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你理清魏晉南北朝那段歷史(熬夜了,希望能大家能讀懂捋順)

剛剛我編輯推送了《史上最簡明魏晉南北朝史》,

但是想了想還是另外一種方式繼續來幫大家理清這段歷史。

先來看張圖掌握一下大致線索。

幫你理清魏晉南北朝那段歷史(熬夜了,希望能大家能讀懂捋順)

然後來看一篇文章。從儒家豪族與非儒寒族的相互制衡、彼此爭權這個角度梳理了一下魏晉南北朝的歷史。只是一個角度,所以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是幫大家梳理那段歷史,啟發大家的思考。

魏晉南北朝全稱三國兩晉南北朝,一共14個朝代。從220年曹丕稱帝至589年隋朝建立,這段時間只有37年的大一統,是中國歷史上政權更迭最為動盪的時代,人物多,民族雜,堪稱中國歷史上的冰與火之歌。

不過魏晉南北朝的政權更迭,看似繁雜,其實是有一條主脈絡的,這便是儒家豪族與非儒寒族的相互制衡,彼此爭權的過程。往大了說就是一種社會價值觀,是一種思想觀念的鬥爭,那就是到底是有真命天子,還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三國(220-280,共60年):三國時期即是寒門掌握政權的時期。

1、魏(220-265):曹魏是以出身於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的曹操為奠基,曹丕所建立的寒族政權,是三國中最強大的國家,所以成了魏晉中的“魏”。

2、蜀(221-263):蜀漢是以劉備為代表的打著漢室世族中山王劉勝名號的寒族政權。

3、吳(222-280):孫吳是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的次等士族,所以也算不得豪門。

西晉(265-317)

司馬懿來自河內(今河南溫縣)司馬氏,這是一個地方豪族,類似於抹大拉的瑪利亞,各各他的耶穌之類的感覺,世族都有XX地XX這樣的格式。司馬懿的成功直接來自於世族對同為世族的他的支持,以及寒族風吹兩邊倒的特質。比如蜀漢境內就因為沒有強宗大族的漢人組織,所以反抗力量也很薄弱,易於統治。

當時的寒族有後來成為“淮南三叛”之首的王凌,也有成為晉室元老的賈充,因為寒族沒有根基,沒有人脈,沒有死忠的對象,所以這估計也是寒族在官場上為人所蔑,以及難以高升的原因。所以西晉是世族掌權的時期。

豪族掌權的重要特點之一就是官場潰爛,因為富人更富,窮人更窮,錢是固定的,那麼只能想方設法把資金從百姓手中回籠起來。特點之二就是貴族階級的統治者不懂百姓疾苦,缺乏生活常識,比如晉惠帝的名言:“何不食肉糜?”

西晉的政治上有兩件大事,一是罷州郡裝備,二是行封建制度。原本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的統治而解除的地方武裝,可到了用兵之時,卻也無兵可用。而封建制度導致諸王擁有封國,皇帝控制的州郡沒有了武裝,可封國卻有軍隊,於是晉惠帝的政權落入傳說中又醜又狠毒的皇后賈南風之手後,果不其然就於291年發生了“八王之亂”,這是一場長達16年,主要人員遠遠大於8人的中國史上最嚴重的皇族內亂,導致了西晉的亡國,以及之後更為黑暗的“五胡亂華”時期。

這裡有一個重要因素,是道教天師道的傳播。自黃巾起義失敗後,太平道受到殘酷鎮壓,而五斗米道張魯歸降了曹操後獲得了官爵,這樣就開始變成了官方宗教加以傳播,五斗米道逐步代替太平道後,改名為天師道。從三國時的甘始,左慈都天賦異稟,於是在北方廣為流行。後來瘟疫流行,民眾也都用道教符水避災,東吳有一名為于吉的到時,影響力上達達官貴人,下至百姓兵卒,終於被孫策所殺。

當時的社會特別流行道教,延伸到南北朝時期也是如此,比如琅琊王氏就是天師道的世家,有點文藝復興時期的美第奇家族的感覺。西晉出了一個我特別特別喜歡的人,就是張華。張華出身於今天的河北,是張良的後人,張九齡的先祖,但當時已算寒門。之前為賈南風重用,也是頗有建樹,但賈后固執,所以在作死的道路上也沒被張華攔住。張華最後在八王之亂中被趙王司馬倫所殺,賈南風也被他賜金屑酒導致吞金中毒而死。我喜歡張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寫了《博物志》,這本書實在是太有意思了,推薦。

