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陳慶之:一個被歷史遺忘的戰神,讓毛主席都神往的白袍書生

南朝陳慶之:一個被歷史遺忘的戰神,讓毛主席都神往的白袍書生

中國歷史上被譽為戰神的人很多:白起、趙雲、項羽、衛青等等,但都是騎馬射箭、衝鋒陷陣的勇武之人,南北朝時期卻有個"射不穿札,馬非所便"的老書生,帶著7000人馬北上挑戰30萬以騎射立國的北魏拓跋氏,居然能大小47戰,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毛主席晚年讀史為之批註:讀此傳,神往之。

陳慶之,南北朝時期梁武帝蕭衍的小書童,因和蕭衍一樣痴迷下棋,得到蕭衍的青睞,18歲時擢升主書,專門從事些文字祕書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

恐怕這20多年裡,陳慶之自己都沒想到:我TM還會打仗?!

南朝陳慶之:一個被歷史遺忘的戰神,讓毛主席都神往的白袍書生

徐州:初現鋒芒

525年,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想向樑朝投降,請梁武帝派兵接應。梁武帝大概是想給這個“胞衣”出身的祕書一個加官進爵的機會,就封陳慶之為宣德將軍,領兵護送章王蕭綜前去受降。

就這樣,42歲的陳慶之第一次帶兵“出征”,而且兵馬也不少:2000人!梁武帝是想,受降嘛,帶點兵去意思意思就行了。

可萬萬沒想到,消息走漏,北魏派出2萬騎兵南下,直奔陳慶之而來。2000南方步兵對陣2萬北國精騎,那還不趕緊跑?陳慶之偏不,硬是帶著2000步兵蕩平了魏軍兩處大營。可就在這時,卻發生了一個讓人啼笑皆非的意外,原來陳慶之護送的章王蕭綜,一直認為自己是南齊東昏侯蕭寶卷的遺腹子,而梁武帝蕭衍殺了自己的父親,霸佔了自己的母親,和自己有不共戴天之仇,趁機叛變,逃到了魏營。陳慶之一覺醒來,王爺居然叛變了!在軍心渙散的情況下,陳慶之不得不邊打邊撤,把大部分軍隊帶回了國。

即使這樣,梁武帝也十分驚愕:子云(陳慶之字),你是啥時學到這個技能的?

南朝陳慶之:一個被歷史遺忘的戰神,讓毛主席都神往的白袍書生

渦陽:再露崢嶸

梁武帝一看陳慶之有領兵打仗的才能,就讓他輔佐大將曹仲宗去攻打北魏的渦[wō]陽。魏軍派出15萬大軍增援,兩軍交戰近百次,進入膠著狀態。這時主將曹仲宗萌生退意,陳慶之手持武帝親賜的節仗,立在軍門前誓言:言退者,治其死罪!然後,親率騎兵,趁夜連拔魏軍4座營壘,樑軍士氣大振,一舉蕩平渦陽守軍。渦陽城一役,魏軍橫屍遍野,連渦陽河都被屍體堵住了。

渦陽捷報傳回樑都,把梁武帝樂壞了,親自為陳慶之寫詔書表揚他:本非將種,又非豪家,觖[jué]望風雲,深思奇略,豈非大丈夫哉!

南朝陳慶之:一個被歷史遺忘的戰神,讓毛主席都神往的白袍書生

琅琊榜中皇帝蕭選的原型就是梁武帝蕭衍

洛陽:三建奇功

528年左右,北魏陷入巨大的動亂之中:流民起義、軍閥掌權、南北分裂,北魏的北海王元顥[hào]也投降了梁武帝。梁武帝見此情況,認為有利可圖,就派陳慶之率4000重裝步兵3000精銳騎兵北伐洛陽。也不知梁武帝怎麼想的,7000兵伐洛陽,開什麼玩笑,這哪是攻城,就是奔著趁火打劫去的,沒想到陳慶之卻當真事辦了:

南朝陳慶之:一個被歷史遺忘的戰神,讓毛主席都神往的白袍書生

  • 欲取洛陽,先下睢陽

睢[suī]陽有7萬守軍,守將叫丘大千,陳慶之僅一輪攻城,這傢伙就投降了。這時魏軍的2萬增援鐵騎趕到,陳慶之根本就沒放在眼裡,率領將士又是一輪衝鋒,不但擊潰魏軍,活捉主帥,還繳獲7000多輛戰車。

  • 即下睢陽,再取滎陽

睢陽是首都洛陽門戶,如今門戶大開,這時的北魏,方才覺得這個帶著7000人馬的書生不是凡人,於是調集了30萬大軍南下,準備與之決一死戰。陳慶之得到情報後,不但不退,反而快速進軍同樣有7萬守軍的滎[xíng]陽。滎陽守軍無法抵抗打瘋了的樑軍,數萬人當了俘虜。緊接著,陳慶之以滎陽城為守,準備迎擊前來增援的魏軍。

南朝陳慶之:一個被歷史遺忘的戰神,讓毛主席都神往的白袍書生

  • 背城列陣,攻克洛陽

滎陽和洛陽之間約100來裡,第一批增援的魏軍和洛陽守軍傾城而出,約有十萬人,抵近滎陽城。這個陳慶之一反常規,命3000名騎兵,身穿白袍,背城列陣,然後在陣前發表了激情澎湃的動員講話:你們在滎陽殺了對面士兵的父母妻子,他們會放過你嗎?我們已退無可退,唯有拼死一戰,方可求生。接著一聲令下,3000騎兵以必死決心把十萬敵陣衝的七零八落。陳慶之率步兵緊隨,邊打掃戰場,捕殺逃軍,邊進發洛陽。魏孝莊帝元子攸嚇得逃出了洛陽城。這一役,把一同出戰的元顥看的目瞪口呆,稀裡糊塗的就進了洛陽城。城內兒童都在傳唱:名帥大將莫自褒,千軍萬馬避白袍。

但是,區區7000兵,實在沒法守城,在魏軍調集全國兵力攻剿之前,陳慶之只得主動撤出洛陽。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撤退的途中,遇到了山洪爆發,這支悍勇的部隊,沒死在敵人的刀下,卻全被洪水吞沒。陳慶之僥倖得脫,化妝成和尚逃回樑都。梁武帝不但沒責怪陳慶之,反而給他封了侯爵,食邑千戶。

梁武帝沒想到陳慶之能一舉拿下洛陽,就這樣錯失了一個統一北方的機會。

閒話稍敘:史料多來自《梁書》,雙方軍力對比應無如此誇張。但是,《資治通鑑》也採納《梁書》的說法,陳慶之這一路走來,“凡取三十二城;四十七戰,所向皆克”,這個戰績是可信的;《魏書元顥傳》上也說他護送著元顥“以數千之眾,轉戰輒克”。要知道,連孫子兵法都認為攻克一座城池需十倍以上兵力方有勝算(十則圍之),以這麼大的軍力差卻敢玩弄敵方拿下洛陽,白馬軍神也不是硬吹的。

有磚必拍,有罵必戰,歡迎留言折磨閒話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