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最苦逼詩人,因為寫詩批評秦始皇,結果得罪了唐宣宗

唐代詩人趙嘏,寫了一首《長安早秋》,其中“殘星數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最是膾炙人口。著名詩人杜牧非常欣賞這兩句,稱其為“趙倚樓”。

趙嘏於唐武宗會昌四年(844)進士及第後,一直仕途不暢。兩年後唐宣宗繼位,這是一位愛重進士雅好詩賦的君王。他早就聽說了趙嘏的詩名,準備提拔重用。

唐代最苦逼詩人,因為寫詩批評秦始皇,結果得罪了唐宣宗

一天,唐宣宗隨口問宰相:“趙嘏詩人,曾與好官否?可取其詩進來。”宰相一聽,新君這是有意大用趙嘏了。大概是考慮到趙嘏有寵,會影響到他的政治地位,宰相從中作梗,故意挑選了一首趙嘏最新創作的詩。宣宗打開一看,就大皺其眉,原來是一首詠秦始皇的,其中有兩句寫的是:徒知六國隨斤斧,莫有群儒定是非。

趙嘏的詩是在批評秦始皇不用儒生,因此不能治平天下。他希望的政治是“群儒定是非”,要知道科舉的本質意在加強皇權,對中舉的士人,統治者只是利用,真正的國家大事,哪裡容得群儒來胡亂發表意見?

唐代最苦逼詩人,因為寫詩批評秦始皇,結果得罪了唐宣宗

一首詩暴露了趙嘏的內心世界,唐宣宗當時就打消了提拔任用他的念頭。君王不高興,後果很嚴重,直到宣宗大中六年(852)趙嘏去世,還只是一個縣尉的低級官員。

因為一首詩,趙嘏天下知名,也是因為一首詩,他一生屈沉下僚,抑鬱而終。他人時運不濟或者只是一時,而趙嘏則是一生一世。

唐代最苦逼詩人,因為寫詩批評秦始皇,結果得罪了唐宣宗

趙嘏沒有及第前在鎮江居住,與一位美女情投意合,傾心相愛。會昌三年,趙嘏準備帶著心愛的姑娘一起進京趕考,但是遭到女方母親的強烈反對。趙嘏無奈只得與愛人揮淚而別,臨別二人約定,趙嘏進士及第就回來完婚,從此不離不棄。

誰知,趙嘏前腳剛走,這個美女就被駐防當地的一個高級軍官看上了,這武夫強行佔有了姑娘。第二年,趙嘏終於如願以償金榜題名。得知心上人被人橫刀奪愛,趙嘏痛苦萬分,進士及第的喜悅也被沖淡了許多。思前想後,他便寫了一首詩送給這位武夫,詩中寫到:“寂寞堂前日又曛,陽臺去作不歸雲。當時聞說沙吒利,今日青娥屬使君。”

唐代最苦逼詩人,因為寫詩批評秦始皇,結果得罪了唐宣宗

蕃將沙吒利恃勢霸佔韓翊美姬柳氏,後又歸還的故事在當時傳得沸沸揚揚、盡人皆知,“沙吒利”也就成了霸佔他人妻室或強娶民婦的專用名詞。趙嘏這樣寫,是希望這跋扈武夫能夠高風亮節,歸還原本就是自己的女人。大概這武將覺得因為一個女人得罪一個新科進士會後患無窮也覺得不妥,於是決定順水推舟成全趙嘏。於是派人護送這位美嬌娘前往京師,物歸原主。

此時的趙嘏,也正從京城南返。當他出了潼關,走到一個叫橫水驛的地方,與一隊車馬狹路相逢。趙嘏聽得對方嘈雜之聲,似乎是鎮江口音,於是上前詢問。這些人見趙嘏氣度不凡,也不敢隱瞞,實言相告:“奉上司之命,特護送新科進士趙嘏娘子進京。”

唐代最苦逼詩人,因為寫詩批評秦始皇,結果得罪了唐宣宗

趙嘏一聽自己日思夜夢的愛人就在眼前,自然是驚喜萬分。兩人別後重逢,悲喜交集抱頭痛哭。哪知樂極生悲,這位姑娘由於傷心過度,竟然伏在趙嘏懷裡氣絕身亡。

不見還好,一見居然成了永訣。趙嘏捶胸頓足欲哭無淚,將愛人就地安葬在橫水北岸。強抑悲憤,作《悼亡》詩云:

明月蕭蕭海上風,君歸泉路我飄蓬。

門前雖有如花貌,爭奈如花心不同。

這個故事令人不勝唏噓,後人在寄予深深同情時,只能感慨——天妒英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