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電影《智取威虎山》兵器點評

新版電影《智取威虎山》火了一大把,網上好多人在談論其得失,我也湊個熱鬧,說說其中的兵器使用。

我想用新版電影、原著小說與東北解放戰爭的輕兵器史三方面的對比來談。

第一先說步槍

新版電影中的步槍,除了楊子榮打虎上山時所用為日本鬼子的四四式騎槍外,畫面中出現的能夠看得清楚型號的更多是中正式步槍,特別是剿匪小分隊,幾乎清一色的中正式步槍。

曲波所寫的原著小說《林海雪原》中,對步槍的描述不多,雖然曾說到小分隊中的楊子榮小隊全部裝備的是步槍,但並沒有說出具體的型號。只在第五回《劉勳蒼猛擒刁佔一》中,寫到刁佔一使用的是一支日本鬼子的九九式步槍,在第八回《跨谷飛澗,奇襲虎狼窩》中,寫到孫達得使用的是一支水連珠步槍,其他則少有具體描寫。

歷史是怎麼回事呢?當時的東北,單就步槍來說,最多最普遍的是日式步槍,因為近百萬的關東軍是在東北繳械的,日本鬼子繳械的這些步槍,除了老毛子帶走一部分外,絕大多數落到東北民主聯軍和地方土匪手中,特別是東北民主聯軍,由於好多從關裡來的部隊是徒手出關重新裝備的,新建部隊也是就地取材用日本鬼子的武器裝備起來的,因而大部分部隊是清一色的日械。就以楊子榮所在的田鬆支隊為例,該支隊從山東過來時,槍械很雜也很舊。有很多戰士手裡還都是老套筒,到達北滿後,陸續從日軍倉庫和民間得到補充,部隊基本全部換成了三八式、九九式。據該支隊一團八連宮野進和王玉樓回憶,當時他們連因裝備較差,在五常向上級提出更換武器,該團參謀長王雲舞十分大氣地話,“打開軍火庫,任你挑選。”於是該連編了四個排,一個重機槍排,三個步兵排,每排三個步兵班外,還有一個機炮班,步槍是一色的三八式和九九式。日軍投降時,為洩戰敗之憤,曾將大量兵器埋入地下或投入湖中。據同樣是田鬆支隊一團一營的教導員李高升回憶,他們營僅用半個月時間,便從鏡泊湖裡打撈出九九式、三八式步槍五百五十餘支,把全營的步槍全部換成了日械。這些散落於東北各地的日械,也同時成為土匪的主要武器,北滿土匪四大旗杆之一的孫仿友部,乘八一五後北滿的真空狀態,曾打開日軍倉庫,僅這一次便奪取了各式火炮15門、輕重機槍100多挺、步槍2000多支,所有這些,全部系日械。就在活捉座山雕十六天以後,在又一次圍捕殘匪的戰鬥中,楊子榮就是被土匪用一支九九大蓋擊中而犧牲的。

新版電影《智取威虎山》兵器點評

圖1 日本關東軍中配備的九九式大蓋步槍

步槍中,居第二位的,應該是東北造。九一八事變前,東北兵工廠是全中國乃至全亞洲數一數二的兵工廠,其步槍出品不論質量還是數量都相當的不錯。九一八後,又有大量的原東北軍部隊留在關外,有的成為最早的抗日的義勇軍,有的叛變成為滿軍,有的又落草成為土匪,因而東北造的“遼十三年式”應該有相當數量的存在。當然,經過了十四年的戰爭消耗,肯定有相當的損毀,數量也就無法與日式步槍相比了。

新版電影《智取威虎山》兵器點評

圖2 東北兵工廠生產的遼十三年式步槍

居第三位的,大概是舊中國無處不在的漢陽造了。關於漢陽造在中國,筆者曾有專文介紹,這裡不贅述。

居第四位的,應是蘇式步槍。蘇式步槍在當年的東北,其來源可能有三種:第一種應該是駐東北蘇軍的遺留,第二種應該是抗聯人員從蘇聯帶回,第三種是軍閥混戰時的外購。但不論哪一種,數量都不會多,遠遠無法與日式步槍和遼式步槍相比。

