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祁學明 編輯:金星狼

"


作者:祁學明 編輯:金星狼

鎮原縣名淺考

鎮原郭原 金星狼攝


鎮原二字,緣何而得之?史書雖均有志載,然對其名的起緣,沒有看到過具體明確的解釋,多數人不甚明瞭。

根據魯迅先生的地質論,這裡原屬海域,遠古退海以後,呈現出大平原,故稱大原。各代沿革雖異,但多不離原字,夏代置稱其戎翟,商代置稱昆戎,周代置稱彭戎國。《輯志》載:考書載傳彭廬在周西北,周都岐山,今廬在其西,邑在彭原,彭陽在周之北,即古彭戎國境。彭國亡,周置大原於此,原州之名源於此。戰國時期,置稱義戎渠地。《杜氏通典》載:隴西、北地、上郡,皆義戎渠地。秦代,置稱北地郡,建址朝那。民國《重修鎮原縣誌》載:秦北地郡,置朝那縣,即太洋湫,乃鎮原置縣之始。《前漢地理志》、《一統志》、《括地誌》、《方輿記》、《輯志》、《平涼府志》、《陝西通志》等記載,大致相同。太(亦作大解)湫(亦作池解),稱“太洋湫”,原本是比較大的。歷經滄桑變遷,原面不斷升高,湫水逐漸降低,而且面積縮小,人們便叫它“太陽池”(在今屯字鎮)。西漢時期,置稱安定郡,建址高平,共轄二十一縣。《前漢地理志》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析北地郡置。《一統志》載:安定漢之郡名,治高平縣。東漢時期,置稱安定郡,建址臨涇,共轄八縣。《東漢郡國志序》載:凡前志有縣名,今所不載者,皆世祖所並省也,前無今有者,後所置也。凡縣名先書者,郡所治也。晉代,置稱安定郡,建址臨涇,共轄七縣。《晉地理志》載:安定屬雍州,漢置,晉因之。元魏時期,在這裡設置二州:一曰涇州,建址臨涇,共轄六郡,十七縣。《一統志》載:元魏改晉之安定郡為涇州,仍治臨涇。二曰原州,建址高平第一,共轄二郡四縣。《魏書》載:太延二年(436年)置鎮,正光五年(524年)改為州,並置郡縣,北周置部管府。《一統志》載:原州即今鎮原。隋代,在這裡設置二郡:一曰平涼郡,建址平高,轄五縣。《隋·地理志》載:舊置原州。開皇初郡廢,以州統縣;大業初廢州,改置平涼郡。二曰安定郡,建址安定,轄七縣。唐代和五代時期,均稱原州,行後建址平高和臨涇。

"


作者:祁學明 編輯:金星狼

鎮原縣名淺考

鎮原郭原 金星狼攝


鎮原二字,緣何而得之?史書雖均有志載,然對其名的起緣,沒有看到過具體明確的解釋,多數人不甚明瞭。

根據魯迅先生的地質論,這裡原屬海域,遠古退海以後,呈現出大平原,故稱大原。各代沿革雖異,但多不離原字,夏代置稱其戎翟,商代置稱昆戎,周代置稱彭戎國。《輯志》載:考書載傳彭廬在周西北,周都岐山,今廬在其西,邑在彭原,彭陽在周之北,即古彭戎國境。彭國亡,周置大原於此,原州之名源於此。戰國時期,置稱義戎渠地。《杜氏通典》載:隴西、北地、上郡,皆義戎渠地。秦代,置稱北地郡,建址朝那。民國《重修鎮原縣誌》載:秦北地郡,置朝那縣,即太洋湫,乃鎮原置縣之始。《前漢地理志》、《一統志》、《括地誌》、《方輿記》、《輯志》、《平涼府志》、《陝西通志》等記載,大致相同。太(亦作大解)湫(亦作池解),稱“太洋湫”,原本是比較大的。歷經滄桑變遷,原面不斷升高,湫水逐漸降低,而且面積縮小,人們便叫它“太陽池”(在今屯字鎮)。西漢時期,置稱安定郡,建址高平,共轄二十一縣。《前漢地理志》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析北地郡置。《一統志》載:安定漢之郡名,治高平縣。東漢時期,置稱安定郡,建址臨涇,共轄八縣。《東漢郡國志序》載:凡前志有縣名,今所不載者,皆世祖所並省也,前無今有者,後所置也。凡縣名先書者,郡所治也。晉代,置稱安定郡,建址臨涇,共轄七縣。《晉地理志》載:安定屬雍州,漢置,晉因之。元魏時期,在這裡設置二州:一曰涇州,建址臨涇,共轄六郡,十七縣。《一統志》載:元魏改晉之安定郡為涇州,仍治臨涇。二曰原州,建址高平第一,共轄二郡四縣。《魏書》載:太延二年(436年)置鎮,正光五年(524年)改為州,並置郡縣,北周置部管府。《一統志》載:原州即今鎮原。隋代,在這裡設置二郡:一曰平涼郡,建址平高,轄五縣。《隋·地理志》載:舊置原州。開皇初郡廢,以州統縣;大業初廢州,改置平涼郡。二曰安定郡,建址安定,轄七縣。唐代和五代時期,均稱原州,行後建址平高和臨涇。

