比小陶更慷慨豪爽,她說:“沒問題,這事交給我了,你先去陪陪客人!”陶侃陪客去了。母親咬咬牙,狠狠心,走出家徒四壁的小院,出去辦了一件事。從此,陶侃開始了他輝煌的人生。

陶侃母親知道村子裡最近從外地來了一個高價收頭髮做假髮的人,她便義無反顧地找那人了。找到那人後,她拿了把剪刀刷刷刷很絕情地就將自己的滿頭青絲剪了下來!把別人嚇了一跳,這麼決絕!在古時候,女人非常注重和愛惜自己的長髮,如不是當尼姑,一般婦人絕不會弄這事,所以那時女人的長髮絕對值錢。就這樣陶侃母親把自己的頭髮賣了個好價錢。然後她一不做二不休,用賣頭髮的錢到一家酒莊裡訂了幾道好菜,拿了回去。

他是陶淵明曾祖父 一生戰功赫赫 被唐德宗封64將 被宋徽宗封72將

到家後,母親又砍下幾根柱子,燒火煮飯;切了稻草墊子給範逵的馬當草料。範逵和他的隨從們都吃了個爽。飯後走時,母親還讓陶侃去送送這幾位。於是小陶就在雪中送了他們一程又一程,致使範逵大為感激。最後老範拍著小陶的肩膀說,“多謝老弟盛情,弟若有要幫忙處,請與兄說。”小陶不響。老範接著說,“我看你也滿腹才華的,你想不想去咱郡裡任職?”“嘿嘿,可是咱沒有關係呀!”小陶不好意思說。老範朗聲道,“只要兄弟不嫌棄,這事我包了!”

於是範逵回去後就去拜見了廬江太守張夔,極力讚美陶侃。張夔便召陶侃為督郵,領樅陽縣令。陶侃不負範逵的期望,在任上幹掉很漂亮,又遷任主簿。一次太守張夔之妻生病,需要到幾百裡之外去接醫生,當時大雪紛飛,又沒有車,主簿等僚屬們都感到為難,都不想去,獨陶侃說:“父母官乃百姓之父母,郡守夫人,乃我等之母也!豈有母親生病子女不盡心之理?”於是主動要求前往。大眾人皆服。張夔後來舉薦陶侃為孝廉,讓他去洛陽拜謁名士張華。張華與他交談後,大為驚異。陶侃得以出任郎中。

受到名人賞識後的陶侃自此開始爆發。公元303年義陽張昌聚眾3萬人在江夏鬧事,引起朝廷不安,朝廷任命荊州刺史劉弘為南蠻校尉領兵前去平叛,劉弘便任命陶侃為先鋒開赴襄陽去討伐張昌。陶侃沿漢水入長江,在竟陵進攻張昌,雙方經過數次激戰,張昌大敗,陶侃斬殺叛軍數萬人,收復荊州。劉弘對陶侃贊曰,“我老劉看人未錯,你以後就接我班了!”

公元305年,陳敏見北方大亂,朝廷無力控制江東,於是起兵佔據揚州,又派其弟陳恢起兵攻打武昌,欲圖霸江南。於是劉弘任陶侃為鷹揚將軍,率軍討伐陳恢。當時隨郡內史扈懷嫉妒陶侃的才幹,就在劉弘面前挑撥說:“陶侃與陳敏有同鄉之誼,他如今在大郡任太守,統領強兵,倘若有異心,荊州就失去東大門了。”劉弘回答說:“陶侃剛直能幹,我相信他,他一定不會這樣幹。”陶侃聽說後,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就派兒子陶洪和侄子陶臻到劉弘那裡做人質。

劉弘見了二人後,對陶侃大為欽佩,直接任他們為參軍,並給予賞賜,將他們送回江夏。

劉弘對他倆說:“二位賢侄回家吧。你父親為國家出征上前線,你祖母年事已高,你們應該回去孝敬老人。你父乃大丈夫也,我相信他必不負我!”於是劉弘又加封陶侃為督護,讓他率軍抗擊陳恢。陳恢大敗。陶侃又和友軍在長岐共同擊敗陳敏的部將錢端。陶侃治軍嚴肅整齊,凡有繳獲,全部分賞士卒,自己絕不貪戀私財。陶侃名聲大震。

公元311年,陶侃隨大將軍王敦又平定了江州刺史華軼之亂。313年,荊湘地區又出現了杜弢的叛亂,陶侃命振威將軍周訪、廣武將軍趙誘二將為前鋒,侄兒陶輿為左翼,向杜弢發起進攻並將其擊敗。公元313年,杜弢又圍困潯水城。陶侃派部將前去救援,杜弢退守泠口。陶侃判斷杜弢必由陸路偷襲武昌,因此迅速率軍抄近路連續行軍三晝夜,在武昌周圍埋伏下來。杜弢果然來攻,陶侃令朱伺率伏兵迎頭痛擊,大破杜弢,繳獲大批輜重,殺傷眾多敵兵。陶侃派遣參軍向大將軍王敦報捷,王敦說:“要不是有陶侯,我失去去荊州矣!”。

