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
"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現在留學是一件很普遍的事了,很多人拿了外國的學位,卻不清楚自己學位的來歷,鬧了不少笑話。有些人到國外留學,並且博士畢業,但拿到學位證書的時候,總會很納悶:我學得是理科,為什麼拿的是哲學博士學位呢?其實,這不是學位證書發錯了,而是西方學位制度的一個特殊現象。

"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現在留學是一件很普遍的事了,很多人拿了外國的學位,卻不清楚自己學位的來歷,鬧了不少笑話。有些人到國外留學,並且博士畢業,但拿到學位證書的時候,總會很納悶:我學得是理科,為什麼拿的是哲學博士學位呢?其實,這不是學位證書發錯了,而是西方學位制度的一個特殊現象。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俄亥俄州立大學頒發的哲學博士學位

哲學博士的歷史起源

學習理科、法學,或者跟哲學不搭界的學科,最終獲得“哲學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一般美國簡寫為Ph.D.,英國則常寫為D.Phil.),這並非學校發了假證書,而是大學系統內部的傳統規定。

"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現在留學是一件很普遍的事了,很多人拿了外國的學位,卻不清楚自己學位的來歷,鬧了不少笑話。有些人到國外留學,並且博士畢業,但拿到學位證書的時候,總會很納悶:我學得是理科,為什麼拿的是哲學博士學位呢?其實,這不是學位證書發錯了,而是西方學位制度的一個特殊現象。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俄亥俄州立大學頒發的哲學博士學位

哲學博士的歷史起源

學習理科、法學,或者跟哲學不搭界的學科,最終獲得“哲學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一般美國簡寫為Ph.D.,英國則常寫為D.Phil.),這並非學校發了假證書,而是大學系統內部的傳統規定。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麥吉爾大學的博士畢業生

“哲學博士(Ph.D.)”跟哲學系扯不上任何關係,要搞懂哲學博士是怎麼回事,得從博士(doctor)這個詞說起。學過英語的人都知道“doctor”是醫生的意思,但其實這個詞的原意是“教師”。上溯詞源,可以追蹤到中世紀,當時天主教把一批對早期教會知識傳承與理論發展有貢獻的聖人,追奉為“教會聖師(doctor of church)”。這是將doctor作為教師最早的案例,後來,它變成了學位制度的專有名詞。

"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現在留學是一件很普遍的事了,很多人拿了外國的學位,卻不清楚自己學位的來歷,鬧了不少笑話。有些人到國外留學,並且博士畢業,但拿到學位證書的時候,總會很納悶:我學得是理科,為什麼拿的是哲學博士學位呢?其實,這不是學位證書發錯了,而是西方學位制度的一個特殊現象。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俄亥俄州立大學頒發的哲學博士學位

哲學博士的歷史起源

學習理科、法學,或者跟哲學不搭界的學科,最終獲得“哲學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一般美國簡寫為Ph.D.,英國則常寫為D.Phil.),這並非學校發了假證書,而是大學系統內部的傳統規定。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麥吉爾大學的博士畢業生

“哲學博士(Ph.D.)”跟哲學系扯不上任何關係,要搞懂哲學博士是怎麼回事,得從博士(doctor)這個詞說起。學過英語的人都知道“doctor”是醫生的意思,但其實這個詞的原意是“教師”。上溯詞源,可以追蹤到中世紀,當時天主教把一批對早期教會知識傳承與理論發展有貢獻的聖人,追奉為“教會聖師(doctor of church)”。這是將doctor作為教師最早的案例,後來,它變成了學位制度的專有名詞。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教會聖師(doctor of church)”

人類文明的高等教育分三個階段,分別是學士(bachelor)、碩士(master)以及最高等的博士(doctor)。Bachelor原本的意思是“學徒、助手”;master代表“老練的熟手、師傅”;doctor則專指“教師、老師”的意思。

"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現在留學是一件很普遍的事了,很多人拿了外國的學位,卻不清楚自己學位的來歷,鬧了不少笑話。有些人到國外留學,並且博士畢業,但拿到學位證書的時候,總會很納悶:我學得是理科,為什麼拿的是哲學博士學位呢?其實,這不是學位證書發錯了,而是西方學位制度的一個特殊現象。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俄亥俄州立大學頒發的哲學博士學位

哲學博士的歷史起源

學習理科、法學,或者跟哲學不搭界的學科,最終獲得“哲學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一般美國簡寫為Ph.D.,英國則常寫為D.Phil.),這並非學校發了假證書,而是大學系統內部的傳統規定。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麥吉爾大學的博士畢業生

“哲學博士(Ph.D.)”跟哲學系扯不上任何關係,要搞懂哲學博士是怎麼回事,得從博士(doctor)這個詞說起。學過英語的人都知道“doctor”是醫生的意思,但其實這個詞的原意是“教師”。上溯詞源,可以追蹤到中世紀,當時天主教把一批對早期教會知識傳承與理論發展有貢獻的聖人,追奉為“教會聖師(doctor of church)”。這是將doctor作為教師最早的案例,後來,它變成了學位制度的專有名詞。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教會聖師(doctor of church)”

人類文明的高等教育分三個階段,分別是學士(bachelor)、碩士(master)以及最高等的博士(doctor)。Bachelor原本的意思是“學徒、助手”;master代表“老練的熟手、師傅”;doctor則專指“教師、老師”的意思。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托馬斯·阿奎那,經院哲學的代表

在中古時代(公元476年—1457年)的歐洲,原始大學不像現在的綜合性大學,有分門別類,學科齊全的專業設置,當時的大學基本分四門:文藝、神學、醫學與法學,畢業了就算社會棟樑和人才,嚴謹的學位制度要經過數百年的發展,最後才大致定型為學士、碩士、博士三個等級。博士旨在培養高等教育體系裡面的教學人才,也就是說,讀到博士畢業,就能跟自己的老師稱兄道弟,成為同事了。

