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

感謝大家關注野胡禪。

"

感謝大家關注野胡禪。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真正的變化在內心,痕跡太重,那不是好演員。

1

1983年那一年,範偉寫了一個相聲本子。

具體寫的啥,現在也無從得知,但那一年,他的本子上了中央人民廣播臺演出過。這讓他在當地得了一點兒小名氣。

範偉出生在遼寧瀋陽,也算是東北曲藝窩子。他爸媽平時就喜歡這一行,16歲那年,範偉就拜師學了相聲。然後進瀋陽曲藝團,成了一名相聲演員。

寫出相聲本子這一年,他才21歲。單位裡的同事都在講,範偉一定有前途。

但實際上,範偉等這個前途等了十年。

一來是,東北雖然是曲藝窩子,但大家喜歡聽的、喜歡看的,還得是二人轉之類,相聲市場不大。再一個,電視節目裡的相聲演員,常年活動區域都在北京。

但在東北說相聲,有一個好處,就是範偉的普通話講得很好,字正腔圓,沒有大碴子味兒。

"

感謝大家關注野胡禪。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真正的變化在內心,痕跡太重,那不是好演員。

1

1983年那一年,範偉寫了一個相聲本子。

具體寫的啥,現在也無從得知,但那一年,他的本子上了中央人民廣播臺演出過。這讓他在當地得了一點兒小名氣。

範偉出生在遼寧瀋陽,也算是東北曲藝窩子。他爸媽平時就喜歡這一行,16歲那年,範偉就拜師學了相聲。然後進瀋陽曲藝團,成了一名相聲演員。

寫出相聲本子這一年,他才21歲。單位裡的同事都在講,範偉一定有前途。

但實際上,範偉等這個前途等了十年。

一來是,東北雖然是曲藝窩子,但大家喜歡聽的、喜歡看的,還得是二人轉之類,相聲市場不大。再一個,電視節目裡的相聲演員,常年活動區域都在北京。

但在東北說相聲,有一個好處,就是範偉的普通話講得很好,字正腔圓,沒有大碴子味兒。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年輕人,那個不是雄心萬丈的。

在東北說相聲的十年,讓範偉早早就明白了,這行沒前途。自己已經結婚,總得養家吧。相聲不行,但寫本子的手藝還在,他就自己寫自己演,然後去參加比賽。

還獲過幾個獎。

所以,1993年當老大哥趙本山找範偉演小品的時候。他二話沒說,就改行打算去演小品了。兩人合作過一個小品《走毛道》,毛道的意思就是近道。

跟著老大哥趙本山,是範偉想到的近道。

那時候,趙本山已經從東北走向了更為廣闊的舞臺,在春晚上開始小有名氣。趙本山也很有大哥範,帶著範偉上了春晚,1995年《牛大叔提幹》。

"

感謝大家關注野胡禪。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真正的變化在內心,痕跡太重,那不是好演員。

1

1983年那一年,範偉寫了一個相聲本子。

具體寫的啥,現在也無從得知,但那一年,他的本子上了中央人民廣播臺演出過。這讓他在當地得了一點兒小名氣。

範偉出生在遼寧瀋陽,也算是東北曲藝窩子。他爸媽平時就喜歡這一行,16歲那年,範偉就拜師學了相聲。然後進瀋陽曲藝團,成了一名相聲演員。

寫出相聲本子這一年,他才21歲。單位裡的同事都在講,範偉一定有前途。

但實際上,範偉等這個前途等了十年。

一來是,東北雖然是曲藝窩子,但大家喜歡聽的、喜歡看的,還得是二人轉之類,相聲市場不大。再一個,電視節目裡的相聲演員,常年活動區域都在北京。

但在東北說相聲,有一個好處,就是範偉的普通話講得很好,字正腔圓,沒有大碴子味兒。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年輕人,那個不是雄心萬丈的。

在東北說相聲的十年,讓範偉早早就明白了,這行沒前途。自己已經結婚,總得養家吧。相聲不行,但寫本子的手藝還在,他就自己寫自己演,然後去參加比賽。

還獲過幾個獎。

所以,1993年當老大哥趙本山找範偉演小品的時候。他二話沒說,就改行打算去演小品了。兩人合作過一個小品《走毛道》,毛道的意思就是近道。

跟著老大哥趙本山,是範偉想到的近道。

那時候,趙本山已經從東北走向了更為廣闊的舞臺,在春晚上開始小有名氣。趙本山也很有大哥範,帶著範偉上了春晚,1995年《牛大叔提幹》。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頭一次上春晚表演的範偉很激動,以為自己紅了,坐了一晚上火車回瀋陽。下了車之後,直接打車回家。在車上他跟出租車司機搭訕,問人看趙本山老師春晚小品沒。

司機也很實誠,看了,挺好。

愣是沒認出範偉來。於是兩人一路無話。

這也怪不得司機,實在是那幾年,在趙本山的小品裡,只有趙本山是當之無愧的焦點,其他人都是配菜,換誰上都行。

範偉在臺上,也就是個給大哥趙本山配詞的。

不過範偉認準了大哥這條路,七八年時間裡,主要業務就是配合本山大哥演小品,從春晚到綜藝節目,有趙本山處,就有範偉。

不挑角色,不計較臺詞多少。

直到2001年小品《賣柺》的出現,才讓範偉一下子被大家給記住了。

"

感謝大家關注野胡禪。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真正的變化在內心,痕跡太重,那不是好演員。

1

1983年那一年,範偉寫了一個相聲本子。

具體寫的啥,現在也無從得知,但那一年,他的本子上了中央人民廣播臺演出過。這讓他在當地得了一點兒小名氣。

範偉出生在遼寧瀋陽,也算是東北曲藝窩子。他爸媽平時就喜歡這一行,16歲那年,範偉就拜師學了相聲。然後進瀋陽曲藝團,成了一名相聲演員。

寫出相聲本子這一年,他才21歲。單位裡的同事都在講,範偉一定有前途。

但實際上,範偉等這個前途等了十年。

一來是,東北雖然是曲藝窩子,但大家喜歡聽的、喜歡看的,還得是二人轉之類,相聲市場不大。再一個,電視節目裡的相聲演員,常年活動區域都在北京。

但在東北說相聲,有一個好處,就是範偉的普通話講得很好,字正腔圓,沒有大碴子味兒。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年輕人,那個不是雄心萬丈的。

