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俠:平行宇宙》:一次對蜘蛛俠文化的致敬

蜘蛛俠 宇宙 迪士尼 復仇者聯盟 蟻人 小獅子娛樂新聞 2018-12-04

《蜘蛛俠:平行宇宙》:一次對蜘蛛俠文化的致敬


當大家以為對蜘蛛俠的故事已經爛熟於心的時候,橫空出世的動畫片《蜘蛛俠:平行宇宙》(Spider-Man: Into the Spider-Verse)讓所有人大跌眼鏡:原來蜘蛛俠的故事居然可以這樣講?六款不同形態、卻都很話癆的蜘蛛俠在本片中不僅同框,還互相吐槽,多元宇宙的概念被正式開啟。這讓影迷們興奮不已,因為這意味著未來不同宇宙的英雄將有望同臺!無論是《復仇者聯盟3》讓人憋屈的結局,還是迪士尼收購福斯之後如何讓X戰警“回家”,都可以通過平行宇宙的概念解決,而不必再重複“時空穿越”的老梗。

在如今的好萊塢,任何新鮮的講故事手法都會獲得寵愛,因為大家真的受不了一再重複的俗套。影片目前在海外口碑炸裂,爛番茄網站36個影評均為正面評價,推薦度高達100%!主要原因正是因為影片不再重複彼特帕克為人熟悉的故事線,而是選擇了講述更為新鮮的故事。它選擇成為漫威漫改電影中,第一個把平行宇宙正式引入作為故事主線的影片,並也以淺顯易懂又搞笑的方式讓大家很容易就接受了這個概念,不會覺得瘋狂,不會覺得混亂,為未來的漫威電影使用這一概念打下基礎。

《蜘蛛俠:平行宇宙》:一次對蜘蛛俠文化的致敬


一、選擇新的主角

當大銀幕上白人超級英雄太多時,是時候推出幾個不同膚色的英雄,顯示一下多元性。影片以黑蜘蛛:麥爾斯·莫拉雷斯(Miles Morales)作為主角剛好符合好萊塢目前重視少數族裔的潮流。雖然這次是以動畫形式呈現,但他的故事講得一點不偷懶。從一個普通男孩,到學會如何作英雄,麥爾斯·莫拉雷斯的故事再次強調了“蜘蛛俠可以是任何人”這一主題,展示了這個超級英雄的親民性,及他給普通年輕人帶來的希望。

但觀眾會發現,麥爾斯雖然是主角,影片最搶眼的部分,卻是多個蜘蛛俠同臺。其中,出現的中年危機版蜘蛛俠彼得帕克(Peter Parker)塑造得最為成功。

為了不重複以往三代蜘蛛俠,這次影片明智地選擇刻畫了一個觀眾從未見過、疲憊又邋遢的中年蜘蛛俠。這位已經成為吃貨的“退休英雄”,在遇到麥爾斯·莫拉雷斯後,成為了後者導師,才慢慢找回作英雄的感覺。影片的巧妙之處在於,片方不介意自我調侃,藉助角色的口,吐槽了很多蜘蛛俠電影中的俗套,甚至惡搞了託比馬奎爾版蜘蛛俠的諸多經典場景。正如《無敵破壞王2》中的公主們一樣,官方自我吐槽所製造的笑點最為致命。

《蜘蛛俠:平行宇宙》:一次對蜘蛛俠文化的致敬


蜘豬俠(Spider-Ham)、暗影蜘蛛俠(Spider-Man Noir)、女蜘蛛俠和日版蜘蛛俠機器人則塑造得各有特色,他們的存在不一定會在大戰中發揮很多作用,卻用幽默的對話展示出,不同時代背景和文化背景下,都需要這樣的英雄。

影片通過展示多款不同形態蜘蛛俠,讓觀眾意識到,蜘蛛俠只是一個英雄的頭銜,並不是特指某一個人。他不一定是年輕的彼特帕克,他可以是任何膚色、性別、體型和年齡的人。再次呼應目前好萊塢最為推崇的多元化主題,想不獲得高評價都難。

所以平行宇宙的使用不僅是為了實現蜘蛛俠大集結,更同時有助於在同一個故事中呈現出“蜘蛛俠可以是任何人”的主題,讓更多人瞭解到這一角色多年來的發展過程,以及它為流行文化做出的貢獻。