西晉還出了一個奇男子,就是“冰清玉潤,看殺衛玠”的衛玠。他是曹魏將領,書法家衛瓘的孫子,也是我國曆史上那名傳說中的超美少年偶像。衛玠(286-312)本人是玄學家,不僅生的美好,更是才氣飛揚,當時琅琊王氏有三傑,王澄,王濟和王玄,居然都在衛玠之下。王濟還說感覺和衛玠在一起時,就像自帶璀璨星光,走路都有風。於是大家紛傳“衛玠談道,王澄傾倒”“王家三子,不如衛家一兒”。衛玠除了才貌雙全,更驚人的是他還特別謙遜高冷,因為覺得人無完人,所以寬宏大量,所以從不喜形於色,沒人見過他生氣的樣子,說不定發怒時更加美型俊朗呢。然而衛玠紅顏薄命,從小就病弱體虛,如同衛瓘預料的那樣,二十七歲就離世了。

說道衛玠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個,就是“貌若潘安”的潘安。在四大美男的好幾種不同說法裡,一直都榜上有名的就是衛玠和潘安,其他諸如曹植,沈約,宋玉等等都不一定,所謂“恐是潘安縣,堪留衛玠車。”潘安(247-300)在文學上往往與陸機並稱“潘江陸海”,古語云“陸才如海,潘才如江”。年少以才名聞世,二十歲寫文誇晉武帝,受人忌憚十年不得升遷。三十多終於當上河陽縣令,令全縣種桃花,出了個“河陽一縣花”的典故。後來越混越好,與石崇、陸機、劉琨、左思併為“賈謐二十四友”,潘安為首。孫秀當政,遂夷三族,時年53歲。不過很多史學家認為是迷霧重重,是個冤案。因為如果直接參與賈南風去陷害太子,為何在東晉南北朝人寫的史書中卻沒有記載,幾乎是不可能的。直到300年後,房玄齡才寫出了這件事。但是值得肯定的是,潘安肯定是沒有衛玠那種仙風道骨的,是一個會做人的人吧。

玄學是當時最受歡迎的門類,而“清談誤國”也是西晉滅亡的原因之一,狹義的清談專指文人雅士談論玄理老莊,比如以“魏晉風骨”傳為美談的“竹林七賢”。魏晉風骨指的是一種文藝風格,一方面繼承了《詩經》和漢樂府詩歌那種現實主義的對百姓生活狀態的真切描寫,一方面又抒發著自己想要為國立業的一腔豪情,比如曹植,以及後世的李白。李白的詩歌有種清淡的美感,比如“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但又有一種無奈,比如“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總體來說,李白所推崇的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藝術追求。

西晉的這些人們崇尚自然,避世,所以被統治者認為不孝不仕,嵇康因此被殺後,向秀之流聞風轉舵,完全改節失圖,就連阮籍也半推半就才得以保命。而後的官場風氣就變了,周孔名教與老莊自然相結合,負有最大責任的官員開始滿口大話,不做正事,那時的西晉官場一面侈談名教自然 ,一面窮極奢侈享受,有點像現在的某些達官顯貴,一邊表示自己與他人不同,佛裡佛氣,一方面酒肉不斷,惡行不止。西晉由名士擔任高官,此風一直延續到西晉滅亡。

311年,“永嘉之亂”爆發,劉聰遣石勒、王彌、劉曜等率軍攻晉,在平城(今河南鹿邑西南)殲滅十萬晉軍,又殺太尉王衍及諸王公。旋攻入京師洛陽,俘獲懷帝,殺王公士民三萬餘人。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漢族建立的政權被外族推翻,統治集團幾乎全滅。

東晉(317-420)