在東北說相聲的十年,讓範偉早早就明白了,這行沒前途。自己已經結婚,總得養家吧。相聲不行,但寫本子的手藝還在,他就自己寫自己演,然後去參加比賽。

還獲過幾個獎。

所以,1993年當老大哥趙本山找範偉演小品的時候。他二話沒說,就改行打算去演小品了。兩人合作過一個小品《走毛道》,毛道的意思就是近道。

跟著老大哥趙本山,是範偉想到的近道。

那時候,趙本山已經從東北走向了更為廣闊的舞臺,在春晚上開始小有名氣。趙本山也很有大哥範,帶著範偉上了春晚,1995年《牛大叔提幹》。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頭一次上春晚表演的範偉很激動,以為自己紅了,坐了一晚上火車回瀋陽。下了車之後,直接打車回家。在車上他跟出租車司機搭訕,問人看趙本山老師春晚小品沒。

司機也很實誠,看了,挺好。

愣是沒認出範偉來。於是兩人一路無話。

這也怪不得司機,實在是那幾年,在趙本山的小品裡,只有趙本山是當之無愧的焦點,其他人都是配菜,換誰上都行。

範偉在臺上,也就是個給大哥趙本山配詞的。

不過範偉認準了大哥這條路,七八年時間裡,主要業務就是配合本山大哥演小品,從春晚到綜藝節目,有趙本山處,就有範偉。

不挑角色,不計較臺詞多少。

直到2001年小品《賣柺》的出現,才讓範偉一下子被大家給記住了。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腦袋大脖子粗的範偉,在本山大哥的帶領下,成了家喻戶曉的笑星。即便是十幾年過去,範偉在小品裡塑造的這個角色,依舊讓人無法忘記。

而這時候,趙本山的目光已經放在了影視劇上。作為小弟的範偉只有一個想法。

跟著大哥幹唄。

2

範偉塑造角色的天賦,就是在電視劇中展露出來的。

趙本山後來講,90年代初,範偉在我跟前就是觀眾,我只是在他面前表演。後期,他是一塊兒表演的副手,拍電視劇以後,他能跟我分庭抗禮。

讓範偉能跟大哥趙本山分庭抗禮的角色,就是《馬大帥》中的範德彪。

"

感謝大家關注野胡禪。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真正的變化在內心,痕跡太重,那不是好演員。

1

1983年那一年,範偉寫了一個相聲本子。

具體寫的啥,現在也無從得知,但那一年,他的本子上了中央人民廣播臺演出過。這讓他在當地得了一點兒小名氣。

範偉出生在遼寧瀋陽,也算是東北曲藝窩子。他爸媽平時就喜歡這一行,16歲那年,範偉就拜師學了相聲。然後進瀋陽曲藝團,成了一名相聲演員。

寫出相聲本子這一年,他才21歲。單位裡的同事都在講,範偉一定有前途。

但實際上,範偉等這個前途等了十年。

一來是,東北雖然是曲藝窩子,但大家喜歡聽的、喜歡看的,還得是二人轉之類,相聲市場不大。再一個,電視節目裡的相聲演員,常年活動區域都在北京。

但在東北說相聲,有一個好處,就是範偉的普通話講得很好,字正腔圓,沒有大碴子味兒。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年輕人,那個不是雄心萬丈的。

在東北說相聲的十年,讓範偉早早就明白了,這行沒前途。自己已經結婚,總得養家吧。相聲不行,但寫本子的手藝還在,他就自己寫自己演,然後去參加比賽。

還獲過幾個獎。

所以,1993年當老大哥趙本山找範偉演小品的時候。他二話沒說,就改行打算去演小品了。兩人合作過一個小品《走毛道》,毛道的意思就是近道。

跟著老大哥趙本山,是範偉想到的近道。

那時候,趙本山已經從東北走向了更為廣闊的舞臺,在春晚上開始小有名氣。趙本山也很有大哥範,帶著範偉上了春晚,1995年《牛大叔提幹》。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頭一次上春晚表演的範偉很激動,以為自己紅了,坐了一晚上火車回瀋陽。下了車之後,直接打車回家。在車上他跟出租車司機搭訕,問人看趙本山老師春晚小品沒。

司機也很實誠,看了,挺好。

愣是沒認出範偉來。於是兩人一路無話。

這也怪不得司機,實在是那幾年,在趙本山的小品裡,只有趙本山是當之無愧的焦點,其他人都是配菜,換誰上都行。

範偉在臺上,也就是個給大哥趙本山配詞的。

不過範偉認準了大哥這條路,七八年時間裡,主要業務就是配合本山大哥演小品,從春晚到綜藝節目,有趙本山處,就有範偉。

不挑角色,不計較臺詞多少。

直到2001年小品《賣柺》的出現,才讓範偉一下子被大家給記住了。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腦袋大脖子粗的範偉,在本山大哥的帶領下,成了家喻戶曉的笑星。即便是十幾年過去,範偉在小品裡塑造的這個角色,依舊讓人無法忘記。

而這時候,趙本山的目光已經放在了影視劇上。作為小弟的範偉只有一個想法。

跟著大哥幹唄。

2

範偉塑造角色的天賦,就是在電視劇中展露出來的。

趙本山後來講,90年代初,範偉在我跟前就是觀眾,我只是在他面前表演。後期,他是一塊兒表演的副手,拍電視劇以後,他能跟我分庭抗禮。

讓範偉能跟大哥趙本山分庭抗禮的角色,就是《馬大帥》中的範德彪。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遼北地區著名狠人,水庫浪子,弗洛伊德中國傳人,開原市幾場著名惡仗主大人……現實生活裡是幹啥啥不成卻虛張聲勢的普通小人物。