在平定杜弢之亂時,陶侃還用幾句話收復了一員大將。一次,杜弢部下有一猛將王貢來到陶侃跟前,傲慢地要與陶侃單挑,一副氣勢洶洶的樣子。陶侃看此人勇猛,意欲收復,便對他說道,“杜弢是益州的小吏,盜用國庫錢財,是個竊國大盜;而且,他父親死後他都不奔喪,如此不忠不孝之人,該千刀萬剮也!你本是好人,豈能隨他胡來?你跟他當盜賊還有幾天混頭?在下敬佩你的英勇,你當聽我一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王貢開始將腳橫架在馬背上,一副傲然無禮的樣子,聽陶侃說罷,立馬肅然放下腳來,端坐馬上,神色恭順。陶侃接著道,“將軍若能歸順我軍,你之過錯,既往不咎!”遂截髮起誓。王貢見狀,於是當即下馬歸順降,“承蒙將軍不棄,原效犬馬之勞!”陶侃在王貢的幫助下,率軍攻克長沙,俘獲了杜弢的部將高寶、樑堪等,杜弢之亂遂被平定。

公元316年,陶侃又平定了杜曾之亂。328年,蘇峻之亂又爆發,這次暴亂非常嚴重,都城建康被叛軍佔領,導致東晉的宗廟宮室盡毀。首都建康差點被夷為平地,大臣士民死傷無數,皇帝也被蘇峻等人脅迫。陶侃的兒子陶瞻也被叛軍殺害關鍵之時,身為荊州刺史的陶侃被大臣庚亮、溫嶠等推舉為勤王平叛的盟主,率大軍討伐蘇峻。幾經大戰,終於消滅蘇峻,晉室轉危為安,江南得以安定。此戰陶侃居功至偉,因功升任侍中、太尉,加授都督交州、廣州、寧州等七州軍事,被封為長沙郡公,可謂位極人臣。

他是陶淵明曾祖父 一生戰功赫赫 被唐德宗封64將 被宋徽宗封72將

司馬氏王朝可謂多災多難。公元330年,郭默之亂又起。將軍郭默擅自殺害江州刺史劉胤,執政的丞相王導以為郭默野性難訓,就乾脆任命他為江州刺史。陶侃聞知此事,一甩袖子站起來說:“簡直豈有此理!郭默隨便殺害朝廷命官,這是反叛呀,如果他殺死刺史就讓他當刺史,那麼他殺死宰相就讓他當宰相嗎?哪能這樣弄事?這不是助紂為虐嗎?”他以此意告知王導,王導認為老陶說的不錯,於是決定讓陶侃率兵征討郭默。

郭默立馬慫了,於是派人給陶侃送了幾名美女和金銀綢緞,想平息這事。陶侃一看,老郭這是要講和,就偏偏不接受郭默的賄賂,出兵搞他!於是率大軍進攻。郭默一看老陶不吃他這一套,只有率軍抵抗,可他出戰不利,即回城固守,他用大米堆成壘堡,顯示自己糧食有餘。陶侃也修築土山與他對壘。結果沒堅持多久,郭默的部將宋侯就捆綁了郭默父子出城投降。陶侃在軍門前將郭默斬首,首級傳至建康,龍顏大悅。

公元332年,樊城、襄陽叛亂,陶侃派其子陶斌西伐樊城,派侄兒陶臻、竟陵太守李陽等共同攻下新野,收復了襄陽。襄陽為荊州北門。又是東晉經略北方的一個重要陣地。陶侃因此又受朝廷封賞,欲拜陶侃為大將軍,賜予“贊拜不名”、“劍履上殿”的殊榮,被陶侃上表堅決辭讓。

陶侃一生,為晉朝江山可謂立下不世之功,屢受封賞,位極人臣。但大權在握的陶侃,卻明智地止步知足,從不越權干預朝政,只盡心為國。在334年,他以年老上表宣佈退休,並於同年去世,享年76,可謂善終。

他是陶淵明曾祖父 一生戰功赫赫 被唐德宗封64將 被宋徽宗封72將

後世對陶侃有極高的評價,唐德宗時將陶侃等歷史上六十四位名將供奉於武成王廟內,被稱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之一;宋徽宗時,陶侃又被位列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蘇軾對陶侃的評論為:“陶威公忠義之節,橫秋霜而貫白日”;後來毛主席也對他有高度評價:“古之人有行之者,陶侃、克倫威爾、華盛頓是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