五胡亂華的原因之一是強制讓被漢化的胡人再回到老家去,這點其實情理之中,畢竟遊牧民族的生活是比較悽慘的,誰都想過好日子。而五胡亂華期間,漢人被大量屠殺,有一種上帝之鞭的感覺。西晉有能力的人都跑到了南方,建立了新的晉朝,東晉。因為這大規模的“衣冠南渡”,使得時局產生了南北朝的雛形。一般認為,現代閩南人的始祖,大多是來自於此時期漢人大規模南遷入閩的中原人。由此可見,武裝力量才是鞏固政權的根本,這也是歷史的一條大規律,所以皇帝才忌憚將軍,因為實際掌握軍隊的將軍其實勝於了所謂掌握將軍的皇帝。

五胡是一胡(匈奴),二羯,三鮮卑,四氐,五羌。當時他們這一堆人以及漢人建立了“五胡十六國”,實在是太混亂了,略。而且他們居然都給自己取了漢姓,可見漢化之深。比如胡的劉淵,羯的石勒,鮮卑的慕容皝,氐的苻堅,羌的姚襄。其實五胡亂華的根本目的我倒覺得比起奪取政權,更多的是過上安定生活的渴望,如果自己掌握了政權,有了穩定的疆域,那麼就不用再擔心被漢人趕來趕去了。

南北遷徙的人口大變動一共有三條主線,一流向東北,在鮮卑慕容政權之下,二流向西北,在涼州張軌之下,三流向南方,在孫吳之下。為了保全自己,這些流民發現地廣人稀的京口(今江蘇鎮江)一帶非常好。這種人口大遷徙是很悲壯,有種闖關東或者是凱爾特人的樣子,十分的可憐,但是逃不過來的更可憐。司馬睿在琅琊王氏的擁戴下於建康建立東晉,中興晉室,但是掌權勢力是南來北方士族和江東本地士族。

東晉的另一件大事是“淝水之戰”——383年由北方統一政權前秦的苻堅率領的80萬大軍對抗東晉的謝安率領的8萬將士的一系列侵略戰役中在淝水(今安徽壽縣)的決定性戰役。前秦退敗至黃河,北方各民族紛紛從中脫離,為東晉帶來了和平的時局。在淝水之戰中嶄露頭角的陳郡謝氏是唯一能與琅琊王氏平肩的世家,以至後人將門閥士族鼎盛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比喻為“王謝”並稱的年代,所謂“舊時王謝堂前燕”。

陳郡謝氏興起於曹魏,衰落於南朝梁,至南朝陳亦有人出任高位,但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前。在南朝末年,與很多士族一樣走向沒落,在南朝四大僑望之中沒有能像蘭陵蕭氏那樣繁盛到唐朝,相比整個魏晉南北朝的所有門閥士族,陳郡謝氏在文學藝術方面的貢獻是最傑出的,代表人物就是李白的偶像謝靈運。

《新唐書》載:過江則為“僑姓”王、謝、袁、蕭為大。山東則為“郡姓”王、崔、盧、李、鄭為大。五朝門第中僑姓“以王、謝、袁、蕭為大”。南渡後期出現了江左兩王,指的是琅琊王儉和東海王僧孺。江左指的是長江以東,大致範圍包括今湖南、皖南、蘇南、上海、浙江、贛東北。南樑的王僧孺好典籍,藏書萬餘卷,率多異本,與沈約、任昉併為當時三大藏書家。南齊的王儉是東晉名相王導五世孫,年僅38歲就暴病去世。

有一點需要指出的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是不一樣的。太原王氏起源於山西太原,從魏晉到唐朝都非常顯赫,與隴西李氏、趙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等七族並列為“五姓七族高門”。 琅琊王氏脈祖王元是長支,太原王氏脈祖王威是二支。王維,王昌齡,王之渙,王勃,王昭君,王莽,王冕,王安石,王夫之乃至王陽明等等,都出自太原王氏而非琅琊王氏。

僑望中最低調的是陳郡袁氏,笑到最後笑的最好。陳郡袁氏所崇尚的門風比較謙恭清素,在政治上不求過分顯達,在那樣長期動盪的年代裡,幾乎沒有見到陳郡袁氏有刀光劍影的記載。陳郡袁氏自袁滂任司徒開始,直到唐代,子孫連續13代都有人擔任重要職務,活躍在政壇將近600年。袁滂雖然官至三公,卻始終清心寡慾,不說別人的壞話。東漢末年,黨派動盪,只有袁滂中立於朝廷,不被牽連。就是這麼一個世家。