這個人物形象,能至今在互聯網上永不磨滅。

離不開大哥趙本山。

整個劇組的演員都是白紙一張。都是趙本山現場調教,有一場戲,是範偉往那兒一坐,頭套被掛衣鉤給勾住了。這是趙本山現場給想出來的。

後來,趙本山帶著小弟範偉,又拍了《劉老根》。這一次,範偉塑造了一個更經典的藥匣子形象。

範偉對自己的定位是,大樹底下好乘涼。

大樹就是本山大哥。對於本山大哥,範偉是打心眼兒裡感激,他自己一開始不會演小品,都是本山大哥一手調教出來的,沒有本山大哥就沒有範偉。

但說到底,大哥只是大哥。小弟也想著有一天,能自己打天下。

何慶奎覺得範偉離開大哥,是因為演出費給的特別少。大哥覺得範偉因為出名了,請不動。範偉自己講,是因為想讓孩子去北京上學,舉家遷往北京之後,合作就少了。

但其實,說到底,是範偉有了更大的目標。

他不想演小品了,趙本山有一年找小品搭子,給範偉打了好幾個電話,沒人接。完了託人帶話,幾天後,範偉才回消息,表示自己不想演小品了。

這時兄弟兩人產生矛盾的根源。

大哥既想接著拍戲,又不想放棄在春晚舞臺上的位子。小弟呢,已經打算是徹底放棄小品,一心一意的演影視劇了。

而且,他在北京認識了馮小剛。

樑宏達這人有意思,他對範偉跟馮小剛的評價是,兩人成名都離不開大哥幫忙,但成名之後,兩人又“忘恩負義”離開了大哥。

馮小剛離開了王朔。

範偉決定不在大樹底下乘涼。

作為《賣柺》編劇的何慶奎,對範偉的評價是,極有城府,蟄伏在趙本山身邊,一朝成名,就忘恩負義。

眾說紛紜,雖然後來趙本山、範偉都出來澄清過,但兩人之後確實鮮有合作。

離開小品舞臺,離開趙本山的範偉,開始一個人打天下。

3

範偉跟馮小剛,還有一個同樣的地方。

都很捨得夸人。馮小剛出書都不忘誇王朔是“抬頭望見北斗星”。範偉誇馮小剛,稱自己一直都是馮導的忠實粉絲,他的電影一上映,自己就會帶全家人去看。

後來,忠實粉絲,就成了馮小剛的御用配角。

"

感謝大家關注野胡禪。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真正的變化在內心,痕跡太重,那不是好演員。

1

1983年那一年,範偉寫了一個相聲本子。

具體寫的啥,現在也無從得知,但那一年,他的本子上了中央人民廣播臺演出過。這讓他在當地得了一點兒小名氣。

範偉出生在遼寧瀋陽,也算是東北曲藝窩子。他爸媽平時就喜歡這一行,16歲那年,範偉就拜師學了相聲。然後進瀋陽曲藝團,成了一名相聲演員。

寫出相聲本子這一年,他才21歲。單位裡的同事都在講,範偉一定有前途。

但實際上,範偉等這個前途等了十年。

一來是,東北雖然是曲藝窩子,但大家喜歡聽的、喜歡看的,還得是二人轉之類,相聲市場不大。再一個,電視節目裡的相聲演員,常年活動區域都在北京。

但在東北說相聲,有一個好處,就是範偉的普通話講得很好,字正腔圓,沒有大碴子味兒。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年輕人,那個不是雄心萬丈的。

在東北說相聲的十年,讓範偉早早就明白了,這行沒前途。自己已經結婚,總得養家吧。相聲不行,但寫本子的手藝還在,他就自己寫自己演,然後去參加比賽。

還獲過幾個獎。

所以,1993年當老大哥趙本山找範偉演小品的時候。他二話沒說,就改行打算去演小品了。兩人合作過一個小品《走毛道》,毛道的意思就是近道。

跟著老大哥趙本山,是範偉想到的近道。

那時候,趙本山已經從東北走向了更為廣闊的舞臺,在春晚上開始小有名氣。趙本山也很有大哥範,帶著範偉上了春晚,1995年《牛大叔提幹》。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頭一次上春晚表演的範偉很激動,以為自己紅了,坐了一晚上火車回瀋陽。下了車之後,直接打車回家。在車上他跟出租車司機搭訕,問人看趙本山老師春晚小品沒。

司機也很實誠,看了,挺好。

愣是沒認出範偉來。於是兩人一路無話。

這也怪不得司機,實在是那幾年,在趙本山的小品裡,只有趙本山是當之無愧的焦點,其他人都是配菜,換誰上都行。

範偉在臺上,也就是個給大哥趙本山配詞的。

不過範偉認準了大哥這條路,七八年時間裡,主要業務就是配合本山大哥演小品,從春晚到綜藝節目,有趙本山處,就有範偉。

不挑角色,不計較臺詞多少。

直到2001年小品《賣柺》的出現,才讓範偉一下子被大家給記住了。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腦袋大脖子粗的範偉,在本山大哥的帶領下,成了家喻戶曉的笑星。即便是十幾年過去,範偉在小品裡塑造的這個角色,依舊讓人無法忘記。

而這時候,趙本山的目光已經放在了影視劇上。作為小弟的範偉只有一個想法。

跟著大哥幹唄。

2

範偉塑造角色的天賦,就是在電視劇中展露出來的。

趙本山後來講,90年代初,範偉在我跟前就是觀眾,我只是在他面前表演。後期,他是一塊兒表演的副手,拍電視劇以後,他能跟我分庭抗禮。

讓範偉能跟大哥趙本山分庭抗禮的角色,就是《馬大帥》中的範德彪。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遼北地區著名狠人,水庫浪子,弗洛伊德中國傳人,開原市幾場著名惡仗主大人……現實生活裡是幹啥啥不成卻虛張聲勢的普通小人物。

這個人物形象,能至今在互聯網上永不磨滅。

離不開大哥趙本山。

整個劇組的演員都是白紙一張。都是趙本山現場調教,有一場戲,是範偉往那兒一坐,頭套被掛衣鉤給勾住了。這是趙本山現場給想出來的。

後來,趙本山帶著小弟範偉,又拍了《劉老根》。這一次,範偉塑造了一個更經典的藥匣子形象。

範偉對自己的定位是,大樹底下好乘涼。

大樹就是本山大哥。對於本山大哥,範偉是打心眼兒裡感激,他自己一開始不會演小品,都是本山大哥一手調教出來的,沒有本山大哥就沒有範偉。

但說到底,大哥只是大哥。小弟也想著有一天,能自己打天下。

何慶奎覺得範偉離開大哥,是因為演出費給的特別少。大哥覺得範偉因為出名了,請不動。範偉自己講,是因為想讓孩子去北京上學,舉家遷往北京之後,合作就少了。

但其實,說到底,是範偉有了更大的目標。

他不想演小品了,趙本山有一年找小品搭子,給範偉打了好幾個電話,沒人接。完了託人帶話,幾天後,範偉才回消息,表示自己不想演小品了。

這時兄弟兩人產生矛盾的根源。

大哥既想接著拍戲,又不想放棄在春晚舞臺上的位子。小弟呢,已經打算是徹底放棄小品,一心一意的演影視劇了。

而且,他在北京認識了馮小剛。

樑宏達這人有意思,他對範偉跟馮小剛的評價是,兩人成名都離不開大哥幫忙,但成名之後,兩人又“忘恩負義”離開了大哥。

馮小剛離開了王朔。

範偉決定不在大樹底下乘涼。

作為《賣柺》編劇的何慶奎,對範偉的評價是,極有城府,蟄伏在趙本山身邊,一朝成名,就忘恩負義。

眾說紛紜,雖然後來趙本山、範偉都出來澄清過,但兩人之後確實鮮有合作。

離開小品舞臺,離開趙本山的範偉,開始一個人打天下。

3

範偉跟馮小剛,還有一個同樣的地方。

都很捨得夸人。馮小剛出書都不忘誇王朔是“抬頭望見北斗星”。範偉誇馮小剛,稱自己一直都是馮導的忠實粉絲,他的電影一上映,自己就會帶全家人去看。

後來,忠實粉絲,就成了馮小剛的御用配角。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雖然馮導的御用配角不少,但能做到範偉這樣的,也就範偉這一個。甭管什麼戲,演什麼角色,整部電影演完,最亮眼的就是範偉。一開始是《手機》裡的磚頭哥,跟葛優的幾場戲,範偉的氣場全開,絲毫不讓主角。

