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恩格斯經典文本批判錯誤社會思潮的邏輯進路'

"

作者:李曉光(北京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一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在一定意義上說也是一部馬克思主義批判史,是馬克思主義在不斷分析批判各類錯誤社會思潮中發展、壯大,從而成為無產階級的科學理論武器和指導思想的歷史。馬克思恩格斯不僅立足於當時的社會背景,有的放矢地反駁錯誤社會思潮的主要觀點,旗幟鮮明地指出其根本癥結及實質所在,更在分析批判中進行了自身理論的建構與創新,實現了破立結合、批判性與建設性的高度統一。立足馬克思恩格斯的經典文本,梳理其分析批判錯誤社會思潮的邏輯進路,對於當代進一步豐富、發展馬克思主義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價值。

犀利的哲學批判

——高度原則性的堅持

馬克思恩格斯早期的思想發展歷程,是由深受青年黑格爾派的影響,再到揚棄青年黑格爾派,從而創立馬克思主義哲學唯物史觀的過程。在這一思想發展進程中,年輕的馬克思恩格斯常常用犀利、嘲諷的語言,批判青年黑格爾派,進而批判黑格爾和費爾巴哈的哲學思想,堅持了高度的原則性。

《神聖家族》是馬克思恩格斯集中清算青年黑格爾派,奠定其新世界觀——歷史唯物主義的基礎之作。馬克思恩格斯在文中首先以諷刺的口吻揭露了青年黑格爾派的主觀唯心主義實質:“思辨唯心主義用‘自我意識’即‘精神’代替現實的個體的人。”其次,分析批判了青年黑格爾派唯心史觀的癥結所在:“唯靈論的、神學的批判的批判”“把歷史同自然科學和工業分開”,由此“認為歷史的誕生地不是地上的粗糙的物質生產”。最後,尖銳地批判了青年黑格爾派無視甚至是敵視無產階級、人民群眾歷史作用的觀點:“絕對的批判摒棄群眾的歷史並打算用批判的歷史取而代之”“絕對的批判宣佈‘群眾’是精神的真正敵人”。

馬克思恩格斯對於青年黑格爾派的犀利批判特色,更體現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在該文中馬克思恩格斯意欲徹底清算他們從前的信仰,肅清各種空想社會主義的影響。在第一卷第一章前言部分馬克思恩格斯用嘲諷的語言揭示了青年黑格爾派所謂的鬥爭實際上是同“觀念、思想、概念”等“意識的這些幻想進行鬥爭”,其進行的哲學批判的實質是:“談到的全部問題終究是在一定的哲學體系即黑格爾體系的基地上產生的。”與此同時,馬克思恩格斯旗幟鮮明地表明自己的立場:“為了正確地評價這種……哲學叫賣,為了清楚地表明這整個青年黑格爾派運動的狹隘性、地域侷限性,……就必須站在德國以外的立場上來考察一下這些喧囂吵嚷。”在此基礎上,馬克思恩格斯進而分析批判了費爾巴哈、鮑威爾和施蒂納的唯心主義歷史觀,批判了“真正的社會主義”或“德國社會主義”所代表的各式各樣的哲學觀點,比較了兩種對立的歷史觀,“這種歷史觀和唯心主義歷史觀不同,它不是在每個時代中尋找某種範疇,而是始終站在現實歷史的基礎上,不是從觀念出發來解釋實踐,而是從物質實踐出發來解釋觀念的形成……”從而第一次系統地闡述了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基本原理。

嚴謹的政治經濟學批判

——理智客觀性的堅守

馬克思恩格斯思想發展的歷程也是揚棄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不斷地進行嚴謹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從而揭露資本主義制度本質的歷程。在分析批判中馬克思恩格斯體現出的是理智客觀性的堅守。

