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

"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沱沱

重慶文化主題書店

第537個故事

過年場景

作者:張一白

新年一過,在重慶,溼冷的空氣中越來越有過年的氣氛了。

正在拍攝新片,劇本中也反覆出現一句提示:越來越有過年的氣氛。在年輕的工作人員陳設出來的2000年左右過年的場景中,我總是不知不覺地想到1970、80年代的過年情景。

"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沱沱

重慶文化主題書店

第537個故事

過年場景

作者:張一白

新年一過,在重慶,溼冷的空氣中越來越有過年的氣氛了。

正在拍攝新片,劇本中也反覆出現一句提示:越來越有過年的氣氛。在年輕的工作人員陳設出來的2000年左右過年的場景中,我總是不知不覺地想到1970、80年代的過年情景。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沱沱

那個時候,人們大都是一條街、一個院子住在一起。

過年之前,幾戶人家總是湊在一起,支起石磨磨湯圓面。先把糯米用水泡好幾天,然後一勺勺地舀到磨心裡,搖動磨盤,一圈圈地轉,於是白白的米漿緩緩淌下,流進撐在磨口的溼溼的米袋裡,直到灌滿。再紮緊口,用扁擔吊掛起來,等水滴盡,就是白白的糯糯的湯圓面了。

"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沱沱

重慶文化主題書店

第537個故事

過年場景

作者:張一白

新年一過,在重慶,溼冷的空氣中越來越有過年的氣氛了。

正在拍攝新片,劇本中也反覆出現一句提示:越來越有過年的氣氛。在年輕的工作人員陳設出來的2000年左右過年的場景中,我總是不知不覺地想到1970、80年代的過年情景。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沱沱

那個時候,人們大都是一條街、一個院子住在一起。

過年之前,幾戶人家總是湊在一起,支起石磨磨湯圓面。先把糯米用水泡好幾天,然後一勺勺地舀到磨心裡,搖動磨盤,一圈圈地轉,於是白白的米漿緩緩淌下,流進撐在磨口的溼溼的米袋裡,直到灌滿。再紮緊口,用扁擔吊掛起來,等水滴盡,就是白白的糯糯的湯圓面了。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圓圓

母親還要把花生、芝麻都砸成碎粒,和核桃仁、橘餅、冬瓜糖一起,攪和在憑票供應的那塊方方正正的湯圓心子裡,最後加入煉好的豬油,做成油浸浸發著光澤沁著香味的自家口味的湯圓心子。

而娃兒們這個時節總是快樂的,願意被家長支使著幹這幹那,在磨子面前排隊,替大人搬東西,年齡稍微大點的總是躍躍欲試地要去推磨搖磨,然後晃著痠疼的胳膊,眼巴巴地就等著年三十晚上守歲的那碗湯圓了。

除了磨湯圓,街坊鄰居們還要支一口大鍋,把砂炒熱,放進花生、胡豆,柴火劈啪,鍋鏟翻飛,炒出一筐筐的炒花生砂胡豆,就當過年的零食,準備接待初一開始拜年的人們。

"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沱沱

重慶文化主題書店

第537個故事

過年場景

作者:張一白

新年一過,在重慶,溼冷的空氣中越來越有過年的氣氛了。

正在拍攝新片,劇本中也反覆出現一句提示:越來越有過年的氣氛。在年輕的工作人員陳設出來的2000年左右過年的場景中,我總是不知不覺地想到1970、80年代的過年情景。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沱沱

那個時候,人們大都是一條街、一個院子住在一起。

過年之前,幾戶人家總是湊在一起,支起石磨磨湯圓面。先把糯米用水泡好幾天,然後一勺勺地舀到磨心裡,搖動磨盤,一圈圈地轉,於是白白的米漿緩緩淌下,流進撐在磨口的溼溼的米袋裡,直到灌滿。再紮緊口,用扁擔吊掛起來,等水滴盡,就是白白的糯糯的湯圓面了。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圓圓

母親還要把花生、芝麻都砸成碎粒,和核桃仁、橘餅、冬瓜糖一起,攪和在憑票供應的那塊方方正正的湯圓心子裡,最後加入煉好的豬油,做成油浸浸發著光澤沁著香味的自家口味的湯圓心子。

而娃兒們這個時節總是快樂的,願意被家長支使著幹這幹那,在磨子面前排隊,替大人搬東西,年齡稍微大點的總是躍躍欲試地要去推磨搖磨,然後晃著痠疼的胳膊,眼巴巴地就等著年三十晚上守歲的那碗湯圓了。

除了磨湯圓,街坊鄰居們還要支一口大鍋,把砂炒熱,放進花生、胡豆,柴火劈啪,鍋鏟翻飛,炒出一筐筐的炒花生砂胡豆,就當過年的零食,準備接待初一開始拜年的人們。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沱沱

至於炸酥肉、炸丸子,就是各家各戶自家的事了。或者把三線肉切成條,裹上豆粉和雞蛋,灑上花椒,或者把瘦肉剁碎,和荸薺、生薑、蔥花一起團成丸子,統統地放進滾燙的油鍋裡炸,直到炸出金黃色澤的酥肉和噴香的丸子。

往往一炸就是一簸箕,趁著熱,大人會先給娃娃們嘗幾塊,然後就趕緊把它們收起來,鎖到櫃子裡,怕還沒到過年就被饞嘴的娃娃們偷吃完了。

"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沱沱

重慶文化主題書店

第537個故事

過年場景

作者:張一白

新年一過,在重慶,溼冷的空氣中越來越有過年的氣氛了。

正在拍攝新片,劇本中也反覆出現一句提示:越來越有過年的氣氛。在年輕的工作人員陳設出來的2000年左右過年的場景中,我總是不知不覺地想到1970、80年代的過年情景。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沱沱