最猛的還要數2004年的《天下無賊》裡劫道的蠢賊。

"

感謝大家關注野胡禪。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真正的變化在內心,痕跡太重,那不是好演員。

1

1983年那一年,範偉寫了一個相聲本子。

具體寫的啥,現在也無從得知,但那一年,他的本子上了中央人民廣播臺演出過。這讓他在當地得了一點兒小名氣。

範偉出生在遼寧瀋陽,也算是東北曲藝窩子。他爸媽平時就喜歡這一行,16歲那年,範偉就拜師學了相聲。然後進瀋陽曲藝團,成了一名相聲演員。

寫出相聲本子這一年,他才21歲。單位裡的同事都在講,範偉一定有前途。

但實際上,範偉等這個前途等了十年。

一來是,東北雖然是曲藝窩子,但大家喜歡聽的、喜歡看的,還得是二人轉之類,相聲市場不大。再一個,電視節目裡的相聲演員,常年活動區域都在北京。

但在東北說相聲,有一個好處,就是範偉的普通話講得很好,字正腔圓,沒有大碴子味兒。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年輕人,那個不是雄心萬丈的。

在東北說相聲的十年,讓範偉早早就明白了,這行沒前途。自己已經結婚,總得養家吧。相聲不行,但寫本子的手藝還在,他就自己寫自己演,然後去參加比賽。

還獲過幾個獎。

所以,1993年當老大哥趙本山找範偉演小品的時候。他二話沒說,就改行打算去演小品了。兩人合作過一個小品《走毛道》,毛道的意思就是近道。

跟著老大哥趙本山,是範偉想到的近道。

那時候,趙本山已經從東北走向了更為廣闊的舞臺,在春晚上開始小有名氣。趙本山也很有大哥範,帶著範偉上了春晚,1995年《牛大叔提幹》。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頭一次上春晚表演的範偉很激動,以為自己紅了,坐了一晚上火車回瀋陽。下了車之後,直接打車回家。在車上他跟出租車司機搭訕,問人看趙本山老師春晚小品沒。

司機也很實誠,看了,挺好。

愣是沒認出範偉來。於是兩人一路無話。

這也怪不得司機,實在是那幾年,在趙本山的小品裡,只有趙本山是當之無愧的焦點,其他人都是配菜,換誰上都行。

範偉在臺上,也就是個給大哥趙本山配詞的。

不過範偉認準了大哥這條路,七八年時間裡,主要業務就是配合本山大哥演小品,從春晚到綜藝節目,有趙本山處,就有範偉。

不挑角色,不計較臺詞多少。

直到2001年小品《賣柺》的出現,才讓範偉一下子被大家給記住了。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腦袋大脖子粗的範偉,在本山大哥的帶領下,成了家喻戶曉的笑星。即便是十幾年過去,範偉在小品裡塑造的這個角色,依舊讓人無法忘記。

而這時候,趙本山的目光已經放在了影視劇上。作為小弟的範偉只有一個想法。

跟著大哥幹唄。

2

範偉塑造角色的天賦,就是在電視劇中展露出來的。

趙本山後來講,90年代初,範偉在我跟前就是觀眾,我只是在他面前表演。後期,他是一塊兒表演的副手,拍電視劇以後,他能跟我分庭抗禮。

讓範偉能跟大哥趙本山分庭抗禮的角色,就是《馬大帥》中的範德彪。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遼北地區著名狠人,水庫浪子,弗洛伊德中國傳人,開原市幾場著名惡仗主大人……現實生活裡是幹啥啥不成卻虛張聲勢的普通小人物。

這個人物形象,能至今在互聯網上永不磨滅。

離不開大哥趙本山。

整個劇組的演員都是白紙一張。都是趙本山現場調教,有一場戲,是範偉往那兒一坐,頭套被掛衣鉤給勾住了。這是趙本山現場給想出來的。

後來,趙本山帶著小弟範偉,又拍了《劉老根》。這一次,範偉塑造了一個更經典的藥匣子形象。

範偉對自己的定位是,大樹底下好乘涼。

大樹就是本山大哥。對於本山大哥,範偉是打心眼兒裡感激,他自己一開始不會演小品,都是本山大哥一手調教出來的,沒有本山大哥就沒有範偉。

但說到底,大哥只是大哥。小弟也想著有一天,能自己打天下。

何慶奎覺得範偉離開大哥,是因為演出費給的特別少。大哥覺得範偉因為出名了,請不動。範偉自己講,是因為想讓孩子去北京上學,舉家遷往北京之後,合作就少了。

但其實,說到底,是範偉有了更大的目標。

他不想演小品了,趙本山有一年找小品搭子,給範偉打了好幾個電話,沒人接。完了託人帶話,幾天後,範偉才回消息,表示自己不想演小品了。

這時兄弟兩人產生矛盾的根源。

大哥既想接著拍戲,又不想放棄在春晚舞臺上的位子。小弟呢,已經打算是徹底放棄小品,一心一意的演影視劇了。

而且,他在北京認識了馮小剛。

樑宏達這人有意思,他對範偉跟馮小剛的評價是,兩人成名都離不開大哥幫忙,但成名之後,兩人又“忘恩負義”離開了大哥。

馮小剛離開了王朔。

範偉決定不在大樹底下乘涼。

作為《賣柺》編劇的何慶奎,對範偉的評價是,極有城府,蟄伏在趙本山身邊,一朝成名,就忘恩負義。

眾說紛紜,雖然後來趙本山、範偉都出來澄清過,但兩人之後確實鮮有合作。

離開小品舞臺,離開趙本山的範偉,開始一個人打天下。

3

範偉跟馮小剛,還有一個同樣的地方。

都很捨得夸人。馮小剛出書都不忘誇王朔是“抬頭望見北斗星”。範偉誇馮小剛,稱自己一直都是馮導的忠實粉絲,他的電影一上映,自己就會帶全家人去看。

後來,忠實粉絲,就成了馮小剛的御用配角。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雖然馮導的御用配角不少,但能做到範偉這樣的,也就範偉這一個。甭管什麼戲,演什麼角色,整部電影演完,最亮眼的就是範偉。一開始是《手機》裡的磚頭哥,跟葛優的幾場戲,範偉的氣場全開,絲毫不讓主角。

