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石鼓文北宋拓本,一代文宗阮元摹刻

中國古代史 拓本 阮元 北宋 沃德利成書畫院 2017-06-07

清代的阮元曾藏三名碑於阮氏祠堂,其中三碑刻為秦代《泰山碑》、東漢《華山碑》、三國吳《天發神讖碑》。此三碑被阮元列入“金石十件”之中。又有人稱為“阮氏三寶”。據資料記載,阮元還曾摹刻過先秦時期的《石鼓文》,書法界稱此為籀文的代表。

罕見石鼓文北宋拓本,一代文宗阮元摹刻

篆書(甲骨文和象形文字)也是漢字的肇始。至今發現的先秦刻石文字遺存,最早的要屬《石鼓文》,在書法史上屬於大篆,也稱“籀文”。該刻石於唐初被發現。原石作鼓形,共十石,分別刻有四言詩一首,徑約三尺餘。內容記述秦國君田獵之事,故又稱“獵碣”。曾被棄於陳倉雲野,故又稱“陳倉十碣”。原石在天興(今陝西寶雞)三畤原,歷經輾轉,今石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後以拓本行世。阮元曾就《石鼓文》拓本摹刻,置於揚州。

嘉慶二年(1797)夏,阮元細審天一閣藏北宋《石鼓文》拓本。“(阮)元於嘉慶二年夏,細審天一閣本,復參議明初諸本,推究字體,摹以書意,刻為十石,除重文不計,凡可辨識者四百七十二字……”(《杭州—揚州重摹天一閣北宋石鼓文跋》)。

阮元記曰:“天下樂石以岐陽石鼓文為最古,石鼓文拓本以浙東天一閣所藏鬆雪齋(趙孟頫)北宋本為最古。海鹽張芑堂(張燕昌)曾雙鉤刻石於家。餘細審天一閣本,並參以明初諸本,屬芑堂以油素書丹,被之十碣,命海鹽吳厚生刻之。至於刀鑿所施,運以意匠,精神形跡,混而愈全,則揚州江墨君德地所為也。”據此可知,後摹刻時,刻工之一有揚州人江德地,而且刻工尤其精湛。江德地,字墨君,儀徵人。善隸古,工篆刻。吳隱《廣印人傳》有傳。又載:“天一閣北宋石鼓拓本,凡四百七十二字,餘摹刻為二,一置之杭州府明倫堂,一置揚州府學明倫堂。”(《金石十記》)可知是年, 揚州當有摹刻的“石鼓”十石,“置於揚州府學明倫堂”,但今以無從考。

嘉慶十一年(1806)六月。揚州太守伊秉綬囑重刻石鼓十石於揚州學府。並有文《揚州府學重刻石鼓跋》雲:“岐陽石鼓文,惟寧波天一閣藏北宋拓較今本完好之字為多,阮中丞芸臺學生視學浙江時曾刻置杭州學府。今重摹十石,置之揚州府學。大儒好古,嘉惠藝林,洵盛世也。”以此表明,揚州確實藏有摹刻的“石鼓” 十石。

嘉慶十二年(1807)六月。阮元又摹刻《石鼓文》於揚州明倫堂。

至今著述與研究《石鼓文》者凡百十餘家。該刻石文字多殘損,至北宋歐陽修所錄時,已僅存“四百六十五”字。明代範欽“天一閣”藏宋拓本僅存“四百二十二”字,清時揚州府學所置之石,則是以“天一閣”所藏為底本所摹刻。

據《揚州晚報》2016年09月03日刊文稱,“然而天一閣《石鼓文》宋代拓本已毀於火,另有宋拓本藏於日本。今天在揚州竟見不到所摹‘石鼓’十石之一,亦未見早期拓本留存於此,不能不說是個遺憾。”

近日,有書友分享一份《儀徵阮氏重撫天一閣北宋石鼓文本》文件,原本藏於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

字口清晰,摹刻精良

特此分享,以補遺憾

(附送高清福利)

儀徵阮氏重撫天一閣北宋石鼓文本.清.張燕昌書丹.吳厚生、江德地摹勒.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藏。清嘉慶2年(1797)阮元原刻經摺裝初拓本。

罕見石鼓文北宋拓本,一代文宗阮元摹刻

罕見石鼓文北宋拓本,一代文宗阮元摹刻

罕見石鼓文北宋拓本,一代文宗阮元摹刻

罕見石鼓文北宋拓本,一代文宗阮元摹刻

罕見石鼓文北宋拓本,一代文宗阮元摹刻

罕見石鼓文北宋拓本,一代文宗阮元摹刻

罕見石鼓文北宋拓本,一代文宗阮元摹刻

罕見石鼓文北宋拓本,一代文宗阮元摹刻

罕見石鼓文北宋拓本,一代文宗阮元摹刻

罕見石鼓文北宋拓本,一代文宗阮元摹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