"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現在留學是一件很普遍的事了,很多人拿了外國的學位,卻不清楚自己學位的來歷,鬧了不少笑話。有些人到國外留學,並且博士畢業,但拿到學位證書的時候,總會很納悶:我學得是理科,為什麼拿的是哲學博士學位呢?其實,這不是學位證書發錯了,而是西方學位制度的一個特殊現象。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俄亥俄州立大學頒發的哲學博士學位

哲學博士的歷史起源

學習理科、法學,或者跟哲學不搭界的學科,最終獲得“哲學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一般美國簡寫為Ph.D.,英國則常寫為D.Phil.),這並非學校發了假證書,而是大學系統內部的傳統規定。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麥吉爾大學的博士畢業生

“哲學博士(Ph.D.)”跟哲學系扯不上任何關係,要搞懂哲學博士是怎麼回事,得從博士(doctor)這個詞說起。學過英語的人都知道“doctor”是醫生的意思,但其實這個詞的原意是“教師”。上溯詞源,可以追蹤到中世紀,當時天主教把一批對早期教會知識傳承與理論發展有貢獻的聖人,追奉為“教會聖師(doctor of church)”。這是將doctor作為教師最早的案例,後來,它變成了學位制度的專有名詞。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教會聖師(doctor of church)”

人類文明的高等教育分三個階段,分別是學士(bachelor)、碩士(master)以及最高等的博士(doctor)。Bachelor原本的意思是“學徒、助手”;master代表“老練的熟手、師傅”;doctor則專指“教師、老師”的意思。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托馬斯·阿奎那,經院哲學的代表

在中古時代(公元476年—1457年)的歐洲,原始大學不像現在的綜合性大學,有分門別類,學科齊全的專業設置,當時的大學基本分四門:文藝、神學、醫學與法學,畢業了就算社會棟樑和人才,嚴謹的學位制度要經過數百年的發展,最後才大致定型為學士、碩士、博士三個等級。博士旨在培養高等教育體系裡面的教學人才,也就是說,讀到博士畢業,就能跟自己的老師稱兄道弟,成為同事了。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中古時代的大學

一般而言,中古時代歐洲的“哲學博士”這個詞,最開始出現於十九世紀初的德國(嚴格地來說,當時還沒有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德國指的是以普魯士為首的德語文化圈)。在德語文化圈中,中古時代的“文藝(arts)”學科大類,被稱為哲學(philosophie)。以普魯士的柏林大學(今天叫做柏林洪堡大學,被譽為現代大學之母)為首的一批學校,進行教學制度改革,在哲學學科中推出了“哲學博士”這個學位。

"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現在留學是一件很普遍的事了,很多人拿了外國的學位,卻不清楚自己學位的來歷,鬧了不少笑話。有些人到國外留學,並且博士畢業,但拿到學位證書的時候,總會很納悶:我學得是理科,為什麼拿的是哲學博士學位呢?其實,這不是學位證書發錯了,而是西方學位制度的一個特殊現象。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俄亥俄州立大學頒發的哲學博士學位

哲學博士的歷史起源

學習理科、法學,或者跟哲學不搭界的學科,最終獲得“哲學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一般美國簡寫為Ph.D.,英國則常寫為D.Phil.),這並非學校發了假證書,而是大學系統內部的傳統規定。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麥吉爾大學的博士畢業生

“哲學博士(Ph.D.)”跟哲學系扯不上任何關係,要搞懂哲學博士是怎麼回事,得從博士(doctor)這個詞說起。學過英語的人都知道“doctor”是醫生的意思,但其實這個詞的原意是“教師”。上溯詞源,可以追蹤到中世紀,當時天主教把一批對早期教會知識傳承與理論發展有貢獻的聖人,追奉為“教會聖師(doctor of church)”。這是將doctor作為教師最早的案例,後來,它變成了學位制度的專有名詞。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教會聖師(doctor of church)”

人類文明的高等教育分三個階段,分別是學士(bachelor)、碩士(master)以及最高等的博士(doctor)。Bachelor原本的意思是“學徒、助手”;master代表“老練的熟手、師傅”;doctor則專指“教師、老師”的意思。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托馬斯·阿奎那,經院哲學的代表

在中古時代(公元476年—1457年)的歐洲,原始大學不像現在的綜合性大學,有分門別類,學科齊全的專業設置,當時的大學基本分四門:文藝、神學、醫學與法學,畢業了就算社會棟樑和人才,嚴謹的學位制度要經過數百年的發展,最後才大致定型為學士、碩士、博士三個等級。博士旨在培養高等教育體系裡面的教學人才,也就是說,讀到博士畢業,就能跟自己的老師稱兄道弟,成為同事了。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中古時代的大學

一般而言,中古時代歐洲的“哲學博士”這個詞,最開始出現於十九世紀初的德國(嚴格地來說,當時還沒有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德國指的是以普魯士為首的德語文化圈)。在德語文化圈中,中古時代的“文藝(arts)”學科大類,被稱為哲學(philosophie)。以普魯士的柏林大學(今天叫做柏林洪堡大學,被譽為現代大學之母)為首的一批學校,進行教學制度改革,在哲學學科中推出了“哲學博士”這個學位。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所謂哲學(philosophy),是由兩個希臘詞根構成的,大致上philo,可以當成動詞“愛”來理解,sophia是名詞“智慧”,這兩個詞組合起來,就是philosophy——哲學,也就是愛智慧的意思。

在普魯士教學制度改革的語境中,所謂“哲學博士”,並不僅僅指學習形而上學,或者哲學史的博士,而是要求具備以下四種能力的高級人才:

