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史話之康乾勝境:解讀香山靜宜園

中國古代史 香山 乾隆 康熙 中國歷史 中國日報網 2019-03-06

香山是北京人最為熟悉的京城景觀之一,其地處西山東坡之腹心,也是西山山樑東端的樞紐,峰巒層疊、澗壑交錯、清泉甘冽適口,所謂“香山流泉茂林,一屐即有軒,白雪之氣,於西山中當據上座”。關於香山的得名,歷來有許多說法,與自然景觀、佛教淵源有著深刻聯繫。

至清代,香山更成為京城西北郊重要的皇家園林,康熙時便建成了“香山行宮”,乾隆帝更是十分青睞香山美景,不僅題詩多首,還大規模擴建香山行宮,並將其定名為“靜宜園”。靜宜園體現了乾隆時期皇家園林藝術的傑出成就,也承載了乾隆帝修身養性的情致、治國理政的才略……

“香山”之名的由來

異石花香 佛緣悠長

自古以來,香山便是禮佛聖地,早在唐代就出現了壯美的寺宇建築,《宛署雜記》載有“妙高堂”,《香山永安寺記》則記載:“永安寺創自李唐,沿於遼金”。香山名稱的由來有多種說法,據《香山永安寺記》中載:“以山有大石如香爐,故名,蓋勝境也。”《宛署雜記》中曰:“在香山,一曰香山寺,以山有巨石如香鼎,上幹雲霄,重崗疊翠,來朝皇闕。中有古場曰香山,上有二大石,狀如香爐、蛤蟆,有泉水自山腹下注溪谷,一號小清涼。”這兩塊獨特的巨石,位於現雙清別墅上端,好似兩隻蛤蟆坐南向東北引首翹望。在明代文獻《宛署雜記》中有元代詩人薩都剌的詩文,又把二石稱之為“乳峰”,原詩讚曰:“山腹雙雙翠出尖,遊人原不厭觀瞻。露和石髓沾苔膩,雨帶泉花濺齒甘。霧幛輕籠遮隱隱,雲襟半袒露纖纖。兒童月下歡相指,天姥開懷照玉奩。”

另一說源於花香。據明代文獻《帝京景物略》中載:“山所名也,曰香爐石。或曰:香山,杏花香,香山也,香山士女,時節群遊,而杏花香,十里一紅白,遊人鼻無他馥,經蕊飛白之旬。”關於香山名稱起源於杏花的說法,在香山腳下還流傳著一個有趣的傳說:很久以前,香山附近住著一位石匠,家貧如洗,沒有生計。一次上山打柴,路遇仙人,贈杏兩枚,食後將核種到山上,經若干年繁衍,杏樹遍山,如雲如雪,約有十萬株,甚為一大奇觀。人稱這一帶為“杏花山”,又因香氣飄溢四野,沁人肺脾,久而久之,杏花山就被稱為“香山”。

也有“香山”之名來自佛經的說法。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出生地迦毗羅衛國都城(又稱“父城”)附近有山名“香山”,釋迦牟尼在世時,其弟子入香山修道,後不斷有佛教徒入山成道,故《華嚴經》把香山名列第二,成為僅次於須彌山的佛教名山。隨著佛教的傳入,中國出現了多處以香山而得名的山,而京城的香山便是其中之一。

康熙年間落成行宮 乾隆帝興建靜宜園

巧於因借 精在體宜

清朝康熙中葉,朝廷啟動北京西北郊皇家園林的營造工程。康熙十六年(1677年),建成遊賞、臨幸、駐蹕的行宮,並命名為“香山行宮”。其址選在香山永安村地,其地背山面水原有五色金蓮池,範圍是後來乾隆皇帝寢宮,即虛朗齋、學古堂一帶,建築質樸,殿堂、房舍、樓閣、院落、亭臺俱全。行宮正門面東,兩側建有朝房,因其跨溝澗而建,宮門簷額為康熙皇帝御題曰:“澗碧溪清”。

香山名勝古蹟眾多,康熙皇帝多次遊幸香山,留下“澗碧溪清、綠筠深處、瓔珞巖、香山寺、洪光寺、光明三昧、來青軒、普照乾坤”等御題題額及御製《洪光寺盤道》《來青軒臨眺》《駐蹕碧雲寺》《碧雲寺臨泉望月》等詩作。《來青軒臨眺二首》其一詩云:“搖拂煙雲動翠旗,登臨翰墨每相隨。山河景象無窮意,俯瞰人情因物知。”

乾隆皇帝在御製《靜宜園記》中寫道:“昔我皇祖於西山名勝古剎,無不曠覽。遊觀興至,則吟賞託懷。草木為之含輝,巖谷因而增色。恐僕役待從之臣或有所勞也,率建行宮數宇於佛殿側。無丹雘之飾,質明而往,信宿而歸,牧圉不煩。如岫雲、皇姑、香山者皆是。而惟香山去圓明園十餘里而近。”說明了康熙皇帝建造香山行宮的目的。

乾隆八年(1743年)初夏,33歲的乾隆皇帝第一次來到香山,就對香山這座拱衛帝都的山林勝境所吸引,共寫下六題十二首詩讚譽香山的美景。御製《寄題香山禪房》詩曰:“從來不識香山面,一見還如遇故人。總是依空成幻翳,亦知耽靜即根塵。”《初遊香山》詩曰:“西山衛帝都,勝蹟由來久。蘭若何紛多,永安(香山寺名)斯為首。我來攬景概,正值新晴後……為境清且幽,遠睇見窣堵,近卻蔽林籔。”