那麼有沒有大量中正式的出現呢?不可能。中正式是1935年仿製成功,1944年才開始大量生產的,到抗戰結束前,主要在國軍中的中央軍中裝備,少數雜牌軍中也有裝備,但還少有擴散到東北的。到1946年時,中央軍雖然已經有部分出關,但還沒有大量的繳械,因而不可能在民主聯軍中大量出現,也不可能在土匪武裝中大量出現。解放戰爭中我軍曾有大量中正式的繳獲和使用,東北民主聯軍也不例外,但那是國軍大量就殲以後的事兒了。從汗牛充棟的當年東北剿匪的檔案與回憶史料中,有關三八式、九九式的記載隨處可見,但從無談到過中正式。

民國的戰場,是萬國武器的博覽館,只要是世界上已經有過的步槍,在這個時期的軍事舞臺上都有可能會登場亮一亮相,東北地區也一樣。作為軍事藝術片,如果只是零星的出現一支兩支,那麼出現任何品牌的步槍都不算穿幫,也都合理,但如果大量的出現,那麼它就必須要符合影片所要表現的那個時段那個地區那個部隊的裝備情況,否則就是穿幫了。

綜合看來,原著小說中雖然著墨不多,但出現的九九式與水連珠是符合歷史的,而新版電影中小分隊戰士清一色的中正式則與歷史不甚相符。不過這一點問題不大,因為畢竟中正式在解放戰爭中是被交戰雙方大量使用的,多數觀眾未必能將解放戰爭的各個階段區分的那麼清楚。

新電影中,不能免俗地出現了纏著裹腳布的狙擊步槍,導演這樣搞大概是為了追時髦,但太多太濫,就俗氣了。而且這與舊中國的戰場也不甚相符。這種帶瞄準鏡的專用狙擊步槍在舊中國是極其罕見的,好多打過多年仗的老兵都從沒見過狙擊步槍。其真正火起來,是近三十年的事兒。當然,狙擊步槍畢竟是早在一戰甚至更早就出現了的,在影片中出現不能算硬傷,如果是首次出現、偶爾出現,從吸引觀眾眼球的角度說,是應該給予喝彩的,但如此一窩蜂般複製粘貼,就如同錢鍾書在《圍城》裡嘲笑的“落伍的時髦”一樣,實在讓人反胃,讓人感到導演的技窮與流俗。再退一步說,在1946年的東北戰場,如果出現的是日本鬼子的九七式或九九式狙擊步槍,則多少能沾上點邊,但影片中的狙擊步槍,雖然看不清楚型號,但從槍機的特寫中可以看出這是一款毛瑟系列的步槍,這一點十分的牽強。

新版電影《智取威虎山》兵器點評

圖3 日軍少量裝備的兩款狙擊步槍,上為九七式,下為九九式

實際上,舊中國的狙擊活動是十分活躍的,東北地區尤其活躍,不論是義勇軍、抗聯、還是鬍子匪隊中,好多單位都編有專門的“炮手班”、“炮手隊”,許多地主豪強,家中也養著眾多的“炮手”,在一些關於東北地區舊的文獻中,經常看到稱某人為“劉炮”、“李炮”的記載,這些人,就是職業的“炮手”。這所謂的“炮手”,就是射擊技術特別精湛的神槍手。他們未必知道自己的名字怎麼寫,未必知道膛壓與彈道是怎麼回事兒,但因為從小玩槍、常年玩槍,瞄準擊中百步開外的醬杆、甩手打落頭頂飛過的麻雀,卻是小菜一碟。他們往往就擔負著狙擊的使命。但狙擊歸狙擊,“炮手”們卻並不使用專門的狙擊步槍,也未必見過專用的狙擊步槍,他們使用的,就是一般的步槍和匣子槍。曲波原著小說中的姜青山、鄭三炮等,就是這一類角色,很是形象生動,刻畫的十分成功。可惜在電影中,這種極具民族特色更具東北特色的東西看不到,看到的卻是東施效顰般模仿西方電影裡的東西,真是讓人說什麼好呢。