首先,有自主蒐集知識的能力。

其次,有構築知識體系的能力。

再次,能夠從事原創性研究並拿出成果。

最後,必須經過論文答辯。

只有經過這樣的高要求訓練出來的學術人才,在某種程度上說才算是觸及了“哲學”的範圍了,不管你學什麼專業,都是本專業的有智慧者,所以被稱為“哲學博士”。

"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現在留學是一件很普遍的事了,很多人拿了外國的學位,卻不清楚自己學位的來歷,鬧了不少笑話。有些人到國外留學,並且博士畢業,但拿到學位證書的時候,總會很納悶:我學得是理科,為什麼拿的是哲學博士學位呢?其實,這不是學位證書發錯了,而是西方學位制度的一個特殊現象。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俄亥俄州立大學頒發的哲學博士學位

哲學博士的歷史起源

學習理科、法學,或者跟哲學不搭界的學科,最終獲得“哲學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一般美國簡寫為Ph.D.,英國則常寫為D.Phil.),這並非學校發了假證書,而是大學系統內部的傳統規定。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麥吉爾大學的博士畢業生

“哲學博士(Ph.D.)”跟哲學系扯不上任何關係,要搞懂哲學博士是怎麼回事,得從博士(doctor)這個詞說起。學過英語的人都知道“doctor”是醫生的意思,但其實這個詞的原意是“教師”。上溯詞源,可以追蹤到中世紀,當時天主教把一批對早期教會知識傳承與理論發展有貢獻的聖人,追奉為“教會聖師(doctor of church)”。這是將doctor作為教師最早的案例,後來,它變成了學位制度的專有名詞。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教會聖師(doctor of church)”

人類文明的高等教育分三個階段,分別是學士(bachelor)、碩士(master)以及最高等的博士(doctor)。Bachelor原本的意思是“學徒、助手”;master代表“老練的熟手、師傅”;doctor則專指“教師、老師”的意思。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托馬斯·阿奎那,經院哲學的代表

在中古時代(公元476年—1457年)的歐洲,原始大學不像現在的綜合性大學,有分門別類,學科齊全的專業設置,當時的大學基本分四門:文藝、神學、醫學與法學,畢業了就算社會棟樑和人才,嚴謹的學位制度要經過數百年的發展,最後才大致定型為學士、碩士、博士三個等級。博士旨在培養高等教育體系裡面的教學人才,也就是說,讀到博士畢業,就能跟自己的老師稱兄道弟,成為同事了。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中古時代的大學

一般而言,中古時代歐洲的“哲學博士”這個詞,最開始出現於十九世紀初的德國(嚴格地來說,當時還沒有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德國指的是以普魯士為首的德語文化圈)。在德語文化圈中,中古時代的“文藝(arts)”學科大類,被稱為哲學(philosophie)。以普魯士的柏林大學(今天叫做柏林洪堡大學,被譽為現代大學之母)為首的一批學校,進行教學制度改革,在哲學學科中推出了“哲學博士”這個學位。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所謂哲學(philosophy),是由兩個希臘詞根構成的,大致上philo,可以當成動詞“愛”來理解,sophia是名詞“智慧”,這兩個詞組合起來,就是philosophy——哲學,也就是愛智慧的意思。

在普魯士教學制度改革的語境中,所謂“哲學博士”,並不僅僅指學習形而上學,或者哲學史的博士,而是要求具備以下四種能力的高級人才:

首先,有自主蒐集知識的能力。

其次,有構築知識體系的能力。

再次,能夠從事原創性研究並拿出成果。

最後,必須經過論文答辯。

只有經過這樣的高要求訓練出來的學術人才,在某種程度上說才算是觸及了“哲學”的範圍了,不管你學什麼專業,都是本專業的有智慧者,所以被稱為“哲學博士”。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1850年的柏林大學

哲學博士制度的傳播和演變

普魯士的教學改革大獲成功,歐洲國家紛紛效仿,甚至影響了剛成立的美國。當時美國百廢待興,大學寥寥無幾,根本沒有高等學位制度,於是很多美國青年才俊,從哈佛、耶魯等大學畢業後,如果還想充實自己的知識,就得專門去德國進修拿博士學位。有鑑於此,以耶魯為首的美國大學,在十九世紀中葉也引進了“哲學博士”的制度。

"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現在留學是一件很普遍的事了,很多人拿了外國的學位,卻不清楚自己學位的來歷,鬧了不少笑話。有些人到國外留學,並且博士畢業,但拿到學位證書的時候,總會很納悶:我學得是理科,為什麼拿的是哲學博士學位呢?其實,這不是學位證書發錯了,而是西方學位制度的一個特殊現象。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俄亥俄州立大學頒發的哲學博士學位

哲學博士的歷史起源

學習理科、法學,或者跟哲學不搭界的學科,最終獲得“哲學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一般美國簡寫為Ph.D.,英國則常寫為D.Phil.),這並非學校發了假證書,而是大學系統內部的傳統規定。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麥吉爾大學的博士畢業生

“哲學博士(Ph.D.)”跟哲學系扯不上任何關係,要搞懂哲學博士是怎麼回事,得從博士(doctor)這個詞說起。學過英語的人都知道“doctor”是醫生的意思,但其實這個詞的原意是“教師”。上溯詞源,可以追蹤到中世紀,當時天主教把一批對早期教會知識傳承與理論發展有貢獻的聖人,追奉為“教會聖師(doctor of church)”。這是將doctor作為教師最早的案例,後來,它變成了學位制度的專有名詞。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教會聖師(doctor of church)”

人類文明的高等教育分三個階段,分別是學士(bachelor)、碩士(master)以及最高等的博士(doctor)。Bachelor原本的意思是“學徒、助手”;master代表“老練的熟手、師傅”;doctor則專指“教師、老師”的意思。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托馬斯·阿奎那,經院哲學的代表