鎮原縣名淺考

昔日孟壩 金星狼攝

僅據以上所述,可知鎮原的“原”字,故從地形而來,亦說明,元魏之涇州,唐、宋之原州,建址均在臨涇。

那麼,“鎮”字因何而得?《唐書·地理志》載:至德元年(756年),吐蕃侵陷原州,節度使奏設置行原州於靈臺之百里城。乾元元年(758年)複稱原州。貞元十九年(803年)又徙治臨涇。大中三年(849年)收復關隴,歸高平。廣明(880年)後,滅吐蕃,治所臨涇即安。《宋史·地理志》載:本原州平高縣之地,至道二年(996年),置鎮戎軍,建址平高,轄三城、十四堡又二寨;並置原州,建址臨涇,轄二縣、二鎮、五寨。

這時增設鎮戎軍,含有鎮邊御外之意。金代,仍襲置鎮州、原州,共轄四縣、三鎮、五寨。《元史·地理志》載:元改鎮原州,將鎮之東山、三川二縣歸屬。至元七年(1270年),例幷州縣,又將臨涇、彭陽、東山、三川四縣歸本州。《平涼府志》載:金改鎮戎軍為州,又置原州,至元將鎮、原二州合併為鎮原州。《明史·地理志》載:明初仍為鎮原州。洪武二年(1369年)降為縣。《明李從圖志》載:鎮原州降為縣後,縣城仍在原州舊址,鎮州以西的地方劃為開城,後為固原州。

"


作者:祁學明 編輯:金星狼

鎮原縣名淺考

鎮原郭原 金星狼攝


鎮原二字,緣何而得之?史書雖均有志載,然對其名的起緣,沒有看到過具體明確的解釋,多數人不甚明瞭。

根據魯迅先生的地質論,這裡原屬海域,遠古退海以後,呈現出大平原,故稱大原。各代沿革雖異,但多不離原字,夏代置稱其戎翟,商代置稱昆戎,周代置稱彭戎國。《輯志》載:考書載傳彭廬在周西北,周都岐山,今廬在其西,邑在彭原,彭陽在周之北,即古彭戎國境。彭國亡,周置大原於此,原州之名源於此。戰國時期,置稱義戎渠地。《杜氏通典》載:隴西、北地、上郡,皆義戎渠地。秦代,置稱北地郡,建址朝那。民國《重修鎮原縣誌》載:秦北地郡,置朝那縣,即太洋湫,乃鎮原置縣之始。《前漢地理志》、《一統志》、《括地誌》、《方輿記》、《輯志》、《平涼府志》、《陝西通志》等記載,大致相同。太(亦作大解)湫(亦作池解),稱“太洋湫”,原本是比較大的。歷經滄桑變遷,原面不斷升高,湫水逐漸降低,而且面積縮小,人們便叫它“太陽池”(在今屯字鎮)。西漢時期,置稱安定郡,建址高平,共轄二十一縣。《前漢地理志》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析北地郡置。《一統志》載:安定漢之郡名,治高平縣。東漢時期,置稱安定郡,建址臨涇,共轄八縣。《東漢郡國志序》載:凡前志有縣名,今所不載者,皆世祖所並省也,前無今有者,後所置也。凡縣名先書者,郡所治也。晉代,置稱安定郡,建址臨涇,共轄七縣。《晉地理志》載:安定屬雍州,漢置,晉因之。元魏時期,在這裡設置二州:一曰涇州,建址臨涇,共轄六郡,十七縣。《一統志》載:元魏改晉之安定郡為涇州,仍治臨涇。二曰原州,建址高平第一,共轄二郡四縣。《魏書》載:太延二年(436年)置鎮,正光五年(524年)改為州,並置郡縣,北周置部管府。《一統志》載:原州即今鎮原。隋代,在這裡設置二郡:一曰平涼郡,建址平高,轄五縣。《隋·地理志》載:舊置原州。開皇初郡廢,以州統縣;大業初廢州,改置平涼郡。二曰安定郡,建址安定,轄七縣。唐代和五代時期,均稱原州,行後建址平高和臨涇。