《蜘蛛俠:平行宇宙》:一次對蜘蛛俠文化的致敬


二、選擇新的敘事角度

在《復仇者聯盟》系列獲得成功後,幾乎所有人都在尋求如何讓眾多角色同臺的敘事角度。無論是《玩家一號》是通過電子遊戲世界讓所有為人熟悉的角色打破次元牆,還是《無敵破壞王2》帶人們直接進入迪士尼網站,與所有迪士尼角色見面,總之,角色越多,越能調動起觀眾的“情懷”。

為了實現多個蜘蛛俠同框,在本片的設置中,一款神祕的科技打開了六個不同的宇宙,居然把不同宇宙中的蜘蛛俠聚集到了一起。平行宇宙創造了“一切皆有可能”的無限空間給人們去自由發揮。這意味著,未來的漫威電影裡就算出現來自不同宇宙的鋼鐵俠或美國隊長都不足為奇。而這與之前熱門猜想的“時空穿越”老梗又很不同,想想就讓人更激動。

其實過去的漫威電影已多次暗示平行宇宙的存在。《奇異博士》中古一為了打開史蒂芬的眼界,讓他看到了很多不同的宇宙中奇特的景象,嚇得他立刻下跪拜師。今年的《蟻人2》中,勞倫斯·菲什伯恩出演的大學教授在第一次出場時正在學校裡給學生講課,再次提及了量子力學和多元宇宙的可能。同時,漢娜·喬恩-卡門出演的反派“幽靈”正是因為在爆炸後,身體的每個部分都在不同的宇宙中,無法形成實體,才會非常痛苦。正當人們期盼著平行宇宙合適才會在漫威電影里正式登場,一部動畫卻搶了先。

而漫畫中,平行宇宙的概念也早被提及,為的就是方便讓更多英雄們實現集結。但這一概念被搬上大銀幕並不容易,很可能導致故事混亂。這也是為何本片作為動畫呈現更加容易,甚至故意避開多元宇宙背後的物理概念,沒有解釋可以打開多元宇宙的技術是什麼原理,大家只看到的是一個十分誇張熱鬧的結果。要想了解更多,只能期盼這個概念可以繼續用於更多真人電影中了。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當這部動畫蜘蛛俠讓人腦洞大開的同時,如果《復聯4》沒有繼續這個路線,而是回到俗套的穿越,到時就會讓很多人失望。同樣,今年上映的《死侍2》中已經出現了時空穿越扭轉生死的梗,如果再次出現同樣的內容設置,可想而知《復聯4》會被批評缺乏新意。。

無論是平行宇宙還是時空穿越都被人領先,《復聯4》壓力好大,最好能想出更好的辦法扭轉化灰的結局,不然。。。

《蜘蛛俠:平行宇宙》:一次對蜘蛛俠文化的致敬


三、選擇新的技術呈現方式

與大量使用電腦特效的超級英雄電影及3D動畫片不同,本片是2D的畫與漫畫相結合方式,彷佛是手中的漫畫書人物突然動了起來,給人帶來一種返璞歸真的感受。有的人覺著這正是本片與眾不同的地方,正如蜘蛛俠不一定都一個模樣,超級英雄電影的呈現方式也應該不拘一格。

但使用這種方式去呈現動作片,視覺效果則頗具爭議。很多觀看了提前試映的觀眾會發現,銀幕中央部分清楚,周圍卻都是虛的。一開始大家因為看的3D版卻沒給3D眼鏡,也有人以為是自己的視力減退。其實,創作者是故意虛掉背景,以突出核心人物,讓人們每次只關注畫面中的部分,而不希望像3D電影那樣有太多的內容映入眼簾。但這樣的手法讓人並不適應,看得時候反而容易分神,不斷想究竟是除了什麼技術問題。很多複雜的動作場景也只能是像漫畫裡那樣平面的呈現,與3D動畫比變得簡陋很多。這也許是本片的劣勢。

但動畫相對於真人電影的優勢就在於可以實現更多誇張的內容,而不必受到現實限制。比如蜘蛛俠的動作戲難度可以更大,反派的體型可以大到誇張,更可以加入類似蜘豬俠這類動畫人物而不顯得突兀。

好笑、讓人大開眼界、充滿驚喜是本片給人的最深刻印象。蜘蛛俠的創作者斯坦李及Steve Ditko都在今年相繼去世,影片片尾彩蛋也對他們獻上了深深的致敬。而本片本身,其實就是對蜘蛛俠文化的一次全面又不失幽默的展示與回顧。本片12月21日中國上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