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


"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一直想挑戰張衛來著,還有他的柳石軒,可是一直沒有下手。

就已知的石界的張衛來說,值得我要下手的簡直不堪重負,多得無所適從,也無從下手,不知從哪一面破牆而入。

無從下手,於我,明擺著是一種赤果果的怯懦。這種怯懦,有對高度的知難而退,也有對懂得的生生逃避。

寫張衛,心裡有些隱隱的痛。

"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一直想挑戰張衛來著,還有他的柳石軒,可是一直沒有下手。

就已知的石界的張衛來說,值得我要下手的簡直不堪重負,多得無所適從,也無從下手,不知從哪一面破牆而入。

無從下手,於我,明擺著是一種赤果果的怯懦。這種怯懦,有對高度的知難而退,也有對懂得的生生逃避。

寫張衛,心裡有些隱隱的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一直想挑戰張衛來著,還有他的柳石軒,可是一直沒有下手。

就已知的石界的張衛來說,值得我要下手的簡直不堪重負,多得無所適從,也無從下手,不知從哪一面破牆而入。

無從下手,於我,明擺著是一種赤果果的怯懦。這種怯懦,有對高度的知難而退,也有對懂得的生生逃避。

寫張衛,心裡有些隱隱的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曾經大放厥詞,揚言我的文字:一,只寫石頭;二,只寫石頭玩得好的人;三,只寫為石頭做事的人。結果還是賊心不死,初心不易。

張衛三條都佔了,而我一直等待著,有朝一日我能戰勝怯懦和疼痛,寫我所理解的張衛,以及張衛的石頭。但他上半年在太原石展,當著資深前輩的面,說我在石界寫人物,早就可以封筆了,因為已經寫到頂點了,就沒辦法再超越。當時,我瞬間變臉,眼淚奪眶而出。也許是南北差異,我寫過的人兒,始終水土不服。況且,況且,我還沒寫過張衛呢。

"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一直想挑戰張衛來著,還有他的柳石軒,可是一直沒有下手。

就已知的石界的張衛來說,值得我要下手的簡直不堪重負,多得無所適從,也無從下手,不知從哪一面破牆而入。

無從下手,於我,明擺著是一種赤果果的怯懦。這種怯懦,有對高度的知難而退,也有對懂得的生生逃避。

寫張衛,心裡有些隱隱的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曾經大放厥詞,揚言我的文字:一,只寫石頭;二,只寫石頭玩得好的人;三,只寫為石頭做事的人。結果還是賊心不死,初心不易。

張衛三條都佔了,而我一直等待著,有朝一日我能戰勝怯懦和疼痛,寫我所理解的張衛,以及張衛的石頭。但他上半年在太原石展,當著資深前輩的面,說我在石界寫人物,早就可以封筆了,因為已經寫到頂點了,就沒辦法再超越。當時,我瞬間變臉,眼淚奪眶而出。也許是南北差異,我寫過的人兒,始終水土不服。況且,況且,我還沒寫過張衛呢。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對於才情的渴慕,一顆心總是與生俱來的肆無忌憚,一邊搖旗吶喊,一邊飢渴如仇,似乎任何的險阻也消耗不了我對於審美對於藝術的好感和敏銳,也唯有如此,才覺得自己是好好地活著的,而且,活得好好的。

全面地立體地給大夥呈現張衛,我的個人能力顯然還沒有成熟得可以匹配。誰人能寫張衛呢?說到底,只有兩類人,要麼愛人,要麼全才。我始終堅信,那個人,縱然不在今日,但終有一天會出現。

"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一直想挑戰張衛來著,還有他的柳石軒,可是一直沒有下手。

就已知的石界的張衛來說,值得我要下手的簡直不堪重負,多得無所適從,也無從下手,不知從哪一面破牆而入。

無從下手,於我,明擺著是一種赤果果的怯懦。這種怯懦,有對高度的知難而退,也有對懂得的生生逃避。

寫張衛,心裡有些隱隱的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曾經大放厥詞,揚言我的文字:一,只寫石頭;二,只寫石頭玩得好的人;三,只寫為石頭做事的人。結果還是賊心不死,初心不易。

張衛三條都佔了,而我一直等待著,有朝一日我能戰勝怯懦和疼痛,寫我所理解的張衛,以及張衛的石頭。但他上半年在太原石展,當著資深前輩的面,說我在石界寫人物,早就可以封筆了,因為已經寫到頂點了,就沒辦法再超越。當時,我瞬間變臉,眼淚奪眶而出。也許是南北差異,我寫過的人兒,始終水土不服。況且,況且,我還沒寫過張衛呢。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對於才情的渴慕,一顆心總是與生俱來的肆無忌憚,一邊搖旗吶喊,一邊飢渴如仇,似乎任何的險阻也消耗不了我對於審美對於藝術的好感和敏銳,也唯有如此,才覺得自己是好好地活著的,而且,活得好好的。

全面地立體地給大夥呈現張衛,我的個人能力顯然還沒有成熟得可以匹配。誰人能寫張衛呢?說到底,只有兩類人,要麼愛人,要麼全才。我始終堅信,那個人,縱然不在今日,但終有一天會出現。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中國當代賞石歷經四十多年,從一開始的資源開發到當下的藝術賞石,像張衛這樣跨越見證影響貫穿整個時代的,目前依舊活躍在賞石殿堂上的,不說絕無僅有,起碼也是鳳毛麟角。

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歷來以精神氣質為暗渡陳倉的中國文人畫越來越受到中西方廣泛的再度認識和重視,而跟幾千年的中國文人畫一脈相承的中國賞石藝術,最深層次揭示的,同樣是中國人獨特的生存狀態,以及在這種狀態中暗流湧動的精神需求。在石界,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張衛,顯然深諳這一點。

"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一直想挑戰張衛來著,還有他的柳石軒,可是一直沒有下手。

就已知的石界的張衛來說,值得我要下手的簡直不堪重負,多得無所適從,也無從下手,不知從哪一面破牆而入。

無從下手,於我,明擺著是一種赤果果的怯懦。這種怯懦,有對高度的知難而退,也有對懂得的生生逃避。

寫張衛,心裡有些隱隱的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曾經大放厥詞,揚言我的文字:一,只寫石頭;二,只寫石頭玩得好的人;三,只寫為石頭做事的人。結果還是賊心不死,初心不易。

張衛三條都佔了,而我一直等待著,有朝一日我能戰勝怯懦和疼痛,寫我所理解的張衛,以及張衛的石頭。但他上半年在太原石展,當著資深前輩的面,說我在石界寫人物,早就可以封筆了,因為已經寫到頂點了,就沒辦法再超越。當時,我瞬間變臉,眼淚奪眶而出。也許是南北差異,我寫過的人兒,始終水土不服。況且,況且,我還沒寫過張衛呢。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對於才情的渴慕,一顆心總是與生俱來的肆無忌憚,一邊搖旗吶喊,一邊飢渴如仇,似乎任何的險阻也消耗不了我對於審美對於藝術的好感和敏銳,也唯有如此,才覺得自己是好好地活著的,而且,活得好好的。

全面地立體地給大夥呈現張衛,我的個人能力顯然還沒有成熟得可以匹配。誰人能寫張衛呢?說到底,只有兩類人,要麼愛人,要麼全才。我始終堅信,那個人,縱然不在今日,但終有一天會出現。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中國當代賞石歷經四十多年,從一開始的資源開發到當下的藝術賞石,像張衛這樣跨越見證影響貫穿整個時代的,目前依舊活躍在賞石殿堂上的,不說絕無僅有,起碼也是鳳毛麟角。

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歷來以精神氣質為暗渡陳倉的中國文人畫越來越受到中西方廣泛的再度認識和重視,而跟幾千年的中國文人畫一脈相承的中國賞石藝術,最深層次揭示的,同樣是中國人獨特的生存狀態,以及在這種狀態中暗流湧動的精神需求。在石界,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張衛,顯然深諳這一點。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在張衛獨特的藏石上,以及對待藏石傾其所有的態度上,得到最大尺度的裸露,尤其是他最近在石頭底座上的突破和精進,鍥而不捨,更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在藝術迴歸賞石的當下,當一個人自身的綜合高度和他的石頭很統一的時候,當他的石頭又跟他自己設計製作的底座很統一的時候,底座和具有藝術品潛質的石頭一樣,在自身和觀者的心目中,儼然已經超越詩歌建築音樂宗教而存在了。

"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一直想挑戰張衛來著,還有他的柳石軒,可是一直沒有下手。

就已知的石界的張衛來說,值得我要下手的簡直不堪重負,多得無所適從,也無從下手,不知從哪一面破牆而入。

無從下手,於我,明擺著是一種赤果果的怯懦。這種怯懦,有對高度的知難而退,也有對懂得的生生逃避。

寫張衛,心裡有些隱隱的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曾經大放厥詞,揚言我的文字:一,只寫石頭;二,只寫石頭玩得好的人;三,只寫為石頭做事的人。結果還是賊心不死,初心不易。

張衛三條都佔了,而我一直等待著,有朝一日我能戰勝怯懦和疼痛,寫我所理解的張衛,以及張衛的石頭。但他上半年在太原石展,當著資深前輩的面,說我在石界寫人物,早就可以封筆了,因為已經寫到頂點了,就沒辦法再超越。當時,我瞬間變臉,眼淚奪眶而出。也許是南北差異,我寫過的人兒,始終水土不服。況且,況且,我還沒寫過張衛呢。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對於才情的渴慕,一顆心總是與生俱來的肆無忌憚,一邊搖旗吶喊,一邊飢渴如仇,似乎任何的險阻也消耗不了我對於審美對於藝術的好感和敏銳,也唯有如此,才覺得自己是好好地活著的,而且,活得好好的。

全面地立體地給大夥呈現張衛,我的個人能力顯然還沒有成熟得可以匹配。誰人能寫張衛呢?說到底,只有兩類人,要麼愛人,要麼全才。我始終堅信,那個人,縱然不在今日,但終有一天會出現。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中國當代賞石歷經四十多年,從一開始的資源開發到當下的藝術賞石,像張衛這樣跨越見證影響貫穿整個時代的,目前依舊活躍在賞石殿堂上的,不說絕無僅有,起碼也是鳳毛麟角。

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歷來以精神氣質為暗渡陳倉的中國文人畫越來越受到中西方廣泛的再度認識和重視,而跟幾千年的中國文人畫一脈相承的中國賞石藝術,最深層次揭示的,同樣是中國人獨特的生存狀態,以及在這種狀態中暗流湧動的精神需求。在石界,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張衛,顯然深諳這一點。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在張衛獨特的藏石上,以及對待藏石傾其所有的態度上,得到最大尺度的裸露,尤其是他最近在石頭底座上的突破和精進,鍥而不捨,更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在藝術迴歸賞石的當下,當一個人自身的綜合高度和他的石頭很統一的時候,當他的石頭又跟他自己設計製作的底座很統一的時候,底座和具有藝術品潛質的石頭一樣,在自身和觀者的心目中,儼然已經超越詩歌建築音樂宗教而存在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一直想挑戰張衛來著,還有他的柳石軒,可是一直沒有下手。

就已知的石界的張衛來說,值得我要下手的簡直不堪重負,多得無所適從,也無從下手,不知從哪一面破牆而入。

無從下手,於我,明擺著是一種赤果果的怯懦。這種怯懦,有對高度的知難而退,也有對懂得的生生逃避。

寫張衛,心裡有些隱隱的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曾經大放厥詞,揚言我的文字:一,只寫石頭;二,只寫石頭玩得好的人;三,只寫為石頭做事的人。結果還是賊心不死,初心不易。

張衛三條都佔了,而我一直等待著,有朝一日我能戰勝怯懦和疼痛,寫我所理解的張衛,以及張衛的石頭。但他上半年在太原石展,當著資深前輩的面,說我在石界寫人物,早就可以封筆了,因為已經寫到頂點了,就沒辦法再超越。當時,我瞬間變臉,眼淚奪眶而出。也許是南北差異,我寫過的人兒,始終水土不服。況且,況且,我還沒寫過張衛呢。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對於才情的渴慕,一顆心總是與生俱來的肆無忌憚,一邊搖旗吶喊,一邊飢渴如仇,似乎任何的險阻也消耗不了我對於審美對於藝術的好感和敏銳,也唯有如此,才覺得自己是好好地活著的,而且,活得好好的。

全面地立體地給大夥呈現張衛,我的個人能力顯然還沒有成熟得可以匹配。誰人能寫張衛呢?說到底,只有兩類人,要麼愛人,要麼全才。我始終堅信,那個人,縱然不在今日,但終有一天會出現。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中國當代賞石歷經四十多年,從一開始的資源開發到當下的藝術賞石,像張衛這樣跨越見證影響貫穿整個時代的,目前依舊活躍在賞石殿堂上的,不說絕無僅有,起碼也是鳳毛麟角。

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歷來以精神氣質為暗渡陳倉的中國文人畫越來越受到中西方廣泛的再度認識和重視,而跟幾千年的中國文人畫一脈相承的中國賞石藝術,最深層次揭示的,同樣是中國人獨特的生存狀態,以及在這種狀態中暗流湧動的精神需求。在石界,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張衛,顯然深諳這一點。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在張衛獨特的藏石上,以及對待藏石傾其所有的態度上,得到最大尺度的裸露,尤其是他最近在石頭底座上的突破和精進,鍥而不捨,更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在藝術迴歸賞石的當下,當一個人自身的綜合高度和他的石頭很統一的時候,當他的石頭又跟他自己設計製作的底座很統一的時候,底座和具有藝術品潛質的石頭一樣,在自身和觀者的心目中,儼然已經超越詩歌建築音樂宗教而存在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一直想挑戰張衛來著,還有他的柳石軒,可是一直沒有下手。

就已知的石界的張衛來說,值得我要下手的簡直不堪重負,多得無所適從,也無從下手,不知從哪一面破牆而入。

無從下手,於我,明擺著是一種赤果果的怯懦。這種怯懦,有對高度的知難而退,也有對懂得的生生逃避。

寫張衛,心裡有些隱隱的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曾經大放厥詞,揚言我的文字:一,只寫石頭;二,只寫石頭玩得好的人;三,只寫為石頭做事的人。結果還是賊心不死,初心不易。

張衛三條都佔了,而我一直等待著,有朝一日我能戰勝怯懦和疼痛,寫我所理解的張衛,以及張衛的石頭。但他上半年在太原石展,當著資深前輩的面,說我在石界寫人物,早就可以封筆了,因為已經寫到頂點了,就沒辦法再超越。當時,我瞬間變臉,眼淚奪眶而出。也許是南北差異,我寫過的人兒,始終水土不服。況且,況且,我還沒寫過張衛呢。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對於才情的渴慕,一顆心總是與生俱來的肆無忌憚,一邊搖旗吶喊,一邊飢渴如仇,似乎任何的險阻也消耗不了我對於審美對於藝術的好感和敏銳,也唯有如此,才覺得自己是好好地活著的,而且,活得好好的。

全面地立體地給大夥呈現張衛,我的個人能力顯然還沒有成熟得可以匹配。誰人能寫張衛呢?說到底,只有兩類人,要麼愛人,要麼全才。我始終堅信,那個人,縱然不在今日,但終有一天會出現。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中國當代賞石歷經四十多年,從一開始的資源開發到當下的藝術賞石,像張衛這樣跨越見證影響貫穿整個時代的,目前依舊活躍在賞石殿堂上的,不說絕無僅有,起碼也是鳳毛麟角。

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歷來以精神氣質為暗渡陳倉的中國文人畫越來越受到中西方廣泛的再度認識和重視,而跟幾千年的中國文人畫一脈相承的中國賞石藝術,最深層次揭示的,同樣是中國人獨特的生存狀態,以及在這種狀態中暗流湧動的精神需求。在石界,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張衛,顯然深諳這一點。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在張衛獨特的藏石上,以及對待藏石傾其所有的態度上,得到最大尺度的裸露,尤其是他最近在石頭底座上的突破和精進,鍥而不捨,更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在藝術迴歸賞石的當下,當一個人自身的綜合高度和他的石頭很統一的時候,當他的石頭又跟他自己設計製作的底座很統一的時候,底座和具有藝術品潛質的石頭一樣,在自身和觀者的心目中,儼然已經超越詩歌建築音樂宗教而存在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件長江畫面石,圖7圖8圖9,驚鴻一瞥,過目難忘,我早就窺視。你看畫面上,微波盪漾,倩影清秀,臨水嫩枝,楚楚動人。作者一反常規,拋卻市場上司空見慣的素座,雕刻瘦皺漏透的湖石形為底座,石頭俏拔清雅,底座蒼古矍鑠,一活一枯,立現江南園林生機盎然之一角。

"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一直想挑戰張衛來著,還有他的柳石軒,可是一直沒有下手。

就已知的石界的張衛來說,值得我要下手的簡直不堪重負,多得無所適從,也無從下手,不知從哪一面破牆而入。

無從下手,於我,明擺著是一種赤果果的怯懦。這種怯懦,有對高度的知難而退,也有對懂得的生生逃避。

寫張衛,心裡有些隱隱的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曾經大放厥詞,揚言我的文字:一,只寫石頭;二,只寫石頭玩得好的人;三,只寫為石頭做事的人。結果還是賊心不死,初心不易。

張衛三條都佔了,而我一直等待著,有朝一日我能戰勝怯懦和疼痛,寫我所理解的張衛,以及張衛的石頭。但他上半年在太原石展,當著資深前輩的面,說我在石界寫人物,早就可以封筆了,因為已經寫到頂點了,就沒辦法再超越。當時,我瞬間變臉,眼淚奪眶而出。也許是南北差異,我寫過的人兒,始終水土不服。況且,況且,我還沒寫過張衛呢。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對於才情的渴慕,一顆心總是與生俱來的肆無忌憚,一邊搖旗吶喊,一邊飢渴如仇,似乎任何的險阻也消耗不了我對於審美對於藝術的好感和敏銳,也唯有如此,才覺得自己是好好地活著的,而且,活得好好的。

全面地立體地給大夥呈現張衛,我的個人能力顯然還沒有成熟得可以匹配。誰人能寫張衛呢?說到底,只有兩類人,要麼愛人,要麼全才。我始終堅信,那個人,縱然不在今日,但終有一天會出現。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中國當代賞石歷經四十多年,從一開始的資源開發到當下的藝術賞石,像張衛這樣跨越見證影響貫穿整個時代的,目前依舊活躍在賞石殿堂上的,不說絕無僅有,起碼也是鳳毛麟角。

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歷來以精神氣質為暗渡陳倉的中國文人畫越來越受到中西方廣泛的再度認識和重視,而跟幾千年的中國文人畫一脈相承的中國賞石藝術,最深層次揭示的,同樣是中國人獨特的生存狀態,以及在這種狀態中暗流湧動的精神需求。在石界,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張衛,顯然深諳這一點。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在張衛獨特的藏石上,以及對待藏石傾其所有的態度上,得到最大尺度的裸露,尤其是他最近在石頭底座上的突破和精進,鍥而不捨,更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在藝術迴歸賞石的當下,當一個人自身的綜合高度和他的石頭很統一的時候,當他的石頭又跟他自己設計製作的底座很統一的時候,底座和具有藝術品潛質的石頭一樣,在自身和觀者的心目中,儼然已經超越詩歌建築音樂宗教而存在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件長江畫面石,圖7圖8圖9,驚鴻一瞥,過目難忘,我早就窺視。你看畫面上,微波盪漾,倩影清秀,臨水嫩枝,楚楚動人。作者一反常規,拋卻市場上司空見慣的素座,雕刻瘦皺漏透的湖石形為底座,石頭俏拔清雅,底座蒼古矍鑠,一活一枯,立現江南園林生機盎然之一角。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太湖石,圖10,廣西。人物造型,如持燈閒庭穿廊。作者根據人物的動態和趨勢,信手在其左前方架一湖石形的水岸石橋,一橋而曲徑通幽,整體頗得魏晉之風,又有明末陳洪綬之筆意。蒼然而古拙的生活場景,完美呈現,再次一反底座業界的常態。此款跟上例一起,館主得意,謂之“石骨座”。

"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一直想挑戰張衛來著,還有他的柳石軒,可是一直沒有下手。

就已知的石界的張衛來說,值得我要下手的簡直不堪重負,多得無所適從,也無從下手,不知從哪一面破牆而入。

無從下手,於我,明擺著是一種赤果果的怯懦。這種怯懦,有對高度的知難而退,也有對懂得的生生逃避。

寫張衛,心裡有些隱隱的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曾經大放厥詞,揚言我的文字:一,只寫石頭;二,只寫石頭玩得好的人;三,只寫為石頭做事的人。結果還是賊心不死,初心不易。

張衛三條都佔了,而我一直等待著,有朝一日我能戰勝怯懦和疼痛,寫我所理解的張衛,以及張衛的石頭。但他上半年在太原石展,當著資深前輩的面,說我在石界寫人物,早就可以封筆了,因為已經寫到頂點了,就沒辦法再超越。當時,我瞬間變臉,眼淚奪眶而出。也許是南北差異,我寫過的人兒,始終水土不服。況且,況且,我還沒寫過張衛呢。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對於才情的渴慕,一顆心總是與生俱來的肆無忌憚,一邊搖旗吶喊,一邊飢渴如仇,似乎任何的險阻也消耗不了我對於審美對於藝術的好感和敏銳,也唯有如此,才覺得自己是好好地活著的,而且,活得好好的。

全面地立體地給大夥呈現張衛,我的個人能力顯然還沒有成熟得可以匹配。誰人能寫張衛呢?說到底,只有兩類人,要麼愛人,要麼全才。我始終堅信,那個人,縱然不在今日,但終有一天會出現。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中國當代賞石歷經四十多年,從一開始的資源開發到當下的藝術賞石,像張衛這樣跨越見證影響貫穿整個時代的,目前依舊活躍在賞石殿堂上的,不說絕無僅有,起碼也是鳳毛麟角。

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歷來以精神氣質為暗渡陳倉的中國文人畫越來越受到中西方廣泛的再度認識和重視,而跟幾千年的中國文人畫一脈相承的中國賞石藝術,最深層次揭示的,同樣是中國人獨特的生存狀態,以及在這種狀態中暗流湧動的精神需求。在石界,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張衛,顯然深諳這一點。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在張衛獨特的藏石上,以及對待藏石傾其所有的態度上,得到最大尺度的裸露,尤其是他最近在石頭底座上的突破和精進,鍥而不捨,更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在藝術迴歸賞石的當下,當一個人自身的綜合高度和他的石頭很統一的時候,當他的石頭又跟他自己設計製作的底座很統一的時候,底座和具有藝術品潛質的石頭一樣,在自身和觀者的心目中,儼然已經超越詩歌建築音樂宗教而存在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件長江畫面石,圖7圖8圖9,驚鴻一瞥,過目難忘,我早就窺視。你看畫面上,微波盪漾,倩影清秀,臨水嫩枝,楚楚動人。作者一反常規,拋卻市場上司空見慣的素座,雕刻瘦皺漏透的湖石形為底座,石頭俏拔清雅,底座蒼古矍鑠,一活一枯,立現江南園林生機盎然之一角。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太湖石,圖10,廣西。人物造型,如持燈閒庭穿廊。作者根據人物的動態和趨勢,信手在其左前方架一湖石形的水岸石橋,一橋而曲徑通幽,整體頗得魏晉之風,又有明末陳洪綬之筆意。蒼然而古拙的生活場景,完美呈現,再次一反底座業界的常態。此款跟上例一起,館主得意,謂之“石骨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一直想挑戰張衛來著,還有他的柳石軒,可是一直沒有下手。

就已知的石界的張衛來說,值得我要下手的簡直不堪重負,多得無所適從,也無從下手,不知從哪一面破牆而入。

無從下手,於我,明擺著是一種赤果果的怯懦。這種怯懦,有對高度的知難而退,也有對懂得的生生逃避。

寫張衛,心裡有些隱隱的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曾經大放厥詞,揚言我的文字:一,只寫石頭;二,只寫石頭玩得好的人;三,只寫為石頭做事的人。結果還是賊心不死,初心不易。

張衛三條都佔了,而我一直等待著,有朝一日我能戰勝怯懦和疼痛,寫我所理解的張衛,以及張衛的石頭。但他上半年在太原石展,當著資深前輩的面,說我在石界寫人物,早就可以封筆了,因為已經寫到頂點了,就沒辦法再超越。當時,我瞬間變臉,眼淚奪眶而出。也許是南北差異,我寫過的人兒,始終水土不服。況且,況且,我還沒寫過張衛呢。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對於才情的渴慕,一顆心總是與生俱來的肆無忌憚,一邊搖旗吶喊,一邊飢渴如仇,似乎任何的險阻也消耗不了我對於審美對於藝術的好感和敏銳,也唯有如此,才覺得自己是好好地活著的,而且,活得好好的。

全面地立體地給大夥呈現張衛,我的個人能力顯然還沒有成熟得可以匹配。誰人能寫張衛呢?說到底,只有兩類人,要麼愛人,要麼全才。我始終堅信,那個人,縱然不在今日,但終有一天會出現。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中國當代賞石歷經四十多年,從一開始的資源開發到當下的藝術賞石,像張衛這樣跨越見證影響貫穿整個時代的,目前依舊活躍在賞石殿堂上的,不說絕無僅有,起碼也是鳳毛麟角。

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歷來以精神氣質為暗渡陳倉的中國文人畫越來越受到中西方廣泛的再度認識和重視,而跟幾千年的中國文人畫一脈相承的中國賞石藝術,最深層次揭示的,同樣是中國人獨特的生存狀態,以及在這種狀態中暗流湧動的精神需求。在石界,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張衛,顯然深諳這一點。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在張衛獨特的藏石上,以及對待藏石傾其所有的態度上,得到最大尺度的裸露,尤其是他最近在石頭底座上的突破和精進,鍥而不捨,更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在藝術迴歸賞石的當下,當一個人自身的綜合高度和他的石頭很統一的時候,當他的石頭又跟他自己設計製作的底座很統一的時候,底座和具有藝術品潛質的石頭一樣,在自身和觀者的心目中,儼然已經超越詩歌建築音樂宗教而存在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件長江畫面石,圖7圖8圖9,驚鴻一瞥,過目難忘,我早就窺視。你看畫面上,微波盪漾,倩影清秀,臨水嫩枝,楚楚動人。作者一反常規,拋卻市場上司空見慣的素座,雕刻瘦皺漏透的湖石形為底座,石頭俏拔清雅,底座蒼古矍鑠,一活一枯,立現江南園林生機盎然之一角。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太湖石,圖10,廣西。人物造型,如持燈閒庭穿廊。作者根據人物的動態和趨勢,信手在其左前方架一湖石形的水岸石橋,一橋而曲徑通幽,整體頗得魏晉之風,又有明末陳洪綬之筆意。蒼然而古拙的生活場景,完美呈現,再次一反底座業界的常態。此款跟上例一起,館主得意,謂之“石骨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2

"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一直想挑戰張衛來著,還有他的柳石軒,可是一直沒有下手。

就已知的石界的張衛來說,值得我要下手的簡直不堪重負,多得無所適從,也無從下手,不知從哪一面破牆而入。

無從下手,於我,明擺著是一種赤果果的怯懦。這種怯懦,有對高度的知難而退,也有對懂得的生生逃避。

寫張衛,心裡有些隱隱的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曾經大放厥詞,揚言我的文字:一,只寫石頭;二,只寫石頭玩得好的人;三,只寫為石頭做事的人。結果還是賊心不死,初心不易。

張衛三條都佔了,而我一直等待著,有朝一日我能戰勝怯懦和疼痛,寫我所理解的張衛,以及張衛的石頭。但他上半年在太原石展,當著資深前輩的面,說我在石界寫人物,早就可以封筆了,因為已經寫到頂點了,就沒辦法再超越。當時,我瞬間變臉,眼淚奪眶而出。也許是南北差異,我寫過的人兒,始終水土不服。況且,況且,我還沒寫過張衛呢。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對於才情的渴慕,一顆心總是與生俱來的肆無忌憚,一邊搖旗吶喊,一邊飢渴如仇,似乎任何的險阻也消耗不了我對於審美對於藝術的好感和敏銳,也唯有如此,才覺得自己是好好地活著的,而且,活得好好的。

全面地立體地給大夥呈現張衛,我的個人能力顯然還沒有成熟得可以匹配。誰人能寫張衛呢?說到底,只有兩類人,要麼愛人,要麼全才。我始終堅信,那個人,縱然不在今日,但終有一天會出現。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中國當代賞石歷經四十多年,從一開始的資源開發到當下的藝術賞石,像張衛這樣跨越見證影響貫穿整個時代的,目前依舊活躍在賞石殿堂上的,不說絕無僅有,起碼也是鳳毛麟角。

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歷來以精神氣質為暗渡陳倉的中國文人畫越來越受到中西方廣泛的再度認識和重視,而跟幾千年的中國文人畫一脈相承的中國賞石藝術,最深層次揭示的,同樣是中國人獨特的生存狀態,以及在這種狀態中暗流湧動的精神需求。在石界,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張衛,顯然深諳這一點。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在張衛獨特的藏石上,以及對待藏石傾其所有的態度上,得到最大尺度的裸露,尤其是他最近在石頭底座上的突破和精進,鍥而不捨,更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在藝術迴歸賞石的當下,當一個人自身的綜合高度和他的石頭很統一的時候,當他的石頭又跟他自己設計製作的底座很統一的時候,底座和具有藝術品潛質的石頭一樣,在自身和觀者的心目中,儼然已經超越詩歌建築音樂宗教而存在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件長江畫面石,圖7圖8圖9,驚鴻一瞥,過目難忘,我早就窺視。你看畫面上,微波盪漾,倩影清秀,臨水嫩枝,楚楚動人。作者一反常規,拋卻市場上司空見慣的素座,雕刻瘦皺漏透的湖石形為底座,石頭俏拔清雅,底座蒼古矍鑠,一活一枯,立現江南園林生機盎然之一角。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太湖石,圖10,廣西。人物造型,如持燈閒庭穿廊。作者根據人物的動態和趨勢,信手在其左前方架一湖石形的水岸石橋,一橋而曲徑通幽,整體頗得魏晉之風,又有明末陳洪綬之筆意。蒼然而古拙的生活場景,完美呈現,再次一反底座業界的常態。此款跟上例一起,館主得意,謂之“石骨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2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3

禪意的底座,也是作者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這三款,圖11圖12圖13,前者《伏虎羅漢》,戈壁沙漠漆。羅漢盤腿側坐虎背之上,底座竟然為舊座改制,磐巖間,流雲駐足,世人觀之,頓有絕塵遠世之感,作者名之“絕塵座”。

圖12,《梵相》,四川長江綠泥石。形若結跏趺坐的佛陀,聳肩縮項舉首,側目塵世,惟妙惟肖。底座為一殘荷的反扣,蛀眼斑駁,瘦筋勁脈畢現,迎風不失骨力。此款作者欣然“枯禪座”。

圖13,廣西紅水河石膽石。坐姿人物配以雨點蛀紋殘荷底座,風格意趣同上。


"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一直想挑戰張衛來著,還有他的柳石軒,可是一直沒有下手。

就已知的石界的張衛來說,值得我要下手的簡直不堪重負,多得無所適從,也無從下手,不知從哪一面破牆而入。

無從下手,於我,明擺著是一種赤果果的怯懦。這種怯懦,有對高度的知難而退,也有對懂得的生生逃避。

寫張衛,心裡有些隱隱的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曾經大放厥詞,揚言我的文字:一,只寫石頭;二,只寫石頭玩得好的人;三,只寫為石頭做事的人。結果還是賊心不死,初心不易。

張衛三條都佔了,而我一直等待著,有朝一日我能戰勝怯懦和疼痛,寫我所理解的張衛,以及張衛的石頭。但他上半年在太原石展,當著資深前輩的面,說我在石界寫人物,早就可以封筆了,因為已經寫到頂點了,就沒辦法再超越。當時,我瞬間變臉,眼淚奪眶而出。也許是南北差異,我寫過的人兒,始終水土不服。況且,況且,我還沒寫過張衛呢。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對於才情的渴慕,一顆心總是與生俱來的肆無忌憚,一邊搖旗吶喊,一邊飢渴如仇,似乎任何的險阻也消耗不了我對於審美對於藝術的好感和敏銳,也唯有如此,才覺得自己是好好地活著的,而且,活得好好的。

全面地立體地給大夥呈現張衛,我的個人能力顯然還沒有成熟得可以匹配。誰人能寫張衛呢?說到底,只有兩類人,要麼愛人,要麼全才。我始終堅信,那個人,縱然不在今日,但終有一天會出現。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中國當代賞石歷經四十多年,從一開始的資源開發到當下的藝術賞石,像張衛這樣跨越見證影響貫穿整個時代的,目前依舊活躍在賞石殿堂上的,不說絕無僅有,起碼也是鳳毛麟角。

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歷來以精神氣質為暗渡陳倉的中國文人畫越來越受到中西方廣泛的再度認識和重視,而跟幾千年的中國文人畫一脈相承的中國賞石藝術,最深層次揭示的,同樣是中國人獨特的生存狀態,以及在這種狀態中暗流湧動的精神需求。在石界,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張衛,顯然深諳這一點。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在張衛獨特的藏石上,以及對待藏石傾其所有的態度上,得到最大尺度的裸露,尤其是他最近在石頭底座上的突破和精進,鍥而不捨,更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在藝術迴歸賞石的當下,當一個人自身的綜合高度和他的石頭很統一的時候,當他的石頭又跟他自己設計製作的底座很統一的時候,底座和具有藝術品潛質的石頭一樣,在自身和觀者的心目中,儼然已經超越詩歌建築音樂宗教而存在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件長江畫面石,圖7圖8圖9,驚鴻一瞥,過目難忘,我早就窺視。你看畫面上,微波盪漾,倩影清秀,臨水嫩枝,楚楚動人。作者一反常規,拋卻市場上司空見慣的素座,雕刻瘦皺漏透的湖石形為底座,石頭俏拔清雅,底座蒼古矍鑠,一活一枯,立現江南園林生機盎然之一角。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太湖石,圖10,廣西。人物造型,如持燈閒庭穿廊。作者根據人物的動態和趨勢,信手在其左前方架一湖石形的水岸石橋,一橋而曲徑通幽,整體頗得魏晉之風,又有明末陳洪綬之筆意。蒼然而古拙的生活場景,完美呈現,再次一反底座業界的常態。此款跟上例一起,館主得意,謂之“石骨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2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3

禪意的底座,也是作者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這三款,圖11圖12圖13,前者《伏虎羅漢》,戈壁沙漠漆。羅漢盤腿側坐虎背之上,底座竟然為舊座改制,磐巖間,流雲駐足,世人觀之,頓有絕塵遠世之感,作者名之“絕塵座”。

圖12,《梵相》,四川長江綠泥石。形若結跏趺坐的佛陀,聳肩縮項舉首,側目塵世,惟妙惟肖。底座為一殘荷的反扣,蛀眼斑駁,瘦筋勁脈畢現,迎風不失骨力。此款作者欣然“枯禪座”。

圖13,廣西紅水河石膽石。坐姿人物配以雨點蛀紋殘荷底座,風格意趣同上。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4

"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一直想挑戰張衛來著,還有他的柳石軒,可是一直沒有下手。

就已知的石界的張衛來說,值得我要下手的簡直不堪重負,多得無所適從,也無從下手,不知從哪一面破牆而入。

無從下手,於我,明擺著是一種赤果果的怯懦。這種怯懦,有對高度的知難而退,也有對懂得的生生逃避。

寫張衛,心裡有些隱隱的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曾經大放厥詞,揚言我的文字:一,只寫石頭;二,只寫石頭玩得好的人;三,只寫為石頭做事的人。結果還是賊心不死,初心不易。

張衛三條都佔了,而我一直等待著,有朝一日我能戰勝怯懦和疼痛,寫我所理解的張衛,以及張衛的石頭。但他上半年在太原石展,當著資深前輩的面,說我在石界寫人物,早就可以封筆了,因為已經寫到頂點了,就沒辦法再超越。當時,我瞬間變臉,眼淚奪眶而出。也許是南北差異,我寫過的人兒,始終水土不服。況且,況且,我還沒寫過張衛呢。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對於才情的渴慕,一顆心總是與生俱來的肆無忌憚,一邊搖旗吶喊,一邊飢渴如仇,似乎任何的險阻也消耗不了我對於審美對於藝術的好感和敏銳,也唯有如此,才覺得自己是好好地活著的,而且,活得好好的。

全面地立體地給大夥呈現張衛,我的個人能力顯然還沒有成熟得可以匹配。誰人能寫張衛呢?說到底,只有兩類人,要麼愛人,要麼全才。我始終堅信,那個人,縱然不在今日,但終有一天會出現。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中國當代賞石歷經四十多年,從一開始的資源開發到當下的藝術賞石,像張衛這樣跨越見證影響貫穿整個時代的,目前依舊活躍在賞石殿堂上的,不說絕無僅有,起碼也是鳳毛麟角。

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歷來以精神氣質為暗渡陳倉的中國文人畫越來越受到中西方廣泛的再度認識和重視,而跟幾千年的中國文人畫一脈相承的中國賞石藝術,最深層次揭示的,同樣是中國人獨特的生存狀態,以及在這種狀態中暗流湧動的精神需求。在石界,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張衛,顯然深諳這一點。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在張衛獨特的藏石上,以及對待藏石傾其所有的態度上,得到最大尺度的裸露,尤其是他最近在石頭底座上的突破和精進,鍥而不捨,更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在藝術迴歸賞石的當下,當一個人自身的綜合高度和他的石頭很統一的時候,當他的石頭又跟他自己設計製作的底座很統一的時候,底座和具有藝術品潛質的石頭一樣,在自身和觀者的心目中,儼然已經超越詩歌建築音樂宗教而存在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件長江畫面石,圖7圖8圖9,驚鴻一瞥,過目難忘,我早就窺視。你看畫面上,微波盪漾,倩影清秀,臨水嫩枝,楚楚動人。作者一反常規,拋卻市場上司空見慣的素座,雕刻瘦皺漏透的湖石形為底座,石頭俏拔清雅,底座蒼古矍鑠,一活一枯,立現江南園林生機盎然之一角。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太湖石,圖10,廣西。人物造型,如持燈閒庭穿廊。作者根據人物的動態和趨勢,信手在其左前方架一湖石形的水岸石橋,一橋而曲徑通幽,整體頗得魏晉之風,又有明末陳洪綬之筆意。蒼然而古拙的生活場景,完美呈現,再次一反底座業界的常態。此款跟上例一起,館主得意,謂之“石骨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2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3

禪意的底座,也是作者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這三款,圖11圖12圖13,前者《伏虎羅漢》,戈壁沙漠漆。羅漢盤腿側坐虎背之上,底座竟然為舊座改制,磐巖間,流雲駐足,世人觀之,頓有絕塵遠世之感,作者名之“絕塵座”。

圖12,《梵相》,四川長江綠泥石。形若結跏趺坐的佛陀,聳肩縮項舉首,側目塵世,惟妙惟肖。底座為一殘荷的反扣,蛀眼斑駁,瘦筋勁脈畢現,迎風不失骨力。此款作者欣然“枯禪座”。

圖13,廣西紅水河石膽石。坐姿人物配以雨點蛀紋殘荷底座,風格意趣同上。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5

此石身份罕見,圖14圖15,乃貴州馬場綠,石界皆知貴州安順馬場紅,卻鮮少有見馬場綠者。坐姿人物,安然若素,如如不動。底座也以“蛀眼紋”為主要設計元素,平實自然,同為“枯禪座”,可見作者內心之鐘愛。


"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一直想挑戰張衛來著,還有他的柳石軒,可是一直沒有下手。

就已知的石界的張衛來說,值得我要下手的簡直不堪重負,多得無所適從,也無從下手,不知從哪一面破牆而入。

無從下手,於我,明擺著是一種赤果果的怯懦。這種怯懦,有對高度的知難而退,也有對懂得的生生逃避。

寫張衛,心裡有些隱隱的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曾經大放厥詞,揚言我的文字:一,只寫石頭;二,只寫石頭玩得好的人;三,只寫為石頭做事的人。結果還是賊心不死,初心不易。

張衛三條都佔了,而我一直等待著,有朝一日我能戰勝怯懦和疼痛,寫我所理解的張衛,以及張衛的石頭。但他上半年在太原石展,當著資深前輩的面,說我在石界寫人物,早就可以封筆了,因為已經寫到頂點了,就沒辦法再超越。當時,我瞬間變臉,眼淚奪眶而出。也許是南北差異,我寫過的人兒,始終水土不服。況且,況且,我還沒寫過張衛呢。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對於才情的渴慕,一顆心總是與生俱來的肆無忌憚,一邊搖旗吶喊,一邊飢渴如仇,似乎任何的險阻也消耗不了我對於審美對於藝術的好感和敏銳,也唯有如此,才覺得自己是好好地活著的,而且,活得好好的。

全面地立體地給大夥呈現張衛,我的個人能力顯然還沒有成熟得可以匹配。誰人能寫張衛呢?說到底,只有兩類人,要麼愛人,要麼全才。我始終堅信,那個人,縱然不在今日,但終有一天會出現。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中國當代賞石歷經四十多年,從一開始的資源開發到當下的藝術賞石,像張衛這樣跨越見證影響貫穿整個時代的,目前依舊活躍在賞石殿堂上的,不說絕無僅有,起碼也是鳳毛麟角。

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歷來以精神氣質為暗渡陳倉的中國文人畫越來越受到中西方廣泛的再度認識和重視,而跟幾千年的中國文人畫一脈相承的中國賞石藝術,最深層次揭示的,同樣是中國人獨特的生存狀態,以及在這種狀態中暗流湧動的精神需求。在石界,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張衛,顯然深諳這一點。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在張衛獨特的藏石上,以及對待藏石傾其所有的態度上,得到最大尺度的裸露,尤其是他最近在石頭底座上的突破和精進,鍥而不捨,更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在藝術迴歸賞石的當下,當一個人自身的綜合高度和他的石頭很統一的時候,當他的石頭又跟他自己設計製作的底座很統一的時候,底座和具有藝術品潛質的石頭一樣,在自身和觀者的心目中,儼然已經超越詩歌建築音樂宗教而存在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件長江畫面石,圖7圖8圖9,驚鴻一瞥,過目難忘,我早就窺視。你看畫面上,微波盪漾,倩影清秀,臨水嫩枝,楚楚動人。作者一反常規,拋卻市場上司空見慣的素座,雕刻瘦皺漏透的湖石形為底座,石頭俏拔清雅,底座蒼古矍鑠,一活一枯,立現江南園林生機盎然之一角。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太湖石,圖10,廣西。人物造型,如持燈閒庭穿廊。作者根據人物的動態和趨勢,信手在其左前方架一湖石形的水岸石橋,一橋而曲徑通幽,整體頗得魏晉之風,又有明末陳洪綬之筆意。蒼然而古拙的生活場景,完美呈現,再次一反底座業界的常態。此款跟上例一起,館主得意,謂之“石骨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2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3

禪意的底座,也是作者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這三款,圖11圖12圖13,前者《伏虎羅漢》,戈壁沙漠漆。羅漢盤腿側坐虎背之上,底座竟然為舊座改制,磐巖間,流雲駐足,世人觀之,頓有絕塵遠世之感,作者名之“絕塵座”。

圖12,《梵相》,四川長江綠泥石。形若結跏趺坐的佛陀,聳肩縮項舉首,側目塵世,惟妙惟肖。底座為一殘荷的反扣,蛀眼斑駁,瘦筋勁脈畢現,迎風不失骨力。此款作者欣然“枯禪座”。

圖13,廣西紅水河石膽石。坐姿人物配以雨點蛀紋殘荷底座,風格意趣同上。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5

此石身份罕見,圖14圖15,乃貴州馬場綠,石界皆知貴州安順馬場紅,卻鮮少有見馬場綠者。坐姿人物,安然若素,如如不動。底座也以“蛀眼紋”為主要設計元素,平實自然,同為“枯禪座”,可見作者內心之鐘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6

這款底座,圖16,估計靈感來自古玩路的石几座,但我不懂為什麼設置傾斜面,詢問作者後方知,這裡面有著作者的小心思。原來作者以慈眉善目面帶微笑的長江黃蠟石,代表夢想的豐滿,以幾座的嶙峋,隱喻現實的骨感,上下衝突,以激盪心靈的撞擊。與上面4例,同為枯禪座。


"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一直想挑戰張衛來著,還有他的柳石軒,可是一直沒有下手。

就已知的石界的張衛來說,值得我要下手的簡直不堪重負,多得無所適從,也無從下手,不知從哪一面破牆而入。

無從下手,於我,明擺著是一種赤果果的怯懦。這種怯懦,有對高度的知難而退,也有對懂得的生生逃避。

寫張衛,心裡有些隱隱的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曾經大放厥詞,揚言我的文字:一,只寫石頭;二,只寫石頭玩得好的人;三,只寫為石頭做事的人。結果還是賊心不死,初心不易。

張衛三條都佔了,而我一直等待著,有朝一日我能戰勝怯懦和疼痛,寫我所理解的張衛,以及張衛的石頭。但他上半年在太原石展,當著資深前輩的面,說我在石界寫人物,早就可以封筆了,因為已經寫到頂點了,就沒辦法再超越。當時,我瞬間變臉,眼淚奪眶而出。也許是南北差異,我寫過的人兒,始終水土不服。況且,況且,我還沒寫過張衛呢。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對於才情的渴慕,一顆心總是與生俱來的肆無忌憚,一邊搖旗吶喊,一邊飢渴如仇,似乎任何的險阻也消耗不了我對於審美對於藝術的好感和敏銳,也唯有如此,才覺得自己是好好地活著的,而且,活得好好的。

全面地立體地給大夥呈現張衛,我的個人能力顯然還沒有成熟得可以匹配。誰人能寫張衛呢?說到底,只有兩類人,要麼愛人,要麼全才。我始終堅信,那個人,縱然不在今日,但終有一天會出現。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中國當代賞石歷經四十多年,從一開始的資源開發到當下的藝術賞石,像張衛這樣跨越見證影響貫穿整個時代的,目前依舊活躍在賞石殿堂上的,不說絕無僅有,起碼也是鳳毛麟角。

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歷來以精神氣質為暗渡陳倉的中國文人畫越來越受到中西方廣泛的再度認識和重視,而跟幾千年的中國文人畫一脈相承的中國賞石藝術,最深層次揭示的,同樣是中國人獨特的生存狀態,以及在這種狀態中暗流湧動的精神需求。在石界,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張衛,顯然深諳這一點。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在張衛獨特的藏石上,以及對待藏石傾其所有的態度上,得到最大尺度的裸露,尤其是他最近在石頭底座上的突破和精進,鍥而不捨,更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在藝術迴歸賞石的當下,當一個人自身的綜合高度和他的石頭很統一的時候,當他的石頭又跟他自己設計製作的底座很統一的時候,底座和具有藝術品潛質的石頭一樣,在自身和觀者的心目中,儼然已經超越詩歌建築音樂宗教而存在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件長江畫面石,圖7圖8圖9,驚鴻一瞥,過目難忘,我早就窺視。你看畫面上,微波盪漾,倩影清秀,臨水嫩枝,楚楚動人。作者一反常規,拋卻市場上司空見慣的素座,雕刻瘦皺漏透的湖石形為底座,石頭俏拔清雅,底座蒼古矍鑠,一活一枯,立現江南園林生機盎然之一角。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太湖石,圖10,廣西。人物造型,如持燈閒庭穿廊。作者根據人物的動態和趨勢,信手在其左前方架一湖石形的水岸石橋,一橋而曲徑通幽,整體頗得魏晉之風,又有明末陳洪綬之筆意。蒼然而古拙的生活場景,完美呈現,再次一反底座業界的常態。此款跟上例一起,館主得意,謂之“石骨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2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3

禪意的底座,也是作者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這三款,圖11圖12圖13,前者《伏虎羅漢》,戈壁沙漠漆。羅漢盤腿側坐虎背之上,底座竟然為舊座改制,磐巖間,流雲駐足,世人觀之,頓有絕塵遠世之感,作者名之“絕塵座”。

圖12,《梵相》,四川長江綠泥石。形若結跏趺坐的佛陀,聳肩縮項舉首,側目塵世,惟妙惟肖。底座為一殘荷的反扣,蛀眼斑駁,瘦筋勁脈畢現,迎風不失骨力。此款作者欣然“枯禪座”。