最猛的還要數2004年的《天下無賊》裡劫道的蠢賊。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出場只有幾分鐘,口中金句頻出,演技更是炸裂,連嘴角都是戲。

這得益於他跟著大哥演小品的歲月,這類短暫高度集中爆發的演技,是優秀小品演員的日常課,要在短暫的時間逗笑所有觀眾。

但這只是範偉展露出的一部分實力,本質上他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演員。

第一次跟張靜初合作的《芳香之旅》,就把張靜初嚇一跳,覺得跟範偉合作很輕鬆,怎麼演,他都能接得住。

範偉本身就對拍戲上心,有一次大家一塊兒研究劇本。範偉因為內向,自己一個人在一邊研究,結果給看迷了,連廁所在哪兒都找不見。

第一次主演的《芳香之旅》,讓範偉拿到了金鑰匙獎。

第二部主演《耳朵大有福》。

"

感謝大家關注野胡禪。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真正的變化在內心,痕跡太重,那不是好演員。

1

1983年那一年,範偉寫了一個相聲本子。

具體寫的啥,現在也無從得知,但那一年,他的本子上了中央人民廣播臺演出過。這讓他在當地得了一點兒小名氣。

範偉出生在遼寧瀋陽,也算是東北曲藝窩子。他爸媽平時就喜歡這一行,16歲那年,範偉就拜師學了相聲。然後進瀋陽曲藝團,成了一名相聲演員。

寫出相聲本子這一年,他才21歲。單位裡的同事都在講,範偉一定有前途。

但實際上,範偉等這個前途等了十年。

一來是,東北雖然是曲藝窩子,但大家喜歡聽的、喜歡看的,還得是二人轉之類,相聲市場不大。再一個,電視節目裡的相聲演員,常年活動區域都在北京。

但在東北說相聲,有一個好處,就是範偉的普通話講得很好,字正腔圓,沒有大碴子味兒。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年輕人,那個不是雄心萬丈的。

在東北說相聲的十年,讓範偉早早就明白了,這行沒前途。自己已經結婚,總得養家吧。相聲不行,但寫本子的手藝還在,他就自己寫自己演,然後去參加比賽。

還獲過幾個獎。

所以,1993年當老大哥趙本山找範偉演小品的時候。他二話沒說,就改行打算去演小品了。兩人合作過一個小品《走毛道》,毛道的意思就是近道。

跟著老大哥趙本山,是範偉想到的近道。

那時候,趙本山已經從東北走向了更為廣闊的舞臺,在春晚上開始小有名氣。趙本山也很有大哥範,帶著範偉上了春晚,1995年《牛大叔提幹》。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頭一次上春晚表演的範偉很激動,以為自己紅了,坐了一晚上火車回瀋陽。下了車之後,直接打車回家。在車上他跟出租車司機搭訕,問人看趙本山老師春晚小品沒。

司機也很實誠,看了,挺好。

愣是沒認出範偉來。於是兩人一路無話。

這也怪不得司機,實在是那幾年,在趙本山的小品裡,只有趙本山是當之無愧的焦點,其他人都是配菜,換誰上都行。

範偉在臺上,也就是個給大哥趙本山配詞的。

不過範偉認準了大哥這條路,七八年時間裡,主要業務就是配合本山大哥演小品,從春晚到綜藝節目,有趙本山處,就有範偉。

不挑角色,不計較臺詞多少。

直到2001年小品《賣柺》的出現,才讓範偉一下子被大家給記住了。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腦袋大脖子粗的範偉,在本山大哥的帶領下,成了家喻戶曉的笑星。即便是十幾年過去,範偉在小品裡塑造的這個角色,依舊讓人無法忘記。

而這時候,趙本山的目光已經放在了影視劇上。作為小弟的範偉只有一個想法。

跟著大哥幹唄。

2

範偉塑造角色的天賦,就是在電視劇中展露出來的。

趙本山後來講,90年代初,範偉在我跟前就是觀眾,我只是在他面前表演。後期,他是一塊兒表演的副手,拍電視劇以後,他能跟我分庭抗禮。

讓範偉能跟大哥趙本山分庭抗禮的角色,就是《馬大帥》中的範德彪。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遼北地區著名狠人,水庫浪子,弗洛伊德中國傳人,開原市幾場著名惡仗主大人……現實生活裡是幹啥啥不成卻虛張聲勢的普通小人物。

這個人物形象,能至今在互聯網上永不磨滅。

離不開大哥趙本山。

整個劇組的演員都是白紙一張。都是趙本山現場調教,有一場戲,是範偉往那兒一坐,頭套被掛衣鉤給勾住了。這是趙本山現場給想出來的。

後來,趙本山帶著小弟範偉,又拍了《劉老根》。這一次,範偉塑造了一個更經典的藥匣子形象。

範偉對自己的定位是,大樹底下好乘涼。

大樹就是本山大哥。對於本山大哥,範偉是打心眼兒裡感激,他自己一開始不會演小品,都是本山大哥一手調教出來的,沒有本山大哥就沒有範偉。

但說到底,大哥只是大哥。小弟也想著有一天,能自己打天下。

何慶奎覺得範偉離開大哥,是因為演出費給的特別少。大哥覺得範偉因為出名了,請不動。範偉自己講,是因為想讓孩子去北京上學,舉家遷往北京之後,合作就少了。

但其實,說到底,是範偉有了更大的目標。

他不想演小品了,趙本山有一年找小品搭子,給範偉打了好幾個電話,沒人接。完了託人帶話,幾天後,範偉才回消息,表示自己不想演小品了。

這時兄弟兩人產生矛盾的根源。

大哥既想接著拍戲,又不想放棄在春晚舞臺上的位子。小弟呢,已經打算是徹底放棄小品,一心一意的演影視劇了。

而且,他在北京認識了馮小剛。

樑宏達這人有意思,他對範偉跟馮小剛的評價是,兩人成名都離不開大哥幫忙,但成名之後,兩人又“忘恩負義”離開了大哥。

馮小剛離開了王朔。

範偉決定不在大樹底下乘涼。

作為《賣柺》編劇的何慶奎,對範偉的評價是,極有城府,蟄伏在趙本山身邊,一朝成名,就忘恩負義。

眾說紛紜,雖然後來趙本山、範偉都出來澄清過,但兩人之後確實鮮有合作。

離開小品舞臺,離開趙本山的範偉,開始一個人打天下。

3

範偉跟馮小剛,還有一個同樣的地方。

都很捨得夸人。馮小剛出書都不忘誇王朔是“抬頭望見北斗星”。範偉誇馮小剛,稱自己一直都是馮導的忠實粉絲,他的電影一上映,自己就會帶全家人去看。

後來,忠實粉絲,就成了馮小剛的御用配角。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雖然馮導的御用配角不少,但能做到範偉這樣的,也就範偉這一個。甭管什麼戲,演什麼角色,整部電影演完,最亮眼的就是範偉。一開始是《手機》裡的磚頭哥,跟葛優的幾場戲,範偉的氣場全開,絲毫不讓主角。