乾隆從香山回到宮中,當年就傳諭,為圓明園八旗護軍營增加皇上駐蹕香山時的守衛和清蹕等職責。乾隆九年(1744年)又降旨成立香山工程處,並設置員外郎一名專司管理園務,開始籌備建園工作。同時,乾隆帝又從靜明園、西花園兩處的副總領內各選一名官員,“在香山行宮行走”。乾隆十年(1745年)七月,工程正式啟動,大規模修建香山的皇家園囿。乾隆十一年(1746年)正月,乾隆諭旨將香山行宮命名為“靜宜園”;乾隆十一年三月,新的香山行宮建成,歷時9個月。

就園林修建的技術而言,靜宜園工程的突出特點是“巧於因借,精在體宜”。《靜宜園記》中記載:“即舊行宮之基,葺垣築室。佛殿琳宮,參錯相望。而峰頭嶺腹凡可以佔山川之秀,供攬結之奇者,為亭,為軒,為廬,為廣,為舫室,為蝸寮,自四柱以至數楹,添置若干區。越明年丙寅春三月而園成,非創也,蓋因也。”即是在舊行宮的基礎上砌院牆、建殿宇,佛殿和宮室高低錯落而又能相望借景,而在山峰、山嶺腹地,凡是可以佔據山川之秀和可觀覽奇特景觀的地方,皆修建了亭、軒、廬、廣、舫室和蝸寮。這座園林並不是創造新建之園,而是因借了康熙行宮、原有寺院和自然景觀而建成的,體現了中國園林藝術的高超技藝。

乾隆帝為何82次駐蹕於此

修身養性 閱武強國

不論是在設計修建時,還是日後的實際使用中,乾隆帝都將自己對於修身治國的理念融進了靜宜園。因此,他對香山靜宜園的青睞,有著深厚的人文基礎,具體可以歸納成四點:

一是致虛極,守靜篤。感悟山和水、一靜一動的智慧,體會作為聖君智與仁的聖德與修為之道。據御製《靜宜園記》記載:“動靜有養,體智仁也。”山仁水德,是君子修養之道。莊子有言:“水之性,不雜則清,莫動則平:鬱閉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淮南子·說山》亦以水為喻:“水定則清平,動則失平。故唯不動,則所以無不動也。”水的智慧,是大智慧。

二是觀覽名勝,散志澄懷。如《靜宜園記》載:“遊觀興至,則吟賞託懷。草木為之含輝,巖谷因而增色……蓋山水之樂不能忘於懷”,表達了乾隆皇帝對自然山水之德陶冶情操的渴望,及置身香山通過遊覽、觀賞山林勝景,實現心與物遊、澄懷觀道的精神追求。

三是勤政務本、問農觀稼。《靜宜園記》曰:“殿曰勤政,朝夕是臨,與群臣諮政要而籌民瘼,如圓明園也。山居望遠村平疇,耕者,耘者,饁者,種者,斂者,歷歷在目。”乾隆在靜宜園中,亦如在圓明園時一樣,設立勤政殿,與群臣一起探討國家大事、籌劃民生疾苦,做到勤於政務,不忘農桑。

四是寧靜致遠、閱武強國。“遊園不廢政務”,是康熙、乾隆皇帝遊賞御苑、巡幸外出的重要原則。據統計,乾隆皇帝一生曾82次駐蹕香山靜宜園,從駐蹕實錄及所作御製詩文中,可以知曉其園居理政、閱武強國、治國安邦是營造靜宜園主要目的之一。

致遠齋是香山靜宜園二十八景之首"勤政殿"的重要組成部分,命名源於諸葛亮《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乾隆取此名稱,意在告誡後人:有道德修養的君子,要以靜思反省來使自己盡善盡美,以儉樸節約來培養自己高尚品德,不清心寡慾就不能使自己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理想。

乾隆皇帝來香山駐蹕,檢閱犒賞香山健銳營將士也是重要的目的之一。香山健銳營又稱健銳雲梯營、飛虎健銳雲梯營,駐地在京城西北香山腳下,常規編制2000人左右,依照旗份分為左右兩翼,營內士兵主要由滿族子弟構成,是清八旗禁衛軍中一支具有特種部隊性質的部隊。乾隆十四年(1749年)平定金川,將西山鮑家寺葺新賜名曰“實勝”,立健銳營。《大清會典》記載“朕思我滿洲兵向用雲梯攻城,因命八旗於前鋒護軍內,選擇年壯人才勇健者千人,特命大臣監視操演。所選兵丁,各奮勉學習,不數月間,皆已精練,隨徵金川,功成凱旋。”

乾隆十五年(1750年),御製《賜健銳雲梯營軍士食即席得句》詩序曰:“朕於實勝寺旁造室廬以居雲梯軍士,命之曰健銳雲梯營,室成居定。茲臨香山之便,因賜以食。是營皆去歲金川成功之旅,適金川降虜及臨陣俘番習工築者數人,令附居營側,是日並列眾末俾預惠焉。”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御製《閱武》詩又記述了前此平定回部時,健銳營士卒所至奮勇先登,屢奏攻堅陷陣之捷,遂成大功的情形,以示表彰。

(本文作者袁長平系北京史研究會理事、三山五園文化研究會專家、香山公園黨委副書記,王奕系香山公園研究室科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