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政變對趙國影響有多大?

公元前326年,年僅十五歲的趙武靈王即位,這位趙國有史以來最傑出的君王從此開啟了趙國稱霸的時代。

即位之初,趙武靈王就出色的完成了歷史對他的考驗。在五國犯邊趙國之時,他在大臣肥義的指導下,對欲以會葬為名而欲行瓜分趙國之實的列國實行雷霆手段。

首先整個趙國進入一級戰備狀態,並告知列國,只允許列國使者攜帶國君的弔唁之物進入趙國,同時對五國實行分化瓦解的戰略,迫使其退兵。

此時列國君王看著這位年輕的君王以如此雷霆手段就瓦解了趙國的危機,無不對其另眼相看。在此陰謀無法得逞之後,各國便遞交國書重新與趙國修好。

當時的趙國在趙肅侯時代開始新進崛起,可是有一個問題便一直縈繞在趙國列國君王的心間。這無疑是趙國曆代君王心頭的一根刺,那就是將整個趙國一分為二的中山國。

中山國在戰國時代雖說在戰國時代沒有戰國七雄那麼大的影響。但是他當時也號稱是千乘之國,實力絕對不可小覷。中山國幾次被覆滅,又幾次奇蹟般的復國。

沙丘政變對趙國影響有多大?

當然這其中肯定有別的國家參與在其中,為何?因為只要有中山國在,那麼趙國的後方就永遠無法安穩,趙國自趙肅侯時代開始崛起,當時的趙國儼然是新的三晉領導者。為了制衡趙國,中山國就必須得一直像一顆釘子一樣楔在趙國中間,讓他不得動彈。

趙肅侯至死都沒有能解決中山國這個問題,最終帶著這個遺憾永遠的離開了塵世。即位後的趙武靈王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當然他也知道要解決這個禍患並不容易。

撇開中山國本身的實力不說,列國的眼睛一直盯著趙國。他們不會願意他們的周邊有一個強國實時威脅他們的國土安全,因此只有趙國自身的實力強大了才能徹底解決這個禍患。

公元前317年,在魏相公孫衍的主持下第一次合縱攻秦之戰開始。此戰秦國針對五國人心不齊的局面採取分化瓦解,各個擊破。秦惠文王命樗裡子率秦軍在修魚之戰中大敗韓、趙、魏三國聯軍。

沙丘政變對趙國影響有多大?

也就是此戰,趙武靈王意識到了秦國變法的強大,而趙國想要變強也要變法。此時中原亂戰,趙國倘若再牽扯其中,對趙國的發展則將會很不利,因此趙武靈王下了兩個重要的決定:

其一:改變趙肅侯以來的南下戰略,改為北進,從北方胡人手裡奪取土地來擴大趙國地盤。

其二:學習胡人的騎兵戰術,穿胡人的衣服,改變以往戰車作戰的方式,是為所謂的胡服騎射。

這兩個政策的下達從此讓趙國在七雄的爭霸之中如魚得水,趙國因此而擴地千里。並且經過十幾二十年的戰爭,趙國終於將中山國收入囊中,從此趙國再也不用擔心後方不穩。

本以為趙國可以在此時崛起了,可是就在公元前295年發生了一件影響戰國命運的事件。一代雄主趙武靈王在沙丘之變中被活活餓死。 此次事件可謂影響深遠,對於列國來說這可謂是一件好事,可是對於趙國來說又是一件非常不利於趙國的惡性事件。沙丘政變所帶來的影響遠不止表面那麼簡單,對趙國來說其損失不可謂不大:

其一:秦國從此失去了一個強有力的對手

趙武靈王在世時為了削弱秦國曾經深入秦國腹地專門去觀察秦國咸陽附近的地利位置。但是很不巧的是,他不凡的氣度引起了秦國當政者秦宣太后的警覺,趙武靈王此時知道秦國不能久留,當天就在趙國大臣樓緩的幫助下逃回了趙國。

自秦國歸來之後,趙武靈王心中有了一個滅秦計劃,當然至今看來這個計劃則是相當的大膽,其具體措施:

一路由一員大將帶領率領趙國的部隊前往函谷關之前扣關,拖住秦國都大部分主力讓其無暇他顧,當然此一路是偏師。

另一路大軍則由雲中出發用趙國極其擅長的騎兵繞過函谷關之地以閃電戰的方式直取秦國的都城咸陽,就算打不下咸陽其也能給秦國造成很強的威懾。

當然這一個計劃隨著趙武靈王的逝去而破滅,這個計劃究竟能否滅秦我們也不得而知。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個計劃一旦實施,秦國將會遭受很重大的打擊。

沙丘政變對趙國影響有多大?

秦國自商鞅變法後開始變強,秦惠文王繼位之後,列國不允許有一個威脅到他國生存的強大鄰國,因此便屢屢合縱攻秦。趙國也曾經是其中的參與者,可是為什麼合縱攻秦屢屢失敗呢?

