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襯皇帝”拓跋嗣:身為北魏雄主,但便宜都被老爹和兒子佔了

公元409年10月13日,拓跋珪的兒子拓跋紹叛亂,殺拓跋珪,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珪去世;之後,拓跋珪原定繼承人、長子拓跋嗣入宮殺拓跋紹。公元409年10月17日,拓跋嗣登基,成為北魏第二任皇帝。

總被忽視的北魏皇帝——拓跋嗣

“陪襯皇帝”拓跋嗣:身為北魏雄主,但便宜都被老爹和兒子佔了

在歷史之上,其實拓跋嗣作為北魏第二任皇帝,他的存在感是很低的,但他對於北魏未來能夠一統北方的作用卻不應被忽視。

拓跋嗣是個可憐孩子,父親拓跋珪以要立他為太子為由殺了他的親生母親劉貴人,拓跋嗣傷心痛苦但卻無法反駁,之後父親拓跋珪被弟弟拓跋紹所殺,他又為父報仇,殺了同父弟弟拓跋紹得以登基。

相比於父親拓跋珪建立北魏帝國和兒子拓跋燾一統北方這樣的豐功偉績,拓跋嗣其實就是處在幹好了是應該的。幹不好就是無能這樣的尷尬境地。所以多數史家對他的評述上,往往只認為他是一個承前啟後的皇帝,其實這都是好聽的,說難聽點,其實就是一個“飄過型”的皇帝

被爹坑的拓跋嗣——拓跋珪留下的爛攤子

“陪襯皇帝”拓跋嗣:身為北魏雄主,但便宜都被老爹和兒子佔了

孤兒拓跋嗣看似風光的在18歲登基。之後發現,父親拓跋珪雖然是北魏的開國皇帝,但其實留給他的是一個看似強大的爛攤子。拓跋珪在位時期,經歷了從草原遷往中原的過程,更經歷了將原始部落轉變為封建王朝的變革。雖然北魏建立了一套新的漢化制度,但因為父親執政晚期的多疑和殘暴,讓官員不思政務只求保命。

更要命的是,在拓跋鮮卑從遊牧經濟向農耕經濟轉變之時,天災不斷,不服新政的造反更是不少。所以拓跋嗣一上臺就面臨兩個非常棘手的問題——老百姓吃不飽、穿不暖和朝廷缺少可用之才。被老爹這麼坑的拓跋嗣也沒辦法了,只能為拓跋珪執政晚期受冤枉的大臣昭雪,然後下達全國招募人才的命令。沒辦法!沒官員,百姓溫飽問題的解決方案再好,也實施不下去啊。

有了人才,拓跋嗣的工作就好做多了。人才多了,官員位置不夠怎麼辦?打、殺。把那些貪官豪強懟死。貪官豪強沒了,就可以安心賑濟災民,遷徙災民到糧食豐收的地區種地,再來個減租減賦什麼的。民生就逐步得到了恢復。至於災民到豐收地區哪來地種?這個問題在打擊貪官豪強時候已經解決了。

在恢復國力、民生這件事上,拓跋嗣對北魏的貢獻是巨大的。但坑人的是,所有拓跋嗣所做的事情,其實都是拓跋珪之前制定的方針,但在拓跋珪執政時期的執行並不到位,直到拓跋嗣這裡才得以認真實施。但因為是執行者,所以後世如果不細琢磨,這些功績多都歸於了父親拓跋珪,拓跋嗣基本算白乾。

四面楚歌——還有一個爛攤子

“陪襯皇帝”拓跋嗣:身為北魏雄主,但便宜都被老爹和兒子佔了

以上這些多少還是內部問題,此時北魏對外局勢更是四面楚歌。

先是北魏的傳統盟友後秦,在老爹拓跋珪主政時期和北魏反目了,這個還比較好辦,畢竟拓跋嗣的媳婦就是當時後秦皇帝姚興的女兒,於是拓跋嗣主動向老丈杆子示好,終於讓兩國關係得到了暫時的緩和。

然後是一直不思進取的東晉。此時的東晉出現了一個“妖人”——劉裕。在劉裕之前的東晉雖然常來北方打仗,但其實多數都是襲擾型的。或許能得一城一地,但很快就會龜縮回去。從不會以佔領為主要目標。而拓跋嗣剛登基不久,這個劉裕就在公元409年攻南燕,410年南燕滅,東晉佔領了原南燕國土。史書記載,拓跋嗣曾問過當時北魏第一謀士崔浩:“這個劉裕厲害嗎?和慕容垂比誰厲害?”崔浩的回答很乾脆:“不知道,反正肯定比慕容垂厲害。”

最後,更麻煩的是北魏後院起火了。北魏是草原遊牧民族拓跋鮮卑建立的,當他們入主中原之後,草原的大片草場可就空出來了。於是,一直和拓跋鮮卑不對付的柔然開始入侵北魏的草場。即使草原已經不是北魏的生存根本,但國家主權也不容侵犯啊!而且,實際上還是有很多拓跋鮮卑沒有南遷。作為曾經的草原霸主,連根據地都保不住,怎麼混?