那個時候,人們大都是一條街、一個院子住在一起。

過年之前,幾戶人家總是湊在一起,支起石磨磨湯圓面。先把糯米用水泡好幾天,然後一勺勺地舀到磨心裡,搖動磨盤,一圈圈地轉,於是白白的米漿緩緩淌下,流進撐在磨口的溼溼的米袋裡,直到灌滿。再紮緊口,用扁擔吊掛起來,等水滴盡,就是白白的糯糯的湯圓面了。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圓圓

母親還要把花生、芝麻都砸成碎粒,和核桃仁、橘餅、冬瓜糖一起,攪和在憑票供應的那塊方方正正的湯圓心子裡,最後加入煉好的豬油,做成油浸浸發著光澤沁著香味的自家口味的湯圓心子。

而娃兒們這個時節總是快樂的,願意被家長支使著幹這幹那,在磨子面前排隊,替大人搬東西,年齡稍微大點的總是躍躍欲試地要去推磨搖磨,然後晃著痠疼的胳膊,眼巴巴地就等著年三十晚上守歲的那碗湯圓了。

除了磨湯圓,街坊鄰居們還要支一口大鍋,把砂炒熱,放進花生、胡豆,柴火劈啪,鍋鏟翻飛,炒出一筐筐的炒花生砂胡豆,就當過年的零食,準備接待初一開始拜年的人們。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沱沱

至於炸酥肉、炸丸子,就是各家各戶自家的事了。或者把三線肉切成條,裹上豆粉和雞蛋,灑上花椒,或者把瘦肉剁碎,和荸薺、生薑、蔥花一起團成丸子,統統地放進滾燙的油鍋裡炸,直到炸出金黃色澤的酥肉和噴香的丸子。

往往一炸就是一簸箕,趁著熱,大人會先給娃娃們嘗幾塊,然後就趕緊把它們收起來,鎖到櫃子裡,怕還沒到過年就被饞嘴的娃娃們偷吃完了。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沱沱

正在寫作的我,現在彷彿都能感受得到,那坨金黃的酥肉,一口咬下去,那一股噴濺到口舌之間的溫暖和椒香。

過年期間,每天抓幾坨酥肉和丸子,換著花樣的弄,或燉、或煮、或炒,印象中我家就常常把黃花木耳和酥肉丸子燴成一鍋,吃上好幾天,每天加幾隻,或者抓把豌豆尖,又是一鍋新菜。

這幾年想要吃酥肉,只能去火鍋店了,要麼粉太厚、要麼肉太柴,很少能吃到那種油而不膩,又香又麻的酥肉了。

這次回來拍片,發現街頭開了好些專賣酥肉的小店,只是少有那種興致了。

"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沱沱

重慶文化主題書店

第537個故事

過年場景

作者:張一白

新年一過,在重慶,溼冷的空氣中越來越有過年的氣氛了。

正在拍攝新片,劇本中也反覆出現一句提示:越來越有過年的氣氛。在年輕的工作人員陳設出來的2000年左右過年的場景中,我總是不知不覺地想到1970、80年代的過年情景。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沱沱

那個時候,人們大都是一條街、一個院子住在一起。

過年之前,幾戶人家總是湊在一起,支起石磨磨湯圓面。先把糯米用水泡好幾天,然後一勺勺地舀到磨心裡,搖動磨盤,一圈圈地轉,於是白白的米漿緩緩淌下,流進撐在磨口的溼溼的米袋裡,直到灌滿。再紮緊口,用扁擔吊掛起來,等水滴盡,就是白白的糯糯的湯圓面了。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圓圓

母親還要把花生、芝麻都砸成碎粒,和核桃仁、橘餅、冬瓜糖一起,攪和在憑票供應的那塊方方正正的湯圓心子裡,最後加入煉好的豬油,做成油浸浸發著光澤沁著香味的自家口味的湯圓心子。

而娃兒們這個時節總是快樂的,願意被家長支使著幹這幹那,在磨子面前排隊,替大人搬東西,年齡稍微大點的總是躍躍欲試地要去推磨搖磨,然後晃著痠疼的胳膊,眼巴巴地就等著年三十晚上守歲的那碗湯圓了。

除了磨湯圓,街坊鄰居們還要支一口大鍋,把砂炒熱,放進花生、胡豆,柴火劈啪,鍋鏟翻飛,炒出一筐筐的炒花生砂胡豆,就當過年的零食,準備接待初一開始拜年的人們。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沱沱

至於炸酥肉、炸丸子,就是各家各戶自家的事了。或者把三線肉切成條,裹上豆粉和雞蛋,灑上花椒,或者把瘦肉剁碎,和荸薺、生薑、蔥花一起團成丸子,統統地放進滾燙的油鍋裡炸,直到炸出金黃色澤的酥肉和噴香的丸子。

往往一炸就是一簸箕,趁著熱,大人會先給娃娃們嘗幾塊,然後就趕緊把它們收起來,鎖到櫃子裡,怕還沒到過年就被饞嘴的娃娃們偷吃完了。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沱沱

正在寫作的我,現在彷彿都能感受得到,那坨金黃的酥肉,一口咬下去,那一股噴濺到口舌之間的溫暖和椒香。

過年期間,每天抓幾坨酥肉和丸子,換著花樣的弄,或燉、或煮、或炒,印象中我家就常常把黃花木耳和酥肉丸子燴成一鍋,吃上好幾天,每天加幾隻,或者抓把豌豆尖,又是一鍋新菜。