最猛的還要數2004年的《天下無賊》裡劫道的蠢賊。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出場只有幾分鐘,口中金句頻出,演技更是炸裂,連嘴角都是戲。

這得益於他跟著大哥演小品的歲月,這類短暫高度集中爆發的演技,是優秀小品演員的日常課,要在短暫的時間逗笑所有觀眾。

但這只是範偉展露出的一部分實力,本質上他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演員。

第一次跟張靜初合作的《芳香之旅》,就把張靜初嚇一跳,覺得跟範偉合作很輕鬆,怎麼演,他都能接得住。

範偉本身就對拍戲上心,有一次大家一塊兒研究劇本。範偉因為內向,自己一個人在一邊研究,結果給看迷了,連廁所在哪兒都找不見。

第一次主演的《芳香之旅》,讓範偉拿到了金鑰匙獎。

第二部主演《耳朵大有福》。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他扮演的主人公王抗美,是一個在時代大潮中不斷倒黴的小人物,患病下崗,老婆有病,誤入傳銷,他不斷在潮水之中撲騰,看著心酸又有喜感,讓人看得笑中帶淚。

範偉在電影中的演技精準而複雜,將一箇中年老男人,輝煌的過去,眼前的落魄,演繹得真實而生動。

這是張猛東北三部曲的第一部。後來範偉得了個第9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男主角獎。

拿金馬獎影帝那一年,大家都說,這是爆了一個大冷門!

但如果有人仔細的翻一下範偉演過的影視劇,翻翻他的履歷,就會知道,過往那些年,他經常會拿到各類獎,這些獎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男主角獎。

演配角能成金牌,演主角他是影帝。

"

感謝大家關注野胡禪。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真正的變化在內心,痕跡太重,那不是好演員。

1

1983年那一年,範偉寫了一個相聲本子。

具體寫的啥,現在也無從得知,但那一年,他的本子上了中央人民廣播臺演出過。這讓他在當地得了一點兒小名氣。

範偉出生在遼寧瀋陽,也算是東北曲藝窩子。他爸媽平時就喜歡這一行,16歲那年,範偉就拜師學了相聲。然後進瀋陽曲藝團,成了一名相聲演員。

寫出相聲本子這一年,他才21歲。單位裡的同事都在講,範偉一定有前途。

但實際上,範偉等這個前途等了十年。

一來是,東北雖然是曲藝窩子,但大家喜歡聽的、喜歡看的,還得是二人轉之類,相聲市場不大。再一個,電視節目裡的相聲演員,常年活動區域都在北京。

但在東北說相聲,有一個好處,就是範偉的普通話講得很好,字正腔圓,沒有大碴子味兒。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年輕人,那個不是雄心萬丈的。

在東北說相聲的十年,讓範偉早早就明白了,這行沒前途。自己已經結婚,總得養家吧。相聲不行,但寫本子的手藝還在,他就自己寫自己演,然後去參加比賽。

還獲過幾個獎。

所以,1993年當老大哥趙本山找範偉演小品的時候。他二話沒說,就改行打算去演小品了。兩人合作過一個小品《走毛道》,毛道的意思就是近道。

跟著老大哥趙本山,是範偉想到的近道。

那時候,趙本山已經從東北走向了更為廣闊的舞臺,在春晚上開始小有名氣。趙本山也很有大哥範,帶著範偉上了春晚,1995年《牛大叔提幹》。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頭一次上春晚表演的範偉很激動,以為自己紅了,坐了一晚上火車回瀋陽。下了車之後,直接打車回家。在車上他跟出租車司機搭訕,問人看趙本山老師春晚小品沒。

司機也很實誠,看了,挺好。

愣是沒認出範偉來。於是兩人一路無話。

這也怪不得司機,實在是那幾年,在趙本山的小品裡,只有趙本山是當之無愧的焦點,其他人都是配菜,換誰上都行。

範偉在臺上,也就是個給大哥趙本山配詞的。

不過範偉認準了大哥這條路,七八年時間裡,主要業務就是配合本山大哥演小品,從春晚到綜藝節目,有趙本山處,就有範偉。

不挑角色,不計較臺詞多少。

直到2001年小品《賣柺》的出現,才讓範偉一下子被大家給記住了。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腦袋大脖子粗的範偉,在本山大哥的帶領下,成了家喻戶曉的笑星。即便是十幾年過去,範偉在小品裡塑造的這個角色,依舊讓人無法忘記。

而這時候,趙本山的目光已經放在了影視劇上。作為小弟的範偉只有一個想法。

跟著大哥幹唄。

2

範偉塑造角色的天賦,就是在電視劇中展露出來的。

趙本山後來講,90年代初,範偉在我跟前就是觀眾,我只是在他面前表演。後期,他是一塊兒表演的副手,拍電視劇以後,他能跟我分庭抗禮。

讓範偉能跟大哥趙本山分庭抗禮的角色,就是《馬大帥》中的範德彪。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遼北地區著名狠人,水庫浪子,弗洛伊德中國傳人,開原市幾場著名惡仗主大人……現實生活裡是幹啥啥不成卻虛張聲勢的普通小人物。

