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

公元1301年,元大德五年,在美術史上有幾件值得一書的事。這一年中,趙孟頫的故交錢選去世了;他所欣賞的書法大師鮮于樞也於這一年離去。而另一位深受趙孟頫影響、日後成長為的元代南宗山水畫代表人物倪瓚,則剛剛誕生。

這一年,趙孟頫在指導年輕的畫家陳琳完成這幅《溪鳧圖》後,認為陳琳這幅作品“近世畫人”皆不及也。他也曾在與錢選的談話中提到過:“近世作士夫畫者,繆甚也。”這都表現出他對“近世”畫人們的不屑。(可參閱本號文章:變革時期的一次劃時代習作:從陳琳《溪鳧圖》看趙孟頫的藝術主張

趙孟頫所謂的“近世”,顯然是針對剛過去的南宋畫院時代而言,這些宮廷畫家以及他們所秉持的繪畫風格,成為他所批判的對象。由宋入元之後,作為當時的畫壇領袖,趙孟頫打出了“復古”的旗幟,這面旗幟引領著他和他的弟子們躍過南宋院體畫傳統,直接向晉、唐、五代時期的畫家們學習。

壹 兩類南宋院體畫的特徵

而他所反對的南宋院體畫,其風格到底是怎樣呢?

在南宋時期,面臨內外交困的政治現實,宮廷畫家們主要以兩類畫風來迎合皇帝的開心:其一是集成了五代時期以黃荃為代表的“黃家富貴”、嚴謹設色的傳統小品花鳥畫,這類畫作用筆纖細、敷色濃豔,尊重表現對象,極盡寫生之能事。雖然具有極強的寫實能力,但也被後人批評為“瑣細濃豔之風”,在充滿道德責任感的評論家們看來,躲在深宮裡成天畫些花花草草以迎合聖意的畫家,是對社會現實的消極迴避與粉飾;

第二類典型的南宋院體畫,則是以馬遠與夏圭所代表的山水畫,他們在構圖上不再採用由荊浩等畫家開創的全景式山水,而多選取景物的一角、一邊,馬與夏也被稱為“馬一角、夏半邊”。在筆法上,他們用筆粗放、蒼勁,多采用斧劈皴描繪堅硬的山石、樹木。這類畫法被後來比他們讀過更多書的文藝評論家們貶斥為粗惡、險怪、霸悍,他們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看待這些畫家,認為他們描繪了粗、俗、凋、喪的殘山剩水,不能滿足飽讀聖賢之書學者們的胃口。

我們用兩幅南宋畫院時期的典型作品與《溪鳧圖》做下比較,看看趙孟頫與陳琳的畫作與南宋院體畫家們有多大的差別。

這幅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榴枝黃鳥圖》冊頁,曾被傳為南宋宮廷畫家毛益所做,絹本設色,24.6x25.4cm。毛益為南宋宋孝宗乾道年間的(1165—1173)畫院待詔,比劉松年、李嵩、馬遠、夏圭等人都要早。此圖無款,雖題毛益作,但年代似較晚,因此並未歸於其名下。在故宮官網上,該圖也未標註作者。

"

公元1301年,元大德五年,在美術史上有幾件值得一書的事。這一年中,趙孟頫的故交錢選去世了;他所欣賞的書法大師鮮于樞也於這一年離去。而另一位深受趙孟頫影響、日後成長為的元代南宗山水畫代表人物倪瓚,則剛剛誕生。

這一年,趙孟頫在指導年輕的畫家陳琳完成這幅《溪鳧圖》後,認為陳琳這幅作品“近世畫人”皆不及也。他也曾在與錢選的談話中提到過:“近世作士夫畫者,繆甚也。”這都表現出他對“近世”畫人們的不屑。(可參閱本號文章:變革時期的一次劃時代習作:從陳琳《溪鳧圖》看趙孟頫的藝術主張

趙孟頫所謂的“近世”,顯然是針對剛過去的南宋畫院時代而言,這些宮廷畫家以及他們所秉持的繪畫風格,成為他所批判的對象。由宋入元之後,作為當時的畫壇領袖,趙孟頫打出了“復古”的旗幟,這面旗幟引領著他和他的弟子們躍過南宋院體畫傳統,直接向晉、唐、五代時期的畫家們學習。

壹 兩類南宋院體畫的特徵

而他所反對的南宋院體畫,其風格到底是怎樣呢?

在南宋時期,面臨內外交困的政治現實,宮廷畫家們主要以兩類畫風來迎合皇帝的開心:其一是集成了五代時期以黃荃為代表的“黃家富貴”、嚴謹設色的傳統小品花鳥畫,這類畫作用筆纖細、敷色濃豔,尊重表現對象,極盡寫生之能事。雖然具有極強的寫實能力,但也被後人批評為“瑣細濃豔之風”,在充滿道德責任感的評論家們看來,躲在深宮裡成天畫些花花草草以迎合聖意的畫家,是對社會現實的消極迴避與粉飾;

第二類典型的南宋院體畫,則是以馬遠與夏圭所代表的山水畫,他們在構圖上不再採用由荊浩等畫家開創的全景式山水,而多選取景物的一角、一邊,馬與夏也被稱為“馬一角、夏半邊”。在筆法上,他們用筆粗放、蒼勁,多采用斧劈皴描繪堅硬的山石、樹木。這類畫法被後來比他們讀過更多書的文藝評論家們貶斥為粗惡、險怪、霸悍,他們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看待這些畫家,認為他們描繪了粗、俗、凋、喪的殘山剩水,不能滿足飽讀聖賢之書學者們的胃口。

我們用兩幅南宋畫院時期的典型作品與《溪鳧圖》做下比較,看看趙孟頫與陳琳的畫作與南宋院體畫家們有多大的差別。

這幅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榴枝黃鳥圖》冊頁,曾被傳為南宋宮廷畫家毛益所做,絹本設色,24.6x25.4cm。毛益為南宋宋孝宗乾道年間的(1165—1173)畫院待詔,比劉松年、李嵩、馬遠、夏圭等人都要早。此圖無款,雖題毛益作,但年代似較晚,因此並未歸於其名下。在故宮官網上,該圖也未標註作者。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畫心部分

"

公元1301年,元大德五年,在美術史上有幾件值得一書的事。這一年中,趙孟頫的故交錢選去世了;他所欣賞的書法大師鮮于樞也於這一年離去。而另一位深受趙孟頫影響、日後成長為的元代南宗山水畫代表人物倪瓚,則剛剛誕生。

這一年,趙孟頫在指導年輕的畫家陳琳完成這幅《溪鳧圖》後,認為陳琳這幅作品“近世畫人”皆不及也。他也曾在與錢選的談話中提到過:“近世作士夫畫者,繆甚也。”這都表現出他對“近世”畫人們的不屑。(可參閱本號文章:變革時期的一次劃時代習作:從陳琳《溪鳧圖》看趙孟頫的藝術主張

趙孟頫所謂的“近世”,顯然是針對剛過去的南宋畫院時代而言,這些宮廷畫家以及他們所秉持的繪畫風格,成為他所批判的對象。由宋入元之後,作為當時的畫壇領袖,趙孟頫打出了“復古”的旗幟,這面旗幟引領著他和他的弟子們躍過南宋院體畫傳統,直接向晉、唐、五代時期的畫家們學習。

壹 兩類南宋院體畫的特徵

而他所反對的南宋院體畫,其風格到底是怎樣呢?

在南宋時期,面臨內外交困的政治現實,宮廷畫家們主要以兩類畫風來迎合皇帝的開心:其一是集成了五代時期以黃荃為代表的“黃家富貴”、嚴謹設色的傳統小品花鳥畫,這類畫作用筆纖細、敷色濃豔,尊重表現對象,極盡寫生之能事。雖然具有極強的寫實能力,但也被後人批評為“瑣細濃豔之風”,在充滿道德責任感的評論家們看來,躲在深宮裡成天畫些花花草草以迎合聖意的畫家,是對社會現實的消極迴避與粉飾;

第二類典型的南宋院體畫,則是以馬遠與夏圭所代表的山水畫,他們在構圖上不再採用由荊浩等畫家開創的全景式山水,而多選取景物的一角、一邊,馬與夏也被稱為“馬一角、夏半邊”。在筆法上,他們用筆粗放、蒼勁,多采用斧劈皴描繪堅硬的山石、樹木。這類畫法被後來比他們讀過更多書的文藝評論家們貶斥為粗惡、險怪、霸悍,他們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看待這些畫家,認為他們描繪了粗、俗、凋、喪的殘山剩水,不能滿足飽讀聖賢之書學者們的胃口。

我們用兩幅南宋畫院時期的典型作品與《溪鳧圖》做下比較,看看趙孟頫與陳琳的畫作與南宋院體畫家們有多大的差別。

這幅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榴枝黃鳥圖》冊頁,曾被傳為南宋宮廷畫家毛益所做,絹本設色,24.6x25.4cm。毛益為南宋宋孝宗乾道年間的(1165—1173)畫院待詔,比劉松年、李嵩、馬遠、夏圭等人都要早。此圖無款,雖題毛益作,但年代似較晚,因此並未歸於其名下。在故宮官網上,該圖也未標註作者。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畫心部分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

"

公元1301年,元大德五年,在美術史上有幾件值得一書的事。這一年中,趙孟頫的故交錢選去世了;他所欣賞的書法大師鮮于樞也於這一年離去。而另一位深受趙孟頫影響、日後成長為的元代南宗山水畫代表人物倪瓚,則剛剛誕生。

這一年,趙孟頫在指導年輕的畫家陳琳完成這幅《溪鳧圖》後,認為陳琳這幅作品“近世畫人”皆不及也。他也曾在與錢選的談話中提到過:“近世作士夫畫者,繆甚也。”這都表現出他對“近世”畫人們的不屑。(可參閱本號文章:變革時期的一次劃時代習作:從陳琳《溪鳧圖》看趙孟頫的藝術主張

趙孟頫所謂的“近世”,顯然是針對剛過去的南宋畫院時代而言,這些宮廷畫家以及他們所秉持的繪畫風格,成為他所批判的對象。由宋入元之後,作為當時的畫壇領袖,趙孟頫打出了“復古”的旗幟,這面旗幟引領著他和他的弟子們躍過南宋院體畫傳統,直接向晉、唐、五代時期的畫家們學習。

壹 兩類南宋院體畫的特徵

而他所反對的南宋院體畫,其風格到底是怎樣呢?

在南宋時期,面臨內外交困的政治現實,宮廷畫家們主要以兩類畫風來迎合皇帝的開心:其一是集成了五代時期以黃荃為代表的“黃家富貴”、嚴謹設色的傳統小品花鳥畫,這類畫作用筆纖細、敷色濃豔,尊重表現對象,極盡寫生之能事。雖然具有極強的寫實能力,但也被後人批評為“瑣細濃豔之風”,在充滿道德責任感的評論家們看來,躲在深宮裡成天畫些花花草草以迎合聖意的畫家,是對社會現實的消極迴避與粉飾;

第二類典型的南宋院體畫,則是以馬遠與夏圭所代表的山水畫,他們在構圖上不再採用由荊浩等畫家開創的全景式山水,而多選取景物的一角、一邊,馬與夏也被稱為“馬一角、夏半邊”。在筆法上,他們用筆粗放、蒼勁,多采用斧劈皴描繪堅硬的山石、樹木。這類畫法被後來比他們讀過更多書的文藝評論家們貶斥為粗惡、險怪、霸悍,他們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看待這些畫家,認為他們描繪了粗、俗、凋、喪的殘山剩水,不能滿足飽讀聖賢之書學者們的胃口。

我們用兩幅南宋畫院時期的典型作品與《溪鳧圖》做下比較,看看趙孟頫與陳琳的畫作與南宋院體畫家們有多大的差別。

這幅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榴枝黃鳥圖》冊頁,曾被傳為南宋宮廷畫家毛益所做,絹本設色,24.6x25.4cm。毛益為南宋宋孝宗乾道年間的(1165—1173)畫院待詔,比劉松年、李嵩、馬遠、夏圭等人都要早。此圖無款,雖題毛益作,但年代似較晚,因此並未歸於其名下。在故宮官網上,該圖也未標註作者。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畫心部分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乾隆題詩

清《石渠寶笈》著錄該圖,對幅有清乾隆御題詩一首:“榴子熟時鶯轉時,野蟲銜得集橫枝。笑他自喜權供飽,忘卻有人彈挾之。辛亥清和御筆。”鈐“八徵耄念之寶”、“太上皇帝之寶”、“八徵耄念”、“自強不息”璽印。

乾隆的字雖寫得不怎麼樣,但其詩對畫作內容的解讀還是比較到位的。若是將此圖放大細看,無論是成熟飽滿的石榴,還是因蟲蛀蝕、佈滿窟窿、葉稍泛黃的樹葉,都描繪得非常細緻。

而畫面的主角——一隻銜著蟲子的黃鸝,更展示了畫家工細的技法和豔麗的風格。黃鸝頭頂、胸脯和肩部的羽毛用淡赭、鵝黃層層渲染後,再用粉白色短促的細線勾描,繪製這些毛茸茸的鳥羽時,畫家就像一位繡工,將這些短促的羽毛一根根地秀在了畫布上。整體看來,該畫的特點為:造型準確、顏色鮮豔、用筆工謹。

對比一下銜著蟲子的鳥喙,在《榴枝黃鳥圖》中,鳥喙的繪製方式是用細線勾勒出輪廓,然後層層上色渲染,用深淺不同的色彩表現出鳥喙堅硬的形狀。而在陳琳《溪鳧圖》中的鴨嘴,則是用近似書法一樣的線條“寫”出。

"

公元1301年,元大德五年,在美術史上有幾件值得一書的事。這一年中,趙孟頫的故交錢選去世了;他所欣賞的書法大師鮮于樞也於這一年離去。而另一位深受趙孟頫影響、日後成長為的元代南宗山水畫代表人物倪瓚,則剛剛誕生。

這一年,趙孟頫在指導年輕的畫家陳琳完成這幅《溪鳧圖》後,認為陳琳這幅作品“近世畫人”皆不及也。他也曾在與錢選的談話中提到過:“近世作士夫畫者,繆甚也。”這都表現出他對“近世”畫人們的不屑。(可參閱本號文章:變革時期的一次劃時代習作:從陳琳《溪鳧圖》看趙孟頫的藝術主張

趙孟頫所謂的“近世”,顯然是針對剛過去的南宋畫院時代而言,這些宮廷畫家以及他們所秉持的繪畫風格,成為他所批判的對象。由宋入元之後,作為當時的畫壇領袖,趙孟頫打出了“復古”的旗幟,這面旗幟引領著他和他的弟子們躍過南宋院體畫傳統,直接向晉、唐、五代時期的畫家們學習。

壹 兩類南宋院體畫的特徵

而他所反對的南宋院體畫,其風格到底是怎樣呢?

在南宋時期,面臨內外交困的政治現實,宮廷畫家們主要以兩類畫風來迎合皇帝的開心:其一是集成了五代時期以黃荃為代表的“黃家富貴”、嚴謹設色的傳統小品花鳥畫,這類畫作用筆纖細、敷色濃豔,尊重表現對象,極盡寫生之能事。雖然具有極強的寫實能力,但也被後人批評為“瑣細濃豔之風”,在充滿道德責任感的評論家們看來,躲在深宮裡成天畫些花花草草以迎合聖意的畫家,是對社會現實的消極迴避與粉飾;

第二類典型的南宋院體畫,則是以馬遠與夏圭所代表的山水畫,他們在構圖上不再採用由荊浩等畫家開創的全景式山水,而多選取景物的一角、一邊,馬與夏也被稱為“馬一角、夏半邊”。在筆法上,他們用筆粗放、蒼勁,多采用斧劈皴描繪堅硬的山石、樹木。這類畫法被後來比他們讀過更多書的文藝評論家們貶斥為粗惡、險怪、霸悍,他們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看待這些畫家,認為他們描繪了粗、俗、凋、喪的殘山剩水,不能滿足飽讀聖賢之書學者們的胃口。

我們用兩幅南宋畫院時期的典型作品與《溪鳧圖》做下比較,看看趙孟頫與陳琳的畫作與南宋院體畫家們有多大的差別。

這幅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榴枝黃鳥圖》冊頁,曾被傳為南宋宮廷畫家毛益所做,絹本設色,24.6x25.4cm。毛益為南宋宋孝宗乾道年間的(1165—1173)畫院待詔,比劉松年、李嵩、馬遠、夏圭等人都要早。此圖無款,雖題毛益作,但年代似較晚,因此並未歸於其名下。在故宮官網上,該圖也未標註作者。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畫心部分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乾隆題詩

清《石渠寶笈》著錄該圖,對幅有清乾隆御題詩一首:“榴子熟時鶯轉時,野蟲銜得集橫枝。笑他自喜權供飽,忘卻有人彈挾之。辛亥清和御筆。”鈐“八徵耄念之寶”、“太上皇帝之寶”、“八徵耄念”、“自強不息”璽印。

乾隆的字雖寫得不怎麼樣,但其詩對畫作內容的解讀還是比較到位的。若是將此圖放大細看,無論是成熟飽滿的石榴,還是因蟲蛀蝕、佈滿窟窿、葉稍泛黃的樹葉,都描繪得非常細緻。

而畫面的主角——一隻銜著蟲子的黃鸝,更展示了畫家工細的技法和豔麗的風格。黃鸝頭頂、胸脯和肩部的羽毛用淡赭、鵝黃層層渲染後,再用粉白色短促的細線勾描,繪製這些毛茸茸的鳥羽時,畫家就像一位繡工,將這些短促的羽毛一根根地秀在了畫布上。整體看來,該畫的特點為:造型準確、顏色鮮豔、用筆工謹。

對比一下銜著蟲子的鳥喙,在《榴枝黃鳥圖》中,鳥喙的繪製方式是用細線勾勒出輪廓,然後層層上色渲染,用深淺不同的色彩表現出鳥喙堅硬的形狀。而在陳琳《溪鳧圖》中的鴨嘴,則是用近似書法一樣的線條“寫”出。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細部1

"

公元1301年,元大德五年,在美術史上有幾件值得一書的事。這一年中,趙孟頫的故交錢選去世了;他所欣賞的書法大師鮮于樞也於這一年離去。而另一位深受趙孟頫影響、日後成長為的元代南宗山水畫代表人物倪瓚,則剛剛誕生。

這一年,趙孟頫在指導年輕的畫家陳琳完成這幅《溪鳧圖》後,認為陳琳這幅作品“近世畫人”皆不及也。他也曾在與錢選的談話中提到過:“近世作士夫畫者,繆甚也。”這都表現出他對“近世”畫人們的不屑。(可參閱本號文章:變革時期的一次劃時代習作:從陳琳《溪鳧圖》看趙孟頫的藝術主張

趙孟頫所謂的“近世”,顯然是針對剛過去的南宋畫院時代而言,這些宮廷畫家以及他們所秉持的繪畫風格,成為他所批判的對象。由宋入元之後,作為當時的畫壇領袖,趙孟頫打出了“復古”的旗幟,這面旗幟引領著他和他的弟子們躍過南宋院體畫傳統,直接向晉、唐、五代時期的畫家們學習。

壹 兩類南宋院體畫的特徵

而他所反對的南宋院體畫,其風格到底是怎樣呢?