這幾年想要吃酥肉,只能去火鍋店了,要麼粉太厚、要麼肉太柴,很少能吃到那種油而不膩,又香又麻的酥肉了。

這次回來拍片,發現街頭開了好些專賣酥肉的小店,只是少有那種興致了。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海意視覺

如果說北方的過年氣氛體現在春聯、燈籠,大紅大火的裝飾上,那麼重慶的過年氣氛真的是基本體現在吃的上面。

不知何時開始興起薰臘肉香腸。我已生活在北京了,每年過年前,母親總是成箱成箱寄來她做的香腸臘肉。吃張媽媽的香腸,這已經不光是我,也成了我的朋友們過年的一種念想了。

"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沱沱

重慶文化主題書店

第537個故事

過年場景

作者:張一白

新年一過,在重慶,溼冷的空氣中越來越有過年的氣氛了。

正在拍攝新片,劇本中也反覆出現一句提示:越來越有過年的氣氛。在年輕的工作人員陳設出來的2000年左右過年的場景中,我總是不知不覺地想到1970、80年代的過年情景。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沱沱

那個時候,人們大都是一條街、一個院子住在一起。

過年之前,幾戶人家總是湊在一起,支起石磨磨湯圓面。先把糯米用水泡好幾天,然後一勺勺地舀到磨心裡,搖動磨盤,一圈圈地轉,於是白白的米漿緩緩淌下,流進撐在磨口的溼溼的米袋裡,直到灌滿。再紮緊口,用扁擔吊掛起來,等水滴盡,就是白白的糯糯的湯圓面了。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圓圓

母親還要把花生、芝麻都砸成碎粒,和核桃仁、橘餅、冬瓜糖一起,攪和在憑票供應的那塊方方正正的湯圓心子裡,最後加入煉好的豬油,做成油浸浸發著光澤沁著香味的自家口味的湯圓心子。

而娃兒們這個時節總是快樂的,願意被家長支使著幹這幹那,在磨子面前排隊,替大人搬東西,年齡稍微大點的總是躍躍欲試地要去推磨搖磨,然後晃著痠疼的胳膊,眼巴巴地就等著年三十晚上守歲的那碗湯圓了。

除了磨湯圓,街坊鄰居們還要支一口大鍋,把砂炒熱,放進花生、胡豆,柴火劈啪,鍋鏟翻飛,炒出一筐筐的炒花生砂胡豆,就當過年的零食,準備接待初一開始拜年的人們。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沱沱

至於炸酥肉、炸丸子,就是各家各戶自家的事了。或者把三線肉切成條,裹上豆粉和雞蛋,灑上花椒,或者把瘦肉剁碎,和荸薺、生薑、蔥花一起團成丸子,統統地放進滾燙的油鍋裡炸,直到炸出金黃色澤的酥肉和噴香的丸子。

往往一炸就是一簸箕,趁著熱,大人會先給娃娃們嘗幾塊,然後就趕緊把它們收起來,鎖到櫃子裡,怕還沒到過年就被饞嘴的娃娃們偷吃完了。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沱沱

正在寫作的我,現在彷彿都能感受得到,那坨金黃的酥肉,一口咬下去,那一股噴濺到口舌之間的溫暖和椒香。

過年期間,每天抓幾坨酥肉和丸子,換著花樣的弄,或燉、或煮、或炒,印象中我家就常常把黃花木耳和酥肉丸子燴成一鍋,吃上好幾天,每天加幾隻,或者抓把豌豆尖,又是一鍋新菜。

這幾年想要吃酥肉,只能去火鍋店了,要麼粉太厚、要麼肉太柴,很少能吃到那種油而不膩,又香又麻的酥肉了。

這次回來拍片,發現街頭開了好些專賣酥肉的小店,只是少有那種興致了。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海意視覺

如果說北方的過年氣氛體現在春聯、燈籠,大紅大火的裝飾上,那麼重慶的過年氣氛真的是基本體現在吃的上面。

不知何時開始興起薰臘肉香腸。我已生活在北京了,每年過年前,母親總是成箱成箱寄來她做的香腸臘肉。吃張媽媽的香腸,這已經不光是我,也成了我的朋友們過年的一種念想了。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沱沱

母親年事已高,打電話來說做不動了,今年就不再做了。

想來那也是一個繁瑣的過程,買肉、切肉、買腸、洗腸,把肉剁碎,塞進一節節的腸衣裡,然後一串串掛起來,搭上蓆棚,點上柏樹椏和花生殼,用闇火薰上大半天,再掛起來晾晒。

"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沱沱

重慶文化主題書店

第537個故事

過年場景

作者:張一白

新年一過,在重慶,溼冷的空氣中越來越有過年的氣氛了。

正在拍攝新片,劇本中也反覆出現一句提示:越來越有過年的氣氛。在年輕的工作人員陳設出來的2000年左右過年的場景中,我總是不知不覺地想到1970、80年代的過年情景。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沱沱

那個時候,人們大都是一條街、一個院子住在一起。

過年之前,幾戶人家總是湊在一起,支起石磨磨湯圓面。先把糯米用水泡好幾天,然後一勺勺地舀到磨心裡,搖動磨盤,一圈圈地轉,於是白白的米漿緩緩淌下,流進撐在磨口的溼溼的米袋裡,直到灌滿。再紮緊口,用扁擔吊掛起來,等水滴盡,就是白白的糯糯的湯圓面了。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圓圓

