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40年:敢為人先的改革氣質永不過時

中關村 經濟 金融 創業 時政 新京報 2018-12-18

■ 社論

中關村是中國科技創新的一面旗幟。1978年,“科學的春天”和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春風喚醒了這個全國科教智力資源最密集的地方,一批科研人員勇敢走出大院大所的“圍牆”,下海創辦民營高科技企業,點燃了技術變財富的“火種”。經過40年的發展,中關村如今已成長為世界知名的科創基地。

2017年,中關村企業發明專利授權量約1.9萬件;湧現有潛力企業70家,約佔全國一半、全球的近1/4;企業總收入突破5萬億元……

中關村40年所走過的道路,所積累的經驗,無論是對科技創新機制、觀念的突破,對技術創新環境的營造,還是其間市場經濟的破土發展及其所取得的巨大成績,都可謂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一個縮影。

中關村的鳳凰涅槃,既源自對國家發展戰略的主動響應與承擔,也得益於市場經濟改革的東風。一方面,從1978年3月,全國科學大會召開,使得中關村地區廣大科技人員感受到“春天”的來臨,中關村邁入電子一條街時期,到1988年5月,國務院正式批准《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暫行條例》,在海淀劃出100平方公里左右範圍設立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

從1999年6月,國務院正式批覆《關於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加快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的請示》,到2009年3月,國務院批覆建設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正是在強烈的使命感與國家戰略的支持下,中關村利用區域內得天獨厚的科教、人才資源,確立了科創產業的發展目標和定位。

另一方面,誕生於改革開放的歷史大潮中,改革、創新、突破,也是中關村與生俱來的氣質。中關村的科技產業突破,是從創新、敢為人先開始的。最具代表性的一例是,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陳春先等人利用業餘時間,冒著被指責為“不務正業,歪門邪道”的風險,創辦了中國第一家民營科技企業。

這種自發突破和創新的魄力,在給中關村的科技產業築基的同時,也塑造了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的雛形。隨著1992年國家正式確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中關村也成了中國民營科技企業的重要發源地。

事實上,中關村的成功,是改革開放國策與市場自生自發力量互相成就、共同孕育的奇蹟,也是市場經濟和民營經濟的成功。它所跨出的每一步,包括科技金融、股權激勵、知識產權保護、人才引進等方面的體制機制改革,無不是建立在敢為人先的破舊立新之上。這其中,既有國家政策的賦能,也離不開市場力量的自發探索。

置於改革開放40週年語境下,“中關村”的符號意義和歷史價值,是雙重的。它所取得的可以量化的科技創新和發展成果,直接得益於改革開放的時代大勢;同時,它的創業創新故事,也是對改革、開放精神與市場經濟的繼承與正名。

如《中關村科技園區條例》在全國首次明確了“法無明文禁止皆可為”的理念。這不僅在當時極具突破意義,即便在今天,依然有很強的現實指向。特別是在中國今天面臨著“提高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壓力的情況下,中關村依靠人才、政策、資本聚集所展現出的科技創新孵化力、突破力,對市場創新的鼓勵與包容,之於我們更高層面的科技創新突破,不無啟示。

“創新決勝未來,改革關乎國運”。在對創新與改革的不懈探索、踐行中,前40年的中關村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中關村已經成為我國創新發展的一面旗幟,面向未來,要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這是對中關村過去40年的肯定,也是對中關村下一個40年的殷殷期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