在南宋時期,面臨內外交困的政治現實,宮廷畫家們主要以兩類畫風來迎合皇帝的開心:其一是集成了五代時期以黃荃為代表的“黃家富貴”、嚴謹設色的傳統小品花鳥畫,這類畫作用筆纖細、敷色濃豔,尊重表現對象,極盡寫生之能事。雖然具有極強的寫實能力,但也被後人批評為“瑣細濃豔之風”,在充滿道德責任感的評論家們看來,躲在深宮裡成天畫些花花草草以迎合聖意的畫家,是對社會現實的消極迴避與粉飾;

第二類典型的南宋院體畫,則是以馬遠與夏圭所代表的山水畫,他們在構圖上不再採用由荊浩等畫家開創的全景式山水,而多選取景物的一角、一邊,馬與夏也被稱為“馬一角、夏半邊”。在筆法上,他們用筆粗放、蒼勁,多采用斧劈皴描繪堅硬的山石、樹木。這類畫法被後來比他們讀過更多書的文藝評論家們貶斥為粗惡、險怪、霸悍,他們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看待這些畫家,認為他們描繪了粗、俗、凋、喪的殘山剩水,不能滿足飽讀聖賢之書學者們的胃口。

我們用兩幅南宋畫院時期的典型作品與《溪鳧圖》做下比較,看看趙孟頫與陳琳的畫作與南宋院體畫家們有多大的差別。

這幅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榴枝黃鳥圖》冊頁,曾被傳為南宋宮廷畫家毛益所做,絹本設色,24.6x25.4cm。毛益為南宋宋孝宗乾道年間的(1165—1173)畫院待詔,比劉松年、李嵩、馬遠、夏圭等人都要早。此圖無款,雖題毛益作,但年代似較晚,因此並未歸於其名下。在故宮官網上,該圖也未標註作者。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畫心部分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乾隆題詩

清《石渠寶笈》著錄該圖,對幅有清乾隆御題詩一首:“榴子熟時鶯轉時,野蟲銜得集橫枝。笑他自喜權供飽,忘卻有人彈挾之。辛亥清和御筆。”鈐“八徵耄念之寶”、“太上皇帝之寶”、“八徵耄念”、“自強不息”璽印。

乾隆的字雖寫得不怎麼樣,但其詩對畫作內容的解讀還是比較到位的。若是將此圖放大細看,無論是成熟飽滿的石榴,還是因蟲蛀蝕、佈滿窟窿、葉稍泛黃的樹葉,都描繪得非常細緻。

而畫面的主角——一隻銜著蟲子的黃鸝,更展示了畫家工細的技法和豔麗的風格。黃鸝頭頂、胸脯和肩部的羽毛用淡赭、鵝黃層層渲染後,再用粉白色短促的細線勾描,繪製這些毛茸茸的鳥羽時,畫家就像一位繡工,將這些短促的羽毛一根根地秀在了畫布上。整體看來,該畫的特點為:造型準確、顏色鮮豔、用筆工謹。

對比一下銜著蟲子的鳥喙,在《榴枝黃鳥圖》中,鳥喙的繪製方式是用細線勾勒出輪廓,然後層層上色渲染,用深淺不同的色彩表現出鳥喙堅硬的形狀。而在陳琳《溪鳧圖》中的鴨嘴,則是用近似書法一樣的線條“寫”出。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細部1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細部2

"

公元1301年,元大德五年,在美術史上有幾件值得一書的事。這一年中,趙孟頫的故交錢選去世了;他所欣賞的書法大師鮮于樞也於這一年離去。而另一位深受趙孟頫影響、日後成長為的元代南宗山水畫代表人物倪瓚,則剛剛誕生。

這一年,趙孟頫在指導年輕的畫家陳琳完成這幅《溪鳧圖》後,認為陳琳這幅作品“近世畫人”皆不及也。他也曾在與錢選的談話中提到過:“近世作士夫畫者,繆甚也。”這都表現出他對“近世”畫人們的不屑。(可參閱本號文章:變革時期的一次劃時代習作:從陳琳《溪鳧圖》看趙孟頫的藝術主張

趙孟頫所謂的“近世”,顯然是針對剛過去的南宋畫院時代而言,這些宮廷畫家以及他們所秉持的繪畫風格,成為他所批判的對象。由宋入元之後,作為當時的畫壇領袖,趙孟頫打出了“復古”的旗幟,這面旗幟引領著他和他的弟子們躍過南宋院體畫傳統,直接向晉、唐、五代時期的畫家們學習。

壹 兩類南宋院體畫的特徵

而他所反對的南宋院體畫,其風格到底是怎樣呢?

在南宋時期,面臨內外交困的政治現實,宮廷畫家們主要以兩類畫風來迎合皇帝的開心:其一是集成了五代時期以黃荃為代表的“黃家富貴”、嚴謹設色的傳統小品花鳥畫,這類畫作用筆纖細、敷色濃豔,尊重表現對象,極盡寫生之能事。雖然具有極強的寫實能力,但也被後人批評為“瑣細濃豔之風”,在充滿道德責任感的評論家們看來,躲在深宮裡成天畫些花花草草以迎合聖意的畫家,是對社會現實的消極迴避與粉飾;

第二類典型的南宋院體畫,則是以馬遠與夏圭所代表的山水畫,他們在構圖上不再採用由荊浩等畫家開創的全景式山水,而多選取景物的一角、一邊,馬與夏也被稱為“馬一角、夏半邊”。在筆法上,他們用筆粗放、蒼勁,多采用斧劈皴描繪堅硬的山石、樹木。這類畫法被後來比他們讀過更多書的文藝評論家們貶斥為粗惡、險怪、霸悍,他們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看待這些畫家,認為他們描繪了粗、俗、凋、喪的殘山剩水,不能滿足飽讀聖賢之書學者們的胃口。

我們用兩幅南宋畫院時期的典型作品與《溪鳧圖》做下比較,看看趙孟頫與陳琳的畫作與南宋院體畫家們有多大的差別。

這幅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榴枝黃鳥圖》冊頁,曾被傳為南宋宮廷畫家毛益所做,絹本設色,24.6x25.4cm。毛益為南宋宋孝宗乾道年間的(1165—1173)畫院待詔,比劉松年、李嵩、馬遠、夏圭等人都要早。此圖無款,雖題毛益作,但年代似較晚,因此並未歸於其名下。在故宮官網上,該圖也未標註作者。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畫心部分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乾隆題詩

清《石渠寶笈》著錄該圖,對幅有清乾隆御題詩一首:“榴子熟時鶯轉時,野蟲銜得集橫枝。笑他自喜權供飽,忘卻有人彈挾之。辛亥清和御筆。”鈐“八徵耄念之寶”、“太上皇帝之寶”、“八徵耄念”、“自強不息”璽印。

乾隆的字雖寫得不怎麼樣,但其詩對畫作內容的解讀還是比較到位的。若是將此圖放大細看,無論是成熟飽滿的石榴,還是因蟲蛀蝕、佈滿窟窿、葉稍泛黃的樹葉,都描繪得非常細緻。

而畫面的主角——一隻銜著蟲子的黃鸝,更展示了畫家工細的技法和豔麗的風格。黃鸝頭頂、胸脯和肩部的羽毛用淡赭、鵝黃層層渲染後,再用粉白色短促的細線勾描,繪製這些毛茸茸的鳥羽時,畫家就像一位繡工,將這些短促的羽毛一根根地秀在了畫布上。整體看來,該畫的特點為:造型準確、顏色鮮豔、用筆工謹。

對比一下銜著蟲子的鳥喙,在《榴枝黃鳥圖》中,鳥喙的繪製方式是用細線勾勒出輪廓,然後層層上色渲染,用深淺不同的色彩表現出鳥喙堅硬的形狀。而在陳琳《溪鳧圖》中的鴨嘴,則是用近似書法一樣的線條“寫”出。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細部1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細部2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細部3

"

公元1301年,元大德五年,在美術史上有幾件值得一書的事。這一年中,趙孟頫的故交錢選去世了;他所欣賞的書法大師鮮于樞也於這一年離去。而另一位深受趙孟頫影響、日後成長為的元代南宗山水畫代表人物倪瓚,則剛剛誕生。

這一年,趙孟頫在指導年輕的畫家陳琳完成這幅《溪鳧圖》後,認為陳琳這幅作品“近世畫人”皆不及也。他也曾在與錢選的談話中提到過:“近世作士夫畫者,繆甚也。”這都表現出他對“近世”畫人們的不屑。(可參閱本號文章:變革時期的一次劃時代習作:從陳琳《溪鳧圖》看趙孟頫的藝術主張

趙孟頫所謂的“近世”,顯然是針對剛過去的南宋畫院時代而言,這些宮廷畫家以及他們所秉持的繪畫風格,成為他所批判的對象。由宋入元之後,作為當時的畫壇領袖,趙孟頫打出了“復古”的旗幟,這面旗幟引領著他和他的弟子們躍過南宋院體畫傳統,直接向晉、唐、五代時期的畫家們學習。

壹 兩類南宋院體畫的特徵

而他所反對的南宋院體畫,其風格到底是怎樣呢?

在南宋時期,面臨內外交困的政治現實,宮廷畫家們主要以兩類畫風來迎合皇帝的開心:其一是集成了五代時期以黃荃為代表的“黃家富貴”、嚴謹設色的傳統小品花鳥畫,這類畫作用筆纖細、敷色濃豔,尊重表現對象,極盡寫生之能事。雖然具有極強的寫實能力,但也被後人批評為“瑣細濃豔之風”,在充滿道德責任感的評論家們看來,躲在深宮裡成天畫些花花草草以迎合聖意的畫家,是對社會現實的消極迴避與粉飾;

第二類典型的南宋院體畫,則是以馬遠與夏圭所代表的山水畫,他們在構圖上不再採用由荊浩等畫家開創的全景式山水,而多選取景物的一角、一邊,馬與夏也被稱為“馬一角、夏半邊”。在筆法上,他們用筆粗放、蒼勁,多采用斧劈皴描繪堅硬的山石、樹木。這類畫法被後來比他們讀過更多書的文藝評論家們貶斥為粗惡、險怪、霸悍,他們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看待這些畫家,認為他們描繪了粗、俗、凋、喪的殘山剩水,不能滿足飽讀聖賢之書學者們的胃口。

我們用兩幅南宋畫院時期的典型作品與《溪鳧圖》做下比較,看看趙孟頫與陳琳的畫作與南宋院體畫家們有多大的差別。

這幅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榴枝黃鳥圖》冊頁,曾被傳為南宋宮廷畫家毛益所做,絹本設色,24.6x25.4cm。毛益為南宋宋孝宗乾道年間的(1165—1173)畫院待詔,比劉松年、李嵩、馬遠、夏圭等人都要早。此圖無款,雖題毛益作,但年代似較晚,因此並未歸於其名下。在故宮官網上,該圖也未標註作者。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畫心部分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乾隆題詩

清《石渠寶笈》著錄該圖,對幅有清乾隆御題詩一首:“榴子熟時鶯轉時,野蟲銜得集橫枝。笑他自喜權供飽,忘卻有人彈挾之。辛亥清和御筆。”鈐“八徵耄念之寶”、“太上皇帝之寶”、“八徵耄念”、“自強不息”璽印。

乾隆的字雖寫得不怎麼樣,但其詩對畫作內容的解讀還是比較到位的。若是將此圖放大細看,無論是成熟飽滿的石榴,還是因蟲蛀蝕、佈滿窟窿、葉稍泛黃的樹葉,都描繪得非常細緻。

而畫面的主角——一隻銜著蟲子的黃鸝,更展示了畫家工細的技法和豔麗的風格。黃鸝頭頂、胸脯和肩部的羽毛用淡赭、鵝黃層層渲染後,再用粉白色短促的細線勾描,繪製這些毛茸茸的鳥羽時,畫家就像一位繡工,將這些短促的羽毛一根根地秀在了畫布上。整體看來,該畫的特點為:造型準確、顏色鮮豔、用筆工謹。

對比一下銜著蟲子的鳥喙,在《榴枝黃鳥圖》中,鳥喙的繪製方式是用細線勾勒出輪廓,然後層層上色渲染,用深淺不同的色彩表現出鳥喙堅硬的形狀。而在陳琳《溪鳧圖》中的鴨嘴,則是用近似書法一樣的線條“寫”出。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細部1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細部2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細部3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溪鳧圖》細部

而在陳琳和趙孟頫這裡,線條本身並不僅僅承擔顯示物體輪廓、區分不同色彩邊界的作用,這類粗細不一、充滿韻律、變化無窮的線條,也參與到了形象塊面的塑造中,尤其在對野鴨翅膀、腿部的羽毛描繪中,通過流暢的,輕重不一的線條、墨點、墨塊營造出物體不同的質感,也顯示出它們本來的肌理、紋路,這便是這幅畫與宋人工筆本質不同之處。

在《溪鳧圖》中,也有對野鴨胸脯、鴨頭、背部的渲染,但並沒有像前者那樣,主要依靠不同的顏色大面積平塗來實現。而是強調了筆法的變化、墨色的濃淡,利用鬆、緊交錯的筆觸擦寫之後,再用淡墨和花青敷染。

除野鴨的鼻孔、眼圈用濃墨細線勾示輪廓外,其餘的面部則用幹筆淡墨,依據其自然肌理擦染而成,在脖頸最下端還留出一段空白,表現出野鴨頭部、頸部軟組織、短促絨毛之間的相互關係,最終達到形、質俱在的效果。

"

公元1301年,元大德五年,在美術史上有幾件值得一書的事。這一年中,趙孟頫的故交錢選去世了;他所欣賞的書法大師鮮于樞也於這一年離去。而另一位深受趙孟頫影響、日後成長為的元代南宗山水畫代表人物倪瓚,則剛剛誕生。

這一年,趙孟頫在指導年輕的畫家陳琳完成這幅《溪鳧圖》後,認為陳琳這幅作品“近世畫人”皆不及也。他也曾在與錢選的談話中提到過:“近世作士夫畫者,繆甚也。”這都表現出他對“近世”畫人們的不屑。(可參閱本號文章:變革時期的一次劃時代習作:從陳琳《溪鳧圖》看趙孟頫的藝術主張

趙孟頫所謂的“近世”,顯然是針對剛過去的南宋畫院時代而言,這些宮廷畫家以及他們所秉持的繪畫風格,成為他所批判的對象。由宋入元之後,作為當時的畫壇領袖,趙孟頫打出了“復古”的旗幟,這面旗幟引領著他和他的弟子們躍過南宋院體畫傳統,直接向晉、唐、五代時期的畫家們學習。

壹 兩類南宋院體畫的特徵

而他所反對的南宋院體畫,其風格到底是怎樣呢?

在南宋時期,面臨內外交困的政治現實,宮廷畫家們主要以兩類畫風來迎合皇帝的開心:其一是集成了五代時期以黃荃為代表的“黃家富貴”、嚴謹設色的傳統小品花鳥畫,這類畫作用筆纖細、敷色濃豔,尊重表現對象,極盡寫生之能事。雖然具有極強的寫實能力,但也被後人批評為“瑣細濃豔之風”,在充滿道德責任感的評論家們看來,躲在深宮裡成天畫些花花草草以迎合聖意的畫家,是對社會現實的消極迴避與粉飾;

第二類典型的南宋院體畫,則是以馬遠與夏圭所代表的山水畫,他們在構圖上不再採用由荊浩等畫家開創的全景式山水,而多選取景物的一角、一邊,馬與夏也被稱為“馬一角、夏半邊”。在筆法上,他們用筆粗放、蒼勁,多采用斧劈皴描繪堅硬的山石、樹木。這類畫法被後來比他們讀過更多書的文藝評論家們貶斥為粗惡、險怪、霸悍,他們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看待這些畫家,認為他們描繪了粗、俗、凋、喪的殘山剩水,不能滿足飽讀聖賢之書學者們的胃口。

我們用兩幅南宋畫院時期的典型作品與《溪鳧圖》做下比較,看看趙孟頫與陳琳的畫作與南宋院體畫家們有多大的差別。

這幅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榴枝黃鳥圖》冊頁,曾被傳為南宋宮廷畫家毛益所做,絹本設色,24.6x25.4cm。毛益為南宋宋孝宗乾道年間的(1165—1173)畫院待詔,比劉松年、李嵩、馬遠、夏圭等人都要早。此圖無款,雖題毛益作,但年代似較晚,因此並未歸於其名下。在故宮官網上,該圖也未標註作者。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畫心部分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乾隆題詩

清《石渠寶笈》著錄該圖,對幅有清乾隆御題詩一首:“榴子熟時鶯轉時,野蟲銜得集橫枝。笑他自喜權供飽,忘卻有人彈挾之。辛亥清和御筆。”鈐“八徵耄念之寶”、“太上皇帝之寶”、“八徵耄念”、“自強不息”璽印。

乾隆的字雖寫得不怎麼樣,但其詩對畫作內容的解讀還是比較到位的。若是將此圖放大細看,無論是成熟飽滿的石榴,還是因蟲蛀蝕、佈滿窟窿、葉稍泛黃的樹葉,都描繪得非常細緻。

而畫面的主角——一隻銜著蟲子的黃鸝,更展示了畫家工細的技法和豔麗的風格。黃鸝頭頂、胸脯和肩部的羽毛用淡赭、鵝黃層層渲染後,再用粉白色短促的細線勾描,繪製這些毛茸茸的鳥羽時,畫家就像一位繡工,將這些短促的羽毛一根根地秀在了畫布上。整體看來,該畫的特點為:造型準確、顏色鮮豔、用筆工謹。

