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勇者勝“的趙奢何以剛出兵就紮營堅壁? | 郭曉明

導讀

秦攻閼與,趙王賞識趙奢說的“道遠險狹,譬猶兩鼠鬥於穴中,將勇者勝”觀念,派他去解閼與之圍。大家還以為後邊要來一場“上甘嶺”或“大渡河”這樣的勇鬥,誰知道趙奢才出國都三十里就堅壁二十八天,其中妙處,偏偏由於趙奢的軍令而沒人體會出來。

“兩鼠鬥於穴中,將勇者勝”是技術觀點,但秦軍沒有按照你趙奢的想法在”道遠險狹“的地方選戰場啊。趙奢紮營實際上是一招極好的技術轉換,先在戰術上站穩腳跟,雖與救閼與的戰略意圖完全相悖,但戰術的可行性是貫徹戰略意圖的保證。趙軍養精蓄銳,等待時機,在秦軍還沒想明白的時候,趙奢輕裝急行軍,從秦軍的鼻子底下跑到閼與附近了。兵貴“神”速,走得敵人無法預測就叫“神”速,趙奢就是憑藉著“神”速得以成為一代名將。

注:風雲之聲內容可以通過語音播放啦!讀者們可下載訊飛有聲APP,聽公眾號,查找“風雲之聲”,即可在線收聽~


《資治通鑑》卷五(1)“赧王下四十四年(庚寅,公元前二七一年)趙田部吏趙奢收租稅,平原君家不肯出。趙奢以法治之,殺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將殺之。趙奢曰:“君於趙為貴公子,今縱君家而不奉公,則法削,法削則國弱,國弱則諸侯加兵,是無趙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貴,奉公如法則上下平,上下平則國強,國強則趙固,而君為貴戚,豈輕於天下邪!”平原君以為賢,言之於王。王使治國賦,國賦大平,民富而府庫實”。

評說(1):

閼與戰例大將趙奢原來是國稅局職員,而平原君是趙王的弟弟,按禪讓制就是總統接班人。一次趙奢到平原君家裡收稅。平原君逃稅,趙奢追稅追殺了平原君親信九人。平原君發怒,要殺趙奢。趙奢說:你身為國家要員而不奉公守法,法制不行則國家衰敗,國家衰敗就要捱打,國家捱打,你還有富貴嗎?富貴守法才能使社會公平,社會公平則國家強盛,國家強盛才能維持那麼富貴,你身為國家重臣,怎麼如此不顧國家呢?平原君發現趙奢鐵面無私,推薦他去當財政部長,致使民富國強。

趙奢不畏權勢,秉公執法,而且還能向高官曉以大義,真是人才,而且是有骨氣有原則有表達能力的人才。司馬光加上這段,讓後人分析閼與戰例時有了分析趙奢人物的資料。

如今中國有權有勢即富且貴的階層,置國家安危於不顧大搞腐敗之風,以為中國是撼不倒的。中國現在能比冷戰時蘇聯強嗎?蘇聯是超級大國,第一世界,政失民心而一夜淪為二流國家。中國腐敗繼續,一樣會一夜崩潰,復巢之下、安有完卵。對貪贓枉法之徒,就應該有趙奢這樣的鐵面稅官來追殺。

