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舌尖上的鄉愁美食:績溪縣一品鍋

中餐 豆卜 春節家書 徽菜 蘿蔔 走吧尋色尋味尋徽州 2019-02-12

績溪一品鍋又稱胡適一品鍋 ,安徽省傳統名菜,屬於徽菜系,發源於安徽省績溪縣上莊。

徽州舌尖上的鄉愁美食:績溪縣一品鍋

安徽績溪上莊有“一品鍋”,久聞其名,未曾真正去農家品嚐。元月二十七日,承蒙朋友邀請,去他老家吃殺牛飯,吃到了“一品鍋”真味。深深感受到,氣勢之大,味道之美,果然名不虛傳。



徽州舌尖上的鄉愁美食:績溪縣一品鍋


典故

績溪多山,民風淳樸。有記載曰:本地山路崎嶇,鮮有賓客。如有遠方來客,績溪人莫不歡欣鼓舞,招待有加,蓋傾其所有上好野味家珍,集成一鍋,以酬嘉賓,賓客無不讚許,從此鑄就安徽一道名菜。宋代蘇撤、清代乾隆皇帝都有讚美之辭。及至民國胡適(績溪上莊人)更將其發揚光大。

徽州舌尖上的鄉愁美食:績溪縣一品鍋

近代學者胡適先生是績溪上莊人,對“一品鍋”情有獨鍾。據說,每到工作壓力大,情緒壓抑之時,胡適先生便會到廚房去,烹製這道家鄉名菜。胡先生的夫人江冬秀女士,原籍就在與上莊一山之隔的江村,更是擅長烹製此菜了。 胡適在任北京大學校長時,常在家中設宴款待客人,當家菜必是這“一品鍋”。當菜端上來的時候,胡先生嘴上總是念念有詞:“此菜是家鄉名餚,務請諸君賞光,品嚐一下,地道的‘家鄉味’”。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胡先生客居美國,每有貴賓到訪,胡先生常常親自下廚,為客人張羅這道家鄉名菜。成菜後,又親手端上桌,並向大家介紹說:“這個菜是地地道道的中國菜、徽州菜、績溪菜、家鄉菜,大家不要客氣,務必要嚐嚐”。 從此績溪一品鍋走出國門,走向世界。連食神梁實秋先生品嚐了“一品鍋”之後,對此菜大加稱讚,曾撰文做了詳盡描述:“一隻大鐵鍋,口徑差不多二尺,熱騰騰地端上來,裡面還在滾沸,一層雞、一層鴨、一層肉、一層油豆腐,點綴著一些蛋餃,緊底下是蘿蔔、青菜,味道好極”。


徽州舌尖上的鄉愁美食:績溪縣一品鍋


兩種一品鍋的區別

後人為了褒揚胡適對徽菜的貢獻,把“績溪一品鍋”也叫成“胡適一品鍋”。實際上績溪一品鍋與胡適一品鍋是不同的,差別在於績溪一品鍋屬於農家菜,食材粗糟;而胡適一品鍋屬於官府菜的概念,食材精細。雖然做法大致相同,但側重食材不同,器皿也不相同,前者鍋大,後者鍋小。這種提法在徽菜界已經有比較一致的認識。

徽州舌尖上的鄉愁美食:績溪縣一品鍋

績溪一品鍋從普通農家菜演變為官府菜,其寓意為官一品接一品升,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現在,人們吃“一品鍋”,比過去更講究了,績溪城裡的各家飯莊酒樓都有此菜供應。當地人每有宴請,放在餐桌中間的那一道菜,必是著名的績溪“一品鍋”。此菜色澤鮮豔,一眼望去,黃色的是蛋片;紅色的是火腿片、鮮蝦;綠色的是青菜;棕色的是牛肉片、香菇;白色的是魚片;淡白色的是雞肉片、豬肚、冬筍片,五顏六色,頗為逗人食慾。 聽老師傅介紹,做好此菜很有講究,鍋裡先要放進豬小排,加上黃酒、薑片、精鹽、調料,加水燜煮半個多小時;然後,在鍋底層鋪幹筍、白菜塊、豆芽菜;第二層鋪肉塊;第三層鋪油豆腐;第四層是肉圓、粉絲;更上面的熟雞肉、熟鴨片、熟牛肉片、熟火腿、熟豬肚、熟冬筍片、鴿蛋、鴨肫片、魚片等分散在四周;中間擺放鮮蝦仁、蛋餃;頂上分放鮮香菇,邊上置菠菜、金針菜點綴;最後注滿高湯。做時,先用旺火煮沸,調好口味,就可以上桌了;上餐桌後,改炭火慢煨。客人一般邊吃邊煨,口感醇厚,類似火鍋。 據說,此菜特別適合於隆冬家人團聚時吃,大家圍坐爐邊,邊吃邊聊,越吃越熱,越吃味越好,越吃越有勁,且特具氛圍。尤其是寒冬臘月,屋外,大雪紛飛,一片冰天雪地;屋內,眾至親好友聚在一起。平時,各人四海為家,闖蕩天下,備嘗人間辛酸甘苦,一言難盡。如今,過年了,大家又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家鄉。難得的團聚、難得的美餐、難得相遇的兒時朋友,怎麼能不痛飲一盅呢? 八仙桌上,中間放著“一品鍋”,熱氣騰騰,菜香四溢。大家圍坐在暖洋洋的鐵鍋旁,邊大吃邊聊天。此菜葷素俱備、色香味俱佳,一種愜意溫罄的情趣,瀰漫在空氣之中,不由得又增添了幾分鄉親的情誼。

徽州舌尖上的鄉愁美食:績溪縣一品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