對比一下銜著蟲子的鳥喙,在《榴枝黃鳥圖》中,鳥喙的繪製方式是用細線勾勒出輪廓,然後層層上色渲染,用深淺不同的色彩表現出鳥喙堅硬的形狀。而在陳琳《溪鳧圖》中的鴨嘴,則是用近似書法一樣的線條“寫”出。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細部1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細部2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細部3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溪鳧圖》細部

而在陳琳和趙孟頫這裡,線條本身並不僅僅承擔顯示物體輪廓、區分不同色彩邊界的作用,這類粗細不一、充滿韻律、變化無窮的線條,也參與到了形象塊面的塑造中,尤其在對野鴨翅膀、腿部的羽毛描繪中,通過流暢的,輕重不一的線條、墨點、墨塊營造出物體不同的質感,也顯示出它們本來的肌理、紋路,這便是這幅畫與宋人工筆本質不同之處。

在《溪鳧圖》中,也有對野鴨胸脯、鴨頭、背部的渲染,但並沒有像前者那樣,主要依靠不同的顏色大面積平塗來實現。而是強調了筆法的變化、墨色的濃淡,利用鬆、緊交錯的筆觸擦寫之後,再用淡墨和花青敷染。

除野鴨的鼻孔、眼圈用濃墨細線勾示輪廓外,其餘的面部則用幹筆淡墨,依據其自然肌理擦染而成,在脖頸最下端還留出一段空白,表現出野鴨頭部、頸部軟組織、短促絨毛之間的相互關係,最終達到形、質俱在的效果。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溪鳧圖》細部2

"

公元1301年,元大德五年,在美術史上有幾件值得一書的事。這一年中,趙孟頫的故交錢選去世了;他所欣賞的書法大師鮮于樞也於這一年離去。而另一位深受趙孟頫影響、日後成長為的元代南宗山水畫代表人物倪瓚,則剛剛誕生。

這一年,趙孟頫在指導年輕的畫家陳琳完成這幅《溪鳧圖》後,認為陳琳這幅作品“近世畫人”皆不及也。他也曾在與錢選的談話中提到過:“近世作士夫畫者,繆甚也。”這都表現出他對“近世”畫人們的不屑。(可參閱本號文章:變革時期的一次劃時代習作:從陳琳《溪鳧圖》看趙孟頫的藝術主張

趙孟頫所謂的“近世”,顯然是針對剛過去的南宋畫院時代而言,這些宮廷畫家以及他們所秉持的繪畫風格,成為他所批判的對象。由宋入元之後,作為當時的畫壇領袖,趙孟頫打出了“復古”的旗幟,這面旗幟引領著他和他的弟子們躍過南宋院體畫傳統,直接向晉、唐、五代時期的畫家們學習。

壹 兩類南宋院體畫的特徵

而他所反對的南宋院體畫,其風格到底是怎樣呢?

在南宋時期,面臨內外交困的政治現實,宮廷畫家們主要以兩類畫風來迎合皇帝的開心:其一是集成了五代時期以黃荃為代表的“黃家富貴”、嚴謹設色的傳統小品花鳥畫,這類畫作用筆纖細、敷色濃豔,尊重表現對象,極盡寫生之能事。雖然具有極強的寫實能力,但也被後人批評為“瑣細濃豔之風”,在充滿道德責任感的評論家們看來,躲在深宮裡成天畫些花花草草以迎合聖意的畫家,是對社會現實的消極迴避與粉飾;

第二類典型的南宋院體畫,則是以馬遠與夏圭所代表的山水畫,他們在構圖上不再採用由荊浩等畫家開創的全景式山水,而多選取景物的一角、一邊,馬與夏也被稱為“馬一角、夏半邊”。在筆法上,他們用筆粗放、蒼勁,多采用斧劈皴描繪堅硬的山石、樹木。這類畫法被後來比他們讀過更多書的文藝評論家們貶斥為粗惡、險怪、霸悍,他們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看待這些畫家,認為他們描繪了粗、俗、凋、喪的殘山剩水,不能滿足飽讀聖賢之書學者們的胃口。

我們用兩幅南宋畫院時期的典型作品與《溪鳧圖》做下比較,看看趙孟頫與陳琳的畫作與南宋院體畫家們有多大的差別。

這幅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榴枝黃鳥圖》冊頁,曾被傳為南宋宮廷畫家毛益所做,絹本設色,24.6x25.4cm。毛益為南宋宋孝宗乾道年間的(1165—1173)畫院待詔,比劉松年、李嵩、馬遠、夏圭等人都要早。此圖無款,雖題毛益作,但年代似較晚,因此並未歸於其名下。在故宮官網上,該圖也未標註作者。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畫心部分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乾隆題詩

清《石渠寶笈》著錄該圖,對幅有清乾隆御題詩一首:“榴子熟時鶯轉時,野蟲銜得集橫枝。笑他自喜權供飽,忘卻有人彈挾之。辛亥清和御筆。”鈐“八徵耄念之寶”、“太上皇帝之寶”、“八徵耄念”、“自強不息”璽印。

乾隆的字雖寫得不怎麼樣,但其詩對畫作內容的解讀還是比較到位的。若是將此圖放大細看,無論是成熟飽滿的石榴,還是因蟲蛀蝕、佈滿窟窿、葉稍泛黃的樹葉,都描繪得非常細緻。

而畫面的主角——一隻銜著蟲子的黃鸝,更展示了畫家工細的技法和豔麗的風格。黃鸝頭頂、胸脯和肩部的羽毛用淡赭、鵝黃層層渲染後,再用粉白色短促的細線勾描,繪製這些毛茸茸的鳥羽時,畫家就像一位繡工,將這些短促的羽毛一根根地秀在了畫布上。整體看來,該畫的特點為:造型準確、顏色鮮豔、用筆工謹。

對比一下銜著蟲子的鳥喙,在《榴枝黃鳥圖》中,鳥喙的繪製方式是用細線勾勒出輪廓,然後層層上色渲染,用深淺不同的色彩表現出鳥喙堅硬的形狀。而在陳琳《溪鳧圖》中的鴨嘴,則是用近似書法一樣的線條“寫”出。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細部1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細部2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細部3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溪鳧圖》細部

而在陳琳和趙孟頫這裡,線條本身並不僅僅承擔顯示物體輪廓、區分不同色彩邊界的作用,這類粗細不一、充滿韻律、變化無窮的線條,也參與到了形象塊面的塑造中,尤其在對野鴨翅膀、腿部的羽毛描繪中,通過流暢的,輕重不一的線條、墨點、墨塊營造出物體不同的質感,也顯示出它們本來的肌理、紋路,這便是這幅畫與宋人工筆本質不同之處。

在《溪鳧圖》中,也有對野鴨胸脯、鴨頭、背部的渲染,但並沒有像前者那樣,主要依靠不同的顏色大面積平塗來實現。而是強調了筆法的變化、墨色的濃淡,利用鬆、緊交錯的筆觸擦寫之後,再用淡墨和花青敷染。

除野鴨的鼻孔、眼圈用濃墨細線勾示輪廓外,其餘的面部則用幹筆淡墨,依據其自然肌理擦染而成,在脖頸最下端還留出一段空白,表現出野鴨頭部、頸部軟組織、短促絨毛之間的相互關係,最終達到形、質俱在的效果。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溪鳧圖》細部2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溪鳧圖》細部3

總體來說,陳琳的畫作保持了傳統花鳥畫中的基本構圖原則、造型嚴謹。但在表現形式上,由緊轉鬆。在具體技法上,將勾勒物體輪廓的細線條變為可以參與造型、具有抒寫性的粗線條。正是這類線條的出現,釋放了文人們手中的筆,讓文人們可以像寫字一樣,將書法的意趣與繪畫充分結合,創造出自己所需要的意象。

此畫注重用墨色來表現豐富的色彩,這也正是代表了元初畫家們對水墨表現力的探索,在他們的眼中,墨並不是單純的黑色顏料,而是墨分五彩。

因為解放了筆、也釋放了墨的魅力,在此基礎上,對畫面的渲染就不再像傳統花鳥畫那樣呆板、僵化,而可以在渲染時加入了皴、擦,表現方式也由此豐富多樣。

我們將兩幅畫中的黃鸝與野鴨放於一處比較,便能發現,雖然後者使用了更少的顏色、更少精細的刻畫,但卻更具有質感、體積感,這隻野鴨所蘊含的生命力顯得比黃鸝更旺盛。

貳 馬遠的水與趙孟頫的水

我們還可用南宋院體的另一種典型風格代表——馬遠的這幅《梅石溪鳧圖》與陳琳的《溪鳧圖》做對比欣賞。

由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這幅馬遠的《梅石溪鳧圖》,為絹本設色,尺幅為26.7x28.6cm。馬遠(公元1140-1225年)比陳鈺要早,為宋寧宗時期(公元1195-1224年)的畫院待招。他擅作山水、花鳥、人物。

"

公元1301年,元大德五年,在美術史上有幾件值得一書的事。這一年中,趙孟頫的故交錢選去世了;他所欣賞的書法大師鮮于樞也於這一年離去。而另一位深受趙孟頫影響、日後成長為的元代南宗山水畫代表人物倪瓚,則剛剛誕生。

這一年,趙孟頫在指導年輕的畫家陳琳完成這幅《溪鳧圖》後,認為陳琳這幅作品“近世畫人”皆不及也。他也曾在與錢選的談話中提到過:“近世作士夫畫者,繆甚也。”這都表現出他對“近世”畫人們的不屑。(可參閱本號文章:變革時期的一次劃時代習作:從陳琳《溪鳧圖》看趙孟頫的藝術主張

趙孟頫所謂的“近世”,顯然是針對剛過去的南宋畫院時代而言,這些宮廷畫家以及他們所秉持的繪畫風格,成為他所批判的對象。由宋入元之後,作為當時的畫壇領袖,趙孟頫打出了“復古”的旗幟,這面旗幟引領著他和他的弟子們躍過南宋院體畫傳統,直接向晉、唐、五代時期的畫家們學習。

壹 兩類南宋院體畫的特徵

而他所反對的南宋院體畫,其風格到底是怎樣呢?

在南宋時期,面臨內外交困的政治現實,宮廷畫家們主要以兩類畫風來迎合皇帝的開心:其一是集成了五代時期以黃荃為代表的“黃家富貴”、嚴謹設色的傳統小品花鳥畫,這類畫作用筆纖細、敷色濃豔,尊重表現對象,極盡寫生之能事。雖然具有極強的寫實能力,但也被後人批評為“瑣細濃豔之風”,在充滿道德責任感的評論家們看來,躲在深宮裡成天畫些花花草草以迎合聖意的畫家,是對社會現實的消極迴避與粉飾;

第二類典型的南宋院體畫,則是以馬遠與夏圭所代表的山水畫,他們在構圖上不再採用由荊浩等畫家開創的全景式山水,而多選取景物的一角、一邊,馬與夏也被稱為“馬一角、夏半邊”。在筆法上,他們用筆粗放、蒼勁,多采用斧劈皴描繪堅硬的山石、樹木。這類畫法被後來比他們讀過更多書的文藝評論家們貶斥為粗惡、險怪、霸悍,他們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看待這些畫家,認為他們描繪了粗、俗、凋、喪的殘山剩水,不能滿足飽讀聖賢之書學者們的胃口。

我們用兩幅南宋畫院時期的典型作品與《溪鳧圖》做下比較,看看趙孟頫與陳琳的畫作與南宋院體畫家們有多大的差別。

這幅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榴枝黃鳥圖》冊頁,曾被傳為南宋宮廷畫家毛益所做,絹本設色,24.6x25.4cm。毛益為南宋宋孝宗乾道年間的(1165—1173)畫院待詔,比劉松年、李嵩、馬遠、夏圭等人都要早。此圖無款,雖題毛益作,但年代似較晚,因此並未歸於其名下。在故宮官網上,該圖也未標註作者。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畫心部分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乾隆題詩

清《石渠寶笈》著錄該圖,對幅有清乾隆御題詩一首:“榴子熟時鶯轉時,野蟲銜得集橫枝。笑他自喜權供飽,忘卻有人彈挾之。辛亥清和御筆。”鈐“八徵耄念之寶”、“太上皇帝之寶”、“八徵耄念”、“自強不息”璽印。

乾隆的字雖寫得不怎麼樣,但其詩對畫作內容的解讀還是比較到位的。若是將此圖放大細看,無論是成熟飽滿的石榴,還是因蟲蛀蝕、佈滿窟窿、葉稍泛黃的樹葉,都描繪得非常細緻。

而畫面的主角——一隻銜著蟲子的黃鸝,更展示了畫家工細的技法和豔麗的風格。黃鸝頭頂、胸脯和肩部的羽毛用淡赭、鵝黃層層渲染後,再用粉白色短促的細線勾描,繪製這些毛茸茸的鳥羽時,畫家就像一位繡工,將這些短促的羽毛一根根地秀在了畫布上。整體看來,該畫的特點為:造型準確、顏色鮮豔、用筆工謹。

對比一下銜著蟲子的鳥喙,在《榴枝黃鳥圖》中,鳥喙的繪製方式是用細線勾勒出輪廓,然後層層上色渲染,用深淺不同的色彩表現出鳥喙堅硬的形狀。而在陳琳《溪鳧圖》中的鴨嘴,則是用近似書法一樣的線條“寫”出。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細部1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細部2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細部3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溪鳧圖》細部

而在陳琳和趙孟頫這裡,線條本身並不僅僅承擔顯示物體輪廓、區分不同色彩邊界的作用,這類粗細不一、充滿韻律、變化無窮的線條,也參與到了形象塊面的塑造中,尤其在對野鴨翅膀、腿部的羽毛描繪中,通過流暢的,輕重不一的線條、墨點、墨塊營造出物體不同的質感,也顯示出它們本來的肌理、紋路,這便是這幅畫與宋人工筆本質不同之處。

在《溪鳧圖》中,也有對野鴨胸脯、鴨頭、背部的渲染,但並沒有像前者那樣,主要依靠不同的顏色大面積平塗來實現。而是強調了筆法的變化、墨色的濃淡,利用鬆、緊交錯的筆觸擦寫之後,再用淡墨和花青敷染。

除野鴨的鼻孔、眼圈用濃墨細線勾示輪廓外,其餘的面部則用幹筆淡墨,依據其自然肌理擦染而成,在脖頸最下端還留出一段空白,表現出野鴨頭部、頸部軟組織、短促絨毛之間的相互關係,最終達到形、質俱在的效果。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溪鳧圖》細部2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溪鳧圖》細部3

總體來說,陳琳的畫作保持了傳統花鳥畫中的基本構圖原則、造型嚴謹。但在表現形式上,由緊轉鬆。在具體技法上,將勾勒物體輪廓的細線條變為可以參與造型、具有抒寫性的粗線條。正是這類線條的出現,釋放了文人們手中的筆,讓文人們可以像寫字一樣,將書法的意趣與繪畫充分結合,創造出自己所需要的意象。

此畫注重用墨色來表現豐富的色彩,這也正是代表了元初畫家們對水墨表現力的探索,在他們的眼中,墨並不是單純的黑色顏料,而是墨分五彩。

因為解放了筆、也釋放了墨的魅力,在此基礎上,對畫面的渲染就不再像傳統花鳥畫那樣呆板、僵化,而可以在渲染時加入了皴、擦,表現方式也由此豐富多樣。

我們將兩幅畫中的黃鸝與野鴨放於一處比較,便能發現,雖然後者使用了更少的顏色、更少精細的刻畫,但卻更具有質感、體積感,這隻野鴨所蘊含的生命力顯得比黃鸝更旺盛。

貳 馬遠的水與趙孟頫的水

我們還可用南宋院體的另一種典型風格代表——馬遠的這幅《梅石溪鳧圖》與陳琳的《溪鳧圖》做對比欣賞。

由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這幅馬遠的《梅石溪鳧圖》,為絹本設色,尺幅為26.7x28.6cm。馬遠(公元1140-1225年)比陳鈺要早,為宋寧宗時期(公元1195-1224年)的畫院待招。他擅作山水、花鳥、人物。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馬遠《梅石溪鳧圖》

此圖充分體現了他的繪畫風格:首先在構圖上,體現了他特有的“馬一角”樣式,選取山下、湖邊一角的景色,以斜伸出的幾樹梅枝和水面中一群野鴨相呼應,畫面動靜結合。品讀此畫時,很多人都會自然地聯想起“春江水暖鴨先知”那種清新、淡雅的意趣。

在具體技法上,馬遠畫中近景山石以大斧劈皴,遠處山石以水墨暈染,整體山石、坡岸堅實嚴整,爽朗有力。具體到水面波紋以及野鴨的描繪,便可以體會到其與陳琳《溪鳧圖》的具體差異。馬遠的波紋多用細密的線條表現水面迂迴、微瀾的情形,其線條纖細、柔軟富有韻律,但遠沒有《溪鳧圖》中那麼充滿力度和表現力。

"

公元1301年,元大德五年,在美術史上有幾件值得一書的事。這一年中,趙孟頫的故交錢選去世了;他所欣賞的書法大師鮮于樞也於這一年離去。而另一位深受趙孟頫影響、日後成長為的元代南宗山水畫代表人物倪瓚,則剛剛誕生。

這一年,趙孟頫在指導年輕的畫家陳琳完成這幅《溪鳧圖》後,認為陳琳這幅作品“近世畫人”皆不及也。他也曾在與錢選的談話中提到過:“近世作士夫畫者,繆甚也。”這都表現出他對“近世”畫人們的不屑。(可參閱本號文章:變革時期的一次劃時代習作:從陳琳《溪鳧圖》看趙孟頫的藝術主張

趙孟頫所謂的“近世”,顯然是針對剛過去的南宋畫院時代而言,這些宮廷畫家以及他們所秉持的繪畫風格,成為他所批判的對象。由宋入元之後,作為當時的畫壇領袖,趙孟頫打出了“復古”的旗幟,這面旗幟引領著他和他的弟子們躍過南宋院體畫傳統,直接向晉、唐、五代時期的畫家們學習。

壹 兩類南宋院體畫的特徵

而他所反對的南宋院體畫,其風格到底是怎樣呢?