南朝(共169年)

魏晉南北朝時期政局跌宕,但文藝和宗教卻尤其繁盛。在書法藝術方面,楷書真正出現了。繪畫藝術的變化雖然不像書法那麼顯著,但是社會風氣的變化,崇佛思想的上揚,都讓本來簡略明晰的繪畫進一步變得繁複起來。曹不興創立了佛畫,他的弟子衛協在他的基礎上又有所發展。作為繪畫走向成熟的標誌之一,南方出現了顧愷之、戴逵、陸探微、張僧繇等著名的畫家,北方也出現了楊子華、曹仲達、田僧亮諸多大家,畫家這一身份逐漸地進入了歷史書籍的撰寫之中,開始在社會生活中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這一時期的皇室和私家收藏,已不限於單純的收集和保管,同時還開展鑑別、評級、著錄等一系列活動,拉開了我國早期鑑藏史的帷幕。因此,對古畫鑑藏的研究,應該從魏晉南北開始。

在政治上,由於東晉的高門士族中缺乏可以領兵作戰的將才,所以也非常的脆弱,很快就被南朝——漢族政權的總稱——所更迭。宋,齊,樑的朝局是北人中善武的豪門當皇帝,善文的高門當公卿,一般來說都是高門當大官,寒門當小官,可是君主為了與貴族爭權,會委派重權給寒門小官,官大的不一定有權,有權的官小也無所謂,達到相互制衡的目的。

宋(420-479):劉宋南朝版圖最大的朝代,號稱“七分天下,而有其四”。宋武帝劉裕是來自彭城(今江蘇徐州銅山區)的漢人,早年也是隨著晉室南渡的漢室,司馬氏的將領,他對江南經濟的發展,漢文化的保護髮揚有重要貢獻,被譽為“南朝第一帝”。在位期間實行“土斷”——以現居地為準,將人戶著之於籍;整頓了荒廢的吏治,清明瞭混沌的朝局,廢除了嚴苛的法律,減輕了沉重的賦稅。李贄贊其為“定亂代興之君”,他也是辛棄疾筆下“人道寄奴曾住”的寄奴,是那個“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英雄。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諸子爭權,混戰不止,帝王荒淫,朝政腐敗,劉宋也終於一蹶不振,蕭道成趁機迫宋順帝禪讓,改國號為齊。據說當時尚且年幼的順帝哭喊道“只願生生世世都不要再生在帝王之家”,我想很多皇帝都有這樣的無奈吧,若是可以選擇,很多皇帝都可以自在生活,也不會導致朝局荒廢,怨聲載道。這就是民主的好處了。

齊(479-502):蕭道成出身於蘭陵(今山東臨沂蘭陵縣)蕭氏,雖然時間短,不過也發生了不少事。蘭陵蕭氏是古代最輝煌的世家門閥,其始祖是漢朝開國第一侯蕭相國蕭何,蕭何公孫蕭彪徙居山東蘭陵,從此開創了輝煌的蘭陵蕭氏以及後來的杜陵蕭氏宗派,西晉末年,中原大亂,蘭陵蕭氏一族分徙江蘇常州,是為南蘭陵蕭氏,此後南蘭陵蕭氏成為了南方“四大僑望”之一,隨後蕭氏成為劉宋外戚,齊樑皇族,之後世代顯貴;宋代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宋祁曾贊其“名德相望,與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也。”可知蕭氏之門望。

到了唐朝,蘭陵蕭氏的勢力依舊龐大,最著名的人物當屬蕭淑妃。不過武后在殺害王皇后與蕭淑妃後,命王氏改姓“蟒”,蕭氏改姓“梟”,把族人流放到嶺南。但在武則天退位前,也給了王皇后、蕭淑妃平反,其母家後人可以為官。武則天的母親楊氏出身隋朝皇室,按理說武則天也是帶有鮮卑血統的,這樣倒也解釋了為何武氏向來出產男心女身的類型,包括唐玄宗時期的武惠妃也是一樣人物。