在中古時代(公元476年—1457年)的歐洲,原始大學不像現在的綜合性大學,有分門別類,學科齊全的專業設置,當時的大學基本分四門:文藝、神學、醫學與法學,畢業了就算社會棟樑和人才,嚴謹的學位制度要經過數百年的發展,最後才大致定型為學士、碩士、博士三個等級。博士旨在培養高等教育體系裡面的教學人才,也就是說,讀到博士畢業,就能跟自己的老師稱兄道弟,成為同事了。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中古時代的大學

一般而言,中古時代歐洲的“哲學博士”這個詞,最開始出現於十九世紀初的德國(嚴格地來說,當時還沒有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德國指的是以普魯士為首的德語文化圈)。在德語文化圈中,中古時代的“文藝(arts)”學科大類,被稱為哲學(philosophie)。以普魯士的柏林大學(今天叫做柏林洪堡大學,被譽為現代大學之母)為首的一批學校,進行教學制度改革,在哲學學科中推出了“哲學博士”這個學位。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所謂哲學(philosophy),是由兩個希臘詞根構成的,大致上philo,可以當成動詞“愛”來理解,sophia是名詞“智慧”,這兩個詞組合起來,就是philosophy——哲學,也就是愛智慧的意思。

在普魯士教學制度改革的語境中,所謂“哲學博士”,並不僅僅指學習形而上學,或者哲學史的博士,而是要求具備以下四種能力的高級人才:

首先,有自主蒐集知識的能力。

其次,有構築知識體系的能力。

再次,能夠從事原創性研究並拿出成果。

最後,必須經過論文答辯。

只有經過這樣的高要求訓練出來的學術人才,在某種程度上說才算是觸及了“哲學”的範圍了,不管你學什麼專業,都是本專業的有智慧者,所以被稱為“哲學博士”。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1850年的柏林大學

哲學博士制度的傳播和演變

普魯士的教學改革大獲成功,歐洲國家紛紛效仿,甚至影響了剛成立的美國。當時美國百廢待興,大學寥寥無幾,根本沒有高等學位制度,於是很多美國青年才俊,從哈佛、耶魯等大學畢業後,如果還想充實自己的知識,就得專門去德國進修拿博士學位。有鑑於此,以耶魯為首的美國大學,在十九世紀中葉也引進了“哲學博士”的制度。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1861年耶魯大學頒發的博士學位證書

英國人總是跟歐洲大陸唱反調,在德國設立哲學博士制度的同一時期,英國發展出自己的研究型學位,稱之為“科學博士”(doctor of science,簡稱D.Sc.或Sc.D.)。不過,學術圈是一個聯繫十分緊密的團體,總是特立獨行往往會造成不必要的交流麻煩,到了二十世紀初,英國人不得不放棄自己的科學博士學位,開始採用德國和美國的制度,引入哲學博士學位。原先的科學博士,變成了學位中的“太上皇”,只頒發給“具有優秀貢獻,超乎一般哲學博士之上”的人,從一個真實學位轉變為榮譽性質的虛擬學位。

"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現在留學是一件很普遍的事了,很多人拿了外國的學位,卻不清楚自己學位的來歷,鬧了不少笑話。有些人到國外留學,並且博士畢業,但拿到學位證書的時候,總會很納悶:我學得是理科,為什麼拿的是哲學博士學位呢?其實,這不是學位證書發錯了,而是西方學位制度的一個特殊現象。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俄亥俄州立大學頒發的哲學博士學位

哲學博士的歷史起源

學習理科、法學,或者跟哲學不搭界的學科,最終獲得“哲學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一般美國簡寫為Ph.D.,英國則常寫為D.Phil.),這並非學校發了假證書,而是大學系統內部的傳統規定。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麥吉爾大學的博士畢業生

“哲學博士(Ph.D.)”跟哲學系扯不上任何關係,要搞懂哲學博士是怎麼回事,得從博士(doctor)這個詞說起。學過英語的人都知道“doctor”是醫生的意思,但其實這個詞的原意是“教師”。上溯詞源,可以追蹤到中世紀,當時天主教把一批對早期教會知識傳承與理論發展有貢獻的聖人,追奉為“教會聖師(doctor of church)”。這是將doctor作為教師最早的案例,後來,它變成了學位制度的專有名詞。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教會聖師(doctor of church)”

人類文明的高等教育分三個階段,分別是學士(bachelor)、碩士(master)以及最高等的博士(doctor)。Bachelor原本的意思是“學徒、助手”;master代表“老練的熟手、師傅”;doctor則專指“教師、老師”的意思。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托馬斯·阿奎那,經院哲學的代表

在中古時代(公元476年—1457年)的歐洲,原始大學不像現在的綜合性大學,有分門別類,學科齊全的專業設置,當時的大學基本分四門:文藝、神學、醫學與法學,畢業了就算社會棟樑和人才,嚴謹的學位制度要經過數百年的發展,最後才大致定型為學士、碩士、博士三個等級。博士旨在培養高等教育體系裡面的教學人才,也就是說,讀到博士畢業,就能跟自己的老師稱兄道弟,成為同事了。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中古時代的大學

一般而言,中古時代歐洲的“哲學博士”這個詞,最開始出現於十九世紀初的德國(嚴格地來說,當時還沒有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德國指的是以普魯士為首的德語文化圈)。在德語文化圈中,中古時代的“文藝(arts)”學科大類,被稱為哲學(philosophie)。以普魯士的柏林大學(今天叫做柏林洪堡大學,被譽為現代大學之母)為首的一批學校,進行教學制度改革,在哲學學科中推出了“哲學博士”這個學位。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所謂哲學(philosophy),是由兩個希臘詞根構成的,大致上philo,可以當成動詞“愛”來理解,sophia是名詞“智慧”,這兩個詞組合起來,就是philosophy——哲學,也就是愛智慧的意思。