這個人物形象,能至今在互聯網上永不磨滅。

離不開大哥趙本山。

整個劇組的演員都是白紙一張。都是趙本山現場調教,有一場戲,是範偉往那兒一坐,頭套被掛衣鉤給勾住了。這是趙本山現場給想出來的。

後來,趙本山帶著小弟範偉,又拍了《劉老根》。這一次,範偉塑造了一個更經典的藥匣子形象。

範偉對自己的定位是,大樹底下好乘涼。

大樹就是本山大哥。對於本山大哥,範偉是打心眼兒裡感激,他自己一開始不會演小品,都是本山大哥一手調教出來的,沒有本山大哥就沒有範偉。

但說到底,大哥只是大哥。小弟也想著有一天,能自己打天下。

何慶奎覺得範偉離開大哥,是因為演出費給的特別少。大哥覺得範偉因為出名了,請不動。範偉自己講,是因為想讓孩子去北京上學,舉家遷往北京之後,合作就少了。

但其實,說到底,是範偉有了更大的目標。

他不想演小品了,趙本山有一年找小品搭子,給範偉打了好幾個電話,沒人接。完了託人帶話,幾天後,範偉才回消息,表示自己不想演小品了。

這時兄弟兩人產生矛盾的根源。

大哥既想接著拍戲,又不想放棄在春晚舞臺上的位子。小弟呢,已經打算是徹底放棄小品,一心一意的演影視劇了。

而且,他在北京認識了馮小剛。

樑宏達這人有意思,他對範偉跟馮小剛的評價是,兩人成名都離不開大哥幫忙,但成名之後,兩人又“忘恩負義”離開了大哥。

馮小剛離開了王朔。

範偉決定不在大樹底下乘涼。

作為《賣柺》編劇的何慶奎,對範偉的評價是,極有城府,蟄伏在趙本山身邊,一朝成名,就忘恩負義。

眾說紛紜,雖然後來趙本山、範偉都出來澄清過,但兩人之後確實鮮有合作。

離開小品舞臺,離開趙本山的範偉,開始一個人打天下。

3

範偉跟馮小剛,還有一個同樣的地方。

都很捨得夸人。馮小剛出書都不忘誇王朔是“抬頭望見北斗星”。範偉誇馮小剛,稱自己一直都是馮導的忠實粉絲,他的電影一上映,自己就會帶全家人去看。

後來,忠實粉絲,就成了馮小剛的御用配角。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雖然馮導的御用配角不少,但能做到範偉這樣的,也就範偉這一個。甭管什麼戲,演什麼角色,整部電影演完,最亮眼的就是範偉。一開始是《手機》裡的磚頭哥,跟葛優的幾場戲,範偉的氣場全開,絲毫不讓主角。

最猛的還要數2004年的《天下無賊》裡劫道的蠢賊。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出場只有幾分鐘,口中金句頻出,演技更是炸裂,連嘴角都是戲。

這得益於他跟著大哥演小品的歲月,這類短暫高度集中爆發的演技,是優秀小品演員的日常課,要在短暫的時間逗笑所有觀眾。

但這只是範偉展露出的一部分實力,本質上他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演員。

第一次跟張靜初合作的《芳香之旅》,就把張靜初嚇一跳,覺得跟範偉合作很輕鬆,怎麼演,他都能接得住。

範偉本身就對拍戲上心,有一次大家一塊兒研究劇本。範偉因為內向,自己一個人在一邊研究,結果給看迷了,連廁所在哪兒都找不見。

第一次主演的《芳香之旅》,讓範偉拿到了金鑰匙獎。

第二部主演《耳朵大有福》。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他扮演的主人公王抗美,是一個在時代大潮中不斷倒黴的小人物,患病下崗,老婆有病,誤入傳銷,他不斷在潮水之中撲騰,看著心酸又有喜感,讓人看得笑中帶淚。

範偉在電影中的演技精準而複雜,將一箇中年老男人,輝煌的過去,眼前的落魄,演繹得真實而生動。

這是張猛東北三部曲的第一部。後來範偉得了個第9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男主角獎。

拿金馬獎影帝那一年,大家都說,這是爆了一個大冷門!

但如果有人仔細的翻一下範偉演過的影視劇,翻翻他的履歷,就會知道,過往那些年,他經常會拿到各類獎,這些獎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男主角獎。

演配角能成金牌,演主角他是影帝。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許鞍華看範偉的《不成問題的問題》,對範偉的評價是演得讓人脊背發涼。劇中說話時的停頓、打嗝、楞了一下,都是範偉自己加的小動作。

當年拍戲得靠大哥調教的小弟,終於給自己打出了一片天下。

而曾經的大哥,現在已經不是大哥了。

趙本山過得不順當,退出春晚,低調行事。

4

今年8月份,有人發了一條短視頻。

在視頻裡,範偉趙本山坐在一起,兩人在不斷地比劃,討論新戲。據說是在拍《劉老根3》。

"

感謝大家關注野胡禪。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真正的變化在內心,痕跡太重,那不是好演員。

1

1983年那一年,範偉寫了一個相聲本子。

具體寫的啥,現在也無從得知,但那一年,他的本子上了中央人民廣播臺演出過。這讓他在當地得了一點兒小名氣。

範偉出生在遼寧瀋陽,也算是東北曲藝窩子。他爸媽平時就喜歡這一行,16歲那年,範偉就拜師學了相聲。然後進瀋陽曲藝團,成了一名相聲演員。

寫出相聲本子這一年,他才21歲。單位裡的同事都在講,範偉一定有前途。

但實際上,範偉等這個前途等了十年。

一來是,東北雖然是曲藝窩子,但大家喜歡聽的、喜歡看的,還得是二人轉之類,相聲市場不大。再一個,電視節目裡的相聲演員,常年活動區域都在北京。

但在東北說相聲,有一個好處,就是範偉的普通話講得很好,字正腔圓,沒有大碴子味兒。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年輕人,那個不是雄心萬丈的。

在東北說相聲的十年,讓範偉早早就明白了,這行沒前途。自己已經結婚,總得養家吧。相聲不行,但寫本子的手藝還在,他就自己寫自己演,然後去參加比賽。

還獲過幾個獎。

所以,1993年當老大哥趙本山找範偉演小品的時候。他二話沒說,就改行打算去演小品了。兩人合作過一個小品《走毛道》,毛道的意思就是近道。

跟著老大哥趙本山,是範偉想到的近道。

那時候,趙本山已經從東北走向了更為廣闊的舞臺,在春晚上開始小有名氣。趙本山也很有大哥範,帶著範偉上了春晚,1995年《牛大叔提幹》。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頭一次上春晚表演的範偉很激動,以為自己紅了,坐了一晚上火車回瀋陽。下了車之後,直接打車回家。在車上他跟出租車司機搭訕,問人看趙本山老師春晚小品沒。