在南宋時期,面臨內外交困的政治現實,宮廷畫家們主要以兩類畫風來迎合皇帝的開心:其一是集成了五代時期以黃荃為代表的“黃家富貴”、嚴謹設色的傳統小品花鳥畫,這類畫作用筆纖細、敷色濃豔,尊重表現對象,極盡寫生之能事。雖然具有極強的寫實能力,但也被後人批評為“瑣細濃豔之風”,在充滿道德責任感的評論家們看來,躲在深宮裡成天畫些花花草草以迎合聖意的畫家,是對社會現實的消極迴避與粉飾;

第二類典型的南宋院體畫,則是以馬遠與夏圭所代表的山水畫,他們在構圖上不再採用由荊浩等畫家開創的全景式山水,而多選取景物的一角、一邊,馬與夏也被稱為“馬一角、夏半邊”。在筆法上,他們用筆粗放、蒼勁,多采用斧劈皴描繪堅硬的山石、樹木。這類畫法被後來比他們讀過更多書的文藝評論家們貶斥為粗惡、險怪、霸悍,他們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看待這些畫家,認為他們描繪了粗、俗、凋、喪的殘山剩水,不能滿足飽讀聖賢之書學者們的胃口。

我們用兩幅南宋畫院時期的典型作品與《溪鳧圖》做下比較,看看趙孟頫與陳琳的畫作與南宋院體畫家們有多大的差別。

這幅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榴枝黃鳥圖》冊頁,曾被傳為南宋宮廷畫家毛益所做,絹本設色,24.6x25.4cm。毛益為南宋宋孝宗乾道年間的(1165—1173)畫院待詔,比劉松年、李嵩、馬遠、夏圭等人都要早。此圖無款,雖題毛益作,但年代似較晚,因此並未歸於其名下。在故宮官網上,該圖也未標註作者。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畫心部分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乾隆題詩

清《石渠寶笈》著錄該圖,對幅有清乾隆御題詩一首:“榴子熟時鶯轉時,野蟲銜得集橫枝。笑他自喜權供飽,忘卻有人彈挾之。辛亥清和御筆。”鈐“八徵耄念之寶”、“太上皇帝之寶”、“八徵耄念”、“自強不息”璽印。

乾隆的字雖寫得不怎麼樣,但其詩對畫作內容的解讀還是比較到位的。若是將此圖放大細看,無論是成熟飽滿的石榴,還是因蟲蛀蝕、佈滿窟窿、葉稍泛黃的樹葉,都描繪得非常細緻。

而畫面的主角——一隻銜著蟲子的黃鸝,更展示了畫家工細的技法和豔麗的風格。黃鸝頭頂、胸脯和肩部的羽毛用淡赭、鵝黃層層渲染後,再用粉白色短促的細線勾描,繪製這些毛茸茸的鳥羽時,畫家就像一位繡工,將這些短促的羽毛一根根地秀在了畫布上。整體看來,該畫的特點為:造型準確、顏色鮮豔、用筆工謹。

對比一下銜著蟲子的鳥喙,在《榴枝黃鳥圖》中,鳥喙的繪製方式是用細線勾勒出輪廓,然後層層上色渲染,用深淺不同的色彩表現出鳥喙堅硬的形狀。而在陳琳《溪鳧圖》中的鴨嘴,則是用近似書法一樣的線條“寫”出。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細部1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細部2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細部3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溪鳧圖》細部

而在陳琳和趙孟頫這裡,線條本身並不僅僅承擔顯示物體輪廓、區分不同色彩邊界的作用,這類粗細不一、充滿韻律、變化無窮的線條,也參與到了形象塊面的塑造中,尤其在對野鴨翅膀、腿部的羽毛描繪中,通過流暢的,輕重不一的線條、墨點、墨塊營造出物體不同的質感,也顯示出它們本來的肌理、紋路,這便是這幅畫與宋人工筆本質不同之處。

在《溪鳧圖》中,也有對野鴨胸脯、鴨頭、背部的渲染,但並沒有像前者那樣,主要依靠不同的顏色大面積平塗來實現。而是強調了筆法的變化、墨色的濃淡,利用鬆、緊交錯的筆觸擦寫之後,再用淡墨和花青敷染。

除野鴨的鼻孔、眼圈用濃墨細線勾示輪廓外,其餘的面部則用幹筆淡墨,依據其自然肌理擦染而成,在脖頸最下端還留出一段空白,表現出野鴨頭部、頸部軟組織、短促絨毛之間的相互關係,最終達到形、質俱在的效果。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溪鳧圖》細部2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溪鳧圖》細部3

總體來說,陳琳的畫作保持了傳統花鳥畫中的基本構圖原則、造型嚴謹。但在表現形式上,由緊轉鬆。在具體技法上,將勾勒物體輪廓的細線條變為可以參與造型、具有抒寫性的粗線條。正是這類線條的出現,釋放了文人們手中的筆,讓文人們可以像寫字一樣,將書法的意趣與繪畫充分結合,創造出自己所需要的意象。

此畫注重用墨色來表現豐富的色彩,這也正是代表了元初畫家們對水墨表現力的探索,在他們的眼中,墨並不是單純的黑色顏料,而是墨分五彩。

因為解放了筆、也釋放了墨的魅力,在此基礎上,對畫面的渲染就不再像傳統花鳥畫那樣呆板、僵化,而可以在渲染時加入了皴、擦,表現方式也由此豐富多樣。

我們將兩幅畫中的黃鸝與野鴨放於一處比較,便能發現,雖然後者使用了更少的顏色、更少精細的刻畫,但卻更具有質感、體積感,這隻野鴨所蘊含的生命力顯得比黃鸝更旺盛。

貳 馬遠的水與趙孟頫的水

我們還可用南宋院體的另一種典型風格代表——馬遠的這幅《梅石溪鳧圖》與陳琳的《溪鳧圖》做對比欣賞。

由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這幅馬遠的《梅石溪鳧圖》,為絹本設色,尺幅為26.7x28.6cm。馬遠(公元1140-1225年)比陳鈺要早,為宋寧宗時期(公元1195-1224年)的畫院待招。他擅作山水、花鳥、人物。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馬遠《梅石溪鳧圖》

此圖充分體現了他的繪畫風格:首先在構圖上,體現了他特有的“馬一角”樣式,選取山下、湖邊一角的景色,以斜伸出的幾樹梅枝和水面中一群野鴨相呼應,畫面動靜結合。品讀此畫時,很多人都會自然地聯想起“春江水暖鴨先知”那種清新、淡雅的意趣。

在具體技法上,馬遠畫中近景山石以大斧劈皴,遠處山石以水墨暈染,整體山石、坡岸堅實嚴整,爽朗有力。具體到水面波紋以及野鴨的描繪,便可以體會到其與陳琳《溪鳧圖》的具體差異。馬遠的波紋多用細密的線條表現水面迂迴、微瀾的情形,其線條纖細、柔軟富有韻律,但遠沒有《溪鳧圖》中那麼充滿力度和表現力。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馬遠《梅石溪鳧圖》細部1

"

公元1301年,元大德五年,在美術史上有幾件值得一書的事。這一年中,趙孟頫的故交錢選去世了;他所欣賞的書法大師鮮于樞也於這一年離去。而另一位深受趙孟頫影響、日後成長為的元代南宗山水畫代表人物倪瓚,則剛剛誕生。

這一年,趙孟頫在指導年輕的畫家陳琳完成這幅《溪鳧圖》後,認為陳琳這幅作品“近世畫人”皆不及也。他也曾在與錢選的談話中提到過:“近世作士夫畫者,繆甚也。”這都表現出他對“近世”畫人們的不屑。(可參閱本號文章:變革時期的一次劃時代習作:從陳琳《溪鳧圖》看趙孟頫的藝術主張

趙孟頫所謂的“近世”,顯然是針對剛過去的南宋畫院時代而言,這些宮廷畫家以及他們所秉持的繪畫風格,成為他所批判的對象。由宋入元之後,作為當時的畫壇領袖,趙孟頫打出了“復古”的旗幟,這面旗幟引領著他和他的弟子們躍過南宋院體畫傳統,直接向晉、唐、五代時期的畫家們學習。

壹 兩類南宋院體畫的特徵

而他所反對的南宋院體畫,其風格到底是怎樣呢?

在南宋時期,面臨內外交困的政治現實,宮廷畫家們主要以兩類畫風來迎合皇帝的開心:其一是集成了五代時期以黃荃為代表的“黃家富貴”、嚴謹設色的傳統小品花鳥畫,這類畫作用筆纖細、敷色濃豔,尊重表現對象,極盡寫生之能事。雖然具有極強的寫實能力,但也被後人批評為“瑣細濃豔之風”,在充滿道德責任感的評論家們看來,躲在深宮裡成天畫些花花草草以迎合聖意的畫家,是對社會現實的消極迴避與粉飾;

第二類典型的南宋院體畫,則是以馬遠與夏圭所代表的山水畫,他們在構圖上不再採用由荊浩等畫家開創的全景式山水,而多選取景物的一角、一邊,馬與夏也被稱為“馬一角、夏半邊”。在筆法上,他們用筆粗放、蒼勁,多采用斧劈皴描繪堅硬的山石、樹木。這類畫法被後來比他們讀過更多書的文藝評論家們貶斥為粗惡、險怪、霸悍,他們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看待這些畫家,認為他們描繪了粗、俗、凋、喪的殘山剩水,不能滿足飽讀聖賢之書學者們的胃口。

我們用兩幅南宋畫院時期的典型作品與《溪鳧圖》做下比較,看看趙孟頫與陳琳的畫作與南宋院體畫家們有多大的差別。

這幅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榴枝黃鳥圖》冊頁,曾被傳為南宋宮廷畫家毛益所做,絹本設色,24.6x25.4cm。毛益為南宋宋孝宗乾道年間的(1165—1173)畫院待詔,比劉松年、李嵩、馬遠、夏圭等人都要早。此圖無款,雖題毛益作,但年代似較晚,因此並未歸於其名下。在故宮官網上,該圖也未標註作者。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畫心部分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乾隆題詩

清《石渠寶笈》著錄該圖,對幅有清乾隆御題詩一首:“榴子熟時鶯轉時,野蟲銜得集橫枝。笑他自喜權供飽,忘卻有人彈挾之。辛亥清和御筆。”鈐“八徵耄念之寶”、“太上皇帝之寶”、“八徵耄念”、“自強不息”璽印。

乾隆的字雖寫得不怎麼樣,但其詩對畫作內容的解讀還是比較到位的。若是將此圖放大細看,無論是成熟飽滿的石榴,還是因蟲蛀蝕、佈滿窟窿、葉稍泛黃的樹葉,都描繪得非常細緻。

而畫面的主角——一隻銜著蟲子的黃鸝,更展示了畫家工細的技法和豔麗的風格。黃鸝頭頂、胸脯和肩部的羽毛用淡赭、鵝黃層層渲染後,再用粉白色短促的細線勾描,繪製這些毛茸茸的鳥羽時,畫家就像一位繡工,將這些短促的羽毛一根根地秀在了畫布上。整體看來,該畫的特點為:造型準確、顏色鮮豔、用筆工謹。

對比一下銜著蟲子的鳥喙,在《榴枝黃鳥圖》中,鳥喙的繪製方式是用細線勾勒出輪廓,然後層層上色渲染,用深淺不同的色彩表現出鳥喙堅硬的形狀。而在陳琳《溪鳧圖》中的鴨嘴,則是用近似書法一樣的線條“寫”出。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細部1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細部2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細部3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溪鳧圖》細部

而在陳琳和趙孟頫這裡,線條本身並不僅僅承擔顯示物體輪廓、區分不同色彩邊界的作用,這類粗細不一、充滿韻律、變化無窮的線條,也參與到了形象塊面的塑造中,尤其在對野鴨翅膀、腿部的羽毛描繪中,通過流暢的,輕重不一的線條、墨點、墨塊營造出物體不同的質感,也顯示出它們本來的肌理、紋路,這便是這幅畫與宋人工筆本質不同之處。

在《溪鳧圖》中,也有對野鴨胸脯、鴨頭、背部的渲染,但並沒有像前者那樣,主要依靠不同的顏色大面積平塗來實現。而是強調了筆法的變化、墨色的濃淡,利用鬆、緊交錯的筆觸擦寫之後,再用淡墨和花青敷染。

除野鴨的鼻孔、眼圈用濃墨細線勾示輪廓外,其餘的面部則用幹筆淡墨,依據其自然肌理擦染而成,在脖頸最下端還留出一段空白,表現出野鴨頭部、頸部軟組織、短促絨毛之間的相互關係,最終達到形、質俱在的效果。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溪鳧圖》細部2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溪鳧圖》細部3

總體來說,陳琳的畫作保持了傳統花鳥畫中的基本構圖原則、造型嚴謹。但在表現形式上,由緊轉鬆。在具體技法上,將勾勒物體輪廓的細線條變為可以參與造型、具有抒寫性的粗線條。正是這類線條的出現,釋放了文人們手中的筆,讓文人們可以像寫字一樣,將書法的意趣與繪畫充分結合,創造出自己所需要的意象。

此畫注重用墨色來表現豐富的色彩,這也正是代表了元初畫家們對水墨表現力的探索,在他們的眼中,墨並不是單純的黑色顏料,而是墨分五彩。

因為解放了筆、也釋放了墨的魅力,在此基礎上,對畫面的渲染就不再像傳統花鳥畫那樣呆板、僵化,而可以在渲染時加入了皴、擦,表現方式也由此豐富多樣。

我們將兩幅畫中的黃鸝與野鴨放於一處比較,便能發現,雖然後者使用了更少的顏色、更少精細的刻畫,但卻更具有質感、體積感,這隻野鴨所蘊含的生命力顯得比黃鸝更旺盛。

貳 馬遠的水與趙孟頫的水

我們還可用南宋院體的另一種典型風格代表——馬遠的這幅《梅石溪鳧圖》與陳琳的《溪鳧圖》做對比欣賞。

由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這幅馬遠的《梅石溪鳧圖》,為絹本設色,尺幅為26.7x28.6cm。馬遠(公元1140-1225年)比陳鈺要早,為宋寧宗時期(公元1195-1224年)的畫院待招。他擅作山水、花鳥、人物。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馬遠《梅石溪鳧圖》

此圖充分體現了他的繪畫風格:首先在構圖上,體現了他特有的“馬一角”樣式,選取山下、湖邊一角的景色,以斜伸出的幾樹梅枝和水面中一群野鴨相呼應,畫面動靜結合。品讀此畫時,很多人都會自然地聯想起“春江水暖鴨先知”那種清新、淡雅的意趣。

在具體技法上,馬遠畫中近景山石以大斧劈皴,遠處山石以水墨暈染,整體山石、坡岸堅實嚴整,爽朗有力。具體到水面波紋以及野鴨的描繪,便可以體會到其與陳琳《溪鳧圖》的具體差異。馬遠的波紋多用細密的線條表現水面迂迴、微瀾的情形,其線條纖細、柔軟富有韻律,但遠沒有《溪鳧圖》中那麼充滿力度和表現力。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馬遠《梅石溪鳧圖》細部1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馬遠《梅石溪鳧圖》細部2

對於水的畫法,馬遠有相當豐富的經驗。流傳至今,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十二幅水圖,就是他的代表作品。在這由12幅(每段各縱26.8釐米、橫41.6釐米)水景組成的長卷中,體現了馬遠對水細緻入微的觀察。他使用了多種不同的筆法,繪製出各種不同的線條、簡單的幾何圖案,卻表現出了各類水的不同姿態、呈現出令人歎服的景觀。

這十二段作品,各具形態美感。除第一段因殘缺半幅而無圖名外,其餘圖名分別是:“洞庭風細”、“層波疊浪”、“寒塘清淺”、“長江萬頃”、“黃河逆流”、“秋水回波”、“雲生滄海”、“湖光瀲灩”、“雲舒浪卷”、“曉日烘山”、“細浪漂漂”。

若是按照前文的比較,馬遠顯然也有很高深的筆墨技法和表現能力。這些用線展示的水景,乾溼濃淡不是最好的例證嗎?他甚至還通過線條的疏密,展示出了光影的效果。

"

公元1301年,元大德五年,在美術史上有幾件值得一書的事。這一年中,趙孟頫的故交錢選去世了;他所欣賞的書法大師鮮于樞也於這一年離去。而另一位深受趙孟頫影響、日後成長為的元代南宗山水畫代表人物倪瓚,則剛剛誕生。

這一年,趙孟頫在指導年輕的畫家陳琳完成這幅《溪鳧圖》後,認為陳琳這幅作品“近世畫人”皆不及也。他也曾在與錢選的談話中提到過:“近世作士夫畫者,繆甚也。”這都表現出他對“近世”畫人們的不屑。(可參閱本號文章:變革時期的一次劃時代習作:從陳琳《溪鳧圖》看趙孟頫的藝術主張

趙孟頫所謂的“近世”,顯然是針對剛過去的南宋畫院時代而言,這些宮廷畫家以及他們所秉持的繪畫風格,成為他所批判的對象。由宋入元之後,作為當時的畫壇領袖,趙孟頫打出了“復古”的旗幟,這面旗幟引領著他和他的弟子們躍過南宋院體畫傳統,直接向晉、唐、五代時期的畫家們學習。

壹 兩類南宋院體畫的特徵

而他所反對的南宋院體畫,其風格到底是怎樣呢?