關於狙擊在舊中國,我寫過專門的批評文章,早幾年發表於網絡,對於新版智取威虎山中這一惡俗的表現,不贅述。

第二再說衝鋒槍

新版電影中,衝鋒槍有八大金剛之一的土匪使用的美式M1衝鋒槍,有小分隊戰士使用的蘇式PPS43式衝鋒槍。

原著小說中也用大量的筆墨描述衝鋒槍。該小說中表現的36人的小分隊,其中的劉勳蒼小隊,即全部裝備衝鋒槍,在奇襲威虎山的戰鬥中,劉勳蒼率十一支衝鋒槍對準眾匪徒齊射的描寫給人留下深深印象。但通讀此書,卻從始至終沒能寫出衝鋒槍的型號。

那麼當年的東北應該使用什麼型號的衝鋒槍呢?我認為,彼時的東北,衝鋒槍最大的可能是蘇械。1946年3月,合江軍區在情報分析中談到謝文東股匪的人員裝備情況時,便有“步槍千支、輕機五六挺、重機二、蘇軍自動槍二十餘支”的記載,這其中的“蘇軍自動槍”,我認為就是衝鋒槍。這些蘇式衝鋒槍的來源仍然主要是蘇軍遺留和抗聯從蘇聯帶回。而蘇式衝鋒槍中,最大的可能又是波波莎,即PPSH41衝鋒槍,也即俗稱的“轉盤衝鋒槍”。關於此槍在當年的東北,從很多歷史文獻中是可以看到零星記載的。比如由溫野採寫的《偵察英雄楊子榮剿匪紀實》中,在楊子榮犧牲時,和他一同衝鋒的孫大德使用的就是一支轉盤衝鋒槍。賀晉年的回憶錄《深山剿匪記》中,在談到楊清海叛變時,其警衛員使用的也是轉盤衝鋒槍。203小分隊所在的牡丹江軍區司令員李荊璞回憶,他的警衛排五十多人,“每人一支匣子槍和一支蘇式轉盤衝鋒槍。”《龍江軍區十、十一兩個月剿匪經驗初步總結》中,有“繳步槍647支,短槍92支,輕機6挺,擲彈筒3門,轉盤4支,馬800匹”的文字。另據1946年11月25日《合江日報》載《依蘭前線剿匪簡報》所稱,“杜庭芳匪部第四連,在其連長王殿元率領下攜械向我投降……廿日下午杜庭芳本人帶五名攜駁殼槍兩支、轉盤槍兩支、馬槍四枝向我投降。”這兩文中分別出現的“轉盤4支”和“轉盤槍兩支”可以肯定即PPSH41衝鋒槍,因為若是轉盤機槍的話,其量詞該使用“挺”而不是“支”了。從大量的前抗聯人員的老照片中,更能看到這支著名的轉盤衝鋒槍。

像新電影中出現的PPS43衝鋒槍在當時的東北有沒有出現的可能呢?也有。抗聯人員的老照片中就有這樣的例子,但該槍生產與裝備的數量遠遠無法與轉盤槍相比,因而遺留在東北的也不可能是多數。