母親還要把花生、芝麻都砸成碎粒,和核桃仁、橘餅、冬瓜糖一起,攪和在憑票供應的那塊方方正正的湯圓心子裡,最後加入煉好的豬油,做成油浸浸發著光澤沁著香味的自家口味的湯圓心子。

而娃兒們這個時節總是快樂的,願意被家長支使著幹這幹那,在磨子面前排隊,替大人搬東西,年齡稍微大點的總是躍躍欲試地要去推磨搖磨,然後晃著痠疼的胳膊,眼巴巴地就等著年三十晚上守歲的那碗湯圓了。

除了磨湯圓,街坊鄰居們還要支一口大鍋,把砂炒熱,放進花生、胡豆,柴火劈啪,鍋鏟翻飛,炒出一筐筐的炒花生砂胡豆,就當過年的零食,準備接待初一開始拜年的人們。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沱沱

至於炸酥肉、炸丸子,就是各家各戶自家的事了。或者把三線肉切成條,裹上豆粉和雞蛋,灑上花椒,或者把瘦肉剁碎,和荸薺、生薑、蔥花一起團成丸子,統統地放進滾燙的油鍋裡炸,直到炸出金黃色澤的酥肉和噴香的丸子。

往往一炸就是一簸箕,趁著熱,大人會先給娃娃們嘗幾塊,然後就趕緊把它們收起來,鎖到櫃子裡,怕還沒到過年就被饞嘴的娃娃們偷吃完了。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沱沱

正在寫作的我,現在彷彿都能感受得到,那坨金黃的酥肉,一口咬下去,那一股噴濺到口舌之間的溫暖和椒香。

過年期間,每天抓幾坨酥肉和丸子,換著花樣的弄,或燉、或煮、或炒,印象中我家就常常把黃花木耳和酥肉丸子燴成一鍋,吃上好幾天,每天加幾隻,或者抓把豌豆尖,又是一鍋新菜。

這幾年想要吃酥肉,只能去火鍋店了,要麼粉太厚、要麼肉太柴,很少能吃到那種油而不膩,又香又麻的酥肉了。

這次回來拍片,發現街頭開了好些專賣酥肉的小店,只是少有那種興致了。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海意視覺

如果說北方的過年氣氛體現在春聯、燈籠,大紅大火的裝飾上,那麼重慶的過年氣氛真的是基本體現在吃的上面。

不知何時開始興起薰臘肉香腸。我已生活在北京了,每年過年前,母親總是成箱成箱寄來她做的香腸臘肉。吃張媽媽的香腸,這已經不光是我,也成了我的朋友們過年的一種念想了。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沱沱

母親年事已高,打電話來說做不動了,今年就不再做了。

想來那也是一個繁瑣的過程,買肉、切肉、買腸、洗腸,把肉剁碎,塞進一節節的腸衣裡,然後一串串掛起來,搭上蓆棚,點上柏樹椏和花生殼,用闇火薰上大半天,再掛起來晾晒。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沱沱

冬天的重慶,各家各戶的窗臺上陽臺上只要掛上了香腸臘肉,整個城市就有了過年的氣氛。

在2019年的過年的氣氛裡,拍攝著2004年的過年的場景,總會不由得和1970、80年代,磨湯圓、炸酥肉的情景,混在一起。

總是有溼冷天氣,總是有煙火繚繞,總是有操勞的身影出沒,他們是父親、母親,總是有好吃貪嘴的娃兒,他們是你,也是我。

"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沱沱

重慶文化主題書店

第537個故事

過年場景

作者:張一白

新年一過,在重慶,溼冷的空氣中越來越有過年的氣氛了。

正在拍攝新片,劇本中也反覆出現一句提示:越來越有過年的氣氛。在年輕的工作人員陳設出來的2000年左右過年的場景中,我總是不知不覺地想到1970、80年代的過年情景。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沱沱

那個時候,人們大都是一條街、一個院子住在一起。

過年之前,幾戶人家總是湊在一起,支起石磨磨湯圓面。先把糯米用水泡好幾天,然後一勺勺地舀到磨心裡,搖動磨盤,一圈圈地轉,於是白白的米漿緩緩淌下,流進撐在磨口的溼溼的米袋裡,直到灌滿。再紮緊口,用扁擔吊掛起來,等水滴盡,就是白白的糯糯的湯圓面了。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圓圓

母親還要把花生、芝麻都砸成碎粒,和核桃仁、橘餅、冬瓜糖一起,攪和在憑票供應的那塊方方正正的湯圓心子裡,最後加入煉好的豬油,做成油浸浸發著光澤沁著香味的自家口味的湯圓心子。

而娃兒們這個時節總是快樂的,願意被家長支使著幹這幹那,在磨子面前排隊,替大人搬東西,年齡稍微大點的總是躍躍欲試地要去推磨搖磨,然後晃著痠疼的胳膊,眼巴巴地就等著年三十晚上守歲的那碗湯圓了。

除了磨湯圓,街坊鄰居們還要支一口大鍋,把砂炒熱,放進花生、胡豆,柴火劈啪,鍋鏟翻飛,炒出一筐筐的炒花生砂胡豆,就當過年的零食,準備接待初一開始拜年的人們。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沱沱

至於炸酥肉、炸丸子,就是各家各戶自家的事了。或者把三線肉切成條,裹上豆粉和雞蛋,灑上花椒,或者把瘦肉剁碎,和荸薺、生薑、蔥花一起團成丸子,統統地放進滾燙的油鍋裡炸,直到炸出金黃色澤的酥肉和噴香的丸子。