在南宋時期,面臨內外交困的政治現實,宮廷畫家們主要以兩類畫風來迎合皇帝的開心:其一是集成了五代時期以黃荃為代表的“黃家富貴”、嚴謹設色的傳統小品花鳥畫,這類畫作用筆纖細、敷色濃豔,尊重表現對象,極盡寫生之能事。雖然具有極強的寫實能力,但也被後人批評為“瑣細濃豔之風”,在充滿道德責任感的評論家們看來,躲在深宮裡成天畫些花花草草以迎合聖意的畫家,是對社會現實的消極迴避與粉飾;

第二類典型的南宋院體畫,則是以馬遠與夏圭所代表的山水畫,他們在構圖上不再採用由荊浩等畫家開創的全景式山水,而多選取景物的一角、一邊,馬與夏也被稱為“馬一角、夏半邊”。在筆法上,他們用筆粗放、蒼勁,多采用斧劈皴描繪堅硬的山石、樹木。這類畫法被後來比他們讀過更多書的文藝評論家們貶斥為粗惡、險怪、霸悍,他們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看待這些畫家,認為他們描繪了粗、俗、凋、喪的殘山剩水,不能滿足飽讀聖賢之書學者們的胃口。

我們用兩幅南宋畫院時期的典型作品與《溪鳧圖》做下比較,看看趙孟頫與陳琳的畫作與南宋院體畫家們有多大的差別。

這幅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榴枝黃鳥圖》冊頁,曾被傳為南宋宮廷畫家毛益所做,絹本設色,24.6x25.4cm。毛益為南宋宋孝宗乾道年間的(1165—1173)畫院待詔,比劉松年、李嵩、馬遠、夏圭等人都要早。此圖無款,雖題毛益作,但年代似較晚,因此並未歸於其名下。在故宮官網上,該圖也未標註作者。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畫心部分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乾隆題詩

清《石渠寶笈》著錄該圖,對幅有清乾隆御題詩一首:“榴子熟時鶯轉時,野蟲銜得集橫枝。笑他自喜權供飽,忘卻有人彈挾之。辛亥清和御筆。”鈐“八徵耄念之寶”、“太上皇帝之寶”、“八徵耄念”、“自強不息”璽印。

乾隆的字雖寫得不怎麼樣,但其詩對畫作內容的解讀還是比較到位的。若是將此圖放大細看,無論是成熟飽滿的石榴,還是因蟲蛀蝕、佈滿窟窿、葉稍泛黃的樹葉,都描繪得非常細緻。

而畫面的主角——一隻銜著蟲子的黃鸝,更展示了畫家工細的技法和豔麗的風格。黃鸝頭頂、胸脯和肩部的羽毛用淡赭、鵝黃層層渲染後,再用粉白色短促的細線勾描,繪製這些毛茸茸的鳥羽時,畫家就像一位繡工,將這些短促的羽毛一根根地秀在了畫布上。整體看來,該畫的特點為:造型準確、顏色鮮豔、用筆工謹。

對比一下銜著蟲子的鳥喙,在《榴枝黃鳥圖》中,鳥喙的繪製方式是用細線勾勒出輪廓,然後層層上色渲染,用深淺不同的色彩表現出鳥喙堅硬的形狀。而在陳琳《溪鳧圖》中的鴨嘴,則是用近似書法一樣的線條“寫”出。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細部1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細部2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細部3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溪鳧圖》細部

而在陳琳和趙孟頫這裡,線條本身並不僅僅承擔顯示物體輪廓、區分不同色彩邊界的作用,這類粗細不一、充滿韻律、變化無窮的線條,也參與到了形象塊面的塑造中,尤其在對野鴨翅膀、腿部的羽毛描繪中,通過流暢的,輕重不一的線條、墨點、墨塊營造出物體不同的質感,也顯示出它們本來的肌理、紋路,這便是這幅畫與宋人工筆本質不同之處。

在《溪鳧圖》中,也有對野鴨胸脯、鴨頭、背部的渲染,但並沒有像前者那樣,主要依靠不同的顏色大面積平塗來實現。而是強調了筆法的變化、墨色的濃淡,利用鬆、緊交錯的筆觸擦寫之後,再用淡墨和花青敷染。

除野鴨的鼻孔、眼圈用濃墨細線勾示輪廓外,其餘的面部則用幹筆淡墨,依據其自然肌理擦染而成,在脖頸最下端還留出一段空白,表現出野鴨頭部、頸部軟組織、短促絨毛之間的相互關係,最終達到形、質俱在的效果。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溪鳧圖》細部2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溪鳧圖》細部3

總體來說,陳琳的畫作保持了傳統花鳥畫中的基本構圖原則、造型嚴謹。但在表現形式上,由緊轉鬆。在具體技法上,將勾勒物體輪廓的細線條變為可以參與造型、具有抒寫性的粗線條。正是這類線條的出現,釋放了文人們手中的筆,讓文人們可以像寫字一樣,將書法的意趣與繪畫充分結合,創造出自己所需要的意象。

此畫注重用墨色來表現豐富的色彩,這也正是代表了元初畫家們對水墨表現力的探索,在他們的眼中,墨並不是單純的黑色顏料,而是墨分五彩。

因為解放了筆、也釋放了墨的魅力,在此基礎上,對畫面的渲染就不再像傳統花鳥畫那樣呆板、僵化,而可以在渲染時加入了皴、擦,表現方式也由此豐富多樣。

我們將兩幅畫中的黃鸝與野鴨放於一處比較,便能發現,雖然後者使用了更少的顏色、更少精細的刻畫,但卻更具有質感、體積感,這隻野鴨所蘊含的生命力顯得比黃鸝更旺盛。

貳 馬遠的水與趙孟頫的水

我們還可用南宋院體的另一種典型風格代表——馬遠的這幅《梅石溪鳧圖》與陳琳的《溪鳧圖》做對比欣賞。

由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這幅馬遠的《梅石溪鳧圖》,為絹本設色,尺幅為26.7x28.6cm。馬遠(公元1140-1225年)比陳鈺要早,為宋寧宗時期(公元1195-1224年)的畫院待招。他擅作山水、花鳥、人物。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馬遠《梅石溪鳧圖》

此圖充分體現了他的繪畫風格:首先在構圖上,體現了他特有的“馬一角”樣式,選取山下、湖邊一角的景色,以斜伸出的幾樹梅枝和水面中一群野鴨相呼應,畫面動靜結合。品讀此畫時,很多人都會自然地聯想起“春江水暖鴨先知”那種清新、淡雅的意趣。

在具體技法上,馬遠畫中近景山石以大斧劈皴,遠處山石以水墨暈染,整體山石、坡岸堅實嚴整,爽朗有力。具體到水面波紋以及野鴨的描繪,便可以體會到其與陳琳《溪鳧圖》的具體差異。馬遠的波紋多用細密的線條表現水面迂迴、微瀾的情形,其線條纖細、柔軟富有韻律,但遠沒有《溪鳧圖》中那麼充滿力度和表現力。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馬遠《梅石溪鳧圖》細部1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馬遠《梅石溪鳧圖》細部2

對於水的畫法,馬遠有相當豐富的經驗。流傳至今,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十二幅水圖,就是他的代表作品。在這由12幅(每段各縱26.8釐米、橫41.6釐米)水景組成的長卷中,體現了馬遠對水細緻入微的觀察。他使用了多種不同的筆法,繪製出各種不同的線條、簡單的幾何圖案,卻表現出了各類水的不同姿態、呈現出令人歎服的景觀。

這十二段作品,各具形態美感。除第一段因殘缺半幅而無圖名外,其餘圖名分別是:“洞庭風細”、“層波疊浪”、“寒塘清淺”、“長江萬頃”、“黃河逆流”、“秋水回波”、“雲生滄海”、“湖光瀲灩”、“雲舒浪卷”、“曉日烘山”、“細浪漂漂”。

若是按照前文的比較,馬遠顯然也有很高深的筆墨技法和表現能力。這些用線展示的水景,乾溼濃淡不是最好的例證嗎?他甚至還通過線條的疏密,展示出了光影的效果。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馬遠 水圖之洞庭風細

"

公元1301年,元大德五年,在美術史上有幾件值得一書的事。這一年中,趙孟頫的故交錢選去世了;他所欣賞的書法大師鮮于樞也於這一年離去。而另一位深受趙孟頫影響、日後成長為的元代南宗山水畫代表人物倪瓚,則剛剛誕生。

這一年,趙孟頫在指導年輕的畫家陳琳完成這幅《溪鳧圖》後,認為陳琳這幅作品“近世畫人”皆不及也。他也曾在與錢選的談話中提到過:“近世作士夫畫者,繆甚也。”這都表現出他對“近世”畫人們的不屑。(可參閱本號文章:變革時期的一次劃時代習作:從陳琳《溪鳧圖》看趙孟頫的藝術主張

趙孟頫所謂的“近世”,顯然是針對剛過去的南宋畫院時代而言,這些宮廷畫家以及他們所秉持的繪畫風格,成為他所批判的對象。由宋入元之後,作為當時的畫壇領袖,趙孟頫打出了“復古”的旗幟,這面旗幟引領著他和他的弟子們躍過南宋院體畫傳統,直接向晉、唐、五代時期的畫家們學習。

壹 兩類南宋院體畫的特徵

而他所反對的南宋院體畫,其風格到底是怎樣呢?

在南宋時期,面臨內外交困的政治現實,宮廷畫家們主要以兩類畫風來迎合皇帝的開心:其一是集成了五代時期以黃荃為代表的“黃家富貴”、嚴謹設色的傳統小品花鳥畫,這類畫作用筆纖細、敷色濃豔,尊重表現對象,極盡寫生之能事。雖然具有極強的寫實能力,但也被後人批評為“瑣細濃豔之風”,在充滿道德責任感的評論家們看來,躲在深宮裡成天畫些花花草草以迎合聖意的畫家,是對社會現實的消極迴避與粉飾;

第二類典型的南宋院體畫,則是以馬遠與夏圭所代表的山水畫,他們在構圖上不再採用由荊浩等畫家開創的全景式山水,而多選取景物的一角、一邊,馬與夏也被稱為“馬一角、夏半邊”。在筆法上,他們用筆粗放、蒼勁,多采用斧劈皴描繪堅硬的山石、樹木。這類畫法被後來比他們讀過更多書的文藝評論家們貶斥為粗惡、險怪、霸悍,他們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看待這些畫家,認為他們描繪了粗、俗、凋、喪的殘山剩水,不能滿足飽讀聖賢之書學者們的胃口。

我們用兩幅南宋畫院時期的典型作品與《溪鳧圖》做下比較,看看趙孟頫與陳琳的畫作與南宋院體畫家們有多大的差別。

這幅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榴枝黃鳥圖》冊頁,曾被傳為南宋宮廷畫家毛益所做,絹本設色,24.6x25.4cm。毛益為南宋宋孝宗乾道年間的(1165—1173)畫院待詔,比劉松年、李嵩、馬遠、夏圭等人都要早。此圖無款,雖題毛益作,但年代似較晚,因此並未歸於其名下。在故宮官網上,該圖也未標註作者。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畫心部分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乾隆題詩

清《石渠寶笈》著錄該圖,對幅有清乾隆御題詩一首:“榴子熟時鶯轉時,野蟲銜得集橫枝。笑他自喜權供飽,忘卻有人彈挾之。辛亥清和御筆。”鈐“八徵耄念之寶”、“太上皇帝之寶”、“八徵耄念”、“自強不息”璽印。

乾隆的字雖寫得不怎麼樣,但其詩對畫作內容的解讀還是比較到位的。若是將此圖放大細看,無論是成熟飽滿的石榴,還是因蟲蛀蝕、佈滿窟窿、葉稍泛黃的樹葉,都描繪得非常細緻。

而畫面的主角——一隻銜著蟲子的黃鸝,更展示了畫家工細的技法和豔麗的風格。黃鸝頭頂、胸脯和肩部的羽毛用淡赭、鵝黃層層渲染後,再用粉白色短促的細線勾描,繪製這些毛茸茸的鳥羽時,畫家就像一位繡工,將這些短促的羽毛一根根地秀在了畫布上。整體看來,該畫的特點為:造型準確、顏色鮮豔、用筆工謹。

對比一下銜著蟲子的鳥喙,在《榴枝黃鳥圖》中,鳥喙的繪製方式是用細線勾勒出輪廓,然後層層上色渲染,用深淺不同的色彩表現出鳥喙堅硬的形狀。而在陳琳《溪鳧圖》中的鴨嘴,則是用近似書法一樣的線條“寫”出。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細部1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細部2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細部3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溪鳧圖》細部

而在陳琳和趙孟頫這裡,線條本身並不僅僅承擔顯示物體輪廓、區分不同色彩邊界的作用,這類粗細不一、充滿韻律、變化無窮的線條,也參與到了形象塊面的塑造中,尤其在對野鴨翅膀、腿部的羽毛描繪中,通過流暢的,輕重不一的線條、墨點、墨塊營造出物體不同的質感,也顯示出它們本來的肌理、紋路,這便是這幅畫與宋人工筆本質不同之處。

在《溪鳧圖》中,也有對野鴨胸脯、鴨頭、背部的渲染,但並沒有像前者那樣,主要依靠不同的顏色大面積平塗來實現。而是強調了筆法的變化、墨色的濃淡,利用鬆、緊交錯的筆觸擦寫之後,再用淡墨和花青敷染。

除野鴨的鼻孔、眼圈用濃墨細線勾示輪廓外,其餘的面部則用幹筆淡墨,依據其自然肌理擦染而成,在脖頸最下端還留出一段空白,表現出野鴨頭部、頸部軟組織、短促絨毛之間的相互關係,最終達到形、質俱在的效果。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溪鳧圖》細部2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溪鳧圖》細部3

總體來說,陳琳的畫作保持了傳統花鳥畫中的基本構圖原則、造型嚴謹。但在表現形式上,由緊轉鬆。在具體技法上,將勾勒物體輪廓的細線條變為可以參與造型、具有抒寫性的粗線條。正是這類線條的出現,釋放了文人們手中的筆,讓文人們可以像寫字一樣,將書法的意趣與繪畫充分結合,創造出自己所需要的意象。

此畫注重用墨色來表現豐富的色彩,這也正是代表了元初畫家們對水墨表現力的探索,在他們的眼中,墨並不是單純的黑色顏料,而是墨分五彩。

因為解放了筆、也釋放了墨的魅力,在此基礎上,對畫面的渲染就不再像傳統花鳥畫那樣呆板、僵化,而可以在渲染時加入了皴、擦,表現方式也由此豐富多樣。

我們將兩幅畫中的黃鸝與野鴨放於一處比較,便能發現,雖然後者使用了更少的顏色、更少精細的刻畫,但卻更具有質感、體積感,這隻野鴨所蘊含的生命力顯得比黃鸝更旺盛。

貳 馬遠的水與趙孟頫的水

我們還可用南宋院體的另一種典型風格代表——馬遠的這幅《梅石溪鳧圖》與陳琳的《溪鳧圖》做對比欣賞。

由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這幅馬遠的《梅石溪鳧圖》,為絹本設色,尺幅為26.7x28.6cm。馬遠(公元1140-1225年)比陳鈺要早,為宋寧宗時期(公元1195-1224年)的畫院待招。他擅作山水、花鳥、人物。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馬遠《梅石溪鳧圖》

此圖充分體現了他的繪畫風格:首先在構圖上,體現了他特有的“馬一角”樣式,選取山下、湖邊一角的景色,以斜伸出的幾樹梅枝和水面中一群野鴨相呼應,畫面動靜結合。品讀此畫時,很多人都會自然地聯想起“春江水暖鴨先知”那種清新、淡雅的意趣。

在具體技法上,馬遠畫中近景山石以大斧劈皴,遠處山石以水墨暈染,整體山石、坡岸堅實嚴整,爽朗有力。具體到水面波紋以及野鴨的描繪,便可以體會到其與陳琳《溪鳧圖》的具體差異。馬遠的波紋多用細密的線條表現水面迂迴、微瀾的情形,其線條纖細、柔軟富有韻律,但遠沒有《溪鳧圖》中那麼充滿力度和表現力。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馬遠《梅石溪鳧圖》細部1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馬遠《梅石溪鳧圖》細部2

對於水的畫法,馬遠有相當豐富的經驗。流傳至今,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十二幅水圖,就是他的代表作品。在這由12幅(每段各縱26.8釐米、橫41.6釐米)水景組成的長卷中,體現了馬遠對水細緻入微的觀察。他使用了多種不同的筆法,繪製出各種不同的線條、簡單的幾何圖案,卻表現出了各類水的不同姿態、呈現出令人歎服的景觀。

這十二段作品,各具形態美感。除第一段因殘缺半幅而無圖名外,其餘圖名分別是:“洞庭風細”、“層波疊浪”、“寒塘清淺”、“長江萬頃”、“黃河逆流”、“秋水回波”、“雲生滄海”、“湖光瀲灩”、“雲舒浪卷”、“曉日烘山”、“細浪漂漂”。

若是按照前文的比較,馬遠顯然也有很高深的筆墨技法和表現能力。這些用線展示的水景,乾溼濃淡不是最好的例證嗎?他甚至還通過線條的疏密,展示出了光影的效果。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馬遠 水圖之洞庭風細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馬遠 水圖之秋水回波

"

公元1301年,元大德五年,在美術史上有幾件值得一書的事。這一年中,趙孟頫的故交錢選去世了;他所欣賞的書法大師鮮于樞也於這一年離去。而另一位深受趙孟頫影響、日後成長為的元代南宗山水畫代表人物倪瓚,則剛剛誕生。

這一年,趙孟頫在指導年輕的畫家陳琳完成這幅《溪鳧圖》後,認為陳琳這幅作品“近世畫人”皆不及也。他也曾在與錢選的談話中提到過:“近世作士夫畫者,繆甚也。”這都表現出他對“近世”畫人們的不屑。(可參閱本號文章:變革時期的一次劃時代習作:從陳琳《溪鳧圖》看趙孟頫的藝術主張

趙孟頫所謂的“近世”,顯然是針對剛過去的南宋畫院時代而言,這些宮廷畫家以及他們所秉持的繪畫風格,成為他所批判的對象。由宋入元之後,作為當時的畫壇領袖,趙孟頫打出了“復古”的旗幟,這面旗幟引領著他和他的弟子們躍過南宋院體畫傳統,直接向晉、唐、五代時期的畫家們學習。

壹 兩類南宋院體畫的特徵

而他所反對的南宋院體畫,其風格到底是怎樣呢?

