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六方會談特使:打破僵局,美需及時回報朝鮮'

"

【環球時報記者白雲怡】在6月底中、朝、美、韓四國領導人密集訪問和會晤後,朝鮮半島似乎進入一個平靜期。一年多來,“首腦外交”精彩紛呈,接下來半島和平進程能否從“吸引眼球”走向真正的“開花結果”?局面的突破需要引入哪些“新動力”?帶著這些問題,《環球時報》記者日前在清華大學主辦的“世界和平論壇”召開期間專訪了美國前六方會談特使狄長禮(Joseph Detrani)。狄長禮在小布什政府時期曾擔任六方會談特使和國家情報總監助理,是2005年“9·19共同聲明”簽署和六方會談停滯的見證者。而在奧巴馬政府的美朝關係“冰凍期”,他接過“祕密溝通”的指揮棒,促成美國前總統克林頓2009年訪問朝鮮。狄長禮曾被認為是對朝“鷹派”,但在經歷了這些年半島局勢的跌宕起伏後,他認為“除了談判,沒有其他選擇”。狄長禮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為突破僵局,美國或應在“行動換行動”方面有所讓步。

"

【環球時報記者白雲怡】在6月底中、朝、美、韓四國領導人密集訪問和會晤後,朝鮮半島似乎進入一個平靜期。一年多來,“首腦外交”精彩紛呈,接下來半島和平進程能否從“吸引眼球”走向真正的“開花結果”?局面的突破需要引入哪些“新動力”?帶著這些問題,《環球時報》記者日前在清華大學主辦的“世界和平論壇”召開期間專訪了美國前六方會談特使狄長禮(Joseph Detrani)。狄長禮在小布什政府時期曾擔任六方會談特使和國家情報總監助理,是2005年“9·19共同聲明”簽署和六方會談停滯的見證者。而在奧巴馬政府的美朝關係“冰凍期”,他接過“祕密溝通”的指揮棒,促成美國前總統克林頓2009年訪問朝鮮。狄長禮曾被認為是對朝“鷹派”,但在經歷了這些年半島局勢的跌宕起伏後,他認為“除了談判,沒有其他選擇”。狄長禮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為突破僵局,美國或應在“行動換行動”方面有所讓步。

美國前六方會談特使:打破僵局,美需及時回報朝鮮

狄長禮曾是美國負責對朝談判的特使。白雲怡攝

環球時報:在朝鮮半島問題相關方新一輪積極互動後,您如何看待局勢的發展前景?您認為在朝韓邊境舉行的第三次“金特會”是否有實質性意義?

狄長禮:我對半島局勢的發展前景非常樂觀。特朗普總統和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在板門店的會晤是一個非常積極的進展,其中最實質的成果之一是雙方都同意開啟工作級別的談判。這非常重要,因為美朝首腦河內會晤兩國空手而歸的一大原因,正是在領導人進行會晤前沒有準備性會議,真正的談判者們實際上連面都沒怎麼見。

作為一名曾經參與美朝談判的人員,我深知半島事務之複雜,它需要大量的時間、努力和麵對面的談判。比如我們所說的完全、可核查的無核化到底是什麼意思?應當如何才能做到?我們將以“行動換行動”的方式來達到這一目的,還是需要讓朝鮮先做完一切(美國才給予補償)?再比如,當我們說到美朝關係正常化時,是否意味著一定要簽署半島和平協定?這些繁瑣的內容都需要工作級別的談判來釐清。

環球時報:美朝在無核化定義、朝鮮棄核時間表和解除制裁這三個問題上立場差距很大。這些問題真的可能通過談判解決嗎?雙方可能各自需要做出哪些讓步?

狄長禮:除了嘗試通過談判解決,我們沒有其他選擇。事情當然不會那麼快解決,但當雙方把事情都攤開到桌面上後,將會有許多的互相讓步。

我想到的第一個需要讓步的方面,就是“行動換行動,承諾換承諾”這一方式。自2003年我開始參與對朝談判工作以來,我從沒看到過朝鮮主動做好所有事情再等待美國迴應的情況發生過。每當他們前行一步,都需要一些回報。所以對於美國一些人來說,這可能是需要讓步的地方。

對朝方來說,一個重大的讓步是,他們需要理解,美國絕對不可能接受朝鮮成為核武國家,哪怕是事實上的擁核國家,因為這可能導致地區進入一場核軍備競賽,進而阻礙東北亞和平框架的構建。我知道朝鮮方面有時候會想,為什麼美國可以接受巴基斯坦,而不能接受朝鮮?朝鮮為什麼不能採取“巴基斯坦模式”?如果朝鮮認為美國可能在這一問題上有所動搖,會接受自己成為事實上的有核國家,那將是一個可怕的錯誤,將會使其在談判中喪失很大的靈活性。

從堅決保核到打算棄核,朝鮮的決定是戰略性的

環球時報:目前半島局勢面臨的最大風險和不確定性是什麼?