新版電影《智取威虎山》兵器點評

圖4 我軍與蘇軍交接公安工作時的照片,攝於1948年,圖中可見我戰士攜帶的兩款蘇式衝鋒槍

我認為,新電影中少量出現PPS43衝鋒槍是與當年的史實相符合的。雖然此槍絕對數量應該很少,但作為軍中精銳的追剿小分隊來說,出現兩支或數支卻是極有可能的。

彼時的東北剿匪戰場,衝鋒槍的款式還有一種可能,即遼造仿伯格曼衝鋒槍。該槍是中國最早仿製成功的衝鋒槍之一,早在第二次直奉戰爭中便曾大量使用,後來奉天的兵工廠一直在大量生產,但九一八後,該槍在東北停產。由於衝鋒槍的壽命很低,經過了十四年的消耗,到了1946年,應該很少有堪用者了,只不過因為土匪的裝備一般來說是十分土且舊的,因而也許會有少數存在,但絕對是少之又少而且性能很差了。

影片中頻繁出現的八大金剛之一的土匪使用美式M1衝鋒槍的鏡頭,也應該算是與史實相符合的。該槍在當時已經出現,只是在1946年的東北,應該還是鳳毛麟角。這支槍在當時出現,一種可能是國軍的遺失或繳械造成,一種可能是蘇軍中的少數美械遺留造成。影片中只出現這一支是合理的,但如果大量出現就不合理。

片中還出現一支另類的衝鋒槍,雙筒的斯登衝鋒槍,這有點扯。這應該是西方一些兵器發燒友私自改裝的,而且極有可能是戰後改裝的,出現在1946年的中國東北,其可能性太小太小了。不過作為藝術的電影來說,既然歷史上有這種可能——哪怕是萬分之一的可能,只要不大量出現,弄出這麼一支另類的傢伙來吸引眼球,也無可厚非。

第三說說手槍

新電影中,203首長使用的是一支五四式手槍的原型槍TT33手槍(看不太清楚,也可能就是五四式),如果真的是TT33,是與當時的實際情況相吻合的。和203小分隊同屬於牡丹江軍區(後改軍分區)的十四團團長董振東回憶,在他剛到牡丹江時,“蘇軍司令官派一名蘇軍大尉,到團部給我們送來兩支衝鋒槍、一支手槍、兩匹軍馬。”後來,董便長期佩著這支“七星子蘇造手槍。”何為“七星子手槍”呢?有兩種可能,一種可能是納甘左輪,因為該型左輪不同於其他左輪是六個彈巢,而有七個彈巢,另一種可能便是TT33手槍。總之在當時,佩戴蘇式手槍還算時髦,用於少數團級首長應該是合理的。

原著小說中,從沒描寫過少劍波所用的槍。

片中女主角衛生員白茹,使用的好象是六四式手槍的原型槍德PPK手槍,這是一款警用手槍,槍身短小,只能用作自衛。可儘管其用於作戰實在勉強,影片中的白茹卻如一個女漢子一般,和一大群男爺們一起上陣拚殺,真的是有模樣又有武功。

新版電影《智取威虎山》兵器點評

圖5 德制PPK手槍。中國警用64式手槍的原型槍,影片中白茹使用的手槍

小說中對白茹的塑造,與電影中表現的並不一樣。小說中對白茹的描寫,是一個嬌小柔弱的女子,不善於搏殺,也從沒打過槍。比如在小說第三十七回《李鯉宮前對手交鋒》中,有這麼一段:當惡匪蝴蝶迷向著白茹撲過來時,“白茹發現她已近跟前,嚇得全身亂跳,可是一鎮靜,立即掏出她從未用過的小手槍,朝著蝴蝶迷就是一槍。壞了!沒打中!再擊第二槍,不響了,槍貼了殼。”“白茹總是身小力薄,抵不過蝴蝶迷這個拚命的惡魔。白茹一鬆手,被蝴蝶迷狠命一推,倒退了四五步,摔倒了。”