在南宋時期,面臨內外交困的政治現實,宮廷畫家們主要以兩類畫風來迎合皇帝的開心:其一是集成了五代時期以黃荃為代表的“黃家富貴”、嚴謹設色的傳統小品花鳥畫,這類畫作用筆纖細、敷色濃豔,尊重表現對象,極盡寫生之能事。雖然具有極強的寫實能力,但也被後人批評為“瑣細濃豔之風”,在充滿道德責任感的評論家們看來,躲在深宮裡成天畫些花花草草以迎合聖意的畫家,是對社會現實的消極迴避與粉飾;

第二類典型的南宋院體畫,則是以馬遠與夏圭所代表的山水畫,他們在構圖上不再採用由荊浩等畫家開創的全景式山水,而多選取景物的一角、一邊,馬與夏也被稱為“馬一角、夏半邊”。在筆法上,他們用筆粗放、蒼勁,多采用斧劈皴描繪堅硬的山石、樹木。這類畫法被後來比他們讀過更多書的文藝評論家們貶斥為粗惡、險怪、霸悍,他們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看待這些畫家,認為他們描繪了粗、俗、凋、喪的殘山剩水,不能滿足飽讀聖賢之書學者們的胃口。

我們用兩幅南宋畫院時期的典型作品與《溪鳧圖》做下比較,看看趙孟頫與陳琳的畫作與南宋院體畫家們有多大的差別。

這幅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榴枝黃鳥圖》冊頁,曾被傳為南宋宮廷畫家毛益所做,絹本設色,24.6x25.4cm。毛益為南宋宋孝宗乾道年間的(1165—1173)畫院待詔,比劉松年、李嵩、馬遠、夏圭等人都要早。此圖無款,雖題毛益作,但年代似較晚,因此並未歸於其名下。在故宮官網上,該圖也未標註作者。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畫心部分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乾隆題詩

清《石渠寶笈》著錄該圖,對幅有清乾隆御題詩一首:“榴子熟時鶯轉時,野蟲銜得集橫枝。笑他自喜權供飽,忘卻有人彈挾之。辛亥清和御筆。”鈐“八徵耄念之寶”、“太上皇帝之寶”、“八徵耄念”、“自強不息”璽印。

乾隆的字雖寫得不怎麼樣,但其詩對畫作內容的解讀還是比較到位的。若是將此圖放大細看,無論是成熟飽滿的石榴,還是因蟲蛀蝕、佈滿窟窿、葉稍泛黃的樹葉,都描繪得非常細緻。

而畫面的主角——一隻銜著蟲子的黃鸝,更展示了畫家工細的技法和豔麗的風格。黃鸝頭頂、胸脯和肩部的羽毛用淡赭、鵝黃層層渲染後,再用粉白色短促的細線勾描,繪製這些毛茸茸的鳥羽時,畫家就像一位繡工,將這些短促的羽毛一根根地秀在了畫布上。整體看來,該畫的特點為:造型準確、顏色鮮豔、用筆工謹。

對比一下銜著蟲子的鳥喙,在《榴枝黃鳥圖》中,鳥喙的繪製方式是用細線勾勒出輪廓,然後層層上色渲染,用深淺不同的色彩表現出鳥喙堅硬的形狀。而在陳琳《溪鳧圖》中的鴨嘴,則是用近似書法一樣的線條“寫”出。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細部1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細部2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細部3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溪鳧圖》細部

而在陳琳和趙孟頫這裡,線條本身並不僅僅承擔顯示物體輪廓、區分不同色彩邊界的作用,這類粗細不一、充滿韻律、變化無窮的線條,也參與到了形象塊面的塑造中,尤其在對野鴨翅膀、腿部的羽毛描繪中,通過流暢的,輕重不一的線條、墨點、墨塊營造出物體不同的質感,也顯示出它們本來的肌理、紋路,這便是這幅畫與宋人工筆本質不同之處。

在《溪鳧圖》中,也有對野鴨胸脯、鴨頭、背部的渲染,但並沒有像前者那樣,主要依靠不同的顏色大面積平塗來實現。而是強調了筆法的變化、墨色的濃淡,利用鬆、緊交錯的筆觸擦寫之後,再用淡墨和花青敷染。

除野鴨的鼻孔、眼圈用濃墨細線勾示輪廓外,其餘的面部則用幹筆淡墨,依據其自然肌理擦染而成,在脖頸最下端還留出一段空白,表現出野鴨頭部、頸部軟組織、短促絨毛之間的相互關係,最終達到形、質俱在的效果。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溪鳧圖》細部2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溪鳧圖》細部3

總體來說,陳琳的畫作保持了傳統花鳥畫中的基本構圖原則、造型嚴謹。但在表現形式上,由緊轉鬆。在具體技法上,將勾勒物體輪廓的細線條變為可以參與造型、具有抒寫性的粗線條。正是這類線條的出現,釋放了文人們手中的筆,讓文人們可以像寫字一樣,將書法的意趣與繪畫充分結合,創造出自己所需要的意象。

此畫注重用墨色來表現豐富的色彩,這也正是代表了元初畫家們對水墨表現力的探索,在他們的眼中,墨並不是單純的黑色顏料,而是墨分五彩。

因為解放了筆、也釋放了墨的魅力,在此基礎上,對畫面的渲染就不再像傳統花鳥畫那樣呆板、僵化,而可以在渲染時加入了皴、擦,表現方式也由此豐富多樣。

我們將兩幅畫中的黃鸝與野鴨放於一處比較,便能發現,雖然後者使用了更少的顏色、更少精細的刻畫,但卻更具有質感、體積感,這隻野鴨所蘊含的生命力顯得比黃鸝更旺盛。

貳 馬遠的水與趙孟頫的水

我們還可用南宋院體的另一種典型風格代表——馬遠的這幅《梅石溪鳧圖》與陳琳的《溪鳧圖》做對比欣賞。

由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這幅馬遠的《梅石溪鳧圖》,為絹本設色,尺幅為26.7x28.6cm。馬遠(公元1140-1225年)比陳鈺要早,為宋寧宗時期(公元1195-1224年)的畫院待招。他擅作山水、花鳥、人物。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馬遠《梅石溪鳧圖》

此圖充分體現了他的繪畫風格:首先在構圖上,體現了他特有的“馬一角”樣式,選取山下、湖邊一角的景色,以斜伸出的幾樹梅枝和水面中一群野鴨相呼應,畫面動靜結合。品讀此畫時,很多人都會自然地聯想起“春江水暖鴨先知”那種清新、淡雅的意趣。

在具體技法上,馬遠畫中近景山石以大斧劈皴,遠處山石以水墨暈染,整體山石、坡岸堅實嚴整,爽朗有力。具體到水面波紋以及野鴨的描繪,便可以體會到其與陳琳《溪鳧圖》的具體差異。馬遠的波紋多用細密的線條表現水面迂迴、微瀾的情形,其線條纖細、柔軟富有韻律,但遠沒有《溪鳧圖》中那麼充滿力度和表現力。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馬遠《梅石溪鳧圖》細部1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馬遠《梅石溪鳧圖》細部2

對於水的畫法,馬遠有相當豐富的經驗。流傳至今,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十二幅水圖,就是他的代表作品。在這由12幅(每段各縱26.8釐米、橫41.6釐米)水景組成的長卷中,體現了馬遠對水細緻入微的觀察。他使用了多種不同的筆法,繪製出各種不同的線條、簡單的幾何圖案,卻表現出了各類水的不同姿態、呈現出令人歎服的景觀。

這十二段作品,各具形態美感。除第一段因殘缺半幅而無圖名外,其餘圖名分別是:“洞庭風細”、“層波疊浪”、“寒塘清淺”、“長江萬頃”、“黃河逆流”、“秋水回波”、“雲生滄海”、“湖光瀲灩”、“雲舒浪卷”、“曉日烘山”、“細浪漂漂”。

若是按照前文的比較,馬遠顯然也有很高深的筆墨技法和表現能力。這些用線展示的水景,乾溼濃淡不是最好的例證嗎?他甚至還通過線條的疏密,展示出了光影的效果。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馬遠 水圖之洞庭風細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馬遠 水圖之秋水回波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馬遠 水圖之層波疊浪

"

公元1301年,元大德五年,在美術史上有幾件值得一書的事。這一年中,趙孟頫的故交錢選去世了;他所欣賞的書法大師鮮于樞也於這一年離去。而另一位深受趙孟頫影響、日後成長為的元代南宗山水畫代表人物倪瓚,則剛剛誕生。

這一年,趙孟頫在指導年輕的畫家陳琳完成這幅《溪鳧圖》後,認為陳琳這幅作品“近世畫人”皆不及也。他也曾在與錢選的談話中提到過:“近世作士夫畫者,繆甚也。”這都表現出他對“近世”畫人們的不屑。(可參閱本號文章:變革時期的一次劃時代習作:從陳琳《溪鳧圖》看趙孟頫的藝術主張

趙孟頫所謂的“近世”,顯然是針對剛過去的南宋畫院時代而言,這些宮廷畫家以及他們所秉持的繪畫風格,成為他所批判的對象。由宋入元之後,作為當時的畫壇領袖,趙孟頫打出了“復古”的旗幟,這面旗幟引領著他和他的弟子們躍過南宋院體畫傳統,直接向晉、唐、五代時期的畫家們學習。

壹 兩類南宋院體畫的特徵

而他所反對的南宋院體畫,其風格到底是怎樣呢?

在南宋時期,面臨內外交困的政治現實,宮廷畫家們主要以兩類畫風來迎合皇帝的開心:其一是集成了五代時期以黃荃為代表的“黃家富貴”、嚴謹設色的傳統小品花鳥畫,這類畫作用筆纖細、敷色濃豔,尊重表現對象,極盡寫生之能事。雖然具有極強的寫實能力,但也被後人批評為“瑣細濃豔之風”,在充滿道德責任感的評論家們看來,躲在深宮裡成天畫些花花草草以迎合聖意的畫家,是對社會現實的消極迴避與粉飾;

第二類典型的南宋院體畫,則是以馬遠與夏圭所代表的山水畫,他們在構圖上不再採用由荊浩等畫家開創的全景式山水,而多選取景物的一角、一邊,馬與夏也被稱為“馬一角、夏半邊”。在筆法上,他們用筆粗放、蒼勁,多采用斧劈皴描繪堅硬的山石、樹木。這類畫法被後來比他們讀過更多書的文藝評論家們貶斥為粗惡、險怪、霸悍,他們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看待這些畫家,認為他們描繪了粗、俗、凋、喪的殘山剩水,不能滿足飽讀聖賢之書學者們的胃口。

我們用兩幅南宋畫院時期的典型作品與《溪鳧圖》做下比較,看看趙孟頫與陳琳的畫作與南宋院體畫家們有多大的差別。

這幅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榴枝黃鳥圖》冊頁,曾被傳為南宋宮廷畫家毛益所做,絹本設色,24.6x25.4cm。毛益為南宋宋孝宗乾道年間的(1165—1173)畫院待詔,比劉松年、李嵩、馬遠、夏圭等人都要早。此圖無款,雖題毛益作,但年代似較晚,因此並未歸於其名下。在故宮官網上,該圖也未標註作者。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畫心部分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乾隆題詩

清《石渠寶笈》著錄該圖,對幅有清乾隆御題詩一首:“榴子熟時鶯轉時,野蟲銜得集橫枝。笑他自喜權供飽,忘卻有人彈挾之。辛亥清和御筆。”鈐“八徵耄念之寶”、“太上皇帝之寶”、“八徵耄念”、“自強不息”璽印。

乾隆的字雖寫得不怎麼樣,但其詩對畫作內容的解讀還是比較到位的。若是將此圖放大細看,無論是成熟飽滿的石榴,還是因蟲蛀蝕、佈滿窟窿、葉稍泛黃的樹葉,都描繪得非常細緻。

而畫面的主角——一隻銜著蟲子的黃鸝,更展示了畫家工細的技法和豔麗的風格。黃鸝頭頂、胸脯和肩部的羽毛用淡赭、鵝黃層層渲染後,再用粉白色短促的細線勾描,繪製這些毛茸茸的鳥羽時,畫家就像一位繡工,將這些短促的羽毛一根根地秀在了畫布上。整體看來,該畫的特點為:造型準確、顏色鮮豔、用筆工謹。

對比一下銜著蟲子的鳥喙,在《榴枝黃鳥圖》中,鳥喙的繪製方式是用細線勾勒出輪廓,然後層層上色渲染,用深淺不同的色彩表現出鳥喙堅硬的形狀。而在陳琳《溪鳧圖》中的鴨嘴,則是用近似書法一樣的線條“寫”出。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細部1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細部2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細部3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溪鳧圖》細部

而在陳琳和趙孟頫這裡,線條本身並不僅僅承擔顯示物體輪廓、區分不同色彩邊界的作用,這類粗細不一、充滿韻律、變化無窮的線條,也參與到了形象塊面的塑造中,尤其在對野鴨翅膀、腿部的羽毛描繪中,通過流暢的,輕重不一的線條、墨點、墨塊營造出物體不同的質感,也顯示出它們本來的肌理、紋路,這便是這幅畫與宋人工筆本質不同之處。

在《溪鳧圖》中,也有對野鴨胸脯、鴨頭、背部的渲染,但並沒有像前者那樣,主要依靠不同的顏色大面積平塗來實現。而是強調了筆法的變化、墨色的濃淡,利用鬆、緊交錯的筆觸擦寫之後,再用淡墨和花青敷染。

除野鴨的鼻孔、眼圈用濃墨細線勾示輪廓外,其餘的面部則用幹筆淡墨,依據其自然肌理擦染而成,在脖頸最下端還留出一段空白,表現出野鴨頭部、頸部軟組織、短促絨毛之間的相互關係,最終達到形、質俱在的效果。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溪鳧圖》細部2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溪鳧圖》細部3

總體來說,陳琳的畫作保持了傳統花鳥畫中的基本構圖原則、造型嚴謹。但在表現形式上,由緊轉鬆。在具體技法上,將勾勒物體輪廓的細線條變為可以參與造型、具有抒寫性的粗線條。正是這類線條的出現,釋放了文人們手中的筆,讓文人們可以像寫字一樣,將書法的意趣與繪畫充分結合,創造出自己所需要的意象。

此畫注重用墨色來表現豐富的色彩,這也正是代表了元初畫家們對水墨表現力的探索,在他們的眼中,墨並不是單純的黑色顏料,而是墨分五彩。

因為解放了筆、也釋放了墨的魅力,在此基礎上,對畫面的渲染就不再像傳統花鳥畫那樣呆板、僵化,而可以在渲染時加入了皴、擦,表現方式也由此豐富多樣。

我們將兩幅畫中的黃鸝與野鴨放於一處比較,便能發現,雖然後者使用了更少的顏色、更少精細的刻畫,但卻更具有質感、體積感,這隻野鴨所蘊含的生命力顯得比黃鸝更旺盛。

貳 馬遠的水與趙孟頫的水

我們還可用南宋院體的另一種典型風格代表——馬遠的這幅《梅石溪鳧圖》與陳琳的《溪鳧圖》做對比欣賞。

由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這幅馬遠的《梅石溪鳧圖》,為絹本設色,尺幅為26.7x28.6cm。馬遠(公元1140-1225年)比陳鈺要早,為宋寧宗時期(公元1195-1224年)的畫院待招。他擅作山水、花鳥、人物。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馬遠《梅石溪鳧圖》

此圖充分體現了他的繪畫風格:首先在構圖上,體現了他特有的“馬一角”樣式,選取山下、湖邊一角的景色,以斜伸出的幾樹梅枝和水面中一群野鴨相呼應,畫面動靜結合。品讀此畫時,很多人都會自然地聯想起“春江水暖鴨先知”那種清新、淡雅的意趣。

在具體技法上,馬遠畫中近景山石以大斧劈皴,遠處山石以水墨暈染,整體山石、坡岸堅實嚴整,爽朗有力。具體到水面波紋以及野鴨的描繪,便可以體會到其與陳琳《溪鳧圖》的具體差異。馬遠的波紋多用細密的線條表現水面迂迴、微瀾的情形,其線條纖細、柔軟富有韻律,但遠沒有《溪鳧圖》中那麼充滿力度和表現力。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馬遠《梅石溪鳧圖》細部1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馬遠《梅石溪鳧圖》細部2

對於水的畫法,馬遠有相當豐富的經驗。流傳至今,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十二幅水圖,就是他的代表作品。在這由12幅(每段各縱26.8釐米、橫41.6釐米)水景組成的長卷中,體現了馬遠對水細緻入微的觀察。他使用了多種不同的筆法,繪製出各種不同的線條、簡單的幾何圖案,卻表現出了各類水的不同姿態、呈現出令人歎服的景觀。

這十二段作品,各具形態美感。除第一段因殘缺半幅而無圖名外,其餘圖名分別是:“洞庭風細”、“層波疊浪”、“寒塘清淺”、“長江萬頃”、“黃河逆流”、“秋水回波”、“雲生滄海”、“湖光瀲灩”、“雲舒浪卷”、“曉日烘山”、“細浪漂漂”。

若是按照前文的比較,馬遠顯然也有很高深的筆墨技法和表現能力。這些用線展示的水景,乾溼濃淡不是最好的例證嗎?他甚至還通過線條的疏密,展示出了光影的效果。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馬遠 水圖之洞庭風細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馬遠 水圖之秋水回波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馬遠 水圖之層波疊浪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馬遠 水圖之長江萬頃

而我們將陳琳《溪鳧圖》中的水紋放大來看,這些從左至右,佈於畫面中的水紋,像是一條條抖動的水草、海帶,也許你會認為這根本沒有馬遠在《洞庭風細》中通過勾勒、渲染製造的效果更逼真,更讓你感動。

那麼從這個意義上看,由趙孟頫指導完成的這幅《溪鳧圖》,對水紋的處理方式,是失敗了嗎?是技術的倒退嗎、還是技術的創新呢?

若是你看得更加仔細,會發現在這些如水草似的濃淡交織的粗線條之下,還有著類似馬遠在《洞庭風細》中那樣勾勒細線,也許是作者陳琳一開始就想要像馬遠這樣,採取傳統的勾勒、渲染的方式,描繪出水面的波瀾以及微風吹拂過的輕輕波紋,就像馬遠在《梅石溪鳧圖》中所做的一樣。

"

公元1301年,元大德五年,在美術史上有幾件值得一書的事。這一年中,趙孟頫的故交錢選去世了;他所欣賞的書法大師鮮于樞也於這一年離去。而另一位深受趙孟頫影響、日後成長為的元代南宗山水畫代表人物倪瓚,則剛剛誕生。

這一年,趙孟頫在指導年輕的畫家陳琳完成這幅《溪鳧圖》後,認為陳琳這幅作品“近世畫人”皆不及也。他也曾在與錢選的談話中提到過:“近世作士夫畫者,繆甚也。”這都表現出他對“近世”畫人們的不屑。(可參閱本號文章:變革時期的一次劃時代習作:從陳琳《溪鳧圖》看趙孟頫的藝術主張

趙孟頫所謂的“近世”,顯然是針對剛過去的南宋畫院時代而言,這些宮廷畫家以及他們所秉持的繪畫風格,成為他所批判的對象。由宋入元之後,作為當時的畫壇領袖,趙孟頫打出了“復古”的旗幟,這面旗幟引領著他和他的弟子們躍過南宋院體畫傳統,直接向晉、唐、五代時期的畫家們學習。

壹 兩類南宋院體畫的特徵

而他所反對的南宋院體畫,其風格到底是怎樣呢?

