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性德|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中國古代史 納蘭性德 北宋 宋朝 團結出版社文化頻道 2017-05-15

詞自敦煌曲子詞始,從在民間流傳起到進入文人詞,晚唐李煜對詞的發展有重大貢獻,而至有宋一代達到巔峰。宋詞之後,文學上的高峰則為元曲和明清小說,但優秀詞人及詞作仍或有之,納蘭性德就是其中之一。

納蘭性德|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納蘭性德,葉赫那拉氏,字容若,雖生於名門望族,性情卻淡泊摯誠、率性求真,自幼修文習武,經史百家無所不窺,書畫騎射無所不精。納蘭性德為世人所知皆因其詞。其詞多以思鄉、思親、思友為基本內容和情感主線,具有清麗傷感、風雅雋永的特點。但可惜的是,納蘭性德於康熙二十四年患病去世,年僅31歲,可謂驟然而止。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如此評價納蘭性德:“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一語中的,說出了納蘭詞之所以為世人所欣賞、看重的最緊要之處,就是他雖然出身、地位不凡,卻始終未以此自矜,而是謙遜有加、廣交摯友,具有一種“清水出芙蓉”般天然的質樸與純真;更為可貴的是,他的詞作既是自已本心的表露,又巧妙地融入了漢文化的精髓。

納蘭性德|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曾經看過一篇關於講述納蘭性德的文章,其中有一個觀點,說是更喜歡稱納蘭叫“納蘭容若”——這一點似乎也成為很多人的意見。納蘭的字是朱彝尊給起的。其中的“容”取自《荀子·不苟》中的“恭敬謹慎而容”。納蘭素來非常喜歡《荀子·不苟》中一段定義君子品行的文字:“君子寬而不侵,廉而不劌,辯而不爭,察而不激,寡立而不勝,堅強而不暴,柔從而不流,恭敬謹慎而容。”就日常納蘭容若的品行來看,確實夠得上這樣的品判。

俗話說文如其人,而納蘭容若則是詞如其人。他與友為善,與顧貞觀、朱彝尊、陳維崧等均有交集;更兼用情頗深。與表妹雪梅的相識、相別,讓納蘭的詞第一次顯現了其“柔情似水”的一面。如《鬢雲鬆令·枕函香》中“腸斷月明紅豆寇。月似當時,人似當時否”,《柳枝詞》中“自是多情便多絮,隨風直到謝孃家”等。而納蘭詞橫空出世,卻還在後來。納蘭出身好,文采亦然,但因緣際會,康熙卻自有私心,只給了納蘭二甲七名的名次,選為侍衛。對於這樣的功名,很多人趨之若鶩;於納蘭來說,卻不是他的本心——他的苦悶因此久久鬱結於心。反映在他的詞作中,即是那篇著名的《長相思·山一程》: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而對於納蘭容若來說,於出身、於文采、於功名,他都已經佔盡,卻沒想到考驗還在後頭。妻子盧氏端莊美麗、通情達理、溫婉有加,卻僅僅與他相伴了三年時光,就不幸死於難產。哀莫大於心死。巨大的變故是一場悲劇,於今天的我們,卻有幸讀到了更多的佳作。

納蘭性德|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歷史上有很多著名的悼亡詩詞。如唐代元稹的《離思·其四》:“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北宋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南宋陸游的兩首《沈園》:“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夢斷香銷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

至納蘭容若,又再一次感到了發自內心的不盡苦痛。無論是《浣溪紗·誰念西風獨自涼》中的“當時只道是尋常”,還是《臨江仙·點滴芭蕉心欲碎》中的“料應情盡,還道有情無”,還是《青衫溼·悼亡》中的“近來無限傷心事,誰與話長更”,還是《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中的“為伊判作夢中人,長向畫圖清夜喚真真”,還是《浣溪紗·拋卻無端恨轉長》中的“但是有情皆滿願,更從何處著思量”,還是《採桑子·海天誰放冰輪滿》中的“可奈今生,剛從愁時又憶卿”……哀婉悽楚的相思之情油然而生。對於納蘭容若來說,盧氏帶給他無盡的幸福和心靈的安慰,也極大的激發了他的創作熱情,不僅是伴侶,更是知己。

總體來說,納蘭短暫的一生,與他的抑鬱、孤獨的性格有著很大關係。身世已不可改,命運卻又多波折,既有用情頗深的一面,又不得不與自已所處的上層社會息息相關,他的苦悶只有他知道,也只能在詞作中才盡情流露。他在一篇《浣溪紗》中寫道:“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裡憶平生。”可謂盡訴平生無限苦悶,如是而已矣。

欲瞭解納蘭性德,請閱讀

《納蘭性德:他是人間惆悵客》

作者:郭宏文、陳豔婷

出版:團結出版社

日期:2017年4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