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秦和張儀誰更厲害?

蘇秦和張儀誰更厲害?


—— 01 ——

合謀決事,乃制其術,偵察敵情是關鍵

言往來,先順辭也。善變者,審知地勢,乃通於天,以化四時使鬼神合於陰陽而牧人民,見其謀事,知其志意。事有不合者,有所未知也。合而不結者,陽親而陰疏。事有不合者,聖人不為謀也。故遠而親者,有陰德也;近而疏者,志不合也;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去而反求者,事中來也;日進前而不御者,施不合也;遙聞聲而相思者,合於謀待決事也。故曰:“不見其類而為之者見逆,不得其情而說之者見非。得其情,乃制其術。此用可出可入,可楗可開。”


凡是談論過去的事情,要先有順暢的言辭,凡是談論未來的事情,要採用容易、變通的言辭。善於變化的人,要詳細瞭解地理形勢,只有這樣,才能溝通天道,化育四時,驅使鬼神,符合陰陽,牧養人民。要了解君主謀劃的事情,要知曉君主的意圖。


蘇秦和張儀誰更厲害?



—— 02 ——

所辦的事情凡有不合君主之意的,是因為對君主的意圖還有不瞭解的地方。意見一致了,而不能密切結合是因為只停留於表面親近,而背地裡還有距離。如果與君主的意見沒有吻合的可能,聖人是不會為其謀劃的。所以說,與君主相距很遠卻被親近的人,是因為能與君主心意暗合;距離君主很近卻被疏遠的人,是因為與君主志向不一;就職上任而不被重用的人,是因為他的計策沒有實際效果;辭職離去而能再被返聘的人,是因為他的主張被實踐證明可行;每天都能出入君主面前,卻不被信任的人,是因為其行為不得體;雖距離遙遠,卻只要能聽到聲音就被思念的人,是因為其主張正與決策者相合,正等他參與決斷大事。

所以說,在情況還沒有明朗之前就去遊說的人,定會事與願違;在還沒掌握實情的時候就去遊說的人,定要受到非議。只有瞭解情況,再依據實際情況確定方法,這樣去推行自己的主張,才可以出去,又可以進來;既可以進諫君主,堅持己見,又可以放棄自己的主張,隨機應變。


蘇秦和張儀誰更厲害?


—— 03 ——


鬼谷子非常重視情報工作,他認為,如果不瞭解對方的情況,貿然行動,失敗就是不可避免的。具體來說就是:“見其謀事,知其志意。”意思就是,要了解對方謀劃的事情,就要知曉對方的意圖。

蘇秦和張儀都是戰國時期著名的辯士,他們都是鬼谷子先生的高徒,個個才華滿腹,尤其是都有一副三寸不爛之舌。但我們都知道,蘇秦的命運卻遠遠比不上張儀,他雖然空懷滿腔抱負,卻不得施展。張儀卻恰恰相反。

兩人都曾出使秦國,遊說秦王採納自己的主張。但結果卻是,蘇秦被拒,而張儀則得到了重用。這到底是什麼呢?為什麼才華不分伯仲的兩個人,得到的待遇卻全然不同呢?


蘇秦和張儀誰更厲害?



鬼谷子說:“得其情乃制其術,此用可出可入,可楗可開。”就是說,探得真實情況,然後才能制定恰當的方法和措施,這種方法可以使你隨意出入、進退自如,就像在門內安放了一個門閂,想插上就插上,想打開就打開。


蘇秦和張儀誰更厲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