對比小說中的白茹和電影中的白茹,我更喜歡小說中的白茹。因為有了白茹的柔弱對比,才更顯楊子榮、劉勳蒼等男爺們的勇武彪悍。

楊子榮在打虎上山時,使用一支德國造20響大肚匣子,打入匪隊後改用一支大威力FN35手槍。

土匪中,座山雕使用的好象是一支比利時1922式手槍;其他土匪中還有德造魯格P08手槍、日本鬼子的王八盒子、英制史密期左輪、德制張嘴燈等等。

和新版電影中不同,原著小說中對手槍的描寫,就如那個時代多數小說中的描寫一樣,作者把所有的筆墨全部送給了當年最受國人歡迎的德國造20響大肚匣子。書中有大量關於該槍的描寫。36人的追剿小分隊中,除楊子榮小隊一色步槍、劉勳蒼小隊一色衝鋒槍外,欒超家小隊,則是一色的大肚匣子。而實際上,楊子榮打虎上山、劉勳蒼猛擒刁佔一、高波二道河橋頭搏匪,以及對土匪鄭三炮、蝴蝶迷等描寫與刻畫中,也頻繁而且著墨特多地寫到大肚匣子。更難能可貴之處,是在描寫到楊子榮借座山雕演習用大肚匣子射擊土匪和高波在二道河橋頭阻擊土匪時,都有“把大肚匣子上上把,快慢機一撥”的描寫,不知讀者是否注意到,也不知有多少人讀懂了這句“上上把”是什麼意思。那其實就是將盒子炮那大型的木製槍套安裝於手槍握把上抵肩射擊的意思。這是駁殼槍打連發時必須要有的動作要領。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實施連發射擊時能夠有效地控制槍身的上跳,保證射彈散佈的集中。老電影《南島風雲》中由仲星火飾演的游擊隊員在掩護炊事員搶糧一場戲中,其使用大肚匣子就是這樣表現的,十分的合乎戰術要領,而象新拍電影《飛虎隊》那樣的打連發的樣子,純粹就是胡扯蛋。

新版電影《智取威虎山》兵器點評

圖6 東北剿匪時用的最多的手槍——二十響大肚匣子

在舊中國,沒有哪一個時期的哪一場戰爭中,不對盒子炮情有獨鍾的,東北剿匪戰場上也不例外。在當年,不論是追剿土匪的小分隊中,還是被追剿的土匪中,德國造的毛瑟手槍無疑都是最受青睞的。203小分隊所在的牡丹江軍分區《1946年冬季森林剿匪幾點經驗總結》中,關於《小部隊的裝備》一節中,就明確提出,“1,槍枝,以匣槍為最好。每班須三分之一、二分之一更好,二支衝鋒自動槍,只有一個組的步槍帶刺刀即可。”因為在山嶽叢林地區作戰,對槍的射程要求不高,而近距離遭遇戰鬥的頻繁與輕裝窮追的要求,這種既便於攜帶,又具備近戰密集火力的大肚匣子,顯然就成為當時的首選。而對於主要以山嶽叢林為依託與我軍周旋,並經常實施化裝打劫的鬍匪,這款衝鋒手槍同樣也是他們的最愛。當然如果在今天,輕型衝鋒槍或短突擊步槍會比大肚匣子更好使,但那個年代,衝鋒槍畢竟還不多,短突更還沒有出現,能夠兼作微型衝鋒槍使用的大肚匣子也就成為山林游擊戰最犀利的兵器。

新版電影《智取威虎山》兵器點評

圖7 據說是東北抗聯人員,各攜一支盒子

對比原著小說與新拍電影,對手槍的表現可謂各有千秋。原著小說中是大肚匣子一枝獨秀,新拍電影中的自衛手槍卻是五花八門。作為藝術來說,電影這樣表現應該算是很不錯的手法。在那年頭,自衛手槍不象步槍衝鋒槍那樣由部隊集中按編制配備,而多屬於用槍者或其所在的小單位各顯神通的置備,或購買,或憑繳獲,或偷,或搶等等,因而出現什麼型號的手槍都有可能,到了1946年,影片中所表現的各式手槍都已經誕生,自然也不會穿幫。特別是影片表現的楊子榮在打入匪隊後使用的FN35大威力手槍,是個亮點。該槍在當時的舊中國正在走紅,而且勢頭頗盛,許多武裝人員對FN35的喜愛甚至漸漸趕超對駁殼槍的喜愛。影片如此表現是很棒的。但該片中大肚匣子的戲份不足,是個缺憾。

