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存在真正的反戰電影,又如何區分呢?

特呂弗說,世界上沒有真正的反戰電影,可是斯皮爾伯格又說,所有的戰爭電影都是反戰電影。親戰和反戰真是一個模糊的界限,怎麼區分一部戰爭片是不是反戰電影呢?

文丨冼順展

編輯丨孔敏卿

20世紀30年代的《西線無戰事》被認為是最早的反戰電影之一,它講述了一群德國學生在一戰中的經歷,從應徵入伍到軍營訓練,最終赴前線戰鬥。

影片以直面戰爭的恐怖和殘酷而聞名,但它又引人思考:是否存在真正的反戰電影呢?

是否存在真正的反戰電影,又如何區分呢?

《西線無戰事》

自電影發明之初,戰爭題材一直都是重要主題。歷史上公認的首部戰爭電影(《Raising Old Glory over Morro Castle》)於1898年上映,從那時起現代史上幾乎所有重要軍事衝突都被拍成了電影。

原因很簡單,戰爭天生具有戲劇性,戰爭為影人提供一種創作空間。這裡險象環生,人性各方面都被放大到極致,不管是勇敢或怯懦,背叛或忠義,都是在日常生活中的見不到。

人們在談論戰爭電影時,有兩句話經常被引用。

是否存在真正的反戰電影,又如何區分呢?

特呂弗

世界上並不存在真正的反戰電影”這句話因從導演特呂弗之口而得名,他在1973年《芝加哥論壇報》的一篇文章中有更細緻的表述。

“有些電影聲稱是反戰片,但我不認為我看過真正的反戰電影,所有戰爭片最後都以親戰終結”——特呂弗

是否存在真正的反戰電影,又如何區分呢?

《芝加哥論壇報》特呂弗文章節選

第二句來自導演斯皮爾伯格談論《拯救大兵瑞恩》,他說:“所有的戰爭電影無論好壞都是反戰電影

是否存在真正的反戰電影,又如何區分呢?

斯皮爾伯格

儘管如此,但戰爭的倫理道德是一件微妙的事情,戰爭電影也是一樣。

事實上,大多數電影都處在親戰與反戰之間的某個地帶,那如何區分這兩者呢?

首先,我們舉一部親戰電影的例子,1968年約翰·韋恩主演的《綠色貝雷帽》,它旗幟鮮明地表達了親戰的立場。

是否存在真正的反戰電影,又如何區分呢?

《綠色貝雷帽》

該片意在迴應不斷增長的反越戰情緒,並且得到了美軍的全面支持,影片在拍攝前由軍方認可了劇本。

《綠色貝雷帽》呈現了一個非黑即白的戰爭世界,美軍士兵勇敢善良,他們不惜置身險境,去幫助治療受傷的孩子,而敵人卻被塑造成另一種形象。

當然我們無法從片中瞭解真實的越南共產主義,他們不過如道具一般,僅僅作為影片中美軍的打擊對象。

是否存在真正的反戰電影,又如何區分呢?

《綠色貝雷帽》

這部電影盲目歌頌了美軍在越戰中的正義形象。

影片中,針對記者對美國捲入越戰提出的質疑,美軍軍官這樣做出迴應:如果同樣的事情發生在美國,每位市長都會被殺掉,每位你認識的老師都會被折磨殺掉。

是否存在真正的反戰電影,又如何區分呢?

《綠色貝雷帽》

話已至此,影片最終將戰爭描繪成必須發動且意義非凡的事情,死亡是一種高度的犧牲,美軍的領導如同仁愛之手,帶領世界走向更加和平安全的未來。

該片聚焦於動作場面和軍事事件,而非情感餘波,對戰爭的形象進行了美化,而無需將戰後影響納入討論。

但即使如此,《綠色貝雷帽》一般的沙文主義電影也無法做到完全支持戰爭。

是否存在真正的反戰電影,又如何區分呢?

《綠色貝雷帽》

為了使電影真實可信,影片中必須包含傷亡的場面,如果主角們在全片毫髮無傷,戰爭場面就可能變成一邊倒的屠殺。但如果讓某個主要角色死亡的話,就能展示出電影的本來面目,那是一個暴力不忍的地方。

令人意外的是,反戰電影往往反其道而行之。

是否存在真正的反戰電影,又如何區分呢?