除了列國人心不齊之外,還有一個就是秦國握有易守難攻的關中之地。當年秦孝公遷都咸陽,也是看中了咸陽的軍事價值,外加上關中之地土地肥沃極其適合耕種,也因此秦國能夠愈戰愈強。

而函谷關之地利更是讓列國望關興嘆。秦國只需數萬人就能擋住列國數十萬大軍的輪番攻擊,也因此這“一夫莫當,萬夫莫開”的函谷關曾經也被人稱之為“天下第一關”。

趙武靈王的這個滅秦計劃是直接繞過函谷關直取關中腹地,從內部對秦國進行瓦解。

其戰法可以借鑑後世的衛青和霍去病對匈奴的方法,趙武靈王構想的和他們兩人的戰法可以說也是如出一轍。運用騎兵對秦國進行經濟和有生力量的打擊。

當時各國戰法還是以戰車為主,大規模運用騎兵的唯有趙國一家,因此就算秦國想要反擊卻也不一定可以追的上騎兵組成的趙國。

當然運用騎兵作戰也有一個缺陷,那就是極其不擅於攻城,秦國一旦堅壁清野那麼趙國就會危險了。可是換個角度想想,這對秦國來說不也是一種損失麼?

什麼是堅壁清野,就是使敵人攻不下據點又得不到任何東西的措施,是一種對付優勢敵人入侵而困死、餓死敵人的作戰方法。

沙丘政變對趙國影響有多大?

但是堅壁清野卻也是一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方法。秦國是在主場作戰,堅壁清野消耗的則是秦國的國力,因此無論趙國是否能攻下咸陽,秦國也將損失慘重,這就是所謂的弱秦。

趙武靈王之死讓趙國失去了一個弱秦的大好機會,同時趙武靈王的死也意味著之後的山東六國之中再也沒有一個能抗衡秦國的雄才大略之君了。

並且趙武靈王在位時期將邦交做的極好,秦國國君秦昭襄王也是趙武靈王的謀劃之下才能回國登位,同樣的燕國也是如此。

因此趙武靈王這個人對秦國就是一種威懾。

其二:李兌專權,將相不和

沙丘政變帶走的不單單是一個令秦國畏懼的強大對手,對趙國內部來說也有深遠的影響。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李兌的專權引起了趙國內部的恐慌。

在古時為什麼權臣做大會引起君王的恐慌?其實權臣本身一個人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其背後的那巨大的利益鏈。

權臣是怎麼樣形成的?就是因為有很多人依附於他,然後慢慢地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集團和皇權相抗衡,導致令出多門,沒有統一的法度。而君王為了自己的國政的順利的實行就會和權臣集團作鬥爭,但是這無疑會加劇國家的內耗。

李兌和公子成在沙丘政變之後餓死了趙武靈王而立下了大功。可惜公子成不久之後因病去世了,公子成死後最終由李兌把持朝政。

沙丘政變對趙國影響有多大?

李兌此人雖然生性貪婪,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治理下的趙國還是井井有條的,並且其在諸侯間很有威望,為趙國帶來了很多的便利。並且李兌此人是主張合縱伐秦的,甚至參與了蘇秦策劃的五國攻秦之戰。

可惜他的專權引起了趙國很多人士的不滿。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他和韓徐為之間的鬥爭。一個主張合縱攻秦,另一個則主張合縱攻齊,兩人各不相讓,誰也不服誰。

當一個朝堂之上一旦有兩股意見相左之時,那麼其背後必定有暗湧,而當兩股力量勢均力敵之時損耗的則就是國家的元氣,他們兩個在這件事上爭執不下,最終導致了將相不和。

而將相不和最終折損的還是趙國的元氣,最終李兌被罷相,由此趙國也損失了一個人才。

其三:託孤忠臣的死去

要說沙丘政變最重大的影響則是老臣肥義的去世,肥義對趙國來說可謂是意義深遠。

首先他是作為趙武靈王的託孤忠臣輔佐其繼位的,當五國陳兵趙國之時,是他幫助趙武靈王解決了危機。

之後趙武靈王欲變法進行胡服騎射之時,首先問的就是老將肥義的意見,當肥義支持趙武靈王改革之時,趙武靈王才繼續進行大刀闊斧的深化改革。

沙丘政變對趙國影響有多大?

而當變法進行到一半之時,國內反對變法的呼聲越來越高,變法到了很艱難的地步。此時又是肥義無條件的支持趙武靈王,最終趙國胡服騎射空前的成功,其不單單是影響了趙國也影響了後世。

後來趙武靈王退位由趙惠文王繼位,趙武靈王選定的託孤重臣還是肥義,由此可見這位老臣是多麼的受人尊重。

他在趙國朝堂威望極高,就算是公子成也不能和他相比,如果肥義不死的話根本沒有可能李兌專權的事件,因為李兌當時就是肥義手底下做事。

沙丘政變對趙國影響有多大?

趙武靈王晚年欲立趙章為代王之時,肥義就是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

他雖然一手幫助趙武靈王繼位,可是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趙國。而立趙章為代王則就是分裂趙國,對於趙國百害而無一利。

最終這位忠勇的老臣最終為了保護趙惠文王在沙丘政變之中慘遭殺害,他的死讓趙國蒙受了巨大的損失。

為何?有他在根本就沒有李兌專權的事件,他歷經趙肅侯、趙武靈王、趙惠文王三朝,是正宗的三朝元老,其所建立的功勳並不是李兌能比擬的。

沙丘政變讓趙國又一次陷入了內亂之中,國家整日忙於內鬥,也因此錯失了發展的大好機會,但是朝堂不穩卻一直是趙國的通病,這也限制了趙國的發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