鎮原縣名淺考

昔日孟壩 金星狼攝

僅據以上所述,可知鎮原的“原”字,故從地形而來,亦說明,元魏之涇州,唐、宋之原州,建址均在臨涇。

那麼,“鎮”字因何而得?《唐書·地理志》載:至德元年(756年),吐蕃侵陷原州,節度使奏設置行原州於靈臺之百里城。乾元元年(758年)複稱原州。貞元十九年(803年)又徙治臨涇。大中三年(849年)收復關隴,歸高平。廣明(880年)後,滅吐蕃,治所臨涇即安。《宋史·地理志》載:本原州平高縣之地,至道二年(996年),置鎮戎軍,建址平高,轄三城、十四堡又二寨;並置原州,建址臨涇,轄二縣、二鎮、五寨。

這時增設鎮戎軍,含有鎮邊御外之意。金代,仍襲置鎮州、原州,共轄四縣、三鎮、五寨。《元史·地理志》載:元改鎮原州,將鎮之東山、三川二縣歸屬。至元七年(1270年),例幷州縣,又將臨涇、彭陽、東山、三川四縣歸本州。《平涼府志》載:金改鎮戎軍為州,又置原州,至元將鎮、原二州合併為鎮原州。《明史·地理志》載:明初仍為鎮原州。洪武二年(1369年)降為縣。《明李從圖志》載:鎮原州降為縣後,縣城仍在原州舊址,鎮州以西的地方劃為開城,後為固原州。

鎮原縣名淺考

潛夫山隨拍 金星狼攝

至此,已說明“鎮原”因鎮州與原州合併而得名。

在志書沿革中,有高平縣、高平郡、高平第一城、平高縣等名稱,對它們又如何理解,建址又在何地?

《輯志》載:高平縣址在今縣城西南六十里杜家寨子。相傳舊址長十五里,寬七八里,西有城隍廟,東有四郎廟。據《漢書考證》載:隋改名平高縣。宋至道二年(996年),在此設鎮戎軍。今此地東北八十里處有武亭城(中原鄉武亭行政村),十五里處有黨原城(現屬涇川縣),為漢通西域故道,城西北三十里外有新城故驛站(今新城鄉),南二十五里有白水驛站,沿涇河大川,亦稱高平川。《一統志》載:高平是漢代縣名,為安定郡治所。東漢永初年間廢郡。魏又置高平鎮、太平郡,治高平第一城,在縣東。隋大業初廢州,改置平涼郡。唐初為原州,後改平涼郡,乾元初年又復為原州。宋在高平置軍,金改為鎮州,遷署臨涇,高平逐廢,又乞討為平高郡。《輯志》載:平高在今縣東太平鎮。《陝西通志》載:元魏置太平郡,後改為平高郡。隋開皇初郡廢。大業初置平涼郡,治陽音川,唐開元五年移治古塞城。《輯志》載:古塞城即今屯字鎮寺石料等處之地,元魏初置原州於此。《慕志》雲:今土人猶號其地為古原州城,已廢。又案括地誌,朝那湫祠在平高縣東南二十里今邑太洋湫,即朝那湫。而平高在其北二十里,又其地有陽音川。今訛傳為陽寧雲古塞城。今縣川西百里城子楊家地有城今猶號古城。

"


作者:祁學明 編輯:金星狼

鎮原縣名淺考

鎮原郭原 金星狼攝


鎮原二字,緣何而得之?史書雖均有志載,然對其名的起緣,沒有看到過具體明確的解釋,多數人不甚明瞭。

根據魯迅先生的地質論,這裡原屬海域,遠古退海以後,呈現出大平原,故稱大原。各代沿革雖異,但多不離原字,夏代置稱其戎翟,商代置稱昆戎,周代置稱彭戎國。《輯志》載:考書載傳彭廬在周西北,周都岐山,今廬在其西,邑在彭原,彭陽在周之北,即古彭戎國境。彭國亡,周置大原於此,原州之名源於此。戰國時期,置稱義戎渠地。《杜氏通典》載:隴西、北地、上郡,皆義戎渠地。秦代,置稱北地郡,建址朝那。民國《重修鎮原縣誌》載:秦北地郡,置朝那縣,即太洋湫,乃鎮原置縣之始。《前漢地理志》、《一統志》、《括地誌》、《方輿記》、《輯志》、《平涼府志》、《陝西通志》等記載,大致相同。太(亦作大解)湫(亦作池解),稱“太洋湫”,原本是比較大的。歷經滄桑變遷,原面不斷升高,湫水逐漸降低,而且面積縮小,人們便叫它“太陽池”(在今屯字鎮)。西漢時期,置稱安定郡,建址高平,共轄二十一縣。《前漢地理志》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析北地郡置。《一統志》載:安定漢之郡名,治高平縣。東漢時期,置稱安定郡,建址臨涇,共轄八縣。《東漢郡國志序》載:凡前志有縣名,今所不載者,皆世祖所並省也,前無今有者,後所置也。凡縣名先書者,郡所治也。晉代,置稱安定郡,建址臨涇,共轄七縣。《晉地理志》載:安定屬雍州,漢置,晉因之。元魏時期,在這裡設置二州:一曰涇州,建址臨涇,共轄六郡,十七縣。《一統志》載:元魏改晉之安定郡為涇州,仍治臨涇。二曰原州,建址高平第一,共轄二郡四縣。《魏書》載:太延二年(436年)置鎮,正光五年(524年)改為州,並置郡縣,北周置部管府。《一統志》載:原州即今鎮原。隋代,在這裡設置二郡:一曰平涼郡,建址平高,轄五縣。《隋·地理志》載:舊置原州。開皇初郡廢,以州統縣;大業初廢州,改置平涼郡。二曰安定郡,建址安定,轄七縣。唐代和五代時期,均稱原州,行後建址平高和臨涇。