第四說說其他的兵器

1,機槍。影片中出現蘇式轉盤機槍,小說中的小分隊沒有機槍,只到後期才有。歷史上的剿匪小部隊有的有,有的沒有。因而小說中這樣表現是沒錯的,電影中這樣表現同樣沒錯。影片中出現蘇式轉盤機槍,和蘇式步槍、衝鋒槍同樣的原因,是與史實相符合的。

2,霰彈槍。電影中出現了一支,小說中沒有,也不可能有。歷史上的霰彈槍早已出現,但作為東北剿匪戰場,使用的概率微不足道。這槍在西方和香港的警匪片中十分常見,影片的導演為趕時髦而弄一支給土匪使用,也不差,如果型號屬於早已有了的,這麼弄也並不穿幫。

3,影片中出現機關炮、坦克、巴祖卡火箭筒、飛機等,就有點胡扯蛋了。原著小說中,沒有出現過這些東西。歷史上的真實情況是,八一五光復後,在搶佔東北的老八路尚未大規模到來、抗聯兵力單薄難以有效控制局面、國民黨軍政官員更少進入之前,北滿的大部分地區基本處於真空狀態,於是土匪蜂起,從日軍的倉庫中、開拓團的武器庫中、甚至從蘇軍零星掉隊的單兵和小部隊中,搶奪了大量武器,也包括坦克、裝甲車、火炮等重兵器,但隨著關內我軍源源不斷地開來並大量擴軍,這些重武器便很快被收繳,少數仍在土匪之手者,經過1945年底開始的兩輪大的進剿,也基本不復存在。採用小部(分)隊追剿的作戰樣式是1946年10月開始的,此時北滿的土匪,已經處於四散奔逃的狀態,手中便只有輕武器而少有重武器了。當然剿匪部隊中是有部分重武器的,但那隻使用於大部隊,是不可能使用於輕裝追剿的小分隊的,因為它們太不合適了。牡丹江軍分區在回答《冬季森林地帶剿匪為什麼採用小部隊》一文中有這樣的文字:“大部隊進山,指揮運用上困難,難於佈置重火器,視界射界狹窄,不能發揮其作用,且攜帶不便,運轉不靈活,笨重累贅,即擲彈筒之發射及手榴彈之投擲亦極感困難。”因而要求追剿小分隊“在火力上應以輕便的自動槍、匣槍、衝鋒式、手榴彈為宜。”總之來說,不管是追剿土匪的小分隊,還是狼奔豕突的頑匪,其作戰樣式都是山地叢林地的游擊戰,在這樣的作戰樣式下,他們使用的也就僅限於輕武器了。身為當年剿匪部隊指揮員的作者在原著小說中描述小分隊的裝備,是步槍、匣子槍、衝鋒槍各佔三分之一(實際上步槍小隊與衝鋒槍小隊的正副小隊長也帶大肚匣子),連輕機槍都沒有攜帶,這是與當年當地的情況相一致的。