齊的滅亡依舊是統治者的荒淫無道。最後一任皇帝蕭寶卷自幼口吃,又不喜讀書,小時候只喜歡捉老鼠,長大後就喜歡在宮內搭個影棚假扮市集,自己在裡面玩COS。這和法王路易十四倒是非常相似,太陽王的愛好是搭設田園農牧風格的影棚,大家一起扮牧童和擠奶女工什麼的。而蕭寶卷最惡劣的是一個月30天居然有20天都要去當小偷,在作案的一路上,誰撞見誰就要死,所以他一出宮,官員就讓百姓迴避,順便把貴重財物帶走,街道空曠,不愧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只是這樣對百姓來說一個月能真正做生意的日子還不到十天,所以“工商莫不廢業”。對自己奢侈腐糜,對別人尤為吝嗇,是一個根本不受歡迎的昏庸皇帝。被近臣所害時只有19歲,蕭衍貶他為東昏侯,諡號殤。

樑(502-557):蕭樑是南朝中存在感最強的朝代。蕭衍本人也出自南齊宗室,篤信佛教,促成了“南朝四百八十寺”的局面。蕭衍是個才子,當時他和另外七個人一起遊於竟陵王蕭子良門下,被稱為“竟陵八友”,其中包括歷史上有名的沈約、謝朓、範雲等。蕭衍很有自知之明,早就說過“自我得之,自我失之”這樣的話,果然蕭衍死後,樑朝以幾年換一個皇帝的姿態飛速走到了終點,究其原因,還要說是宗教誤國。篤信佛教的蕭衍,優柔寡斷,對官員放縱,對子孫庇護,造成了根基鬆動。

那時流行道教,連貴族的小字也多以道教為源。百姓對佛教的熱忱遠沒有如今藏民這麼深入骨髓,自發自願,為了修建寺廟,搜刮民脂民膏,所以就產生了問題。樑朝時期士族都不用納稅,稅務都由庶民承擔。錢使人腐敗,樑朝的滅亡主要原因在於建業(今江蘇南京)和江陵(今湖北荊州)的士族集團腐朽,因為南朝的城市化很高,一旦滅城士族的根基就被摧毀,而北方宗族和土地更為密切,在土地等於政權的大規律下,北方士族延續了下去,影響了隋唐以後的歷史。這個道理就是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和官員廣為置業的行為也一脈相承。

當時的蕭衍有兩個好友,分別是沈約和陶弘景。沈約是吳興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出身於“江東之豪,莫強周、沈”的門閥士族,祖父沈林子,宋徵虜將軍;父親沈璞,宋淮南太守。沈約歷仕宋、齊、樑三朝,是一個非常有才學的人。沈約也是有名的美男子,相傳腰特別細,李煜贊他“沈腰潘鬢消磨”,夏完淳也說“酒杯千古思陶令,腰帶三圍恨沈郎”。但是晚年也和蕭衍產生了間隙,最後憤憤而死。

陶弘景是丹陽秣陵(今江蘇鎮江一帶)人,自號華陽隱居,人稱山中宰相,也歷經宋、齊、樑三朝,是當時一個有相當有影響的人物,博物學家,對本草學貢獻尤大。陶弘景作為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但是居然也抵不過蕭衍的佛光壓制,迫於壓力出走遠遊,最後以道教上清派宗師的身份,前往鄮縣禮阿育王塔,自誓受戒佛道兼修。正是如此才避免瞭如寇謙之的新天師道一世而亡的下場。後人說這是齊樑佛道交融,但其實是為了茅山道眾被迫為之。陶弘景有悼好友沈約詩云:“我有數行淚,不落十餘年,今日為君盡,並灑秋風前。”作為兩個被蕭衍深深傷害的好朋友,其實陶弘景和沈約才是最惺惺相惜的。

蕭衍是被侯景活活餓死的,不知道這算不算冤親債主。侯景這個人毫無信義可言,是我國傳統觀念裡最為鄙視的沒有騎士精神的人。據說他腳上有瘤是個跛子,走路不行但擅長騎射。心理學上說生理有缺陷的人心理通常也有缺陷,可能侯景也是如此。他本是東魏叛將,高歡的死黨,可高歡一死就沒人鎮得住他,後來投奔蕭衍。侯景是鮮卑化的羯人,高歡是個鮮卑化的漢人,想來也是神奇的緣分。