圖13,廣西紅水河石膽石。坐姿人物配以雨點蛀紋殘荷底座,風格意趣同上。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5

此石身份罕見,圖14圖15,乃貴州馬場綠,石界皆知貴州安順馬場紅,卻鮮少有見馬場綠者。坐姿人物,安然若素,如如不動。底座也以“蛀眼紋”為主要設計元素,平實自然,同為“枯禪座”,可見作者內心之鐘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6

這款底座,圖16,估計靈感來自古玩路的石几座,但我不懂為什麼設置傾斜面,詢問作者後方知,這裡面有著作者的小心思。原來作者以慈眉善目面帶微笑的長江黃蠟石,代表夢想的豐滿,以幾座的嶙峋,隱喻現實的骨感,上下衝突,以激盪心靈的撞擊。與上面4例,同為枯禪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7

"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一直想挑戰張衛來著,還有他的柳石軒,可是一直沒有下手。

就已知的石界的張衛來說,值得我要下手的簡直不堪重負,多得無所適從,也無從下手,不知從哪一面破牆而入。

無從下手,於我,明擺著是一種赤果果的怯懦。這種怯懦,有對高度的知難而退,也有對懂得的生生逃避。

寫張衛,心裡有些隱隱的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曾經大放厥詞,揚言我的文字:一,只寫石頭;二,只寫石頭玩得好的人;三,只寫為石頭做事的人。結果還是賊心不死,初心不易。

張衛三條都佔了,而我一直等待著,有朝一日我能戰勝怯懦和疼痛,寫我所理解的張衛,以及張衛的石頭。但他上半年在太原石展,當著資深前輩的面,說我在石界寫人物,早就可以封筆了,因為已經寫到頂點了,就沒辦法再超越。當時,我瞬間變臉,眼淚奪眶而出。也許是南北差異,我寫過的人兒,始終水土不服。況且,況且,我還沒寫過張衛呢。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對於才情的渴慕,一顆心總是與生俱來的肆無忌憚,一邊搖旗吶喊,一邊飢渴如仇,似乎任何的險阻也消耗不了我對於審美對於藝術的好感和敏銳,也唯有如此,才覺得自己是好好地活著的,而且,活得好好的。

全面地立體地給大夥呈現張衛,我的個人能力顯然還沒有成熟得可以匹配。誰人能寫張衛呢?說到底,只有兩類人,要麼愛人,要麼全才。我始終堅信,那個人,縱然不在今日,但終有一天會出現。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中國當代賞石歷經四十多年,從一開始的資源開發到當下的藝術賞石,像張衛這樣跨越見證影響貫穿整個時代的,目前依舊活躍在賞石殿堂上的,不說絕無僅有,起碼也是鳳毛麟角。

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歷來以精神氣質為暗渡陳倉的中國文人畫越來越受到中西方廣泛的再度認識和重視,而跟幾千年的中國文人畫一脈相承的中國賞石藝術,最深層次揭示的,同樣是中國人獨特的生存狀態,以及在這種狀態中暗流湧動的精神需求。在石界,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張衛,顯然深諳這一點。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在張衛獨特的藏石上,以及對待藏石傾其所有的態度上,得到最大尺度的裸露,尤其是他最近在石頭底座上的突破和精進,鍥而不捨,更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在藝術迴歸賞石的當下,當一個人自身的綜合高度和他的石頭很統一的時候,當他的石頭又跟他自己設計製作的底座很統一的時候,底座和具有藝術品潛質的石頭一樣,在自身和觀者的心目中,儼然已經超越詩歌建築音樂宗教而存在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件長江畫面石,圖7圖8圖9,驚鴻一瞥,過目難忘,我早就窺視。你看畫面上,微波盪漾,倩影清秀,臨水嫩枝,楚楚動人。作者一反常規,拋卻市場上司空見慣的素座,雕刻瘦皺漏透的湖石形為底座,石頭俏拔清雅,底座蒼古矍鑠,一活一枯,立現江南園林生機盎然之一角。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太湖石,圖10,廣西。人物造型,如持燈閒庭穿廊。作者根據人物的動態和趨勢,信手在其左前方架一湖石形的水岸石橋,一橋而曲徑通幽,整體頗得魏晉之風,又有明末陳洪綬之筆意。蒼然而古拙的生活場景,完美呈現,再次一反底座業界的常態。此款跟上例一起,館主得意,謂之“石骨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2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3

禪意的底座,也是作者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這三款,圖11圖12圖13,前者《伏虎羅漢》,戈壁沙漠漆。羅漢盤腿側坐虎背之上,底座竟然為舊座改制,磐巖間,流雲駐足,世人觀之,頓有絕塵遠世之感,作者名之“絕塵座”。

圖12,《梵相》,四川長江綠泥石。形若結跏趺坐的佛陀,聳肩縮項舉首,側目塵世,惟妙惟肖。底座為一殘荷的反扣,蛀眼斑駁,瘦筋勁脈畢現,迎風不失骨力。此款作者欣然“枯禪座”。

圖13,廣西紅水河石膽石。坐姿人物配以雨點蛀紋殘荷底座,風格意趣同上。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5

此石身份罕見,圖14圖15,乃貴州馬場綠,石界皆知貴州安順馬場紅,卻鮮少有見馬場綠者。坐姿人物,安然若素,如如不動。底座也以“蛀眼紋”為主要設計元素,平實自然,同為“枯禪座”,可見作者內心之鐘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6

這款底座,圖16,估計靈感來自古玩路的石几座,但我不懂為什麼設置傾斜面,詢問作者後方知,這裡面有著作者的小心思。原來作者以慈眉善目面帶微笑的長江黃蠟石,代表夢想的豐滿,以幾座的嶙峋,隱喻現實的骨感,上下衝突,以激盪心靈的撞擊。與上面4例,同為枯禪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7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8

"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一直想挑戰張衛來著,還有他的柳石軒,可是一直沒有下手。

就已知的石界的張衛來說,值得我要下手的簡直不堪重負,多得無所適從,也無從下手,不知從哪一面破牆而入。

無從下手,於我,明擺著是一種赤果果的怯懦。這種怯懦,有對高度的知難而退,也有對懂得的生生逃避。

寫張衛,心裡有些隱隱的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曾經大放厥詞,揚言我的文字:一,只寫石頭;二,只寫石頭玩得好的人;三,只寫為石頭做事的人。結果還是賊心不死,初心不易。

張衛三條都佔了,而我一直等待著,有朝一日我能戰勝怯懦和疼痛,寫我所理解的張衛,以及張衛的石頭。但他上半年在太原石展,當著資深前輩的面,說我在石界寫人物,早就可以封筆了,因為已經寫到頂點了,就沒辦法再超越。當時,我瞬間變臉,眼淚奪眶而出。也許是南北差異,我寫過的人兒,始終水土不服。況且,況且,我還沒寫過張衛呢。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對於才情的渴慕,一顆心總是與生俱來的肆無忌憚,一邊搖旗吶喊,一邊飢渴如仇,似乎任何的險阻也消耗不了我對於審美對於藝術的好感和敏銳,也唯有如此,才覺得自己是好好地活著的,而且,活得好好的。

全面地立體地給大夥呈現張衛,我的個人能力顯然還沒有成熟得可以匹配。誰人能寫張衛呢?說到底,只有兩類人,要麼愛人,要麼全才。我始終堅信,那個人,縱然不在今日,但終有一天會出現。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中國當代賞石歷經四十多年,從一開始的資源開發到當下的藝術賞石,像張衛這樣跨越見證影響貫穿整個時代的,目前依舊活躍在賞石殿堂上的,不說絕無僅有,起碼也是鳳毛麟角。

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歷來以精神氣質為暗渡陳倉的中國文人畫越來越受到中西方廣泛的再度認識和重視,而跟幾千年的中國文人畫一脈相承的中國賞石藝術,最深層次揭示的,同樣是中國人獨特的生存狀態,以及在這種狀態中暗流湧動的精神需求。在石界,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張衛,顯然深諳這一點。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在張衛獨特的藏石上,以及對待藏石傾其所有的態度上,得到最大尺度的裸露,尤其是他最近在石頭底座上的突破和精進,鍥而不捨,更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在藝術迴歸賞石的當下,當一個人自身的綜合高度和他的石頭很統一的時候,當他的石頭又跟他自己設計製作的底座很統一的時候,底座和具有藝術品潛質的石頭一樣,在自身和觀者的心目中,儼然已經超越詩歌建築音樂宗教而存在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件長江畫面石,圖7圖8圖9,驚鴻一瞥,過目難忘,我早就窺視。你看畫面上,微波盪漾,倩影清秀,臨水嫩枝,楚楚動人。作者一反常規,拋卻市場上司空見慣的素座,雕刻瘦皺漏透的湖石形為底座,石頭俏拔清雅,底座蒼古矍鑠,一活一枯,立現江南園林生機盎然之一角。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太湖石,圖10,廣西。人物造型,如持燈閒庭穿廊。作者根據人物的動態和趨勢,信手在其左前方架一湖石形的水岸石橋,一橋而曲徑通幽,整體頗得魏晉之風,又有明末陳洪綬之筆意。蒼然而古拙的生活場景,完美呈現,再次一反底座業界的常態。此款跟上例一起,館主得意,謂之“石骨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2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3

禪意的底座,也是作者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這三款,圖11圖12圖13,前者《伏虎羅漢》,戈壁沙漠漆。羅漢盤腿側坐虎背之上,底座竟然為舊座改制,磐巖間,流雲駐足,世人觀之,頓有絕塵遠世之感,作者名之“絕塵座”。

圖12,《梵相》,四川長江綠泥石。形若結跏趺坐的佛陀,聳肩縮項舉首,側目塵世,惟妙惟肖。底座為一殘荷的反扣,蛀眼斑駁,瘦筋勁脈畢現,迎風不失骨力。此款作者欣然“枯禪座”。

圖13,廣西紅水河石膽石。坐姿人物配以雨點蛀紋殘荷底座,風格意趣同上。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5

此石身份罕見,圖14圖15,乃貴州馬場綠,石界皆知貴州安順馬場紅,卻鮮少有見馬場綠者。坐姿人物,安然若素,如如不動。底座也以“蛀眼紋”為主要設計元素,平實自然,同為“枯禪座”,可見作者內心之鐘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6

這款底座,圖16,估計靈感來自古玩路的石几座,但我不懂為什麼設置傾斜面,詢問作者後方知,這裡面有著作者的小心思。原來作者以慈眉善目面帶微笑的長江黃蠟石,代表夢想的豐滿,以幾座的嶙峋,隱喻現實的骨感,上下衝突,以激盪心靈的撞擊。與上面4例,同為枯禪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7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8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9

廣西太湖石。圖17圖18圖19,奇峰兀立,峭壁平臺,險夷環生。這底座的創意超乎常人的想象,石頭立在底板四六開處。作者神來飛刀,面向左側黃金分割處,破板鏤空,曲水流觴。整個底座,或雕或留,寫實與寫意相結合,介於形象與抽象之間,共同完成了一個用意象為主題服務的概念性底座。此款底座的突破,作者分外興奮,命名“意象座”。

除了石骨座,絕塵座,枯禪座,意象座,作者的“殘垣座”和“青銅座”,幾次被我捕獲,大為過癮。一個全心全意服務於石頭而為石頭量身打造的底座,上來就為石頭長了志氣——名門望族的石頭,必定明媒正娶。

"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一直想挑戰張衛來著,還有他的柳石軒,可是一直沒有下手。

就已知的石界的張衛來說,值得我要下手的簡直不堪重負,多得無所適從,也無從下手,不知從哪一面破牆而入。

無從下手,於我,明擺著是一種赤果果的怯懦。這種怯懦,有對高度的知難而退,也有對懂得的生生逃避。

寫張衛,心裡有些隱隱的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曾經大放厥詞,揚言我的文字:一,只寫石頭;二,只寫石頭玩得好的人;三,只寫為石頭做事的人。結果還是賊心不死,初心不易。

張衛三條都佔了,而我一直等待著,有朝一日我能戰勝怯懦和疼痛,寫我所理解的張衛,以及張衛的石頭。但他上半年在太原石展,當著資深前輩的面,說我在石界寫人物,早就可以封筆了,因為已經寫到頂點了,就沒辦法再超越。當時,我瞬間變臉,眼淚奪眶而出。也許是南北差異,我寫過的人兒,始終水土不服。況且,況且,我還沒寫過張衛呢。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對於才情的渴慕,一顆心總是與生俱來的肆無忌憚,一邊搖旗吶喊,一邊飢渴如仇,似乎任何的險阻也消耗不了我對於審美對於藝術的好感和敏銳,也唯有如此,才覺得自己是好好地活著的,而且,活得好好的。

全面地立體地給大夥呈現張衛,我的個人能力顯然還沒有成熟得可以匹配。誰人能寫張衛呢?說到底,只有兩類人,要麼愛人,要麼全才。我始終堅信,那個人,縱然不在今日,但終有一天會出現。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中國當代賞石歷經四十多年,從一開始的資源開發到當下的藝術賞石,像張衛這樣跨越見證影響貫穿整個時代的,目前依舊活躍在賞石殿堂上的,不說絕無僅有,起碼也是鳳毛麟角。

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歷來以精神氣質為暗渡陳倉的中國文人畫越來越受到中西方廣泛的再度認識和重視,而跟幾千年的中國文人畫一脈相承的中國賞石藝術,最深層次揭示的,同樣是中國人獨特的生存狀態,以及在這種狀態中暗流湧動的精神需求。在石界,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張衛,顯然深諳這一點。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在張衛獨特的藏石上,以及對待藏石傾其所有的態度上,得到最大尺度的裸露,尤其是他最近在石頭底座上的突破和精進,鍥而不捨,更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在藝術迴歸賞石的當下,當一個人自身的綜合高度和他的石頭很統一的時候,當他的石頭又跟他自己設計製作的底座很統一的時候,底座和具有藝術品潛質的石頭一樣,在自身和觀者的心目中,儼然已經超越詩歌建築音樂宗教而存在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件長江畫面石,圖7圖8圖9,驚鴻一瞥,過目難忘,我早就窺視。你看畫面上,微波盪漾,倩影清秀,臨水嫩枝,楚楚動人。作者一反常規,拋卻市場上司空見慣的素座,雕刻瘦皺漏透的湖石形為底座,石頭俏拔清雅,底座蒼古矍鑠,一活一枯,立現江南園林生機盎然之一角。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太湖石,圖10,廣西。人物造型,如持燈閒庭穿廊。作者根據人物的動態和趨勢,信手在其左前方架一湖石形的水岸石橋,一橋而曲徑通幽,整體頗得魏晉之風,又有明末陳洪綬之筆意。蒼然而古拙的生活場景,完美呈現,再次一反底座業界的常態。此款跟上例一起,館主得意,謂之“石骨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2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3

禪意的底座,也是作者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這三款,圖11圖12圖13,前者《伏虎羅漢》,戈壁沙漠漆。羅漢盤腿側坐虎背之上,底座竟然為舊座改制,磐巖間,流雲駐足,世人觀之,頓有絕塵遠世之感,作者名之“絕塵座”。

圖12,《梵相》,四川長江綠泥石。形若結跏趺坐的佛陀,聳肩縮項舉首,側目塵世,惟妙惟肖。底座為一殘荷的反扣,蛀眼斑駁,瘦筋勁脈畢現,迎風不失骨力。此款作者欣然“枯禪座”。

圖13,廣西紅水河石膽石。坐姿人物配以雨點蛀紋殘荷底座,風格意趣同上。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5

此石身份罕見,圖14圖15,乃貴州馬場綠,石界皆知貴州安順馬場紅,卻鮮少有見馬場綠者。坐姿人物,安然若素,如如不動。底座也以“蛀眼紋”為主要設計元素,平實自然,同為“枯禪座”,可見作者內心之鐘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6

這款底座,圖16,估計靈感來自古玩路的石几座,但我不懂為什麼設置傾斜面,詢問作者後方知,這裡面有著作者的小心思。原來作者以慈眉善目面帶微笑的長江黃蠟石,代表夢想的豐滿,以幾座的嶙峋,隱喻現實的骨感,上下衝突,以激盪心靈的撞擊。與上面4例,同為枯禪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7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8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9

廣西太湖石。圖17圖18圖19,奇峰兀立,峭壁平臺,險夷環生。這底座的創意超乎常人的想象,石頭立在底板四六開處。作者神來飛刀,面向左側黃金分割處,破板鏤空,曲水流觴。整個底座,或雕或留,寫實與寫意相結合,介於形象與抽象之間,共同完成了一個用意象為主題服務的概念性底座。此款底座的突破,作者分外興奮,命名“意象座”。

除了石骨座,絕塵座,枯禪座,意象座,作者的“殘垣座”和“青銅座”,幾次被我捕獲,大為過癮。一個全心全意服務於石頭而為石頭量身打造的底座,上來就為石頭長了志氣——名門望族的石頭,必定明媒正娶。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一直想挑戰張衛來著,還有他的柳石軒,可是一直沒有下手。

就已知的石界的張衛來說,值得我要下手的簡直不堪重負,多得無所適從,也無從下手,不知從哪一面破牆而入。

無從下手,於我,明擺著是一種赤果果的怯懦。這種怯懦,有對高度的知難而退,也有對懂得的生生逃避。

寫張衛,心裡有些隱隱的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曾經大放厥詞,揚言我的文字:一,只寫石頭;二,只寫石頭玩得好的人;三,只寫為石頭做事的人。結果還是賊心不死,初心不易。

張衛三條都佔了,而我一直等待著,有朝一日我能戰勝怯懦和疼痛,寫我所理解的張衛,以及張衛的石頭。但他上半年在太原石展,當著資深前輩的面,說我在石界寫人物,早就可以封筆了,因為已經寫到頂點了,就沒辦法再超越。當時,我瞬間變臉,眼淚奪眶而出。也許是南北差異,我寫過的人兒,始終水土不服。況且,況且,我還沒寫過張衛呢。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對於才情的渴慕,一顆心總是與生俱來的肆無忌憚,一邊搖旗吶喊,一邊飢渴如仇,似乎任何的險阻也消耗不了我對於審美對於藝術的好感和敏銳,也唯有如此,才覺得自己是好好地活著的,而且,活得好好的。

全面地立體地給大夥呈現張衛,我的個人能力顯然還沒有成熟得可以匹配。誰人能寫張衛呢?說到底,只有兩類人,要麼愛人,要麼全才。我始終堅信,那個人,縱然不在今日,但終有一天會出現。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中國當代賞石歷經四十多年,從一開始的資源開發到當下的藝術賞石,像張衛這樣跨越見證影響貫穿整個時代的,目前依舊活躍在賞石殿堂上的,不說絕無僅有,起碼也是鳳毛麟角。

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歷來以精神氣質為暗渡陳倉的中國文人畫越來越受到中西方廣泛的再度認識和重視,而跟幾千年的中國文人畫一脈相承的中國賞石藝術,最深層次揭示的,同樣是中國人獨特的生存狀態,以及在這種狀態中暗流湧動的精神需求。在石界,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張衛,顯然深諳這一點。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在張衛獨特的藏石上,以及對待藏石傾其所有的態度上,得到最大尺度的裸露,尤其是他最近在石頭底座上的突破和精進,鍥而不捨,更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在藝術迴歸賞石的當下,當一個人自身的綜合高度和他的石頭很統一的時候,當他的石頭又跟他自己設計製作的底座很統一的時候,底座和具有藝術品潛質的石頭一樣,在自身和觀者的心目中,儼然已經超越詩歌建築音樂宗教而存在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件長江畫面石,圖7圖8圖9,驚鴻一瞥,過目難忘,我早就窺視。你看畫面上,微波盪漾,倩影清秀,臨水嫩枝,楚楚動人。作者一反常規,拋卻市場上司空見慣的素座,雕刻瘦皺漏透的湖石形為底座,石頭俏拔清雅,底座蒼古矍鑠,一活一枯,立現江南園林生機盎然之一角。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太湖石,圖10,廣西。人物造型,如持燈閒庭穿廊。作者根據人物的動態和趨勢,信手在其左前方架一湖石形的水岸石橋,一橋而曲徑通幽,整體頗得魏晉之風,又有明末陳洪綬之筆意。蒼然而古拙的生活場景,完美呈現,再次一反底座業界的常態。此款跟上例一起,館主得意,謂之“石骨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2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3

禪意的底座,也是作者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這三款,圖11圖12圖13,前者《伏虎羅漢》,戈壁沙漠漆。羅漢盤腿側坐虎背之上,底座竟然為舊座改制,磐巖間,流雲駐足,世人觀之,頓有絕塵遠世之感,作者名之“絕塵座”。

圖12,《梵相》,四川長江綠泥石。形若結跏趺坐的佛陀,聳肩縮項舉首,側目塵世,惟妙惟肖。底座為一殘荷的反扣,蛀眼斑駁,瘦筋勁脈畢現,迎風不失骨力。此款作者欣然“枯禪座”。

圖13,廣西紅水河石膽石。坐姿人物配以雨點蛀紋殘荷底座,風格意趣同上。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5

此石身份罕見,圖14圖15,乃貴州馬場綠,石界皆知貴州安順馬場紅,卻鮮少有見馬場綠者。坐姿人物,安然若素,如如不動。底座也以“蛀眼紋”為主要設計元素,平實自然,同為“枯禪座”,可見作者內心之鐘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6

這款底座,圖16,估計靈感來自古玩路的石几座,但我不懂為什麼設置傾斜面,詢問作者後方知,這裡面有著作者的小心思。原來作者以慈眉善目面帶微笑的長江黃蠟石,代表夢想的豐滿,以幾座的嶙峋,隱喻現實的骨感,上下衝突,以激盪心靈的撞擊。與上面4例,同為枯禪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7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8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9

廣西太湖石。圖17圖18圖19,奇峰兀立,峭壁平臺,險夷環生。這底座的創意超乎常人的想象,石頭立在底板四六開處。作者神來飛刀,面向左側黃金分割處,破板鏤空,曲水流觴。整個底座,或雕或留,寫實與寫意相結合,介於形象與抽象之間,共同完成了一個用意象為主題服務的概念性底座。此款底座的突破,作者分外興奮,命名“意象座”。

除了石骨座,絕塵座,枯禪座,意象座,作者的“殘垣座”和“青銅座”,幾次被我捕獲,大為過癮。一個全心全意服務於石頭而為石頭量身打造的底座,上來就為石頭長了志氣——名門望族的石頭,必定明媒正娶。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一直想挑戰張衛來著,還有他的柳石軒,可是一直沒有下手。

就已知的石界的張衛來說,值得我要下手的簡直不堪重負,多得無所適從,也無從下手,不知從哪一面破牆而入。

無從下手,於我,明擺著是一種赤果果的怯懦。這種怯懦,有對高度的知難而退,也有對懂得的生生逃避。

寫張衛,心裡有些隱隱的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曾經大放厥詞,揚言我的文字:一,只寫石頭;二,只寫石頭玩得好的人;三,只寫為石頭做事的人。結果還是賊心不死,初心不易。

張衛三條都佔了,而我一直等待著,有朝一日我能戰勝怯懦和疼痛,寫我所理解的張衛,以及張衛的石頭。但他上半年在太原石展,當著資深前輩的面,說我在石界寫人物,早就可以封筆了,因為已經寫到頂點了,就沒辦法再超越。當時,我瞬間變臉,眼淚奪眶而出。也許是南北差異,我寫過的人兒,始終水土不服。況且,況且,我還沒寫過張衛呢。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對於才情的渴慕,一顆心總是與生俱來的肆無忌憚,一邊搖旗吶喊,一邊飢渴如仇,似乎任何的險阻也消耗不了我對於審美對於藝術的好感和敏銳,也唯有如此,才覺得自己是好好地活著的,而且,活得好好的。

全面地立體地給大夥呈現張衛,我的個人能力顯然還沒有成熟得可以匹配。誰人能寫張衛呢?說到底,只有兩類人,要麼愛人,要麼全才。我始終堅信,那個人,縱然不在今日,但終有一天會出現。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中國當代賞石歷經四十多年,從一開始的資源開發到當下的藝術賞石,像張衛這樣跨越見證影響貫穿整個時代的,目前依舊活躍在賞石殿堂上的,不說絕無僅有,起碼也是鳳毛麟角。

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歷來以精神氣質為暗渡陳倉的中國文人畫越來越受到中西方廣泛的再度認識和重視,而跟幾千年的中國文人畫一脈相承的中國賞石藝術,最深層次揭示的,同樣是中國人獨特的生存狀態,以及在這種狀態中暗流湧動的精神需求。在石界,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張衛,顯然深諳這一點。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在張衛獨特的藏石上,以及對待藏石傾其所有的態度上,得到最大尺度的裸露,尤其是他最近在石頭底座上的突破和精進,鍥而不捨,更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在藝術迴歸賞石的當下,當一個人自身的綜合高度和他的石頭很統一的時候,當他的石頭又跟他自己設計製作的底座很統一的時候,底座和具有藝術品潛質的石頭一樣,在自身和觀者的心目中,儼然已經超越詩歌建築音樂宗教而存在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件長江畫面石,圖7圖8圖9,驚鴻一瞥,過目難忘,我早就窺視。你看畫面上,微波盪漾,倩影清秀,臨水嫩枝,楚楚動人。作者一反常規,拋卻市場上司空見慣的素座,雕刻瘦皺漏透的湖石形為底座,石頭俏拔清雅,底座蒼古矍鑠,一活一枯,立現江南園林生機盎然之一角。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太湖石,圖10,廣西。人物造型,如持燈閒庭穿廊。作者根據人物的動態和趨勢,信手在其左前方架一湖石形的水岸石橋,一橋而曲徑通幽,整體頗得魏晉之風,又有明末陳洪綬之筆意。蒼然而古拙的生活場景,完美呈現,再次一反底座業界的常態。此款跟上例一起,館主得意,謂之“石骨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2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3

禪意的底座,也是作者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這三款,圖11圖12圖13,前者《伏虎羅漢》,戈壁沙漠漆。羅漢盤腿側坐虎背之上,底座竟然為舊座改制,磐巖間,流雲駐足,世人觀之,頓有絕塵遠世之感,作者名之“絕塵座”。

圖12,《梵相》,四川長江綠泥石。形若結跏趺坐的佛陀,聳肩縮項舉首,側目塵世,惟妙惟肖。底座為一殘荷的反扣,蛀眼斑駁,瘦筋勁脈畢現,迎風不失骨力。此款作者欣然“枯禪座”。

圖13,廣西紅水河石膽石。坐姿人物配以雨點蛀紋殘荷底座,風格意趣同上。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5

此石身份罕見,圖14圖15,乃貴州馬場綠,石界皆知貴州安順馬場紅,卻鮮少有見馬場綠者。坐姿人物,安然若素,如如不動。底座也以“蛀眼紋”為主要設計元素,平實自然,同為“枯禪座”,可見作者內心之鐘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6

這款底座,圖16,估計靈感來自古玩路的石几座,但我不懂為什麼設置傾斜面,詢問作者後方知,這裡面有著作者的小心思。原來作者以慈眉善目面帶微笑的長江黃蠟石,代表夢想的豐滿,以幾座的嶙峋,隱喻現實的骨感,上下衝突,以激盪心靈的撞擊。與上面4例,同為枯禪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7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8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9

廣西太湖石。圖17圖18圖19,奇峰兀立,峭壁平臺,險夷環生。這底座的創意超乎常人的想象,石頭立在底板四六開處。作者神來飛刀,面向左側黃金分割處,破板鏤空,曲水流觴。整個底座,或雕或留,寫實與寫意相結合,介於形象與抽象之間,共同完成了一個用意象為主題服務的概念性底座。此款底座的突破,作者分外興奮,命名“意象座”。

除了石骨座,絕塵座,枯禪座,意象座,作者的“殘垣座”和“青銅座”,幾次被我捕獲,大為過癮。一個全心全意服務於石頭而為石頭量身打造的底座,上來就為石頭長了志氣——名門望族的石頭,必定明媒正娶。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2

圖20長江燙畫石,與圖21太湖石,同為女性題材。所不同的是,燙畫石畫面上,唐女當風,衣袂飄飄,絕世獨立於斷壁殘垣之上,彷彿在放逐一將成名、江山一統的霸業雄計。太湖造型石上,一佳人,婷婷嫋嫋,傾國傾城,婀娜起舞,活力四射。

作者有意,兩方石頭都用“殘垣座”立石立意,無關畫面與造型之間的區別。

殘垣座,容易給人從歷史的長河裡有生命在前赴後繼的感覺,就好像新的秩序誕生在舊有的廢墟上之感。除了強烈渲染出歷史遺址的厚重,以及歲月綿長的沉澱外,兩個底座細節上又有立又有破的幾個關鍵性的處理,讓我大為折服,歎為觀止。

同樣的又有立又有破的細節,體現在圖22,殘破的水缸,斜置的陶罐,遺落的缸沿,跟底座的經年陳舊,過度得非常和諧完美,又跟畫面的生活氣息相得益彰。


"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一直想挑戰張衛來著,還有他的柳石軒,可是一直沒有下手。

就已知的石界的張衛來說,值得我要下手的簡直不堪重負,多得無所適從,也無從下手,不知從哪一面破牆而入。

無從下手,於我,明擺著是一種赤果果的怯懦。這種怯懦,有對高度的知難而退,也有對懂得的生生逃避。

寫張衛,心裡有些隱隱的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曾經大放厥詞,揚言我的文字:一,只寫石頭;二,只寫石頭玩得好的人;三,只寫為石頭做事的人。結果還是賊心不死,初心不易。

張衛三條都佔了,而我一直等待著,有朝一日我能戰勝怯懦和疼痛,寫我所理解的張衛,以及張衛的石頭。但他上半年在太原石展,當著資深前輩的面,說我在石界寫人物,早就可以封筆了,因為已經寫到頂點了,就沒辦法再超越。當時,我瞬間變臉,眼淚奪眶而出。也許是南北差異,我寫過的人兒,始終水土不服。況且,況且,我還沒寫過張衛呢。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對於才情的渴慕,一顆心總是與生俱來的肆無忌憚,一邊搖旗吶喊,一邊飢渴如仇,似乎任何的險阻也消耗不了我對於審美對於藝術的好感和敏銳,也唯有如此,才覺得自己是好好地活著的,而且,活得好好的。

全面地立體地給大夥呈現張衛,我的個人能力顯然還沒有成熟得可以匹配。誰人能寫張衛呢?說到底,只有兩類人,要麼愛人,要麼全才。我始終堅信,那個人,縱然不在今日,但終有一天會出現。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中國當代賞石歷經四十多年,從一開始的資源開發到當下的藝術賞石,像張衛這樣跨越見證影響貫穿整個時代的,目前依舊活躍在賞石殿堂上的,不說絕無僅有,起碼也是鳳毛麟角。

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歷來以精神氣質為暗渡陳倉的中國文人畫越來越受到中西方廣泛的再度認識和重視,而跟幾千年的中國文人畫一脈相承的中國賞石藝術,最深層次揭示的,同樣是中國人獨特的生存狀態,以及在這種狀態中暗流湧動的精神需求。在石界,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張衛,顯然深諳這一點。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在張衛獨特的藏石上,以及對待藏石傾其所有的態度上,得到最大尺度的裸露,尤其是他最近在石頭底座上的突破和精進,鍥而不捨,更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在藝術迴歸賞石的當下,當一個人自身的綜合高度和他的石頭很統一的時候,當他的石頭又跟他自己設計製作的底座很統一的時候,底座和具有藝術品潛質的石頭一樣,在自身和觀者的心目中,儼然已經超越詩歌建築音樂宗教而存在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件長江畫面石,圖7圖8圖9,驚鴻一瞥,過目難忘,我早就窺視。你看畫面上,微波盪漾,倩影清秀,臨水嫩枝,楚楚動人。作者一反常規,拋卻市場上司空見慣的素座,雕刻瘦皺漏透的湖石形為底座,石頭俏拔清雅,底座蒼古矍鑠,一活一枯,立現江南園林生機盎然之一角。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太湖石,圖10,廣西。人物造型,如持燈閒庭穿廊。作者根據人物的動態和趨勢,信手在其左前方架一湖石形的水岸石橋,一橋而曲徑通幽,整體頗得魏晉之風,又有明末陳洪綬之筆意。蒼然而古拙的生活場景,完美呈現,再次一反底座業界的常態。此款跟上例一起,館主得意,謂之“石骨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2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3

禪意的底座,也是作者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這三款,圖11圖12圖13,前者《伏虎羅漢》,戈壁沙漠漆。羅漢盤腿側坐虎背之上,底座竟然為舊座改制,磐巖間,流雲駐足,世人觀之,頓有絕塵遠世之感,作者名之“絕塵座”。

圖12,《梵相》,四川長江綠泥石。形若結跏趺坐的佛陀,聳肩縮項舉首,側目塵世,惟妙惟肖。底座為一殘荷的反扣,蛀眼斑駁,瘦筋勁脈畢現,迎風不失骨力。此款作者欣然“枯禪座”。

圖13,廣西紅水河石膽石。坐姿人物配以雨點蛀紋殘荷底座,風格意趣同上。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5

此石身份罕見,圖14圖15,乃貴州馬場綠,石界皆知貴州安順馬場紅,卻鮮少有見馬場綠者。坐姿人物,安然若素,如如不動。底座也以“蛀眼紋”為主要設計元素,平實自然,同為“枯禪座”,可見作者內心之鐘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6

這款底座,圖16,估計靈感來自古玩路的石几座,但我不懂為什麼設置傾斜面,詢問作者後方知,這裡面有著作者的小心思。原來作者以慈眉善目面帶微笑的長江黃蠟石,代表夢想的豐滿,以幾座的嶙峋,隱喻現實的骨感,上下衝突,以激盪心靈的撞擊。與上面4例,同為枯禪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7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8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9

廣西太湖石。圖17圖18圖19,奇峰兀立,峭壁平臺,險夷環生。這底座的創意超乎常人的想象,石頭立在底板四六開處。作者神來飛刀,面向左側黃金分割處,破板鏤空,曲水流觴。整個底座,或雕或留,寫實與寫意相結合,介於形象與抽象之間,共同完成了一個用意象為主題服務的概念性底座。此款底座的突破,作者分外興奮,命名“意象座”。

除了石骨座,絕塵座,枯禪座,意象座,作者的“殘垣座”和“青銅座”,幾次被我捕獲,大為過癮。一個全心全意服務於石頭而為石頭量身打造的底座,上來就為石頭長了志氣——名門望族的石頭,必定明媒正娶。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2

圖20長江燙畫石,與圖21太湖石,同為女性題材。所不同的是,燙畫石畫面上,唐女當風,衣袂飄飄,絕世獨立於斷壁殘垣之上,彷彿在放逐一將成名、江山一統的霸業雄計。太湖造型石上,一佳人,婷婷嫋嫋,傾國傾城,婀娜起舞,活力四射。

作者有意,兩方石頭都用“殘垣座”立石立意,無關畫面與造型之間的區別。

殘垣座,容易給人從歷史的長河裡有生命在前赴後繼的感覺,就好像新的秩序誕生在舊有的廢墟上之感。除了強烈渲染出歷史遺址的厚重,以及歲月綿長的沉澱外,兩個底座細節上又有立又有破的幾個關鍵性的處理,讓我大為折服,歎為觀止。

同樣的又有立又有破的細節,體現在圖22,殘破的水缸,斜置的陶罐,遺落的缸沿,跟底座的經年陳舊,過度得非常和諧完美,又跟畫面的生活氣息相得益彰。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3

這是在原底座上的改良,圖23。也許作者見不得原款的一板一眼,也許審美終將疲軟,作者興起,一舉打破原先的招式。

來賓石。蹲坐的醒獅不怒自威,蛀眼滄桑的底座時光久遠,彷彿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巨獅昂首,面露堅毅。它似乎用它的不屈默默地在告訴人們,在它身後,守望的,或許不是一生,而是若干個世紀。


"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一直想挑戰張衛來著,還有他的柳石軒,可是一直沒有下手。

就已知的石界的張衛來說,值得我要下手的簡直不堪重負,多得無所適從,也無從下手,不知從哪一面破牆而入。

無從下手,於我,明擺著是一種赤果果的怯懦。這種怯懦,有對高度的知難而退,也有對懂得的生生逃避。

寫張衛,心裡有些隱隱的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曾經大放厥詞,揚言我的文字:一,只寫石頭;二,只寫石頭玩得好的人;三,只寫為石頭做事的人。結果還是賊心不死,初心不易。

張衛三條都佔了,而我一直等待著,有朝一日我能戰勝怯懦和疼痛,寫我所理解的張衛,以及張衛的石頭。但他上半年在太原石展,當著資深前輩的面,說我在石界寫人物,早就可以封筆了,因為已經寫到頂點了,就沒辦法再超越。當時,我瞬間變臉,眼淚奪眶而出。也許是南北差異,我寫過的人兒,始終水土不服。況且,況且,我還沒寫過張衛呢。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對於才情的渴慕,一顆心總是與生俱來的肆無忌憚,一邊搖旗吶喊,一邊飢渴如仇,似乎任何的險阻也消耗不了我對於審美對於藝術的好感和敏銳,也唯有如此,才覺得自己是好好地活著的,而且,活得好好的。

全面地立體地給大夥呈現張衛,我的個人能力顯然還沒有成熟得可以匹配。誰人能寫張衛呢?說到底,只有兩類人,要麼愛人,要麼全才。我始終堅信,那個人,縱然不在今日,但終有一天會出現。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中國當代賞石歷經四十多年,從一開始的資源開發到當下的藝術賞石,像張衛這樣跨越見證影響貫穿整個時代的,目前依舊活躍在賞石殿堂上的,不說絕無僅有,起碼也是鳳毛麟角。

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歷來以精神氣質為暗渡陳倉的中國文人畫越來越受到中西方廣泛的再度認識和重視,而跟幾千年的中國文人畫一脈相承的中國賞石藝術,最深層次揭示的,同樣是中國人獨特的生存狀態,以及在這種狀態中暗流湧動的精神需求。在石界,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張衛,顯然深諳這一點。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在張衛獨特的藏石上,以及對待藏石傾其所有的態度上,得到最大尺度的裸露,尤其是他最近在石頭底座上的突破和精進,鍥而不捨,更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在藝術迴歸賞石的當下,當一個人自身的綜合高度和他的石頭很統一的時候,當他的石頭又跟他自己設計製作的底座很統一的時候,底座和具有藝術品潛質的石頭一樣,在自身和觀者的心目中,儼然已經超越詩歌建築音樂宗教而存在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件長江畫面石,圖7圖8圖9,驚鴻一瞥,過目難忘,我早就窺視。你看畫面上,微波盪漾,倩影清秀,臨水嫩枝,楚楚動人。作者一反常規,拋卻市場上司空見慣的素座,雕刻瘦皺漏透的湖石形為底座,石頭俏拔清雅,底座蒼古矍鑠,一活一枯,立現江南園林生機盎然之一角。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太湖石,圖10,廣西。人物造型,如持燈閒庭穿廊。作者根據人物的動態和趨勢,信手在其左前方架一湖石形的水岸石橋,一橋而曲徑通幽,整體頗得魏晉之風,又有明末陳洪綬之筆意。蒼然而古拙的生活場景,完美呈現,再次一反底座業界的常態。此款跟上例一起,館主得意,謂之“石骨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2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3

禪意的底座,也是作者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這三款,圖11圖12圖13,前者《伏虎羅漢》,戈壁沙漠漆。羅漢盤腿側坐虎背之上,底座竟然為舊座改制,磐巖間,流雲駐足,世人觀之,頓有絕塵遠世之感,作者名之“絕塵座”。

圖12,《梵相》,四川長江綠泥石。形若結跏趺坐的佛陀,聳肩縮項舉首,側目塵世,惟妙惟肖。底座為一殘荷的反扣,蛀眼斑駁,瘦筋勁脈畢現,迎風不失骨力。此款作者欣然“枯禪座”。

圖13,廣西紅水河石膽石。坐姿人物配以雨點蛀紋殘荷底座,風格意趣同上。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5

此石身份罕見,圖14圖15,乃貴州馬場綠,石界皆知貴州安順馬場紅,卻鮮少有見馬場綠者。坐姿人物,安然若素,如如不動。底座也以“蛀眼紋”為主要設計元素,平實自然,同為“枯禪座”,可見作者內心之鐘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6

這款底座,圖16,估計靈感來自古玩路的石几座,但我不懂為什麼設置傾斜面,詢問作者後方知,這裡面有著作者的小心思。原來作者以慈眉善目面帶微笑的長江黃蠟石,代表夢想的豐滿,以幾座的嶙峋,隱喻現實的骨感,上下衝突,以激盪心靈的撞擊。與上面4例,同為枯禪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7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8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9

廣西太湖石。圖17圖18圖19,奇峰兀立,峭壁平臺,險夷環生。這底座的創意超乎常人的想象,石頭立在底板四六開處。作者神來飛刀,面向左側黃金分割處,破板鏤空,曲水流觴。整個底座,或雕或留,寫實與寫意相結合,介於形象與抽象之間,共同完成了一個用意象為主題服務的概念性底座。此款底座的突破,作者分外興奮,命名“意象座”。

除了石骨座,絕塵座,枯禪座,意象座,作者的“殘垣座”和“青銅座”,幾次被我捕獲,大為過癮。一個全心全意服務於石頭而為石頭量身打造的底座,上來就為石頭長了志氣——名門望族的石頭,必定明媒正娶。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2

圖20長江燙畫石,與圖21太湖石,同為女性題材。所不同的是,燙畫石畫面上,唐女當風,衣袂飄飄,絕世獨立於斷壁殘垣之上,彷彿在放逐一將成名、江山一統的霸業雄計。太湖造型石上,一佳人,婷婷嫋嫋,傾國傾城,婀娜起舞,活力四射。

作者有意,兩方石頭都用“殘垣座”立石立意,無關畫面與造型之間的區別。

殘垣座,容易給人從歷史的長河裡有生命在前赴後繼的感覺,就好像新的秩序誕生在舊有的廢墟上之感。除了強烈渲染出歷史遺址的厚重,以及歲月綿長的沉澱外,兩個底座細節上又有立又有破的幾個關鍵性的處理,讓我大為折服,歎為觀止。

同樣的又有立又有破的細節,體現在圖22,殘破的水缸,斜置的陶罐,遺落的缸沿,跟底座的經年陳舊,過度得非常和諧完美,又跟畫面的生活氣息相得益彰。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3

這是在原底座上的改良,圖23。也許作者見不得原款的一板一眼,也許審美終將疲軟,作者興起,一舉打破原先的招式。

來賓石。蹲坐的醒獅不怒自威,蛀眼滄桑的底座時光久遠,彷彿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巨獅昂首,面露堅毅。它似乎用它的不屈默默地在告訴人們,在它身後,守望的,或許不是一生,而是若干個世紀。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4

"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一直想挑戰張衛來著,還有他的柳石軒,可是一直沒有下手。

就已知的石界的張衛來說,值得我要下手的簡直不堪重負,多得無所適從,也無從下手,不知從哪一面破牆而入。

無從下手,於我,明擺著是一種赤果果的怯懦。這種怯懦,有對高度的知難而退,也有對懂得的生生逃避。

寫張衛,心裡有些隱隱的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曾經大放厥詞,揚言我的文字:一,只寫石頭;二,只寫石頭玩得好的人;三,只寫為石頭做事的人。結果還是賊心不死,初心不易。

張衛三條都佔了,而我一直等待著,有朝一日我能戰勝怯懦和疼痛,寫我所理解的張衛,以及張衛的石頭。但他上半年在太原石展,當著資深前輩的面,說我在石界寫人物,早就可以封筆了,因為已經寫到頂點了,就沒辦法再超越。當時,我瞬間變臉,眼淚奪眶而出。也許是南北差異,我寫過的人兒,始終水土不服。況且,況且,我還沒寫過張衛呢。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對於才情的渴慕,一顆心總是與生俱來的肆無忌憚,一邊搖旗吶喊,一邊飢渴如仇,似乎任何的險阻也消耗不了我對於審美對於藝術的好感和敏銳,也唯有如此,才覺得自己是好好地活著的,而且,活得好好的。

全面地立體地給大夥呈現張衛,我的個人能力顯然還沒有成熟得可以匹配。誰人能寫張衛呢?說到底,只有兩類人,要麼愛人,要麼全才。我始終堅信,那個人,縱然不在今日,但終有一天會出現。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中國當代賞石歷經四十多年,從一開始的資源開發到當下的藝術賞石,像張衛這樣跨越見證影響貫穿整個時代的,目前依舊活躍在賞石殿堂上的,不說絕無僅有,起碼也是鳳毛麟角。

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歷來以精神氣質為暗渡陳倉的中國文人畫越來越受到中西方廣泛的再度認識和重視,而跟幾千年的中國文人畫一脈相承的中國賞石藝術,最深層次揭示的,同樣是中國人獨特的生存狀態,以及在這種狀態中暗流湧動的精神需求。在石界,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張衛,顯然深諳這一點。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在張衛獨特的藏石上,以及對待藏石傾其所有的態度上,得到最大尺度的裸露,尤其是他最近在石頭底座上的突破和精進,鍥而不捨,更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在藝術迴歸賞石的當下,當一個人自身的綜合高度和他的石頭很統一的時候,當他的石頭又跟他自己設計製作的底座很統一的時候,底座和具有藝術品潛質的石頭一樣,在自身和觀者的心目中,儼然已經超越詩歌建築音樂宗教而存在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件長江畫面石,圖7圖8圖9,驚鴻一瞥,過目難忘,我早就窺視。你看畫面上,微波盪漾,倩影清秀,臨水嫩枝,楚楚動人。作者一反常規,拋卻市場上司空見慣的素座,雕刻瘦皺漏透的湖石形為底座,石頭俏拔清雅,底座蒼古矍鑠,一活一枯,立現江南園林生機盎然之一角。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太湖石,圖10,廣西。人物造型,如持燈閒庭穿廊。作者根據人物的動態和趨勢,信手在其左前方架一湖石形的水岸石橋,一橋而曲徑通幽,整體頗得魏晉之風,又有明末陳洪綬之筆意。蒼然而古拙的生活場景,完美呈現,再次一反底座業界的常態。此款跟上例一起,館主得意,謂之“石骨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2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3

禪意的底座,也是作者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這三款,圖11圖12圖13,前者《伏虎羅漢》,戈壁沙漠漆。羅漢盤腿側坐虎背之上,底座竟然為舊座改制,磐巖間,流雲駐足,世人觀之,頓有絕塵遠世之感,作者名之“絕塵座”。

圖12,《梵相》,四川長江綠泥石。形若結跏趺坐的佛陀,聳肩縮項舉首,側目塵世,惟妙惟肖。底座為一殘荷的反扣,蛀眼斑駁,瘦筋勁脈畢現,迎風不失骨力。此款作者欣然“枯禪座”。

圖13,廣西紅水河石膽石。坐姿人物配以雨點蛀紋殘荷底座,風格意趣同上。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5

此石身份罕見,圖14圖15,乃貴州馬場綠,石界皆知貴州安順馬場紅,卻鮮少有見馬場綠者。坐姿人物,安然若素,如如不動。底座也以“蛀眼紋”為主要設計元素,平實自然,同為“枯禪座”,可見作者內心之鐘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6

這款底座,圖16,估計靈感來自古玩路的石几座,但我不懂為什麼設置傾斜面,詢問作者後方知,這裡面有著作者的小心思。原來作者以慈眉善目面帶微笑的長江黃蠟石,代表夢想的豐滿,以幾座的嶙峋,隱喻現實的骨感,上下衝突,以激盪心靈的撞擊。與上面4例,同為枯禪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7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8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9

廣西太湖石。圖17圖18圖19,奇峰兀立,峭壁平臺,險夷環生。這底座的創意超乎常人的想象,石頭立在底板四六開處。作者神來飛刀,面向左側黃金分割處,破板鏤空,曲水流觴。整個底座,或雕或留,寫實與寫意相結合,介於形象與抽象之間,共同完成了一個用意象為主題服務的概念性底座。此款底座的突破,作者分外興奮,命名“意象座”。