在南宋時期,面臨內外交困的政治現實,宮廷畫家們主要以兩類畫風來迎合皇帝的開心:其一是集成了五代時期以黃荃為代表的“黃家富貴”、嚴謹設色的傳統小品花鳥畫,這類畫作用筆纖細、敷色濃豔,尊重表現對象,極盡寫生之能事。雖然具有極強的寫實能力,但也被後人批評為“瑣細濃豔之風”,在充滿道德責任感的評論家們看來,躲在深宮裡成天畫些花花草草以迎合聖意的畫家,是對社會現實的消極迴避與粉飾;

第二類典型的南宋院體畫,則是以馬遠與夏圭所代表的山水畫,他們在構圖上不再採用由荊浩等畫家開創的全景式山水,而多選取景物的一角、一邊,馬與夏也被稱為“馬一角、夏半邊”。在筆法上,他們用筆粗放、蒼勁,多采用斧劈皴描繪堅硬的山石、樹木。這類畫法被後來比他們讀過更多書的文藝評論家們貶斥為粗惡、險怪、霸悍,他們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看待這些畫家,認為他們描繪了粗、俗、凋、喪的殘山剩水,不能滿足飽讀聖賢之書學者們的胃口。

我們用兩幅南宋畫院時期的典型作品與《溪鳧圖》做下比較,看看趙孟頫與陳琳的畫作與南宋院體畫家們有多大的差別。

這幅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榴枝黃鳥圖》冊頁,曾被傳為南宋宮廷畫家毛益所做,絹本設色,24.6x25.4cm。毛益為南宋宋孝宗乾道年間的(1165—1173)畫院待詔,比劉松年、李嵩、馬遠、夏圭等人都要早。此圖無款,雖題毛益作,但年代似較晚,因此並未歸於其名下。在故宮官網上,該圖也未標註作者。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畫心部分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乾隆題詩

清《石渠寶笈》著錄該圖,對幅有清乾隆御題詩一首:“榴子熟時鶯轉時,野蟲銜得集橫枝。笑他自喜權供飽,忘卻有人彈挾之。辛亥清和御筆。”鈐“八徵耄念之寶”、“太上皇帝之寶”、“八徵耄念”、“自強不息”璽印。

乾隆的字雖寫得不怎麼樣,但其詩對畫作內容的解讀還是比較到位的。若是將此圖放大細看,無論是成熟飽滿的石榴,還是因蟲蛀蝕、佈滿窟窿、葉稍泛黃的樹葉,都描繪得非常細緻。

而畫面的主角——一隻銜著蟲子的黃鸝,更展示了畫家工細的技法和豔麗的風格。黃鸝頭頂、胸脯和肩部的羽毛用淡赭、鵝黃層層渲染後,再用粉白色短促的細線勾描,繪製這些毛茸茸的鳥羽時,畫家就像一位繡工,將這些短促的羽毛一根根地秀在了畫布上。整體看來,該畫的特點為:造型準確、顏色鮮豔、用筆工謹。

對比一下銜著蟲子的鳥喙,在《榴枝黃鳥圖》中,鳥喙的繪製方式是用細線勾勒出輪廓,然後層層上色渲染,用深淺不同的色彩表現出鳥喙堅硬的形狀。而在陳琳《溪鳧圖》中的鴨嘴,則是用近似書法一樣的線條“寫”出。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細部1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細部2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細部3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溪鳧圖》細部

而在陳琳和趙孟頫這裡,線條本身並不僅僅承擔顯示物體輪廓、區分不同色彩邊界的作用,這類粗細不一、充滿韻律、變化無窮的線條,也參與到了形象塊面的塑造中,尤其在對野鴨翅膀、腿部的羽毛描繪中,通過流暢的,輕重不一的線條、墨點、墨塊營造出物體不同的質感,也顯示出它們本來的肌理、紋路,這便是這幅畫與宋人工筆本質不同之處。

在《溪鳧圖》中,也有對野鴨胸脯、鴨頭、背部的渲染,但並沒有像前者那樣,主要依靠不同的顏色大面積平塗來實現。而是強調了筆法的變化、墨色的濃淡,利用鬆、緊交錯的筆觸擦寫之後,再用淡墨和花青敷染。

除野鴨的鼻孔、眼圈用濃墨細線勾示輪廓外,其餘的面部則用幹筆淡墨,依據其自然肌理擦染而成,在脖頸最下端還留出一段空白,表現出野鴨頭部、頸部軟組織、短促絨毛之間的相互關係,最終達到形、質俱在的效果。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溪鳧圖》細部2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溪鳧圖》細部3

總體來說,陳琳的畫作保持了傳統花鳥畫中的基本構圖原則、造型嚴謹。但在表現形式上,由緊轉鬆。在具體技法上,將勾勒物體輪廓的細線條變為可以參與造型、具有抒寫性的粗線條。正是這類線條的出現,釋放了文人們手中的筆,讓文人們可以像寫字一樣,將書法的意趣與繪畫充分結合,創造出自己所需要的意象。

此畫注重用墨色來表現豐富的色彩,這也正是代表了元初畫家們對水墨表現力的探索,在他們的眼中,墨並不是單純的黑色顏料,而是墨分五彩。

因為解放了筆、也釋放了墨的魅力,在此基礎上,對畫面的渲染就不再像傳統花鳥畫那樣呆板、僵化,而可以在渲染時加入了皴、擦,表現方式也由此豐富多樣。

我們將兩幅畫中的黃鸝與野鴨放於一處比較,便能發現,雖然後者使用了更少的顏色、更少精細的刻畫,但卻更具有質感、體積感,這隻野鴨所蘊含的生命力顯得比黃鸝更旺盛。

貳 馬遠的水與趙孟頫的水

我們還可用南宋院體的另一種典型風格代表——馬遠的這幅《梅石溪鳧圖》與陳琳的《溪鳧圖》做對比欣賞。

由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這幅馬遠的《梅石溪鳧圖》,為絹本設色,尺幅為26.7x28.6cm。馬遠(公元1140-1225年)比陳鈺要早,為宋寧宗時期(公元1195-1224年)的畫院待招。他擅作山水、花鳥、人物。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馬遠《梅石溪鳧圖》

此圖充分體現了他的繪畫風格:首先在構圖上,體現了他特有的“馬一角”樣式,選取山下、湖邊一角的景色,以斜伸出的幾樹梅枝和水面中一群野鴨相呼應,畫面動靜結合。品讀此畫時,很多人都會自然地聯想起“春江水暖鴨先知”那種清新、淡雅的意趣。

在具體技法上,馬遠畫中近景山石以大斧劈皴,遠處山石以水墨暈染,整體山石、坡岸堅實嚴整,爽朗有力。具體到水面波紋以及野鴨的描繪,便可以體會到其與陳琳《溪鳧圖》的具體差異。馬遠的波紋多用細密的線條表現水面迂迴、微瀾的情形,其線條纖細、柔軟富有韻律,但遠沒有《溪鳧圖》中那麼充滿力度和表現力。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馬遠《梅石溪鳧圖》細部1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馬遠《梅石溪鳧圖》細部2

對於水的畫法,馬遠有相當豐富的經驗。流傳至今,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十二幅水圖,就是他的代表作品。在這由12幅(每段各縱26.8釐米、橫41.6釐米)水景組成的長卷中,體現了馬遠對水細緻入微的觀察。他使用了多種不同的筆法,繪製出各種不同的線條、簡單的幾何圖案,卻表現出了各類水的不同姿態、呈現出令人歎服的景觀。

這十二段作品,各具形態美感。除第一段因殘缺半幅而無圖名外,其餘圖名分別是:“洞庭風細”、“層波疊浪”、“寒塘清淺”、“長江萬頃”、“黃河逆流”、“秋水回波”、“雲生滄海”、“湖光瀲灩”、“雲舒浪卷”、“曉日烘山”、“細浪漂漂”。

若是按照前文的比較,馬遠顯然也有很高深的筆墨技法和表現能力。這些用線展示的水景,乾溼濃淡不是最好的例證嗎?他甚至還通過線條的疏密,展示出了光影的效果。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馬遠 水圖之洞庭風細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馬遠 水圖之秋水回波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馬遠 水圖之層波疊浪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馬遠 水圖之長江萬頃

而我們將陳琳《溪鳧圖》中的水紋放大來看,這些從左至右,佈於畫面中的水紋,像是一條條抖動的水草、海帶,也許你會認為這根本沒有馬遠在《洞庭風細》中通過勾勒、渲染製造的效果更逼真,更讓你感動。

那麼從這個意義上看,由趙孟頫指導完成的這幅《溪鳧圖》,對水紋的處理方式,是失敗了嗎?是技術的倒退嗎、還是技術的創新呢?

若是你看得更加仔細,會發現在這些如水草似的濃淡交織的粗線條之下,還有著類似馬遠在《洞庭風細》中那樣勾勒細線,也許是作者陳琳一開始就想要像馬遠這樣,採取傳統的勾勒、渲染的方式,描繪出水面的波瀾以及微風吹拂過的輕輕波紋,就像馬遠在《梅石溪鳧圖》中所做的一樣。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溪鳧圖》 細部1

"

公元1301年,元大德五年,在美術史上有幾件值得一書的事。這一年中,趙孟頫的故交錢選去世了;他所欣賞的書法大師鮮于樞也於這一年離去。而另一位深受趙孟頫影響、日後成長為的元代南宗山水畫代表人物倪瓚,則剛剛誕生。

這一年,趙孟頫在指導年輕的畫家陳琳完成這幅《溪鳧圖》後,認為陳琳這幅作品“近世畫人”皆不及也。他也曾在與錢選的談話中提到過:“近世作士夫畫者,繆甚也。”這都表現出他對“近世”畫人們的不屑。(可參閱本號文章:變革時期的一次劃時代習作:從陳琳《溪鳧圖》看趙孟頫的藝術主張

趙孟頫所謂的“近世”,顯然是針對剛過去的南宋畫院時代而言,這些宮廷畫家以及他們所秉持的繪畫風格,成為他所批判的對象。由宋入元之後,作為當時的畫壇領袖,趙孟頫打出了“復古”的旗幟,這面旗幟引領著他和他的弟子們躍過南宋院體畫傳統,直接向晉、唐、五代時期的畫家們學習。

壹 兩類南宋院體畫的特徵

而他所反對的南宋院體畫,其風格到底是怎樣呢?

在南宋時期,面臨內外交困的政治現實,宮廷畫家們主要以兩類畫風來迎合皇帝的開心:其一是集成了五代時期以黃荃為代表的“黃家富貴”、嚴謹設色的傳統小品花鳥畫,這類畫作用筆纖細、敷色濃豔,尊重表現對象,極盡寫生之能事。雖然具有極強的寫實能力,但也被後人批評為“瑣細濃豔之風”,在充滿道德責任感的評論家們看來,躲在深宮裡成天畫些花花草草以迎合聖意的畫家,是對社會現實的消極迴避與粉飾;

第二類典型的南宋院體畫,則是以馬遠與夏圭所代表的山水畫,他們在構圖上不再採用由荊浩等畫家開創的全景式山水,而多選取景物的一角、一邊,馬與夏也被稱為“馬一角、夏半邊”。在筆法上,他們用筆粗放、蒼勁,多采用斧劈皴描繪堅硬的山石、樹木。這類畫法被後來比他們讀過更多書的文藝評論家們貶斥為粗惡、險怪、霸悍,他們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看待這些畫家,認為他們描繪了粗、俗、凋、喪的殘山剩水,不能滿足飽讀聖賢之書學者們的胃口。

我們用兩幅南宋畫院時期的典型作品與《溪鳧圖》做下比較,看看趙孟頫與陳琳的畫作與南宋院體畫家們有多大的差別。

這幅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榴枝黃鳥圖》冊頁,曾被傳為南宋宮廷畫家毛益所做,絹本設色,24.6x25.4cm。毛益為南宋宋孝宗乾道年間的(1165—1173)畫院待詔,比劉松年、李嵩、馬遠、夏圭等人都要早。此圖無款,雖題毛益作,但年代似較晚,因此並未歸於其名下。在故宮官網上,該圖也未標註作者。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畫心部分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乾隆題詩

清《石渠寶笈》著錄該圖,對幅有清乾隆御題詩一首:“榴子熟時鶯轉時,野蟲銜得集橫枝。笑他自喜權供飽,忘卻有人彈挾之。辛亥清和御筆。”鈐“八徵耄念之寶”、“太上皇帝之寶”、“八徵耄念”、“自強不息”璽印。

乾隆的字雖寫得不怎麼樣,但其詩對畫作內容的解讀還是比較到位的。若是將此圖放大細看,無論是成熟飽滿的石榴,還是因蟲蛀蝕、佈滿窟窿、葉稍泛黃的樹葉,都描繪得非常細緻。

而畫面的主角——一隻銜著蟲子的黃鸝,更展示了畫家工細的技法和豔麗的風格。黃鸝頭頂、胸脯和肩部的羽毛用淡赭、鵝黃層層渲染後,再用粉白色短促的細線勾描,繪製這些毛茸茸的鳥羽時,畫家就像一位繡工,將這些短促的羽毛一根根地秀在了畫布上。整體看來,該畫的特點為:造型準確、顏色鮮豔、用筆工謹。

對比一下銜著蟲子的鳥喙,在《榴枝黃鳥圖》中,鳥喙的繪製方式是用細線勾勒出輪廓,然後層層上色渲染,用深淺不同的色彩表現出鳥喙堅硬的形狀。而在陳琳《溪鳧圖》中的鴨嘴,則是用近似書法一樣的線條“寫”出。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細部1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細部2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細部3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溪鳧圖》細部

而在陳琳和趙孟頫這裡,線條本身並不僅僅承擔顯示物體輪廓、區分不同色彩邊界的作用,這類粗細不一、充滿韻律、變化無窮的線條,也參與到了形象塊面的塑造中,尤其在對野鴨翅膀、腿部的羽毛描繪中,通過流暢的,輕重不一的線條、墨點、墨塊營造出物體不同的質感,也顯示出它們本來的肌理、紋路,這便是這幅畫與宋人工筆本質不同之處。

在《溪鳧圖》中,也有對野鴨胸脯、鴨頭、背部的渲染,但並沒有像前者那樣,主要依靠不同的顏色大面積平塗來實現。而是強調了筆法的變化、墨色的濃淡,利用鬆、緊交錯的筆觸擦寫之後,再用淡墨和花青敷染。

除野鴨的鼻孔、眼圈用濃墨細線勾示輪廓外,其餘的面部則用幹筆淡墨,依據其自然肌理擦染而成,在脖頸最下端還留出一段空白,表現出野鴨頭部、頸部軟組織、短促絨毛之間的相互關係,最終達到形、質俱在的效果。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溪鳧圖》細部2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溪鳧圖》細部3

總體來說,陳琳的畫作保持了傳統花鳥畫中的基本構圖原則、造型嚴謹。但在表現形式上,由緊轉鬆。在具體技法上,將勾勒物體輪廓的細線條變為可以參與造型、具有抒寫性的粗線條。正是這類線條的出現,釋放了文人們手中的筆,讓文人們可以像寫字一樣,將書法的意趣與繪畫充分結合,創造出自己所需要的意象。

此畫注重用墨色來表現豐富的色彩,這也正是代表了元初畫家們對水墨表現力的探索,在他們的眼中,墨並不是單純的黑色顏料,而是墨分五彩。

因為解放了筆、也釋放了墨的魅力,在此基礎上,對畫面的渲染就不再像傳統花鳥畫那樣呆板、僵化,而可以在渲染時加入了皴、擦,表現方式也由此豐富多樣。

我們將兩幅畫中的黃鸝與野鴨放於一處比較,便能發現,雖然後者使用了更少的顏色、更少精細的刻畫,但卻更具有質感、體積感,這隻野鴨所蘊含的生命力顯得比黃鸝更旺盛。

貳 馬遠的水與趙孟頫的水

我們還可用南宋院體的另一種典型風格代表——馬遠的這幅《梅石溪鳧圖》與陳琳的《溪鳧圖》做對比欣賞。

由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這幅馬遠的《梅石溪鳧圖》,為絹本設色,尺幅為26.7x28.6cm。馬遠(公元1140-1225年)比陳鈺要早,為宋寧宗時期(公元1195-1224年)的畫院待招。他擅作山水、花鳥、人物。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馬遠《梅石溪鳧圖》

此圖充分體現了他的繪畫風格:首先在構圖上,體現了他特有的“馬一角”樣式,選取山下、湖邊一角的景色,以斜伸出的幾樹梅枝和水面中一群野鴨相呼應,畫面動靜結合。品讀此畫時,很多人都會自然地聯想起“春江水暖鴨先知”那種清新、淡雅的意趣。

在具體技法上,馬遠畫中近景山石以大斧劈皴,遠處山石以水墨暈染,整體山石、坡岸堅實嚴整,爽朗有力。具體到水面波紋以及野鴨的描繪,便可以體會到其與陳琳《溪鳧圖》的具體差異。馬遠的波紋多用細密的線條表現水面迂迴、微瀾的情形,其線條纖細、柔軟富有韻律,但遠沒有《溪鳧圖》中那麼充滿力度和表現力。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馬遠《梅石溪鳧圖》細部1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馬遠《梅石溪鳧圖》細部2

對於水的畫法,馬遠有相當豐富的經驗。流傳至今,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十二幅水圖,就是他的代表作品。在這由12幅(每段各縱26.8釐米、橫41.6釐米)水景組成的長卷中,體現了馬遠對水細緻入微的觀察。他使用了多種不同的筆法,繪製出各種不同的線條、簡單的幾何圖案,卻表現出了各類水的不同姿態、呈現出令人歎服的景觀。

這十二段作品,各具形態美感。除第一段因殘缺半幅而無圖名外,其餘圖名分別是:“洞庭風細”、“層波疊浪”、“寒塘清淺”、“長江萬頃”、“黃河逆流”、“秋水回波”、“雲生滄海”、“湖光瀲灩”、“雲舒浪卷”、“曉日烘山”、“細浪漂漂”。

若是按照前文的比較,馬遠顯然也有很高深的筆墨技法和表現能力。這些用線展示的水景,乾溼濃淡不是最好的例證嗎?他甚至還通過線條的疏密,展示出了光影的效果。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馬遠 水圖之洞庭風細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馬遠 水圖之秋水回波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馬遠 水圖之層波疊浪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馬遠 水圖之長江萬頃

而我們將陳琳《溪鳧圖》中的水紋放大來看,這些從左至右,佈於畫面中的水紋,像是一條條抖動的水草、海帶,也許你會認為這根本沒有馬遠在《洞庭風細》中通過勾勒、渲染製造的效果更逼真,更讓你感動。

那麼從這個意義上看,由趙孟頫指導完成的這幅《溪鳧圖》,對水紋的處理方式,是失敗了嗎?是技術的倒退嗎、還是技術的創新呢?