《西線無戰事》

加州大學哲學系的丹尼斯·羅瑟梅爾教授,寫了大量文章來討論好萊塢如何詮釋戰爭,在一篇名為《反戰戰爭電影》的文章中,他談到《西線無戰事》以及它對戰爭的呈現。

他寫到:反戰電影應該更加註重體驗性,聚焦於士兵們對戰爭的反應,而不是任何戰爭事件。

在《西線無戰事》的一場戲中,士兵們被困在一個遭受轟炸的地堡裡。導演劉易斯·邁爾斯通沒有將焦點放在轟炸上面,只將鏡頭對準了士兵,看他們在幽閉緊張情境下的反應。

是否存在真正的反戰電影,又如何區分呢?

《西線無戰事》

這展示出電影戰爭並不是作用在身體上的暴力,也是情感和心理上的折磨。

在另一幕中,邁爾斯通突出了戰爭傷害的隨機性,不像《綠色貝雷帽》裡只有越共是傷亡的主體,《西線無戰事》表明了戰爭是一種無差別的暴力。

這一點,在片中英雄保羅被槍殺時尤為凸顯,當時的他爬出戰壕只為捕捉一隻蝴蝶。

是否存在真正的反戰電影,又如何區分呢?

《西線無戰事》

反戰電影的一個核心特點,在於對所有角色的人性刻畫。

這個主題在《西線無戰事》中出現了兩次,其中一幕是士兵們想要弄清楚他們為何而戰。

是否存在真正的反戰電影,又如何區分呢?

《西線無戰事》

或許是那些英國人,不,我可不想射殺任何英國人,在上戰場前,我甚至都沒見過英國人長什麼樣,我想他們來這裡前也一定沒見過德國人。(《西線無戰事》)

後來,保羅被困在彈坑中,他被迫殺死了一個撤退的法國士兵。

是否存在真正的反戰電影,又如何區分呢?

《西線無戰事》

他們為什麼把我們送到這裡傷害對方?要是我們拋開這些武器和制服,你或許會像凱特那樣變成我的好兄弟。(《西線無戰事》,保羅)

在與死去敵人面對面度過的長夜中,保羅的內心充滿了愧疚,不管是片中角色還是觀眾,都直面了戰爭的恐怖,以及戰爭雙方人性的喪失。

縱觀全片,戰爭中的領導形象或是殘忍、或是無能、或是冷漠,但由於種種原因,影片還是將戰爭呈現出更積極的一面。

是否存在真正的反戰電影,又如何區分呢?

《西線無戰事》

經歷戰爭洗禮,保羅與戰友們發展出珍貴的情誼,影片中的戰士友情具有理想化色彩,似乎因為共同經歷戰爭而超越了普通民眾間的感情。

作為故事結構的自然產物,保羅出現在影片的另一個節點,經歷個人成長後,他迴歸到日常生活,懷著只有上過戰場的人才能理解的全新視角。

是否存在真正的反戰電影,又如何區分呢?

《西線無戰事》保羅(左)

年輕人認為我是懦夫,只因為我告訴他們,為國家效力是假的,只有死亡才是真的。(《西線無戰事》,保羅)

儘管新的主流觀點為戰爭是可怕的,但在過去,戰爭被認為是必要的且已完成其使命。

拍攝一部完全親戰或反戰的電影難度在於,難以用鏡頭來還原戰場的真實體驗。

作為一個電影人,你可以在影片中植入任何你想傳遞的政治信息,但如何去接受理解,則永遠由觀眾決定。

是否存在真正的反戰電影,又如何區分呢?

《黑鷹墜落》(2001)

正如丹尼斯·羅瑟梅爾所指出的,在軍事文化氛圍中,總有一定比例的人口,會認為戰爭是浪漫且迷人的,而不顧導演的立場如何,導演拍攝戰爭電影的簡單決定,卻能夠在未來對觀眾思想造成影響。

不可避免的,有人在反戰電影中看到某種美感,比如《野戰排》;有人在親戰電影中看到恐懼,比如說《黑鷹墜落》。

是否存在真正的反戰電影,又如何區分呢?

《野戰排》(1986)

其實這些體驗早在你觀影之前,已經由你對戰爭的態度決定了。

大多數電影都處在兩種極端立場之間,但評價一部電影是親戰還是反戰,更多展現的是你對戰爭的態度,而不是電影本身的立場。

● 本文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

是否存在真正的反戰電影,又如何區分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