往往一炸就是一簸箕,趁著熱,大人會先給娃娃們嘗幾塊,然後就趕緊把它們收起來,鎖到櫃子裡,怕還沒到過年就被饞嘴的娃娃們偷吃完了。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沱沱

正在寫作的我,現在彷彿都能感受得到,那坨金黃的酥肉,一口咬下去,那一股噴濺到口舌之間的溫暖和椒香。

過年期間,每天抓幾坨酥肉和丸子,換著花樣的弄,或燉、或煮、或炒,印象中我家就常常把黃花木耳和酥肉丸子燴成一鍋,吃上好幾天,每天加幾隻,或者抓把豌豆尖,又是一鍋新菜。

這幾年想要吃酥肉,只能去火鍋店了,要麼粉太厚、要麼肉太柴,很少能吃到那種油而不膩,又香又麻的酥肉了。

這次回來拍片,發現街頭開了好些專賣酥肉的小店,只是少有那種興致了。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海意視覺

如果說北方的過年氣氛體現在春聯、燈籠,大紅大火的裝飾上,那麼重慶的過年氣氛真的是基本體現在吃的上面。

不知何時開始興起薰臘肉香腸。我已生活在北京了,每年過年前,母親總是成箱成箱寄來她做的香腸臘肉。吃張媽媽的香腸,這已經不光是我,也成了我的朋友們過年的一種念想了。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沱沱

母親年事已高,打電話來說做不動了,今年就不再做了。

想來那也是一個繁瑣的過程,買肉、切肉、買腸、洗腸,把肉剁碎,塞進一節節的腸衣裡,然後一串串掛起來,搭上蓆棚,點上柏樹椏和花生殼,用闇火薰上大半天,再掛起來晾晒。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沱沱

冬天的重慶,各家各戶的窗臺上陽臺上只要掛上了香腸臘肉,整個城市就有了過年的氣氛。

在2019年的過年的氣氛裡,拍攝著2004年的過年的場景,總會不由得和1970、80年代,磨湯圓、炸酥肉的情景,混在一起。

總是有溼冷天氣,總是有煙火繚繞,總是有操勞的身影出沒,他們是父親、母親,總是有好吃貪嘴的娃兒,他們是你,也是我。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人物:張一白

攝影:沱沱

張一白導演被奉為“青春片教父”,他的《開往春天的地鐵》、《將愛情進行到底》、《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等一系列作品,影響了整整一代人的愛情觀。

讓重慶觀眾更為驚喜的是,片中豐富的重慶元素讓大家覺得非常親切。通過張一白的鏡頭,全球的觀眾們都從大銀幕上領略到了重慶的美景。

而作為“解放碑土著”的張一白,還在一篇文中寫到:

我一直煩惱於自己的臉盲症,對於長相的記憶模糊,幾乎是先天的。

但那一個個時不時蹦出來的地名,卻在不斷激活著我的記憶。

每一個地名,幾乎就是一個場景:一條條街道、小巷,或彎,或直,坡坡坎坎的階梯,高高低低的房子,進進出出的人影。

每一個地名總能形成一幅畫面:一群少年遊蕩在解放碑的影子底下,雨晴不定,有時陽光燦爛,有時水花四濺,記憶總成碎片。

"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沱沱

重慶文化主題書店

第537個故事

過年場景

作者:張一白

新年一過,在重慶,溼冷的空氣中越來越有過年的氣氛了。

正在拍攝新片,劇本中也反覆出現一句提示:越來越有過年的氣氛。在年輕的工作人員陳設出來的2000年左右過年的場景中,我總是不知不覺地想到1970、80年代的過年情景。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沱沱

那個時候,人們大都是一條街、一個院子住在一起。

過年之前,幾戶人家總是湊在一起,支起石磨磨湯圓面。先把糯米用水泡好幾天,然後一勺勺地舀到磨心裡,搖動磨盤,一圈圈地轉,於是白白的米漿緩緩淌下,流進撐在磨口的溼溼的米袋裡,直到灌滿。再紮緊口,用扁擔吊掛起來,等水滴盡,就是白白的糯糯的湯圓面了。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圓圓

母親還要把花生、芝麻都砸成碎粒,和核桃仁、橘餅、冬瓜糖一起,攪和在憑票供應的那塊方方正正的湯圓心子裡,最後加入煉好的豬油,做成油浸浸發著光澤沁著香味的自家口味的湯圓心子。

而娃兒們這個時節總是快樂的,願意被家長支使著幹這幹那,在磨子面前排隊,替大人搬東西,年齡稍微大點的總是躍躍欲試地要去推磨搖磨,然後晃著痠疼的胳膊,眼巴巴地就等著年三十晚上守歲的那碗湯圓了。

除了磨湯圓,街坊鄰居們還要支一口大鍋,把砂炒熱,放進花生、胡豆,柴火劈啪,鍋鏟翻飛,炒出一筐筐的炒花生砂胡豆,就當過年的零食,準備接待初一開始拜年的人們。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沱沱

至於炸酥肉、炸丸子,就是各家各戶自家的事了。或者把三線肉切成條,裹上豆粉和雞蛋,灑上花椒,或者把瘦肉剁碎,和荸薺、生薑、蔥花一起團成丸子,統統地放進滾燙的油鍋裡炸,直到炸出金黃色澤的酥肉和噴香的丸子。