除了石骨座,絕塵座,枯禪座,意象座,作者的“殘垣座”和“青銅座”,幾次被我捕獲,大為過癮。一個全心全意服務於石頭而為石頭量身打造的底座,上來就為石頭長了志氣——名門望族的石頭,必定明媒正娶。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2

圖20長江燙畫石,與圖21太湖石,同為女性題材。所不同的是,燙畫石畫面上,唐女當風,衣袂飄飄,絕世獨立於斷壁殘垣之上,彷彿在放逐一將成名、江山一統的霸業雄計。太湖造型石上,一佳人,婷婷嫋嫋,傾國傾城,婀娜起舞,活力四射。

作者有意,兩方石頭都用“殘垣座”立石立意,無關畫面與造型之間的區別。

殘垣座,容易給人從歷史的長河裡有生命在前赴後繼的感覺,就好像新的秩序誕生在舊有的廢墟上之感。除了強烈渲染出歷史遺址的厚重,以及歲月綿長的沉澱外,兩個底座細節上又有立又有破的幾個關鍵性的處理,讓我大為折服,歎為觀止。

同樣的又有立又有破的細節,體現在圖22,殘破的水缸,斜置的陶罐,遺落的缸沿,跟底座的經年陳舊,過度得非常和諧完美,又跟畫面的生活氣息相得益彰。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3

這是在原底座上的改良,圖23。也許作者見不得原款的一板一眼,也許審美終將疲軟,作者興起,一舉打破原先的招式。

來賓石。蹲坐的醒獅不怒自威,蛀眼滄桑的底座時光久遠,彷彿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巨獅昂首,面露堅毅。它似乎用它的不屈默默地在告訴人們,在它身後,守望的,或許不是一生,而是若干個世紀。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5

同樣經過改良重獲新生的是,圖24圖25。這是一方廣西來賓石膽石。岩漿尚未冷卻,地殼仍在運動,活生生地把粘在一起的柱狀石體拉開,兩端依舊粘連,大自然塑造了一尊展翅欲飛的銅雀像。底座的殘舊一劍封喉,忠實地追隨於石頭的銅塑之感。


"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一直想挑戰張衛來著,還有他的柳石軒,可是一直沒有下手。

就已知的石界的張衛來說,值得我要下手的簡直不堪重負,多得無所適從,也無從下手,不知從哪一面破牆而入。

無從下手,於我,明擺著是一種赤果果的怯懦。這種怯懦,有對高度的知難而退,也有對懂得的生生逃避。

寫張衛,心裡有些隱隱的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曾經大放厥詞,揚言我的文字:一,只寫石頭;二,只寫石頭玩得好的人;三,只寫為石頭做事的人。結果還是賊心不死,初心不易。

張衛三條都佔了,而我一直等待著,有朝一日我能戰勝怯懦和疼痛,寫我所理解的張衛,以及張衛的石頭。但他上半年在太原石展,當著資深前輩的面,說我在石界寫人物,早就可以封筆了,因為已經寫到頂點了,就沒辦法再超越。當時,我瞬間變臉,眼淚奪眶而出。也許是南北差異,我寫過的人兒,始終水土不服。況且,況且,我還沒寫過張衛呢。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對於才情的渴慕,一顆心總是與生俱來的肆無忌憚,一邊搖旗吶喊,一邊飢渴如仇,似乎任何的險阻也消耗不了我對於審美對於藝術的好感和敏銳,也唯有如此,才覺得自己是好好地活著的,而且,活得好好的。

全面地立體地給大夥呈現張衛,我的個人能力顯然還沒有成熟得可以匹配。誰人能寫張衛呢?說到底,只有兩類人,要麼愛人,要麼全才。我始終堅信,那個人,縱然不在今日,但終有一天會出現。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中國當代賞石歷經四十多年,從一開始的資源開發到當下的藝術賞石,像張衛這樣跨越見證影響貫穿整個時代的,目前依舊活躍在賞石殿堂上的,不說絕無僅有,起碼也是鳳毛麟角。

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歷來以精神氣質為暗渡陳倉的中國文人畫越來越受到中西方廣泛的再度認識和重視,而跟幾千年的中國文人畫一脈相承的中國賞石藝術,最深層次揭示的,同樣是中國人獨特的生存狀態,以及在這種狀態中暗流湧動的精神需求。在石界,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張衛,顯然深諳這一點。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在張衛獨特的藏石上,以及對待藏石傾其所有的態度上,得到最大尺度的裸露,尤其是他最近在石頭底座上的突破和精進,鍥而不捨,更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在藝術迴歸賞石的當下,當一個人自身的綜合高度和他的石頭很統一的時候,當他的石頭又跟他自己設計製作的底座很統一的時候,底座和具有藝術品潛質的石頭一樣,在自身和觀者的心目中,儼然已經超越詩歌建築音樂宗教而存在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件長江畫面石,圖7圖8圖9,驚鴻一瞥,過目難忘,我早就窺視。你看畫面上,微波盪漾,倩影清秀,臨水嫩枝,楚楚動人。作者一反常規,拋卻市場上司空見慣的素座,雕刻瘦皺漏透的湖石形為底座,石頭俏拔清雅,底座蒼古矍鑠,一活一枯,立現江南園林生機盎然之一角。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太湖石,圖10,廣西。人物造型,如持燈閒庭穿廊。作者根據人物的動態和趨勢,信手在其左前方架一湖石形的水岸石橋,一橋而曲徑通幽,整體頗得魏晉之風,又有明末陳洪綬之筆意。蒼然而古拙的生活場景,完美呈現,再次一反底座業界的常態。此款跟上例一起,館主得意,謂之“石骨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2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3

禪意的底座,也是作者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這三款,圖11圖12圖13,前者《伏虎羅漢》,戈壁沙漠漆。羅漢盤腿側坐虎背之上,底座竟然為舊座改制,磐巖間,流雲駐足,世人觀之,頓有絕塵遠世之感,作者名之“絕塵座”。

圖12,《梵相》,四川長江綠泥石。形若結跏趺坐的佛陀,聳肩縮項舉首,側目塵世,惟妙惟肖。底座為一殘荷的反扣,蛀眼斑駁,瘦筋勁脈畢現,迎風不失骨力。此款作者欣然“枯禪座”。

圖13,廣西紅水河石膽石。坐姿人物配以雨點蛀紋殘荷底座,風格意趣同上。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5

此石身份罕見,圖14圖15,乃貴州馬場綠,石界皆知貴州安順馬場紅,卻鮮少有見馬場綠者。坐姿人物,安然若素,如如不動。底座也以“蛀眼紋”為主要設計元素,平實自然,同為“枯禪座”,可見作者內心之鐘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6

這款底座,圖16,估計靈感來自古玩路的石几座,但我不懂為什麼設置傾斜面,詢問作者後方知,這裡面有著作者的小心思。原來作者以慈眉善目面帶微笑的長江黃蠟石,代表夢想的豐滿,以幾座的嶙峋,隱喻現實的骨感,上下衝突,以激盪心靈的撞擊。與上面4例,同為枯禪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7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8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9

廣西太湖石。圖17圖18圖19,奇峰兀立,峭壁平臺,險夷環生。這底座的創意超乎常人的想象,石頭立在底板四六開處。作者神來飛刀,面向左側黃金分割處,破板鏤空,曲水流觴。整個底座,或雕或留,寫實與寫意相結合,介於形象與抽象之間,共同完成了一個用意象為主題服務的概念性底座。此款底座的突破,作者分外興奮,命名“意象座”。

除了石骨座,絕塵座,枯禪座,意象座,作者的“殘垣座”和“青銅座”,幾次被我捕獲,大為過癮。一個全心全意服務於石頭而為石頭量身打造的底座,上來就為石頭長了志氣——名門望族的石頭,必定明媒正娶。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2

圖20長江燙畫石,與圖21太湖石,同為女性題材。所不同的是,燙畫石畫面上,唐女當風,衣袂飄飄,絕世獨立於斷壁殘垣之上,彷彿在放逐一將成名、江山一統的霸業雄計。太湖造型石上,一佳人,婷婷嫋嫋,傾國傾城,婀娜起舞,活力四射。

作者有意,兩方石頭都用“殘垣座”立石立意,無關畫面與造型之間的區別。

殘垣座,容易給人從歷史的長河裡有生命在前赴後繼的感覺,就好像新的秩序誕生在舊有的廢墟上之感。除了強烈渲染出歷史遺址的厚重,以及歲月綿長的沉澱外,兩個底座細節上又有立又有破的幾個關鍵性的處理,讓我大為折服,歎為觀止。

同樣的又有立又有破的細節,體現在圖22,殘破的水缸,斜置的陶罐,遺落的缸沿,跟底座的經年陳舊,過度得非常和諧完美,又跟畫面的生活氣息相得益彰。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3

這是在原底座上的改良,圖23。也許作者見不得原款的一板一眼,也許審美終將疲軟,作者興起,一舉打破原先的招式。

來賓石。蹲坐的醒獅不怒自威,蛀眼滄桑的底座時光久遠,彷彿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巨獅昂首,面露堅毅。它似乎用它的不屈默默地在告訴人們,在它身後,守望的,或許不是一生,而是若干個世紀。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5

同樣經過改良重獲新生的是,圖24圖25。這是一方廣西來賓石膽石。岩漿尚未冷卻,地殼仍在運動,活生生地把粘在一起的柱狀石體拉開,兩端依舊粘連,大自然塑造了一尊展翅欲飛的銅雀像。底座的殘舊一劍封喉,忠實地追隨於石頭的銅塑之感。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6

這一款大灣石,圖26,作者題名《本源》。數年前我好像從雜誌的封底上見過。標準的蠶頭雁尾,起筆回鋒隆如蠶頭,收筆頓斜壓如雁尾。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底座上的青銅紋飾,可襯“一”之文化之淵源和厚重。另外,碑文式高挑的底座,且正因為雕刻了經典的夔龍紋,除了彰顯歲月如歌,更見作者對石頭的敬奉之心,館主尊之“青銅座”。


"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一直想挑戰張衛來著,還有他的柳石軒,可是一直沒有下手。

就已知的石界的張衛來說,值得我要下手的簡直不堪重負,多得無所適從,也無從下手,不知從哪一面破牆而入。

無從下手,於我,明擺著是一種赤果果的怯懦。這種怯懦,有對高度的知難而退,也有對懂得的生生逃避。

寫張衛,心裡有些隱隱的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曾經大放厥詞,揚言我的文字:一,只寫石頭;二,只寫石頭玩得好的人;三,只寫為石頭做事的人。結果還是賊心不死,初心不易。

張衛三條都佔了,而我一直等待著,有朝一日我能戰勝怯懦和疼痛,寫我所理解的張衛,以及張衛的石頭。但他上半年在太原石展,當著資深前輩的面,說我在石界寫人物,早就可以封筆了,因為已經寫到頂點了,就沒辦法再超越。當時,我瞬間變臉,眼淚奪眶而出。也許是南北差異,我寫過的人兒,始終水土不服。況且,況且,我還沒寫過張衛呢。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對於才情的渴慕,一顆心總是與生俱來的肆無忌憚,一邊搖旗吶喊,一邊飢渴如仇,似乎任何的險阻也消耗不了我對於審美對於藝術的好感和敏銳,也唯有如此,才覺得自己是好好地活著的,而且,活得好好的。

全面地立體地給大夥呈現張衛,我的個人能力顯然還沒有成熟得可以匹配。誰人能寫張衛呢?說到底,只有兩類人,要麼愛人,要麼全才。我始終堅信,那個人,縱然不在今日,但終有一天會出現。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中國當代賞石歷經四十多年,從一開始的資源開發到當下的藝術賞石,像張衛這樣跨越見證影響貫穿整個時代的,目前依舊活躍在賞石殿堂上的,不說絕無僅有,起碼也是鳳毛麟角。

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歷來以精神氣質為暗渡陳倉的中國文人畫越來越受到中西方廣泛的再度認識和重視,而跟幾千年的中國文人畫一脈相承的中國賞石藝術,最深層次揭示的,同樣是中國人獨特的生存狀態,以及在這種狀態中暗流湧動的精神需求。在石界,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張衛,顯然深諳這一點。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在張衛獨特的藏石上,以及對待藏石傾其所有的態度上,得到最大尺度的裸露,尤其是他最近在石頭底座上的突破和精進,鍥而不捨,更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在藝術迴歸賞石的當下,當一個人自身的綜合高度和他的石頭很統一的時候,當他的石頭又跟他自己設計製作的底座很統一的時候,底座和具有藝術品潛質的石頭一樣,在自身和觀者的心目中,儼然已經超越詩歌建築音樂宗教而存在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件長江畫面石,圖7圖8圖9,驚鴻一瞥,過目難忘,我早就窺視。你看畫面上,微波盪漾,倩影清秀,臨水嫩枝,楚楚動人。作者一反常規,拋卻市場上司空見慣的素座,雕刻瘦皺漏透的湖石形為底座,石頭俏拔清雅,底座蒼古矍鑠,一活一枯,立現江南園林生機盎然之一角。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太湖石,圖10,廣西。人物造型,如持燈閒庭穿廊。作者根據人物的動態和趨勢,信手在其左前方架一湖石形的水岸石橋,一橋而曲徑通幽,整體頗得魏晉之風,又有明末陳洪綬之筆意。蒼然而古拙的生活場景,完美呈現,再次一反底座業界的常態。此款跟上例一起,館主得意,謂之“石骨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2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3

禪意的底座,也是作者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這三款,圖11圖12圖13,前者《伏虎羅漢》,戈壁沙漠漆。羅漢盤腿側坐虎背之上,底座竟然為舊座改制,磐巖間,流雲駐足,世人觀之,頓有絕塵遠世之感,作者名之“絕塵座”。

圖12,《梵相》,四川長江綠泥石。形若結跏趺坐的佛陀,聳肩縮項舉首,側目塵世,惟妙惟肖。底座為一殘荷的反扣,蛀眼斑駁,瘦筋勁脈畢現,迎風不失骨力。此款作者欣然“枯禪座”。

圖13,廣西紅水河石膽石。坐姿人物配以雨點蛀紋殘荷底座,風格意趣同上。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5

此石身份罕見,圖14圖15,乃貴州馬場綠,石界皆知貴州安順馬場紅,卻鮮少有見馬場綠者。坐姿人物,安然若素,如如不動。底座也以“蛀眼紋”為主要設計元素,平實自然,同為“枯禪座”,可見作者內心之鐘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6

這款底座,圖16,估計靈感來自古玩路的石几座,但我不懂為什麼設置傾斜面,詢問作者後方知,這裡面有著作者的小心思。原來作者以慈眉善目面帶微笑的長江黃蠟石,代表夢想的豐滿,以幾座的嶙峋,隱喻現實的骨感,上下衝突,以激盪心靈的撞擊。與上面4例,同為枯禪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7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8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9

廣西太湖石。圖17圖18圖19,奇峰兀立,峭壁平臺,險夷環生。這底座的創意超乎常人的想象,石頭立在底板四六開處。作者神來飛刀,面向左側黃金分割處,破板鏤空,曲水流觴。整個底座,或雕或留,寫實與寫意相結合,介於形象與抽象之間,共同完成了一個用意象為主題服務的概念性底座。此款底座的突破,作者分外興奮,命名“意象座”。

除了石骨座,絕塵座,枯禪座,意象座,作者的“殘垣座”和“青銅座”,幾次被我捕獲,大為過癮。一個全心全意服務於石頭而為石頭量身打造的底座,上來就為石頭長了志氣——名門望族的石頭,必定明媒正娶。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2

圖20長江燙畫石,與圖21太湖石,同為女性題材。所不同的是,燙畫石畫面上,唐女當風,衣袂飄飄,絕世獨立於斷壁殘垣之上,彷彿在放逐一將成名、江山一統的霸業雄計。太湖造型石上,一佳人,婷婷嫋嫋,傾國傾城,婀娜起舞,活力四射。

作者有意,兩方石頭都用“殘垣座”立石立意,無關畫面與造型之間的區別。

殘垣座,容易給人從歷史的長河裡有生命在前赴後繼的感覺,就好像新的秩序誕生在舊有的廢墟上之感。除了強烈渲染出歷史遺址的厚重,以及歲月綿長的沉澱外,兩個底座細節上又有立又有破的幾個關鍵性的處理,讓我大為折服,歎為觀止。

同樣的又有立又有破的細節,體現在圖22,殘破的水缸,斜置的陶罐,遺落的缸沿,跟底座的經年陳舊,過度得非常和諧完美,又跟畫面的生活氣息相得益彰。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3

這是在原底座上的改良,圖23。也許作者見不得原款的一板一眼,也許審美終將疲軟,作者興起,一舉打破原先的招式。

來賓石。蹲坐的醒獅不怒自威,蛀眼滄桑的底座時光久遠,彷彿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巨獅昂首,面露堅毅。它似乎用它的不屈默默地在告訴人們,在它身後,守望的,或許不是一生,而是若干個世紀。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5

同樣經過改良重獲新生的是,圖24圖25。這是一方廣西來賓石膽石。岩漿尚未冷卻,地殼仍在運動,活生生地把粘在一起的柱狀石體拉開,兩端依舊粘連,大自然塑造了一尊展翅欲飛的銅雀像。底座的殘舊一劍封喉,忠實地追隨於石頭的銅塑之感。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6

這一款大灣石,圖26,作者題名《本源》。數年前我好像從雜誌的封底上見過。標準的蠶頭雁尾,起筆回鋒隆如蠶頭,收筆頓斜壓如雁尾。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底座上的青銅紋飾,可襯“一”之文化之淵源和厚重。另外,碑文式高挑的底座,且正因為雕刻了經典的夔龍紋,除了彰顯歲月如歌,更見作者對石頭的敬奉之心,館主尊之“青銅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一直想挑戰張衛來著,還有他的柳石軒,可是一直沒有下手。

就已知的石界的張衛來說,值得我要下手的簡直不堪重負,多得無所適從,也無從下手,不知從哪一面破牆而入。

無從下手,於我,明擺著是一種赤果果的怯懦。這種怯懦,有對高度的知難而退,也有對懂得的生生逃避。

寫張衛,心裡有些隱隱的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曾經大放厥詞,揚言我的文字:一,只寫石頭;二,只寫石頭玩得好的人;三,只寫為石頭做事的人。結果還是賊心不死,初心不易。

張衛三條都佔了,而我一直等待著,有朝一日我能戰勝怯懦和疼痛,寫我所理解的張衛,以及張衛的石頭。但他上半年在太原石展,當著資深前輩的面,說我在石界寫人物,早就可以封筆了,因為已經寫到頂點了,就沒辦法再超越。當時,我瞬間變臉,眼淚奪眶而出。也許是南北差異,我寫過的人兒,始終水土不服。況且,況且,我還沒寫過張衛呢。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對於才情的渴慕,一顆心總是與生俱來的肆無忌憚,一邊搖旗吶喊,一邊飢渴如仇,似乎任何的險阻也消耗不了我對於審美對於藝術的好感和敏銳,也唯有如此,才覺得自己是好好地活著的,而且,活得好好的。

全面地立體地給大夥呈現張衛,我的個人能力顯然還沒有成熟得可以匹配。誰人能寫張衛呢?說到底,只有兩類人,要麼愛人,要麼全才。我始終堅信,那個人,縱然不在今日,但終有一天會出現。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中國當代賞石歷經四十多年,從一開始的資源開發到當下的藝術賞石,像張衛這樣跨越見證影響貫穿整個時代的,目前依舊活躍在賞石殿堂上的,不說絕無僅有,起碼也是鳳毛麟角。

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歷來以精神氣質為暗渡陳倉的中國文人畫越來越受到中西方廣泛的再度認識和重視,而跟幾千年的中國文人畫一脈相承的中國賞石藝術,最深層次揭示的,同樣是中國人獨特的生存狀態,以及在這種狀態中暗流湧動的精神需求。在石界,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張衛,顯然深諳這一點。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在張衛獨特的藏石上,以及對待藏石傾其所有的態度上,得到最大尺度的裸露,尤其是他最近在石頭底座上的突破和精進,鍥而不捨,更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在藝術迴歸賞石的當下,當一個人自身的綜合高度和他的石頭很統一的時候,當他的石頭又跟他自己設計製作的底座很統一的時候,底座和具有藝術品潛質的石頭一樣,在自身和觀者的心目中,儼然已經超越詩歌建築音樂宗教而存在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件長江畫面石,圖7圖8圖9,驚鴻一瞥,過目難忘,我早就窺視。你看畫面上,微波盪漾,倩影清秀,臨水嫩枝,楚楚動人。作者一反常規,拋卻市場上司空見慣的素座,雕刻瘦皺漏透的湖石形為底座,石頭俏拔清雅,底座蒼古矍鑠,一活一枯,立現江南園林生機盎然之一角。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太湖石,圖10,廣西。人物造型,如持燈閒庭穿廊。作者根據人物的動態和趨勢,信手在其左前方架一湖石形的水岸石橋,一橋而曲徑通幽,整體頗得魏晉之風,又有明末陳洪綬之筆意。蒼然而古拙的生活場景,完美呈現,再次一反底座業界的常態。此款跟上例一起,館主得意,謂之“石骨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2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3

禪意的底座,也是作者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這三款,圖11圖12圖13,前者《伏虎羅漢》,戈壁沙漠漆。羅漢盤腿側坐虎背之上,底座竟然為舊座改制,磐巖間,流雲駐足,世人觀之,頓有絕塵遠世之感,作者名之“絕塵座”。

圖12,《梵相》,四川長江綠泥石。形若結跏趺坐的佛陀,聳肩縮項舉首,側目塵世,惟妙惟肖。底座為一殘荷的反扣,蛀眼斑駁,瘦筋勁脈畢現,迎風不失骨力。此款作者欣然“枯禪座”。

圖13,廣西紅水河石膽石。坐姿人物配以雨點蛀紋殘荷底座,風格意趣同上。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5

此石身份罕見,圖14圖15,乃貴州馬場綠,石界皆知貴州安順馬場紅,卻鮮少有見馬場綠者。坐姿人物,安然若素,如如不動。底座也以“蛀眼紋”為主要設計元素,平實自然,同為“枯禪座”,可見作者內心之鐘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6

這款底座,圖16,估計靈感來自古玩路的石几座,但我不懂為什麼設置傾斜面,詢問作者後方知,這裡面有著作者的小心思。原來作者以慈眉善目面帶微笑的長江黃蠟石,代表夢想的豐滿,以幾座的嶙峋,隱喻現實的骨感,上下衝突,以激盪心靈的撞擊。與上面4例,同為枯禪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7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8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9

廣西太湖石。圖17圖18圖19,奇峰兀立,峭壁平臺,險夷環生。這底座的創意超乎常人的想象,石頭立在底板四六開處。作者神來飛刀,面向左側黃金分割處,破板鏤空,曲水流觴。整個底座,或雕或留,寫實與寫意相結合,介於形象與抽象之間,共同完成了一個用意象為主題服務的概念性底座。此款底座的突破,作者分外興奮,命名“意象座”。

除了石骨座,絕塵座,枯禪座,意象座,作者的“殘垣座”和“青銅座”,幾次被我捕獲,大為過癮。一個全心全意服務於石頭而為石頭量身打造的底座,上來就為石頭長了志氣——名門望族的石頭,必定明媒正娶。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2

圖20長江燙畫石,與圖21太湖石,同為女性題材。所不同的是,燙畫石畫面上,唐女當風,衣袂飄飄,絕世獨立於斷壁殘垣之上,彷彿在放逐一將成名、江山一統的霸業雄計。太湖造型石上,一佳人,婷婷嫋嫋,傾國傾城,婀娜起舞,活力四射。

作者有意,兩方石頭都用“殘垣座”立石立意,無關畫面與造型之間的區別。

殘垣座,容易給人從歷史的長河裡有生命在前赴後繼的感覺,就好像新的秩序誕生在舊有的廢墟上之感。除了強烈渲染出歷史遺址的厚重,以及歲月綿長的沉澱外,兩個底座細節上又有立又有破的幾個關鍵性的處理,讓我大為折服,歎為觀止。

同樣的又有立又有破的細節,體現在圖22,殘破的水缸,斜置的陶罐,遺落的缸沿,跟底座的經年陳舊,過度得非常和諧完美,又跟畫面的生活氣息相得益彰。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3

這是在原底座上的改良,圖23。也許作者見不得原款的一板一眼,也許審美終將疲軟,作者興起,一舉打破原先的招式。

來賓石。蹲坐的醒獅不怒自威,蛀眼滄桑的底座時光久遠,彷彿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巨獅昂首,面露堅毅。它似乎用它的不屈默默地在告訴人們,在它身後,守望的,或許不是一生,而是若干個世紀。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5

同樣經過改良重獲新生的是,圖24圖25。這是一方廣西來賓石膽石。岩漿尚未冷卻,地殼仍在運動,活生生地把粘在一起的柱狀石體拉開,兩端依舊粘連,大自然塑造了一尊展翅欲飛的銅雀像。底座的殘舊一劍封喉,忠實地追隨於石頭的銅塑之感。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6

這一款大灣石,圖26,作者題名《本源》。數年前我好像從雜誌的封底上見過。標準的蠶頭雁尾,起筆回鋒隆如蠶頭,收筆頓斜壓如雁尾。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底座上的青銅紋飾,可襯“一”之文化之淵源和厚重。另外,碑文式高挑的底座,且正因為雕刻了經典的夔龍紋,除了彰顯歲月如歌,更見作者對石頭的敬奉之心,館主尊之“青銅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一直想挑戰張衛來著,還有他的柳石軒,可是一直沒有下手。

就已知的石界的張衛來說,值得我要下手的簡直不堪重負,多得無所適從,也無從下手,不知從哪一面破牆而入。

無從下手,於我,明擺著是一種赤果果的怯懦。這種怯懦,有對高度的知難而退,也有對懂得的生生逃避。

寫張衛,心裡有些隱隱的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曾經大放厥詞,揚言我的文字:一,只寫石頭;二,只寫石頭玩得好的人;三,只寫為石頭做事的人。結果還是賊心不死,初心不易。

張衛三條都佔了,而我一直等待著,有朝一日我能戰勝怯懦和疼痛,寫我所理解的張衛,以及張衛的石頭。但他上半年在太原石展,當著資深前輩的面,說我在石界寫人物,早就可以封筆了,因為已經寫到頂點了,就沒辦法再超越。當時,我瞬間變臉,眼淚奪眶而出。也許是南北差異,我寫過的人兒,始終水土不服。況且,況且,我還沒寫過張衛呢。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對於才情的渴慕,一顆心總是與生俱來的肆無忌憚,一邊搖旗吶喊,一邊飢渴如仇,似乎任何的險阻也消耗不了我對於審美對於藝術的好感和敏銳,也唯有如此,才覺得自己是好好地活著的,而且,活得好好的。

全面地立體地給大夥呈現張衛,我的個人能力顯然還沒有成熟得可以匹配。誰人能寫張衛呢?說到底,只有兩類人,要麼愛人,要麼全才。我始終堅信,那個人,縱然不在今日,但終有一天會出現。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中國當代賞石歷經四十多年,從一開始的資源開發到當下的藝術賞石,像張衛這樣跨越見證影響貫穿整個時代的,目前依舊活躍在賞石殿堂上的,不說絕無僅有,起碼也是鳳毛麟角。

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歷來以精神氣質為暗渡陳倉的中國文人畫越來越受到中西方廣泛的再度認識和重視,而跟幾千年的中國文人畫一脈相承的中國賞石藝術,最深層次揭示的,同樣是中國人獨特的生存狀態,以及在這種狀態中暗流湧動的精神需求。在石界,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張衛,顯然深諳這一點。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在張衛獨特的藏石上,以及對待藏石傾其所有的態度上,得到最大尺度的裸露,尤其是他最近在石頭底座上的突破和精進,鍥而不捨,更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在藝術迴歸賞石的當下,當一個人自身的綜合高度和他的石頭很統一的時候,當他的石頭又跟他自己設計製作的底座很統一的時候,底座和具有藝術品潛質的石頭一樣,在自身和觀者的心目中,儼然已經超越詩歌建築音樂宗教而存在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件長江畫面石,圖7圖8圖9,驚鴻一瞥,過目難忘,我早就窺視。你看畫面上,微波盪漾,倩影清秀,臨水嫩枝,楚楚動人。作者一反常規,拋卻市場上司空見慣的素座,雕刻瘦皺漏透的湖石形為底座,石頭俏拔清雅,底座蒼古矍鑠,一活一枯,立現江南園林生機盎然之一角。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太湖石,圖10,廣西。人物造型,如持燈閒庭穿廊。作者根據人物的動態和趨勢,信手在其左前方架一湖石形的水岸石橋,一橋而曲徑通幽,整體頗得魏晉之風,又有明末陳洪綬之筆意。蒼然而古拙的生活場景,完美呈現,再次一反底座業界的常態。此款跟上例一起,館主得意,謂之“石骨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2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3

禪意的底座,也是作者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這三款,圖11圖12圖13,前者《伏虎羅漢》,戈壁沙漠漆。羅漢盤腿側坐虎背之上,底座竟然為舊座改制,磐巖間,流雲駐足,世人觀之,頓有絕塵遠世之感,作者名之“絕塵座”。

圖12,《梵相》,四川長江綠泥石。形若結跏趺坐的佛陀,聳肩縮項舉首,側目塵世,惟妙惟肖。底座為一殘荷的反扣,蛀眼斑駁,瘦筋勁脈畢現,迎風不失骨力。此款作者欣然“枯禪座”。

圖13,廣西紅水河石膽石。坐姿人物配以雨點蛀紋殘荷底座,風格意趣同上。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5

此石身份罕見,圖14圖15,乃貴州馬場綠,石界皆知貴州安順馬場紅,卻鮮少有見馬場綠者。坐姿人物,安然若素,如如不動。底座也以“蛀眼紋”為主要設計元素,平實自然,同為“枯禪座”,可見作者內心之鐘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6

這款底座,圖16,估計靈感來自古玩路的石几座,但我不懂為什麼設置傾斜面,詢問作者後方知,這裡面有著作者的小心思。原來作者以慈眉善目面帶微笑的長江黃蠟石,代表夢想的豐滿,以幾座的嶙峋,隱喻現實的骨感,上下衝突,以激盪心靈的撞擊。與上面4例,同為枯禪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7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8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9

廣西太湖石。圖17圖18圖19,奇峰兀立,峭壁平臺,險夷環生。這底座的創意超乎常人的想象,石頭立在底板四六開處。作者神來飛刀,面向左側黃金分割處,破板鏤空,曲水流觴。整個底座,或雕或留,寫實與寫意相結合,介於形象與抽象之間,共同完成了一個用意象為主題服務的概念性底座。此款底座的突破,作者分外興奮,命名“意象座”。

除了石骨座,絕塵座,枯禪座,意象座,作者的“殘垣座”和“青銅座”,幾次被我捕獲,大為過癮。一個全心全意服務於石頭而為石頭量身打造的底座,上來就為石頭長了志氣——名門望族的石頭,必定明媒正娶。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2

圖20長江燙畫石,與圖21太湖石,同為女性題材。所不同的是,燙畫石畫面上,唐女當風,衣袂飄飄,絕世獨立於斷壁殘垣之上,彷彿在放逐一將成名、江山一統的霸業雄計。太湖造型石上,一佳人,婷婷嫋嫋,傾國傾城,婀娜起舞,活力四射。

作者有意,兩方石頭都用“殘垣座”立石立意,無關畫面與造型之間的區別。

殘垣座,容易給人從歷史的長河裡有生命在前赴後繼的感覺,就好像新的秩序誕生在舊有的廢墟上之感。除了強烈渲染出歷史遺址的厚重,以及歲月綿長的沉澱外,兩個底座細節上又有立又有破的幾個關鍵性的處理,讓我大為折服,歎為觀止。

同樣的又有立又有破的細節,體現在圖22,殘破的水缸,斜置的陶罐,遺落的缸沿,跟底座的經年陳舊,過度得非常和諧完美,又跟畫面的生活氣息相得益彰。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3

這是在原底座上的改良,圖23。也許作者見不得原款的一板一眼,也許審美終將疲軟,作者興起,一舉打破原先的招式。

來賓石。蹲坐的醒獅不怒自威,蛀眼滄桑的底座時光久遠,彷彿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巨獅昂首,面露堅毅。它似乎用它的不屈默默地在告訴人們,在它身後,守望的,或許不是一生,而是若干個世紀。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5

同樣經過改良重獲新生的是,圖24圖25。這是一方廣西來賓石膽石。岩漿尚未冷卻,地殼仍在運動,活生生地把粘在一起的柱狀石體拉開,兩端依舊粘連,大自然塑造了一尊展翅欲飛的銅雀像。底座的殘舊一劍封喉,忠實地追隨於石頭的銅塑之感。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6

這一款大灣石,圖26,作者題名《本源》。數年前我好像從雜誌的封底上見過。標準的蠶頭雁尾,起筆回鋒隆如蠶頭,收筆頓斜壓如雁尾。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底座上的青銅紋飾,可襯“一”之文化之淵源和厚重。另外,碑文式高挑的底座,且正因為雕刻了經典的夔龍紋,除了彰顯歲月如歌,更見作者對石頭的敬奉之心,館主尊之“青銅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7圖28圖29,《春秋》,乃石膽石組合。說真的,這對石頭,從見到的第一眼,整個人就被生生攫走,無論底座怎樣遒勁,怎樣有年代感,都無法讓我分心去留意,因為這對石頭本身暈染開來的古意,慘絕人寰,早已經生吞活剝了我。

"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一直想挑戰張衛來著,還有他的柳石軒,可是一直沒有下手。

就已知的石界的張衛來說,值得我要下手的簡直不堪重負,多得無所適從,也無從下手,不知從哪一面破牆而入。

無從下手,於我,明擺著是一種赤果果的怯懦。這種怯懦,有對高度的知難而退,也有對懂得的生生逃避。

寫張衛,心裡有些隱隱的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曾經大放厥詞,揚言我的文字:一,只寫石頭;二,只寫石頭玩得好的人;三,只寫為石頭做事的人。結果還是賊心不死,初心不易。

張衛三條都佔了,而我一直等待著,有朝一日我能戰勝怯懦和疼痛,寫我所理解的張衛,以及張衛的石頭。但他上半年在太原石展,當著資深前輩的面,說我在石界寫人物,早就可以封筆了,因為已經寫到頂點了,就沒辦法再超越。當時,我瞬間變臉,眼淚奪眶而出。也許是南北差異,我寫過的人兒,始終水土不服。況且,況且,我還沒寫過張衛呢。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對於才情的渴慕,一顆心總是與生俱來的肆無忌憚,一邊搖旗吶喊,一邊飢渴如仇,似乎任何的險阻也消耗不了我對於審美對於藝術的好感和敏銳,也唯有如此,才覺得自己是好好地活著的,而且,活得好好的。

全面地立體地給大夥呈現張衛,我的個人能力顯然還沒有成熟得可以匹配。誰人能寫張衛呢?說到底,只有兩類人,要麼愛人,要麼全才。我始終堅信,那個人,縱然不在今日,但終有一天會出現。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中國當代賞石歷經四十多年,從一開始的資源開發到當下的藝術賞石,像張衛這樣跨越見證影響貫穿整個時代的,目前依舊活躍在賞石殿堂上的,不說絕無僅有,起碼也是鳳毛麟角。

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歷來以精神氣質為暗渡陳倉的中國文人畫越來越受到中西方廣泛的再度認識和重視,而跟幾千年的中國文人畫一脈相承的中國賞石藝術,最深層次揭示的,同樣是中國人獨特的生存狀態,以及在這種狀態中暗流湧動的精神需求。在石界,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張衛,顯然深諳這一點。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在張衛獨特的藏石上,以及對待藏石傾其所有的態度上,得到最大尺度的裸露,尤其是他最近在石頭底座上的突破和精進,鍥而不捨,更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在藝術迴歸賞石的當下,當一個人自身的綜合高度和他的石頭很統一的時候,當他的石頭又跟他自己設計製作的底座很統一的時候,底座和具有藝術品潛質的石頭一樣,在自身和觀者的心目中,儼然已經超越詩歌建築音樂宗教而存在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件長江畫面石,圖7圖8圖9,驚鴻一瞥,過目難忘,我早就窺視。你看畫面上,微波盪漾,倩影清秀,臨水嫩枝,楚楚動人。作者一反常規,拋卻市場上司空見慣的素座,雕刻瘦皺漏透的湖石形為底座,石頭俏拔清雅,底座蒼古矍鑠,一活一枯,立現江南園林生機盎然之一角。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太湖石,圖10,廣西。人物造型,如持燈閒庭穿廊。作者根據人物的動態和趨勢,信手在其左前方架一湖石形的水岸石橋,一橋而曲徑通幽,整體頗得魏晉之風,又有明末陳洪綬之筆意。蒼然而古拙的生活場景,完美呈現,再次一反底座業界的常態。此款跟上例一起,館主得意,謂之“石骨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2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3

禪意的底座,也是作者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這三款,圖11圖12圖13,前者《伏虎羅漢》,戈壁沙漠漆。羅漢盤腿側坐虎背之上,底座竟然為舊座改制,磐巖間,流雲駐足,世人觀之,頓有絕塵遠世之感,作者名之“絕塵座”。

圖12,《梵相》,四川長江綠泥石。形若結跏趺坐的佛陀,聳肩縮項舉首,側目塵世,惟妙惟肖。底座為一殘荷的反扣,蛀眼斑駁,瘦筋勁脈畢現,迎風不失骨力。此款作者欣然“枯禪座”。

圖13,廣西紅水河石膽石。坐姿人物配以雨點蛀紋殘荷底座,風格意趣同上。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5

此石身份罕見,圖14圖15,乃貴州馬場綠,石界皆知貴州安順馬場紅,卻鮮少有見馬場綠者。坐姿人物,安然若素,如如不動。底座也以“蛀眼紋”為主要設計元素,平實自然,同為“枯禪座”,可見作者內心之鐘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6

這款底座,圖16,估計靈感來自古玩路的石几座,但我不懂為什麼設置傾斜面,詢問作者後方知,這裡面有著作者的小心思。原來作者以慈眉善目面帶微笑的長江黃蠟石,代表夢想的豐滿,以幾座的嶙峋,隱喻現實的骨感,上下衝突,以激盪心靈的撞擊。與上面4例,同為枯禪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7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8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9

廣西太湖石。圖17圖18圖19,奇峰兀立,峭壁平臺,險夷環生。這底座的創意超乎常人的想象,石頭立在底板四六開處。作者神來飛刀,面向左側黃金分割處,破板鏤空,曲水流觴。整個底座,或雕或留,寫實與寫意相結合,介於形象與抽象之間,共同完成了一個用意象為主題服務的概念性底座。此款底座的突破,作者分外興奮,命名“意象座”。

除了石骨座,絕塵座,枯禪座,意象座,作者的“殘垣座”和“青銅座”,幾次被我捕獲,大為過癮。一個全心全意服務於石頭而為石頭量身打造的底座,上來就為石頭長了志氣——名門望族的石頭,必定明媒正娶。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2

圖20長江燙畫石,與圖21太湖石,同為女性題材。所不同的是,燙畫石畫面上,唐女當風,衣袂飄飄,絕世獨立於斷壁殘垣之上,彷彿在放逐一將成名、江山一統的霸業雄計。太湖造型石上,一佳人,婷婷嫋嫋,傾國傾城,婀娜起舞,活力四射。

作者有意,兩方石頭都用“殘垣座”立石立意,無關畫面與造型之間的區別。

殘垣座,容易給人從歷史的長河裡有生命在前赴後繼的感覺,就好像新的秩序誕生在舊有的廢墟上之感。除了強烈渲染出歷史遺址的厚重,以及歲月綿長的沉澱外,兩個底座細節上又有立又有破的幾個關鍵性的處理,讓我大為折服,歎為觀止。

同樣的又有立又有破的細節,體現在圖22,殘破的水缸,斜置的陶罐,遺落的缸沿,跟底座的經年陳舊,過度得非常和諧完美,又跟畫面的生活氣息相得益彰。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3

這是在原底座上的改良,圖23。也許作者見不得原款的一板一眼,也許審美終將疲軟,作者興起,一舉打破原先的招式。

來賓石。蹲坐的醒獅不怒自威,蛀眼滄桑的底座時光久遠,彷彿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巨獅昂首,面露堅毅。它似乎用它的不屈默默地在告訴人們,在它身後,守望的,或許不是一生,而是若干個世紀。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5

同樣經過改良重獲新生的是,圖24圖25。這是一方廣西來賓石膽石。岩漿尚未冷卻,地殼仍在運動,活生生地把粘在一起的柱狀石體拉開,兩端依舊粘連,大自然塑造了一尊展翅欲飛的銅雀像。底座的殘舊一劍封喉,忠實地追隨於石頭的銅塑之感。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6

這一款大灣石,圖26,作者題名《本源》。數年前我好像從雜誌的封底上見過。標準的蠶頭雁尾,起筆回鋒隆如蠶頭,收筆頓斜壓如雁尾。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底座上的青銅紋飾,可襯“一”之文化之淵源和厚重。另外,碑文式高挑的底座,且正因為雕刻了經典的夔龍紋,除了彰顯歲月如歌,更見作者對石頭的敬奉之心,館主尊之“青銅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7圖28圖29,《春秋》,乃石膽石組合。說真的,這對石頭,從見到的第一眼,整個人就被生生攫走,無論底座怎樣遒勁,怎樣有年代感,都無法讓我分心去留意,因為這對石頭本身暈染開來的古意,慘絕人寰,早已經生吞活剝了我。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我個人對這底座也情有獨鍾,圖30。《九宮飛星》,貴州結構石膽石。表面上看,作者將為人熟稔的饕餮紋,和木紋上的皴,以及底部的山石塊壘,結合得至臻至美。實質上,作者高度融合了枯禪座、殘垣座與青銅座,可謂美得體無完膚。

"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一直想挑戰張衛來著,還有他的柳石軒,可是一直沒有下手。

就已知的石界的張衛來說,值得我要下手的簡直不堪重負,多得無所適從,也無從下手,不知從哪一面破牆而入。

無從下手,於我,明擺著是一種赤果果的怯懦。這種怯懦,有對高度的知難而退,也有對懂得的生生逃避。

寫張衛,心裡有些隱隱的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曾經大放厥詞,揚言我的文字:一,只寫石頭;二,只寫石頭玩得好的人;三,只寫為石頭做事的人。結果還是賊心不死,初心不易。

張衛三條都佔了,而我一直等待著,有朝一日我能戰勝怯懦和疼痛,寫我所理解的張衛,以及張衛的石頭。但他上半年在太原石展,當著資深前輩的面,說我在石界寫人物,早就可以封筆了,因為已經寫到頂點了,就沒辦法再超越。當時,我瞬間變臉,眼淚奪眶而出。也許是南北差異,我寫過的人兒,始終水土不服。況且,況且,我還沒寫過張衛呢。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對於才情的渴慕,一顆心總是與生俱來的肆無忌憚,一邊搖旗吶喊,一邊飢渴如仇,似乎任何的險阻也消耗不了我對於審美對於藝術的好感和敏銳,也唯有如此,才覺得自己是好好地活著的,而且,活得好好的。

全面地立體地給大夥呈現張衛,我的個人能力顯然還沒有成熟得可以匹配。誰人能寫張衛呢?說到底,只有兩類人,要麼愛人,要麼全才。我始終堅信,那個人,縱然不在今日,但終有一天會出現。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中國當代賞石歷經四十多年,從一開始的資源開發到當下的藝術賞石,像張衛這樣跨越見證影響貫穿整個時代的,目前依舊活躍在賞石殿堂上的,不說絕無僅有,起碼也是鳳毛麟角。

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歷來以精神氣質為暗渡陳倉的中國文人畫越來越受到中西方廣泛的再度認識和重視,而跟幾千年的中國文人畫一脈相承的中國賞石藝術,最深層次揭示的,同樣是中國人獨特的生存狀態,以及在這種狀態中暗流湧動的精神需求。在石界,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張衛,顯然深諳這一點。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在張衛獨特的藏石上,以及對待藏石傾其所有的態度上,得到最大尺度的裸露,尤其是他最近在石頭底座上的突破和精進,鍥而不捨,更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在藝術迴歸賞石的當下,當一個人自身的綜合高度和他的石頭很統一的時候,當他的石頭又跟他自己設計製作的底座很統一的時候,底座和具有藝術品潛質的石頭一樣,在自身和觀者的心目中,儼然已經超越詩歌建築音樂宗教而存在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件長江畫面石,圖7圖8圖9,驚鴻一瞥,過目難忘,我早就窺視。你看畫面上,微波盪漾,倩影清秀,臨水嫩枝,楚楚動人。作者一反常規,拋卻市場上司空見慣的素座,雕刻瘦皺漏透的湖石形為底座,石頭俏拔清雅,底座蒼古矍鑠,一活一枯,立現江南園林生機盎然之一角。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太湖石,圖10,廣西。人物造型,如持燈閒庭穿廊。作者根據人物的動態和趨勢,信手在其左前方架一湖石形的水岸石橋,一橋而曲徑通幽,整體頗得魏晉之風,又有明末陳洪綬之筆意。蒼然而古拙的生活場景,完美呈現,再次一反底座業界的常態。此款跟上例一起,館主得意,謂之“石骨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2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3

禪意的底座,也是作者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這三款,圖11圖12圖13,前者《伏虎羅漢》,戈壁沙漠漆。羅漢盤腿側坐虎背之上,底座竟然為舊座改制,磐巖間,流雲駐足,世人觀之,頓有絕塵遠世之感,作者名之“絕塵座”。

圖12,《梵相》,四川長江綠泥石。形若結跏趺坐的佛陀,聳肩縮項舉首,側目塵世,惟妙惟肖。底座為一殘荷的反扣,蛀眼斑駁,瘦筋勁脈畢現,迎風不失骨力。此款作者欣然“枯禪座”。

圖13,廣西紅水河石膽石。坐姿人物配以雨點蛀紋殘荷底座,風格意趣同上。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5

此石身份罕見,圖14圖15,乃貴州馬場綠,石界皆知貴州安順馬場紅,卻鮮少有見馬場綠者。坐姿人物,安然若素,如如不動。底座也以“蛀眼紋”為主要設計元素,平實自然,同為“枯禪座”,可見作者內心之鐘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6

這款底座,圖16,估計靈感來自古玩路的石几座,但我不懂為什麼設置傾斜面,詢問作者後方知,這裡面有著作者的小心思。原來作者以慈眉善目面帶微笑的長江黃蠟石,代表夢想的豐滿,以幾座的嶙峋,隱喻現實的骨感,上下衝突,以激盪心靈的撞擊。與上面4例,同為枯禪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7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8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9

廣西太湖石。圖17圖18圖19,奇峰兀立,峭壁平臺,險夷環生。這底座的創意超乎常人的想象,石頭立在底板四六開處。作者神來飛刀,面向左側黃金分割處,破板鏤空,曲水流觴。整個底座,或雕或留,寫實與寫意相結合,介於形象與抽象之間,共同完成了一個用意象為主題服務的概念性底座。此款底座的突破,作者分外興奮,命名“意象座”。

除了石骨座,絕塵座,枯禪座,意象座,作者的“殘垣座”和“青銅座”,幾次被我捕獲,大為過癮。一個全心全意服務於石頭而為石頭量身打造的底座,上來就為石頭長了志氣——名門望族的石頭,必定明媒正娶。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2

圖20長江燙畫石,與圖21太湖石,同為女性題材。所不同的是,燙畫石畫面上,唐女當風,衣袂飄飄,絕世獨立於斷壁殘垣之上,彷彿在放逐一將成名、江山一統的霸業雄計。太湖造型石上,一佳人,婷婷嫋嫋,傾國傾城,婀娜起舞,活力四射。

作者有意,兩方石頭都用“殘垣座”立石立意,無關畫面與造型之間的區別。

殘垣座,容易給人從歷史的長河裡有生命在前赴後繼的感覺,就好像新的秩序誕生在舊有的廢墟上之感。除了強烈渲染出歷史遺址的厚重,以及歲月綿長的沉澱外,兩個底座細節上又有立又有破的幾個關鍵性的處理,讓我大為折服,歎為觀止。

同樣的又有立又有破的細節,體現在圖22,殘破的水缸,斜置的陶罐,遺落的缸沿,跟底座的經年陳舊,過度得非常和諧完美,又跟畫面的生活氣息相得益彰。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3

