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張仲景灸法理論

張仲景在灸法理論中提出了陰證宜灸,同時也提出陽盛陰虛忌用火灸等灸法禁忌證。


名醫張仲景灸法理論


(一)強調三陰宜灸

確定了“病在三陰宜灸,病在三陽宜針”的鍼灸原則。病在三陰經,虛寒病證,陰陽之氣衰弱徵候,宜灸;邪踞三陽,正氣未衰之實熱證候,宜針。

仲景治病遵循一般規律,但並不拘泥,強調“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名醫張仲景灸法理論


總體上說,《傷寒論》注重灸法的溫補作用,但具體的用法卻各不相同。

1,助陽抑陰;

2,溫腎通陽(後世多取足少陰腎經原穴太溪);

3,回陽救逆;

4,昇陽補陰(少陰病下利,陽虛氣陷,灸其上);

5,通陽外達(手足厥逆而脈促,非陽虛,而是陽鬱之熱厥,灸之以達引陽外出之功)。

(二)提倡藥灸並施

歷代許多醫家提倡灸藥並施,且大量實踐也證明,在辯證基礎上灸和藥配合使用,的確提高了臨床療效。

(三)重視灸法禁忌

“火氣雖微,內功有力......”後世鍼灸學熱證忌灸流派則導源於《傷寒論》。根據現代臨床施灸的實際來看,出現不良反應並不多見,像《傷寒論》提到火逆證的可怕症狀更少。


名醫張仲景灸法理論


原因在於仲景生活的時代,東漢末年,連年爭戰,人民流離失所,癘疫爆發。癘致病,則有發病快,病勢狂,多煩燥,出血等特點;另外,當時艾灸為艾炷直接灸,瘢痕灸,艾炷面積大,壯數多,火力強,因此,急、熱性病症施以重灸容易導致火逆證的嚴重後果。

隨著醫學的發展,逐步認識到灸法具有提高免疫功能,抗感染,抗腫瘤,退熱的作用,擴大了灸法應用的範圍。

《傷寒論》灸法淺析

《傷寒論》中,除了用方藥治療疾病外,還有多處旁及鍼灸醫術,特別是用艾灸法治療疾病的內容。仲景依證立法,依法施灸,既療常疾,又治危候。或逆者正治,寒則熱之;或從者反治,以熱治熱。既權衡揆度,治病求本;亦明辨寒熱,慎防變證。挽狂瀾於即倒,撲火勢於燎原,療效極佳。重溫仲景的精湛灸術,對於研究艾灸以及糾正當今重藥物而輕鍼灸,重針刺而輕艾灸的不良偏向,具有積極意義。

張仲景所著《傷寒論》是我國古代一部理法方藥比較完善的醫學著作。全書除了載有用方藥治療疾病的內容外,還有多處旁及鍼灸醫術,特別是用灸法治療疾病的論述,體現了醫聖的精湛醫術和依證立法的治療原則,對指導用艾灸法治病有著重要的意義。


名醫張仲景灸法理論



01

逆者正治 寒則熱之

  又如《傷寒論》304條曰:“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當灸之,附子湯主之。”少陰病包括手少陰心和足少陰腎,為傷寒六經病變發展過程中的危重階段。病至少陰,機體抗病能力明顯減退,多表現為全身性虛寒證。邪居少陰一二日,病人口中不苦、不燥、不渴,知非裡熱,當是少陰經陽氣虛衰,不能溫煦所致,此乃少陰病陽虛寒溼證的辨證要點。背為陽之府,又為督脈所過之處,陽虛而寒溼凝滯,總督一身之陽氣的督脈先受影響,故其背惡寒。仲景洞察本證,除了用附子湯以溫經祛寒除溼外,更兼用艾灸法,與湯藥並進,以增強療效。書中雖未明言灸何穴,但後世醫家一般認為可灸大椎、膈俞、關元、氣海等穴,以培腎固本、振奮陽氣。

對以上寒邪偏盛、陽虛陰乘之證,仲景宗《內經》“寒者熱之”之法,均配以火灸,或灸其“赤核”(紅腫處),或灸其受邪經絡腧穴,皆欲借火灸之攻,以振奮陽氣,使寒病得火而散,陽氣得灸而復,獲溫熱補益之效。


名醫張仲景灸法理論



02

從者反治 以熱治熱

《傷寒論》292條曰:“少陰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不死。脈不至者,灸少陰七壯。”少陰病虛寒證吐利,一般應伴有手足逆冷。今手足不逆冷,表明陽虛程度不甚;反發熱者,是少陰經陽氣來複之兆,說明陽能勝陰,有向愈之機,而不是陽氣越脫之候,所以斷為不死。仲景明辨此時的“脈不至”,並非陰陽離決,而是由於吐利暴作,陽氣乍虛,脈一時不能接續所致,故遵《內經》治病求本的原則,從者反治,以熱治熱,果斷提出“灸少陰七壯”,以溫通陽氣。陽氣通則脈自至,脈至則熱退,吐利向愈。正如明代醫家方有執在《傷寒論條辨》中所說:“陰寒吐利,法當厥逆者,以無陽也。手足不厥冷,則陽自若而脾胃和。……灸 之者,以其有可生之道,所以通其經以遂其生也。”清代名醫程郊倩也說:“脈之不至,由吐利而陰陽不相接續,非脈絕之比。灸少陰七壯,治從急也。”故灸足少陰經井穴湧泉、原穴太溪、經穴復溜等,以冀降逆氣,止洩利,清虛熱,益腎氣,調陰陽,如此水火升降既濟,而使病趨康復。