關於蕭樑歷史上的重點,還要一個民族就是滑族。滑族,為嚈噠人,是古代生活在歐亞大陸的遊牧民族。5~6世紀一再侵入波斯和印度,根據《梁書——西域傳》中記載:滑國者,車師之別種也。他們原來居住長城以北,稱滑國,是中亞塞種人遊牧民族與漢代大月氏人的後裔,西方史學家稱之為“白匈奴”。嚈噠國婚姻形式實行一妻多夫,是以女性為主宰的母系氏族體系,被譽為女兒國。就外形而言,應該是走異域風情路線的,與漢族人是明顯不同的長相,可能和我們腦海中的西域舞娘差不多。嚈噠人無城鎮、無文字,6世紀中葉被突厥汗國擊潰,其部眾大多加入突厥汗國,構成今天突厥語民族的源頭之一。

陳(557-589):南陳建立時已出現南弱北強的局面,所以陳霸先的最大功績是平定侯景之亂。侯景之亂後,社會經濟遭到破壞,士族的勢力變得衰微,使得陳霸先雖出身寒門也能有所作為。陳霸先本是吳興(今浙江湖州長興縣)人,在亂後5年建立陳朝。北朝的兩國尤其是西魏利用侯景之亂的機會吞併大片南朝土地,國力陡增,為隋朝統一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陳朝第二位皇帝,陳文帝陳蒨是陳霸先的侄子,始興昭烈王陳道譚長子 ,在位時期勵精圖治,整頓吏治,注重農桑,興修水利,使江南經濟得到一定的恢復,是南朝歷代皇帝中難得一見的有為之君。如果你沒聽說過他,你一定也聽過他的男皇后:韓子高。本名韓蠻子的他出生於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家世寒微,侯景之亂平定後,與時任吳興太守的臨川王陳蒨相遇。時年十六歲,尚梳總角,男生女相,頗為文帝喜愛。陳蒨即位後任命韓子高為右軍將軍,封文招縣子,食邑三百戶。韓子高所統之兵很多,將士依附於他的,他都盡力加以提拔,陳蒨也都加以任用。無奈病逝的早,廢帝陳伯宗即位後,由其叔父陳頊輔政。韓子高因兵權過重,心中很是不安。567年,前上虞縣令陸昉和韓子高的軍帥舉報他謀反,後與到仲舉一同賜死,時年三十歲。

南陳的最後一任就是《玉樹後庭花》的作者,陳後主陳叔寶。杜牧寫“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王安石寫“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可見這首歌還是有影響力的。陳亡之後,隋文帝是容不下這些陳氏子孫的,他們多被流放至河西,因水土不服而死亡眾多。南陳的政治力量屬於南方蠻族的寒門勢力。

縱觀南朝頻繁的更迭,我們可以得出規律,但凡好皇帝,都聰明節儉愛讀書,但凡壞皇帝,都昏庸無道還奢靡,朝局的興旺都是因為選賢與能,反正荒廢都是因為官場腐敗,總而言之,就是不能太愛財,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而時勢造英雄,必然有一個人會挺身而出,他秉承了百姓的希望,天下的興旺,所以受到扶持,但歸根結底,最主要的依然是他的出生,以及他背後的力量。

北朝(共195年)

北朝與南朝是並列格局,此時原西晉的北方,也就是五胡十六國,被北魏取代,北朝是鮮卑政權的總稱。北朝結束了從八王之亂起將近一百五十年的中原混戰的局面。後世的隋唐兩朝都是繼承了北朝,他們的開國皇帝們的祖先都是北朝名貴,並且又從軍事和政治制度等各個領域都沿襲北朝並加以更好的發展和創新,簡單來說就是經常被某些漢族民族主義人士鼓吹的中國古代的隋唐盛年,締造者也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漢人。

北魏(386-534):北魏政權由鮮卑拓跋部貴族建立,出於政治和經濟的雙重目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做了這麼幾件事來推動各族人民大團結:遷都洛陽;改鮮卑姓氏為漢姓;改變鮮卑風俗、語言、服飾;鼓勵鮮卑和漢族通婚;評定士族門第,加強鮮卑貴族和漢人士族的聯合統治;參照南朝典章制度,制定官制朝儀。前期的漢化帶有不自覺性,被迫性,後期則是出於自覺性,主動性。但是有人喜歡漢化,就有人反對漢化,其中為首的就是高歡和宇文泰率領的“六鎮之叛”。

