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的成名作,建在了唐山


詹天佑的成名作,建在了唐山


詹天佑的成名作,建在了唐山

不少人在小學的語文課上都學過這篇文章,由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張鐵路採用“豎井開鑿法”和“人”字形線路,巧妙化解了行車中出現的難題,為世人稱道。

其實,在此之前,詹天佑曾在唐山修鐵路、架鋼橋,並留下了自己的成名之作。

詹天佑的成名作,建在了唐山

詹天佑

1861年4月26日-1919年4月24日

詹天佑生於廣東省南海縣,號眷誠,西南(唐山)交通大學中有幾處叫“眷誠齋”的宿舍樓就是為紀念他而命名。詹天佑在他12歲便考取了“幼童出洋預習班”,1877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紐海文中學,同年五月考入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專攻鐵路工程。1881年他在畢業考試中名列第一,是120名回國的中國留學生中,兩名獲得學位的其中一位。

名師出高徒

實習經歷不簡單

詹天佑自帶“學霸”人設,帶著漂亮的簡歷,走向了工作崗位。1881年詹天佑歸國,同年開平煤礦建成,為便於向外運輸煤炭,開平礦務局僱傭英國技師金達在灤州西部築唐胥鐵路,這條鐵路不僅把唐山推到了近代工業革命的前沿,更使唐山有幸成為近代中國的“煤根路源”。

詹天佑的成名作,建在了唐山

唐山站最早的樣貌

金達是誰?

一個被稱作“中國鐵路先驅”的英國人,曾主持設計製造中國第一臺蒸汽機車、修築中國第一條準軌鐵路、建立中國第一個鐵路修理廠和鐵路運營公司……先後任中國鐵路公司等四個鐵路公司總工程師,培養了大批鐵路建設人才,其中就有詹天佑。

詹天佑的成名作,建在了唐山

矗立在北戴河的金達半身像

從1889至1894這幾年間,詹天佑先後參與設計修建了唐山至古冶段鐵路、古冶至山海關段鐵路,主持設計了他的成名之作——灤河鐵路大橋,也有人叫它灤河大鐵橋。

詹天佑的成名作,建在了唐山

將“燙手山芋”化為國人驕傲詹天佑讓洋人啞然無詞

1894年4月2日,中國人自行建造的第一座鐵路大橋——灤河鐵路大橋建成,大橋是鏈接東北和華北的重要交通設施,也是古冶至山海關的必經之路。

此前,這一項目被外籍工程師看作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金達先生也束手無策。

1892年,鐵路修到了灤河,需在此建橋。金達特請英國著名橋樑專家喀克斯承建灤河鐵路大橋。橋址選在了榆山和武山南麓,距入海口50公里。水面較窄,易於搭樑,但水流湍急,又因河底淤沙極深,數次打樁均以失敗告終。喀克斯轉而求助日本工程師,依然是“屢建屢塌”。

詹天佑的成名作,建在了唐山

現在該段灤河水流依舊湍急

無奈,喀克斯又把這項工程承包給德國工程師。雖然德意志人民嚴謹、務實、低調、認真的作風早已名聲在外,但這位德國工程師到河北省來,做出來事卻是個“渣渣”。

詹天佑的成名作,建在了唐山


詹天佑的成名作,建在了唐山

他性情驕悍、躊躇滿志、志在必得,特意遠調德國“機匠”,決定使用當時最先進的“空氣打樁法”修築橋墩,但因水勢太猛,一切努力盡付之東流。德國工程師急紅了眼,竟不顧後果,用炸藥炸掉了灤河西岸的“獨石山”。

詹天佑的成名作,建在了唐山

氣死偶嘞!!!

獨石山是研山伸進灤河“水溜”的一塊巨石,高數十丈,從上游飛瀉而來的激流撞在獨石山上,轟然折回東流,所以自此石以下灤河一直是靠東岸昌黎一帶流淌。獨山石炸燬後,激流不再東折,而是緊靠州城西岸啃咬。此後,幾萬畝良田、480個村莊付之東流,令北國“魚米之鄉”昌黎大傷元氣。即便如此,德國工程師仍無法打樁建墩。