這是在原底座上的改良,圖23。也許作者見不得原款的一板一眼,也許審美終將疲軟,作者興起,一舉打破原先的招式。

來賓石。蹲坐的醒獅不怒自威,蛀眼滄桑的底座時光久遠,彷彿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巨獅昂首,面露堅毅。它似乎用它的不屈默默地在告訴人們,在它身後,守望的,或許不是一生,而是若干個世紀。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5

同樣經過改良重獲新生的是,圖24圖25。這是一方廣西來賓石膽石。岩漿尚未冷卻,地殼仍在運動,活生生地把粘在一起的柱狀石體拉開,兩端依舊粘連,大自然塑造了一尊展翅欲飛的銅雀像。底座的殘舊一劍封喉,忠實地追隨於石頭的銅塑之感。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6

這一款大灣石,圖26,作者題名《本源》。數年前我好像從雜誌的封底上見過。標準的蠶頭雁尾,起筆回鋒隆如蠶頭,收筆頓斜壓如雁尾。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底座上的青銅紋飾,可襯“一”之文化之淵源和厚重。另外,碑文式高挑的底座,且正因為雕刻了經典的夔龍紋,除了彰顯歲月如歌,更見作者對石頭的敬奉之心,館主尊之“青銅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7圖28圖29,《春秋》,乃石膽石組合。說真的,這對石頭,從見到的第一眼,整個人就被生生攫走,無論底座怎樣遒勁,怎樣有年代感,都無法讓我分心去留意,因為這對石頭本身暈染開來的古意,慘絕人寰,早已經生吞活剝了我。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我個人對這底座也情有獨鍾,圖30。《九宮飛星》,貴州結構石膽石。表面上看,作者將為人熟稔的饕餮紋,和木紋上的皴,以及底部的山石塊壘,結合得至臻至美。實質上,作者高度融合了枯禪座、殘垣座與青銅座,可謂美得體無完膚。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一直想挑戰張衛來著,還有他的柳石軒,可是一直沒有下手。

就已知的石界的張衛來說,值得我要下手的簡直不堪重負,多得無所適從,也無從下手,不知從哪一面破牆而入。

無從下手,於我,明擺著是一種赤果果的怯懦。這種怯懦,有對高度的知難而退,也有對懂得的生生逃避。

寫張衛,心裡有些隱隱的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曾經大放厥詞,揚言我的文字:一,只寫石頭;二,只寫石頭玩得好的人;三,只寫為石頭做事的人。結果還是賊心不死,初心不易。

張衛三條都佔了,而我一直等待著,有朝一日我能戰勝怯懦和疼痛,寫我所理解的張衛,以及張衛的石頭。但他上半年在太原石展,當著資深前輩的面,說我在石界寫人物,早就可以封筆了,因為已經寫到頂點了,就沒辦法再超越。當時,我瞬間變臉,眼淚奪眶而出。也許是南北差異,我寫過的人兒,始終水土不服。況且,況且,我還沒寫過張衛呢。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對於才情的渴慕,一顆心總是與生俱來的肆無忌憚,一邊搖旗吶喊,一邊飢渴如仇,似乎任何的險阻也消耗不了我對於審美對於藝術的好感和敏銳,也唯有如此,才覺得自己是好好地活著的,而且,活得好好的。

全面地立體地給大夥呈現張衛,我的個人能力顯然還沒有成熟得可以匹配。誰人能寫張衛呢?說到底,只有兩類人,要麼愛人,要麼全才。我始終堅信,那個人,縱然不在今日,但終有一天會出現。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中國當代賞石歷經四十多年,從一開始的資源開發到當下的藝術賞石,像張衛這樣跨越見證影響貫穿整個時代的,目前依舊活躍在賞石殿堂上的,不說絕無僅有,起碼也是鳳毛麟角。

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歷來以精神氣質為暗渡陳倉的中國文人畫越來越受到中西方廣泛的再度認識和重視,而跟幾千年的中國文人畫一脈相承的中國賞石藝術,最深層次揭示的,同樣是中國人獨特的生存狀態,以及在這種狀態中暗流湧動的精神需求。在石界,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張衛,顯然深諳這一點。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在張衛獨特的藏石上,以及對待藏石傾其所有的態度上,得到最大尺度的裸露,尤其是他最近在石頭底座上的突破和精進,鍥而不捨,更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在藝術迴歸賞石的當下,當一個人自身的綜合高度和他的石頭很統一的時候,當他的石頭又跟他自己設計製作的底座很統一的時候,底座和具有藝術品潛質的石頭一樣,在自身和觀者的心目中,儼然已經超越詩歌建築音樂宗教而存在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件長江畫面石,圖7圖8圖9,驚鴻一瞥,過目難忘,我早就窺視。你看畫面上,微波盪漾,倩影清秀,臨水嫩枝,楚楚動人。作者一反常規,拋卻市場上司空見慣的素座,雕刻瘦皺漏透的湖石形為底座,石頭俏拔清雅,底座蒼古矍鑠,一活一枯,立現江南園林生機盎然之一角。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太湖石,圖10,廣西。人物造型,如持燈閒庭穿廊。作者根據人物的動態和趨勢,信手在其左前方架一湖石形的水岸石橋,一橋而曲徑通幽,整體頗得魏晉之風,又有明末陳洪綬之筆意。蒼然而古拙的生活場景,完美呈現,再次一反底座業界的常態。此款跟上例一起,館主得意,謂之“石骨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2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3

禪意的底座,也是作者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這三款,圖11圖12圖13,前者《伏虎羅漢》,戈壁沙漠漆。羅漢盤腿側坐虎背之上,底座竟然為舊座改制,磐巖間,流雲駐足,世人觀之,頓有絕塵遠世之感,作者名之“絕塵座”。

圖12,《梵相》,四川長江綠泥石。形若結跏趺坐的佛陀,聳肩縮項舉首,側目塵世,惟妙惟肖。底座為一殘荷的反扣,蛀眼斑駁,瘦筋勁脈畢現,迎風不失骨力。此款作者欣然“枯禪座”。

圖13,廣西紅水河石膽石。坐姿人物配以雨點蛀紋殘荷底座,風格意趣同上。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5

此石身份罕見,圖14圖15,乃貴州馬場綠,石界皆知貴州安順馬場紅,卻鮮少有見馬場綠者。坐姿人物,安然若素,如如不動。底座也以“蛀眼紋”為主要設計元素,平實自然,同為“枯禪座”,可見作者內心之鐘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6

這款底座,圖16,估計靈感來自古玩路的石几座,但我不懂為什麼設置傾斜面,詢問作者後方知,這裡面有著作者的小心思。原來作者以慈眉善目面帶微笑的長江黃蠟石,代表夢想的豐滿,以幾座的嶙峋,隱喻現實的骨感,上下衝突,以激盪心靈的撞擊。與上面4例,同為枯禪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7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8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9

廣西太湖石。圖17圖18圖19,奇峰兀立,峭壁平臺,險夷環生。這底座的創意超乎常人的想象,石頭立在底板四六開處。作者神來飛刀,面向左側黃金分割處,破板鏤空,曲水流觴。整個底座,或雕或留,寫實與寫意相結合,介於形象與抽象之間,共同完成了一個用意象為主題服務的概念性底座。此款底座的突破,作者分外興奮,命名“意象座”。

除了石骨座,絕塵座,枯禪座,意象座,作者的“殘垣座”和“青銅座”,幾次被我捕獲,大為過癮。一個全心全意服務於石頭而為石頭量身打造的底座,上來就為石頭長了志氣——名門望族的石頭,必定明媒正娶。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2

圖20長江燙畫石,與圖21太湖石,同為女性題材。所不同的是,燙畫石畫面上,唐女當風,衣袂飄飄,絕世獨立於斷壁殘垣之上,彷彿在放逐一將成名、江山一統的霸業雄計。太湖造型石上,一佳人,婷婷嫋嫋,傾國傾城,婀娜起舞,活力四射。

作者有意,兩方石頭都用“殘垣座”立石立意,無關畫面與造型之間的區別。

殘垣座,容易給人從歷史的長河裡有生命在前赴後繼的感覺,就好像新的秩序誕生在舊有的廢墟上之感。除了強烈渲染出歷史遺址的厚重,以及歲月綿長的沉澱外,兩個底座細節上又有立又有破的幾個關鍵性的處理,讓我大為折服,歎為觀止。

同樣的又有立又有破的細節,體現在圖22,殘破的水缸,斜置的陶罐,遺落的缸沿,跟底座的經年陳舊,過度得非常和諧完美,又跟畫面的生活氣息相得益彰。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3

這是在原底座上的改良,圖23。也許作者見不得原款的一板一眼,也許審美終將疲軟,作者興起,一舉打破原先的招式。

來賓石。蹲坐的醒獅不怒自威,蛀眼滄桑的底座時光久遠,彷彿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巨獅昂首,面露堅毅。它似乎用它的不屈默默地在告訴人們,在它身後,守望的,或許不是一生,而是若干個世紀。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5

同樣經過改良重獲新生的是,圖24圖25。這是一方廣西來賓石膽石。岩漿尚未冷卻,地殼仍在運動,活生生地把粘在一起的柱狀石體拉開,兩端依舊粘連,大自然塑造了一尊展翅欲飛的銅雀像。底座的殘舊一劍封喉,忠實地追隨於石頭的銅塑之感。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6

這一款大灣石,圖26,作者題名《本源》。數年前我好像從雜誌的封底上見過。標準的蠶頭雁尾,起筆回鋒隆如蠶頭,收筆頓斜壓如雁尾。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底座上的青銅紋飾,可襯“一”之文化之淵源和厚重。另外,碑文式高挑的底座,且正因為雕刻了經典的夔龍紋,除了彰顯歲月如歌,更見作者對石頭的敬奉之心,館主尊之“青銅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7圖28圖29,《春秋》,乃石膽石組合。說真的,這對石頭,從見到的第一眼,整個人就被生生攫走,無論底座怎樣遒勁,怎樣有年代感,都無法讓我分心去留意,因為這對石頭本身暈染開來的古意,慘絕人寰,早已經生吞活剝了我。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我個人對這底座也情有獨鍾,圖30。《九宮飛星》,貴州結構石膽石。表面上看,作者將為人熟稔的饕餮紋,和木紋上的皴,以及底部的山石塊壘,結合得至臻至美。實質上,作者高度融合了枯禪座、殘垣座與青銅座,可謂美得體無完膚。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我原以為,張衛只是近來一時興致,小試牛刀。誰知,早在1999年張衛就開始琢磨底座,設計了一款《有鳳來儀》,圖31圖32,廣西來賓水衝石,張衛以高腰杯形為底座,四稜飾以回紋。可想而知,當時很多人都只是被動地接受石為何物的時候,張衛就已經用身體為石頭躬親力行,砥礪前行了。

"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一直想挑戰張衛來著,還有他的柳石軒,可是一直沒有下手。

就已知的石界的張衛來說,值得我要下手的簡直不堪重負,多得無所適從,也無從下手,不知從哪一面破牆而入。

無從下手,於我,明擺著是一種赤果果的怯懦。這種怯懦,有對高度的知難而退,也有對懂得的生生逃避。

寫張衛,心裡有些隱隱的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曾經大放厥詞,揚言我的文字:一,只寫石頭;二,只寫石頭玩得好的人;三,只寫為石頭做事的人。結果還是賊心不死,初心不易。

張衛三條都佔了,而我一直等待著,有朝一日我能戰勝怯懦和疼痛,寫我所理解的張衛,以及張衛的石頭。但他上半年在太原石展,當著資深前輩的面,說我在石界寫人物,早就可以封筆了,因為已經寫到頂點了,就沒辦法再超越。當時,我瞬間變臉,眼淚奪眶而出。也許是南北差異,我寫過的人兒,始終水土不服。況且,況且,我還沒寫過張衛呢。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對於才情的渴慕,一顆心總是與生俱來的肆無忌憚,一邊搖旗吶喊,一邊飢渴如仇,似乎任何的險阻也消耗不了我對於審美對於藝術的好感和敏銳,也唯有如此,才覺得自己是好好地活著的,而且,活得好好的。

全面地立體地給大夥呈現張衛,我的個人能力顯然還沒有成熟得可以匹配。誰人能寫張衛呢?說到底,只有兩類人,要麼愛人,要麼全才。我始終堅信,那個人,縱然不在今日,但終有一天會出現。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中國當代賞石歷經四十多年,從一開始的資源開發到當下的藝術賞石,像張衛這樣跨越見證影響貫穿整個時代的,目前依舊活躍在賞石殿堂上的,不說絕無僅有,起碼也是鳳毛麟角。

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歷來以精神氣質為暗渡陳倉的中國文人畫越來越受到中西方廣泛的再度認識和重視,而跟幾千年的中國文人畫一脈相承的中國賞石藝術,最深層次揭示的,同樣是中國人獨特的生存狀態,以及在這種狀態中暗流湧動的精神需求。在石界,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張衛,顯然深諳這一點。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在張衛獨特的藏石上,以及對待藏石傾其所有的態度上,得到最大尺度的裸露,尤其是他最近在石頭底座上的突破和精進,鍥而不捨,更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在藝術迴歸賞石的當下,當一個人自身的綜合高度和他的石頭很統一的時候,當他的石頭又跟他自己設計製作的底座很統一的時候,底座和具有藝術品潛質的石頭一樣,在自身和觀者的心目中,儼然已經超越詩歌建築音樂宗教而存在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件長江畫面石,圖7圖8圖9,驚鴻一瞥,過目難忘,我早就窺視。你看畫面上,微波盪漾,倩影清秀,臨水嫩枝,楚楚動人。作者一反常規,拋卻市場上司空見慣的素座,雕刻瘦皺漏透的湖石形為底座,石頭俏拔清雅,底座蒼古矍鑠,一活一枯,立現江南園林生機盎然之一角。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太湖石,圖10,廣西。人物造型,如持燈閒庭穿廊。作者根據人物的動態和趨勢,信手在其左前方架一湖石形的水岸石橋,一橋而曲徑通幽,整體頗得魏晉之風,又有明末陳洪綬之筆意。蒼然而古拙的生活場景,完美呈現,再次一反底座業界的常態。此款跟上例一起,館主得意,謂之“石骨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2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3

禪意的底座,也是作者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這三款,圖11圖12圖13,前者《伏虎羅漢》,戈壁沙漠漆。羅漢盤腿側坐虎背之上,底座竟然為舊座改制,磐巖間,流雲駐足,世人觀之,頓有絕塵遠世之感,作者名之“絕塵座”。

圖12,《梵相》,四川長江綠泥石。形若結跏趺坐的佛陀,聳肩縮項舉首,側目塵世,惟妙惟肖。底座為一殘荷的反扣,蛀眼斑駁,瘦筋勁脈畢現,迎風不失骨力。此款作者欣然“枯禪座”。

圖13,廣西紅水河石膽石。坐姿人物配以雨點蛀紋殘荷底座,風格意趣同上。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5

此石身份罕見,圖14圖15,乃貴州馬場綠,石界皆知貴州安順馬場紅,卻鮮少有見馬場綠者。坐姿人物,安然若素,如如不動。底座也以“蛀眼紋”為主要設計元素,平實自然,同為“枯禪座”,可見作者內心之鐘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6

這款底座,圖16,估計靈感來自古玩路的石几座,但我不懂為什麼設置傾斜面,詢問作者後方知,這裡面有著作者的小心思。原來作者以慈眉善目面帶微笑的長江黃蠟石,代表夢想的豐滿,以幾座的嶙峋,隱喻現實的骨感,上下衝突,以激盪心靈的撞擊。與上面4例,同為枯禪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7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8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9

廣西太湖石。圖17圖18圖19,奇峰兀立,峭壁平臺,險夷環生。這底座的創意超乎常人的想象,石頭立在底板四六開處。作者神來飛刀,面向左側黃金分割處,破板鏤空,曲水流觴。整個底座,或雕或留,寫實與寫意相結合,介於形象與抽象之間,共同完成了一個用意象為主題服務的概念性底座。此款底座的突破,作者分外興奮,命名“意象座”。

除了石骨座,絕塵座,枯禪座,意象座,作者的“殘垣座”和“青銅座”,幾次被我捕獲,大為過癮。一個全心全意服務於石頭而為石頭量身打造的底座,上來就為石頭長了志氣——名門望族的石頭,必定明媒正娶。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2

圖20長江燙畫石,與圖21太湖石,同為女性題材。所不同的是,燙畫石畫面上,唐女當風,衣袂飄飄,絕世獨立於斷壁殘垣之上,彷彿在放逐一將成名、江山一統的霸業雄計。太湖造型石上,一佳人,婷婷嫋嫋,傾國傾城,婀娜起舞,活力四射。

作者有意,兩方石頭都用“殘垣座”立石立意,無關畫面與造型之間的區別。

殘垣座,容易給人從歷史的長河裡有生命在前赴後繼的感覺,就好像新的秩序誕生在舊有的廢墟上之感。除了強烈渲染出歷史遺址的厚重,以及歲月綿長的沉澱外,兩個底座細節上又有立又有破的幾個關鍵性的處理,讓我大為折服,歎為觀止。

同樣的又有立又有破的細節,體現在圖22,殘破的水缸,斜置的陶罐,遺落的缸沿,跟底座的經年陳舊,過度得非常和諧完美,又跟畫面的生活氣息相得益彰。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3

這是在原底座上的改良,圖23。也許作者見不得原款的一板一眼,也許審美終將疲軟,作者興起,一舉打破原先的招式。

來賓石。蹲坐的醒獅不怒自威,蛀眼滄桑的底座時光久遠,彷彿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巨獅昂首,面露堅毅。它似乎用它的不屈默默地在告訴人們,在它身後,守望的,或許不是一生,而是若干個世紀。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5

同樣經過改良重獲新生的是,圖24圖25。這是一方廣西來賓石膽石。岩漿尚未冷卻,地殼仍在運動,活生生地把粘在一起的柱狀石體拉開,兩端依舊粘連,大自然塑造了一尊展翅欲飛的銅雀像。底座的殘舊一劍封喉,忠實地追隨於石頭的銅塑之感。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6

這一款大灣石,圖26,作者題名《本源》。數年前我好像從雜誌的封底上見過。標準的蠶頭雁尾,起筆回鋒隆如蠶頭,收筆頓斜壓如雁尾。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底座上的青銅紋飾,可襯“一”之文化之淵源和厚重。另外,碑文式高挑的底座,且正因為雕刻了經典的夔龍紋,除了彰顯歲月如歌,更見作者對石頭的敬奉之心,館主尊之“青銅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7圖28圖29,《春秋》,乃石膽石組合。說真的,這對石頭,從見到的第一眼,整個人就被生生攫走,無論底座怎樣遒勁,怎樣有年代感,都無法讓我分心去留意,因為這對石頭本身暈染開來的古意,慘絕人寰,早已經生吞活剝了我。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我個人對這底座也情有獨鍾,圖30。《九宮飛星》,貴州結構石膽石。表面上看,作者將為人熟稔的饕餮紋,和木紋上的皴,以及底部的山石塊壘,結合得至臻至美。實質上,作者高度融合了枯禪座、殘垣座與青銅座,可謂美得體無完膚。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我原以為,張衛只是近來一時興致,小試牛刀。誰知,早在1999年張衛就開始琢磨底座,設計了一款《有鳳來儀》,圖31圖32,廣西來賓水衝石,張衛以高腰杯形為底座,四稜飾以回紋。可想而知,當時很多人都只是被動地接受石為何物的時候,張衛就已經用身體為石頭躬親力行,砥礪前行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一直想挑戰張衛來著,還有他的柳石軒,可是一直沒有下手。

就已知的石界的張衛來說,值得我要下手的簡直不堪重負,多得無所適從,也無從下手,不知從哪一面破牆而入。

無從下手,於我,明擺著是一種赤果果的怯懦。這種怯懦,有對高度的知難而退,也有對懂得的生生逃避。

寫張衛,心裡有些隱隱的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曾經大放厥詞,揚言我的文字:一,只寫石頭;二,只寫石頭玩得好的人;三,只寫為石頭做事的人。結果還是賊心不死,初心不易。

張衛三條都佔了,而我一直等待著,有朝一日我能戰勝怯懦和疼痛,寫我所理解的張衛,以及張衛的石頭。但他上半年在太原石展,當著資深前輩的面,說我在石界寫人物,早就可以封筆了,因為已經寫到頂點了,就沒辦法再超越。當時,我瞬間變臉,眼淚奪眶而出。也許是南北差異,我寫過的人兒,始終水土不服。況且,況且,我還沒寫過張衛呢。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對於才情的渴慕,一顆心總是與生俱來的肆無忌憚,一邊搖旗吶喊,一邊飢渴如仇,似乎任何的險阻也消耗不了我對於審美對於藝術的好感和敏銳,也唯有如此,才覺得自己是好好地活著的,而且,活得好好的。

全面地立體地給大夥呈現張衛,我的個人能力顯然還沒有成熟得可以匹配。誰人能寫張衛呢?說到底,只有兩類人,要麼愛人,要麼全才。我始終堅信,那個人,縱然不在今日,但終有一天會出現。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中國當代賞石歷經四十多年,從一開始的資源開發到當下的藝術賞石,像張衛這樣跨越見證影響貫穿整個時代的,目前依舊活躍在賞石殿堂上的,不說絕無僅有,起碼也是鳳毛麟角。

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歷來以精神氣質為暗渡陳倉的中國文人畫越來越受到中西方廣泛的再度認識和重視,而跟幾千年的中國文人畫一脈相承的中國賞石藝術,最深層次揭示的,同樣是中國人獨特的生存狀態,以及在這種狀態中暗流湧動的精神需求。在石界,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張衛,顯然深諳這一點。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在張衛獨特的藏石上,以及對待藏石傾其所有的態度上,得到最大尺度的裸露,尤其是他最近在石頭底座上的突破和精進,鍥而不捨,更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在藝術迴歸賞石的當下,當一個人自身的綜合高度和他的石頭很統一的時候,當他的石頭又跟他自己設計製作的底座很統一的時候,底座和具有藝術品潛質的石頭一樣,在自身和觀者的心目中,儼然已經超越詩歌建築音樂宗教而存在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件長江畫面石,圖7圖8圖9,驚鴻一瞥,過目難忘,我早就窺視。你看畫面上,微波盪漾,倩影清秀,臨水嫩枝,楚楚動人。作者一反常規,拋卻市場上司空見慣的素座,雕刻瘦皺漏透的湖石形為底座,石頭俏拔清雅,底座蒼古矍鑠,一活一枯,立現江南園林生機盎然之一角。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太湖石,圖10,廣西。人物造型,如持燈閒庭穿廊。作者根據人物的動態和趨勢,信手在其左前方架一湖石形的水岸石橋,一橋而曲徑通幽,整體頗得魏晉之風,又有明末陳洪綬之筆意。蒼然而古拙的生活場景,完美呈現,再次一反底座業界的常態。此款跟上例一起,館主得意,謂之“石骨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2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3

禪意的底座,也是作者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這三款,圖11圖12圖13,前者《伏虎羅漢》,戈壁沙漠漆。羅漢盤腿側坐虎背之上,底座竟然為舊座改制,磐巖間,流雲駐足,世人觀之,頓有絕塵遠世之感,作者名之“絕塵座”。

圖12,《梵相》,四川長江綠泥石。形若結跏趺坐的佛陀,聳肩縮項舉首,側目塵世,惟妙惟肖。底座為一殘荷的反扣,蛀眼斑駁,瘦筋勁脈畢現,迎風不失骨力。此款作者欣然“枯禪座”。

圖13,廣西紅水河石膽石。坐姿人物配以雨點蛀紋殘荷底座,風格意趣同上。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5

此石身份罕見,圖14圖15,乃貴州馬場綠,石界皆知貴州安順馬場紅,卻鮮少有見馬場綠者。坐姿人物,安然若素,如如不動。底座也以“蛀眼紋”為主要設計元素,平實自然,同為“枯禪座”,可見作者內心之鐘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6

這款底座,圖16,估計靈感來自古玩路的石几座,但我不懂為什麼設置傾斜面,詢問作者後方知,這裡面有著作者的小心思。原來作者以慈眉善目面帶微笑的長江黃蠟石,代表夢想的豐滿,以幾座的嶙峋,隱喻現實的骨感,上下衝突,以激盪心靈的撞擊。與上面4例,同為枯禪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7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8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9

廣西太湖石。圖17圖18圖19,奇峰兀立,峭壁平臺,險夷環生。這底座的創意超乎常人的想象,石頭立在底板四六開處。作者神來飛刀,面向左側黃金分割處,破板鏤空,曲水流觴。整個底座,或雕或留,寫實與寫意相結合,介於形象與抽象之間,共同完成了一個用意象為主題服務的概念性底座。此款底座的突破,作者分外興奮,命名“意象座”。

除了石骨座,絕塵座,枯禪座,意象座,作者的“殘垣座”和“青銅座”,幾次被我捕獲,大為過癮。一個全心全意服務於石頭而為石頭量身打造的底座,上來就為石頭長了志氣——名門望族的石頭,必定明媒正娶。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2

圖20長江燙畫石,與圖21太湖石,同為女性題材。所不同的是,燙畫石畫面上,唐女當風,衣袂飄飄,絕世獨立於斷壁殘垣之上,彷彿在放逐一將成名、江山一統的霸業雄計。太湖造型石上,一佳人,婷婷嫋嫋,傾國傾城,婀娜起舞,活力四射。

作者有意,兩方石頭都用“殘垣座”立石立意,無關畫面與造型之間的區別。

殘垣座,容易給人從歷史的長河裡有生命在前赴後繼的感覺,就好像新的秩序誕生在舊有的廢墟上之感。除了強烈渲染出歷史遺址的厚重,以及歲月綿長的沉澱外,兩個底座細節上又有立又有破的幾個關鍵性的處理,讓我大為折服,歎為觀止。

同樣的又有立又有破的細節,體現在圖22,殘破的水缸,斜置的陶罐,遺落的缸沿,跟底座的經年陳舊,過度得非常和諧完美,又跟畫面的生活氣息相得益彰。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3

這是在原底座上的改良,圖23。也許作者見不得原款的一板一眼,也許審美終將疲軟,作者興起,一舉打破原先的招式。

來賓石。蹲坐的醒獅不怒自威,蛀眼滄桑的底座時光久遠,彷彿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巨獅昂首,面露堅毅。它似乎用它的不屈默默地在告訴人們,在它身後,守望的,或許不是一生,而是若干個世紀。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5

同樣經過改良重獲新生的是,圖24圖25。這是一方廣西來賓石膽石。岩漿尚未冷卻,地殼仍在運動,活生生地把粘在一起的柱狀石體拉開,兩端依舊粘連,大自然塑造了一尊展翅欲飛的銅雀像。底座的殘舊一劍封喉,忠實地追隨於石頭的銅塑之感。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6

這一款大灣石,圖26,作者題名《本源》。數年前我好像從雜誌的封底上見過。標準的蠶頭雁尾,起筆回鋒隆如蠶頭,收筆頓斜壓如雁尾。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底座上的青銅紋飾,可襯“一”之文化之淵源和厚重。另外,碑文式高挑的底座,且正因為雕刻了經典的夔龍紋,除了彰顯歲月如歌,更見作者對石頭的敬奉之心,館主尊之“青銅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7圖28圖29,《春秋》,乃石膽石組合。說真的,這對石頭,從見到的第一眼,整個人就被生生攫走,無論底座怎樣遒勁,怎樣有年代感,都無法讓我分心去留意,因為這對石頭本身暈染開來的古意,慘絕人寰,早已經生吞活剝了我。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我個人對這底座也情有獨鍾,圖30。《九宮飛星》,貴州結構石膽石。表面上看,作者將為人熟稔的饕餮紋,和木紋上的皴,以及底部的山石塊壘,結合得至臻至美。實質上,作者高度融合了枯禪座、殘垣座與青銅座,可謂美得體無完膚。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我原以為,張衛只是近來一時興致,小試牛刀。誰知,早在1999年張衛就開始琢磨底座,設計了一款《有鳳來儀》,圖31圖32,廣西來賓水衝石,張衛以高腰杯形為底座,四稜飾以回紋。可想而知,當時很多人都只是被動地接受石為何物的時候,張衛就已經用身體為石頭躬親力行,砥礪前行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一直想挑戰張衛來著,還有他的柳石軒,可是一直沒有下手。

就已知的石界的張衛來說,值得我要下手的簡直不堪重負,多得無所適從,也無從下手,不知從哪一面破牆而入。

無從下手,於我,明擺著是一種赤果果的怯懦。這種怯懦,有對高度的知難而退,也有對懂得的生生逃避。

寫張衛,心裡有些隱隱的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曾經大放厥詞,揚言我的文字:一,只寫石頭;二,只寫石頭玩得好的人;三,只寫為石頭做事的人。結果還是賊心不死,初心不易。

張衛三條都佔了,而我一直等待著,有朝一日我能戰勝怯懦和疼痛,寫我所理解的張衛,以及張衛的石頭。但他上半年在太原石展,當著資深前輩的面,說我在石界寫人物,早就可以封筆了,因為已經寫到頂點了,就沒辦法再超越。當時,我瞬間變臉,眼淚奪眶而出。也許是南北差異,我寫過的人兒,始終水土不服。況且,況且,我還沒寫過張衛呢。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對於才情的渴慕,一顆心總是與生俱來的肆無忌憚,一邊搖旗吶喊,一邊飢渴如仇,似乎任何的險阻也消耗不了我對於審美對於藝術的好感和敏銳,也唯有如此,才覺得自己是好好地活著的,而且,活得好好的。

全面地立體地給大夥呈現張衛,我的個人能力顯然還沒有成熟得可以匹配。誰人能寫張衛呢?說到底,只有兩類人,要麼愛人,要麼全才。我始終堅信,那個人,縱然不在今日,但終有一天會出現。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中國當代賞石歷經四十多年,從一開始的資源開發到當下的藝術賞石,像張衛這樣跨越見證影響貫穿整個時代的,目前依舊活躍在賞石殿堂上的,不說絕無僅有,起碼也是鳳毛麟角。

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歷來以精神氣質為暗渡陳倉的中國文人畫越來越受到中西方廣泛的再度認識和重視,而跟幾千年的中國文人畫一脈相承的中國賞石藝術,最深層次揭示的,同樣是中國人獨特的生存狀態,以及在這種狀態中暗流湧動的精神需求。在石界,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張衛,顯然深諳這一點。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在張衛獨特的藏石上,以及對待藏石傾其所有的態度上,得到最大尺度的裸露,尤其是他最近在石頭底座上的突破和精進,鍥而不捨,更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在藝術迴歸賞石的當下,當一個人自身的綜合高度和他的石頭很統一的時候,當他的石頭又跟他自己設計製作的底座很統一的時候,底座和具有藝術品潛質的石頭一樣,在自身和觀者的心目中,儼然已經超越詩歌建築音樂宗教而存在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件長江畫面石,圖7圖8圖9,驚鴻一瞥,過目難忘,我早就窺視。你看畫面上,微波盪漾,倩影清秀,臨水嫩枝,楚楚動人。作者一反常規,拋卻市場上司空見慣的素座,雕刻瘦皺漏透的湖石形為底座,石頭俏拔清雅,底座蒼古矍鑠,一活一枯,立現江南園林生機盎然之一角。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太湖石,圖10,廣西。人物造型,如持燈閒庭穿廊。作者根據人物的動態和趨勢,信手在其左前方架一湖石形的水岸石橋,一橋而曲徑通幽,整體頗得魏晉之風,又有明末陳洪綬之筆意。蒼然而古拙的生活場景,完美呈現,再次一反底座業界的常態。此款跟上例一起,館主得意,謂之“石骨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2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3

禪意的底座,也是作者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這三款,圖11圖12圖13,前者《伏虎羅漢》,戈壁沙漠漆。羅漢盤腿側坐虎背之上,底座竟然為舊座改制,磐巖間,流雲駐足,世人觀之,頓有絕塵遠世之感,作者名之“絕塵座”。

圖12,《梵相》,四川長江綠泥石。形若結跏趺坐的佛陀,聳肩縮項舉首,側目塵世,惟妙惟肖。底座為一殘荷的反扣,蛀眼斑駁,瘦筋勁脈畢現,迎風不失骨力。此款作者欣然“枯禪座”。

圖13,廣西紅水河石膽石。坐姿人物配以雨點蛀紋殘荷底座,風格意趣同上。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5

此石身份罕見,圖14圖15,乃貴州馬場綠,石界皆知貴州安順馬場紅,卻鮮少有見馬場綠者。坐姿人物,安然若素,如如不動。底座也以“蛀眼紋”為主要設計元素,平實自然,同為“枯禪座”,可見作者內心之鐘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6

這款底座,圖16,估計靈感來自古玩路的石几座,但我不懂為什麼設置傾斜面,詢問作者後方知,這裡面有著作者的小心思。原來作者以慈眉善目面帶微笑的長江黃蠟石,代表夢想的豐滿,以幾座的嶙峋,隱喻現實的骨感,上下衝突,以激盪心靈的撞擊。與上面4例,同為枯禪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7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8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9

廣西太湖石。圖17圖18圖19,奇峰兀立,峭壁平臺,險夷環生。這底座的創意超乎常人的想象,石頭立在底板四六開處。作者神來飛刀,面向左側黃金分割處,破板鏤空,曲水流觴。整個底座,或雕或留,寫實與寫意相結合,介於形象與抽象之間,共同完成了一個用意象為主題服務的概念性底座。此款底座的突破,作者分外興奮,命名“意象座”。

除了石骨座,絕塵座,枯禪座,意象座,作者的“殘垣座”和“青銅座”,幾次被我捕獲,大為過癮。一個全心全意服務於石頭而為石頭量身打造的底座,上來就為石頭長了志氣——名門望族的石頭,必定明媒正娶。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2

圖20長江燙畫石,與圖21太湖石,同為女性題材。所不同的是,燙畫石畫面上,唐女當風,衣袂飄飄,絕世獨立於斷壁殘垣之上,彷彿在放逐一將成名、江山一統的霸業雄計。太湖造型石上,一佳人,婷婷嫋嫋,傾國傾城,婀娜起舞,活力四射。

作者有意,兩方石頭都用“殘垣座”立石立意,無關畫面與造型之間的區別。

殘垣座,容易給人從歷史的長河裡有生命在前赴後繼的感覺,就好像新的秩序誕生在舊有的廢墟上之感。除了強烈渲染出歷史遺址的厚重,以及歲月綿長的沉澱外,兩個底座細節上又有立又有破的幾個關鍵性的處理,讓我大為折服,歎為觀止。

同樣的又有立又有破的細節,體現在圖22,殘破的水缸,斜置的陶罐,遺落的缸沿,跟底座的經年陳舊,過度得非常和諧完美,又跟畫面的生活氣息相得益彰。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3

這是在原底座上的改良,圖23。也許作者見不得原款的一板一眼,也許審美終將疲軟,作者興起,一舉打破原先的招式。

來賓石。蹲坐的醒獅不怒自威,蛀眼滄桑的底座時光久遠,彷彿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巨獅昂首,面露堅毅。它似乎用它的不屈默默地在告訴人們,在它身後,守望的,或許不是一生,而是若干個世紀。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5

同樣經過改良重獲新生的是,圖24圖25。這是一方廣西來賓石膽石。岩漿尚未冷卻,地殼仍在運動,活生生地把粘在一起的柱狀石體拉開,兩端依舊粘連,大自然塑造了一尊展翅欲飛的銅雀像。底座的殘舊一劍封喉,忠實地追隨於石頭的銅塑之感。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6

這一款大灣石,圖26,作者題名《本源》。數年前我好像從雜誌的封底上見過。標準的蠶頭雁尾,起筆回鋒隆如蠶頭,收筆頓斜壓如雁尾。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底座上的青銅紋飾,可襯“一”之文化之淵源和厚重。另外,碑文式高挑的底座,且正因為雕刻了經典的夔龍紋,除了彰顯歲月如歌,更見作者對石頭的敬奉之心,館主尊之“青銅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7圖28圖29,《春秋》,乃石膽石組合。說真的,這對石頭,從見到的第一眼,整個人就被生生攫走,無論底座怎樣遒勁,怎樣有年代感,都無法讓我分心去留意,因為這對石頭本身暈染開來的古意,慘絕人寰,早已經生吞活剝了我。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我個人對這底座也情有獨鍾,圖30。《九宮飛星》,貴州結構石膽石。表面上看,作者將為人熟稔的饕餮紋,和木紋上的皴,以及底部的山石塊壘,結合得至臻至美。實質上,作者高度融合了枯禪座、殘垣座與青銅座,可謂美得體無完膚。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我原以為,張衛只是近來一時興致,小試牛刀。誰知,早在1999年張衛就開始琢磨底座,設計了一款《有鳳來儀》,圖31圖32,廣西來賓水衝石,張衛以高腰杯形為底座,四稜飾以回紋。可想而知,當時很多人都只是被動地接受石為何物的時候,張衛就已經用身體為石頭躬親力行,砥礪前行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是張衛為柳石軒的藏石設計的一款底座,同時適合多種造型石和圖紋石,圖33圖34圖35。

柳石軒的玩石,總是默默地遠離潮流,又無聲地引領潮流。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是地自告奮勇地往前走著,走著走著,發現我們的一些頓悟和經驗,嗨,張衛早就在前方張榜公告過了。融合了文人五藝而成就玩石之道的柳石軒,終究成為了中國賞石界的一個地理標誌。或許以下的陳設,雖管窺蠡測,然多少也能觸其脈絡。

"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一直想挑戰張衛來著,還有他的柳石軒,可是一直沒有下手。

就已知的石界的張衛來說,值得我要下手的簡直不堪重負,多得無所適從,也無從下手,不知從哪一面破牆而入。

無從下手,於我,明擺著是一種赤果果的怯懦。這種怯懦,有對高度的知難而退,也有對懂得的生生逃避。

寫張衛,心裡有些隱隱的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曾經大放厥詞,揚言我的文字:一,只寫石頭;二,只寫石頭玩得好的人;三,只寫為石頭做事的人。結果還是賊心不死,初心不易。

張衛三條都佔了,而我一直等待著,有朝一日我能戰勝怯懦和疼痛,寫我所理解的張衛,以及張衛的石頭。但他上半年在太原石展,當著資深前輩的面,說我在石界寫人物,早就可以封筆了,因為已經寫到頂點了,就沒辦法再超越。當時,我瞬間變臉,眼淚奪眶而出。也許是南北差異,我寫過的人兒,始終水土不服。況且,況且,我還沒寫過張衛呢。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對於才情的渴慕,一顆心總是與生俱來的肆無忌憚,一邊搖旗吶喊,一邊飢渴如仇,似乎任何的險阻也消耗不了我對於審美對於藝術的好感和敏銳,也唯有如此,才覺得自己是好好地活著的,而且,活得好好的。

全面地立體地給大夥呈現張衛,我的個人能力顯然還沒有成熟得可以匹配。誰人能寫張衛呢?說到底,只有兩類人,要麼愛人,要麼全才。我始終堅信,那個人,縱然不在今日,但終有一天會出現。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中國當代賞石歷經四十多年,從一開始的資源開發到當下的藝術賞石,像張衛這樣跨越見證影響貫穿整個時代的,目前依舊活躍在賞石殿堂上的,不說絕無僅有,起碼也是鳳毛麟角。

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歷來以精神氣質為暗渡陳倉的中國文人畫越來越受到中西方廣泛的再度認識和重視,而跟幾千年的中國文人畫一脈相承的中國賞石藝術,最深層次揭示的,同樣是中國人獨特的生存狀態,以及在這種狀態中暗流湧動的精神需求。在石界,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張衛,顯然深諳這一點。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在張衛獨特的藏石上,以及對待藏石傾其所有的態度上,得到最大尺度的裸露,尤其是他最近在石頭底座上的突破和精進,鍥而不捨,更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在藝術迴歸賞石的當下,當一個人自身的綜合高度和他的石頭很統一的時候,當他的石頭又跟他自己設計製作的底座很統一的時候,底座和具有藝術品潛質的石頭一樣,在自身和觀者的心目中,儼然已經超越詩歌建築音樂宗教而存在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件長江畫面石,圖7圖8圖9,驚鴻一瞥,過目難忘,我早就窺視。你看畫面上,微波盪漾,倩影清秀,臨水嫩枝,楚楚動人。作者一反常規,拋卻市場上司空見慣的素座,雕刻瘦皺漏透的湖石形為底座,石頭俏拔清雅,底座蒼古矍鑠,一活一枯,立現江南園林生機盎然之一角。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太湖石,圖10,廣西。人物造型,如持燈閒庭穿廊。作者根據人物的動態和趨勢,信手在其左前方架一湖石形的水岸石橋,一橋而曲徑通幽,整體頗得魏晉之風,又有明末陳洪綬之筆意。蒼然而古拙的生活場景,完美呈現,再次一反底座業界的常態。此款跟上例一起,館主得意,謂之“石骨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2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3

禪意的底座,也是作者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這三款,圖11圖12圖13,前者《伏虎羅漢》,戈壁沙漠漆。羅漢盤腿側坐虎背之上,底座竟然為舊座改制,磐巖間,流雲駐足,世人觀之,頓有絕塵遠世之感,作者名之“絕塵座”。

圖12,《梵相》,四川長江綠泥石。形若結跏趺坐的佛陀,聳肩縮項舉首,側目塵世,惟妙惟肖。底座為一殘荷的反扣,蛀眼斑駁,瘦筋勁脈畢現,迎風不失骨力。此款作者欣然“枯禪座”。

圖13,廣西紅水河石膽石。坐姿人物配以雨點蛀紋殘荷底座,風格意趣同上。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5

此石身份罕見,圖14圖15,乃貴州馬場綠,石界皆知貴州安順馬場紅,卻鮮少有見馬場綠者。坐姿人物,安然若素,如如不動。底座也以“蛀眼紋”為主要設計元素,平實自然,同為“枯禪座”,可見作者內心之鐘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6

這款底座,圖16,估計靈感來自古玩路的石几座,但我不懂為什麼設置傾斜面,詢問作者後方知,這裡面有著作者的小心思。原來作者以慈眉善目面帶微笑的長江黃蠟石,代表夢想的豐滿,以幾座的嶙峋,隱喻現實的骨感,上下衝突,以激盪心靈的撞擊。與上面4例,同為枯禪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7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8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9

廣西太湖石。圖17圖18圖19,奇峰兀立,峭壁平臺,險夷環生。這底座的創意超乎常人的想象,石頭立在底板四六開處。作者神來飛刀,面向左側黃金分割處,破板鏤空,曲水流觴。整個底座,或雕或留,寫實與寫意相結合,介於形象與抽象之間,共同完成了一個用意象為主題服務的概念性底座。此款底座的突破,作者分外興奮,命名“意象座”。

除了石骨座,絕塵座,枯禪座,意象座,作者的“殘垣座”和“青銅座”,幾次被我捕獲,大為過癮。一個全心全意服務於石頭而為石頭量身打造的底座,上來就為石頭長了志氣——名門望族的石頭,必定明媒正娶。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2

圖20長江燙畫石,與圖21太湖石,同為女性題材。所不同的是,燙畫石畫面上,唐女當風,衣袂飄飄,絕世獨立於斷壁殘垣之上,彷彿在放逐一將成名、江山一統的霸業雄計。太湖造型石上,一佳人,婷婷嫋嫋,傾國傾城,婀娜起舞,活力四射。

作者有意,兩方石頭都用“殘垣座”立石立意,無關畫面與造型之間的區別。

殘垣座,容易給人從歷史的長河裡有生命在前赴後繼的感覺,就好像新的秩序誕生在舊有的廢墟上之感。除了強烈渲染出歷史遺址的厚重,以及歲月綿長的沉澱外,兩個底座細節上又有立又有破的幾個關鍵性的處理,讓我大為折服,歎為觀止。

同樣的又有立又有破的細節,體現在圖22,殘破的水缸,斜置的陶罐,遺落的缸沿,跟底座的經年陳舊,過度得非常和諧完美,又跟畫面的生活氣息相得益彰。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3

這是在原底座上的改良,圖23。也許作者見不得原款的一板一眼,也許審美終將疲軟,作者興起,一舉打破原先的招式。

來賓石。蹲坐的醒獅不怒自威,蛀眼滄桑的底座時光久遠,彷彿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巨獅昂首,面露堅毅。它似乎用它的不屈默默地在告訴人們,在它身後,守望的,或許不是一生,而是若干個世紀。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5

同樣經過改良重獲新生的是,圖24圖25。這是一方廣西來賓石膽石。岩漿尚未冷卻,地殼仍在運動,活生生地把粘在一起的柱狀石體拉開,兩端依舊粘連,大自然塑造了一尊展翅欲飛的銅雀像。底座的殘舊一劍封喉,忠實地追隨於石頭的銅塑之感。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6

這一款大灣石,圖26,作者題名《本源》。數年前我好像從雜誌的封底上見過。標準的蠶頭雁尾,起筆回鋒隆如蠶頭,收筆頓斜壓如雁尾。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底座上的青銅紋飾,可襯“一”之文化之淵源和厚重。另外,碑文式高挑的底座,且正因為雕刻了經典的夔龍紋,除了彰顯歲月如歌,更見作者對石頭的敬奉之心,館主尊之“青銅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7圖28圖29,《春秋》,乃石膽石組合。說真的,這對石頭,從見到的第一眼,整個人就被生生攫走,無論底座怎樣遒勁,怎樣有年代感,都無法讓我分心去留意,因為這對石頭本身暈染開來的古意,慘絕人寰,早已經生吞活剝了我。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我個人對這底座也情有獨鍾,圖30。《九宮飛星》,貴州結構石膽石。表面上看,作者將為人熟稔的饕餮紋,和木紋上的皴,以及底部的山石塊壘,結合得至臻至美。實質上,作者高度融合了枯禪座、殘垣座與青銅座,可謂美得體無完膚。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我原以為,張衛只是近來一時興致,小試牛刀。誰知,早在1999年張衛就開始琢磨底座,設計了一款《有鳳來儀》,圖31圖32,廣西來賓水衝石,張衛以高腰杯形為底座,四稜飾以回紋。可想而知,當時很多人都只是被動地接受石為何物的時候,張衛就已經用身體為石頭躬親力行,砥礪前行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是張衛為柳石軒的藏石設計的一款底座,同時適合多種造型石和圖紋石,圖33圖34圖35。

柳石軒的玩石,總是默默地遠離潮流,又無聲地引領潮流。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是地自告奮勇地往前走著,走著走著,發現我們的一些頓悟和經驗,嗨,張衛早就在前方張榜公告過了。融合了文人五藝而成就玩石之道的柳石軒,終究成為了中國賞石界的一個地理標誌。或許以下的陳設,雖管窺蠡測,然多少也能觸其脈絡。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一直想挑戰張衛來著,還有他的柳石軒,可是一直沒有下手。

就已知的石界的張衛來說,值得我要下手的簡直不堪重負,多得無所適從,也無從下手,不知從哪一面破牆而入。

無從下手,於我,明擺著是一種赤果果的怯懦。這種怯懦,有對高度的知難而退,也有對懂得的生生逃避。

寫張衛,心裡有些隱隱的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曾經大放厥詞,揚言我的文字:一,只寫石頭;二,只寫石頭玩得好的人;三,只寫為石頭做事的人。結果還是賊心不死,初心不易。

張衛三條都佔了,而我一直等待著,有朝一日我能戰勝怯懦和疼痛,寫我所理解的張衛,以及張衛的石頭。但他上半年在太原石展,當著資深前輩的面,說我在石界寫人物,早就可以封筆了,因為已經寫到頂點了,就沒辦法再超越。當時,我瞬間變臉,眼淚奪眶而出。也許是南北差異,我寫過的人兒,始終水土不服。況且,況且,我還沒寫過張衛呢。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對於才情的渴慕,一顆心總是與生俱來的肆無忌憚,一邊搖旗吶喊,一邊飢渴如仇,似乎任何的險阻也消耗不了我對於審美對於藝術的好感和敏銳,也唯有如此,才覺得自己是好好地活著的,而且,活得好好的。