就本質來說,叛變是出於對漢化政策的反動。六鎮是北魏前期在山西大同以北,主要為了防禦柔然(泛稱匈奴、鬼方、獫狁、北狄……)等漠北勢力的六個軍鎮,名字都非常好聽,沃野(今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縣),懷朔(今內蒙古包頭市固陽縣),武川(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縣),撫冥(今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四王子旗),柔玄(今內蒙古烏蘭察布市興和縣),懷荒(今河北張家口市張北鎮)。其中懷朔出了高歡,武川出了宇文泰。

這六個軍鎮後來變成了一種美稱,楊隋和李唐都這麼標榜自己。李唐號稱自己源於隴西,家於武川,但是根據陳寅恪的觀念,楊系本家應該是出於山東的寒族,沒有根據表面出於武川,而李氏是否出於隴西不論,但追本溯源也並非出於武川。

東魏(534-550):風水輪流轉,寒門掌權的南陳滅亡後,又輪到豪門了。北魏分裂後變成了東魏和西魏,它們就像如今的韓國和朝鮮,每個都覺得自己才是正統北魏,對方是假冒的,其實都是徒有其表,真正掌握東西魏政權的都是關隴門閥。

534年,權臣高歡所立的皇帝北魏孝武帝元修不願做傀儡皇帝,被迫逃往關中投奔關隴軍閥宇文泰。高歡擁立年僅十一歲的北魏孝文帝的曾孫元善見為帝,即東魏孝靜帝,東魏開始。高歡挾天子以令諸侯期間土地兼併情況嚴重,社會矛盾與民族矛盾尖銳,且屢敗於宿敵西魏宇文泰。

高歡本是河北景縣的漢人,但是從小在懷朔鎮的一堆鮮卑人中長大,以至於他覺得自己就是鮮卑人,後來的高氏一族哪怕遠房也都把自己當鮮卑人。教育很重要,從小接受漢文化的拓跋宏成為了一個特別喜歡漢族的鮮卑人,但是從小接受鮮卑文化的高歡卻成為了一個特別喜歡鮮卑的漢族人,所以他堅決反對漢化,帶領著同樣反對漢化的鮮卑人一起抵抗,這種精神簡直感人。所以我覺得遊牧民族似乎因為生存環境的廣闊使得心胸也特別廣闊,包容心不是一般大。居然不以血統來製造民族成見。比如公元9世紀有個叫伊本土倫的人,原本是一個貢獻給哈里發的突厥奴隸之子,最後不僅被穆斯林世界接納,最後竟成了埃及代理總督,還建造了赫赫有名的伊本土倫清真寺。

西魏(535-557):534年,孝武帝元修脫離高歡,從洛陽逃至長安,投靠北魏將領宇文泰。次年宇文泰殺孝武帝,立元寶炬為帝,史稱西魏,政權實由宇文泰掌握。

宇文泰也屬於鮮卑門閥,宇文泰是南匈奴出身,屬鮮卑宇文部,當初西魏建立時,也是三分天下,東有高歡,南有蕭樑。宇文泰恢復鮮卑舊姓,如恢復皇族元氏為拓跋氏。而所將士卒也改從主將的胡姓。從形式上胡化一批的漢人,例如楊忠授普六茹氏,李虎授大野氏。這種關隴本位政策表現為文化本位,是出於政治目的的對抗,必須有一個在精神上獨立的,自成系統的文化政策,以維繫關隴地區胡漢諸族的人心,使之有凝聚力,鞏固關隴集團。

關是陝西關中,隴是甘肅隴山,門是門第,閥是閥閱,合為“關隴門閥”,意思是出於兩地的豪門世家。宇文泰是西魏八大柱國的上二柱,另一位是來自魏朝皇族的元欣。下六柱分別是獨孤信(鮮卑人,楊堅的岳父,李淵的外公);李虎(隴西人,李淵的祖父),李弼(遼寧人,李密的曾祖父),侯莫陳崇(鮮卑人,侯莫陳興之子),趙貴(甘肅人,趙仁之孫),於謹(河南人,於提之子)。