4 ,影片中出現了我軍創造的飛雷筒,這到是件土傢伙,但可惜的是,導演肯定沒有認真瞭解一下飛雷筒的性能和裝備歷史,因而這算是嚴重穿幫。為什麼說它穿幫,即第一,是需要不需要的問題。小部(分)隊追剿這種作戰樣式的產生,是在以小群對小群、以遊擊對遊擊的作戰指導思想下的產物。因為自1946年9月以後,土匪已呈潰敗之勢,四散奔逃,亡命林海,很少再有大的集中,“軍事上敵對我是採取藏、漏、跑、拚的辦法”,“尚敵竄出,必然分散,”(1946年牡丹江軍分區剿匪工作總結)那麼也就是說,小分隊所要對付的主要是單個的、零散的有生目標,而且這些目標還多隱藏在密林之中,根本用不著飛雷筒這種只適合於開闊地和麵殺傷的大傢伙。第二,是怎麼攜帶的問題。那是一個又笨又重的專業兵器,在最先研製使用的中原野戰軍中,是屬於縱隊一級工兵分隊使用的傢伙。要操作好它,是特別地費兵又費時的,是得由專業的工兵費很大的功夫構築專門的發射陣地才行的。若象電影中那樣隨隨便便拿兩根小木棍支著個汽油筒就發射,那挨炸的就不是土匪而是操縱這傢伙的人了。如前引文中所說,作為特別強調輕裝快追為主要打擊手段的、只有二三十人的東北解放戰爭初期的追剿小分隊,他們連擲彈筒這樣的“重火器”都嫌累贅,怎麼可能會帶上飛雷筒這樣的超級笨傢伙。還有第三,也是最關鍵的,是1946年還沒有這玩藝。

原著小說中,沒有使用飛雷筒的描寫。

歷史文獻中,更沒有。

兵器之外,再說點算是題外的,即威虎山城堡的問題。新版電影中威虎山的城堡,甚是雄偉壯觀,尤其是3D的效果,更好看。但我說的好看,只是拋開歷史背景去看的,如果結合歷史去看,則不是那麼回事了。

為什麼不是那麼回事,主要是和土匪的大小性質有關。東北地區,就和豫西、關中、湘西一樣,也是盛產土匪的,而且很出名,但土匪與軍閥不是一回事兒,甚至與地方豪強地主都不是一回事。後者雖然同樣的殘暴,甚至他們中的許多就是由土匪發展而來,但他們往往受到某一官方的認可,因而它可以建立城池公開存在。而土匪在沒受到招安之前,儘管它也可能會明火執仗公然打劫,但它是與官方為敵的。當然,如果這個所謂的官方只是形同虛設,那麼土匪往往也足以能夠與其分庭抗禮,平分秋色。如果某個偏遠地區的官方鞭長莫及,這些地區的土匪也可能會建設永久性堡壘,據險固守。民國時期的許多地區的確有這樣的情況。但東北的情況不是這樣。不論是張大帥張少帥的時代,還是日本鬼子偽滿的時代,東北都不是無政府狀態,那些沒有受到招安的土匪,儘管也長期存在,但始終是處於被動的流竄狀態的,而且能夠在張大帥與關東軍的統治下不受招安又能夠長期生存的,絕對不是什麼大股土匪。比如座山雕張樂山股匪,他之所以能夠歷經幾個朝代而不被剿滅,不是因為他強大,而是因為他不夠強大。換句話說,不是張大帥和關東軍不能剿滅他或不敢剿滅他,而是不屑答理他而已。這樣級別的土匪,他不可能會有那麼堅固的築壘。東北那樣的環境,生長不出這樣的土匪築壘來。

土匪不用築壘,也和它們的戰術有關。任何時期的任何一支軍隊或土匪武裝,在它的力量明顯劣於官軍時,採取流動的游擊戰,便成為它的首選,而築壘固守,則是最笨的做法。真要象電影中的座山雕那樣搞那麼大的地下王國式的城堡,可就真的離死不遠了。北滿四大旗杆的謝文東、李華堂、張黑子、孫榮久等,其據點也不過是幾座馬架子、地窩棚而已,而且也都是臨時的。

既然是藝術作品,就允許合理的誇張與虛構,但這誇張與虛構也不是全無規矩全無底線的。小說和電影中的203小分隊、座山雕匪幫,以及正反各色有名有姓的人物,不過是東北剿匪戰場雙方的代表性符號和藝術化形象,用不著非得和歷史上的真人真事對號入座。但既然反映的是東北剿匪戰場上的人和事,就得象那年月那疙瘩的那些人和那些事,整一些個飛機大炮坦克火箭筒飛雷筒什麼的使用於四十年代山林游擊戰的土八路和土匪,就不象那麼回事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