司機也很實誠,看了,挺好。

愣是沒認出範偉來。於是兩人一路無話。

這也怪不得司機,實在是那幾年,在趙本山的小品裡,只有趙本山是當之無愧的焦點,其他人都是配菜,換誰上都行。

範偉在臺上,也就是個給大哥趙本山配詞的。

不過範偉認準了大哥這條路,七八年時間裡,主要業務就是配合本山大哥演小品,從春晚到綜藝節目,有趙本山處,就有範偉。

不挑角色,不計較臺詞多少。

直到2001年小品《賣柺》的出現,才讓範偉一下子被大家給記住了。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腦袋大脖子粗的範偉,在本山大哥的帶領下,成了家喻戶曉的笑星。即便是十幾年過去,範偉在小品裡塑造的這個角色,依舊讓人無法忘記。

而這時候,趙本山的目光已經放在了影視劇上。作為小弟的範偉只有一個想法。

跟著大哥幹唄。

2

範偉塑造角色的天賦,就是在電視劇中展露出來的。

趙本山後來講,90年代初,範偉在我跟前就是觀眾,我只是在他面前表演。後期,他是一塊兒表演的副手,拍電視劇以後,他能跟我分庭抗禮。

讓範偉能跟大哥趙本山分庭抗禮的角色,就是《馬大帥》中的範德彪。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遼北地區著名狠人,水庫浪子,弗洛伊德中國傳人,開原市幾場著名惡仗主大人……現實生活裡是幹啥啥不成卻虛張聲勢的普通小人物。

這個人物形象,能至今在互聯網上永不磨滅。

離不開大哥趙本山。

整個劇組的演員都是白紙一張。都是趙本山現場調教,有一場戲,是範偉往那兒一坐,頭套被掛衣鉤給勾住了。這是趙本山現場給想出來的。

後來,趙本山帶著小弟範偉,又拍了《劉老根》。這一次,範偉塑造了一個更經典的藥匣子形象。

範偉對自己的定位是,大樹底下好乘涼。

大樹就是本山大哥。對於本山大哥,範偉是打心眼兒裡感激,他自己一開始不會演小品,都是本山大哥一手調教出來的,沒有本山大哥就沒有範偉。

但說到底,大哥只是大哥。小弟也想著有一天,能自己打天下。

何慶奎覺得範偉離開大哥,是因為演出費給的特別少。大哥覺得範偉因為出名了,請不動。範偉自己講,是因為想讓孩子去北京上學,舉家遷往北京之後,合作就少了。

但其實,說到底,是範偉有了更大的目標。

他不想演小品了,趙本山有一年找小品搭子,給範偉打了好幾個電話,沒人接。完了託人帶話,幾天後,範偉才回消息,表示自己不想演小品了。

這時兄弟兩人產生矛盾的根源。

大哥既想接著拍戲,又不想放棄在春晚舞臺上的位子。小弟呢,已經打算是徹底放棄小品,一心一意的演影視劇了。

而且,他在北京認識了馮小剛。

樑宏達這人有意思,他對範偉跟馮小剛的評價是,兩人成名都離不開大哥幫忙,但成名之後,兩人又“忘恩負義”離開了大哥。

馮小剛離開了王朔。

範偉決定不在大樹底下乘涼。

作為《賣柺》編劇的何慶奎,對範偉的評價是,極有城府,蟄伏在趙本山身邊,一朝成名,就忘恩負義。

眾說紛紜,雖然後來趙本山、範偉都出來澄清過,但兩人之後確實鮮有合作。

離開小品舞臺,離開趙本山的範偉,開始一個人打天下。

3

範偉跟馮小剛,還有一個同樣的地方。

都很捨得夸人。馮小剛出書都不忘誇王朔是“抬頭望見北斗星”。範偉誇馮小剛,稱自己一直都是馮導的忠實粉絲,他的電影一上映,自己就會帶全家人去看。

後來,忠實粉絲,就成了馮小剛的御用配角。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雖然馮導的御用配角不少,但能做到範偉這樣的,也就範偉這一個。甭管什麼戲,演什麼角色,整部電影演完,最亮眼的就是範偉。一開始是《手機》裡的磚頭哥,跟葛優的幾場戲,範偉的氣場全開,絲毫不讓主角。

最猛的還要數2004年的《天下無賊》裡劫道的蠢賊。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出場只有幾分鐘,口中金句頻出,演技更是炸裂,連嘴角都是戲。

這得益於他跟著大哥演小品的歲月,這類短暫高度集中爆發的演技,是優秀小品演員的日常課,要在短暫的時間逗笑所有觀眾。

但這只是範偉展露出的一部分實力,本質上他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演員。

第一次跟張靜初合作的《芳香之旅》,就把張靜初嚇一跳,覺得跟範偉合作很輕鬆,怎麼演,他都能接得住。

範偉本身就對拍戲上心,有一次大家一塊兒研究劇本。範偉因為內向,自己一個人在一邊研究,結果給看迷了,連廁所在哪兒都找不見。

第一次主演的《芳香之旅》,讓範偉拿到了金鑰匙獎。

第二部主演《耳朵大有福》。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他扮演的主人公王抗美,是一個在時代大潮中不斷倒黴的小人物,患病下崗,老婆有病,誤入傳銷,他不斷在潮水之中撲騰,看著心酸又有喜感,讓人看得笑中帶淚。

範偉在電影中的演技精準而複雜,將一箇中年老男人,輝煌的過去,眼前的落魄,演繹得真實而生動。

這是張猛東北三部曲的第一部。後來範偉得了個第9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男主角獎。

拿金馬獎影帝那一年,大家都說,這是爆了一個大冷門!

但如果有人仔細的翻一下範偉演過的影視劇,翻翻他的履歷,就會知道,過往那些年,他經常會拿到各類獎,這些獎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男主角獎。

演配角能成金牌,演主角他是影帝。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許鞍華看範偉的《不成問題的問題》,對範偉的評價是演得讓人脊背發涼。劇中說話時的停頓、打嗝、楞了一下,都是範偉自己加的小動作。

當年拍戲得靠大哥調教的小弟,終於給自己打出了一片天下。

而曾經的大哥,現在已經不是大哥了。

趙本山過得不順當,退出春晚,低調行事。

4

今年8月份,有人發了一條短視頻。

在視頻裡,範偉趙本山坐在一起,兩人在不斷地比劃,討論新戲。據說是在拍《劉老根3》。

趙本山帶他五次上春晚,成名後卻被馮小剛挖牆腳,54歲成影帝

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幾年前,範偉接受採訪,回顧自己的成名之路,將藝人們看作是菜,有的人是爆炒雞丁,一下子就火,而他是東北亂燉,是用時間一點一點燉出香味來的。

他演馮小剛的戲,演陳凱歌的《道士下山》,演配角,演主角,兜兜轉轉,又跟大哥趙本山合作在一起。

像他當年講的那樣,借用自己在小品的話,我不想知道我是怎麼沒的,只想知道我是怎麼來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