鎮原縣名淺考

昔日孟壩 金星狼攝

僅據以上所述,可知鎮原的“原”字,故從地形而來,亦說明,元魏之涇州,唐、宋之原州,建址均在臨涇。

那麼,“鎮”字因何而得?《唐書·地理志》載:至德元年(756年),吐蕃侵陷原州,節度使奏設置行原州於靈臺之百里城。乾元元年(758年)複稱原州。貞元十九年(803年)又徙治臨涇。大中三年(849年)收復關隴,歸高平。廣明(880年)後,滅吐蕃,治所臨涇即安。《宋史·地理志》載:本原州平高縣之地,至道二年(996年),置鎮戎軍,建址平高,轄三城、十四堡又二寨;並置原州,建址臨涇,轄二縣、二鎮、五寨。

這時增設鎮戎軍,含有鎮邊御外之意。金代,仍襲置鎮州、原州,共轄四縣、三鎮、五寨。《元史·地理志》載:元改鎮原州,將鎮之東山、三川二縣歸屬。至元七年(1270年),例幷州縣,又將臨涇、彭陽、東山、三川四縣歸本州。《平涼府志》載:金改鎮戎軍為州,又置原州,至元將鎮、原二州合併為鎮原州。《明史·地理志》載:明初仍為鎮原州。洪武二年(1369年)降為縣。《明李從圖志》載:鎮原州降為縣後,縣城仍在原州舊址,鎮州以西的地方劃為開城,後為固原州。

鎮原縣名淺考

潛夫山隨拍 金星狼攝

至此,已說明“鎮原”因鎮州與原州合併而得名。

在志書沿革中,有高平縣、高平郡、高平第一城、平高縣等名稱,對它們又如何理解,建址又在何地?

《輯志》載:高平縣址在今縣城西南六十里杜家寨子。相傳舊址長十五里,寬七八里,西有城隍廟,東有四郎廟。據《漢書考證》載:隋改名平高縣。宋至道二年(996年),在此設鎮戎軍。今此地東北八十里處有武亭城(中原鄉武亭行政村),十五里處有黨原城(現屬涇川縣),為漢通西域故道,城西北三十里外有新城故驛站(今新城鄉),南二十五里有白水驛站,沿涇河大川,亦稱高平川。《一統志》載:高平是漢代縣名,為安定郡治所。東漢永初年間廢郡。魏又置高平鎮、太平郡,治高平第一城,在縣東。隋大業初廢州,改置平涼郡。唐初為原州,後改平涼郡,乾元初年又復為原州。宋在高平置軍,金改為鎮州,遷署臨涇,高平逐廢,又乞討為平高郡。《輯志》載:平高在今縣東太平鎮。《陝西通志》載:元魏置太平郡,後改為平高郡。隋開皇初郡廢。大業初置平涼郡,治陽音川,唐開元五年移治古塞城。《輯志》載:古塞城即今屯字鎮寺石料等處之地,元魏初置原州於此。《慕志》雲:今土人猶號其地為古原州城,已廢。又案括地誌,朝那湫祠在平高縣東南二十里今邑太洋湫,即朝那湫。而平高在其北二十里,又其地有陽音川。今訛傳為陽寧雲古塞城。今縣川西百里城子楊家地有城今猶號古城。

鎮原縣名淺考

平泉劇場 金星狼攝

上述志載說明,漢之高平在縣西南原峰;而魏之高平縣、平高郡、太平郡、高平第一城,隋之平涼郡,建址均在縣東太平鎮,不同時代雖易名,但未易地。

筆者孤陋寡聞,僅憑一知半解,大膽拋磚引玉,難免謬誤。敬祈智博高士斧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