全面地立體地給大夥呈現張衛,我的個人能力顯然還沒有成熟得可以匹配。誰人能寫張衛呢?說到底,只有兩類人,要麼愛人,要麼全才。我始終堅信,那個人,縱然不在今日,但終有一天會出現。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中國當代賞石歷經四十多年,從一開始的資源開發到當下的藝術賞石,像張衛這樣跨越見證影響貫穿整個時代的,目前依舊活躍在賞石殿堂上的,不說絕無僅有,起碼也是鳳毛麟角。

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歷來以精神氣質為暗渡陳倉的中國文人畫越來越受到中西方廣泛的再度認識和重視,而跟幾千年的中國文人畫一脈相承的中國賞石藝術,最深層次揭示的,同樣是中國人獨特的生存狀態,以及在這種狀態中暗流湧動的精神需求。在石界,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張衛,顯然深諳這一點。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在張衛獨特的藏石上,以及對待藏石傾其所有的態度上,得到最大尺度的裸露,尤其是他最近在石頭底座上的突破和精進,鍥而不捨,更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在藝術迴歸賞石的當下,當一個人自身的綜合高度和他的石頭很統一的時候,當他的石頭又跟他自己設計製作的底座很統一的時候,底座和具有藝術品潛質的石頭一樣,在自身和觀者的心目中,儼然已經超越詩歌建築音樂宗教而存在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件長江畫面石,圖7圖8圖9,驚鴻一瞥,過目難忘,我早就窺視。你看畫面上,微波盪漾,倩影清秀,臨水嫩枝,楚楚動人。作者一反常規,拋卻市場上司空見慣的素座,雕刻瘦皺漏透的湖石形為底座,石頭俏拔清雅,底座蒼古矍鑠,一活一枯,立現江南園林生機盎然之一角。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太湖石,圖10,廣西。人物造型,如持燈閒庭穿廊。作者根據人物的動態和趨勢,信手在其左前方架一湖石形的水岸石橋,一橋而曲徑通幽,整體頗得魏晉之風,又有明末陳洪綬之筆意。蒼然而古拙的生活場景,完美呈現,再次一反底座業界的常態。此款跟上例一起,館主得意,謂之“石骨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2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3

禪意的底座,也是作者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這三款,圖11圖12圖13,前者《伏虎羅漢》,戈壁沙漠漆。羅漢盤腿側坐虎背之上,底座竟然為舊座改制,磐巖間,流雲駐足,世人觀之,頓有絕塵遠世之感,作者名之“絕塵座”。

圖12,《梵相》,四川長江綠泥石。形若結跏趺坐的佛陀,聳肩縮項舉首,側目塵世,惟妙惟肖。底座為一殘荷的反扣,蛀眼斑駁,瘦筋勁脈畢現,迎風不失骨力。此款作者欣然“枯禪座”。

圖13,廣西紅水河石膽石。坐姿人物配以雨點蛀紋殘荷底座,風格意趣同上。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5

此石身份罕見,圖14圖15,乃貴州馬場綠,石界皆知貴州安順馬場紅,卻鮮少有見馬場綠者。坐姿人物,安然若素,如如不動。底座也以“蛀眼紋”為主要設計元素,平實自然,同為“枯禪座”,可見作者內心之鐘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6

這款底座,圖16,估計靈感來自古玩路的石几座,但我不懂為什麼設置傾斜面,詢問作者後方知,這裡面有著作者的小心思。原來作者以慈眉善目面帶微笑的長江黃蠟石,代表夢想的豐滿,以幾座的嶙峋,隱喻現實的骨感,上下衝突,以激盪心靈的撞擊。與上面4例,同為枯禪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7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8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9

廣西太湖石。圖17圖18圖19,奇峰兀立,峭壁平臺,險夷環生。這底座的創意超乎常人的想象,石頭立在底板四六開處。作者神來飛刀,面向左側黃金分割處,破板鏤空,曲水流觴。整個底座,或雕或留,寫實與寫意相結合,介於形象與抽象之間,共同完成了一個用意象為主題服務的概念性底座。此款底座的突破,作者分外興奮,命名“意象座”。

除了石骨座,絕塵座,枯禪座,意象座,作者的“殘垣座”和“青銅座”,幾次被我捕獲,大為過癮。一個全心全意服務於石頭而為石頭量身打造的底座,上來就為石頭長了志氣——名門望族的石頭,必定明媒正娶。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2

圖20長江燙畫石,與圖21太湖石,同為女性題材。所不同的是,燙畫石畫面上,唐女當風,衣袂飄飄,絕世獨立於斷壁殘垣之上,彷彿在放逐一將成名、江山一統的霸業雄計。太湖造型石上,一佳人,婷婷嫋嫋,傾國傾城,婀娜起舞,活力四射。

作者有意,兩方石頭都用“殘垣座”立石立意,無關畫面與造型之間的區別。

殘垣座,容易給人從歷史的長河裡有生命在前赴後繼的感覺,就好像新的秩序誕生在舊有的廢墟上之感。除了強烈渲染出歷史遺址的厚重,以及歲月綿長的沉澱外,兩個底座細節上又有立又有破的幾個關鍵性的處理,讓我大為折服,歎為觀止。

同樣的又有立又有破的細節,體現在圖22,殘破的水缸,斜置的陶罐,遺落的缸沿,跟底座的經年陳舊,過度得非常和諧完美,又跟畫面的生活氣息相得益彰。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3

這是在原底座上的改良,圖23。也許作者見不得原款的一板一眼,也許審美終將疲軟,作者興起,一舉打破原先的招式。

來賓石。蹲坐的醒獅不怒自威,蛀眼滄桑的底座時光久遠,彷彿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巨獅昂首,面露堅毅。它似乎用它的不屈默默地在告訴人們,在它身後,守望的,或許不是一生,而是若干個世紀。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5

同樣經過改良重獲新生的是,圖24圖25。這是一方廣西來賓石膽石。岩漿尚未冷卻,地殼仍在運動,活生生地把粘在一起的柱狀石體拉開,兩端依舊粘連,大自然塑造了一尊展翅欲飛的銅雀像。底座的殘舊一劍封喉,忠實地追隨於石頭的銅塑之感。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6

這一款大灣石,圖26,作者題名《本源》。數年前我好像從雜誌的封底上見過。標準的蠶頭雁尾,起筆回鋒隆如蠶頭,收筆頓斜壓如雁尾。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底座上的青銅紋飾,可襯“一”之文化之淵源和厚重。另外,碑文式高挑的底座,且正因為雕刻了經典的夔龍紋,除了彰顯歲月如歌,更見作者對石頭的敬奉之心,館主尊之“青銅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7圖28圖29,《春秋》,乃石膽石組合。說真的,這對石頭,從見到的第一眼,整個人就被生生攫走,無論底座怎樣遒勁,怎樣有年代感,都無法讓我分心去留意,因為這對石頭本身暈染開來的古意,慘絕人寰,早已經生吞活剝了我。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我個人對這底座也情有獨鍾,圖30。《九宮飛星》,貴州結構石膽石。表面上看,作者將為人熟稔的饕餮紋,和木紋上的皴,以及底部的山石塊壘,結合得至臻至美。實質上,作者高度融合了枯禪座、殘垣座與青銅座,可謂美得體無完膚。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我原以為,張衛只是近來一時興致,小試牛刀。誰知,早在1999年張衛就開始琢磨底座,設計了一款《有鳳來儀》,圖31圖32,廣西來賓水衝石,張衛以高腰杯形為底座,四稜飾以回紋。可想而知,當時很多人都只是被動地接受石為何物的時候,張衛就已經用身體為石頭躬親力行,砥礪前行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是張衛為柳石軒的藏石設計的一款底座,同時適合多種造型石和圖紋石,圖33圖34圖35。

柳石軒的玩石,總是默默地遠離潮流,又無聲地引領潮流。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是地自告奮勇地往前走著,走著走著,發現我們的一些頓悟和經驗,嗨,張衛早就在前方張榜公告過了。融合了文人五藝而成就玩石之道的柳石軒,終究成為了中國賞石界的一個地理標誌。或許以下的陳設,雖管窺蠡測,然多少也能觸其脈絡。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一直想挑戰張衛來著,還有他的柳石軒,可是一直沒有下手。

就已知的石界的張衛來說,值得我要下手的簡直不堪重負,多得無所適從,也無從下手,不知從哪一面破牆而入。

無從下手,於我,明擺著是一種赤果果的怯懦。這種怯懦,有對高度的知難而退,也有對懂得的生生逃避。

寫張衛,心裡有些隱隱的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曾經大放厥詞,揚言我的文字:一,只寫石頭;二,只寫石頭玩得好的人;三,只寫為石頭做事的人。結果還是賊心不死,初心不易。

張衛三條都佔了,而我一直等待著,有朝一日我能戰勝怯懦和疼痛,寫我所理解的張衛,以及張衛的石頭。但他上半年在太原石展,當著資深前輩的面,說我在石界寫人物,早就可以封筆了,因為已經寫到頂點了,就沒辦法再超越。當時,我瞬間變臉,眼淚奪眶而出。也許是南北差異,我寫過的人兒,始終水土不服。況且,況且,我還沒寫過張衛呢。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對於才情的渴慕,一顆心總是與生俱來的肆無忌憚,一邊搖旗吶喊,一邊飢渴如仇,似乎任何的險阻也消耗不了我對於審美對於藝術的好感和敏銳,也唯有如此,才覺得自己是好好地活著的,而且,活得好好的。

全面地立體地給大夥呈現張衛,我的個人能力顯然還沒有成熟得可以匹配。誰人能寫張衛呢?說到底,只有兩類人,要麼愛人,要麼全才。我始終堅信,那個人,縱然不在今日,但終有一天會出現。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中國當代賞石歷經四十多年,從一開始的資源開發到當下的藝術賞石,像張衛這樣跨越見證影響貫穿整個時代的,目前依舊活躍在賞石殿堂上的,不說絕無僅有,起碼也是鳳毛麟角。

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歷來以精神氣質為暗渡陳倉的中國文人畫越來越受到中西方廣泛的再度認識和重視,而跟幾千年的中國文人畫一脈相承的中國賞石藝術,最深層次揭示的,同樣是中國人獨特的生存狀態,以及在這種狀態中暗流湧動的精神需求。在石界,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張衛,顯然深諳這一點。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在張衛獨特的藏石上,以及對待藏石傾其所有的態度上,得到最大尺度的裸露,尤其是他最近在石頭底座上的突破和精進,鍥而不捨,更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在藝術迴歸賞石的當下,當一個人自身的綜合高度和他的石頭很統一的時候,當他的石頭又跟他自己設計製作的底座很統一的時候,底座和具有藝術品潛質的石頭一樣,在自身和觀者的心目中,儼然已經超越詩歌建築音樂宗教而存在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件長江畫面石,圖7圖8圖9,驚鴻一瞥,過目難忘,我早就窺視。你看畫面上,微波盪漾,倩影清秀,臨水嫩枝,楚楚動人。作者一反常規,拋卻市場上司空見慣的素座,雕刻瘦皺漏透的湖石形為底座,石頭俏拔清雅,底座蒼古矍鑠,一活一枯,立現江南園林生機盎然之一角。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太湖石,圖10,廣西。人物造型,如持燈閒庭穿廊。作者根據人物的動態和趨勢,信手在其左前方架一湖石形的水岸石橋,一橋而曲徑通幽,整體頗得魏晉之風,又有明末陳洪綬之筆意。蒼然而古拙的生活場景,完美呈現,再次一反底座業界的常態。此款跟上例一起,館主得意,謂之“石骨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2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3

禪意的底座,也是作者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這三款,圖11圖12圖13,前者《伏虎羅漢》,戈壁沙漠漆。羅漢盤腿側坐虎背之上,底座竟然為舊座改制,磐巖間,流雲駐足,世人觀之,頓有絕塵遠世之感,作者名之“絕塵座”。

圖12,《梵相》,四川長江綠泥石。形若結跏趺坐的佛陀,聳肩縮項舉首,側目塵世,惟妙惟肖。底座為一殘荷的反扣,蛀眼斑駁,瘦筋勁脈畢現,迎風不失骨力。此款作者欣然“枯禪座”。

圖13,廣西紅水河石膽石。坐姿人物配以雨點蛀紋殘荷底座,風格意趣同上。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5

此石身份罕見,圖14圖15,乃貴州馬場綠,石界皆知貴州安順馬場紅,卻鮮少有見馬場綠者。坐姿人物,安然若素,如如不動。底座也以“蛀眼紋”為主要設計元素,平實自然,同為“枯禪座”,可見作者內心之鐘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6

這款底座,圖16,估計靈感來自古玩路的石几座,但我不懂為什麼設置傾斜面,詢問作者後方知,這裡面有著作者的小心思。原來作者以慈眉善目面帶微笑的長江黃蠟石,代表夢想的豐滿,以幾座的嶙峋,隱喻現實的骨感,上下衝突,以激盪心靈的撞擊。與上面4例,同為枯禪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7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8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9

廣西太湖石。圖17圖18圖19,奇峰兀立,峭壁平臺,險夷環生。這底座的創意超乎常人的想象,石頭立在底板四六開處。作者神來飛刀,面向左側黃金分割處,破板鏤空,曲水流觴。整個底座,或雕或留,寫實與寫意相結合,介於形象與抽象之間,共同完成了一個用意象為主題服務的概念性底座。此款底座的突破,作者分外興奮,命名“意象座”。

除了石骨座,絕塵座,枯禪座,意象座,作者的“殘垣座”和“青銅座”,幾次被我捕獲,大為過癮。一個全心全意服務於石頭而為石頭量身打造的底座,上來就為石頭長了志氣——名門望族的石頭,必定明媒正娶。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2

圖20長江燙畫石,與圖21太湖石,同為女性題材。所不同的是,燙畫石畫面上,唐女當風,衣袂飄飄,絕世獨立於斷壁殘垣之上,彷彿在放逐一將成名、江山一統的霸業雄計。太湖造型石上,一佳人,婷婷嫋嫋,傾國傾城,婀娜起舞,活力四射。

作者有意,兩方石頭都用“殘垣座”立石立意,無關畫面與造型之間的區別。

殘垣座,容易給人從歷史的長河裡有生命在前赴後繼的感覺,就好像新的秩序誕生在舊有的廢墟上之感。除了強烈渲染出歷史遺址的厚重,以及歲月綿長的沉澱外,兩個底座細節上又有立又有破的幾個關鍵性的處理,讓我大為折服,歎為觀止。

同樣的又有立又有破的細節,體現在圖22,殘破的水缸,斜置的陶罐,遺落的缸沿,跟底座的經年陳舊,過度得非常和諧完美,又跟畫面的生活氣息相得益彰。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3

這是在原底座上的改良,圖23。也許作者見不得原款的一板一眼,也許審美終將疲軟,作者興起,一舉打破原先的招式。

來賓石。蹲坐的醒獅不怒自威,蛀眼滄桑的底座時光久遠,彷彿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巨獅昂首,面露堅毅。它似乎用它的不屈默默地在告訴人們,在它身後,守望的,或許不是一生,而是若干個世紀。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5

同樣經過改良重獲新生的是,圖24圖25。這是一方廣西來賓石膽石。岩漿尚未冷卻,地殼仍在運動,活生生地把粘在一起的柱狀石體拉開,兩端依舊粘連,大自然塑造了一尊展翅欲飛的銅雀像。底座的殘舊一劍封喉,忠實地追隨於石頭的銅塑之感。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6

這一款大灣石,圖26,作者題名《本源》。數年前我好像從雜誌的封底上見過。標準的蠶頭雁尾,起筆回鋒隆如蠶頭,收筆頓斜壓如雁尾。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底座上的青銅紋飾,可襯“一”之文化之淵源和厚重。另外,碑文式高挑的底座,且正因為雕刻了經典的夔龍紋,除了彰顯歲月如歌,更見作者對石頭的敬奉之心,館主尊之“青銅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7圖28圖29,《春秋》,乃石膽石組合。說真的,這對石頭,從見到的第一眼,整個人就被生生攫走,無論底座怎樣遒勁,怎樣有年代感,都無法讓我分心去留意,因為這對石頭本身暈染開來的古意,慘絕人寰,早已經生吞活剝了我。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我個人對這底座也情有獨鍾,圖30。《九宮飛星》,貴州結構石膽石。表面上看,作者將為人熟稔的饕餮紋,和木紋上的皴,以及底部的山石塊壘,結合得至臻至美。實質上,作者高度融合了枯禪座、殘垣座與青銅座,可謂美得體無完膚。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我原以為,張衛只是近來一時興致,小試牛刀。誰知,早在1999年張衛就開始琢磨底座,設計了一款《有鳳來儀》,圖31圖32,廣西來賓水衝石,張衛以高腰杯形為底座,四稜飾以回紋。可想而知,當時很多人都只是被動地接受石為何物的時候,張衛就已經用身體為石頭躬親力行,砥礪前行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是張衛為柳石軒的藏石設計的一款底座,同時適合多種造型石和圖紋石,圖33圖34圖35。

柳石軒的玩石,總是默默地遠離潮流,又無聲地引領潮流。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是地自告奮勇地往前走著,走著走著,發現我們的一些頓悟和經驗,嗨,張衛早就在前方張榜公告過了。融合了文人五藝而成就玩石之道的柳石軒,終究成為了中國賞石界的一個地理標誌。或許以下的陳設,雖管窺蠡測,然多少也能觸其脈絡。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其實,我是捨不得寫張衛的,因為他與石頭歷來糾纏太多,太久,太深。而且無論是市場狂熱時期,還是萎靡時期,在與石頭這點破事鳥事的較勁上,張衛的投入太過於認真。我有時候會可惜著他的認真,又不能攔著,只有若遠若近地望著,望而不說,又擔心認真的人,註定會痛,然又從沒聽他喊出痛來。或許是石頭的本質註定了他不露聲色,又或許是對石頭的鐘愛就可以讓人一如既往的溫良如故,視其餘一切為雲淡風輕。

"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一直想挑戰張衛來著,還有他的柳石軒,可是一直沒有下手。

就已知的石界的張衛來說,值得我要下手的簡直不堪重負,多得無所適從,也無從下手,不知從哪一面破牆而入。

無從下手,於我,明擺著是一種赤果果的怯懦。這種怯懦,有對高度的知難而退,也有對懂得的生生逃避。

寫張衛,心裡有些隱隱的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曾經大放厥詞,揚言我的文字:一,只寫石頭;二,只寫石頭玩得好的人;三,只寫為石頭做事的人。結果還是賊心不死,初心不易。

張衛三條都佔了,而我一直等待著,有朝一日我能戰勝怯懦和疼痛,寫我所理解的張衛,以及張衛的石頭。但他上半年在太原石展,當著資深前輩的面,說我在石界寫人物,早就可以封筆了,因為已經寫到頂點了,就沒辦法再超越。當時,我瞬間變臉,眼淚奪眶而出。也許是南北差異,我寫過的人兒,始終水土不服。況且,況且,我還沒寫過張衛呢。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對於才情的渴慕,一顆心總是與生俱來的肆無忌憚,一邊搖旗吶喊,一邊飢渴如仇,似乎任何的險阻也消耗不了我對於審美對於藝術的好感和敏銳,也唯有如此,才覺得自己是好好地活著的,而且,活得好好的。

全面地立體地給大夥呈現張衛,我的個人能力顯然還沒有成熟得可以匹配。誰人能寫張衛呢?說到底,只有兩類人,要麼愛人,要麼全才。我始終堅信,那個人,縱然不在今日,但終有一天會出現。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中國當代賞石歷經四十多年,從一開始的資源開發到當下的藝術賞石,像張衛這樣跨越見證影響貫穿整個時代的,目前依舊活躍在賞石殿堂上的,不說絕無僅有,起碼也是鳳毛麟角。

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歷來以精神氣質為暗渡陳倉的中國文人畫越來越受到中西方廣泛的再度認識和重視,而跟幾千年的中國文人畫一脈相承的中國賞石藝術,最深層次揭示的,同樣是中國人獨特的生存狀態,以及在這種狀態中暗流湧動的精神需求。在石界,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張衛,顯然深諳這一點。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在張衛獨特的藏石上,以及對待藏石傾其所有的態度上,得到最大尺度的裸露,尤其是他最近在石頭底座上的突破和精進,鍥而不捨,更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在藝術迴歸賞石的當下,當一個人自身的綜合高度和他的石頭很統一的時候,當他的石頭又跟他自己設計製作的底座很統一的時候,底座和具有藝術品潛質的石頭一樣,在自身和觀者的心目中,儼然已經超越詩歌建築音樂宗教而存在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件長江畫面石,圖7圖8圖9,驚鴻一瞥,過目難忘,我早就窺視。你看畫面上,微波盪漾,倩影清秀,臨水嫩枝,楚楚動人。作者一反常規,拋卻市場上司空見慣的素座,雕刻瘦皺漏透的湖石形為底座,石頭俏拔清雅,底座蒼古矍鑠,一活一枯,立現江南園林生機盎然之一角。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太湖石,圖10,廣西。人物造型,如持燈閒庭穿廊。作者根據人物的動態和趨勢,信手在其左前方架一湖石形的水岸石橋,一橋而曲徑通幽,整體頗得魏晉之風,又有明末陳洪綬之筆意。蒼然而古拙的生活場景,完美呈現,再次一反底座業界的常態。此款跟上例一起,館主得意,謂之“石骨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2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3

禪意的底座,也是作者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這三款,圖11圖12圖13,前者《伏虎羅漢》,戈壁沙漠漆。羅漢盤腿側坐虎背之上,底座竟然為舊座改制,磐巖間,流雲駐足,世人觀之,頓有絕塵遠世之感,作者名之“絕塵座”。

圖12,《梵相》,四川長江綠泥石。形若結跏趺坐的佛陀,聳肩縮項舉首,側目塵世,惟妙惟肖。底座為一殘荷的反扣,蛀眼斑駁,瘦筋勁脈畢現,迎風不失骨力。此款作者欣然“枯禪座”。

圖13,廣西紅水河石膽石。坐姿人物配以雨點蛀紋殘荷底座,風格意趣同上。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5

此石身份罕見,圖14圖15,乃貴州馬場綠,石界皆知貴州安順馬場紅,卻鮮少有見馬場綠者。坐姿人物,安然若素,如如不動。底座也以“蛀眼紋”為主要設計元素,平實自然,同為“枯禪座”,可見作者內心之鐘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6

這款底座,圖16,估計靈感來自古玩路的石几座,但我不懂為什麼設置傾斜面,詢問作者後方知,這裡面有著作者的小心思。原來作者以慈眉善目面帶微笑的長江黃蠟石,代表夢想的豐滿,以幾座的嶙峋,隱喻現實的骨感,上下衝突,以激盪心靈的撞擊。與上面4例,同為枯禪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7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8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9

廣西太湖石。圖17圖18圖19,奇峰兀立,峭壁平臺,險夷環生。這底座的創意超乎常人的想象,石頭立在底板四六開處。作者神來飛刀,面向左側黃金分割處,破板鏤空,曲水流觴。整個底座,或雕或留,寫實與寫意相結合,介於形象與抽象之間,共同完成了一個用意象為主題服務的概念性底座。此款底座的突破,作者分外興奮,命名“意象座”。

除了石骨座,絕塵座,枯禪座,意象座,作者的“殘垣座”和“青銅座”,幾次被我捕獲,大為過癮。一個全心全意服務於石頭而為石頭量身打造的底座,上來就為石頭長了志氣——名門望族的石頭,必定明媒正娶。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2

圖20長江燙畫石,與圖21太湖石,同為女性題材。所不同的是,燙畫石畫面上,唐女當風,衣袂飄飄,絕世獨立於斷壁殘垣之上,彷彿在放逐一將成名、江山一統的霸業雄計。太湖造型石上,一佳人,婷婷嫋嫋,傾國傾城,婀娜起舞,活力四射。

作者有意,兩方石頭都用“殘垣座”立石立意,無關畫面與造型之間的區別。

殘垣座,容易給人從歷史的長河裡有生命在前赴後繼的感覺,就好像新的秩序誕生在舊有的廢墟上之感。除了強烈渲染出歷史遺址的厚重,以及歲月綿長的沉澱外,兩個底座細節上又有立又有破的幾個關鍵性的處理,讓我大為折服,歎為觀止。

同樣的又有立又有破的細節,體現在圖22,殘破的水缸,斜置的陶罐,遺落的缸沿,跟底座的經年陳舊,過度得非常和諧完美,又跟畫面的生活氣息相得益彰。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3

這是在原底座上的改良,圖23。也許作者見不得原款的一板一眼,也許審美終將疲軟,作者興起,一舉打破原先的招式。

來賓石。蹲坐的醒獅不怒自威,蛀眼滄桑的底座時光久遠,彷彿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巨獅昂首,面露堅毅。它似乎用它的不屈默默地在告訴人們,在它身後,守望的,或許不是一生,而是若干個世紀。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5

同樣經過改良重獲新生的是,圖24圖25。這是一方廣西來賓石膽石。岩漿尚未冷卻,地殼仍在運動,活生生地把粘在一起的柱狀石體拉開,兩端依舊粘連,大自然塑造了一尊展翅欲飛的銅雀像。底座的殘舊一劍封喉,忠實地追隨於石頭的銅塑之感。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6

這一款大灣石,圖26,作者題名《本源》。數年前我好像從雜誌的封底上見過。標準的蠶頭雁尾,起筆回鋒隆如蠶頭,收筆頓斜壓如雁尾。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底座上的青銅紋飾,可襯“一”之文化之淵源和厚重。另外,碑文式高挑的底座,且正因為雕刻了經典的夔龍紋,除了彰顯歲月如歌,更見作者對石頭的敬奉之心,館主尊之“青銅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7圖28圖29,《春秋》,乃石膽石組合。說真的,這對石頭,從見到的第一眼,整個人就被生生攫走,無論底座怎樣遒勁,怎樣有年代感,都無法讓我分心去留意,因為這對石頭本身暈染開來的古意,慘絕人寰,早已經生吞活剝了我。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我個人對這底座也情有獨鍾,圖30。《九宮飛星》,貴州結構石膽石。表面上看,作者將為人熟稔的饕餮紋,和木紋上的皴,以及底部的山石塊壘,結合得至臻至美。實質上,作者高度融合了枯禪座、殘垣座與青銅座,可謂美得體無完膚。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我原以為,張衛只是近來一時興致,小試牛刀。誰知,早在1999年張衛就開始琢磨底座,設計了一款《有鳳來儀》,圖31圖32,廣西來賓水衝石,張衛以高腰杯形為底座,四稜飾以回紋。可想而知,當時很多人都只是被動地接受石為何物的時候,張衛就已經用身體為石頭躬親力行,砥礪前行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是張衛為柳石軒的藏石設計的一款底座,同時適合多種造型石和圖紋石,圖33圖34圖35。

柳石軒的玩石,總是默默地遠離潮流,又無聲地引領潮流。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是地自告奮勇地往前走著,走著走著,發現我們的一些頓悟和經驗,嗨,張衛早就在前方張榜公告過了。融合了文人五藝而成就玩石之道的柳石軒,終究成為了中國賞石界的一個地理標誌。或許以下的陳設,雖管窺蠡測,然多少也能觸其脈絡。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其實,我是捨不得寫張衛的,因為他與石頭歷來糾纏太多,太久,太深。而且無論是市場狂熱時期,還是萎靡時期,在與石頭這點破事鳥事的較勁上,張衛的投入太過於認真。我有時候會可惜著他的認真,又不能攔著,只有若遠若近地望著,望而不說,又擔心認真的人,註定會痛,然又從沒聽他喊出痛來。或許是石頭的本質註定了他不露聲色,又或許是對石頭的鐘愛就可以讓人一如既往的溫良如故,視其餘一切為雲淡風輕。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一直想挑戰張衛來著,還有他的柳石軒,可是一直沒有下手。

就已知的石界的張衛來說,值得我要下手的簡直不堪重負,多得無所適從,也無從下手,不知從哪一面破牆而入。

無從下手,於我,明擺著是一種赤果果的怯懦。這種怯懦,有對高度的知難而退,也有對懂得的生生逃避。

寫張衛,心裡有些隱隱的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曾經大放厥詞,揚言我的文字:一,只寫石頭;二,只寫石頭玩得好的人;三,只寫為石頭做事的人。結果還是賊心不死,初心不易。

張衛三條都佔了,而我一直等待著,有朝一日我能戰勝怯懦和疼痛,寫我所理解的張衛,以及張衛的石頭。但他上半年在太原石展,當著資深前輩的面,說我在石界寫人物,早就可以封筆了,因為已經寫到頂點了,就沒辦法再超越。當時,我瞬間變臉,眼淚奪眶而出。也許是南北差異,我寫過的人兒,始終水土不服。況且,況且,我還沒寫過張衛呢。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對於才情的渴慕,一顆心總是與生俱來的肆無忌憚,一邊搖旗吶喊,一邊飢渴如仇,似乎任何的險阻也消耗不了我對於審美對於藝術的好感和敏銳,也唯有如此,才覺得自己是好好地活著的,而且,活得好好的。

全面地立體地給大夥呈現張衛,我的個人能力顯然還沒有成熟得可以匹配。誰人能寫張衛呢?說到底,只有兩類人,要麼愛人,要麼全才。我始終堅信,那個人,縱然不在今日,但終有一天會出現。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中國當代賞石歷經四十多年,從一開始的資源開發到當下的藝術賞石,像張衛這樣跨越見證影響貫穿整個時代的,目前依舊活躍在賞石殿堂上的,不說絕無僅有,起碼也是鳳毛麟角。

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歷來以精神氣質為暗渡陳倉的中國文人畫越來越受到中西方廣泛的再度認識和重視,而跟幾千年的中國文人畫一脈相承的中國賞石藝術,最深層次揭示的,同樣是中國人獨特的生存狀態,以及在這種狀態中暗流湧動的精神需求。在石界,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張衛,顯然深諳這一點。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在張衛獨特的藏石上,以及對待藏石傾其所有的態度上,得到最大尺度的裸露,尤其是他最近在石頭底座上的突破和精進,鍥而不捨,更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在藝術迴歸賞石的當下,當一個人自身的綜合高度和他的石頭很統一的時候,當他的石頭又跟他自己設計製作的底座很統一的時候,底座和具有藝術品潛質的石頭一樣,在自身和觀者的心目中,儼然已經超越詩歌建築音樂宗教而存在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件長江畫面石,圖7圖8圖9,驚鴻一瞥,過目難忘,我早就窺視。你看畫面上,微波盪漾,倩影清秀,臨水嫩枝,楚楚動人。作者一反常規,拋卻市場上司空見慣的素座,雕刻瘦皺漏透的湖石形為底座,石頭俏拔清雅,底座蒼古矍鑠,一活一枯,立現江南園林生機盎然之一角。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太湖石,圖10,廣西。人物造型,如持燈閒庭穿廊。作者根據人物的動態和趨勢,信手在其左前方架一湖石形的水岸石橋,一橋而曲徑通幽,整體頗得魏晉之風,又有明末陳洪綬之筆意。蒼然而古拙的生活場景,完美呈現,再次一反底座業界的常態。此款跟上例一起,館主得意,謂之“石骨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2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3

禪意的底座,也是作者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這三款,圖11圖12圖13,前者《伏虎羅漢》,戈壁沙漠漆。羅漢盤腿側坐虎背之上,底座竟然為舊座改制,磐巖間,流雲駐足,世人觀之,頓有絕塵遠世之感,作者名之“絕塵座”。

圖12,《梵相》,四川長江綠泥石。形若結跏趺坐的佛陀,聳肩縮項舉首,側目塵世,惟妙惟肖。底座為一殘荷的反扣,蛀眼斑駁,瘦筋勁脈畢現,迎風不失骨力。此款作者欣然“枯禪座”。

圖13,廣西紅水河石膽石。坐姿人物配以雨點蛀紋殘荷底座,風格意趣同上。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5

此石身份罕見,圖14圖15,乃貴州馬場綠,石界皆知貴州安順馬場紅,卻鮮少有見馬場綠者。坐姿人物,安然若素,如如不動。底座也以“蛀眼紋”為主要設計元素,平實自然,同為“枯禪座”,可見作者內心之鐘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6

這款底座,圖16,估計靈感來自古玩路的石几座,但我不懂為什麼設置傾斜面,詢問作者後方知,這裡面有著作者的小心思。原來作者以慈眉善目面帶微笑的長江黃蠟石,代表夢想的豐滿,以幾座的嶙峋,隱喻現實的骨感,上下衝突,以激盪心靈的撞擊。與上面4例,同為枯禪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7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8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9

廣西太湖石。圖17圖18圖19,奇峰兀立,峭壁平臺,險夷環生。這底座的創意超乎常人的想象,石頭立在底板四六開處。作者神來飛刀,面向左側黃金分割處,破板鏤空,曲水流觴。整個底座,或雕或留,寫實與寫意相結合,介於形象與抽象之間,共同完成了一個用意象為主題服務的概念性底座。此款底座的突破,作者分外興奮,命名“意象座”。

除了石骨座,絕塵座,枯禪座,意象座,作者的“殘垣座”和“青銅座”,幾次被我捕獲,大為過癮。一個全心全意服務於石頭而為石頭量身打造的底座,上來就為石頭長了志氣——名門望族的石頭,必定明媒正娶。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2

圖20長江燙畫石,與圖21太湖石,同為女性題材。所不同的是,燙畫石畫面上,唐女當風,衣袂飄飄,絕世獨立於斷壁殘垣之上,彷彿在放逐一將成名、江山一統的霸業雄計。太湖造型石上,一佳人,婷婷嫋嫋,傾國傾城,婀娜起舞,活力四射。

作者有意,兩方石頭都用“殘垣座”立石立意,無關畫面與造型之間的區別。

殘垣座,容易給人從歷史的長河裡有生命在前赴後繼的感覺,就好像新的秩序誕生在舊有的廢墟上之感。除了強烈渲染出歷史遺址的厚重,以及歲月綿長的沉澱外,兩個底座細節上又有立又有破的幾個關鍵性的處理,讓我大為折服,歎為觀止。

同樣的又有立又有破的細節,體現在圖22,殘破的水缸,斜置的陶罐,遺落的缸沿,跟底座的經年陳舊,過度得非常和諧完美,又跟畫面的生活氣息相得益彰。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3

這是在原底座上的改良,圖23。也許作者見不得原款的一板一眼,也許審美終將疲軟,作者興起,一舉打破原先的招式。

來賓石。蹲坐的醒獅不怒自威,蛀眼滄桑的底座時光久遠,彷彿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巨獅昂首,面露堅毅。它似乎用它的不屈默默地在告訴人們,在它身後,守望的,或許不是一生,而是若干個世紀。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5

同樣經過改良重獲新生的是,圖24圖25。這是一方廣西來賓石膽石。岩漿尚未冷卻,地殼仍在運動,活生生地把粘在一起的柱狀石體拉開,兩端依舊粘連,大自然塑造了一尊展翅欲飛的銅雀像。底座的殘舊一劍封喉,忠實地追隨於石頭的銅塑之感。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6

這一款大灣石,圖26,作者題名《本源》。數年前我好像從雜誌的封底上見過。標準的蠶頭雁尾,起筆回鋒隆如蠶頭,收筆頓斜壓如雁尾。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底座上的青銅紋飾,可襯“一”之文化之淵源和厚重。另外,碑文式高挑的底座,且正因為雕刻了經典的夔龍紋,除了彰顯歲月如歌,更見作者對石頭的敬奉之心,館主尊之“青銅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7圖28圖29,《春秋》,乃石膽石組合。說真的,這對石頭,從見到的第一眼,整個人就被生生攫走,無論底座怎樣遒勁,怎樣有年代感,都無法讓我分心去留意,因為這對石頭本身暈染開來的古意,慘絕人寰,早已經生吞活剝了我。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我個人對這底座也情有獨鍾,圖30。《九宮飛星》,貴州結構石膽石。表面上看,作者將為人熟稔的饕餮紋,和木紋上的皴,以及底部的山石塊壘,結合得至臻至美。實質上,作者高度融合了枯禪座、殘垣座與青銅座,可謂美得體無完膚。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我原以為,張衛只是近來一時興致,小試牛刀。誰知,早在1999年張衛就開始琢磨底座,設計了一款《有鳳來儀》,圖31圖32,廣西來賓水衝石,張衛以高腰杯形為底座,四稜飾以回紋。可想而知,當時很多人都只是被動地接受石為何物的時候,張衛就已經用身體為石頭躬親力行,砥礪前行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是張衛為柳石軒的藏石設計的一款底座,同時適合多種造型石和圖紋石,圖33圖34圖35。

柳石軒的玩石,總是默默地遠離潮流,又無聲地引領潮流。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是地自告奮勇地往前走著,走著走著,發現我們的一些頓悟和經驗,嗨,張衛早就在前方張榜公告過了。融合了文人五藝而成就玩石之道的柳石軒,終究成為了中國賞石界的一個地理標誌。或許以下的陳設,雖管窺蠡測,然多少也能觸其脈絡。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其實,我是捨不得寫張衛的,因為他與石頭歷來糾纏太多,太久,太深。而且無論是市場狂熱時期,還是萎靡時期,在與石頭這點破事鳥事的較勁上,張衛的投入太過於認真。我有時候會可惜著他的認真,又不能攔著,只有若遠若近地望著,望而不說,又擔心認真的人,註定會痛,然又從沒聽他喊出痛來。或許是石頭的本質註定了他不露聲色,又或許是對石頭的鐘愛就可以讓人一如既往的溫良如故,視其餘一切為雲淡風輕。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一直想挑戰張衛來著,還有他的柳石軒,可是一直沒有下手。

就已知的石界的張衛來說,值得我要下手的簡直不堪重負,多得無所適從,也無從下手,不知從哪一面破牆而入。

無從下手,於我,明擺著是一種赤果果的怯懦。這種怯懦,有對高度的知難而退,也有對懂得的生生逃避。

寫張衛,心裡有些隱隱的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曾經大放厥詞,揚言我的文字:一,只寫石頭;二,只寫石頭玩得好的人;三,只寫為石頭做事的人。結果還是賊心不死,初心不易。

張衛三條都佔了,而我一直等待著,有朝一日我能戰勝怯懦和疼痛,寫我所理解的張衛,以及張衛的石頭。但他上半年在太原石展,當著資深前輩的面,說我在石界寫人物,早就可以封筆了,因為已經寫到頂點了,就沒辦法再超越。當時,我瞬間變臉,眼淚奪眶而出。也許是南北差異,我寫過的人兒,始終水土不服。況且,況且,我還沒寫過張衛呢。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對於才情的渴慕,一顆心總是與生俱來的肆無忌憚,一邊搖旗吶喊,一邊飢渴如仇,似乎任何的險阻也消耗不了我對於審美對於藝術的好感和敏銳,也唯有如此,才覺得自己是好好地活著的,而且,活得好好的。

全面地立體地給大夥呈現張衛,我的個人能力顯然還沒有成熟得可以匹配。誰人能寫張衛呢?說到底,只有兩類人,要麼愛人,要麼全才。我始終堅信,那個人,縱然不在今日,但終有一天會出現。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中國當代賞石歷經四十多年,從一開始的資源開發到當下的藝術賞石,像張衛這樣跨越見證影響貫穿整個時代的,目前依舊活躍在賞石殿堂上的,不說絕無僅有,起碼也是鳳毛麟角。

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歷來以精神氣質為暗渡陳倉的中國文人畫越來越受到中西方廣泛的再度認識和重視,而跟幾千年的中國文人畫一脈相承的中國賞石藝術,最深層次揭示的,同樣是中國人獨特的生存狀態,以及在這種狀態中暗流湧動的精神需求。在石界,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張衛,顯然深諳這一點。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在張衛獨特的藏石上,以及對待藏石傾其所有的態度上,得到最大尺度的裸露,尤其是他最近在石頭底座上的突破和精進,鍥而不捨,更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在藝術迴歸賞石的當下,當一個人自身的綜合高度和他的石頭很統一的時候,當他的石頭又跟他自己設計製作的底座很統一的時候,底座和具有藝術品潛質的石頭一樣,在自身和觀者的心目中,儼然已經超越詩歌建築音樂宗教而存在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件長江畫面石,圖7圖8圖9,驚鴻一瞥,過目難忘,我早就窺視。你看畫面上,微波盪漾,倩影清秀,臨水嫩枝,楚楚動人。作者一反常規,拋卻市場上司空見慣的素座,雕刻瘦皺漏透的湖石形為底座,石頭俏拔清雅,底座蒼古矍鑠,一活一枯,立現江南園林生機盎然之一角。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太湖石,圖10,廣西。人物造型,如持燈閒庭穿廊。作者根據人物的動態和趨勢,信手在其左前方架一湖石形的水岸石橋,一橋而曲徑通幽,整體頗得魏晉之風,又有明末陳洪綬之筆意。蒼然而古拙的生活場景,完美呈現,再次一反底座業界的常態。此款跟上例一起,館主得意,謂之“石骨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2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3

禪意的底座,也是作者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這三款,圖11圖12圖13,前者《伏虎羅漢》,戈壁沙漠漆。羅漢盤腿側坐虎背之上,底座竟然為舊座改制,磐巖間,流雲駐足,世人觀之,頓有絕塵遠世之感,作者名之“絕塵座”。

圖12,《梵相》,四川長江綠泥石。形若結跏趺坐的佛陀,聳肩縮項舉首,側目塵世,惟妙惟肖。底座為一殘荷的反扣,蛀眼斑駁,瘦筋勁脈畢現,迎風不失骨力。此款作者欣然“枯禪座”。

圖13,廣西紅水河石膽石。坐姿人物配以雨點蛀紋殘荷底座,風格意趣同上。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5

此石身份罕見,圖14圖15,乃貴州馬場綠,石界皆知貴州安順馬場紅,卻鮮少有見馬場綠者。坐姿人物,安然若素,如如不動。底座也以“蛀眼紋”為主要設計元素,平實自然,同為“枯禪座”,可見作者內心之鐘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6

這款底座,圖16,估計靈感來自古玩路的石几座,但我不懂為什麼設置傾斜面,詢問作者後方知,這裡面有著作者的小心思。原來作者以慈眉善目面帶微笑的長江黃蠟石,代表夢想的豐滿,以幾座的嶙峋,隱喻現實的骨感,上下衝突,以激盪心靈的撞擊。與上面4例,同為枯禪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7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8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9

廣西太湖石。圖17圖18圖19,奇峰兀立,峭壁平臺,險夷環生。這底座的創意超乎常人的想象,石頭立在底板四六開處。作者神來飛刀,面向左側黃金分割處,破板鏤空,曲水流觴。整個底座,或雕或留,寫實與寫意相結合,介於形象與抽象之間,共同完成了一個用意象為主題服務的概念性底座。此款底座的突破,作者分外興奮,命名“意象座”。

除了石骨座,絕塵座,枯禪座,意象座,作者的“殘垣座”和“青銅座”,幾次被我捕獲,大為過癮。一個全心全意服務於石頭而為石頭量身打造的底座,上來就為石頭長了志氣——名門望族的石頭,必定明媒正娶。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2

圖20長江燙畫石,與圖21太湖石,同為女性題材。所不同的是,燙畫石畫面上,唐女當風,衣袂飄飄,絕世獨立於斷壁殘垣之上,彷彿在放逐一將成名、江山一統的霸業雄計。太湖造型石上,一佳人,婷婷嫋嫋,傾國傾城,婀娜起舞,活力四射。

作者有意,兩方石頭都用“殘垣座”立石立意,無關畫面與造型之間的區別。

殘垣座,容易給人從歷史的長河裡有生命在前赴後繼的感覺,就好像新的秩序誕生在舊有的廢墟上之感。除了強烈渲染出歷史遺址的厚重,以及歲月綿長的沉澱外,兩個底座細節上又有立又有破的幾個關鍵性的處理,讓我大為折服,歎為觀止。

同樣的又有立又有破的細節,體現在圖22,殘破的水缸,斜置的陶罐,遺落的缸沿,跟底座的經年陳舊,過度得非常和諧完美,又跟畫面的生活氣息相得益彰。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3

這是在原底座上的改良,圖23。也許作者見不得原款的一板一眼,也許審美終將疲軟,作者興起,一舉打破原先的招式。

來賓石。蹲坐的醒獅不怒自威,蛀眼滄桑的底座時光久遠,彷彿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巨獅昂首,面露堅毅。它似乎用它的不屈默默地在告訴人們,在它身後,守望的,或許不是一生,而是若干個世紀。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5

同樣經過改良重獲新生的是,圖24圖25。這是一方廣西來賓石膽石。岩漿尚未冷卻,地殼仍在運動,活生生地把粘在一起的柱狀石體拉開,兩端依舊粘連,大自然塑造了一尊展翅欲飛的銅雀像。底座的殘舊一劍封喉,忠實地追隨於石頭的銅塑之感。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6

這一款大灣石,圖26,作者題名《本源》。數年前我好像從雜誌的封底上見過。標準的蠶頭雁尾,起筆回鋒隆如蠶頭,收筆頓斜壓如雁尾。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底座上的青銅紋飾,可襯“一”之文化之淵源和厚重。另外,碑文式高挑的底座,且正因為雕刻了經典的夔龍紋,除了彰顯歲月如歌,更見作者對石頭的敬奉之心,館主尊之“青銅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7圖28圖29,《春秋》,乃石膽石組合。說真的,這對石頭,從見到的第一眼,整個人就被生生攫走,無論底座怎樣遒勁,怎樣有年代感,都無法讓我分心去留意,因為這對石頭本身暈染開來的古意,慘絕人寰,早已經生吞活剝了我。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我個人對這底座也情有獨鍾,圖30。《九宮飛星》,貴州結構石膽石。表面上看,作者將為人熟稔的饕餮紋,和木紋上的皴,以及底部的山石塊壘,結合得至臻至美。實質上,作者高度融合了枯禪座、殘垣座與青銅座,可謂美得體無完膚。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我原以為,張衛只是近來一時興致,小試牛刀。誰知,早在1999年張衛就開始琢磨底座,設計了一款《有鳳來儀》,圖31圖32,廣西來賓水衝石,張衛以高腰杯形為底座,四稜飾以回紋。可想而知,當時很多人都只是被動地接受石為何物的時候,張衛就已經用身體為石頭躬親力行,砥礪前行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是張衛為柳石軒的藏石設計的一款底座,同時適合多種造型石和圖紋石,圖33圖34圖35。

柳石軒的玩石,總是默默地遠離潮流,又無聲地引領潮流。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是地自告奮勇地往前走著,走著走著,發現我們的一些頓悟和經驗,嗨,張衛早就在前方張榜公告過了。融合了文人五藝而成就玩石之道的柳石軒,終究成為了中國賞石界的一個地理標誌。或許以下的陳設,雖管窺蠡測,然多少也能觸其脈絡。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其實,我是捨不得寫張衛的,因為他與石頭歷來糾纏太多,太久,太深。而且無論是市場狂熱時期,還是萎靡時期,在與石頭這點破事鳥事的較勁上,張衛的投入太過於認真。我有時候會可惜著他的認真,又不能攔著,只有若遠若近地望著,望而不說,又擔心認真的人,註定會痛,然又從沒聽他喊出痛來。或許是石頭的本質註定了他不露聲色,又或許是對石頭的鐘愛就可以讓人一如既往的溫良如故,視其餘一切為雲淡風輕。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儘管我是那麼強烈,見不得人們無時無刻少不了石頭的那種執著和亢奮,我甚至多麼想懇求石頭放過張衛,然他對石頭的直覺和直感,無疑公認都是第一流的。他畢生就為石頭,也不受地域與時代的侷限,他的好東西,30年前是好東西,30年後還是好東西。他對石頭的忠誠、專一和責任,生死度外。他的生活就是他的工作,他的工作就是他的事業,他的事業就是他的至愛,他的至愛就是他的責任,他的責任就是他的道義——他把個人的事做成了大夥的事。

"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一直想挑戰張衛來著,還有他的柳石軒,可是一直沒有下手。

就已知的石界的張衛來說,值得我要下手的簡直不堪重負,多得無所適從,也無從下手,不知從哪一面破牆而入。

無從下手,於我,明擺著是一種赤果果的怯懦。這種怯懦,有對高度的知難而退,也有對懂得的生生逃避。

寫張衛,心裡有些隱隱的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曾經大放厥詞,揚言我的文字:一,只寫石頭;二,只寫石頭玩得好的人;三,只寫為石頭做事的人。結果還是賊心不死,初心不易。

