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戰七勝的章邯,為何沒能建立白起、王翦那樣的功業?

中國古代史 章邯 王翦 白起 一起讀史 2017-03-28

七戰七勝的章邯,為何沒能建立白起、王翦那樣的功業?

章邯(?~前205年)

章邯是秦朝末年的著名軍事將領,秦朝末年天下大亂,章邯率領秦國70萬驪山囚徒七戰七勝,打敗了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戰勝了齊、魏、趙等各路人馬,後被項羽打敗,投奔楚國,與楚結盟。最後因敗於劉邦的漢軍,自刎而死。

秦朝末年,秦二世胡亥和趙高橫徵暴斂,搞得天下民不聊生。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率領農民兄弟發起了反秦起義,這也是我國曆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陳勝吳廣起義後,全國各地紛紛響應,戰國時候被秦國滅亡的幾個諸侯國王室後裔,齊、楚、趙、魏、燕等紛紛響應,這其中最有名的要數當年楚國的貴族項梁、項羽領導的楚軍。

陳勝起義後,不九稱王,建立張楚政權。後派手下大將周文率領幾十萬楚軍兵臨城下,進攻秦國函谷關,章邯臨危受命,因從其他地方調兵來不及,於是建議釋放驪山囚徒,秦二世特赦天下,章邯帶領70萬囚徒打敗了楚軍。從此章邯一發不可收拾,七戰七勝,打敗了起義的各路人馬,還殺害了楚軍起義首領項梁(項羽叔父)。

七戰七勝的章邯,為何沒能建立白起、王翦那樣的功業?

項羽破釜沉舟打敗章邯率領的秦軍

前207年,王離率20萬軍隊攻打趙國,把趙王圍於鉅鹿,章邯率20萬軍隊北上,駐紮於鉅鹿南邊。趙王向各諸侯求助,沒人敢去應戰。項羽為報殺叔父之仇,向楚懷王主動請纓,楚懷王派宋義為主將,項羽為次將,范增為末將,率領六萬軍隊北上解救楚國之危。

結果這個宋義害怕數量數倍於自己的秦軍,一直不敢北上,被項羽所殺。項羽帶領將士破釜沉舟擊敗了章邯和王離的秦軍。——這就是破釜沉舟典故來源。鉅鹿之戰後,項羽名震天下,從此成為楚軍的大將,後來自稱西楚霸王。

同年,趙高當上秦國丞相,對章邯不信任,加上楚軍方面恐嚇利誘,分析了之前白起功高蓋主被賜死的事情,而且投奔楚軍後,項羽堅持復辟,想恢復到戰國時期諸分封諸侯國的事情,今後章邯一定能受封為諸侯國……如此這般,勸章邯投奔起義軍。章邯左思右想後,最後跟楚軍簽訂了合約,20萬秦軍正式投奔楚軍,項羽擔心秦軍暴動,在澠池東肯殺了這20萬降卒。章邯因此背上了“秦奸”罵名。

項羽後來滅了秦國,分封天下諸侯,立章邯為雍王,建都廢丘,秦地三分之一地盤屬章邯所有,其他兩個為賽王,翟王,號稱“三秦”。

七戰七勝的章邯,為何沒能建立白起、王翦那樣的功業?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再後來,楚漢相爭,劉邦採用韓信計策,“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打敗了雍王章邯。所以,章邯還與暗度陳倉典故相關。

陳倉失敗後,章邯率軍退守都城廢丘,劉邦久攻不下,樊噲用計水淹廢丘,廢丘被迫,章邯見大勢已去,遂拔劍自刎而死。

章邯是秦國曆史上的著名將領,但他為什麼沒能建立白起王翦那樣的功業,反而背上了“秦奸”的千古罵名?

其實,但從軍事上來講,章邯七戰七勝的戰績也足以名留千古了。而且他面對的是各路起義諸侯,前期均被他打敗,即使劉邦、項羽這樣的天下雄主都只能避開他的鋒芒,足見章邯在秦末起義中的影響力。

但是,章邯跟白起和王翦不同,白起王翦背後有秦昭襄王和秦始皇這樣雄才偉略的君王,這些君王跟自己形式上是君臣關係,實際上大家都想建功立業,目標一致,就像創業一樣,大家都是並肩作戰的好兄弟。但章邯不同,他遇到的是趙高、秦二世這樣的蠢材,他們在意的是自己的位置,而不是要建立千秋功業這樣的崇高目標。相比較劉邦、項羽這樣的後起之秀,趙高和胡亥之流根本沒法與之相比。楚國也許諾了封王這樣的美事,這種利益絕對比為破敗不堪的秦國更有吸引力,所以章邯最終才投降楚軍,秦國也因此導致最終亡國。

章邯的意義在於守國,秦國的最後命運懸於他一人之手。這個時候反而不被趙高所信任,我想不僅僅是章邯,其他人也都會投降。

——————————————————————————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九袋師爺(ID:historyfollowme)

大視角解讀歷史,用心講好每一個故事

搜索“九袋師爺”或“historyfollowme”即可關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