在普魯士教學制度改革的語境中,所謂“哲學博士”,並不僅僅指學習形而上學,或者哲學史的博士,而是要求具備以下四種能力的高級人才:

首先,有自主蒐集知識的能力。

其次,有構築知識體系的能力。

再次,能夠從事原創性研究並拿出成果。

最後,必須經過論文答辯。

只有經過這樣的高要求訓練出來的學術人才,在某種程度上說才算是觸及了“哲學”的範圍了,不管你學什麼專業,都是本專業的有智慧者,所以被稱為“哲學博士”。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1850年的柏林大學

哲學博士制度的傳播和演變

普魯士的教學改革大獲成功,歐洲國家紛紛效仿,甚至影響了剛成立的美國。當時美國百廢待興,大學寥寥無幾,根本沒有高等學位制度,於是很多美國青年才俊,從哈佛、耶魯等大學畢業後,如果還想充實自己的知識,就得專門去德國進修拿博士學位。有鑑於此,以耶魯為首的美國大學,在十九世紀中葉也引進了“哲學博士”的制度。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1861年耶魯大學頒發的博士學位證書

英國人總是跟歐洲大陸唱反調,在德國設立哲學博士制度的同一時期,英國發展出自己的研究型學位,稱之為“科學博士”(doctor of science,簡稱D.Sc.或Sc.D.)。不過,學術圈是一個聯繫十分緊密的團體,總是特立獨行往往會造成不必要的交流麻煩,到了二十世紀初,英國人不得不放棄自己的科學博士學位,開始採用德國和美國的制度,引入哲學博士學位。原先的科學博士,變成了學位中的“太上皇”,只頒發給“具有優秀貢獻,超乎一般哲學博士之上”的人,從一個真實學位轉變為榮譽性質的虛擬學位。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頒發榮譽博士證書

自普魯士教學改革開始,已經過去200多年了,彼時對於學科的認識,完全與現在不同,當時德國學制中的所謂“哲學大類”其實包羅萬象,涵蓋了現代語境中人文學科,以及自然科學兩個領域。在當時德國人的觀念中,學物理、化學、文學、歷史、哲學的人沒有區別,都可以籠統地稱為“哲學家”。正因為如此,現在學習工程、生物、經濟等等學科的學生,博士畢業後拿到的都是哲學博士(Ph.D.),其實這也是沿襲傳統,是從當年德國人的觀念一脈相承下來的。

"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現在留學是一件很普遍的事了,很多人拿了外國的學位,卻不清楚自己學位的來歷,鬧了不少笑話。有些人到國外留學,並且博士畢業,但拿到學位證書的時候,總會很納悶:我學得是理科,為什麼拿的是哲學博士學位呢?其實,這不是學位證書發錯了,而是西方學位制度的一個特殊現象。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俄亥俄州立大學頒發的哲學博士學位

哲學博士的歷史起源

學習理科、法學,或者跟哲學不搭界的學科,最終獲得“哲學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一般美國簡寫為Ph.D.,英國則常寫為D.Phil.),這並非學校發了假證書,而是大學系統內部的傳統規定。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麥吉爾大學的博士畢業生

“哲學博士(Ph.D.)”跟哲學系扯不上任何關係,要搞懂哲學博士是怎麼回事,得從博士(doctor)這個詞說起。學過英語的人都知道“doctor”是醫生的意思,但其實這個詞的原意是“教師”。上溯詞源,可以追蹤到中世紀,當時天主教把一批對早期教會知識傳承與理論發展有貢獻的聖人,追奉為“教會聖師(doctor of church)”。這是將doctor作為教師最早的案例,後來,它變成了學位制度的專有名詞。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教會聖師(doctor of church)”

人類文明的高等教育分三個階段,分別是學士(bachelor)、碩士(master)以及最高等的博士(doctor)。Bachelor原本的意思是“學徒、助手”;master代表“老練的熟手、師傅”;doctor則專指“教師、老師”的意思。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托馬斯·阿奎那,經院哲學的代表

在中古時代(公元476年—1457年)的歐洲,原始大學不像現在的綜合性大學,有分門別類,學科齊全的專業設置,當時的大學基本分四門:文藝、神學、醫學與法學,畢業了就算社會棟樑和人才,嚴謹的學位制度要經過數百年的發展,最後才大致定型為學士、碩士、博士三個等級。博士旨在培養高等教育體系裡面的教學人才,也就是說,讀到博士畢業,就能跟自己的老師稱兄道弟,成為同事了。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中古時代的大學

一般而言,中古時代歐洲的“哲學博士”這個詞,最開始出現於十九世紀初的德國(嚴格地來說,當時還沒有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德國指的是以普魯士為首的德語文化圈)。在德語文化圈中,中古時代的“文藝(arts)”學科大類,被稱為哲學(philosophie)。以普魯士的柏林大學(今天叫做柏林洪堡大學,被譽為現代大學之母)為首的一批學校,進行教學制度改革,在哲學學科中推出了“哲學博士”這個學位。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所謂哲學(philosophy),是由兩個希臘詞根構成的,大致上philo,可以當成動詞“愛”來理解,sophia是名詞“智慧”,這兩個詞組合起來,就是philosophy——哲學,也就是愛智慧的意思。

在普魯士教學制度改革的語境中,所謂“哲學博士”,並不僅僅指學習形而上學,或者哲學史的博士,而是要求具備以下四種能力的高級人才:

首先,有自主蒐集知識的能力。

其次,有構築知識體系的能力。

再次,能夠從事原創性研究並拿出成果。

最後,必須經過論文答辯。

只有經過這樣的高要求訓練出來的學術人才,在某種程度上說才算是觸及了“哲學”的範圍了,不管你學什麼專業,都是本專業的有智慧者,所以被稱為“哲學博士”。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1850年的柏林大學