張衛三條都佔了,而我一直等待著,有朝一日我能戰勝怯懦和疼痛,寫我所理解的張衛,以及張衛的石頭。但他上半年在太原石展,當著資深前輩的面,說我在石界寫人物,早就可以封筆了,因為已經寫到頂點了,就沒辦法再超越。當時,我瞬間變臉,眼淚奪眶而出。也許是南北差異,我寫過的人兒,始終水土不服。況且,況且,我還沒寫過張衛呢。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對於才情的渴慕,一顆心總是與生俱來的肆無忌憚,一邊搖旗吶喊,一邊飢渴如仇,似乎任何的險阻也消耗不了我對於審美對於藝術的好感和敏銳,也唯有如此,才覺得自己是好好地活著的,而且,活得好好的。

全面地立體地給大夥呈現張衛,我的個人能力顯然還沒有成熟得可以匹配。誰人能寫張衛呢?說到底,只有兩類人,要麼愛人,要麼全才。我始終堅信,那個人,縱然不在今日,但終有一天會出現。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中國當代賞石歷經四十多年,從一開始的資源開發到當下的藝術賞石,像張衛這樣跨越見證影響貫穿整個時代的,目前依舊活躍在賞石殿堂上的,不說絕無僅有,起碼也是鳳毛麟角。

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歷來以精神氣質為暗渡陳倉的中國文人畫越來越受到中西方廣泛的再度認識和重視,而跟幾千年的中國文人畫一脈相承的中國賞石藝術,最深層次揭示的,同樣是中國人獨特的生存狀態,以及在這種狀態中暗流湧動的精神需求。在石界,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張衛,顯然深諳這一點。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在張衛獨特的藏石上,以及對待藏石傾其所有的態度上,得到最大尺度的裸露,尤其是他最近在石頭底座上的突破和精進,鍥而不捨,更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在藝術迴歸賞石的當下,當一個人自身的綜合高度和他的石頭很統一的時候,當他的石頭又跟他自己設計製作的底座很統一的時候,底座和具有藝術品潛質的石頭一樣,在自身和觀者的心目中,儼然已經超越詩歌建築音樂宗教而存在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件長江畫面石,圖7圖8圖9,驚鴻一瞥,過目難忘,我早就窺視。你看畫面上,微波盪漾,倩影清秀,臨水嫩枝,楚楚動人。作者一反常規,拋卻市場上司空見慣的素座,雕刻瘦皺漏透的湖石形為底座,石頭俏拔清雅,底座蒼古矍鑠,一活一枯,立現江南園林生機盎然之一角。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太湖石,圖10,廣西。人物造型,如持燈閒庭穿廊。作者根據人物的動態和趨勢,信手在其左前方架一湖石形的水岸石橋,一橋而曲徑通幽,整體頗得魏晉之風,又有明末陳洪綬之筆意。蒼然而古拙的生活場景,完美呈現,再次一反底座業界的常態。此款跟上例一起,館主得意,謂之“石骨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2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3

禪意的底座,也是作者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這三款,圖11圖12圖13,前者《伏虎羅漢》,戈壁沙漠漆。羅漢盤腿側坐虎背之上,底座竟然為舊座改制,磐巖間,流雲駐足,世人觀之,頓有絕塵遠世之感,作者名之“絕塵座”。

圖12,《梵相》,四川長江綠泥石。形若結跏趺坐的佛陀,聳肩縮項舉首,側目塵世,惟妙惟肖。底座為一殘荷的反扣,蛀眼斑駁,瘦筋勁脈畢現,迎風不失骨力。此款作者欣然“枯禪座”。

圖13,廣西紅水河石膽石。坐姿人物配以雨點蛀紋殘荷底座,風格意趣同上。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5

此石身份罕見,圖14圖15,乃貴州馬場綠,石界皆知貴州安順馬場紅,卻鮮少有見馬場綠者。坐姿人物,安然若素,如如不動。底座也以“蛀眼紋”為主要設計元素,平實自然,同為“枯禪座”,可見作者內心之鐘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6

這款底座,圖16,估計靈感來自古玩路的石几座,但我不懂為什麼設置傾斜面,詢問作者後方知,這裡面有著作者的小心思。原來作者以慈眉善目面帶微笑的長江黃蠟石,代表夢想的豐滿,以幾座的嶙峋,隱喻現實的骨感,上下衝突,以激盪心靈的撞擊。與上面4例,同為枯禪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7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8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9

廣西太湖石。圖17圖18圖19,奇峰兀立,峭壁平臺,險夷環生。這底座的創意超乎常人的想象,石頭立在底板四六開處。作者神來飛刀,面向左側黃金分割處,破板鏤空,曲水流觴。整個底座,或雕或留,寫實與寫意相結合,介於形象與抽象之間,共同完成了一個用意象為主題服務的概念性底座。此款底座的突破,作者分外興奮,命名“意象座”。

除了石骨座,絕塵座,枯禪座,意象座,作者的“殘垣座”和“青銅座”,幾次被我捕獲,大為過癮。一個全心全意服務於石頭而為石頭量身打造的底座,上來就為石頭長了志氣——名門望族的石頭,必定明媒正娶。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2

圖20長江燙畫石,與圖21太湖石,同為女性題材。所不同的是,燙畫石畫面上,唐女當風,衣袂飄飄,絕世獨立於斷壁殘垣之上,彷彿在放逐一將成名、江山一統的霸業雄計。太湖造型石上,一佳人,婷婷嫋嫋,傾國傾城,婀娜起舞,活力四射。

作者有意,兩方石頭都用“殘垣座”立石立意,無關畫面與造型之間的區別。

殘垣座,容易給人從歷史的長河裡有生命在前赴後繼的感覺,就好像新的秩序誕生在舊有的廢墟上之感。除了強烈渲染出歷史遺址的厚重,以及歲月綿長的沉澱外,兩個底座細節上又有立又有破的幾個關鍵性的處理,讓我大為折服,歎為觀止。

同樣的又有立又有破的細節,體現在圖22,殘破的水缸,斜置的陶罐,遺落的缸沿,跟底座的經年陳舊,過度得非常和諧完美,又跟畫面的生活氣息相得益彰。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3

這是在原底座上的改良,圖23。也許作者見不得原款的一板一眼,也許審美終將疲軟,作者興起,一舉打破原先的招式。

來賓石。蹲坐的醒獅不怒自威,蛀眼滄桑的底座時光久遠,彷彿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巨獅昂首,面露堅毅。它似乎用它的不屈默默地在告訴人們,在它身後,守望的,或許不是一生,而是若干個世紀。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5

同樣經過改良重獲新生的是,圖24圖25。這是一方廣西來賓石膽石。岩漿尚未冷卻,地殼仍在運動,活生生地把粘在一起的柱狀石體拉開,兩端依舊粘連,大自然塑造了一尊展翅欲飛的銅雀像。底座的殘舊一劍封喉,忠實地追隨於石頭的銅塑之感。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6

這一款大灣石,圖26,作者題名《本源》。數年前我好像從雜誌的封底上見過。標準的蠶頭雁尾,起筆回鋒隆如蠶頭,收筆頓斜壓如雁尾。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底座上的青銅紋飾,可襯“一”之文化之淵源和厚重。另外,碑文式高挑的底座,且正因為雕刻了經典的夔龍紋,除了彰顯歲月如歌,更見作者對石頭的敬奉之心,館主尊之“青銅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7圖28圖29,《春秋》,乃石膽石組合。說真的,這對石頭,從見到的第一眼,整個人就被生生攫走,無論底座怎樣遒勁,怎樣有年代感,都無法讓我分心去留意,因為這對石頭本身暈染開來的古意,慘絕人寰,早已經生吞活剝了我。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我個人對這底座也情有獨鍾,圖30。《九宮飛星》,貴州結構石膽石。表面上看,作者將為人熟稔的饕餮紋,和木紋上的皴,以及底部的山石塊壘,結合得至臻至美。實質上,作者高度融合了枯禪座、殘垣座與青銅座,可謂美得體無完膚。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我原以為,張衛只是近來一時興致,小試牛刀。誰知,早在1999年張衛就開始琢磨底座,設計了一款《有鳳來儀》,圖31圖32,廣西來賓水衝石,張衛以高腰杯形為底座,四稜飾以回紋。可想而知,當時很多人都只是被動地接受石為何物的時候,張衛就已經用身體為石頭躬親力行,砥礪前行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是張衛為柳石軒的藏石設計的一款底座,同時適合多種造型石和圖紋石,圖33圖34圖35。

柳石軒的玩石,總是默默地遠離潮流,又無聲地引領潮流。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是地自告奮勇地往前走著,走著走著,發現我們的一些頓悟和經驗,嗨,張衛早就在前方張榜公告過了。融合了文人五藝而成就玩石之道的柳石軒,終究成為了中國賞石界的一個地理標誌。或許以下的陳設,雖管窺蠡測,然多少也能觸其脈絡。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其實,我是捨不得寫張衛的,因為他與石頭歷來糾纏太多,太久,太深。而且無論是市場狂熱時期,還是萎靡時期,在與石頭這點破事鳥事的較勁上,張衛的投入太過於認真。我有時候會可惜著他的認真,又不能攔著,只有若遠若近地望著,望而不說,又擔心認真的人,註定會痛,然又從沒聽他喊出痛來。或許是石頭的本質註定了他不露聲色,又或許是對石頭的鐘愛就可以讓人一如既往的溫良如故,視其餘一切為雲淡風輕。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儘管我是那麼強烈,見不得人們無時無刻少不了石頭的那種執著和亢奮,我甚至多麼想懇求石頭放過張衛,然他對石頭的直覺和直感,無疑公認都是第一流的。他畢生就為石頭,也不受地域與時代的侷限,他的好東西,30年前是好東西,30年後還是好東西。他對石頭的忠誠、專一和責任,生死度外。他的生活就是他的工作,他的工作就是他的事業,他的事業就是他的至愛,他的至愛就是他的責任,他的責任就是他的道義——他把個人的事做成了大夥的事。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一直想挑戰張衛來著,還有他的柳石軒,可是一直沒有下手。

就已知的石界的張衛來說,值得我要下手的簡直不堪重負,多得無所適從,也無從下手,不知從哪一面破牆而入。

無從下手,於我,明擺著是一種赤果果的怯懦。這種怯懦,有對高度的知難而退,也有對懂得的生生逃避。

寫張衛,心裡有些隱隱的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曾經大放厥詞,揚言我的文字:一,只寫石頭;二,只寫石頭玩得好的人;三,只寫為石頭做事的人。結果還是賊心不死,初心不易。

張衛三條都佔了,而我一直等待著,有朝一日我能戰勝怯懦和疼痛,寫我所理解的張衛,以及張衛的石頭。但他上半年在太原石展,當著資深前輩的面,說我在石界寫人物,早就可以封筆了,因為已經寫到頂點了,就沒辦法再超越。當時,我瞬間變臉,眼淚奪眶而出。也許是南北差異,我寫過的人兒,始終水土不服。況且,況且,我還沒寫過張衛呢。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對於才情的渴慕,一顆心總是與生俱來的肆無忌憚,一邊搖旗吶喊,一邊飢渴如仇,似乎任何的險阻也消耗不了我對於審美對於藝術的好感和敏銳,也唯有如此,才覺得自己是好好地活著的,而且,活得好好的。

全面地立體地給大夥呈現張衛,我的個人能力顯然還沒有成熟得可以匹配。誰人能寫張衛呢?說到底,只有兩類人,要麼愛人,要麼全才。我始終堅信,那個人,縱然不在今日,但終有一天會出現。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中國當代賞石歷經四十多年,從一開始的資源開發到當下的藝術賞石,像張衛這樣跨越見證影響貫穿整個時代的,目前依舊活躍在賞石殿堂上的,不說絕無僅有,起碼也是鳳毛麟角。

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歷來以精神氣質為暗渡陳倉的中國文人畫越來越受到中西方廣泛的再度認識和重視,而跟幾千年的中國文人畫一脈相承的中國賞石藝術,最深層次揭示的,同樣是中國人獨特的生存狀態,以及在這種狀態中暗流湧動的精神需求。在石界,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張衛,顯然深諳這一點。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在張衛獨特的藏石上,以及對待藏石傾其所有的態度上,得到最大尺度的裸露,尤其是他最近在石頭底座上的突破和精進,鍥而不捨,更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在藝術迴歸賞石的當下,當一個人自身的綜合高度和他的石頭很統一的時候,當他的石頭又跟他自己設計製作的底座很統一的時候,底座和具有藝術品潛質的石頭一樣,在自身和觀者的心目中,儼然已經超越詩歌建築音樂宗教而存在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件長江畫面石,圖7圖8圖9,驚鴻一瞥,過目難忘,我早就窺視。你看畫面上,微波盪漾,倩影清秀,臨水嫩枝,楚楚動人。作者一反常規,拋卻市場上司空見慣的素座,雕刻瘦皺漏透的湖石形為底座,石頭俏拔清雅,底座蒼古矍鑠,一活一枯,立現江南園林生機盎然之一角。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太湖石,圖10,廣西。人物造型,如持燈閒庭穿廊。作者根據人物的動態和趨勢,信手在其左前方架一湖石形的水岸石橋,一橋而曲徑通幽,整體頗得魏晉之風,又有明末陳洪綬之筆意。蒼然而古拙的生活場景,完美呈現,再次一反底座業界的常態。此款跟上例一起,館主得意,謂之“石骨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2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3

禪意的底座,也是作者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這三款,圖11圖12圖13,前者《伏虎羅漢》,戈壁沙漠漆。羅漢盤腿側坐虎背之上,底座竟然為舊座改制,磐巖間,流雲駐足,世人觀之,頓有絕塵遠世之感,作者名之“絕塵座”。

圖12,《梵相》,四川長江綠泥石。形若結跏趺坐的佛陀,聳肩縮項舉首,側目塵世,惟妙惟肖。底座為一殘荷的反扣,蛀眼斑駁,瘦筋勁脈畢現,迎風不失骨力。此款作者欣然“枯禪座”。

圖13,廣西紅水河石膽石。坐姿人物配以雨點蛀紋殘荷底座,風格意趣同上。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5

此石身份罕見,圖14圖15,乃貴州馬場綠,石界皆知貴州安順馬場紅,卻鮮少有見馬場綠者。坐姿人物,安然若素,如如不動。底座也以“蛀眼紋”為主要設計元素,平實自然,同為“枯禪座”,可見作者內心之鐘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6

這款底座,圖16,估計靈感來自古玩路的石几座,但我不懂為什麼設置傾斜面,詢問作者後方知,這裡面有著作者的小心思。原來作者以慈眉善目面帶微笑的長江黃蠟石,代表夢想的豐滿,以幾座的嶙峋,隱喻現實的骨感,上下衝突,以激盪心靈的撞擊。與上面4例,同為枯禪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7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8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9

廣西太湖石。圖17圖18圖19,奇峰兀立,峭壁平臺,險夷環生。這底座的創意超乎常人的想象,石頭立在底板四六開處。作者神來飛刀,面向左側黃金分割處,破板鏤空,曲水流觴。整個底座,或雕或留,寫實與寫意相結合,介於形象與抽象之間,共同完成了一個用意象為主題服務的概念性底座。此款底座的突破,作者分外興奮,命名“意象座”。

除了石骨座,絕塵座,枯禪座,意象座,作者的“殘垣座”和“青銅座”,幾次被我捕獲,大為過癮。一個全心全意服務於石頭而為石頭量身打造的底座,上來就為石頭長了志氣——名門望族的石頭,必定明媒正娶。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2

圖20長江燙畫石,與圖21太湖石,同為女性題材。所不同的是,燙畫石畫面上,唐女當風,衣袂飄飄,絕世獨立於斷壁殘垣之上,彷彿在放逐一將成名、江山一統的霸業雄計。太湖造型石上,一佳人,婷婷嫋嫋,傾國傾城,婀娜起舞,活力四射。

作者有意,兩方石頭都用“殘垣座”立石立意,無關畫面與造型之間的區別。

殘垣座,容易給人從歷史的長河裡有生命在前赴後繼的感覺,就好像新的秩序誕生在舊有的廢墟上之感。除了強烈渲染出歷史遺址的厚重,以及歲月綿長的沉澱外,兩個底座細節上又有立又有破的幾個關鍵性的處理,讓我大為折服,歎為觀止。

同樣的又有立又有破的細節,體現在圖22,殘破的水缸,斜置的陶罐,遺落的缸沿,跟底座的經年陳舊,過度得非常和諧完美,又跟畫面的生活氣息相得益彰。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3

這是在原底座上的改良,圖23。也許作者見不得原款的一板一眼,也許審美終將疲軟,作者興起,一舉打破原先的招式。

來賓石。蹲坐的醒獅不怒自威,蛀眼滄桑的底座時光久遠,彷彿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巨獅昂首,面露堅毅。它似乎用它的不屈默默地在告訴人們,在它身後,守望的,或許不是一生,而是若干個世紀。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5

同樣經過改良重獲新生的是,圖24圖25。這是一方廣西來賓石膽石。岩漿尚未冷卻,地殼仍在運動,活生生地把粘在一起的柱狀石體拉開,兩端依舊粘連,大自然塑造了一尊展翅欲飛的銅雀像。底座的殘舊一劍封喉,忠實地追隨於石頭的銅塑之感。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6

這一款大灣石,圖26,作者題名《本源》。數年前我好像從雜誌的封底上見過。標準的蠶頭雁尾,起筆回鋒隆如蠶頭,收筆頓斜壓如雁尾。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底座上的青銅紋飾,可襯“一”之文化之淵源和厚重。另外,碑文式高挑的底座,且正因為雕刻了經典的夔龍紋,除了彰顯歲月如歌,更見作者對石頭的敬奉之心,館主尊之“青銅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7圖28圖29,《春秋》,乃石膽石組合。說真的,這對石頭,從見到的第一眼,整個人就被生生攫走,無論底座怎樣遒勁,怎樣有年代感,都無法讓我分心去留意,因為這對石頭本身暈染開來的古意,慘絕人寰,早已經生吞活剝了我。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我個人對這底座也情有獨鍾,圖30。《九宮飛星》,貴州結構石膽石。表面上看,作者將為人熟稔的饕餮紋,和木紋上的皴,以及底部的山石塊壘,結合得至臻至美。實質上,作者高度融合了枯禪座、殘垣座與青銅座,可謂美得體無完膚。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我原以為,張衛只是近來一時興致,小試牛刀。誰知,早在1999年張衛就開始琢磨底座,設計了一款《有鳳來儀》,圖31圖32,廣西來賓水衝石,張衛以高腰杯形為底座,四稜飾以回紋。可想而知,當時很多人都只是被動地接受石為何物的時候,張衛就已經用身體為石頭躬親力行,砥礪前行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是張衛為柳石軒的藏石設計的一款底座,同時適合多種造型石和圖紋石,圖33圖34圖35。

柳石軒的玩石,總是默默地遠離潮流,又無聲地引領潮流。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是地自告奮勇地往前走著,走著走著,發現我們的一些頓悟和經驗,嗨,張衛早就在前方張榜公告過了。融合了文人五藝而成就玩石之道的柳石軒,終究成為了中國賞石界的一個地理標誌。或許以下的陳設,雖管窺蠡測,然多少也能觸其脈絡。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其實,我是捨不得寫張衛的,因為他與石頭歷來糾纏太多,太久,太深。而且無論是市場狂熱時期,還是萎靡時期,在與石頭這點破事鳥事的較勁上,張衛的投入太過於認真。我有時候會可惜著他的認真,又不能攔著,只有若遠若近地望著,望而不說,又擔心認真的人,註定會痛,然又從沒聽他喊出痛來。或許是石頭的本質註定了他不露聲色,又或許是對石頭的鐘愛就可以讓人一如既往的溫良如故,視其餘一切為雲淡風輕。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儘管我是那麼強烈,見不得人們無時無刻少不了石頭的那種執著和亢奮,我甚至多麼想懇求石頭放過張衛,然他對石頭的直覺和直感,無疑公認都是第一流的。他畢生就為石頭,也不受地域與時代的侷限,他的好東西,30年前是好東西,30年後還是好東西。他對石頭的忠誠、專一和責任,生死度外。他的生活就是他的工作,他的工作就是他的事業,他的事業就是他的至愛,他的至愛就是他的責任,他的責任就是他的道義——他把個人的事做成了大夥的事。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一直想挑戰張衛來著,還有他的柳石軒,可是一直沒有下手。

就已知的石界的張衛來說,值得我要下手的簡直不堪重負,多得無所適從,也無從下手,不知從哪一面破牆而入。

無從下手,於我,明擺著是一種赤果果的怯懦。這種怯懦,有對高度的知難而退,也有對懂得的生生逃避。

寫張衛,心裡有些隱隱的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曾經大放厥詞,揚言我的文字:一,只寫石頭;二,只寫石頭玩得好的人;三,只寫為石頭做事的人。結果還是賊心不死,初心不易。

張衛三條都佔了,而我一直等待著,有朝一日我能戰勝怯懦和疼痛,寫我所理解的張衛,以及張衛的石頭。但他上半年在太原石展,當著資深前輩的面,說我在石界寫人物,早就可以封筆了,因為已經寫到頂點了,就沒辦法再超越。當時,我瞬間變臉,眼淚奪眶而出。也許是南北差異,我寫過的人兒,始終水土不服。況且,況且,我還沒寫過張衛呢。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對於才情的渴慕,一顆心總是與生俱來的肆無忌憚,一邊搖旗吶喊,一邊飢渴如仇,似乎任何的險阻也消耗不了我對於審美對於藝術的好感和敏銳,也唯有如此,才覺得自己是好好地活著的,而且,活得好好的。

全面地立體地給大夥呈現張衛,我的個人能力顯然還沒有成熟得可以匹配。誰人能寫張衛呢?說到底,只有兩類人,要麼愛人,要麼全才。我始終堅信,那個人,縱然不在今日,但終有一天會出現。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中國當代賞石歷經四十多年,從一開始的資源開發到當下的藝術賞石,像張衛這樣跨越見證影響貫穿整個時代的,目前依舊活躍在賞石殿堂上的,不說絕無僅有,起碼也是鳳毛麟角。

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歷來以精神氣質為暗渡陳倉的中國文人畫越來越受到中西方廣泛的再度認識和重視,而跟幾千年的中國文人畫一脈相承的中國賞石藝術,最深層次揭示的,同樣是中國人獨特的生存狀態,以及在這種狀態中暗流湧動的精神需求。在石界,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張衛,顯然深諳這一點。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在張衛獨特的藏石上,以及對待藏石傾其所有的態度上,得到最大尺度的裸露,尤其是他最近在石頭底座上的突破和精進,鍥而不捨,更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在藝術迴歸賞石的當下,當一個人自身的綜合高度和他的石頭很統一的時候,當他的石頭又跟他自己設計製作的底座很統一的時候,底座和具有藝術品潛質的石頭一樣,在自身和觀者的心目中,儼然已經超越詩歌建築音樂宗教而存在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件長江畫面石,圖7圖8圖9,驚鴻一瞥,過目難忘,我早就窺視。你看畫面上,微波盪漾,倩影清秀,臨水嫩枝,楚楚動人。作者一反常規,拋卻市場上司空見慣的素座,雕刻瘦皺漏透的湖石形為底座,石頭俏拔清雅,底座蒼古矍鑠,一活一枯,立現江南園林生機盎然之一角。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太湖石,圖10,廣西。人物造型,如持燈閒庭穿廊。作者根據人物的動態和趨勢,信手在其左前方架一湖石形的水岸石橋,一橋而曲徑通幽,整體頗得魏晉之風,又有明末陳洪綬之筆意。蒼然而古拙的生活場景,完美呈現,再次一反底座業界的常態。此款跟上例一起,館主得意,謂之“石骨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2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3

禪意的底座,也是作者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這三款,圖11圖12圖13,前者《伏虎羅漢》,戈壁沙漠漆。羅漢盤腿側坐虎背之上,底座竟然為舊座改制,磐巖間,流雲駐足,世人觀之,頓有絕塵遠世之感,作者名之“絕塵座”。

圖12,《梵相》,四川長江綠泥石。形若結跏趺坐的佛陀,聳肩縮項舉首,側目塵世,惟妙惟肖。底座為一殘荷的反扣,蛀眼斑駁,瘦筋勁脈畢現,迎風不失骨力。此款作者欣然“枯禪座”。

圖13,廣西紅水河石膽石。坐姿人物配以雨點蛀紋殘荷底座,風格意趣同上。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5

此石身份罕見,圖14圖15,乃貴州馬場綠,石界皆知貴州安順馬場紅,卻鮮少有見馬場綠者。坐姿人物,安然若素,如如不動。底座也以“蛀眼紋”為主要設計元素,平實自然,同為“枯禪座”,可見作者內心之鐘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6

這款底座,圖16,估計靈感來自古玩路的石几座,但我不懂為什麼設置傾斜面,詢問作者後方知,這裡面有著作者的小心思。原來作者以慈眉善目面帶微笑的長江黃蠟石,代表夢想的豐滿,以幾座的嶙峋,隱喻現實的骨感,上下衝突,以激盪心靈的撞擊。與上面4例,同為枯禪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7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8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9

廣西太湖石。圖17圖18圖19,奇峰兀立,峭壁平臺,險夷環生。這底座的創意超乎常人的想象,石頭立在底板四六開處。作者神來飛刀,面向左側黃金分割處,破板鏤空,曲水流觴。整個底座,或雕或留,寫實與寫意相結合,介於形象與抽象之間,共同完成了一個用意象為主題服務的概念性底座。此款底座的突破,作者分外興奮,命名“意象座”。

除了石骨座,絕塵座,枯禪座,意象座,作者的“殘垣座”和“青銅座”,幾次被我捕獲,大為過癮。一個全心全意服務於石頭而為石頭量身打造的底座,上來就為石頭長了志氣——名門望族的石頭,必定明媒正娶。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2

圖20長江燙畫石,與圖21太湖石,同為女性題材。所不同的是,燙畫石畫面上,唐女當風,衣袂飄飄,絕世獨立於斷壁殘垣之上,彷彿在放逐一將成名、江山一統的霸業雄計。太湖造型石上,一佳人,婷婷嫋嫋,傾國傾城,婀娜起舞,活力四射。

作者有意,兩方石頭都用“殘垣座”立石立意,無關畫面與造型之間的區別。

殘垣座,容易給人從歷史的長河裡有生命在前赴後繼的感覺,就好像新的秩序誕生在舊有的廢墟上之感。除了強烈渲染出歷史遺址的厚重,以及歲月綿長的沉澱外,兩個底座細節上又有立又有破的幾個關鍵性的處理,讓我大為折服,歎為觀止。

同樣的又有立又有破的細節,體現在圖22,殘破的水缸,斜置的陶罐,遺落的缸沿,跟底座的經年陳舊,過度得非常和諧完美,又跟畫面的生活氣息相得益彰。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3

這是在原底座上的改良,圖23。也許作者見不得原款的一板一眼,也許審美終將疲軟,作者興起,一舉打破原先的招式。

來賓石。蹲坐的醒獅不怒自威,蛀眼滄桑的底座時光久遠,彷彿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巨獅昂首,面露堅毅。它似乎用它的不屈默默地在告訴人們,在它身後,守望的,或許不是一生,而是若干個世紀。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5

同樣經過改良重獲新生的是,圖24圖25。這是一方廣西來賓石膽石。岩漿尚未冷卻,地殼仍在運動,活生生地把粘在一起的柱狀石體拉開,兩端依舊粘連,大自然塑造了一尊展翅欲飛的銅雀像。底座的殘舊一劍封喉,忠實地追隨於石頭的銅塑之感。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6

這一款大灣石,圖26,作者題名《本源》。數年前我好像從雜誌的封底上見過。標準的蠶頭雁尾,起筆回鋒隆如蠶頭,收筆頓斜壓如雁尾。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底座上的青銅紋飾,可襯“一”之文化之淵源和厚重。另外,碑文式高挑的底座,且正因為雕刻了經典的夔龍紋,除了彰顯歲月如歌,更見作者對石頭的敬奉之心,館主尊之“青銅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7圖28圖29,《春秋》,乃石膽石組合。說真的,這對石頭,從見到的第一眼,整個人就被生生攫走,無論底座怎樣遒勁,怎樣有年代感,都無法讓我分心去留意,因為這對石頭本身暈染開來的古意,慘絕人寰,早已經生吞活剝了我。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我個人對這底座也情有獨鍾,圖30。《九宮飛星》,貴州結構石膽石。表面上看,作者將為人熟稔的饕餮紋,和木紋上的皴,以及底部的山石塊壘,結合得至臻至美。實質上,作者高度融合了枯禪座、殘垣座與青銅座,可謂美得體無完膚。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我原以為,張衛只是近來一時興致,小試牛刀。誰知,早在1999年張衛就開始琢磨底座,設計了一款《有鳳來儀》,圖31圖32,廣西來賓水衝石,張衛以高腰杯形為底座,四稜飾以回紋。可想而知,當時很多人都只是被動地接受石為何物的時候,張衛就已經用身體為石頭躬親力行,砥礪前行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是張衛為柳石軒的藏石設計的一款底座,同時適合多種造型石和圖紋石,圖33圖34圖35。

柳石軒的玩石,總是默默地遠離潮流,又無聲地引領潮流。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是地自告奮勇地往前走著,走著走著,發現我們的一些頓悟和經驗,嗨,張衛早就在前方張榜公告過了。融合了文人五藝而成就玩石之道的柳石軒,終究成為了中國賞石界的一個地理標誌。或許以下的陳設,雖管窺蠡測,然多少也能觸其脈絡。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其實,我是捨不得寫張衛的,因為他與石頭歷來糾纏太多,太久,太深。而且無論是市場狂熱時期,還是萎靡時期,在與石頭這點破事鳥事的較勁上,張衛的投入太過於認真。我有時候會可惜著他的認真,又不能攔著,只有若遠若近地望著,望而不說,又擔心認真的人,註定會痛,然又從沒聽他喊出痛來。或許是石頭的本質註定了他不露聲色,又或許是對石頭的鐘愛就可以讓人一如既往的溫良如故,視其餘一切為雲淡風輕。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儘管我是那麼強烈,見不得人們無時無刻少不了石頭的那種執著和亢奮,我甚至多麼想懇求石頭放過張衛,然他對石頭的直覺和直感,無疑公認都是第一流的。他畢生就為石頭,也不受地域與時代的侷限,他的好東西,30年前是好東西,30年後還是好東西。他對石頭的忠誠、專一和責任,生死度外。他的生活就是他的工作,他的工作就是他的事業,他的事業就是他的至愛,他的至愛就是他的責任,他的責任就是他的道義——他把個人的事做成了大夥的事。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集先鋒型開拓型實戰型研究型普及型於一身的張衛,從一開始就在石頭裡找到自身的精神制高點,從不讓底下那些無關宏旨的事情拖累自己。在石頭堆裡,他早已建立起個人的賞石王國和相對成熟的藝術體系,說帝國也不為過。然他不斷變化,辦刊,收藏;出書,收藏;底座,收藏……一路前行,一路保持最佳的飽滿的狀態,一直挑戰自己的過去和未來。因為自信,以及對自己對石頭慣有的自律和苛刻,他也從不怕變化。

"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一直想挑戰張衛來著,還有他的柳石軒,可是一直沒有下手。

就已知的石界的張衛來說,值得我要下手的簡直不堪重負,多得無所適從,也無從下手,不知從哪一面破牆而入。

無從下手,於我,明擺著是一種赤果果的怯懦。這種怯懦,有對高度的知難而退,也有對懂得的生生逃避。

寫張衛,心裡有些隱隱的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曾經大放厥詞,揚言我的文字:一,只寫石頭;二,只寫石頭玩得好的人;三,只寫為石頭做事的人。結果還是賊心不死,初心不易。

張衛三條都佔了,而我一直等待著,有朝一日我能戰勝怯懦和疼痛,寫我所理解的張衛,以及張衛的石頭。但他上半年在太原石展,當著資深前輩的面,說我在石界寫人物,早就可以封筆了,因為已經寫到頂點了,就沒辦法再超越。當時,我瞬間變臉,眼淚奪眶而出。也許是南北差異,我寫過的人兒,始終水土不服。況且,況且,我還沒寫過張衛呢。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對於才情的渴慕,一顆心總是與生俱來的肆無忌憚,一邊搖旗吶喊,一邊飢渴如仇,似乎任何的險阻也消耗不了我對於審美對於藝術的好感和敏銳,也唯有如此,才覺得自己是好好地活著的,而且,活得好好的。

全面地立體地給大夥呈現張衛,我的個人能力顯然還沒有成熟得可以匹配。誰人能寫張衛呢?說到底,只有兩類人,要麼愛人,要麼全才。我始終堅信,那個人,縱然不在今日,但終有一天會出現。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中國當代賞石歷經四十多年,從一開始的資源開發到當下的藝術賞石,像張衛這樣跨越見證影響貫穿整個時代的,目前依舊活躍在賞石殿堂上的,不說絕無僅有,起碼也是鳳毛麟角。

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歷來以精神氣質為暗渡陳倉的中國文人畫越來越受到中西方廣泛的再度認識和重視,而跟幾千年的中國文人畫一脈相承的中國賞石藝術,最深層次揭示的,同樣是中國人獨特的生存狀態,以及在這種狀態中暗流湧動的精神需求。在石界,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張衛,顯然深諳這一點。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在張衛獨特的藏石上,以及對待藏石傾其所有的態度上,得到最大尺度的裸露,尤其是他最近在石頭底座上的突破和精進,鍥而不捨,更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在藝術迴歸賞石的當下,當一個人自身的綜合高度和他的石頭很統一的時候,當他的石頭又跟他自己設計製作的底座很統一的時候,底座和具有藝術品潛質的石頭一樣,在自身和觀者的心目中,儼然已經超越詩歌建築音樂宗教而存在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件長江畫面石,圖7圖8圖9,驚鴻一瞥,過目難忘,我早就窺視。你看畫面上,微波盪漾,倩影清秀,臨水嫩枝,楚楚動人。作者一反常規,拋卻市場上司空見慣的素座,雕刻瘦皺漏透的湖石形為底座,石頭俏拔清雅,底座蒼古矍鑠,一活一枯,立現江南園林生機盎然之一角。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太湖石,圖10,廣西。人物造型,如持燈閒庭穿廊。作者根據人物的動態和趨勢,信手在其左前方架一湖石形的水岸石橋,一橋而曲徑通幽,整體頗得魏晉之風,又有明末陳洪綬之筆意。蒼然而古拙的生活場景,完美呈現,再次一反底座業界的常態。此款跟上例一起,館主得意,謂之“石骨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2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3

禪意的底座,也是作者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這三款,圖11圖12圖13,前者《伏虎羅漢》,戈壁沙漠漆。羅漢盤腿側坐虎背之上,底座竟然為舊座改制,磐巖間,流雲駐足,世人觀之,頓有絕塵遠世之感,作者名之“絕塵座”。

圖12,《梵相》,四川長江綠泥石。形若結跏趺坐的佛陀,聳肩縮項舉首,側目塵世,惟妙惟肖。底座為一殘荷的反扣,蛀眼斑駁,瘦筋勁脈畢現,迎風不失骨力。此款作者欣然“枯禪座”。

圖13,廣西紅水河石膽石。坐姿人物配以雨點蛀紋殘荷底座,風格意趣同上。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5

此石身份罕見,圖14圖15,乃貴州馬場綠,石界皆知貴州安順馬場紅,卻鮮少有見馬場綠者。坐姿人物,安然若素,如如不動。底座也以“蛀眼紋”為主要設計元素,平實自然,同為“枯禪座”,可見作者內心之鐘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6

這款底座,圖16,估計靈感來自古玩路的石几座,但我不懂為什麼設置傾斜面,詢問作者後方知,這裡面有著作者的小心思。原來作者以慈眉善目面帶微笑的長江黃蠟石,代表夢想的豐滿,以幾座的嶙峋,隱喻現實的骨感,上下衝突,以激盪心靈的撞擊。與上面4例,同為枯禪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7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8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9

廣西太湖石。圖17圖18圖19,奇峰兀立,峭壁平臺,險夷環生。這底座的創意超乎常人的想象,石頭立在底板四六開處。作者神來飛刀,面向左側黃金分割處,破板鏤空,曲水流觴。整個底座,或雕或留,寫實與寫意相結合,介於形象與抽象之間,共同完成了一個用意象為主題服務的概念性底座。此款底座的突破,作者分外興奮,命名“意象座”。

除了石骨座,絕塵座,枯禪座,意象座,作者的“殘垣座”和“青銅座”,幾次被我捕獲,大為過癮。一個全心全意服務於石頭而為石頭量身打造的底座,上來就為石頭長了志氣——名門望族的石頭,必定明媒正娶。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2

圖20長江燙畫石,與圖21太湖石,同為女性題材。所不同的是,燙畫石畫面上,唐女當風,衣袂飄飄,絕世獨立於斷壁殘垣之上,彷彿在放逐一將成名、江山一統的霸業雄計。太湖造型石上,一佳人,婷婷嫋嫋,傾國傾城,婀娜起舞,活力四射。

作者有意,兩方石頭都用“殘垣座”立石立意,無關畫面與造型之間的區別。

殘垣座,容易給人從歷史的長河裡有生命在前赴後繼的感覺,就好像新的秩序誕生在舊有的廢墟上之感。除了強烈渲染出歷史遺址的厚重,以及歲月綿長的沉澱外,兩個底座細節上又有立又有破的幾個關鍵性的處理,讓我大為折服,歎為觀止。

同樣的又有立又有破的細節,體現在圖22,殘破的水缸,斜置的陶罐,遺落的缸沿,跟底座的經年陳舊,過度得非常和諧完美,又跟畫面的生活氣息相得益彰。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3

這是在原底座上的改良,圖23。也許作者見不得原款的一板一眼,也許審美終將疲軟,作者興起,一舉打破原先的招式。

來賓石。蹲坐的醒獅不怒自威,蛀眼滄桑的底座時光久遠,彷彿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巨獅昂首,面露堅毅。它似乎用它的不屈默默地在告訴人們,在它身後,守望的,或許不是一生,而是若干個世紀。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5

同樣經過改良重獲新生的是,圖24圖25。這是一方廣西來賓石膽石。岩漿尚未冷卻,地殼仍在運動,活生生地把粘在一起的柱狀石體拉開,兩端依舊粘連,大自然塑造了一尊展翅欲飛的銅雀像。底座的殘舊一劍封喉,忠實地追隨於石頭的銅塑之感。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6

這一款大灣石,圖26,作者題名《本源》。數年前我好像從雜誌的封底上見過。標準的蠶頭雁尾,起筆回鋒隆如蠶頭,收筆頓斜壓如雁尾。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底座上的青銅紋飾,可襯“一”之文化之淵源和厚重。另外,碑文式高挑的底座,且正因為雕刻了經典的夔龍紋,除了彰顯歲月如歌,更見作者對石頭的敬奉之心,館主尊之“青銅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7圖28圖29,《春秋》,乃石膽石組合。說真的,這對石頭,從見到的第一眼,整個人就被生生攫走,無論底座怎樣遒勁,怎樣有年代感,都無法讓我分心去留意,因為這對石頭本身暈染開來的古意,慘絕人寰,早已經生吞活剝了我。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我個人對這底座也情有獨鍾,圖30。《九宮飛星》,貴州結構石膽石。表面上看,作者將為人熟稔的饕餮紋,和木紋上的皴,以及底部的山石塊壘,結合得至臻至美。實質上,作者高度融合了枯禪座、殘垣座與青銅座,可謂美得體無完膚。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我原以為,張衛只是近來一時興致,小試牛刀。誰知,早在1999年張衛就開始琢磨底座,設計了一款《有鳳來儀》,圖31圖32,廣西來賓水衝石,張衛以高腰杯形為底座,四稜飾以回紋。可想而知,當時很多人都只是被動地接受石為何物的時候,張衛就已經用身體為石頭躬親力行,砥礪前行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是張衛為柳石軒的藏石設計的一款底座,同時適合多種造型石和圖紋石,圖33圖34圖35。

柳石軒的玩石,總是默默地遠離潮流,又無聲地引領潮流。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是地自告奮勇地往前走著,走著走著,發現我們的一些頓悟和經驗,嗨,張衛早就在前方張榜公告過了。融合了文人五藝而成就玩石之道的柳石軒,終究成為了中國賞石界的一個地理標誌。或許以下的陳設,雖管窺蠡測,然多少也能觸其脈絡。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其實,我是捨不得寫張衛的,因為他與石頭歷來糾纏太多,太久,太深。而且無論是市場狂熱時期,還是萎靡時期,在與石頭這點破事鳥事的較勁上,張衛的投入太過於認真。我有時候會可惜著他的認真,又不能攔著,只有若遠若近地望著,望而不說,又擔心認真的人,註定會痛,然又從沒聽他喊出痛來。或許是石頭的本質註定了他不露聲色,又或許是對石頭的鐘愛就可以讓人一如既往的溫良如故,視其餘一切為雲淡風輕。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儘管我是那麼強烈,見不得人們無時無刻少不了石頭的那種執著和亢奮,我甚至多麼想懇求石頭放過張衛,然他對石頭的直覺和直感,無疑公認都是第一流的。他畢生就為石頭,也不受地域與時代的侷限,他的好東西,30年前是好東西,30年後還是好東西。他對石頭的忠誠、專一和責任,生死度外。他的生活就是他的工作,他的工作就是他的事業,他的事業就是他的至愛,他的至愛就是他的責任,他的責任就是他的道義——他把個人的事做成了大夥的事。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集先鋒型開拓型實戰型研究型普及型於一身的張衛,從一開始就在石頭裡找到自身的精神制高點,從不讓底下那些無關宏旨的事情拖累自己。在石頭堆裡,他早已建立起個人的賞石王國和相對成熟的藝術體系,說帝國也不為過。然他不斷變化,辦刊,收藏;出書,收藏;底座,收藏……一路前行,一路保持最佳的飽滿的狀態,一直挑戰自己的過去和未來。因為自信,以及對自己對石頭慣有的自律和苛刻,他也從不怕變化。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早在1995年,張衛就創辦了當時國內唯一定期出版的賞石月刊《奇石根藝》報,並任主編,徐偉崇曾這樣評價他“在賞石理論和實踐結合方面,中國無人能及。”。之後,張衛將《奇石根藝》改版為《石道》彩報、《石道》雜誌。2008年1月張衛帶領《石道》團隊加盟並主編中國觀賞石協會主辦的《寶藏》雜誌。20多年來張衛先後編著出版了《賞石實踐(上、下)》、《中國賞石名家》( 3套共18冊),《中國名石檔案》(卷一、卷二)、《文人雅石》、《石道》著作等各類書刊幾十冊。(——援引《寶藏》雜誌)

一個人能把自己的石頭玩出學術,玩出高度,玩出精神,已然不易,還能投入全心全意的經驗和精力,以一己之成果分享並推動整個國內的公共賞石藝術的氛圍。這樣的賞石“義工”,前無來者,後有追者,最好來一打。

"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一直想挑戰張衛來著,還有他的柳石軒,可是一直沒有下手。

就已知的石界的張衛來說,值得我要下手的簡直不堪重負,多得無所適從,也無從下手,不知從哪一面破牆而入。

無從下手,於我,明擺著是一種赤果果的怯懦。這種怯懦,有對高度的知難而退,也有對懂得的生生逃避。

寫張衛,心裡有些隱隱的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曾經大放厥詞,揚言我的文字:一,只寫石頭;二,只寫石頭玩得好的人;三,只寫為石頭做事的人。結果還是賊心不死,初心不易。

張衛三條都佔了,而我一直等待著,有朝一日我能戰勝怯懦和疼痛,寫我所理解的張衛,以及張衛的石頭。但他上半年在太原石展,當著資深前輩的面,說我在石界寫人物,早就可以封筆了,因為已經寫到頂點了,就沒辦法再超越。當時,我瞬間變臉,眼淚奪眶而出。也許是南北差異,我寫過的人兒,始終水土不服。況且,況且,我還沒寫過張衛呢。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對於才情的渴慕,一顆心總是與生俱來的肆無忌憚,一邊搖旗吶喊,一邊飢渴如仇,似乎任何的險阻也消耗不了我對於審美對於藝術的好感和敏銳,也唯有如此,才覺得自己是好好地活著的,而且,活得好好的。

全面地立體地給大夥呈現張衛,我的個人能力顯然還沒有成熟得可以匹配。誰人能寫張衛呢?說到底,只有兩類人,要麼愛人,要麼全才。我始終堅信,那個人,縱然不在今日,但終有一天會出現。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中國當代賞石歷經四十多年,從一開始的資源開發到當下的藝術賞石,像張衛這樣跨越見證影響貫穿整個時代的,目前依舊活躍在賞石殿堂上的,不說絕無僅有,起碼也是鳳毛麟角。

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歷來以精神氣質為暗渡陳倉的中國文人畫越來越受到中西方廣泛的再度認識和重視,而跟幾千年的中國文人畫一脈相承的中國賞石藝術,最深層次揭示的,同樣是中國人獨特的生存狀態,以及在這種狀態中暗流湧動的精神需求。在石界,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張衛,顯然深諳這一點。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在張衛獨特的藏石上,以及對待藏石傾其所有的態度上,得到最大尺度的裸露,尤其是他最近在石頭底座上的突破和精進,鍥而不捨,更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在藝術迴歸賞石的當下,當一個人自身的綜合高度和他的石頭很統一的時候,當他的石頭又跟他自己設計製作的底座很統一的時候,底座和具有藝術品潛質的石頭一樣,在自身和觀者的心目中,儼然已經超越詩歌建築音樂宗教而存在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件長江畫面石,圖7圖8圖9,驚鴻一瞥,過目難忘,我早就窺視。你看畫面上,微波盪漾,倩影清秀,臨水嫩枝,楚楚動人。作者一反常規,拋卻市場上司空見慣的素座,雕刻瘦皺漏透的湖石形為底座,石頭俏拔清雅,底座蒼古矍鑠,一活一枯,立現江南園林生機盎然之一角。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太湖石,圖10,廣西。人物造型,如持燈閒庭穿廊。作者根據人物的動態和趨勢,信手在其左前方架一湖石形的水岸石橋,一橋而曲徑通幽,整體頗得魏晉之風,又有明末陳洪綬之筆意。蒼然而古拙的生活場景,完美呈現,再次一反底座業界的常態。此款跟上例一起,館主得意,謂之“石骨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2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3

禪意的底座,也是作者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這三款,圖11圖12圖13,前者《伏虎羅漢》,戈壁沙漠漆。羅漢盤腿側坐虎背之上,底座竟然為舊座改制,磐巖間,流雲駐足,世人觀之,頓有絕塵遠世之感,作者名之“絕塵座”。

圖12,《梵相》,四川長江綠泥石。形若結跏趺坐的佛陀,聳肩縮項舉首,側目塵世,惟妙惟肖。底座為一殘荷的反扣,蛀眼斑駁,瘦筋勁脈畢現,迎風不失骨力。此款作者欣然“枯禪座”。

圖13,廣西紅水河石膽石。坐姿人物配以雨點蛀紋殘荷底座,風格意趣同上。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5

此石身份罕見,圖14圖15,乃貴州馬場綠,石界皆知貴州安順馬場紅,卻鮮少有見馬場綠者。坐姿人物,安然若素,如如不動。底座也以“蛀眼紋”為主要設計元素,平實自然,同為“枯禪座”,可見作者內心之鐘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6

這款底座,圖16,估計靈感來自古玩路的石几座,但我不懂為什麼設置傾斜面,詢問作者後方知,這裡面有著作者的小心思。原來作者以慈眉善目面帶微笑的長江黃蠟石,代表夢想的豐滿,以幾座的嶙峋,隱喻現實的骨感,上下衝突,以激盪心靈的撞擊。與上面4例,同為枯禪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7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8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9

廣西太湖石。圖17圖18圖19,奇峰兀立,峭壁平臺,險夷環生。這底座的創意超乎常人的想象,石頭立在底板四六開處。作者神來飛刀,面向左側黃金分割處,破板鏤空,曲水流觴。整個底座,或雕或留,寫實與寫意相結合,介於形象與抽象之間,共同完成了一個用意象為主題服務的概念性底座。此款底座的突破,作者分外興奮,命名“意象座”。