拓跋嗣掛帥——北退柔然

“陪襯皇帝”拓跋嗣:身為北魏雄主,但便宜都被老爹和兒子佔了

同為草原遊牧民族,並且曾為草原王者的拓跋鮮卑會怕柔然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但當北魏入主中原之後,在草原之上,他們的角色變了,從曾經的劫掠方變成了防守方。遊牧民族的游擊戰術讓負責防守的北魏頭疼不已。

公元410年正月,拓跋嗣派長孫嵩北伐柔然,剛打贏退兵,結果柔然又跟著回來了。公元410年5月,拓跋嗣親征,再次大勝。公元414年,柔然再次來襲,拓跋嗣再次親征,大敗柔然。

之後的很多年,拓跋嗣的北魏和柔然就像跳交誼舞一樣,你進我退,你退我進。不過,中華民族的智慧是遊牧民族所不能理解的,拓跋嗣學習漢家方略,一邊與柔然“跳交誼舞”,一邊在漠北建立了六個軍鎮,終於止住了柔然的襲擾。這一成就,恐怕是唯一他的父親和兒子都無法奪去的。日後,拓跋嗣的兒子拓跋燾能一統北方,也多有賴於拓跋嗣建立的這道北方屏障。

該慫就要慫——拓跋嗣:弄死他,別給我面子

“陪襯皇帝”拓跋嗣:身為北魏雄主,但便宜都被老爹和兒子佔了

就在拓跋嗣還在解決北方柔然問題的時候,北魏的西南方又發生了一件大事——“瘋子”劉裕又來了。

公元417年,東晉劉裕發兵攻後秦,當然這只是劉裕的宣傳和結果,劉裕的真實想法是什麼,我們只能猜測。因為劉裕要打後秦,居然找到了北魏拓跋嗣商量,要求很奇葩——借道。

於是,聽崔浩說劉裕比慕容垂還厲害的拓跋嗣本著:死道友不死貧道的原則,放行了。此時的北魏與東晉實際關係是合作以及相互忌憚。所以,拓跋嗣派出了長孫嵩帶大軍看著劉裕,就怕劉裕反手一擊來打自己。他給長孫嵩的原則是:能不衝突就不衝突,他們去打後秦最好,如果反手弄咱們,我們就幹他丫的。

這件事情的過程是坎坷的,結果是完美的。說坎坷,是因為兩軍之間發生了一點小衝突,比如:劉裕的糧船失控,漂到北魏這邊,北魏軍隊就上去搶;劉裕不爽,派大部隊懟北魏,北魏就跑;後來又派了小部隊去懟北魏,北魏軍隊又抄傢伙上。不過,都是一些小規模衝突。無論東晉還是北魏,其實最想坑死的是後秦。所以,結果還是東晉把後秦給幹趴下了。

第一次“南北戰爭”——蟬、螳螂與黃雀

“陪襯皇帝”拓跋嗣:身為北魏雄主,但便宜都被老爹和兒子佔了

後來的歷史證明,東晉的跳擊後秦其實並不太明智。不過對於當時的主帥劉裕來說並不重要,因為那是他受命出擊,直到公元420年之後,劉裕建立南朝宋才算是為自己打仗。

在南北朝關係上,被崔浩評為超越戰神慕容垂的劉裕很不幸的遇到了一個蔫壞的拓跋嗣。只要劉裕還在,拓跋嗣絕對不願意與劉裕硬碰硬。公元422年6月,劉裕重病去世。

如果比喻後秦、劉裕(東晉、南朝宋)和北魏三者關係的話,基本上和蟬、螳螂、黃雀的關係類似。

劉裕這隻螳螂殺死了蟬,劉裕死後,黃雀拓跋嗣忍不住了。公元422年10月,拓跋嗣親征南朝宋,其主要目標就是那片近乎于飛地的原後秦國土,以及部分原南燕國土。

可惜,拓跋嗣作為黃雀依然沒有笑到最後。雖然此次“南北戰爭”最終以北魏大勝告終,但在公元423年11月,拓跋嗣在親征途中積勞成疾,病死。時年僅32歲。

與坑兒子的老爹拓跋珪不同,拓跋嗣為兒子拓跋燾留下的是一個內患基本平息、人才濟濟的北魏帝國。只是,日後拓跋燾將一統北方,再被視為北魏雄主,而拓跋嗣只能做完老爹陪襯之後,再成為兒子的陪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