光緒十八年(1892年),在金達的授意下,喀克斯被迫向詹天佑求援。當時詹天佑年僅32歲,正在灤河以東的石門鎮擔任鐵路工程師。他同意接下這份“燙手山芋”。

詹天佑通過實地考察、測量,全面分析研究了外國工程師失敗的原因,找出了外國公司設計選址不當,山口處河窄水急無法打樁的失敗結症,以重新選址加大橋樑長度設計來解決無法打樁問題。在仔細研究灤河河床的地質構造,反覆分析測算的基礎上,大膽將橋址由山口向南移,選擇河面開闊,水勢減緩處建橋墩,又調整了建橋設計施工方案。由於橋址南移,便於立柱打樁、運料行船施工。在組織施工過程中,詹天佑借用俄軍修建大連軍港時留下的特長紅松木,以中國的潛水員潛入河底,配以機器操作,利用松木排圓形,密不透水的特點,採用新方法——“壓氣沉箱法”進行橋墩的施工。詹天佑還就地取材,使用附近武山、榆山的“臺階石”“樁子石”,並解決了黏合石料的黏合劑問題,減少了對英國洋灰的進口,節省了資金,爭取了建設時間,勝利完成了打樁任務,歷經兩年零八個月告峻。

詹天佑的成名作,建在了唐山

據記載,建成後的灤河鐵路大橋,長二百一十七丈四尺六寸(實測為670.56米),寬兩丈,水面高兩丈九尺,橋墩十六,計十七空。中五空,各寬二十丈,餘各寬數丈不等,每墩各長兩丈二尺,寬一丈。用經費銀七十八萬兩千四百九十五兩九錢一分四釐。

詹天佑成功主持修建灤河鐵路大橋,大長了中國人的志氣,參與修建的外國工程師對詹天佑刮目相看,金達特地推薦他加入“英國皇家工程協會”,成為該會第一位中國籍會員。該橋的修建,也為詹天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15年後,在京張鐵路,上演了小學語文課本中“首創人字形軌道”的那一幕。

不懼天災人禍

百年屹立不倒

詹天佑的成名作,建在了唐山

灤河鐵路大橋在安全使用了40多年後,其列車通過能力難以滿足鐵路運力需求,1939年,在其上游40米處另修了一座雙線鐵路新橋。灤河大鐵橋則拆去鐵軌,鋪上了木板成為了公路橋。

詹天佑的成名作,建在了唐山

被炸的鐵路新橋

1948年初冬,國民黨軍隊從灤縣撤退時,炸燬了鐵路新橋,“炸燬橋墩六座,橋樑二十四孔”。而毗鄰的灤河大鐵橋也受到殃及,三號橋墩炸燬。人民解放軍入關後,首先對灤河大鐵橋完成了補修,讓其迅速擔當起了鐵路便橋的重任,在平津戰役支前運輸中做出了重大貢獻。

詹天佑的成名作,建在了唐山

1949年,搶修灤河鐵路大橋

平、津解放後,1949年3月,鐵道兵團第一支隊開始修復被國民黨炸燬的鐵路新橋,“用工四萬個,歷時八十天”,5月底恢復通車。

詹天佑的成名作,建在了唐山

震後灤河鐵路大橋上扭曲的鐵軌

在不少人印象裡,灤河鐵路大橋在唐山大地震時被震毀,其實是個誤會。

詹天佑的成名作,建在了唐山

震後毀壞的公路橋


詹天佑的成名作,建在了唐山

震後毀壞的公路橋

1974年,在灤河鐵路大橋下游800米處新建了兩座公路橋,宣告“老橋”退役。但萬萬沒想到,在1976年大地震中,那兩座新公路橋卻毀於一旦。有當地人回憶:凌晨地震,公路橋沒事,上午還有人通過公路橋往東北方向運送傷員,但下午餘震一來,公路橋坍塌就塌了,橋面上的一輛汽車也栽入了河中。而灤河鐵路大橋卻安然無恙,於是它被再次啟用,用於抗震救災。1978年7月1日,復建的公路橋“灤河新橋”竣工通車,灤河鐵路大橋這才正式“退休”。

詹天佑的成名作,建在了唐山

2013年,灤河鐵路大橋被批准為第七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今,要想領略灤河鐵路大橋的風姿,不妨從唐山乘坐京哈線東北方向的列車,在途經灤河時,與現行鐵路橋比肩矗立的另一座大鐵橋就是它。

詹天佑的成名作,建在了唐山

左:服役中的灤河鐵路大橋,右:詹天佑修建的灤河鐵路大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