除了石骨座,絕塵座,枯禪座,意象座,作者的“殘垣座”和“青銅座”,幾次被我捕獲,大為過癮。一個全心全意服務於石頭而為石頭量身打造的底座,上來就為石頭長了志氣——名門望族的石頭,必定明媒正娶。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2

圖20長江燙畫石,與圖21太湖石,同為女性題材。所不同的是,燙畫石畫面上,唐女當風,衣袂飄飄,絕世獨立於斷壁殘垣之上,彷彿在放逐一將成名、江山一統的霸業雄計。太湖造型石上,一佳人,婷婷嫋嫋,傾國傾城,婀娜起舞,活力四射。

作者有意,兩方石頭都用“殘垣座”立石立意,無關畫面與造型之間的區別。

殘垣座,容易給人從歷史的長河裡有生命在前赴後繼的感覺,就好像新的秩序誕生在舊有的廢墟上之感。除了強烈渲染出歷史遺址的厚重,以及歲月綿長的沉澱外,兩個底座細節上又有立又有破的幾個關鍵性的處理,讓我大為折服,歎為觀止。

同樣的又有立又有破的細節,體現在圖22,殘破的水缸,斜置的陶罐,遺落的缸沿,跟底座的經年陳舊,過度得非常和諧完美,又跟畫面的生活氣息相得益彰。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3

這是在原底座上的改良,圖23。也許作者見不得原款的一板一眼,也許審美終將疲軟,作者興起,一舉打破原先的招式。

來賓石。蹲坐的醒獅不怒自威,蛀眼滄桑的底座時光久遠,彷彿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巨獅昂首,面露堅毅。它似乎用它的不屈默默地在告訴人們,在它身後,守望的,或許不是一生,而是若干個世紀。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5

同樣經過改良重獲新生的是,圖24圖25。這是一方廣西來賓石膽石。岩漿尚未冷卻,地殼仍在運動,活生生地把粘在一起的柱狀石體拉開,兩端依舊粘連,大自然塑造了一尊展翅欲飛的銅雀像。底座的殘舊一劍封喉,忠實地追隨於石頭的銅塑之感。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6

這一款大灣石,圖26,作者題名《本源》。數年前我好像從雜誌的封底上見過。標準的蠶頭雁尾,起筆回鋒隆如蠶頭,收筆頓斜壓如雁尾。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底座上的青銅紋飾,可襯“一”之文化之淵源和厚重。另外,碑文式高挑的底座,且正因為雕刻了經典的夔龍紋,除了彰顯歲月如歌,更見作者對石頭的敬奉之心,館主尊之“青銅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7圖28圖29,《春秋》,乃石膽石組合。說真的,這對石頭,從見到的第一眼,整個人就被生生攫走,無論底座怎樣遒勁,怎樣有年代感,都無法讓我分心去留意,因為這對石頭本身暈染開來的古意,慘絕人寰,早已經生吞活剝了我。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我個人對這底座也情有獨鍾,圖30。《九宮飛星》,貴州結構石膽石。表面上看,作者將為人熟稔的饕餮紋,和木紋上的皴,以及底部的山石塊壘,結合得至臻至美。實質上,作者高度融合了枯禪座、殘垣座與青銅座,可謂美得體無完膚。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我原以為,張衛只是近來一時興致,小試牛刀。誰知,早在1999年張衛就開始琢磨底座,設計了一款《有鳳來儀》,圖31圖32,廣西來賓水衝石,張衛以高腰杯形為底座,四稜飾以回紋。可想而知,當時很多人都只是被動地接受石為何物的時候,張衛就已經用身體為石頭躬親力行,砥礪前行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是張衛為柳石軒的藏石設計的一款底座,同時適合多種造型石和圖紋石,圖33圖34圖35。

柳石軒的玩石,總是默默地遠離潮流,又無聲地引領潮流。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是地自告奮勇地往前走著,走著走著,發現我們的一些頓悟和經驗,嗨,張衛早就在前方張榜公告過了。融合了文人五藝而成就玩石之道的柳石軒,終究成為了中國賞石界的一個地理標誌。或許以下的陳設,雖管窺蠡測,然多少也能觸其脈絡。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其實,我是捨不得寫張衛的,因為他與石頭歷來糾纏太多,太久,太深。而且無論是市場狂熱時期,還是萎靡時期,在與石頭這點破事鳥事的較勁上,張衛的投入太過於認真。我有時候會可惜著他的認真,又不能攔著,只有若遠若近地望著,望而不說,又擔心認真的人,註定會痛,然又從沒聽他喊出痛來。或許是石頭的本質註定了他不露聲色,又或許是對石頭的鐘愛就可以讓人一如既往的溫良如故,視其餘一切為雲淡風輕。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儘管我是那麼強烈,見不得人們無時無刻少不了石頭的那種執著和亢奮,我甚至多麼想懇求石頭放過張衛,然他對石頭的直覺和直感,無疑公認都是第一流的。他畢生就為石頭,也不受地域與時代的侷限,他的好東西,30年前是好東西,30年後還是好東西。他對石頭的忠誠、專一和責任,生死度外。他的生活就是他的工作,他的工作就是他的事業,他的事業就是他的至愛,他的至愛就是他的責任,他的責任就是他的道義——他把個人的事做成了大夥的事。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集先鋒型開拓型實戰型研究型普及型於一身的張衛,從一開始就在石頭裡找到自身的精神制高點,從不讓底下那些無關宏旨的事情拖累自己。在石頭堆裡,他早已建立起個人的賞石王國和相對成熟的藝術體系,說帝國也不為過。然他不斷變化,辦刊,收藏;出書,收藏;底座,收藏……一路前行,一路保持最佳的飽滿的狀態,一直挑戰自己的過去和未來。因為自信,以及對自己對石頭慣有的自律和苛刻,他也從不怕變化。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早在1995年,張衛就創辦了當時國內唯一定期出版的賞石月刊《奇石根藝》報,並任主編,徐偉崇曾這樣評價他“在賞石理論和實踐結合方面,中國無人能及。”。之後,張衛將《奇石根藝》改版為《石道》彩報、《石道》雜誌。2008年1月張衛帶領《石道》團隊加盟並主編中國觀賞石協會主辦的《寶藏》雜誌。20多年來張衛先後編著出版了《賞石實踐(上、下)》、《中國賞石名家》( 3套共18冊),《中國名石檔案》(卷一、卷二)、《文人雅石》、《石道》著作等各類書刊幾十冊。(——援引《寶藏》雜誌)

一個人能把自己的石頭玩出學術,玩出高度,玩出精神,已然不易,還能投入全心全意的經驗和精力,以一己之成果分享並推動整個國內的公共賞石藝術的氛圍。這樣的賞石“義工”,前無來者,後有追者,最好來一打。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一直想挑戰張衛來著,還有他的柳石軒,可是一直沒有下手。

就已知的石界的張衛來說,值得我要下手的簡直不堪重負,多得無所適從,也無從下手,不知從哪一面破牆而入。

無從下手,於我,明擺著是一種赤果果的怯懦。這種怯懦,有對高度的知難而退,也有對懂得的生生逃避。

寫張衛,心裡有些隱隱的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曾經大放厥詞,揚言我的文字:一,只寫石頭;二,只寫石頭玩得好的人;三,只寫為石頭做事的人。結果還是賊心不死,初心不易。

張衛三條都佔了,而我一直等待著,有朝一日我能戰勝怯懦和疼痛,寫我所理解的張衛,以及張衛的石頭。但他上半年在太原石展,當著資深前輩的面,說我在石界寫人物,早就可以封筆了,因為已經寫到頂點了,就沒辦法再超越。當時,我瞬間變臉,眼淚奪眶而出。也許是南北差異,我寫過的人兒,始終水土不服。況且,況且,我還沒寫過張衛呢。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對於才情的渴慕,一顆心總是與生俱來的肆無忌憚,一邊搖旗吶喊,一邊飢渴如仇,似乎任何的險阻也消耗不了我對於審美對於藝術的好感和敏銳,也唯有如此,才覺得自己是好好地活著的,而且,活得好好的。

全面地立體地給大夥呈現張衛,我的個人能力顯然還沒有成熟得可以匹配。誰人能寫張衛呢?說到底,只有兩類人,要麼愛人,要麼全才。我始終堅信,那個人,縱然不在今日,但終有一天會出現。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中國當代賞石歷經四十多年,從一開始的資源開發到當下的藝術賞石,像張衛這樣跨越見證影響貫穿整個時代的,目前依舊活躍在賞石殿堂上的,不說絕無僅有,起碼也是鳳毛麟角。

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歷來以精神氣質為暗渡陳倉的中國文人畫越來越受到中西方廣泛的再度認識和重視,而跟幾千年的中國文人畫一脈相承的中國賞石藝術,最深層次揭示的,同樣是中國人獨特的生存狀態,以及在這種狀態中暗流湧動的精神需求。在石界,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張衛,顯然深諳這一點。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在張衛獨特的藏石上,以及對待藏石傾其所有的態度上,得到最大尺度的裸露,尤其是他最近在石頭底座上的突破和精進,鍥而不捨,更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在藝術迴歸賞石的當下,當一個人自身的綜合高度和他的石頭很統一的時候,當他的石頭又跟他自己設計製作的底座很統一的時候,底座和具有藝術品潛質的石頭一樣,在自身和觀者的心目中,儼然已經超越詩歌建築音樂宗教而存在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件長江畫面石,圖7圖8圖9,驚鴻一瞥,過目難忘,我早就窺視。你看畫面上,微波盪漾,倩影清秀,臨水嫩枝,楚楚動人。作者一反常規,拋卻市場上司空見慣的素座,雕刻瘦皺漏透的湖石形為底座,石頭俏拔清雅,底座蒼古矍鑠,一活一枯,立現江南園林生機盎然之一角。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太湖石,圖10,廣西。人物造型,如持燈閒庭穿廊。作者根據人物的動態和趨勢,信手在其左前方架一湖石形的水岸石橋,一橋而曲徑通幽,整體頗得魏晉之風,又有明末陳洪綬之筆意。蒼然而古拙的生活場景,完美呈現,再次一反底座業界的常態。此款跟上例一起,館主得意,謂之“石骨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2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3

禪意的底座,也是作者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這三款,圖11圖12圖13,前者《伏虎羅漢》,戈壁沙漠漆。羅漢盤腿側坐虎背之上,底座竟然為舊座改制,磐巖間,流雲駐足,世人觀之,頓有絕塵遠世之感,作者名之“絕塵座”。

圖12,《梵相》,四川長江綠泥石。形若結跏趺坐的佛陀,聳肩縮項舉首,側目塵世,惟妙惟肖。底座為一殘荷的反扣,蛀眼斑駁,瘦筋勁脈畢現,迎風不失骨力。此款作者欣然“枯禪座”。

圖13,廣西紅水河石膽石。坐姿人物配以雨點蛀紋殘荷底座,風格意趣同上。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5

此石身份罕見,圖14圖15,乃貴州馬場綠,石界皆知貴州安順馬場紅,卻鮮少有見馬場綠者。坐姿人物,安然若素,如如不動。底座也以“蛀眼紋”為主要設計元素,平實自然,同為“枯禪座”,可見作者內心之鐘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6

這款底座,圖16,估計靈感來自古玩路的石几座,但我不懂為什麼設置傾斜面,詢問作者後方知,這裡面有著作者的小心思。原來作者以慈眉善目面帶微笑的長江黃蠟石,代表夢想的豐滿,以幾座的嶙峋,隱喻現實的骨感,上下衝突,以激盪心靈的撞擊。與上面4例,同為枯禪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7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8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9

廣西太湖石。圖17圖18圖19,奇峰兀立,峭壁平臺,險夷環生。這底座的創意超乎常人的想象,石頭立在底板四六開處。作者神來飛刀,面向左側黃金分割處,破板鏤空,曲水流觴。整個底座,或雕或留,寫實與寫意相結合,介於形象與抽象之間,共同完成了一個用意象為主題服務的概念性底座。此款底座的突破,作者分外興奮,命名“意象座”。

除了石骨座,絕塵座,枯禪座,意象座,作者的“殘垣座”和“青銅座”,幾次被我捕獲,大為過癮。一個全心全意服務於石頭而為石頭量身打造的底座,上來就為石頭長了志氣——名門望族的石頭,必定明媒正娶。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2

圖20長江燙畫石,與圖21太湖石,同為女性題材。所不同的是,燙畫石畫面上,唐女當風,衣袂飄飄,絕世獨立於斷壁殘垣之上,彷彿在放逐一將成名、江山一統的霸業雄計。太湖造型石上,一佳人,婷婷嫋嫋,傾國傾城,婀娜起舞,活力四射。

作者有意,兩方石頭都用“殘垣座”立石立意,無關畫面與造型之間的區別。

殘垣座,容易給人從歷史的長河裡有生命在前赴後繼的感覺,就好像新的秩序誕生在舊有的廢墟上之感。除了強烈渲染出歷史遺址的厚重,以及歲月綿長的沉澱外,兩個底座細節上又有立又有破的幾個關鍵性的處理,讓我大為折服,歎為觀止。

同樣的又有立又有破的細節,體現在圖22,殘破的水缸,斜置的陶罐,遺落的缸沿,跟底座的經年陳舊,過度得非常和諧完美,又跟畫面的生活氣息相得益彰。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3

這是在原底座上的改良,圖23。也許作者見不得原款的一板一眼,也許審美終將疲軟,作者興起,一舉打破原先的招式。

來賓石。蹲坐的醒獅不怒自威,蛀眼滄桑的底座時光久遠,彷彿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巨獅昂首,面露堅毅。它似乎用它的不屈默默地在告訴人們,在它身後,守望的,或許不是一生,而是若干個世紀。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5

同樣經過改良重獲新生的是,圖24圖25。這是一方廣西來賓石膽石。岩漿尚未冷卻,地殼仍在運動,活生生地把粘在一起的柱狀石體拉開,兩端依舊粘連,大自然塑造了一尊展翅欲飛的銅雀像。底座的殘舊一劍封喉,忠實地追隨於石頭的銅塑之感。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6

這一款大灣石,圖26,作者題名《本源》。數年前我好像從雜誌的封底上見過。標準的蠶頭雁尾,起筆回鋒隆如蠶頭,收筆頓斜壓如雁尾。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底座上的青銅紋飾,可襯“一”之文化之淵源和厚重。另外,碑文式高挑的底座,且正因為雕刻了經典的夔龍紋,除了彰顯歲月如歌,更見作者對石頭的敬奉之心,館主尊之“青銅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7圖28圖29,《春秋》,乃石膽石組合。說真的,這對石頭,從見到的第一眼,整個人就被生生攫走,無論底座怎樣遒勁,怎樣有年代感,都無法讓我分心去留意,因為這對石頭本身暈染開來的古意,慘絕人寰,早已經生吞活剝了我。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我個人對這底座也情有獨鍾,圖30。《九宮飛星》,貴州結構石膽石。表面上看,作者將為人熟稔的饕餮紋,和木紋上的皴,以及底部的山石塊壘,結合得至臻至美。實質上,作者高度融合了枯禪座、殘垣座與青銅座,可謂美得體無完膚。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我原以為,張衛只是近來一時興致,小試牛刀。誰知,早在1999年張衛就開始琢磨底座,設計了一款《有鳳來儀》,圖31圖32,廣西來賓水衝石,張衛以高腰杯形為底座,四稜飾以回紋。可想而知,當時很多人都只是被動地接受石為何物的時候,張衛就已經用身體為石頭躬親力行,砥礪前行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是張衛為柳石軒的藏石設計的一款底座,同時適合多種造型石和圖紋石,圖33圖34圖35。

柳石軒的玩石,總是默默地遠離潮流,又無聲地引領潮流。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是地自告奮勇地往前走著,走著走著,發現我們的一些頓悟和經驗,嗨,張衛早就在前方張榜公告過了。融合了文人五藝而成就玩石之道的柳石軒,終究成為了中國賞石界的一個地理標誌。或許以下的陳設,雖管窺蠡測,然多少也能觸其脈絡。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其實,我是捨不得寫張衛的,因為他與石頭歷來糾纏太多,太久,太深。而且無論是市場狂熱時期,還是萎靡時期,在與石頭這點破事鳥事的較勁上,張衛的投入太過於認真。我有時候會可惜著他的認真,又不能攔著,只有若遠若近地望著,望而不說,又擔心認真的人,註定會痛,然又從沒聽他喊出痛來。或許是石頭的本質註定了他不露聲色,又或許是對石頭的鐘愛就可以讓人一如既往的溫良如故,視其餘一切為雲淡風輕。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儘管我是那麼強烈,見不得人們無時無刻少不了石頭的那種執著和亢奮,我甚至多麼想懇求石頭放過張衛,然他對石頭的直覺和直感,無疑公認都是第一流的。他畢生就為石頭,也不受地域與時代的侷限,他的好東西,30年前是好東西,30年後還是好東西。他對石頭的忠誠、專一和責任,生死度外。他的生活就是他的工作,他的工作就是他的事業,他的事業就是他的至愛,他的至愛就是他的責任,他的責任就是他的道義——他把個人的事做成了大夥的事。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集先鋒型開拓型實戰型研究型普及型於一身的張衛,從一開始就在石頭裡找到自身的精神制高點,從不讓底下那些無關宏旨的事情拖累自己。在石頭堆裡,他早已建立起個人的賞石王國和相對成熟的藝術體系,說帝國也不為過。然他不斷變化,辦刊,收藏;出書,收藏;底座,收藏……一路前行,一路保持最佳的飽滿的狀態,一直挑戰自己的過去和未來。因為自信,以及對自己對石頭慣有的自律和苛刻,他也從不怕變化。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早在1995年,張衛就創辦了當時國內唯一定期出版的賞石月刊《奇石根藝》報,並任主編,徐偉崇曾這樣評價他“在賞石理論和實踐結合方面,中國無人能及。”。之後,張衛將《奇石根藝》改版為《石道》彩報、《石道》雜誌。2008年1月張衛帶領《石道》團隊加盟並主編中國觀賞石協會主辦的《寶藏》雜誌。20多年來張衛先後編著出版了《賞石實踐(上、下)》、《中國賞石名家》( 3套共18冊),《中國名石檔案》(卷一、卷二)、《文人雅石》、《石道》著作等各類書刊幾十冊。(——援引《寶藏》雜誌)

一個人能把自己的石頭玩出學術,玩出高度,玩出精神,已然不易,還能投入全心全意的經驗和精力,以一己之成果分享並推動整個國內的公共賞石藝術的氛圍。這樣的賞石“義工”,前無來者,後有追者,最好來一打。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一直想挑戰張衛來著,還有他的柳石軒,可是一直沒有下手。

就已知的石界的張衛來說,值得我要下手的簡直不堪重負,多得無所適從,也無從下手,不知從哪一面破牆而入。

無從下手,於我,明擺著是一種赤果果的怯懦。這種怯懦,有對高度的知難而退,也有對懂得的生生逃避。

寫張衛,心裡有些隱隱的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曾經大放厥詞,揚言我的文字:一,只寫石頭;二,只寫石頭玩得好的人;三,只寫為石頭做事的人。結果還是賊心不死,初心不易。

張衛三條都佔了,而我一直等待著,有朝一日我能戰勝怯懦和疼痛,寫我所理解的張衛,以及張衛的石頭。但他上半年在太原石展,當著資深前輩的面,說我在石界寫人物,早就可以封筆了,因為已經寫到頂點了,就沒辦法再超越。當時,我瞬間變臉,眼淚奪眶而出。也許是南北差異,我寫過的人兒,始終水土不服。況且,況且,我還沒寫過張衛呢。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對於才情的渴慕,一顆心總是與生俱來的肆無忌憚,一邊搖旗吶喊,一邊飢渴如仇,似乎任何的險阻也消耗不了我對於審美對於藝術的好感和敏銳,也唯有如此,才覺得自己是好好地活著的,而且,活得好好的。

全面地立體地給大夥呈現張衛,我的個人能力顯然還沒有成熟得可以匹配。誰人能寫張衛呢?說到底,只有兩類人,要麼愛人,要麼全才。我始終堅信,那個人,縱然不在今日,但終有一天會出現。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中國當代賞石歷經四十多年,從一開始的資源開發到當下的藝術賞石,像張衛這樣跨越見證影響貫穿整個時代的,目前依舊活躍在賞石殿堂上的,不說絕無僅有,起碼也是鳳毛麟角。

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歷來以精神氣質為暗渡陳倉的中國文人畫越來越受到中西方廣泛的再度認識和重視,而跟幾千年的中國文人畫一脈相承的中國賞石藝術,最深層次揭示的,同樣是中國人獨特的生存狀態,以及在這種狀態中暗流湧動的精神需求。在石界,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張衛,顯然深諳這一點。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在張衛獨特的藏石上,以及對待藏石傾其所有的態度上,得到最大尺度的裸露,尤其是他最近在石頭底座上的突破和精進,鍥而不捨,更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在藝術迴歸賞石的當下,當一個人自身的綜合高度和他的石頭很統一的時候,當他的石頭又跟他自己設計製作的底座很統一的時候,底座和具有藝術品潛質的石頭一樣,在自身和觀者的心目中,儼然已經超越詩歌建築音樂宗教而存在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件長江畫面石,圖7圖8圖9,驚鴻一瞥,過目難忘,我早就窺視。你看畫面上,微波盪漾,倩影清秀,臨水嫩枝,楚楚動人。作者一反常規,拋卻市場上司空見慣的素座,雕刻瘦皺漏透的湖石形為底座,石頭俏拔清雅,底座蒼古矍鑠,一活一枯,立現江南園林生機盎然之一角。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太湖石,圖10,廣西。人物造型,如持燈閒庭穿廊。作者根據人物的動態和趨勢,信手在其左前方架一湖石形的水岸石橋,一橋而曲徑通幽,整體頗得魏晉之風,又有明末陳洪綬之筆意。蒼然而古拙的生活場景,完美呈現,再次一反底座業界的常態。此款跟上例一起,館主得意,謂之“石骨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2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3

禪意的底座,也是作者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這三款,圖11圖12圖13,前者《伏虎羅漢》,戈壁沙漠漆。羅漢盤腿側坐虎背之上,底座竟然為舊座改制,磐巖間,流雲駐足,世人觀之,頓有絕塵遠世之感,作者名之“絕塵座”。

圖12,《梵相》,四川長江綠泥石。形若結跏趺坐的佛陀,聳肩縮項舉首,側目塵世,惟妙惟肖。底座為一殘荷的反扣,蛀眼斑駁,瘦筋勁脈畢現,迎風不失骨力。此款作者欣然“枯禪座”。

圖13,廣西紅水河石膽石。坐姿人物配以雨點蛀紋殘荷底座,風格意趣同上。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5

此石身份罕見,圖14圖15,乃貴州馬場綠,石界皆知貴州安順馬場紅,卻鮮少有見馬場綠者。坐姿人物,安然若素,如如不動。底座也以“蛀眼紋”為主要設計元素,平實自然,同為“枯禪座”,可見作者內心之鐘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6

這款底座,圖16,估計靈感來自古玩路的石几座,但我不懂為什麼設置傾斜面,詢問作者後方知,這裡面有著作者的小心思。原來作者以慈眉善目面帶微笑的長江黃蠟石,代表夢想的豐滿,以幾座的嶙峋,隱喻現實的骨感,上下衝突,以激盪心靈的撞擊。與上面4例,同為枯禪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7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8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9

廣西太湖石。圖17圖18圖19,奇峰兀立,峭壁平臺,險夷環生。這底座的創意超乎常人的想象,石頭立在底板四六開處。作者神來飛刀,面向左側黃金分割處,破板鏤空,曲水流觴。整個底座,或雕或留,寫實與寫意相結合,介於形象與抽象之間,共同完成了一個用意象為主題服務的概念性底座。此款底座的突破,作者分外興奮,命名“意象座”。

除了石骨座,絕塵座,枯禪座,意象座,作者的“殘垣座”和“青銅座”,幾次被我捕獲,大為過癮。一個全心全意服務於石頭而為石頭量身打造的底座,上來就為石頭長了志氣——名門望族的石頭,必定明媒正娶。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2

圖20長江燙畫石,與圖21太湖石,同為女性題材。所不同的是,燙畫石畫面上,唐女當風,衣袂飄飄,絕世獨立於斷壁殘垣之上,彷彿在放逐一將成名、江山一統的霸業雄計。太湖造型石上,一佳人,婷婷嫋嫋,傾國傾城,婀娜起舞,活力四射。

作者有意,兩方石頭都用“殘垣座”立石立意,無關畫面與造型之間的區別。

殘垣座,容易給人從歷史的長河裡有生命在前赴後繼的感覺,就好像新的秩序誕生在舊有的廢墟上之感。除了強烈渲染出歷史遺址的厚重,以及歲月綿長的沉澱外,兩個底座細節上又有立又有破的幾個關鍵性的處理,讓我大為折服,歎為觀止。

同樣的又有立又有破的細節,體現在圖22,殘破的水缸,斜置的陶罐,遺落的缸沿,跟底座的經年陳舊,過度得非常和諧完美,又跟畫面的生活氣息相得益彰。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3

這是在原底座上的改良,圖23。也許作者見不得原款的一板一眼,也許審美終將疲軟,作者興起,一舉打破原先的招式。

來賓石。蹲坐的醒獅不怒自威,蛀眼滄桑的底座時光久遠,彷彿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巨獅昂首,面露堅毅。它似乎用它的不屈默默地在告訴人們,在它身後,守望的,或許不是一生,而是若干個世紀。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5

同樣經過改良重獲新生的是,圖24圖25。這是一方廣西來賓石膽石。岩漿尚未冷卻,地殼仍在運動,活生生地把粘在一起的柱狀石體拉開,兩端依舊粘連,大自然塑造了一尊展翅欲飛的銅雀像。底座的殘舊一劍封喉,忠實地追隨於石頭的銅塑之感。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6

這一款大灣石,圖26,作者題名《本源》。數年前我好像從雜誌的封底上見過。標準的蠶頭雁尾,起筆回鋒隆如蠶頭,收筆頓斜壓如雁尾。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底座上的青銅紋飾,可襯“一”之文化之淵源和厚重。另外,碑文式高挑的底座,且正因為雕刻了經典的夔龍紋,除了彰顯歲月如歌,更見作者對石頭的敬奉之心,館主尊之“青銅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7圖28圖29,《春秋》,乃石膽石組合。說真的,這對石頭,從見到的第一眼,整個人就被生生攫走,無論底座怎樣遒勁,怎樣有年代感,都無法讓我分心去留意,因為這對石頭本身暈染開來的古意,慘絕人寰,早已經生吞活剝了我。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我個人對這底座也情有獨鍾,圖30。《九宮飛星》,貴州結構石膽石。表面上看,作者將為人熟稔的饕餮紋,和木紋上的皴,以及底部的山石塊壘,結合得至臻至美。實質上,作者高度融合了枯禪座、殘垣座與青銅座,可謂美得體無完膚。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我原以為,張衛只是近來一時興致,小試牛刀。誰知,早在1999年張衛就開始琢磨底座,設計了一款《有鳳來儀》,圖31圖32,廣西來賓水衝石,張衛以高腰杯形為底座,四稜飾以回紋。可想而知,當時很多人都只是被動地接受石為何物的時候,張衛就已經用身體為石頭躬親力行,砥礪前行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是張衛為柳石軒的藏石設計的一款底座,同時適合多種造型石和圖紋石,圖33圖34圖35。

柳石軒的玩石,總是默默地遠離潮流,又無聲地引領潮流。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是地自告奮勇地往前走著,走著走著,發現我們的一些頓悟和經驗,嗨,張衛早就在前方張榜公告過了。融合了文人五藝而成就玩石之道的柳石軒,終究成為了中國賞石界的一個地理標誌。或許以下的陳設,雖管窺蠡測,然多少也能觸其脈絡。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其實,我是捨不得寫張衛的,因為他與石頭歷來糾纏太多,太久,太深。而且無論是市場狂熱時期,還是萎靡時期,在與石頭這點破事鳥事的較勁上,張衛的投入太過於認真。我有時候會可惜著他的認真,又不能攔著,只有若遠若近地望著,望而不說,又擔心認真的人,註定會痛,然又從沒聽他喊出痛來。或許是石頭的本質註定了他不露聲色,又或許是對石頭的鐘愛就可以讓人一如既往的溫良如故,視其餘一切為雲淡風輕。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儘管我是那麼強烈,見不得人們無時無刻少不了石頭的那種執著和亢奮,我甚至多麼想懇求石頭放過張衛,然他對石頭的直覺和直感,無疑公認都是第一流的。他畢生就為石頭,也不受地域與時代的侷限,他的好東西,30年前是好東西,30年後還是好東西。他對石頭的忠誠、專一和責任,生死度外。他的生活就是他的工作,他的工作就是他的事業,他的事業就是他的至愛,他的至愛就是他的責任,他的責任就是他的道義——他把個人的事做成了大夥的事。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集先鋒型開拓型實戰型研究型普及型於一身的張衛,從一開始就在石頭裡找到自身的精神制高點,從不讓底下那些無關宏旨的事情拖累自己。在石頭堆裡,他早已建立起個人的賞石王國和相對成熟的藝術體系,說帝國也不為過。然他不斷變化,辦刊,收藏;出書,收藏;底座,收藏……一路前行,一路保持最佳的飽滿的狀態,一直挑戰自己的過去和未來。因為自信,以及對自己對石頭慣有的自律和苛刻,他也從不怕變化。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早在1995年,張衛就創辦了當時國內唯一定期出版的賞石月刊《奇石根藝》報,並任主編,徐偉崇曾這樣評價他“在賞石理論和實踐結合方面,中國無人能及。”。之後,張衛將《奇石根藝》改版為《石道》彩報、《石道》雜誌。2008年1月張衛帶領《石道》團隊加盟並主編中國觀賞石協會主辦的《寶藏》雜誌。20多年來張衛先後編著出版了《賞石實踐(上、下)》、《中國賞石名家》( 3套共18冊),《中國名石檔案》(卷一、卷二)、《文人雅石》、《石道》著作等各類書刊幾十冊。(——援引《寶藏》雜誌)

一個人能把自己的石頭玩出學術,玩出高度,玩出精神,已然不易,還能投入全心全意的經驗和精力,以一己之成果分享並推動整個國內的公共賞石藝術的氛圍。這樣的賞石“義工”,前無來者,後有追者,最好來一打。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如果中國石界要出一本教科書,張衛,這個名字,是否會被永久地寫進去抑或寫下去?如果匯石融通將出一個欄目謂之《史記》,《史記·張衛》是否會被石界置頂?

"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一直想挑戰張衛來著,還有他的柳石軒,可是一直沒有下手。

就已知的石界的張衛來說,值得我要下手的簡直不堪重負,多得無所適從,也無從下手,不知從哪一面破牆而入。

無從下手,於我,明擺著是一種赤果果的怯懦。這種怯懦,有對高度的知難而退,也有對懂得的生生逃避。

寫張衛,心裡有些隱隱的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曾經大放厥詞,揚言我的文字:一,只寫石頭;二,只寫石頭玩得好的人;三,只寫為石頭做事的人。結果還是賊心不死,初心不易。

張衛三條都佔了,而我一直等待著,有朝一日我能戰勝怯懦和疼痛,寫我所理解的張衛,以及張衛的石頭。但他上半年在太原石展,當著資深前輩的面,說我在石界寫人物,早就可以封筆了,因為已經寫到頂點了,就沒辦法再超越。當時,我瞬間變臉,眼淚奪眶而出。也許是南北差異,我寫過的人兒,始終水土不服。況且,況且,我還沒寫過張衛呢。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對於才情的渴慕,一顆心總是與生俱來的肆無忌憚,一邊搖旗吶喊,一邊飢渴如仇,似乎任何的險阻也消耗不了我對於審美對於藝術的好感和敏銳,也唯有如此,才覺得自己是好好地活著的,而且,活得好好的。

全面地立體地給大夥呈現張衛,我的個人能力顯然還沒有成熟得可以匹配。誰人能寫張衛呢?說到底,只有兩類人,要麼愛人,要麼全才。我始終堅信,那個人,縱然不在今日,但終有一天會出現。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中國當代賞石歷經四十多年,從一開始的資源開發到當下的藝術賞石,像張衛這樣跨越見證影響貫穿整個時代的,目前依舊活躍在賞石殿堂上的,不說絕無僅有,起碼也是鳳毛麟角。

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歷來以精神氣質為暗渡陳倉的中國文人畫越來越受到中西方廣泛的再度認識和重視,而跟幾千年的中國文人畫一脈相承的中國賞石藝術,最深層次揭示的,同樣是中國人獨特的生存狀態,以及在這種狀態中暗流湧動的精神需求。在石界,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張衛,顯然深諳這一點。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在張衛獨特的藏石上,以及對待藏石傾其所有的態度上,得到最大尺度的裸露,尤其是他最近在石頭底座上的突破和精進,鍥而不捨,更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在藝術迴歸賞石的當下,當一個人自身的綜合高度和他的石頭很統一的時候,當他的石頭又跟他自己設計製作的底座很統一的時候,底座和具有藝術品潛質的石頭一樣,在自身和觀者的心目中,儼然已經超越詩歌建築音樂宗教而存在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件長江畫面石,圖7圖8圖9,驚鴻一瞥,過目難忘,我早就窺視。你看畫面上,微波盪漾,倩影清秀,臨水嫩枝,楚楚動人。作者一反常規,拋卻市場上司空見慣的素座,雕刻瘦皺漏透的湖石形為底座,石頭俏拔清雅,底座蒼古矍鑠,一活一枯,立現江南園林生機盎然之一角。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太湖石,圖10,廣西。人物造型,如持燈閒庭穿廊。作者根據人物的動態和趨勢,信手在其左前方架一湖石形的水岸石橋,一橋而曲徑通幽,整體頗得魏晉之風,又有明末陳洪綬之筆意。蒼然而古拙的生活場景,完美呈現,再次一反底座業界的常態。此款跟上例一起,館主得意,謂之“石骨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2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3

禪意的底座,也是作者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這三款,圖11圖12圖13,前者《伏虎羅漢》,戈壁沙漠漆。羅漢盤腿側坐虎背之上,底座竟然為舊座改制,磐巖間,流雲駐足,世人觀之,頓有絕塵遠世之感,作者名之“絕塵座”。

圖12,《梵相》,四川長江綠泥石。形若結跏趺坐的佛陀,聳肩縮項舉首,側目塵世,惟妙惟肖。底座為一殘荷的反扣,蛀眼斑駁,瘦筋勁脈畢現,迎風不失骨力。此款作者欣然“枯禪座”。

圖13,廣西紅水河石膽石。坐姿人物配以雨點蛀紋殘荷底座,風格意趣同上。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5

此石身份罕見,圖14圖15,乃貴州馬場綠,石界皆知貴州安順馬場紅,卻鮮少有見馬場綠者。坐姿人物,安然若素,如如不動。底座也以“蛀眼紋”為主要設計元素,平實自然,同為“枯禪座”,可見作者內心之鐘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6

這款底座,圖16,估計靈感來自古玩路的石几座,但我不懂為什麼設置傾斜面,詢問作者後方知,這裡面有著作者的小心思。原來作者以慈眉善目面帶微笑的長江黃蠟石,代表夢想的豐滿,以幾座的嶙峋,隱喻現實的骨感,上下衝突,以激盪心靈的撞擊。與上面4例,同為枯禪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7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8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9

廣西太湖石。圖17圖18圖19,奇峰兀立,峭壁平臺,險夷環生。這底座的創意超乎常人的想象,石頭立在底板四六開處。作者神來飛刀,面向左側黃金分割處,破板鏤空,曲水流觴。整個底座,或雕或留,寫實與寫意相結合,介於形象與抽象之間,共同完成了一個用意象為主題服務的概念性底座。此款底座的突破,作者分外興奮,命名“意象座”。

除了石骨座,絕塵座,枯禪座,意象座,作者的“殘垣座”和“青銅座”,幾次被我捕獲,大為過癮。一個全心全意服務於石頭而為石頭量身打造的底座,上來就為石頭長了志氣——名門望族的石頭,必定明媒正娶。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2

圖20長江燙畫石,與圖21太湖石,同為女性題材。所不同的是,燙畫石畫面上,唐女當風,衣袂飄飄,絕世獨立於斷壁殘垣之上,彷彿在放逐一將成名、江山一統的霸業雄計。太湖造型石上,一佳人,婷婷嫋嫋,傾國傾城,婀娜起舞,活力四射。

作者有意,兩方石頭都用“殘垣座”立石立意,無關畫面與造型之間的區別。

殘垣座,容易給人從歷史的長河裡有生命在前赴後繼的感覺,就好像新的秩序誕生在舊有的廢墟上之感。除了強烈渲染出歷史遺址的厚重,以及歲月綿長的沉澱外,兩個底座細節上又有立又有破的幾個關鍵性的處理,讓我大為折服,歎為觀止。

同樣的又有立又有破的細節,體現在圖22,殘破的水缸,斜置的陶罐,遺落的缸沿,跟底座的經年陳舊,過度得非常和諧完美,又跟畫面的生活氣息相得益彰。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3

這是在原底座上的改良,圖23。也許作者見不得原款的一板一眼,也許審美終將疲軟,作者興起,一舉打破原先的招式。

來賓石。蹲坐的醒獅不怒自威,蛀眼滄桑的底座時光久遠,彷彿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巨獅昂首,面露堅毅。它似乎用它的不屈默默地在告訴人們,在它身後,守望的,或許不是一生,而是若干個世紀。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5

同樣經過改良重獲新生的是,圖24圖25。這是一方廣西來賓石膽石。岩漿尚未冷卻,地殼仍在運動,活生生地把粘在一起的柱狀石體拉開,兩端依舊粘連,大自然塑造了一尊展翅欲飛的銅雀像。底座的殘舊一劍封喉,忠實地追隨於石頭的銅塑之感。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6

這一款大灣石,圖26,作者題名《本源》。數年前我好像從雜誌的封底上見過。標準的蠶頭雁尾,起筆回鋒隆如蠶頭,收筆頓斜壓如雁尾。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底座上的青銅紋飾,可襯“一”之文化之淵源和厚重。另外,碑文式高挑的底座,且正因為雕刻了經典的夔龍紋,除了彰顯歲月如歌,更見作者對石頭的敬奉之心,館主尊之“青銅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7圖28圖29,《春秋》,乃石膽石組合。說真的,這對石頭,從見到的第一眼,整個人就被生生攫走,無論底座怎樣遒勁,怎樣有年代感,都無法讓我分心去留意,因為這對石頭本身暈染開來的古意,慘絕人寰,早已經生吞活剝了我。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我個人對這底座也情有獨鍾,圖30。《九宮飛星》,貴州結構石膽石。表面上看,作者將為人熟稔的饕餮紋,和木紋上的皴,以及底部的山石塊壘,結合得至臻至美。實質上,作者高度融合了枯禪座、殘垣座與青銅座,可謂美得體無完膚。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我原以為,張衛只是近來一時興致,小試牛刀。誰知,早在1999年張衛就開始琢磨底座,設計了一款《有鳳來儀》,圖31圖32,廣西來賓水衝石,張衛以高腰杯形為底座,四稜飾以回紋。可想而知,當時很多人都只是被動地接受石為何物的時候,張衛就已經用身體為石頭躬親力行,砥礪前行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是張衛為柳石軒的藏石設計的一款底座,同時適合多種造型石和圖紋石,圖33圖34圖35。

柳石軒的玩石,總是默默地遠離潮流,又無聲地引領潮流。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是地自告奮勇地往前走著,走著走著,發現我們的一些頓悟和經驗,嗨,張衛早就在前方張榜公告過了。融合了文人五藝而成就玩石之道的柳石軒,終究成為了中國賞石界的一個地理標誌。或許以下的陳設,雖管窺蠡測,然多少也能觸其脈絡。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其實,我是捨不得寫張衛的,因為他與石頭歷來糾纏太多,太久,太深。而且無論是市場狂熱時期,還是萎靡時期,在與石頭這點破事鳥事的較勁上,張衛的投入太過於認真。我有時候會可惜著他的認真,又不能攔著,只有若遠若近地望著,望而不說,又擔心認真的人,註定會痛,然又從沒聽他喊出痛來。或許是石頭的本質註定了他不露聲色,又或許是對石頭的鐘愛就可以讓人一如既往的溫良如故,視其餘一切為雲淡風輕。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儘管我是那麼強烈,見不得人們無時無刻少不了石頭的那種執著和亢奮,我甚至多麼想懇求石頭放過張衛,然他對石頭的直覺和直感,無疑公認都是第一流的。他畢生就為石頭,也不受地域與時代的侷限,他的好東西,30年前是好東西,30年後還是好東西。他對石頭的忠誠、專一和責任,生死度外。他的生活就是他的工作,他的工作就是他的事業,他的事業就是他的至愛,他的至愛就是他的責任,他的責任就是他的道義——他把個人的事做成了大夥的事。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集先鋒型開拓型實戰型研究型普及型於一身的張衛,從一開始就在石頭裡找到自身的精神制高點,從不讓底下那些無關宏旨的事情拖累自己。在石頭堆裡,他早已建立起個人的賞石王國和相對成熟的藝術體系,說帝國也不為過。然他不斷變化,辦刊,收藏;出書,收藏;底座,收藏……一路前行,一路保持最佳的飽滿的狀態,一直挑戰自己的過去和未來。因為自信,以及對自己對石頭慣有的自律和苛刻,他也從不怕變化。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早在1995年,張衛就創辦了當時國內唯一定期出版的賞石月刊《奇石根藝》報,並任主編,徐偉崇曾這樣評價他“在賞石理論和實踐結合方面,中國無人能及。”。之後,張衛將《奇石根藝》改版為《石道》彩報、《石道》雜誌。2008年1月張衛帶領《石道》團隊加盟並主編中國觀賞石協會主辦的《寶藏》雜誌。20多年來張衛先後編著出版了《賞石實踐(上、下)》、《中國賞石名家》( 3套共18冊),《中國名石檔案》(卷一、卷二)、《文人雅石》、《石道》著作等各類書刊幾十冊。(——援引《寶藏》雜誌)

一個人能把自己的石頭玩出學術,玩出高度,玩出精神,已然不易,還能投入全心全意的經驗和精力,以一己之成果分享並推動整個國內的公共賞石藝術的氛圍。這樣的賞石“義工”,前無來者,後有追者,最好來一打。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如果中國石界要出一本教科書,張衛,這個名字,是否會被永久地寫進去抑或寫下去?如果匯石融通將出一個欄目謂之《史記》,《史記·張衛》是否會被石界置頂?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一直想挑戰張衛來著,還有他的柳石軒,可是一直沒有下手。

就已知的石界的張衛來說,值得我要下手的簡直不堪重負,多得無所適從,也無從下手,不知從哪一面破牆而入。

無從下手,於我,明擺著是一種赤果果的怯懦。這種怯懦,有對高度的知難而退,也有對懂得的生生逃避。

寫張衛,心裡有些隱隱的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曾經大放厥詞,揚言我的文字:一,只寫石頭;二,只寫石頭玩得好的人;三,只寫為石頭做事的人。結果還是賊心不死,初心不易。

張衛三條都佔了,而我一直等待著,有朝一日我能戰勝怯懦和疼痛,寫我所理解的張衛,以及張衛的石頭。但他上半年在太原石展,當著資深前輩的面,說我在石界寫人物,早就可以封筆了,因為已經寫到頂點了,就沒辦法再超越。當時,我瞬間變臉,眼淚奪眶而出。也許是南北差異,我寫過的人兒,始終水土不服。況且,況且,我還沒寫過張衛呢。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對於才情的渴慕,一顆心總是與生俱來的肆無忌憚,一邊搖旗吶喊,一邊飢渴如仇,似乎任何的險阻也消耗不了我對於審美對於藝術的好感和敏銳,也唯有如此,才覺得自己是好好地活著的,而且,活得好好的。

全面地立體地給大夥呈現張衛,我的個人能力顯然還沒有成熟得可以匹配。誰人能寫張衛呢?說到底,只有兩類人,要麼愛人,要麼全才。我始終堅信,那個人,縱然不在今日,但終有一天會出現。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中國當代賞石歷經四十多年,從一開始的資源開發到當下的藝術賞石,像張衛這樣跨越見證影響貫穿整個時代的,目前依舊活躍在賞石殿堂上的,不說絕無僅有,起碼也是鳳毛麟角。

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歷來以精神氣質為暗渡陳倉的中國文人畫越來越受到中西方廣泛的再度認識和重視,而跟幾千年的中國文人畫一脈相承的中國賞石藝術,最深層次揭示的,同樣是中國人獨特的生存狀態,以及在這種狀態中暗流湧動的精神需求。在石界,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張衛,顯然深諳這一點。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在張衛獨特的藏石上,以及對待藏石傾其所有的態度上,得到最大尺度的裸露,尤其是他最近在石頭底座上的突破和精進,鍥而不捨,更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在藝術迴歸賞石的當下,當一個人自身的綜合高度和他的石頭很統一的時候,當他的石頭又跟他自己設計製作的底座很統一的時候,底座和具有藝術品潛質的石頭一樣,在自身和觀者的心目中,儼然已經超越詩歌建築音樂宗教而存在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件長江畫面石,圖7圖8圖9,驚鴻一瞥,過目難忘,我早就窺視。你看畫面上,微波盪漾,倩影清秀,臨水嫩枝,楚楚動人。作者一反常規,拋卻市場上司空見慣的素座,雕刻瘦皺漏透的湖石形為底座,石頭俏拔清雅,底座蒼古矍鑠,一活一枯,立現江南園林生機盎然之一角。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太湖石,圖10,廣西。人物造型,如持燈閒庭穿廊。作者根據人物的動態和趨勢,信手在其左前方架一湖石形的水岸石橋,一橋而曲徑通幽,整體頗得魏晉之風,又有明末陳洪綬之筆意。蒼然而古拙的生活場景,完美呈現,再次一反底座業界的常態。此款跟上例一起,館主得意,謂之“石骨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2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3

禪意的底座,也是作者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這三款,圖11圖12圖13,前者《伏虎羅漢》,戈壁沙漠漆。羅漢盤腿側坐虎背之上,底座竟然為舊座改制,磐巖間,流雲駐足,世人觀之,頓有絕塵遠世之感,作者名之“絕塵座”。

圖12,《梵相》,四川長江綠泥石。形若結跏趺坐的佛陀,聳肩縮項舉首,側目塵世,惟妙惟肖。底座為一殘荷的反扣,蛀眼斑駁,瘦筋勁脈畢現,迎風不失骨力。此款作者欣然“枯禪座”。

圖13,廣西紅水河石膽石。坐姿人物配以雨點蛀紋殘荷底座,風格意趣同上。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5

此石身份罕見,圖14圖15,乃貴州馬場綠,石界皆知貴州安順馬場紅,卻鮮少有見馬場綠者。坐姿人物,安然若素,如如不動。底座也以“蛀眼紋”為主要設計元素,平實自然,同為“枯禪座”,可見作者內心之鐘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6

這款底座,圖16,估計靈感來自古玩路的石几座,但我不懂為什麼設置傾斜面,詢問作者後方知,這裡面有著作者的小心思。原來作者以慈眉善目面帶微笑的長江黃蠟石,代表夢想的豐滿,以幾座的嶙峋,隱喻現實的骨感,上下衝突,以激盪心靈的撞擊。與上面4例,同為枯禪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7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8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9

廣西太湖石。圖17圖18圖19,奇峰兀立,峭壁平臺,險夷環生。這底座的創意超乎常人的想象,石頭立在底板四六開處。作者神來飛刀,面向左側黃金分割處,破板鏤空,曲水流觴。整個底座,或雕或留,寫實與寫意相結合,介於形象與抽象之間,共同完成了一個用意象為主題服務的概念性底座。此款底座的突破,作者分外興奮,命名“意象座”。

除了石骨座,絕塵座,枯禪座,意象座,作者的“殘垣座”和“青銅座”,幾次被我捕獲,大為過癮。一個全心全意服務於石頭而為石頭量身打造的底座,上來就為石頭長了志氣——名門望族的石頭,必定明媒正娶。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2

圖20長江燙畫石,與圖21太湖石,同為女性題材。所不同的是,燙畫石畫面上,唐女當風,衣袂飄飄,絕世獨立於斷壁殘垣之上,彷彿在放逐一將成名、江山一統的霸業雄計。太湖造型石上,一佳人,婷婷嫋嫋,傾國傾城,婀娜起舞,活力四射。