往往一炸就是一簸箕,趁著熱,大人會先給娃娃們嘗幾塊,然後就趕緊把它們收起來,鎖到櫃子裡,怕還沒到過年就被饞嘴的娃娃們偷吃完了。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沱沱

正在寫作的我,現在彷彿都能感受得到,那坨金黃的酥肉,一口咬下去,那一股噴濺到口舌之間的溫暖和椒香。

過年期間,每天抓幾坨酥肉和丸子,換著花樣的弄,或燉、或煮、或炒,印象中我家就常常把黃花木耳和酥肉丸子燴成一鍋,吃上好幾天,每天加幾隻,或者抓把豌豆尖,又是一鍋新菜。

這幾年想要吃酥肉,只能去火鍋店了,要麼粉太厚、要麼肉太柴,很少能吃到那種油而不膩,又香又麻的酥肉了。

這次回來拍片,發現街頭開了好些專賣酥肉的小店,只是少有那種興致了。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海意視覺

如果說北方的過年氣氛體現在春聯、燈籠,大紅大火的裝飾上,那麼重慶的過年氣氛真的是基本體現在吃的上面。

不知何時開始興起薰臘肉香腸。我已生活在北京了,每年過年前,母親總是成箱成箱寄來她做的香腸臘肉。吃張媽媽的香腸,這已經不光是我,也成了我的朋友們過年的一種念想了。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沱沱

母親年事已高,打電話來說做不動了,今年就不再做了。

想來那也是一個繁瑣的過程,買肉、切肉、買腸、洗腸,把肉剁碎,塞進一節節的腸衣裡,然後一串串掛起來,搭上蓆棚,點上柏樹椏和花生殼,用闇火薰上大半天,再掛起來晾晒。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沱沱

冬天的重慶,各家各戶的窗臺上陽臺上只要掛上了香腸臘肉,整個城市就有了過年的氣氛。

在2019年的過年的氣氛裡,拍攝著2004年的過年的場景,總會不由得和1970、80年代,磨湯圓、炸酥肉的情景,混在一起。

總是有溼冷天氣,總是有煙火繚繞,總是有操勞的身影出沒,他們是父親、母親,總是有好吃貪嘴的娃兒,他們是你,也是我。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人物:張一白

攝影:沱沱

張一白導演被奉為“青春片教父”,他的《開往春天的地鐵》、《將愛情進行到底》、《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等一系列作品,影響了整整一代人的愛情觀。

讓重慶觀眾更為驚喜的是,片中豐富的重慶元素讓大家覺得非常親切。通過張一白的鏡頭,全球的觀眾們都從大銀幕上領略到了重慶的美景。

而作為“解放碑土著”的張一白,還在一篇文中寫到:

我一直煩惱於自己的臉盲症,對於長相的記憶模糊,幾乎是先天的。

但那一個個時不時蹦出來的地名,卻在不斷激活著我的記憶。

每一個地名,幾乎就是一個場景:一條條街道、小巷,或彎,或直,坡坡坎坎的階梯,高高低低的房子,進進出出的人影。

每一個地名總能形成一幅畫面:一群少年遊蕩在解放碑的影子底下,雨晴不定,有時陽光燦爛,有時水花四濺,記憶總成碎片。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張一白導演通過影像呈現重慶,通過文字講述自己心中的城市。2017年,還參與了重慶市第一本全民眾創的城市之書——《故城時光》的出版。作為本書編委會成員之一,張一白曾說:對於以前的時光很想念。

人們對故城和往事雋久的懷念,並非是願意回到過去艱苦困頓的歲月,而是在充滿物慾的世界和為生計忙碌的奔走中,希望追尋一份真情,一種單純,一絲溫情,一些哪怕是帶有苦澀的幸福感。

著名阿拉伯文學奠基人紀·哈·紀伯倫說過:“我們已經走得太遠,以至於忘記了,為什麼出發!”

"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沱沱

重慶文化主題書店

第537個故事

過年場景

作者:張一白

新年一過,在重慶,溼冷的空氣中越來越有過年的氣氛了。

正在拍攝新片,劇本中也反覆出現一句提示:越來越有過年的氣氛。在年輕的工作人員陳設出來的2000年左右過年的場景中,我總是不知不覺地想到1970、80年代的過年情景。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沱沱

那個時候,人們大都是一條街、一個院子住在一起。

過年之前,幾戶人家總是湊在一起,支起石磨磨湯圓面。先把糯米用水泡好幾天,然後一勺勺地舀到磨心裡,搖動磨盤,一圈圈地轉,於是白白的米漿緩緩淌下,流進撐在磨口的溼溼的米袋裡,直到灌滿。再紮緊口,用扁擔吊掛起來,等水滴盡,就是白白的糯糯的湯圓面了。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圓圓

母親還要把花生、芝麻都砸成碎粒,和核桃仁、橘餅、冬瓜糖一起,攪和在憑票供應的那塊方方正正的湯圓心子裡,最後加入煉好的豬油,做成油浸浸發著光澤沁著香味的自家口味的湯圓心子。

而娃兒們這個時節總是快樂的,願意被家長支使著幹這幹那,在磨子面前排隊,替大人搬東西,年齡稍微大點的總是躍躍欲試地要去推磨搖磨,然後晃著痠疼的胳膊,眼巴巴地就等著年三十晚上守歲的那碗湯圓了。

除了磨湯圓,街坊鄰居們還要支一口大鍋,把砂炒熱,放進花生、胡豆,柴火劈啪,鍋鏟翻飛,炒出一筐筐的炒花生砂胡豆,就當過年的零食,準備接待初一開始拜年的人們。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沱沱