”將勇者勝“的趙奢何以剛出兵就紮營堅壁? | 郭曉明

趙奢奉公守法堅持收稅於平原君


《資治通鑑》卷五 (2):“赧王下四十五年(辛卯,公元前二七零年)秦伐趙,圍閼與。趙王召廉頗、樂乘而問之曰:“可救否?”皆曰:“道遠險狹,難救。”問趙奢,趙奢對曰:“道遠險狹,譬猶兩鼠鬥於穴中,將勇者勝。”王乃令趙奢將兵救之。去邯鄲三十里而止,令軍中曰:“有以軍事諫者死!”秦師軍武安西,鼓譟勒兵,武安屋瓦盡振。趙軍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趙奢立斬之。堅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復益增壘。秦間入趙軍,趙奢善食而遣之。間以報秦將,秦將大喜曰:“夫去國三十里而軍不行,乃增壘,閼與非趙地也!”趙奢既已遣間,卷甲而趨,二日一夜而至,去閼與五十里而軍,軍壘成。秦師聞之,悉甲而往。趙軍士許歷請以軍事諫,趙奢進之。許歷曰:“秦人不意趙至此,其來氣盛,將軍必厚集其陳以待之;不然,必敗。”趙奢曰:“請受教!”許歷請刑,趙奢曰:“胥,後令邯鄲。”許歷復請諫曰:“先據北山上者勝,後至者敗。”趙奢許諾,即發萬人趨之。秦師後至,爭山不得上;趙奢縱兵擊秦師,秦師大敗,解閼與而還。趙王封奢為馬服君,與廉、藺同位;以許歷為國尉”。

評說(2):

話說秦國包圍了趙國閼與,趙王問大將廉頗和樂乘能不能救,兩人都說道路險狹不好救。趙王又問趙奢,趙奢說:狹路相逢勇者勝。於是趙王令趙奢去救閼與。趙奢才出首都邯鄲三十里就不走了,並下軍令,凡以軍事進諫者斬。秦軍駐紮在武安西面,離武安很近,操練擊鼓聲音震得武安城內屋瓦都抖。趙軍有一人勸去救武安,被趙奢當即斬首。

趙奢一停就是二十八天,還築軍事工地。秦軍間諜跑到趙營裡,趙奢好吃好喝地款待他一頓(中國兩千年後也在海南島好吃好喝地款待了十三個外國間諜)就放了他回去了。秦將聽了間諜報告,很高興,說閼與已經不是趙國的了。

趙奢送走秦軍間諜後,馬上輕裝出發,日夜兼程,趕到閼與城外五十里紮營。許歷對趙奢說有軍事商量,趙奢讓他講,他說,秦軍盛氣趕來,我們得嚴陣以待呀。趙奢很贊同。許歷接著說,我犯了不許進諫軍事的軍法了,你殺了我吧。趙奢說,等回邯鄲再說吧。許歷又說,北山是要地,誰先搶佔誰贏,趙奢馬上派萬人趕上北山,秦軍亦想佔北山,但晚來一步,被趙軍殺得大敗。

趙奢成功地解了閼與之圍,趙王因此役封趙奢為馬服君,與廉頗和藺相如平級,而許歷被委任為國尉。

閼與之役有很多沒有被人理解的地方,這主要是由於趙奢說了的沒做,做了的沒說,致使後人解釋籠籠統統,不得要領。

趙王派趙奢去解閼與之圍,是由於賞識他說的“道遠險狹,譬猶兩鼠鬥於穴中,將勇者勝”觀念。讀者還以為後邊要來一場“上甘嶺”或“大渡河”這樣的勇鬥,誰知道趙奢才出國都三十里就堅壁二十八天,其中妙處,偏偏由於趙奢的軍令而沒人體會出來。

閼與戰役要先從地理說起。閼與即今天山西省和順縣,在邯鄲正西北方向,地圖直線距離為二百里左右。這一直線距離,正好與豫晉古道相吻合。實際路途當然遠遠不止二百里,因為中間是太行山。武安和峻極關都落在這一直線上。邯鄲西北十點鐘方向50裡是武安,武安北面是摩天嶺,摩天嶺主峰玉皇嶺海拔一千七百四十八米。摩天嶺北下側為峻極關,是通晉古道關隘,峻極關在閼與東南一百里處。

這樣一條天險古道,自然是“道遠險狹”,秦國圍了閼與以後,就分兵到這古道上阻擊趙國救兵。面對這種形勢,老將廉頗都認為閼與沒救了。

“道遠險狹,譬猶兩鼠鬥於穴中,將勇者勝”是技術觀點,認為戰場就那麼小,誰也沒有退路,如果路只有五米寬,你縱有千軍萬馬,打鬥雙方也就是兩人交手,這時兵多兵少倒是次要的了,勇氣才是決定勝負的因素。