由於恩格斯曾更多地生活在資本主義的發源地英國,因此,他較早於馬克思致力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批判以及對於工人階級狀況的分析。寫於1843年9月到1844年1月的《國民經濟學批判大綱》,是恩格斯同馬克思合作之前撰寫的政治經濟學著作。正如列寧所說,恩格斯的這部著作“從社會主義的觀點考察了現代經濟制度的基本現象,認為那些現象是私有制的必然結果”。馬克思也對其給予了高度評價,稱讚它是“批判經濟學範疇的天才大綱”。而同恩格斯的交往則促使馬克思下決心去研究政治經濟學。馬克思關於政治經濟學思想的闡釋在其思想發展早期主要集中在《哲學的貧困》中。1880年馬克思在《關於“哲學的貧困”》一文中曾指出,看到《貧困的哲學》後之所以決心徹底批判它,是“為了給力求闡明社會生產的真實歷史發展的、批判的、唯物主義的社會主義掃清道路,必須斷然同唯心主義的政治經濟學決裂,這個唯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最新的體現者,就是自己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的蒲魯東”。因此,《哲學的貧困》通常被認為是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的科學起點,也被認為是馬克思主義新世界觀的第一次公開問世之作。

在嚴謹的政治經濟學批判中,馬克思恩格斯客觀、明晰地闡釋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在《資本論》中,創立了以剩餘價值理論為核心的、系統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其主要內容就是研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係和交換關係”,“研究現代社會即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制度”,“最終目的就是揭示現代社會的經濟運動規律”,這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在剖析資本主義經濟形態中運用、驗證和發展的極好體現。

徹底的意識形態批判

——頑強鬥爭性的堅定

馬克思恩格斯對錯誤社會思潮的分析批判又始終與實際的政治、社會鬥爭直接結合,進行了徹底的意識形態批判。馬克思曾說:“什麼也阻礙不了我們把政治的批判,把明確的政治立場,因而把實際鬥爭作為我們的批判的出發點,並把批判和實際鬥爭看作同一件事情。”馬克思主義正是在對各種錯誤社會思潮的分析批判中逐步獲得並鞏固其在工人運動中的指導地位的。這種批判以19世紀60—70年代馬克思恩格斯與拉薩爾主義、巴枯寧無政府主義的鬥爭為典型代表。

針對拉薩爾的錯誤以及拉薩爾死後拉薩爾主義者在德國工人運動中的危害,馬克思首先同拉薩爾劃清界限、斷絕關係,並於1862年7月與年底,同拉薩爾先後兩次就德國工人運動的路線問題進行面對面的鬥爭。1875年,馬克思又抱病針對愛森納赫派與拉薩爾派為合併後成立的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起草的、浸透了拉薩爾主義的《〈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綱領〉草案》寫下了《德國工人黨綱領批註》即《哥達綱領批判》的主體內容,給予了拉薩爾主義嚴厲、堅決且全面、具體的批駁。

巴枯寧無政府主義的創始人巴枯寧深受蒲魯東及蒲魯東主義的影響,曾自稱為“純粹的蒲魯東主義者”。1864年巴枯寧參加第一國際,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巴枯寧參加國際“目的是要在國際內部建立一個以他為首領的叫做‘社會主義民主同盟’的第二個國際”,即把第一國際變成實現其分裂路線的工具。其間,巴枯寧創立了無政府主義思想體系,發表了《國家制度和無政府狀態》等書。在馬克思恩格斯看來,其理論的實質是“共產主義和蒲魯東主義的某種混合物”。1872年初,馬克思恩格斯發表了《所謂國際內部的分裂》以揭示巴枯寧主義者分裂主義的真面目;在1872-1873年間,又連續寫了一系列著作,從思想上進一步清算巴枯寧主義,包括馬克思的《政治冷淡主義》《巴枯寧〈國家制度和無政府狀態〉一書摘要》,恩格斯的《論權威》《行動中的巴枯寧主義者》等。除著作外,馬克思恩格斯還在1871到1872年的一些通信裡面較為集中地分析批判了巴枯寧無政府主義的錯誤所在,如《恩格斯致卡洛·卡菲埃羅》《馬克思致弗里德里希·波爾特》《恩格斯致保爾·拉法格》《恩格斯致卡洛·特爾察吉》《恩格斯致泰奧多爾·庫諾》等。

總之,我們要立足馬克思恩格斯經典文本,探究馬克思恩格斯分析批判錯誤社會思潮的邏輯進路,堅持高度的原則性、堅守理智的客觀性、堅定頑強的鬥爭性,進而達到客觀、辯證、理性地分析批判當代各類社會思潮,更好地發揮馬克思主義的引領作用。

《光明日報》( 2019年08月26日15版)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