若是你看得更加仔細,會發現在這些如水草似的濃淡交織的粗線條之下,還有著類似馬遠在《洞庭風細》中那樣勾勒細線,也許是作者陳琳一開始就想要像馬遠這樣,採取傳統的勾勒、渲染的方式,描繪出水面的波瀾以及微風吹拂過的輕輕波紋,就像馬遠在《梅石溪鳧圖》中所做的一樣。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溪鳧圖》 細部1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溪鳧圖》細部2

但我們來設想一下,如果讓這一隻雄赳赳的野鴨,站立在《梅石溪鳧圖》一樣的細細水波旁邊,整幅畫面是否協調呢?而正是這些粗黑、靈動、流暢,橫貫畫幅的線條,讓這幅畫氣韻流動,從左至右通透了起來,它們就像從狂草中走出來的書法,放蕩不羈,打破了馬遠式的安靜、閒適與甜膩。

因此有人認為,這些壓在細勁水紋上的復筆,很可能就是趙孟頫在陳琳基礎上的改動,它們凝重,鬆散,但卻紮實,統一了整體畫幅中的各類意象。這,正是趙孟頫“以書入畫”的一次嘗試,這幅《溪鳧圖》告訴我們在1301年前後,趙孟頫已經開始將書法性的線條用於繪畫,用毛筆中鋒畫出的這種波浪形線條,在創作形式上與馬遠式的勾描有本質不同,而這為文人繪畫在技法和形式上,開啟了一片廣闊的空間。

除水紋的用筆方式不同之外,在對野鴨本身的描繪上,馬遠的採用勾染點簇的傳統方式塑造了野鴨的各自形態,有很強的造型能力,雖然不乏生動,但其線條也是描繪出來,並非書法一樣的用中鋒“寫”出。

正是因為這些具體技術上的差異、創作理念的不同,我們看到馬遠的野鴨,與陳琳和趙孟頫的野鴨,帶給我們兩類完全不同的審美趣味。前者與險峻的山石、枯瘦乾硬的梅枝相對應,顯得柔軟、細膩;後者則雄壯、鬆靈、淡冶,並且充滿力量。

叄 顛覆傳統之後

通過上述對比,可以說趙孟頫與陳琳的這幅《溪鳧圖》無論是在技法、還是創作理念上,都顛覆了南宋院體畫的風格。

也許你並不贊同我的觀點,也許你會更加喜歡馬遠的水圖、夏圭的山石或者毛益那類具有裝飾風格的作品。是的,這都沒有錯。

儘管我在文章中用了很多“顛覆”、“進步”一類的字眼。但我們也需要提醒自己,藝術的發展往往並非不斷上升的遞進過程,每一個時代的人們總有他們所喜歡的藝術形式,比如被元朝人拋棄的南宋院體畫,到了明朝時又被繼承了下去。我們只有不斷拓展自己的視野,不依據各類充滿門戶偏見的議論文字作為路標,才可以讓自己的內心更加包容,也才能在傳統藝術史中,氣定神閒地欣賞到每一處風景。

實際上,趙孟頫本人,也並非生來便是對傳統院體風格的顛覆者。這從他早期的一幅花鳥畫作品中可以看出,這幅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幽篁戴勝圖》為絹本設色,縱25.4釐米橫36.2釐米。是為趙孟頫僅有的傳世花鳥作品。畫作中用以描繪戴勝鳥和細竹的構圖、筆法、渲染,正是繼承了南宋院體畫的傳統——也即是他日後非常反感的“近世畫人”們的風格。

"

公元1301年,元大德五年,在美術史上有幾件值得一書的事。這一年中,趙孟頫的故交錢選去世了;他所欣賞的書法大師鮮于樞也於這一年離去。而另一位深受趙孟頫影響、日後成長為的元代南宗山水畫代表人物倪瓚,則剛剛誕生。

這一年,趙孟頫在指導年輕的畫家陳琳完成這幅《溪鳧圖》後,認為陳琳這幅作品“近世畫人”皆不及也。他也曾在與錢選的談話中提到過:“近世作士夫畫者,繆甚也。”這都表現出他對“近世”畫人們的不屑。(可參閱本號文章:變革時期的一次劃時代習作:從陳琳《溪鳧圖》看趙孟頫的藝術主張

趙孟頫所謂的“近世”,顯然是針對剛過去的南宋畫院時代而言,這些宮廷畫家以及他們所秉持的繪畫風格,成為他所批判的對象。由宋入元之後,作為當時的畫壇領袖,趙孟頫打出了“復古”的旗幟,這面旗幟引領著他和他的弟子們躍過南宋院體畫傳統,直接向晉、唐、五代時期的畫家們學習。

壹 兩類南宋院體畫的特徵

而他所反對的南宋院體畫,其風格到底是怎樣呢?

在南宋時期,面臨內外交困的政治現實,宮廷畫家們主要以兩類畫風來迎合皇帝的開心:其一是集成了五代時期以黃荃為代表的“黃家富貴”、嚴謹設色的傳統小品花鳥畫,這類畫作用筆纖細、敷色濃豔,尊重表現對象,極盡寫生之能事。雖然具有極強的寫實能力,但也被後人批評為“瑣細濃豔之風”,在充滿道德責任感的評論家們看來,躲在深宮裡成天畫些花花草草以迎合聖意的畫家,是對社會現實的消極迴避與粉飾;

第二類典型的南宋院體畫,則是以馬遠與夏圭所代表的山水畫,他們在構圖上不再採用由荊浩等畫家開創的全景式山水,而多選取景物的一角、一邊,馬與夏也被稱為“馬一角、夏半邊”。在筆法上,他們用筆粗放、蒼勁,多采用斧劈皴描繪堅硬的山石、樹木。這類畫法被後來比他們讀過更多書的文藝評論家們貶斥為粗惡、險怪、霸悍,他們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看待這些畫家,認為他們描繪了粗、俗、凋、喪的殘山剩水,不能滿足飽讀聖賢之書學者們的胃口。

我們用兩幅南宋畫院時期的典型作品與《溪鳧圖》做下比較,看看趙孟頫與陳琳的畫作與南宋院體畫家們有多大的差別。

這幅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榴枝黃鳥圖》冊頁,曾被傳為南宋宮廷畫家毛益所做,絹本設色,24.6x25.4cm。毛益為南宋宋孝宗乾道年間的(1165—1173)畫院待詔,比劉松年、李嵩、馬遠、夏圭等人都要早。此圖無款,雖題毛益作,但年代似較晚,因此並未歸於其名下。在故宮官網上,該圖也未標註作者。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畫心部分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乾隆題詩

清《石渠寶笈》著錄該圖,對幅有清乾隆御題詩一首:“榴子熟時鶯轉時,野蟲銜得集橫枝。笑他自喜權供飽,忘卻有人彈挾之。辛亥清和御筆。”鈐“八徵耄念之寶”、“太上皇帝之寶”、“八徵耄念”、“自強不息”璽印。

乾隆的字雖寫得不怎麼樣,但其詩對畫作內容的解讀還是比較到位的。若是將此圖放大細看,無論是成熟飽滿的石榴,還是因蟲蛀蝕、佈滿窟窿、葉稍泛黃的樹葉,都描繪得非常細緻。

而畫面的主角——一隻銜著蟲子的黃鸝,更展示了畫家工細的技法和豔麗的風格。黃鸝頭頂、胸脯和肩部的羽毛用淡赭、鵝黃層層渲染後,再用粉白色短促的細線勾描,繪製這些毛茸茸的鳥羽時,畫家就像一位繡工,將這些短促的羽毛一根根地秀在了畫布上。整體看來,該畫的特點為:造型準確、顏色鮮豔、用筆工謹。

對比一下銜著蟲子的鳥喙,在《榴枝黃鳥圖》中,鳥喙的繪製方式是用細線勾勒出輪廓,然後層層上色渲染,用深淺不同的色彩表現出鳥喙堅硬的形狀。而在陳琳《溪鳧圖》中的鴨嘴,則是用近似書法一樣的線條“寫”出。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細部1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細部2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榴枝黃鳥圖》細部3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溪鳧圖》細部

而在陳琳和趙孟頫這裡,線條本身並不僅僅承擔顯示物體輪廓、區分不同色彩邊界的作用,這類粗細不一、充滿韻律、變化無窮的線條,也參與到了形象塊面的塑造中,尤其在對野鴨翅膀、腿部的羽毛描繪中,通過流暢的,輕重不一的線條、墨點、墨塊營造出物體不同的質感,也顯示出它們本來的肌理、紋路,這便是這幅畫與宋人工筆本質不同之處。

在《溪鳧圖》中,也有對野鴨胸脯、鴨頭、背部的渲染,但並沒有像前者那樣,主要依靠不同的顏色大面積平塗來實現。而是強調了筆法的變化、墨色的濃淡,利用鬆、緊交錯的筆觸擦寫之後,再用淡墨和花青敷染。

除野鴨的鼻孔、眼圈用濃墨細線勾示輪廓外,其餘的面部則用幹筆淡墨,依據其自然肌理擦染而成,在脖頸最下端還留出一段空白,表現出野鴨頭部、頸部軟組織、短促絨毛之間的相互關係,最終達到形、質俱在的效果。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溪鳧圖》細部2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溪鳧圖》細部3

總體來說,陳琳的畫作保持了傳統花鳥畫中的基本構圖原則、造型嚴謹。但在表現形式上,由緊轉鬆。在具體技法上,將勾勒物體輪廓的細線條變為可以參與造型、具有抒寫性的粗線條。正是這類線條的出現,釋放了文人們手中的筆,讓文人們可以像寫字一樣,將書法的意趣與繪畫充分結合,創造出自己所需要的意象。

此畫注重用墨色來表現豐富的色彩,這也正是代表了元初畫家們對水墨表現力的探索,在他們的眼中,墨並不是單純的黑色顏料,而是墨分五彩。

因為解放了筆、也釋放了墨的魅力,在此基礎上,對畫面的渲染就不再像傳統花鳥畫那樣呆板、僵化,而可以在渲染時加入了皴、擦,表現方式也由此豐富多樣。

我們將兩幅畫中的黃鸝與野鴨放於一處比較,便能發現,雖然後者使用了更少的顏色、更少精細的刻畫,但卻更具有質感、體積感,這隻野鴨所蘊含的生命力顯得比黃鸝更旺盛。

貳 馬遠的水與趙孟頫的水

我們還可用南宋院體的另一種典型風格代表——馬遠的這幅《梅石溪鳧圖》與陳琳的《溪鳧圖》做對比欣賞。

由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這幅馬遠的《梅石溪鳧圖》,為絹本設色,尺幅為26.7x28.6cm。馬遠(公元1140-1225年)比陳鈺要早,為宋寧宗時期(公元1195-1224年)的畫院待招。他擅作山水、花鳥、人物。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馬遠《梅石溪鳧圖》

此圖充分體現了他的繪畫風格:首先在構圖上,體現了他特有的“馬一角”樣式,選取山下、湖邊一角的景色,以斜伸出的幾樹梅枝和水面中一群野鴨相呼應,畫面動靜結合。品讀此畫時,很多人都會自然地聯想起“春江水暖鴨先知”那種清新、淡雅的意趣。

在具體技法上,馬遠畫中近景山石以大斧劈皴,遠處山石以水墨暈染,整體山石、坡岸堅實嚴整,爽朗有力。具體到水面波紋以及野鴨的描繪,便可以體會到其與陳琳《溪鳧圖》的具體差異。馬遠的波紋多用細密的線條表現水面迂迴、微瀾的情形,其線條纖細、柔軟富有韻律,但遠沒有《溪鳧圖》中那麼充滿力度和表現力。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馬遠《梅石溪鳧圖》細部1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馬遠《梅石溪鳧圖》細部2

對於水的畫法,馬遠有相當豐富的經驗。流傳至今,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十二幅水圖,就是他的代表作品。在這由12幅(每段各縱26.8釐米、橫41.6釐米)水景組成的長卷中,體現了馬遠對水細緻入微的觀察。他使用了多種不同的筆法,繪製出各種不同的線條、簡單的幾何圖案,卻表現出了各類水的不同姿態、呈現出令人歎服的景觀。

這十二段作品,各具形態美感。除第一段因殘缺半幅而無圖名外,其餘圖名分別是:“洞庭風細”、“層波疊浪”、“寒塘清淺”、“長江萬頃”、“黃河逆流”、“秋水回波”、“雲生滄海”、“湖光瀲灩”、“雲舒浪卷”、“曉日烘山”、“細浪漂漂”。

若是按照前文的比較,馬遠顯然也有很高深的筆墨技法和表現能力。這些用線展示的水景,乾溼濃淡不是最好的例證嗎?他甚至還通過線條的疏密,展示出了光影的效果。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馬遠 水圖之洞庭風細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馬遠 水圖之秋水回波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馬遠 水圖之層波疊浪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馬遠 水圖之長江萬頃

而我們將陳琳《溪鳧圖》中的水紋放大來看,這些從左至右,佈於畫面中的水紋,像是一條條抖動的水草、海帶,也許你會認為這根本沒有馬遠在《洞庭風細》中通過勾勒、渲染製造的效果更逼真,更讓你感動。

那麼從這個意義上看,由趙孟頫指導完成的這幅《溪鳧圖》,對水紋的處理方式,是失敗了嗎?是技術的倒退嗎、還是技術的創新呢?

若是你看得更加仔細,會發現在這些如水草似的濃淡交織的粗線條之下,還有著類似馬遠在《洞庭風細》中那樣勾勒細線,也許是作者陳琳一開始就想要像馬遠這樣,採取傳統的勾勒、渲染的方式,描繪出水面的波瀾以及微風吹拂過的輕輕波紋,就像馬遠在《梅石溪鳧圖》中所做的一樣。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溪鳧圖》 細部1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溪鳧圖》細部2

但我們來設想一下,如果讓這一隻雄赳赳的野鴨,站立在《梅石溪鳧圖》一樣的細細水波旁邊,整幅畫面是否協調呢?而正是這些粗黑、靈動、流暢,橫貫畫幅的線條,讓這幅畫氣韻流動,從左至右通透了起來,它們就像從狂草中走出來的書法,放蕩不羈,打破了馬遠式的安靜、閒適與甜膩。

因此有人認為,這些壓在細勁水紋上的復筆,很可能就是趙孟頫在陳琳基礎上的改動,它們凝重,鬆散,但卻紮實,統一了整體畫幅中的各類意象。這,正是趙孟頫“以書入畫”的一次嘗試,這幅《溪鳧圖》告訴我們在1301年前後,趙孟頫已經開始將書法性的線條用於繪畫,用毛筆中鋒畫出的這種波浪形線條,在創作形式上與馬遠式的勾描有本質不同,而這為文人繪畫在技法和形式上,開啟了一片廣闊的空間。

除水紋的用筆方式不同之外,在對野鴨本身的描繪上,馬遠的採用勾染點簇的傳統方式塑造了野鴨的各自形態,有很強的造型能力,雖然不乏生動,但其線條也是描繪出來,並非書法一樣的用中鋒“寫”出。

正是因為這些具體技術上的差異、創作理念的不同,我們看到馬遠的野鴨,與陳琳和趙孟頫的野鴨,帶給我們兩類完全不同的審美趣味。前者與險峻的山石、枯瘦乾硬的梅枝相對應,顯得柔軟、細膩;後者則雄壯、鬆靈、淡冶,並且充滿力量。

叄 顛覆傳統之後

通過上述對比,可以說趙孟頫與陳琳的這幅《溪鳧圖》無論是在技法、還是創作理念上,都顛覆了南宋院體畫的風格。

也許你並不贊同我的觀點,也許你會更加喜歡馬遠的水圖、夏圭的山石或者毛益那類具有裝飾風格的作品。是的,這都沒有錯。

儘管我在文章中用了很多“顛覆”、“進步”一類的字眼。但我們也需要提醒自己,藝術的發展往往並非不斷上升的遞進過程,每一個時代的人們總有他們所喜歡的藝術形式,比如被元朝人拋棄的南宋院體畫,到了明朝時又被繼承了下去。我們只有不斷拓展自己的視野,不依據各類充滿門戶偏見的議論文字作為路標,才可以讓自己的內心更加包容,也才能在傳統藝術史中,氣定神閒地欣賞到每一處風景。

實際上,趙孟頫本人,也並非生來便是對傳統院體風格的顛覆者。這從他早期的一幅花鳥畫作品中可以看出,這幅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幽篁戴勝圖》為絹本設色,縱25.4釐米橫36.2釐米。是為趙孟頫僅有的傳世花鳥作品。畫作中用以描繪戴勝鳥和細竹的構圖、筆法、渲染,正是繼承了南宋院體畫的傳統——也即是他日後非常反感的“近世畫人”們的風格。

1301年的趙孟頫、陳琳:傳統的顛覆與新理論的誕生

趙孟頫《幽篁戴勝圖》

總之,在1301年完成的這幅《溪鳧圖》,為我們留下了趙孟頫與陳琳一起探索另一種新的畫法、新的風格的證據。

在這幅作品完成前後,我們可以看到趙孟頫的藝術理論正在逐步形成。他開始拋棄年輕時期《幽篁戴勝圖》的這類風格。在釋放了筆和墨的限制後,顯然已經找到一種適合文人創作的方法論。

在上述標準和口號之外,趙孟頫廣泛地滲透於詩文、書法、篆刻等領域,提出“書畫本來同”的口號。“以書入畫”奠定了趙孟頫畫學理論的基礎。從這一時期開始,我們看到的是中國繪畫呈現出另一種面貌,中國人的審美情趣也隨之發生了變化:由崇尚色彩發展到崇尚水墨,由講究“描法”到講究“筆法”,再由筆法,到墨法,最後筆墨結合。

然而,在技法上拋棄傳統院體的專業畫家們的繪畫方式後,文人繪畫到底應該畫成什麼樣子呢?趙孟頫繼而提出了他的復古主義:

“作畫貴有古意,若無古意,雖工無益,今人但知用筆纖細,傅色濃豔,便自謂能手,殊不知古意即虧,百病從生,豈可觀也,吾所作畫,似乎簡率,然識者知其近古,故以為佳,此可為知者道,不為不知者說也,”他說。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