至於炸酥肉、炸丸子,就是各家各戶自家的事了。或者把三線肉切成條,裹上豆粉和雞蛋,灑上花椒,或者把瘦肉剁碎,和荸薺、生薑、蔥花一起團成丸子,統統地放進滾燙的油鍋裡炸,直到炸出金黃色澤的酥肉和噴香的丸子。

往往一炸就是一簸箕,趁著熱,大人會先給娃娃們嘗幾塊,然後就趕緊把它們收起來,鎖到櫃子裡,怕還沒到過年就被饞嘴的娃娃們偷吃完了。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沱沱

正在寫作的我,現在彷彿都能感受得到,那坨金黃的酥肉,一口咬下去,那一股噴濺到口舌之間的溫暖和椒香。

過年期間,每天抓幾坨酥肉和丸子,換著花樣的弄,或燉、或煮、或炒,印象中我家就常常把黃花木耳和酥肉丸子燴成一鍋,吃上好幾天,每天加幾隻,或者抓把豌豆尖,又是一鍋新菜。

這幾年想要吃酥肉,只能去火鍋店了,要麼粉太厚、要麼肉太柴,很少能吃到那種油而不膩,又香又麻的酥肉了。

這次回來拍片,發現街頭開了好些專賣酥肉的小店,只是少有那種興致了。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海意視覺

如果說北方的過年氣氛體現在春聯、燈籠,大紅大火的裝飾上,那麼重慶的過年氣氛真的是基本體現在吃的上面。

不知何時開始興起薰臘肉香腸。我已生活在北京了,每年過年前,母親總是成箱成箱寄來她做的香腸臘肉。吃張媽媽的香腸,這已經不光是我,也成了我的朋友們過年的一種念想了。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沱沱

母親年事已高,打電話來說做不動了,今年就不再做了。

想來那也是一個繁瑣的過程,買肉、切肉、買腸、洗腸,把肉剁碎,塞進一節節的腸衣裡,然後一串串掛起來,搭上蓆棚,點上柏樹椏和花生殼,用闇火薰上大半天,再掛起來晾晒。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沱沱

冬天的重慶,各家各戶的窗臺上陽臺上只要掛上了香腸臘肉,整個城市就有了過年的氣氛。

在2019年的過年的氣氛裡,拍攝著2004年的過年的場景,總會不由得和1970、80年代,磨湯圓、炸酥肉的情景,混在一起。

總是有溼冷天氣,總是有煙火繚繞,總是有操勞的身影出沒,他們是父親、母親,總是有好吃貪嘴的娃兒,他們是你,也是我。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人物:張一白

攝影:沱沱

張一白導演被奉為“青春片教父”,他的《開往春天的地鐵》、《將愛情進行到底》、《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等一系列作品,影響了整整一代人的愛情觀。

讓重慶觀眾更為驚喜的是,片中豐富的重慶元素讓大家覺得非常親切。通過張一白的鏡頭,全球的觀眾們都從大銀幕上領略到了重慶的美景。

而作為“解放碑土著”的張一白,還在一篇文中寫到:

我一直煩惱於自己的臉盲症,對於長相的記憶模糊,幾乎是先天的。

但那一個個時不時蹦出來的地名,卻在不斷激活著我的記憶。

每一個地名,幾乎就是一個場景:一條條街道、小巷,或彎,或直,坡坡坎坎的階梯,高高低低的房子,進進出出的人影。

每一個地名總能形成一幅畫面:一群少年遊蕩在解放碑的影子底下,雨晴不定,有時陽光燦爛,有時水花四濺,記憶總成碎片。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張一白導演通過影像呈現重慶,通過文字講述自己心中的城市。2017年,還參與了重慶市第一本全民眾創的城市之書——《故城時光》的出版。作為本書編委會成員之一,張一白曾說:對於以前的時光很想念。

人們對故城和往事雋久的懷念,並非是願意回到過去艱苦困頓的歲月,而是在充滿物慾的世界和為生計忙碌的奔走中,希望追尋一份真情,一種單純,一絲溫情,一些哪怕是帶有苦澀的幸福感。

著名阿拉伯文學奠基人紀·哈·紀伯倫說過:“我們已經走得太遠,以至於忘記了,為什麼出發!”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圖片 | 張一白

匆忙行走的我們,無論走了多遠,回憶都能帶我們找到回家的路,能夠撫慰我們躁動不安的內心;不忘初心,不失真情,不捨鄉愁。

這一次,讓我們用文字書寫回憶,用影像留存時光,20本張一白導演簽名版《故城時光》,歡迎您來帶回家,細品一座城市的味道。

"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沱沱

重慶文化主題書店

第537個故事

過年場景

作者:張一白

新年一過,在重慶,溼冷的空氣中越來越有過年的氣氛了。

正在拍攝新片,劇本中也反覆出現一句提示:越來越有過年的氣氛。在年輕的工作人員陳設出來的2000年左右過年的場景中,我總是不知不覺地想到1970、80年代的過年情景。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沱沱

那個時候,人們大都是一條街、一個院子住在一起。

過年之前,幾戶人家總是湊在一起,支起石磨磨湯圓面。先把糯米用水泡好幾天,然後一勺勺地舀到磨心裡,搖動磨盤,一圈圈地轉,於是白白的米漿緩緩淌下,流進撐在磨口的溼溼的米袋裡,直到灌滿。再紮緊口,用扁擔吊掛起來,等水滴盡,就是白白的糯糯的湯圓面了。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圓圓