哲學博士制度的傳播和演變

普魯士的教學改革大獲成功,歐洲國家紛紛效仿,甚至影響了剛成立的美國。當時美國百廢待興,大學寥寥無幾,根本沒有高等學位制度,於是很多美國青年才俊,從哈佛、耶魯等大學畢業後,如果還想充實自己的知識,就得專門去德國進修拿博士學位。有鑑於此,以耶魯為首的美國大學,在十九世紀中葉也引進了“哲學博士”的制度。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1861年耶魯大學頒發的博士學位證書

英國人總是跟歐洲大陸唱反調,在德國設立哲學博士制度的同一時期,英國發展出自己的研究型學位,稱之為“科學博士”(doctor of science,簡稱D.Sc.或Sc.D.)。不過,學術圈是一個聯繫十分緊密的團體,總是特立獨行往往會造成不必要的交流麻煩,到了二十世紀初,英國人不得不放棄自己的科學博士學位,開始採用德國和美國的制度,引入哲學博士學位。原先的科學博士,變成了學位中的“太上皇”,只頒發給“具有優秀貢獻,超乎一般哲學博士之上”的人,從一個真實學位轉變為榮譽性質的虛擬學位。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頒發榮譽博士證書

自普魯士教學改革開始,已經過去200多年了,彼時對於學科的認識,完全與現在不同,當時德國學制中的所謂“哲學大類”其實包羅萬象,涵蓋了現代語境中人文學科,以及自然科學兩個領域。在當時德國人的觀念中,學物理、化學、文學、歷史、哲學的人沒有區別,都可以籠統地稱為“哲學家”。正因為如此,現在學習工程、生物、經濟等等學科的學生,博士畢業後拿到的都是哲學博士(Ph.D.),其實這也是沿襲傳統,是從當年德國人的觀念一脈相承下來的。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現在的伯林洪堡大學

需要特別指出一點,在美國學位制度中,與哲學博士相對的,是專業性質的博士學位(professional doctorate degrees),比如說醫師(doctor of medicine)和法律博士(juris doctor)。這種學位通常是取得專業執照的先決條件,打個比方,在美國要成為執業醫師,必先取得醫師學位,而在一些州要成為執業律師,也必須先有法律博士學位。

哲學博士制度的哲學淵源

哲學最開始的研究對象是形而上學(metaphysics)。形而上學這個詞來源於亞里士多德,亞氏寫過一本《物理學》(physica),他去世後,徒弟們整理他的遺作時候,發現在《物理學》這本書後面,還有一堆無法歸類的文獻,於是就把它們籠統成為形而上學(metaphysics)。這個詞也是兩個希臘語詞根組合的,meta是某東西之後的意思,physica是物理的意思,也就是說,形而上學是物理之後的知識

"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現在留學是一件很普遍的事了,很多人拿了外國的學位,卻不清楚自己學位的來歷,鬧了不少笑話。有些人到國外留學,並且博士畢業,但拿到學位證書的時候,總會很納悶:我學得是理科,為什麼拿的是哲學博士學位呢?其實,這不是學位證書發錯了,而是西方學位制度的一個特殊現象。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俄亥俄州立大學頒發的哲學博士學位

哲學博士的歷史起源

學習理科、法學,或者跟哲學不搭界的學科,最終獲得“哲學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一般美國簡寫為Ph.D.,英國則常寫為D.Phil.),這並非學校發了假證書,而是大學系統內部的傳統規定。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麥吉爾大學的博士畢業生

“哲學博士(Ph.D.)”跟哲學系扯不上任何關係,要搞懂哲學博士是怎麼回事,得從博士(doctor)這個詞說起。學過英語的人都知道“doctor”是醫生的意思,但其實這個詞的原意是“教師”。上溯詞源,可以追蹤到中世紀,當時天主教把一批對早期教會知識傳承與理論發展有貢獻的聖人,追奉為“教會聖師(doctor of church)”。這是將doctor作為教師最早的案例,後來,它變成了學位制度的專有名詞。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教會聖師(doctor of church)”

人類文明的高等教育分三個階段,分別是學士(bachelor)、碩士(master)以及最高等的博士(doctor)。Bachelor原本的意思是“學徒、助手”;master代表“老練的熟手、師傅”;doctor則專指“教師、老師”的意思。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托馬斯·阿奎那,經院哲學的代表

在中古時代(公元476年—1457年)的歐洲,原始大學不像現在的綜合性大學,有分門別類,學科齊全的專業設置,當時的大學基本分四門:文藝、神學、醫學與法學,畢業了就算社會棟樑和人才,嚴謹的學位制度要經過數百年的發展,最後才大致定型為學士、碩士、博士三個等級。博士旨在培養高等教育體系裡面的教學人才,也就是說,讀到博士畢業,就能跟自己的老師稱兄道弟,成為同事了。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中古時代的大學

一般而言,中古時代歐洲的“哲學博士”這個詞,最開始出現於十九世紀初的德國(嚴格地來說,當時還沒有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德國指的是以普魯士為首的德語文化圈)。在德語文化圈中,中古時代的“文藝(arts)”學科大類,被稱為哲學(philosophie)。以普魯士的柏林大學(今天叫做柏林洪堡大學,被譽為現代大學之母)為首的一批學校,進行教學制度改革,在哲學學科中推出了“哲學博士”這個學位。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所謂哲學(philosophy),是由兩個希臘詞根構成的,大致上philo,可以當成動詞“愛”來理解,sophia是名詞“智慧”,這兩個詞組合起來,就是philosophy——哲學,也就是愛智慧的意思。

在普魯士教學制度改革的語境中,所謂“哲學博士”,並不僅僅指學習形而上學,或者哲學史的博士,而是要求具備以下四種能力的高級人才:

首先,有自主蒐集知識的能力。

其次,有構築知識體系的能力。

再次,能夠從事原創性研究並拿出成果。

最後,必須經過論文答辯。

只有經過這樣的高要求訓練出來的學術人才,在某種程度上說才算是觸及了“哲學”的範圍了,不管你學什麼專業,都是本專業的有智慧者,所以被稱為“哲學博士”。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1850年的柏林大學

哲學博士制度的傳播和演變

普魯士的教學改革大獲成功,歐洲國家紛紛效仿,甚至影響了剛成立的美國。當時美國百廢待興,大學寥寥無幾,根本沒有高等學位制度,於是很多美國青年才俊,從哈佛、耶魯等大學畢業後,如果還想充實自己的知識,就得專門去德國進修拿博士學位。有鑑於此,以耶魯為首的美國大學,在十九世紀中葉也引進了“哲學博士”的制度。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1861年耶魯大學頒發的博士學位證書

英國人總是跟歐洲大陸唱反調,在德國設立哲學博士制度的同一時期,英國發展出自己的研究型學位,稱之為“科學博士”(doctor of science,簡稱D.Sc.或Sc.D.)。不過,學術圈是一個聯繫十分緊密的團體,總是特立獨行往往會造成不必要的交流麻煩,到了二十世紀初,英國人不得不放棄自己的科學博士學位,開始採用德國和美國的制度,引入哲學博士學位。原先的科學博士,變成了學位中的“太上皇”,只頒發給“具有優秀貢獻,超乎一般哲學博士之上”的人,從一個真實學位轉變為榮譽性質的虛擬學位。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頒發榮譽博士證書

自普魯士教學改革開始,已經過去200多年了,彼時對於學科的認識,完全與現在不同,當時德國學制中的所謂“哲學大類”其實包羅萬象,涵蓋了現代語境中人文學科,以及自然科學兩個領域。在當時德國人的觀念中,學物理、化學、文學、歷史、哲學的人沒有區別,都可以籠統地稱為“哲學家”。正因為如此,現在學習工程、生物、經濟等等學科的學生,博士畢業後拿到的都是哲學博士(Ph.D.),其實這也是沿襲傳統,是從當年德國人的觀念一脈相承下來的。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現在的伯林洪堡大學

需要特別指出一點,在美國學位制度中,與哲學博士相對的,是專業性質的博士學位(professional doctorate degrees),比如說醫師(doctor of medicine)和法律博士(juris doctor)。這種學位通常是取得專業執照的先決條件,打個比方,在美國要成為執業醫師,必先取得醫師學位,而在一些州要成為執業律師,也必須先有法律博士學位。

哲學博士制度的哲學淵源

哲學最開始的研究對象是形而上學(metaphysics)。形而上學這個詞來源於亞里士多德,亞氏寫過一本《物理學》(physica),他去世後,徒弟們整理他的遺作時候,發現在《物理學》這本書後面,還有一堆無法歸類的文獻,於是就把它們籠統成為形而上學(metaphysics)。這個詞也是兩個希臘語詞根組合的,meta是某東西之後的意思,physica是物理的意思,也就是說,形而上學是物理之後的知識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物理研究的對象是具象的自然世界,那它之後的對象,就只能是抽象的精神或語言了。基本上普通人瞭解的哲學,都是形而上學。由於形而上學內容晦澀、邏輯艱深,人們對哲學產生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一是輕視,認為哲學腳不點地,頭望青天,太輕浮;二是重視,認為哲學是無用之大用,只有聰明人才能學習。

到了中世紀,由於教會把持了教育,自然而然地把經院哲學變成了最主要的學術對象,有了教會的支持,哲學的地位愈加尊崇,人們對哲學的看法基本上趨於一致,在當時說一個人是哲學家,是極其光榮的評價。

"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現在留學是一件很普遍的事了,很多人拿了外國的學位,卻不清楚自己學位的來歷,鬧了不少笑話。有些人到國外留學,並且博士畢業,但拿到學位證書的時候,總會很納悶:我學得是理科,為什麼拿的是哲學博士學位呢?其實,這不是學位證書發錯了,而是西方學位制度的一個特殊現象。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俄亥俄州立大學頒發的哲學博士學位

哲學博士的歷史起源

學習理科、法學,或者跟哲學不搭界的學科,最終獲得“哲學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一般美國簡寫為Ph.D.,英國則常寫為D.Phil.),這並非學校發了假證書,而是大學系統內部的傳統規定。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麥吉爾大學的博士畢業生

“哲學博士(Ph.D.)”跟哲學系扯不上任何關係,要搞懂哲學博士是怎麼回事,得從博士(doctor)這個詞說起。學過英語的人都知道“doctor”是醫生的意思,但其實這個詞的原意是“教師”。上溯詞源,可以追蹤到中世紀,當時天主教把一批對早期教會知識傳承與理論發展有貢獻的聖人,追奉為“教會聖師(doctor of church)”。這是將doctor作為教師最早的案例,後來,它變成了學位制度的專有名詞。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教會聖師(doctor of church)”

人類文明的高等教育分三個階段,分別是學士(bachelor)、碩士(master)以及最高等的博士(doctor)。Bachelor原本的意思是“學徒、助手”;master代表“老練的熟手、師傅”;doctor則專指“教師、老師”的意思。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托馬斯·阿奎那,經院哲學的代表

在中古時代(公元476年—1457年)的歐洲,原始大學不像現在的綜合性大學,有分門別類,學科齊全的專業設置,當時的大學基本分四門:文藝、神學、醫學與法學,畢業了就算社會棟樑和人才,嚴謹的學位制度要經過數百年的發展,最後才大致定型為學士、碩士、博士三個等級。博士旨在培養高等教育體系裡面的教學人才,也就是說,讀到博士畢業,就能跟自己的老師稱兄道弟,成為同事了。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中古時代的大學