狄長禮:我認為最大的挑戰是,也許我們無法就完全、可核查的無核化達成一致,這個可能性是存在的,儘管我不希望如此。

我個人認為,金正恩委員長的戰略決策是,只有在與美國的關係正常化、建立和平機制、對朝制裁能夠解除,且這些可以轉化為朝鮮的安全保障後,他才準備進行完全、可核查的無核化。而對美方的一些人來說,關係正常化或和平機制的建立當然也將是非常積極的進展,但這裡存在一個誰先誰後的問題。而即使美國同意按照(朝鮮希望的)“行動換行動”方式來推動,也可能遇到許多問題,比如朝鮮可能要求在拆除核設施前與美國建立正常外交關係,但美國可能只會設立一個辦公室而非大使館。我的經驗讓我可以很肯定地說,每一個技術細節對朝鮮來說都是極為敏感的問題,那畢竟是他們的核威懾力量。

環球時報:您是少數和朝鮮政府高官有過直接接觸的美國人之一,朝鮮官員在談判中給您留下的印象如何?

狄長禮:我非常尊敬在六方會談和此後的美朝“一軌半”會談中與我共事的朝鮮外交官。我見過金英哲幾次,他個性強硬,觀點犀利,是一位強烈的愛國主義者。這很好理解,因為他出身於朝鮮的情報系統。同時他也是一個聰明的談判者,我認為他是朝鮮關心國家安全的高級軍官的代表。

環球時報:通過與朝鮮的直接接觸,您認為朝鮮棄核的決心堅定嗎?

狄長禮:在六方會談之後的美朝“一軌半”會談中,時任朝鮮副外相李勇浩和該國其他高級外交官曾對我們非常明確地表明過立場,即美國應當承認朝鮮是一個核武國家。不過,我認為這一局面在金正恩上臺後有所改變。儘管他周圍的一部分人認為,朝鮮不應該放棄核武器,但我認為他做出了戰略性的決定,他不想繼續過去半個世紀的制裁和孤立,希望給自己和朝鮮人民都帶來一種全新的生活,而擁有核武器並不會有助於他實現這一目標。

“是的,已經一年多了,但別忘了,半島核問題已經存在了25年”

環球時報:過去一年多,朝鮮半島局勢向前發展最大的“推動力”之一就是朝美最高領導人間的會晤,這一模式創造了諸多“歷史第一”,但有人認為未來其作用會遞減。您認為“金特會”這一模式接下來是否還應該繼續?是否需要引入更多“新動力”?

狄長禮:我認為美朝最高領導人會晤這一模式還應該繼續,但需要在工作層談判取得一些進展後兩位領導人再會面。也就是說,在特朗普總統與金正恩委員長的下一次會晤中,他們若能就棄核路線圖甚至時間表達成某種協議,那將非常棒。假如雙方無法把具體的東西擺在桌面上並達成一致,我不確定再來一次領導人會晤(效果)是否還會積極。

至於新的推動力,我想在接下來的工作層會談中我們會逐漸發現一些可能性。我想它可能是其他相關國家的參與,比如中國——如果美朝有一天要簽訂和平協議,中國當然需要坐到談判桌前。也許其他國家也可以,正如之前的六方會談,俄羅斯和日本也可以對局勢起到推動作用。不過,現階段我覺得最必要的新推動力,就是工作層磋商,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環球時報:如今距第一次“金特會”已一年有餘,您認為朝鮮半島的局面有實質性改變嗎?

狄長禮:新加坡美朝領導人聯合聲明中提到的四個基本目標——美朝關係轉變、建立永久和平機制、完全無核化以及朝方送還朝鮮戰爭中死去的美國人遺骸,其中最後一個已經實現,其他三項還有待進一步推動,但我認為我們處在前進的過程中。

過去一年多,我們看到半島沒有任何核試驗發生,沒有任何遠程導彈試射,也沒有發生衝突性事件。我認為這已經是一種進步。是的,已經一年多了,但別忘了,半島核問題已經存在了25年。如果大家還記得,在2005年9月,六方會談一度就朝鮮半島無核化達成一份很好的聯合聲明,那是兩年(工作層)談判的結果,而現在半島問題比2005年更加複雜,但我相信我們最終一樣可以達成這樣的成果。

環球時報:明年舉行的美國大選是否會為美朝關係帶來變數?

狄長禮:如果我是朝鮮領導人的政策顧問,我會建議抓住眼下這個絕佳時機,因為他正和一個非常希望此事能成功的美國總統直接對話。在2020年美國大選前,雙方雖然不必解決一切問題,但至少可以就路線圖或時間表等實質性內容達成備忘錄等白紙黑字的東西。這樣一來,不管2020年後發生什麼,它都將在美朝關係中發揮獨特作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