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衛健的奮鬥時光

說起張衛健相信大家都肯定不會陌生,他曾一度承包了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一代人的青春童年記憶,他通過他獨特的表演方式,在當時影視界逛起了“張氏喜劇”,只要他演的電視劇收視率也會非常的高,也是當時當之無愧的電視劇之王。

張衛健的奮鬥時光

張衛健(張衛健, 1965年2月8日)是香港著名歌手和演員,籍貫上海,出生於香港。

一直以來,張衛健的星途就不太順利,事業三起四落,就像坐過山車一樣起起跌跌。不過,他從不輕言放棄,在娛樂圈拼命滾打多年後,總算苦盡甘來,盼到了出頭日。

從念小學開始,張衛健就發現自己很愛演戲,喜歡研究人,上中學時養成一個習慣——坐在街上看人或是坐很擠的公共汽車,他一點也不覺得悶,因為那樣可以聽到別人講話。同時,學校每次辦舞臺劇,他總是導演、編劇、演員、道具(人扮)……一手包辦,表演潛質已顯露出來。

中學畢業後,視陳百強為偶像的張衛健也像對方那樣,向歌星的目標邁進。1982年,他參加第一屆新秀歌唱大賽,僥倖進入前三十名,第二年他又捲土重來,這次他沒參加決賽就退出了,因為當時有唱片公司與他簽約,誰知最後竟是一場空,失望之餘,張衛健寄希望於第三屆。果然是有志者事竟成,1984年,他憑一曲《戀愛交叉》勇奪冠軍和最佳颱風獎,他的名字在一夜之間令全香港家喻戶曉,成功經來得如此容易!想起前兩界新秀歌唱大賽冠軍得主梅豔芳和呂方的不俗發展,張衛健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憧憬,但命運卻跟他開了個玩笑。當時,唱片公司並沒有給他出個人大碟的機會,只是讓他在一張雜錦唱片裡唱了兩首歌。加入“無線”拍劇,由於受一張娃娃臉和1.68米的身高限制,只能演些插科打諢的小角色。為了生活,張衛健只有到歌廳、酒廊當駐唱歌手。那些客人根本就不是來聽歌的,使他在唱歌的同時還要留心茶杯、菸灰缸會隨時飛上臺。有一段時間,他每天早上九點開始拍戲,晚上七點完工後再搭末班車到深圳登臺,可忙來忙去,他所得到的酬勞卻不及其他歌星的三分之一……種種與他那冠軍身份不相稱的待遇只有靠他自己調整心態。他說:“即使全香港的人認識你又怎樣,也一樣可以不理睬你,正所謂‘樹大招風'嘛!更何況我並非一棵真正健康成長的樹,我本來是一棵小苗,但被迫要在一夜之間長大,沒有正常的時間讓我逐步成長,自然很容易一下再就被推倒了。連我也將自己推倒,對自己失去信心,但幸好只是失去信心而不是死心。”那時的張衛健,遠不像如今這樣能客觀對待名利。

張衛健的奮鬥時光

就在這段失意歲月,有個人的一句話卻令他銘記於心,成為他日後演藝路上的座右銘,一直支持他繼續奮鬥下去。“有一天,我在無線錄影棚裡遇上鄭則仕,當時他是圈裡的大哥,我只是個普通藝人,但他主動跟我交談,說在TVB藝人中憑演技能壓住我的沒幾個。這句話給我很大的支持,讓我知道憑演是可以成功的。”

雖然後來張衛健與鄭則仕因合約糾紛鬧得很不愉快,但對於當時“肥貓哥”的支持,他至今仍心存感激。

張衛健的奮鬥時光

1991年,Dicky接拍香港TVB《老友鬼鬼》,並有機會在神話劇《日月神劍》中與郭晉安分飾日、月神俠,苦熬八年的他憑著搞笑手段脫穎而出,備受無線重視,終於在香港一炮打響,並創下當時香港劇集收視率的最高紀錄,事業漸露曙光。接著他擔綱主演的《我愛牙擦蘇》將他推上成功的舞臺。一時間,他成了娛樂圈風頭最勁的人物。其詼諧的表演風格被各大電影片商看中,紛紛找他拍電影。一來他被傳媒封為“周星馳接班人”,但他的片酬只是周天王的1/10;二來他也有一定的票房保證,所以光是1993年,他便拍了12部電影。最讓他高興的是,連唱片公司也找他出唱片。入行八年,張衛健終於有了自己的第一張個人專輯《真真假假》,還拿了好幾個樂壇新人獎,那種喜悅的心情的確難以言表。

張衛健的奮鬥時光

但,這一切偏偏又好景不長,張衛健的走紅只是曇花一現。由於他接戲太多,曝光率太頻繁,而且接拍的多是些無聊的搞笑片,觀眾看膩了就不再捧場;所出的唱片也不討歌迷的歡心,他的聲勢漸漸滑落。1994年,沒有人再找他拍戲、出唱片,迫於生計,他把走紅時買的大房子賣了。比起以前那段未紅的日子,走紅後瞬間又從頂風滑落的苦楚更令人覺得難以承受。

後來,臺灣現代派唱片公司看好張衛健,邀他過檔發展,他的事業因此出現了轉機,接連在臺灣推出的三張國語唱片,平均銷量達15萬張,而且又拍劇又主持節目,還入選“十大偶像”。沒想到,在香港倒黴的張衛健卻在臺灣紅了起來。

重返“無線”拍《西遊記》是張衛健事業的第三個高峰,這個劇的收視率高達40%,為“無線”創下廣告費及版權費兩億元的進帳。張衛健功不可沒。他把猴精演繹得出神入化,甚獲好評。這一番重振聲威,張衛健原本以為可以在續集裡再次大顯身手,還想了套全新的演繹方法,可事情卻沒有他想象中那麼順利。首拍《西遊記》,張衛健忙碌大半年只賺到九萬港幣,因此在洽談續集片酬時,他很自然地為自己要求了一個合理的酬金,但“無線”卻接受不了,指責他“獅子大開口”,更加過分的是對張衛健說了很侮辱的話:“張衛健,不要以為你演了孫悟空在香港很紅,我告訴你,你在中國內地的知名度為零,送你一句話,記住,你的臉上沒毛呢,你是不值錢的!如果公司不拍這套戲,你也不可能紅起來。”最後雙方鬧得不歡而散。

張衛健的奮鬥時光

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處。既然我在中國內地知名度為零,我就偏要在內地創出個名堂。隨後張衛健馬上收拾行李,毅然離開香港當了北京,成為一名北漂。在北京,張衛健放棄了曾經在香港輝煌的一切,一切從零做起,從底層做起,努力努力腳踏實地,終於迎來了他的爆發。在北京的第三年,一部叫做《少年英雄方世玉》的電視劇火爆大江南北,從此張衛健成為中港臺家喻戶曉的港臺明星,事業蒸蒸日上。

張衛健的奮鬥時光

再之後張衛健的《小寶與康熙》,《少年張三丰》,《機靈小不懂》等作品依然在創下了不錯的收視率。

在事業穩定期的期間,張衛健想起了在香港曾經那位嘲諷他臉上沒毛是不值錢的話,然後張衛健毅然剃光了他頭髮,證明我沒有毛依然還是很值錢的,證明我沒有毛,依然還是很有魅力的。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張衛健所以是一個光頭形象。

張衛健的奮鬥時光

張衛健星途坎坷,精力由外放到內斂,一切冷暖只有他明白,而今天的張衛健雖然不及以前那麼火了,但是依然可以看出他做人的嚴謹和風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