一般而言,中古時代歐洲的“哲學博士”這個詞,最開始出現於十九世紀初的德國(嚴格地來說,當時還沒有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德國指的是以普魯士為首的德語文化圈)。在德語文化圈中,中古時代的“文藝(arts)”學科大類,被稱為哲學(philosophie)。以普魯士的柏林大學(今天叫做柏林洪堡大學,被譽為現代大學之母)為首的一批學校,進行教學制度改革,在哲學學科中推出了“哲學博士”這個學位。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所謂哲學(philosophy),是由兩個希臘詞根構成的,大致上philo,可以當成動詞“愛”來理解,sophia是名詞“智慧”,這兩個詞組合起來,就是philosophy——哲學,也就是愛智慧的意思。

在普魯士教學制度改革的語境中,所謂“哲學博士”,並不僅僅指學習形而上學,或者哲學史的博士,而是要求具備以下四種能力的高級人才:

首先,有自主蒐集知識的能力。

其次,有構築知識體系的能力。

再次,能夠從事原創性研究並拿出成果。

最後,必須經過論文答辯。

只有經過這樣的高要求訓練出來的學術人才,在某種程度上說才算是觸及了“哲學”的範圍了,不管你學什麼專業,都是本專業的有智慧者,所以被稱為“哲學博士”。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1850年的柏林大學

哲學博士制度的傳播和演變

普魯士的教學改革大獲成功,歐洲國家紛紛效仿,甚至影響了剛成立的美國。當時美國百廢待興,大學寥寥無幾,根本沒有高等學位制度,於是很多美國青年才俊,從哈佛、耶魯等大學畢業後,如果還想充實自己的知識,就得專門去德國進修拿博士學位。有鑑於此,以耶魯為首的美國大學,在十九世紀中葉也引進了“哲學博士”的制度。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1861年耶魯大學頒發的博士學位證書

英國人總是跟歐洲大陸唱反調,在德國設立哲學博士制度的同一時期,英國發展出自己的研究型學位,稱之為“科學博士”(doctor of science,簡稱D.Sc.或Sc.D.)。不過,學術圈是一個聯繫十分緊密的團體,總是特立獨行往往會造成不必要的交流麻煩,到了二十世紀初,英國人不得不放棄自己的科學博士學位,開始採用德國和美國的制度,引入哲學博士學位。原先的科學博士,變成了學位中的“太上皇”,只頒發給“具有優秀貢獻,超乎一般哲學博士之上”的人,從一個真實學位轉變為榮譽性質的虛擬學位。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頒發榮譽博士證書

自普魯士教學改革開始,已經過去200多年了,彼時對於學科的認識,完全與現在不同,當時德國學制中的所謂“哲學大類”其實包羅萬象,涵蓋了現代語境中人文學科,以及自然科學兩個領域。在當時德國人的觀念中,學物理、化學、文學、歷史、哲學的人沒有區別,都可以籠統地稱為“哲學家”。正因為如此,現在學習工程、生物、經濟等等學科的學生,博士畢業後拿到的都是哲學博士(Ph.D.),其實這也是沿襲傳統,是從當年德國人的觀念一脈相承下來的。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現在的伯林洪堡大學

需要特別指出一點,在美國學位制度中,與哲學博士相對的,是專業性質的博士學位(professional doctorate degrees),比如說醫師(doctor of medicine)和法律博士(juris doctor)。這種學位通常是取得專業執照的先決條件,打個比方,在美國要成為執業醫師,必先取得醫師學位,而在一些州要成為執業律師,也必須先有法律博士學位。

哲學博士制度的哲學淵源

哲學最開始的研究對象是形而上學(metaphysics)。形而上學這個詞來源於亞里士多德,亞氏寫過一本《物理學》(physica),他去世後,徒弟們整理他的遺作時候,發現在《物理學》這本書後面,還有一堆無法歸類的文獻,於是就把它們籠統成為形而上學(metaphysics)。這個詞也是兩個希臘語詞根組合的,meta是某東西之後的意思,physica是物理的意思,也就是說,形而上學是物理之後的知識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物理研究的對象是具象的自然世界,那它之後的對象,就只能是抽象的精神或語言了。基本上普通人瞭解的哲學,都是形而上學。由於形而上學內容晦澀、邏輯艱深,人們對哲學產生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一是輕視,認為哲學腳不點地,頭望青天,太輕浮;二是重視,認為哲學是無用之大用,只有聰明人才能學習。

到了中世紀,由於教會把持了教育,自然而然地把經院哲學變成了最主要的學術對象,有了教會的支持,哲學的地位愈加尊崇,人們對哲學的看法基本上趨於一致,在當時說一個人是哲學家,是極其光榮的評價。

學習理科,為什麼學位卻是哲學博士?西方學位制度流變

黑格爾

正如前文說的,19世紀初,普魯士開始實施教育改革,當時柏林大學的校長正是德國著名哲學家黑格爾,由他經手的教學改革,必定會對哲學這個詞青睞有加,再加上彼時眾多德國哲學家在大學中影響力巨大,堪稱學術巨擘,普魯士諸大學把最高學位稱為哲學博士,也就順理成章了。

總而言之,哲學博士作為最高等的學位,發端於中世紀,定型於十九世紀的普魯士,經過百年的發展,最終在現代社會成為墨守成規的傳統。

參考資料:

《Oxford Living Dictionaries》Ph.D.詞條

《What is a DPhil?》University of Oxford

《A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in Europe:Universities in the Middle Ages》Hilde de Ridder-Symoens

《The universities of Europe in the Middle Ages》Hastings Rashdall

《How the PhD came to Britain:A Century of Struggle for Postgraduate Education》Renate Simpson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