母親還要把花生、芝麻都砸成碎粒,和核桃仁、橘餅、冬瓜糖一起,攪和在憑票供應的那塊方方正正的湯圓心子裡,最後加入煉好的豬油,做成油浸浸發著光澤沁著香味的自家口味的湯圓心子。

而娃兒們這個時節總是快樂的,願意被家長支使著幹這幹那,在磨子面前排隊,替大人搬東西,年齡稍微大點的總是躍躍欲試地要去推磨搖磨,然後晃著痠疼的胳膊,眼巴巴地就等著年三十晚上守歲的那碗湯圓了。

除了磨湯圓,街坊鄰居們還要支一口大鍋,把砂炒熱,放進花生、胡豆,柴火劈啪,鍋鏟翻飛,炒出一筐筐的炒花生砂胡豆,就當過年的零食,準備接待初一開始拜年的人們。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沱沱

至於炸酥肉、炸丸子,就是各家各戶自家的事了。或者把三線肉切成條,裹上豆粉和雞蛋,灑上花椒,或者把瘦肉剁碎,和荸薺、生薑、蔥花一起團成丸子,統統地放進滾燙的油鍋裡炸,直到炸出金黃色澤的酥肉和噴香的丸子。

往往一炸就是一簸箕,趁著熱,大人會先給娃娃們嘗幾塊,然後就趕緊把它們收起來,鎖到櫃子裡,怕還沒到過年就被饞嘴的娃娃們偷吃完了。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沱沱

正在寫作的我,現在彷彿都能感受得到,那坨金黃的酥肉,一口咬下去,那一股噴濺到口舌之間的溫暖和椒香。

過年期間,每天抓幾坨酥肉和丸子,換著花樣的弄,或燉、或煮、或炒,印象中我家就常常把黃花木耳和酥肉丸子燴成一鍋,吃上好幾天,每天加幾隻,或者抓把豌豆尖,又是一鍋新菜。

這幾年想要吃酥肉,只能去火鍋店了,要麼粉太厚、要麼肉太柴,很少能吃到那種油而不膩,又香又麻的酥肉了。

這次回來拍片,發現街頭開了好些專賣酥肉的小店,只是少有那種興致了。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海意視覺

如果說北方的過年氣氛體現在春聯、燈籠,大紅大火的裝飾上,那麼重慶的過年氣氛真的是基本體現在吃的上面。

不知何時開始興起薰臘肉香腸。我已生活在北京了,每年過年前,母親總是成箱成箱寄來她做的香腸臘肉。吃張媽媽的香腸,這已經不光是我,也成了我的朋友們過年的一種念想了。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沱沱

母親年事已高,打電話來說做不動了,今年就不再做了。

想來那也是一個繁瑣的過程,買肉、切肉、買腸、洗腸,把肉剁碎,塞進一節節的腸衣裡,然後一串串掛起來,搭上蓆棚,點上柏樹椏和花生殼,用闇火薰上大半天,再掛起來晾晒。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攝影 | 沱沱

冬天的重慶,各家各戶的窗臺上陽臺上只要掛上了香腸臘肉,整個城市就有了過年的氣氛。

在2019年的過年的氣氛裡,拍攝著2004年的過年的場景,總會不由得和1970、80年代,磨湯圓、炸酥肉的情景,混在一起。

總是有溼冷天氣,總是有煙火繚繞,總是有操勞的身影出沒,他們是父親、母親,總是有好吃貪嘴的娃兒,他們是你,也是我。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人物:張一白

攝影:沱沱

張一白導演被奉為“青春片教父”,他的《開往春天的地鐵》、《將愛情進行到底》、《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等一系列作品,影響了整整一代人的愛情觀。

讓重慶觀眾更為驚喜的是,片中豐富的重慶元素讓大家覺得非常親切。通過張一白的鏡頭,全球的觀眾們都從大銀幕上領略到了重慶的美景。

而作為“解放碑土著”的張一白,還在一篇文中寫到:

我一直煩惱於自己的臉盲症,對於長相的記憶模糊,幾乎是先天的。

但那一個個時不時蹦出來的地名,卻在不斷激活著我的記憶。

每一個地名,幾乎就是一個場景:一條條街道、小巷,或彎,或直,坡坡坎坎的階梯,高高低低的房子,進進出出的人影。

每一個地名總能形成一幅畫面:一群少年遊蕩在解放碑的影子底下,雨晴不定,有時陽光燦爛,有時水花四濺,記憶總成碎片。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張一白導演通過影像呈現重慶,通過文字講述自己心中的城市。2017年,還參與了重慶市第一本全民眾創的城市之書——《故城時光》的出版。作為本書編委會成員之一,張一白曾說:對於以前的時光很想念。

人們對故城和往事雋久的懷念,並非是願意回到過去艱苦困頓的歲月,而是在充滿物慾的世界和為生計忙碌的奔走中,希望追尋一份真情,一種單純,一絲溫情,一些哪怕是帶有苦澀的幸福感。

著名阿拉伯文學奠基人紀·哈·紀伯倫說過:“我們已經走得太遠,以至於忘記了,為什麼出發!”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圖片 | 張一白

匆忙行走的我們,無論走了多遠,回憶都能帶我們找到回家的路,能夠撫慰我們躁動不安的內心;不忘初心,不失真情,不捨鄉愁。

這一次,讓我們用文字書寫回憶,用影像留存時光,20本張一白導演簽名版《故城時光》,歡迎您來帶回家,細品一座城市的味道。

故城時光 | 張一白:過年場景

點這裡,微店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