可是趙奢才出邯鄲三十里就紮營了,呵,三十里現在連個大都市都走不出。為什麼呢?原來不是選的“兩鼠鬥於穴中”的險狹戰場嗎?那戰場是你趙奢選的,秦軍沒有選這戰場呀,秦軍已經跑到山上去了。“秦師軍武安西,鼓譟勒兵,武安屋瓦盡振”。武安西邊是摩天嶺,居高臨下,“鼓譟勒兵,武安屋瓦盡振”表明秦軍駐紮的地勢高。趙奢是才到太行山腳,前邊秦軍已經盡佔地利了。秦師軍武安西,正是趙軍救閼與的必經之路。

如果這時走進豫晉古道,那明擺著是送死。趙奢紮營堅壁是唯一選擇,但與救閼與的戰略意圖完全相悖,但戰術的可行性是貫徹戰略意圖的保證,趙奢先在戰術上站穩腳跟,為下一步打好基礎。這有點像象棋一樣,無著可行之時,不妨車開河頭,爭取以後的騰挪手段。

趙奢紮營是一個極好的技術轉換,將秦軍居高臨下的優勢變為了劣勢。邯鄲到武安五十里路,趙奢走了三十里。距離武安還有二十里,秦軍在武安西,練兵的鼓聲震武安屋瓦,由此算來秦軍要攻趙得走二三十里路。

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均勢,誰進攻誰吃虧,雙方取守勢變成納什均衡狀態。但軍需後勤是趙軍佔便宜,趙軍離邯鄲三十里平原,糧草輸送方便,秦軍糧草要翻過摩天嶺,從峻極關算起至少也得四十里山路。而且秦軍還有一難,就是飲用水,到谷底是趙奢想要的戰場,在山上則每天士兵得挑水上山,趙奢堅壁二十八天,把殺平原君九個家臣的狠勁拿出來了。這麼好的局勢,有人提議攻秦救武安,那不是找死嗎。

這樣相持下來,趙軍是養精蓄銳,等待時機,而秦軍是天天勞碌,忙著糧草和飲用水,二十八天,砍柴火造飯都要砍十里遠了。這是秦軍犯的錯誤,秦軍拒援,應該在太行山西邊的峻極關,那才是兵家必爭之地。峻極關守好了,閼與就等不到援軍了。偏偏秦軍跑到太行山東邊的武安,天天忙於後勤,遲早要露出破綻,註定留給趙奢可乘之機。

戰術上趙奢這一步走得穩重。但要實現戰略意圖,還得再走一步。於是趙奢請秦國間諜參觀了一下,秦國一看,給矇住了,這那像是去救閼與呀,我這不白跟他耗嗎?就這一個看不透,趙奢在秦軍還沒想明白的時候,輕裝急行軍,從秦軍的鼻子底下潛越過了峻極關五十里以西,跑到閼與附近了。

什麼叫兵貴神速?為什麼叫兵貴“神”速而不叫兵貴“快”速?“神”者,鬼神不測是也。走得敵人無法預測就叫“神”速。趙奢兩日一夜翻越摩天嶺是“神”速,出門三十里而堅壁二十八天也是“神”速。趙奢軍令嚴禁以軍事進諫,把軍事意圖隱得天衣無縫,因此才換來兩個“神”速。後來一萬趙軍搶佔北山高地,那叫“快”速,因為雙方都知道對方要搶佔,而趙軍由於許歷不避殺頭之罪而搶先一步佔得北山。

趙奢以兩個“神”速得以與廉頗和藺相如平起平坐,許歷以一個“快”速升為國尉。這就體現了“神”速與“快”速的區別。

背景簡介:本文作者為郭曉明,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物理學博士,科技與戰略風雲學會會員,微博@滑鐵盧XGuo。文章2016年4月23日發表於作者的個人微博(https://weibo.com/p/230418a612c79c0102w7gi)。責任編輯:吳啟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