關隴門閥的力量很大,他們如同美國總統背後的財閥集團一樣,能夠將他們選擇的統治者推上王座。武則天的一大功績就是打壓了關隴門閥,抬舉了寒門子弟。門閥概念是自周朝歷來就有,名門望族是自古以來的名門望族,世上的貴族政權都大體如是,原因我想多半是貴族後代樂於提起祖輩的豐功偉績,而庶民後代則能不提就不提吧。在門閥制度之下,我們產生了諸如地域攻擊,講究祖籍,排外,門當戶對等等思想觀念,可以說門閥制度的產生至今還影響著當今社會。

北齊(550-577):東魏之後的朝代,由高歡之子高洋建立,也是屬於門閥掌控的時期。他的兄長高澄繼專魏政,將篡未篡之時,被家奴刺殺,這位“內雖明敏、貌若不足”而一直不被看好的高洋,很快廢掉東魏傀儡孝靜帝元善見,即帝位。北齊歷史很短,最璀璨的星辰當屬蘭陵王高長恭。高長恭是高歡之孫,高澄之子,死於高湛次子高緯,也就是他的堂弟之手。高澄是高歡正妻婁昭君所生,是嫡長子,自幼聰慧過人,嚴明有大略,具備政治天賦,深得高歡喜愛。十五歲入朝輔政,通過改革官員選舉制度,懲治貪賄,整頓吏治,制定法律等手段,迅速確立了權威,無奈29歲就被刺殺。不過繼承了他的基因,高長恭本人在外貌和心智上都是才華出眾,不僅作為影視人物流芳百世,還以《蘭陵王入陣曲》走入日本雅樂的殿堂。然而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他也因此被高緯以“國事即家事”所忌憚,最終飲鴆自盡。

北周(557-581):西魏之後的朝代,實際掌握西魏政權的宇文泰死後,第三子宇文覺繼任大冢宰,自稱周公。次年初,他廢西魏恭帝自立。北周歷史也很短,感覺高歡和宇文泰斗了一輩子,就算是後人也是如此相愛相殺,此消彼長,分外默契。北周也是鮮卑貴族掌權的時期,其中發生的最大事件就是北周武帝滅佛,史稱“三武滅佛”之一,另兩人是北魏太武帝和唐武宗。

北周武帝宇文邕滅佛一事,被佛教徒視為佛教浩劫,竭力攻擊。但從當時歷史來看,周武帝的滅佛對社會發展所起的作用是利大於弊的。從公元574年到578年,周武帝下令“毀破前代關山西東數百年來官私所造一切佛塔,掃地悉盡。融刮聖容,焚燒經典。八州寺廟,出四十千,盡賜王公,充為第宅。三方釋子,滅三百萬,皆覆軍民,還歸編戶。”當時有人稱讚說:“帝獨運遠略罷之(指滅佛),強國富民之上策”。滅佛事實上也起到了“民役稍希,租調年增,兵師日盛。東平齊國,西定妖戎,國安民樂”的作用。正因為北周成功的滅佛運動,才使它國力大大增強,為滅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結語:魏晉南北朝這一段歷史我一直都搞不清楚,藉由陳寅恪與週一良的著作才終於梳理出了大概。對我來講,我最想知道的不是發生了什麼事,而是為什麼會發生,這個人為什麼要這樣做,這些人又為什麼要做出這樣的選擇。

歷史能給人們提供的其實是規律,讓你有跡可循,避免犯同樣的錯誤。比如從統治階級分析,官場風氣分析,社會意識形態分析,宗教風氣分析,統治者性格和生平分析等等,這種規律就像大數據的規律一樣,是很有趣的。

在宗教方面,道教的天師道對皇室的滲透導致了八王之亂和其他叛亂,但也留下了竹林七賢對老莊玄學的美談,道教是好還是不好呢。梁武帝信佛,但是造成了社會民不聊生,周武帝滅佛,卻使得百姓拍手稱快,佛教是好還是不好呢。從68年白馬寺在洛陽的建立,到滅佛運動的興起,佛還是那個佛,廟還是那個廟,宗教本身是沒有問題的,一切問題都是政治的問題,時局的問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