名醫張仲景灸法理論



03

權衡揆度 治病求本

《傷寒論·辨厥陰病脈證並治》第343條:“傷寒六七日,脈微,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厥不還者,死。”363條:“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厥陰為三陰之盡,厥陰病大多由他經傳變而來,既可由太陰、少陰傳入,又可從三陽經內陷,是邪正相爭的危重階段。前條脈微是陰盛陽虛,不能外溫四末,則手足厥冷;陽氣衰微,陰寒盛極,陰寒迫陽又見煩躁之證,這種煩躁往往屬於亡陽的危候。在此危急之時,仲景急用灸法回陽為先,以溫陽祛寒。若灸後厥冷依然不見好轉,表明陽氣衰竭,則為死候。後條下利,手足厥冷,無脈,是陰盛陽虛,真陽趨於衰竭,病情十分凶險,使用湯藥恐緩不濟急,故仲景不用白通加豬膽汁湯輩,而用灸法急救。若灸後陽氣來複,手足轉溫,則病勢緩和,是向愈的徵兆;如灸後手足不溫而脈不至,並見微喘者,則為腎陽衰竭,不能納氣歸根的反應,病屬危候,多預後不良。故取大艾炷重灸足厥陰經原穴太沖、滎穴行間、八會穴之髒會章門等穴,以冀陽回脈復,手足轉溫,病趨好轉,尚或可治。仲景深悟其中之真諦,危急之中舍藥而用灸,足見灸法確有起死回生之功。正如明代醫家龔居中所贊:“火有拔山之力”,“若年深痼疾,非藥力能除,必借火力以攻拔之。”


名醫張仲景灸法理論



04

明辨寒熱 慎防變證

仲景對一些疾病常用灸法進行治療,但不是不論疾病虛實寒熱均加以火灸。一般多用於陰盛陽虛的寒證,而對陰虛陽盛的熱證,則再三告誡忌用。如《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第115條曰:“脈浮熱甚,而反灸之,此為實,實以虛治,因火而動,必咽燥吐血。”太陽病脈浮熱甚,為表陽閉鬱,邪氣實盛。程郊倩認為:“脈浮熱甚,無灸之理,而反灸之,由其人虛實不辨故也。表實有熱,誤認虛寒,而用灸法,熱無從洩,因火而動,自然內攻,邪束於外,火攻於內,肺金被傷,故咽燥而吐血。”由此可見,本應解表開鬱之證若灸之,不但不能療疾,反使陽氣鬱閉更甚,火熱內攻,上傷陽絡,動血傷陰,繼而可見咽燥、吐血、傷津、動血之變證。緊接著第116條曰:“微數之脈,慎不可灸,因火為邪,則為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火氣雖微,內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復也。”微數之脈即數而無力之脈,多主陰虛火旺。陰虛火旺之證,本應“慎不可灸”,若誤用灸法,傷陰助熱,使陰血更虛,火熱愈焚,“追虛逐實”,使血液散亂於脈中,陰血難復,肌膚筋骨失卻濡養,形成肌膚枯燥、焦骨傷筋的嚴重後果。明代醫家汪機在其所著的《醫學原理》中指出:“若虛極之人,孤陰將絕,脈浮而大,精神昏短,不能抵敵火氣者,不可灸之,灸之即死。”他認為熱證用灸,無異於“抱薪救火”。清代醫家陸以恬也說:“邪症挾熱,因灸而益重,是不可不慎也。”其論點皆師承於仲景,可見仲景熱證忌灸的認識與實踐對後世影響極大。


名醫張仲景灸法理論


張仲景繼承了《內經》等基本理論和漢以前豐富的醫藥知識,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和體會,創立了理法方藥相結合的辨證論治診療體系,上承《內經》、《難經》,下啟諸家方書,其精於湯藥,工於鍼灸,是一位善於藥物、鍼灸並用的大師。仲景除了依證立法、依法立方、依方立藥和依法行鍼之外,還依證立法,依法施灸。既療常疾,又治危候,或逆者正治,寒則熱之;或從者反治,以熱治熱;既權衡揆度,治病求本;亦明辨寒熱,慎防變證,挽狂瀾於即倒,撲火勢於燎原。這對當今重藥物而輕鍼灸,重針刺而輕艾灸的偏向具有積極意義。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我們既要學習張仲景“勤求古訓,博採眾方”的嚴謹治學精神,又要師古而不泥古,對《傷寒論》中的灸法,除了要師承其法,還應知常達變,才能做到古為今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