作者有意,兩方石頭都用“殘垣座”立石立意,無關畫面與造型之間的區別。

殘垣座,容易給人從歷史的長河裡有生命在前赴後繼的感覺,就好像新的秩序誕生在舊有的廢墟上之感。除了強烈渲染出歷史遺址的厚重,以及歲月綿長的沉澱外,兩個底座細節上又有立又有破的幾個關鍵性的處理,讓我大為折服,歎為觀止。

同樣的又有立又有破的細節,體現在圖22,殘破的水缸,斜置的陶罐,遺落的缸沿,跟底座的經年陳舊,過度得非常和諧完美,又跟畫面的生活氣息相得益彰。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3

這是在原底座上的改良,圖23。也許作者見不得原款的一板一眼,也許審美終將疲軟,作者興起,一舉打破原先的招式。

來賓石。蹲坐的醒獅不怒自威,蛀眼滄桑的底座時光久遠,彷彿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巨獅昂首,面露堅毅。它似乎用它的不屈默默地在告訴人們,在它身後,守望的,或許不是一生,而是若干個世紀。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5

同樣經過改良重獲新生的是,圖24圖25。這是一方廣西來賓石膽石。岩漿尚未冷卻,地殼仍在運動,活生生地把粘在一起的柱狀石體拉開,兩端依舊粘連,大自然塑造了一尊展翅欲飛的銅雀像。底座的殘舊一劍封喉,忠實地追隨於石頭的銅塑之感。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6

這一款大灣石,圖26,作者題名《本源》。數年前我好像從雜誌的封底上見過。標準的蠶頭雁尾,起筆回鋒隆如蠶頭,收筆頓斜壓如雁尾。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底座上的青銅紋飾,可襯“一”之文化之淵源和厚重。另外,碑文式高挑的底座,且正因為雕刻了經典的夔龍紋,除了彰顯歲月如歌,更見作者對石頭的敬奉之心,館主尊之“青銅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7圖28圖29,《春秋》,乃石膽石組合。說真的,這對石頭,從見到的第一眼,整個人就被生生攫走,無論底座怎樣遒勁,怎樣有年代感,都無法讓我分心去留意,因為這對石頭本身暈染開來的古意,慘絕人寰,早已經生吞活剝了我。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我個人對這底座也情有獨鍾,圖30。《九宮飛星》,貴州結構石膽石。表面上看,作者將為人熟稔的饕餮紋,和木紋上的皴,以及底部的山石塊壘,結合得至臻至美。實質上,作者高度融合了枯禪座、殘垣座與青銅座,可謂美得體無完膚。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我原以為,張衛只是近來一時興致,小試牛刀。誰知,早在1999年張衛就開始琢磨底座,設計了一款《有鳳來儀》,圖31圖32,廣西來賓水衝石,張衛以高腰杯形為底座,四稜飾以回紋。可想而知,當時很多人都只是被動地接受石為何物的時候,張衛就已經用身體為石頭躬親力行,砥礪前行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是張衛為柳石軒的藏石設計的一款底座,同時適合多種造型石和圖紋石,圖33圖34圖35。

柳石軒的玩石,總是默默地遠離潮流,又無聲地引領潮流。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是地自告奮勇地往前走著,走著走著,發現我們的一些頓悟和經驗,嗨,張衛早就在前方張榜公告過了。融合了文人五藝而成就玩石之道的柳石軒,終究成為了中國賞石界的一個地理標誌。或許以下的陳設,雖管窺蠡測,然多少也能觸其脈絡。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其實,我是捨不得寫張衛的,因為他與石頭歷來糾纏太多,太久,太深。而且無論是市場狂熱時期,還是萎靡時期,在與石頭這點破事鳥事的較勁上,張衛的投入太過於認真。我有時候會可惜著他的認真,又不能攔著,只有若遠若近地望著,望而不說,又擔心認真的人,註定會痛,然又從沒聽他喊出痛來。或許是石頭的本質註定了他不露聲色,又或許是對石頭的鐘愛就可以讓人一如既往的溫良如故,視其餘一切為雲淡風輕。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儘管我是那麼強烈,見不得人們無時無刻少不了石頭的那種執著和亢奮,我甚至多麼想懇求石頭放過張衛,然他對石頭的直覺和直感,無疑公認都是第一流的。他畢生就為石頭,也不受地域與時代的侷限,他的好東西,30年前是好東西,30年後還是好東西。他對石頭的忠誠、專一和責任,生死度外。他的生活就是他的工作,他的工作就是他的事業,他的事業就是他的至愛,他的至愛就是他的責任,他的責任就是他的道義——他把個人的事做成了大夥的事。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集先鋒型開拓型實戰型研究型普及型於一身的張衛,從一開始就在石頭裡找到自身的精神制高點,從不讓底下那些無關宏旨的事情拖累自己。在石頭堆裡,他早已建立起個人的賞石王國和相對成熟的藝術體系,說帝國也不為過。然他不斷變化,辦刊,收藏;出書,收藏;底座,收藏……一路前行,一路保持最佳的飽滿的狀態,一直挑戰自己的過去和未來。因為自信,以及對自己對石頭慣有的自律和苛刻,他也從不怕變化。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早在1995年,張衛就創辦了當時國內唯一定期出版的賞石月刊《奇石根藝》報,並任主編,徐偉崇曾這樣評價他“在賞石理論和實踐結合方面,中國無人能及。”。之後,張衛將《奇石根藝》改版為《石道》彩報、《石道》雜誌。2008年1月張衛帶領《石道》團隊加盟並主編中國觀賞石協會主辦的《寶藏》雜誌。20多年來張衛先後編著出版了《賞石實踐(上、下)》、《中國賞石名家》( 3套共18冊),《中國名石檔案》(卷一、卷二)、《文人雅石》、《石道》著作等各類書刊幾十冊。(——援引《寶藏》雜誌)

一個人能把自己的石頭玩出學術,玩出高度,玩出精神,已然不易,還能投入全心全意的經驗和精力,以一己之成果分享並推動整個國內的公共賞石藝術的氛圍。這樣的賞石“義工”,前無來者,後有追者,最好來一打。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如果中國石界要出一本教科書,張衛,這個名字,是否會被永久地寫進去抑或寫下去?如果匯石融通將出一個欄目謂之《史記》,《史記·張衛》是否會被石界置頂?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一直想挑戰張衛來著,還有他的柳石軒,可是一直沒有下手。

就已知的石界的張衛來說,值得我要下手的簡直不堪重負,多得無所適從,也無從下手,不知從哪一面破牆而入。

無從下手,於我,明擺著是一種赤果果的怯懦。這種怯懦,有對高度的知難而退,也有對懂得的生生逃避。

寫張衛,心裡有些隱隱的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曾經大放厥詞,揚言我的文字:一,只寫石頭;二,只寫石頭玩得好的人;三,只寫為石頭做事的人。結果還是賊心不死,初心不易。

張衛三條都佔了,而我一直等待著,有朝一日我能戰勝怯懦和疼痛,寫我所理解的張衛,以及張衛的石頭。但他上半年在太原石展,當著資深前輩的面,說我在石界寫人物,早就可以封筆了,因為已經寫到頂點了,就沒辦法再超越。當時,我瞬間變臉,眼淚奪眶而出。也許是南北差異,我寫過的人兒,始終水土不服。況且,況且,我還沒寫過張衛呢。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對於才情的渴慕,一顆心總是與生俱來的肆無忌憚,一邊搖旗吶喊,一邊飢渴如仇,似乎任何的險阻也消耗不了我對於審美對於藝術的好感和敏銳,也唯有如此,才覺得自己是好好地活著的,而且,活得好好的。

全面地立體地給大夥呈現張衛,我的個人能力顯然還沒有成熟得可以匹配。誰人能寫張衛呢?說到底,只有兩類人,要麼愛人,要麼全才。我始終堅信,那個人,縱然不在今日,但終有一天會出現。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中國當代賞石歷經四十多年,從一開始的資源開發到當下的藝術賞石,像張衛這樣跨越見證影響貫穿整個時代的,目前依舊活躍在賞石殿堂上的,不說絕無僅有,起碼也是鳳毛麟角。

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歷來以精神氣質為暗渡陳倉的中國文人畫越來越受到中西方廣泛的再度認識和重視,而跟幾千年的中國文人畫一脈相承的中國賞石藝術,最深層次揭示的,同樣是中國人獨特的生存狀態,以及在這種狀態中暗流湧動的精神需求。在石界,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張衛,顯然深諳這一點。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在張衛獨特的藏石上,以及對待藏石傾其所有的態度上,得到最大尺度的裸露,尤其是他最近在石頭底座上的突破和精進,鍥而不捨,更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在藝術迴歸賞石的當下,當一個人自身的綜合高度和他的石頭很統一的時候,當他的石頭又跟他自己設計製作的底座很統一的時候,底座和具有藝術品潛質的石頭一樣,在自身和觀者的心目中,儼然已經超越詩歌建築音樂宗教而存在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件長江畫面石,圖7圖8圖9,驚鴻一瞥,過目難忘,我早就窺視。你看畫面上,微波盪漾,倩影清秀,臨水嫩枝,楚楚動人。作者一反常規,拋卻市場上司空見慣的素座,雕刻瘦皺漏透的湖石形為底座,石頭俏拔清雅,底座蒼古矍鑠,一活一枯,立現江南園林生機盎然之一角。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太湖石,圖10,廣西。人物造型,如持燈閒庭穿廊。作者根據人物的動態和趨勢,信手在其左前方架一湖石形的水岸石橋,一橋而曲徑通幽,整體頗得魏晉之風,又有明末陳洪綬之筆意。蒼然而古拙的生活場景,完美呈現,再次一反底座業界的常態。此款跟上例一起,館主得意,謂之“石骨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2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3

禪意的底座,也是作者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這三款,圖11圖12圖13,前者《伏虎羅漢》,戈壁沙漠漆。羅漢盤腿側坐虎背之上,底座竟然為舊座改制,磐巖間,流雲駐足,世人觀之,頓有絕塵遠世之感,作者名之“絕塵座”。

圖12,《梵相》,四川長江綠泥石。形若結跏趺坐的佛陀,聳肩縮項舉首,側目塵世,惟妙惟肖。底座為一殘荷的反扣,蛀眼斑駁,瘦筋勁脈畢現,迎風不失骨力。此款作者欣然“枯禪座”。

圖13,廣西紅水河石膽石。坐姿人物配以雨點蛀紋殘荷底座,風格意趣同上。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5

此石身份罕見,圖14圖15,乃貴州馬場綠,石界皆知貴州安順馬場紅,卻鮮少有見馬場綠者。坐姿人物,安然若素,如如不動。底座也以“蛀眼紋”為主要設計元素,平實自然,同為“枯禪座”,可見作者內心之鐘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6

這款底座,圖16,估計靈感來自古玩路的石几座,但我不懂為什麼設置傾斜面,詢問作者後方知,這裡面有著作者的小心思。原來作者以慈眉善目面帶微笑的長江黃蠟石,代表夢想的豐滿,以幾座的嶙峋,隱喻現實的骨感,上下衝突,以激盪心靈的撞擊。與上面4例,同為枯禪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7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8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9

廣西太湖石。圖17圖18圖19,奇峰兀立,峭壁平臺,險夷環生。這底座的創意超乎常人的想象,石頭立在底板四六開處。作者神來飛刀,面向左側黃金分割處,破板鏤空,曲水流觴。整個底座,或雕或留,寫實與寫意相結合,介於形象與抽象之間,共同完成了一個用意象為主題服務的概念性底座。此款底座的突破,作者分外興奮,命名“意象座”。

除了石骨座,絕塵座,枯禪座,意象座,作者的“殘垣座”和“青銅座”,幾次被我捕獲,大為過癮。一個全心全意服務於石頭而為石頭量身打造的底座,上來就為石頭長了志氣——名門望族的石頭,必定明媒正娶。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2

圖20長江燙畫石,與圖21太湖石,同為女性題材。所不同的是,燙畫石畫面上,唐女當風,衣袂飄飄,絕世獨立於斷壁殘垣之上,彷彿在放逐一將成名、江山一統的霸業雄計。太湖造型石上,一佳人,婷婷嫋嫋,傾國傾城,婀娜起舞,活力四射。

作者有意,兩方石頭都用“殘垣座”立石立意,無關畫面與造型之間的區別。

殘垣座,容易給人從歷史的長河裡有生命在前赴後繼的感覺,就好像新的秩序誕生在舊有的廢墟上之感。除了強烈渲染出歷史遺址的厚重,以及歲月綿長的沉澱外,兩個底座細節上又有立又有破的幾個關鍵性的處理,讓我大為折服,歎為觀止。

同樣的又有立又有破的細節,體現在圖22,殘破的水缸,斜置的陶罐,遺落的缸沿,跟底座的經年陳舊,過度得非常和諧完美,又跟畫面的生活氣息相得益彰。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3

這是在原底座上的改良,圖23。也許作者見不得原款的一板一眼,也許審美終將疲軟,作者興起,一舉打破原先的招式。

來賓石。蹲坐的醒獅不怒自威,蛀眼滄桑的底座時光久遠,彷彿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巨獅昂首,面露堅毅。它似乎用它的不屈默默地在告訴人們,在它身後,守望的,或許不是一生,而是若干個世紀。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5

同樣經過改良重獲新生的是,圖24圖25。這是一方廣西來賓石膽石。岩漿尚未冷卻,地殼仍在運動,活生生地把粘在一起的柱狀石體拉開,兩端依舊粘連,大自然塑造了一尊展翅欲飛的銅雀像。底座的殘舊一劍封喉,忠實地追隨於石頭的銅塑之感。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6

這一款大灣石,圖26,作者題名《本源》。數年前我好像從雜誌的封底上見過。標準的蠶頭雁尾,起筆回鋒隆如蠶頭,收筆頓斜壓如雁尾。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底座上的青銅紋飾,可襯“一”之文化之淵源和厚重。另外,碑文式高挑的底座,且正因為雕刻了經典的夔龍紋,除了彰顯歲月如歌,更見作者對石頭的敬奉之心,館主尊之“青銅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7圖28圖29,《春秋》,乃石膽石組合。說真的,這對石頭,從見到的第一眼,整個人就被生生攫走,無論底座怎樣遒勁,怎樣有年代感,都無法讓我分心去留意,因為這對石頭本身暈染開來的古意,慘絕人寰,早已經生吞活剝了我。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我個人對這底座也情有獨鍾,圖30。《九宮飛星》,貴州結構石膽石。表面上看,作者將為人熟稔的饕餮紋,和木紋上的皴,以及底部的山石塊壘,結合得至臻至美。實質上,作者高度融合了枯禪座、殘垣座與青銅座,可謂美得體無完膚。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我原以為,張衛只是近來一時興致,小試牛刀。誰知,早在1999年張衛就開始琢磨底座,設計了一款《有鳳來儀》,圖31圖32,廣西來賓水衝石,張衛以高腰杯形為底座,四稜飾以回紋。可想而知,當時很多人都只是被動地接受石為何物的時候,張衛就已經用身體為石頭躬親力行,砥礪前行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是張衛為柳石軒的藏石設計的一款底座,同時適合多種造型石和圖紋石,圖33圖34圖35。

柳石軒的玩石,總是默默地遠離潮流,又無聲地引領潮流。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是地自告奮勇地往前走著,走著走著,發現我們的一些頓悟和經驗,嗨,張衛早就在前方張榜公告過了。融合了文人五藝而成就玩石之道的柳石軒,終究成為了中國賞石界的一個地理標誌。或許以下的陳設,雖管窺蠡測,然多少也能觸其脈絡。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其實,我是捨不得寫張衛的,因為他與石頭歷來糾纏太多,太久,太深。而且無論是市場狂熱時期,還是萎靡時期,在與石頭這點破事鳥事的較勁上,張衛的投入太過於認真。我有時候會可惜著他的認真,又不能攔著,只有若遠若近地望著,望而不說,又擔心認真的人,註定會痛,然又從沒聽他喊出痛來。或許是石頭的本質註定了他不露聲色,又或許是對石頭的鐘愛就可以讓人一如既往的溫良如故,視其餘一切為雲淡風輕。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儘管我是那麼強烈,見不得人們無時無刻少不了石頭的那種執著和亢奮,我甚至多麼想懇求石頭放過張衛,然他對石頭的直覺和直感,無疑公認都是第一流的。他畢生就為石頭,也不受地域與時代的侷限,他的好東西,30年前是好東西,30年後還是好東西。他對石頭的忠誠、專一和責任,生死度外。他的生活就是他的工作,他的工作就是他的事業,他的事業就是他的至愛,他的至愛就是他的責任,他的責任就是他的道義——他把個人的事做成了大夥的事。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集先鋒型開拓型實戰型研究型普及型於一身的張衛,從一開始就在石頭裡找到自身的精神制高點,從不讓底下那些無關宏旨的事情拖累自己。在石頭堆裡,他早已建立起個人的賞石王國和相對成熟的藝術體系,說帝國也不為過。然他不斷變化,辦刊,收藏;出書,收藏;底座,收藏……一路前行,一路保持最佳的飽滿的狀態,一直挑戰自己的過去和未來。因為自信,以及對自己對石頭慣有的自律和苛刻,他也從不怕變化。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早在1995年,張衛就創辦了當時國內唯一定期出版的賞石月刊《奇石根藝》報,並任主編,徐偉崇曾這樣評價他“在賞石理論和實踐結合方面,中國無人能及。”。之後,張衛將《奇石根藝》改版為《石道》彩報、《石道》雜誌。2008年1月張衛帶領《石道》團隊加盟並主編中國觀賞石協會主辦的《寶藏》雜誌。20多年來張衛先後編著出版了《賞石實踐(上、下)》、《中國賞石名家》( 3套共18冊),《中國名石檔案》(卷一、卷二)、《文人雅石》、《石道》著作等各類書刊幾十冊。(——援引《寶藏》雜誌)

一個人能把自己的石頭玩出學術,玩出高度,玩出精神,已然不易,還能投入全心全意的經驗和精力,以一己之成果分享並推動整個國內的公共賞石藝術的氛圍。這樣的賞石“義工”,前無來者,後有追者,最好來一打。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如果中國石界要出一本教科書,張衛,這個名字,是否會被永久地寫進去抑或寫下去?如果匯石融通將出一個欄目謂之《史記》,《史記·張衛》是否會被石界置頂?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張衛才不管那麼多呢,他早已鑽進了他那個矮小逼仄的作坊,搗鼓他的石頭底座去了……

"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一直想挑戰張衛來著,還有他的柳石軒,可是一直沒有下手。

就已知的石界的張衛來說,值得我要下手的簡直不堪重負,多得無所適從,也無從下手,不知從哪一面破牆而入。

無從下手,於我,明擺著是一種赤果果的怯懦。這種怯懦,有對高度的知難而退,也有對懂得的生生逃避。

寫張衛,心裡有些隱隱的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曾經大放厥詞,揚言我的文字:一,只寫石頭;二,只寫石頭玩得好的人;三,只寫為石頭做事的人。結果還是賊心不死,初心不易。

張衛三條都佔了,而我一直等待著,有朝一日我能戰勝怯懦和疼痛,寫我所理解的張衛,以及張衛的石頭。但他上半年在太原石展,當著資深前輩的面,說我在石界寫人物,早就可以封筆了,因為已經寫到頂點了,就沒辦法再超越。當時,我瞬間變臉,眼淚奪眶而出。也許是南北差異,我寫過的人兒,始終水土不服。況且,況且,我還沒寫過張衛呢。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對於才情的渴慕,一顆心總是與生俱來的肆無忌憚,一邊搖旗吶喊,一邊飢渴如仇,似乎任何的險阻也消耗不了我對於審美對於藝術的好感和敏銳,也唯有如此,才覺得自己是好好地活著的,而且,活得好好的。

全面地立體地給大夥呈現張衛,我的個人能力顯然還沒有成熟得可以匹配。誰人能寫張衛呢?說到底,只有兩類人,要麼愛人,要麼全才。我始終堅信,那個人,縱然不在今日,但終有一天會出現。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中國當代賞石歷經四十多年,從一開始的資源開發到當下的藝術賞石,像張衛這樣跨越見證影響貫穿整個時代的,目前依舊活躍在賞石殿堂上的,不說絕無僅有,起碼也是鳳毛麟角。

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歷來以精神氣質為暗渡陳倉的中國文人畫越來越受到中西方廣泛的再度認識和重視,而跟幾千年的中國文人畫一脈相承的中國賞石藝術,最深層次揭示的,同樣是中國人獨特的生存狀態,以及在這種狀態中暗流湧動的精神需求。在石界,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張衛,顯然深諳這一點。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在張衛獨特的藏石上,以及對待藏石傾其所有的態度上,得到最大尺度的裸露,尤其是他最近在石頭底座上的突破和精進,鍥而不捨,更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在藝術迴歸賞石的當下,當一個人自身的綜合高度和他的石頭很統一的時候,當他的石頭又跟他自己設計製作的底座很統一的時候,底座和具有藝術品潛質的石頭一樣,在自身和觀者的心目中,儼然已經超越詩歌建築音樂宗教而存在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件長江畫面石,圖7圖8圖9,驚鴻一瞥,過目難忘,我早就窺視。你看畫面上,微波盪漾,倩影清秀,臨水嫩枝,楚楚動人。作者一反常規,拋卻市場上司空見慣的素座,雕刻瘦皺漏透的湖石形為底座,石頭俏拔清雅,底座蒼古矍鑠,一活一枯,立現江南園林生機盎然之一角。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太湖石,圖10,廣西。人物造型,如持燈閒庭穿廊。作者根據人物的動態和趨勢,信手在其左前方架一湖石形的水岸石橋,一橋而曲徑通幽,整體頗得魏晉之風,又有明末陳洪綬之筆意。蒼然而古拙的生活場景,完美呈現,再次一反底座業界的常態。此款跟上例一起,館主得意,謂之“石骨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2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3

禪意的底座,也是作者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這三款,圖11圖12圖13,前者《伏虎羅漢》,戈壁沙漠漆。羅漢盤腿側坐虎背之上,底座竟然為舊座改制,磐巖間,流雲駐足,世人觀之,頓有絕塵遠世之感,作者名之“絕塵座”。

圖12,《梵相》,四川長江綠泥石。形若結跏趺坐的佛陀,聳肩縮項舉首,側目塵世,惟妙惟肖。底座為一殘荷的反扣,蛀眼斑駁,瘦筋勁脈畢現,迎風不失骨力。此款作者欣然“枯禪座”。

圖13,廣西紅水河石膽石。坐姿人物配以雨點蛀紋殘荷底座,風格意趣同上。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5

此石身份罕見,圖14圖15,乃貴州馬場綠,石界皆知貴州安順馬場紅,卻鮮少有見馬場綠者。坐姿人物,安然若素,如如不動。底座也以“蛀眼紋”為主要設計元素,平實自然,同為“枯禪座”,可見作者內心之鐘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6

這款底座,圖16,估計靈感來自古玩路的石几座,但我不懂為什麼設置傾斜面,詢問作者後方知,這裡面有著作者的小心思。原來作者以慈眉善目面帶微笑的長江黃蠟石,代表夢想的豐滿,以幾座的嶙峋,隱喻現實的骨感,上下衝突,以激盪心靈的撞擊。與上面4例,同為枯禪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7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8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9

廣西太湖石。圖17圖18圖19,奇峰兀立,峭壁平臺,險夷環生。這底座的創意超乎常人的想象,石頭立在底板四六開處。作者神來飛刀,面向左側黃金分割處,破板鏤空,曲水流觴。整個底座,或雕或留,寫實與寫意相結合,介於形象與抽象之間,共同完成了一個用意象為主題服務的概念性底座。此款底座的突破,作者分外興奮,命名“意象座”。

除了石骨座,絕塵座,枯禪座,意象座,作者的“殘垣座”和“青銅座”,幾次被我捕獲,大為過癮。一個全心全意服務於石頭而為石頭量身打造的底座,上來就為石頭長了志氣——名門望族的石頭,必定明媒正娶。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2

圖20長江燙畫石,與圖21太湖石,同為女性題材。所不同的是,燙畫石畫面上,唐女當風,衣袂飄飄,絕世獨立於斷壁殘垣之上,彷彿在放逐一將成名、江山一統的霸業雄計。太湖造型石上,一佳人,婷婷嫋嫋,傾國傾城,婀娜起舞,活力四射。

作者有意,兩方石頭都用“殘垣座”立石立意,無關畫面與造型之間的區別。

殘垣座,容易給人從歷史的長河裡有生命在前赴後繼的感覺,就好像新的秩序誕生在舊有的廢墟上之感。除了強烈渲染出歷史遺址的厚重,以及歲月綿長的沉澱外,兩個底座細節上又有立又有破的幾個關鍵性的處理,讓我大為折服,歎為觀止。

同樣的又有立又有破的細節,體現在圖22,殘破的水缸,斜置的陶罐,遺落的缸沿,跟底座的經年陳舊,過度得非常和諧完美,又跟畫面的生活氣息相得益彰。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3

這是在原底座上的改良,圖23。也許作者見不得原款的一板一眼,也許審美終將疲軟,作者興起,一舉打破原先的招式。

來賓石。蹲坐的醒獅不怒自威,蛀眼滄桑的底座時光久遠,彷彿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巨獅昂首,面露堅毅。它似乎用它的不屈默默地在告訴人們,在它身後,守望的,或許不是一生,而是若干個世紀。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5

同樣經過改良重獲新生的是,圖24圖25。這是一方廣西來賓石膽石。岩漿尚未冷卻,地殼仍在運動,活生生地把粘在一起的柱狀石體拉開,兩端依舊粘連,大自然塑造了一尊展翅欲飛的銅雀像。底座的殘舊一劍封喉,忠實地追隨於石頭的銅塑之感。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6

這一款大灣石,圖26,作者題名《本源》。數年前我好像從雜誌的封底上見過。標準的蠶頭雁尾,起筆回鋒隆如蠶頭,收筆頓斜壓如雁尾。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底座上的青銅紋飾,可襯“一”之文化之淵源和厚重。另外,碑文式高挑的底座,且正因為雕刻了經典的夔龍紋,除了彰顯歲月如歌,更見作者對石頭的敬奉之心,館主尊之“青銅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7圖28圖29,《春秋》,乃石膽石組合。說真的,這對石頭,從見到的第一眼,整個人就被生生攫走,無論底座怎樣遒勁,怎樣有年代感,都無法讓我分心去留意,因為這對石頭本身暈染開來的古意,慘絕人寰,早已經生吞活剝了我。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我個人對這底座也情有獨鍾,圖30。《九宮飛星》,貴州結構石膽石。表面上看,作者將為人熟稔的饕餮紋,和木紋上的皴,以及底部的山石塊壘,結合得至臻至美。實質上,作者高度融合了枯禪座、殘垣座與青銅座,可謂美得體無完膚。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我原以為,張衛只是近來一時興致,小試牛刀。誰知,早在1999年張衛就開始琢磨底座,設計了一款《有鳳來儀》,圖31圖32,廣西來賓水衝石,張衛以高腰杯形為底座,四稜飾以回紋。可想而知,當時很多人都只是被動地接受石為何物的時候,張衛就已經用身體為石頭躬親力行,砥礪前行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是張衛為柳石軒的藏石設計的一款底座,同時適合多種造型石和圖紋石,圖33圖34圖35。

柳石軒的玩石,總是默默地遠離潮流,又無聲地引領潮流。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是地自告奮勇地往前走著,走著走著,發現我們的一些頓悟和經驗,嗨,張衛早就在前方張榜公告過了。融合了文人五藝而成就玩石之道的柳石軒,終究成為了中國賞石界的一個地理標誌。或許以下的陳設,雖管窺蠡測,然多少也能觸其脈絡。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其實,我是捨不得寫張衛的,因為他與石頭歷來糾纏太多,太久,太深。而且無論是市場狂熱時期,還是萎靡時期,在與石頭這點破事鳥事的較勁上,張衛的投入太過於認真。我有時候會可惜著他的認真,又不能攔著,只有若遠若近地望著,望而不說,又擔心認真的人,註定會痛,然又從沒聽他喊出痛來。或許是石頭的本質註定了他不露聲色,又或許是對石頭的鐘愛就可以讓人一如既往的溫良如故,視其餘一切為雲淡風輕。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儘管我是那麼強烈,見不得人們無時無刻少不了石頭的那種執著和亢奮,我甚至多麼想懇求石頭放過張衛,然他對石頭的直覺和直感,無疑公認都是第一流的。他畢生就為石頭,也不受地域與時代的侷限,他的好東西,30年前是好東西,30年後還是好東西。他對石頭的忠誠、專一和責任,生死度外。他的生活就是他的工作,他的工作就是他的事業,他的事業就是他的至愛,他的至愛就是他的責任,他的責任就是他的道義——他把個人的事做成了大夥的事。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集先鋒型開拓型實戰型研究型普及型於一身的張衛,從一開始就在石頭裡找到自身的精神制高點,從不讓底下那些無關宏旨的事情拖累自己。在石頭堆裡,他早已建立起個人的賞石王國和相對成熟的藝術體系,說帝國也不為過。然他不斷變化,辦刊,收藏;出書,收藏;底座,收藏……一路前行,一路保持最佳的飽滿的狀態,一直挑戰自己的過去和未來。因為自信,以及對自己對石頭慣有的自律和苛刻,他也從不怕變化。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早在1995年,張衛就創辦了當時國內唯一定期出版的賞石月刊《奇石根藝》報,並任主編,徐偉崇曾這樣評價他“在賞石理論和實踐結合方面,中國無人能及。”。之後,張衛將《奇石根藝》改版為《石道》彩報、《石道》雜誌。2008年1月張衛帶領《石道》團隊加盟並主編中國觀賞石協會主辦的《寶藏》雜誌。20多年來張衛先後編著出版了《賞石實踐(上、下)》、《中國賞石名家》( 3套共18冊),《中國名石檔案》(卷一、卷二)、《文人雅石》、《石道》著作等各類書刊幾十冊。(——援引《寶藏》雜誌)

一個人能把自己的石頭玩出學術,玩出高度,玩出精神,已然不易,還能投入全心全意的經驗和精力,以一己之成果分享並推動整個國內的公共賞石藝術的氛圍。這樣的賞石“義工”,前無來者,後有追者,最好來一打。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如果中國石界要出一本教科書,張衛,這個名字,是否會被永久地寫進去抑或寫下去?如果匯石融通將出一個欄目謂之《史記》,《史記·張衛》是否會被石界置頂?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張衛才不管那麼多呢,他早已鑽進了他那個矮小逼仄的作坊,搗鼓他的石頭底座去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一直想挑戰張衛來著,還有他的柳石軒,可是一直沒有下手。

就已知的石界的張衛來說,值得我要下手的簡直不堪重負,多得無所適從,也無從下手,不知從哪一面破牆而入。

無從下手,於我,明擺著是一種赤果果的怯懦。這種怯懦,有對高度的知難而退,也有對懂得的生生逃避。

寫張衛,心裡有些隱隱的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曾經大放厥詞,揚言我的文字:一,只寫石頭;二,只寫石頭玩得好的人;三,只寫為石頭做事的人。結果還是賊心不死,初心不易。

張衛三條都佔了,而我一直等待著,有朝一日我能戰勝怯懦和疼痛,寫我所理解的張衛,以及張衛的石頭。但他上半年在太原石展,當著資深前輩的面,說我在石界寫人物,早就可以封筆了,因為已經寫到頂點了,就沒辦法再超越。當時,我瞬間變臉,眼淚奪眶而出。也許是南北差異,我寫過的人兒,始終水土不服。況且,況且,我還沒寫過張衛呢。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對於才情的渴慕,一顆心總是與生俱來的肆無忌憚,一邊搖旗吶喊,一邊飢渴如仇,似乎任何的險阻也消耗不了我對於審美對於藝術的好感和敏銳,也唯有如此,才覺得自己是好好地活著的,而且,活得好好的。

全面地立體地給大夥呈現張衛,我的個人能力顯然還沒有成熟得可以匹配。誰人能寫張衛呢?說到底,只有兩類人,要麼愛人,要麼全才。我始終堅信,那個人,縱然不在今日,但終有一天會出現。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中國當代賞石歷經四十多年,從一開始的資源開發到當下的藝術賞石,像張衛這樣跨越見證影響貫穿整個時代的,目前依舊活躍在賞石殿堂上的,不說絕無僅有,起碼也是鳳毛麟角。

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歷來以精神氣質為暗渡陳倉的中國文人畫越來越受到中西方廣泛的再度認識和重視,而跟幾千年的中國文人畫一脈相承的中國賞石藝術,最深層次揭示的,同樣是中國人獨特的生存狀態,以及在這種狀態中暗流湧動的精神需求。在石界,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張衛,顯然深諳這一點。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在張衛獨特的藏石上,以及對待藏石傾其所有的態度上,得到最大尺度的裸露,尤其是他最近在石頭底座上的突破和精進,鍥而不捨,更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在藝術迴歸賞石的當下,當一個人自身的綜合高度和他的石頭很統一的時候,當他的石頭又跟他自己設計製作的底座很統一的時候,底座和具有藝術品潛質的石頭一樣,在自身和觀者的心目中,儼然已經超越詩歌建築音樂宗教而存在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件長江畫面石,圖7圖8圖9,驚鴻一瞥,過目難忘,我早就窺視。你看畫面上,微波盪漾,倩影清秀,臨水嫩枝,楚楚動人。作者一反常規,拋卻市場上司空見慣的素座,雕刻瘦皺漏透的湖石形為底座,石頭俏拔清雅,底座蒼古矍鑠,一活一枯,立現江南園林生機盎然之一角。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太湖石,圖10,廣西。人物造型,如持燈閒庭穿廊。作者根據人物的動態和趨勢,信手在其左前方架一湖石形的水岸石橋,一橋而曲徑通幽,整體頗得魏晉之風,又有明末陳洪綬之筆意。蒼然而古拙的生活場景,完美呈現,再次一反底座業界的常態。此款跟上例一起,館主得意,謂之“石骨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2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3

禪意的底座,也是作者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這三款,圖11圖12圖13,前者《伏虎羅漢》,戈壁沙漠漆。羅漢盤腿側坐虎背之上,底座竟然為舊座改制,磐巖間,流雲駐足,世人觀之,頓有絕塵遠世之感,作者名之“絕塵座”。

圖12,《梵相》,四川長江綠泥石。形若結跏趺坐的佛陀,聳肩縮項舉首,側目塵世,惟妙惟肖。底座為一殘荷的反扣,蛀眼斑駁,瘦筋勁脈畢現,迎風不失骨力。此款作者欣然“枯禪座”。

圖13,廣西紅水河石膽石。坐姿人物配以雨點蛀紋殘荷底座,風格意趣同上。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5

此石身份罕見,圖14圖15,乃貴州馬場綠,石界皆知貴州安順馬場紅,卻鮮少有見馬場綠者。坐姿人物,安然若素,如如不動。底座也以“蛀眼紋”為主要設計元素,平實自然,同為“枯禪座”,可見作者內心之鐘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6

這款底座,圖16,估計靈感來自古玩路的石几座,但我不懂為什麼設置傾斜面,詢問作者後方知,這裡面有著作者的小心思。原來作者以慈眉善目面帶微笑的長江黃蠟石,代表夢想的豐滿,以幾座的嶙峋,隱喻現實的骨感,上下衝突,以激盪心靈的撞擊。與上面4例,同為枯禪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7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8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9

廣西太湖石。圖17圖18圖19,奇峰兀立,峭壁平臺,險夷環生。這底座的創意超乎常人的想象,石頭立在底板四六開處。作者神來飛刀,面向左側黃金分割處,破板鏤空,曲水流觴。整個底座,或雕或留,寫實與寫意相結合,介於形象與抽象之間,共同完成了一個用意象為主題服務的概念性底座。此款底座的突破,作者分外興奮,命名“意象座”。

除了石骨座,絕塵座,枯禪座,意象座,作者的“殘垣座”和“青銅座”,幾次被我捕獲,大為過癮。一個全心全意服務於石頭而為石頭量身打造的底座,上來就為石頭長了志氣——名門望族的石頭,必定明媒正娶。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2

圖20長江燙畫石,與圖21太湖石,同為女性題材。所不同的是,燙畫石畫面上,唐女當風,衣袂飄飄,絕世獨立於斷壁殘垣之上,彷彿在放逐一將成名、江山一統的霸業雄計。太湖造型石上,一佳人,婷婷嫋嫋,傾國傾城,婀娜起舞,活力四射。

作者有意,兩方石頭都用“殘垣座”立石立意,無關畫面與造型之間的區別。

殘垣座,容易給人從歷史的長河裡有生命在前赴後繼的感覺,就好像新的秩序誕生在舊有的廢墟上之感。除了強烈渲染出歷史遺址的厚重,以及歲月綿長的沉澱外,兩個底座細節上又有立又有破的幾個關鍵性的處理,讓我大為折服,歎為觀止。

同樣的又有立又有破的細節,體現在圖22,殘破的水缸,斜置的陶罐,遺落的缸沿,跟底座的經年陳舊,過度得非常和諧完美,又跟畫面的生活氣息相得益彰。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3

這是在原底座上的改良,圖23。也許作者見不得原款的一板一眼,也許審美終將疲軟,作者興起,一舉打破原先的招式。

來賓石。蹲坐的醒獅不怒自威,蛀眼滄桑的底座時光久遠,彷彿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巨獅昂首,面露堅毅。它似乎用它的不屈默默地在告訴人們,在它身後,守望的,或許不是一生,而是若干個世紀。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5

同樣經過改良重獲新生的是,圖24圖25。這是一方廣西來賓石膽石。岩漿尚未冷卻,地殼仍在運動,活生生地把粘在一起的柱狀石體拉開,兩端依舊粘連,大自然塑造了一尊展翅欲飛的銅雀像。底座的殘舊一劍封喉,忠實地追隨於石頭的銅塑之感。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6

這一款大灣石,圖26,作者題名《本源》。數年前我好像從雜誌的封底上見過。標準的蠶頭雁尾,起筆回鋒隆如蠶頭,收筆頓斜壓如雁尾。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底座上的青銅紋飾,可襯“一”之文化之淵源和厚重。另外,碑文式高挑的底座,且正因為雕刻了經典的夔龍紋,除了彰顯歲月如歌,更見作者對石頭的敬奉之心,館主尊之“青銅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7圖28圖29,《春秋》,乃石膽石組合。說真的,這對石頭,從見到的第一眼,整個人就被生生攫走,無論底座怎樣遒勁,怎樣有年代感,都無法讓我分心去留意,因為這對石頭本身暈染開來的古意,慘絕人寰,早已經生吞活剝了我。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我個人對這底座也情有獨鍾,圖30。《九宮飛星》,貴州結構石膽石。表面上看,作者將為人熟稔的饕餮紋,和木紋上的皴,以及底部的山石塊壘,結合得至臻至美。實質上,作者高度融合了枯禪座、殘垣座與青銅座,可謂美得體無完膚。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我原以為,張衛只是近來一時興致,小試牛刀。誰知,早在1999年張衛就開始琢磨底座,設計了一款《有鳳來儀》,圖31圖32,廣西來賓水衝石,張衛以高腰杯形為底座,四稜飾以回紋。可想而知,當時很多人都只是被動地接受石為何物的時候,張衛就已經用身體為石頭躬親力行,砥礪前行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是張衛為柳石軒的藏石設計的一款底座,同時適合多種造型石和圖紋石,圖33圖34圖35。

柳石軒的玩石,總是默默地遠離潮流,又無聲地引領潮流。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是地自告奮勇地往前走著,走著走著,發現我們的一些頓悟和經驗,嗨,張衛早就在前方張榜公告過了。融合了文人五藝而成就玩石之道的柳石軒,終究成為了中國賞石界的一個地理標誌。或許以下的陳設,雖管窺蠡測,然多少也能觸其脈絡。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其實,我是捨不得寫張衛的,因為他與石頭歷來糾纏太多,太久,太深。而且無論是市場狂熱時期,還是萎靡時期,在與石頭這點破事鳥事的較勁上,張衛的投入太過於認真。我有時候會可惜著他的認真,又不能攔著,只有若遠若近地望著,望而不說,又擔心認真的人,註定會痛,然又從沒聽他喊出痛來。或許是石頭的本質註定了他不露聲色,又或許是對石頭的鐘愛就可以讓人一如既往的溫良如故,視其餘一切為雲淡風輕。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儘管我是那麼強烈,見不得人們無時無刻少不了石頭的那種執著和亢奮,我甚至多麼想懇求石頭放過張衛,然他對石頭的直覺和直感,無疑公認都是第一流的。他畢生就為石頭,也不受地域與時代的侷限,他的好東西,30年前是好東西,30年後還是好東西。他對石頭的忠誠、專一和責任,生死度外。他的生活就是他的工作,他的工作就是他的事業,他的事業就是他的至愛,他的至愛就是他的責任,他的責任就是他的道義——他把個人的事做成了大夥的事。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集先鋒型開拓型實戰型研究型普及型於一身的張衛,從一開始就在石頭裡找到自身的精神制高點,從不讓底下那些無關宏旨的事情拖累自己。在石頭堆裡,他早已建立起個人的賞石王國和相對成熟的藝術體系,說帝國也不為過。然他不斷變化,辦刊,收藏;出書,收藏;底座,收藏……一路前行,一路保持最佳的飽滿的狀態,一直挑戰自己的過去和未來。因為自信,以及對自己對石頭慣有的自律和苛刻,他也從不怕變化。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早在1995年,張衛就創辦了當時國內唯一定期出版的賞石月刊《奇石根藝》報,並任主編,徐偉崇曾這樣評價他“在賞石理論和實踐結合方面,中國無人能及。”。之後,張衛將《奇石根藝》改版為《石道》彩報、《石道》雜誌。2008年1月張衛帶領《石道》團隊加盟並主編中國觀賞石協會主辦的《寶藏》雜誌。20多年來張衛先後編著出版了《賞石實踐(上、下)》、《中國賞石名家》( 3套共18冊),《中國名石檔案》(卷一、卷二)、《文人雅石》、《石道》著作等各類書刊幾十冊。(——援引《寶藏》雜誌)

一個人能把自己的石頭玩出學術,玩出高度,玩出精神,已然不易,還能投入全心全意的經驗和精力,以一己之成果分享並推動整個國內的公共賞石藝術的氛圍。這樣的賞石“義工”,前無來者,後有追者,最好來一打。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如果中國石界要出一本教科書,張衛,這個名字,是否會被永久地寫進去抑或寫下去?如果匯石融通將出一個欄目謂之《史記》,《史記·張衛》是否會被石界置頂?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張衛才不管那麼多呢,他早已鑽進了他那個矮小逼仄的作坊,搗鼓他的石頭底座去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一直想挑戰張衛來著,還有他的柳石軒,可是一直沒有下手。

就已知的石界的張衛來說,值得我要下手的簡直不堪重負,多得無所適從,也無從下手,不知從哪一面破牆而入。

無從下手,於我,明擺著是一種赤果果的怯懦。這種怯懦,有對高度的知難而退,也有對懂得的生生逃避。

寫張衛,心裡有些隱隱的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曾經大放厥詞,揚言我的文字:一,只寫石頭;二,只寫石頭玩得好的人;三,只寫為石頭做事的人。結果還是賊心不死,初心不易。

張衛三條都佔了,而我一直等待著,有朝一日我能戰勝怯懦和疼痛,寫我所理解的張衛,以及張衛的石頭。但他上半年在太原石展,當著資深前輩的面,說我在石界寫人物,早就可以封筆了,因為已經寫到頂點了,就沒辦法再超越。當時,我瞬間變臉,眼淚奪眶而出。也許是南北差異,我寫過的人兒,始終水土不服。況且,況且,我還沒寫過張衛呢。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對於才情的渴慕,一顆心總是與生俱來的肆無忌憚,一邊搖旗吶喊,一邊飢渴如仇,似乎任何的險阻也消耗不了我對於審美對於藝術的好感和敏銳,也唯有如此,才覺得自己是好好地活著的,而且,活得好好的。

全面地立體地給大夥呈現張衛,我的個人能力顯然還沒有成熟得可以匹配。誰人能寫張衛呢?說到底,只有兩類人,要麼愛人,要麼全才。我始終堅信,那個人,縱然不在今日,但終有一天會出現。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中國當代賞石歷經四十多年,從一開始的資源開發到當下的藝術賞石,像張衛這樣跨越見證影響貫穿整個時代的,目前依舊活躍在賞石殿堂上的,不說絕無僅有,起碼也是鳳毛麟角。

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歷來以精神氣質為暗渡陳倉的中國文人畫越來越受到中西方廣泛的再度認識和重視,而跟幾千年的中國文人畫一脈相承的中國賞石藝術,最深層次揭示的,同樣是中國人獨特的生存狀態,以及在這種狀態中暗流湧動的精神需求。在石界,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張衛,顯然深諳這一點。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在張衛獨特的藏石上,以及對待藏石傾其所有的態度上,得到最大尺度的裸露,尤其是他最近在石頭底座上的突破和精進,鍥而不捨,更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在藝術迴歸賞石的當下,當一個人自身的綜合高度和他的石頭很統一的時候,當他的石頭又跟他自己設計製作的底座很統一的時候,底座和具有藝術品潛質的石頭一樣,在自身和觀者的心目中,儼然已經超越詩歌建築音樂宗教而存在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件長江畫面石,圖7圖8圖9,驚鴻一瞥,過目難忘,我早就窺視。你看畫面上,微波盪漾,倩影清秀,臨水嫩枝,楚楚動人。作者一反常規,拋卻市場上司空見慣的素座,雕刻瘦皺漏透的湖石形為底座,石頭俏拔清雅,底座蒼古矍鑠,一活一枯,立現江南園林生機盎然之一角。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太湖石,圖10,廣西。人物造型,如持燈閒庭穿廊。作者根據人物的動態和趨勢,信手在其左前方架一湖石形的水岸石橋,一橋而曲徑通幽,整體頗得魏晉之風,又有明末陳洪綬之筆意。蒼然而古拙的生活場景,完美呈現,再次一反底座業界的常態。此款跟上例一起,館主得意,謂之“石骨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2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3

禪意的底座,也是作者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這三款,圖11圖12圖13,前者《伏虎羅漢》,戈壁沙漠漆。羅漢盤腿側坐虎背之上,底座竟然為舊座改制,磐巖間,流雲駐足,世人觀之,頓有絕塵遠世之感,作者名之“絕塵座”。

圖12,《梵相》,四川長江綠泥石。形若結跏趺坐的佛陀,聳肩縮項舉首,側目塵世,惟妙惟肖。底座為一殘荷的反扣,蛀眼斑駁,瘦筋勁脈畢現,迎風不失骨力。此款作者欣然“枯禪座”。

圖13,廣西紅水河石膽石。坐姿人物配以雨點蛀紋殘荷底座,風格意趣同上。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5

此石身份罕見,圖14圖15,乃貴州馬場綠,石界皆知貴州安順馬場紅,卻鮮少有見馬場綠者。坐姿人物,安然若素,如如不動。底座也以“蛀眼紋”為主要設計元素,平實自然,同為“枯禪座”,可見作者內心之鐘愛。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6

這款底座,圖16,估計靈感來自古玩路的石几座,但我不懂為什麼設置傾斜面,詢問作者後方知,這裡面有著作者的小心思。原來作者以慈眉善目面帶微笑的長江黃蠟石,代表夢想的豐滿,以幾座的嶙峋,隱喻現實的骨感,上下衝突,以激盪心靈的撞擊。與上面4例,同為枯禪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7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8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19

廣西太湖石。圖17圖18圖19,奇峰兀立,峭壁平臺,險夷環生。這底座的創意超乎常人的想象,石頭立在底板四六開處。作者神來飛刀,面向左側黃金分割處,破板鏤空,曲水流觴。整個底座,或雕或留,寫實與寫意相結合,介於形象與抽象之間,共同完成了一個用意象為主題服務的概念性底座。此款底座的突破,作者分外興奮,命名“意象座”。

除了石骨座,絕塵座,枯禪座,意象座,作者的“殘垣座”和“青銅座”,幾次被我捕獲,大為過癮。一個全心全意服務於石頭而為石頭量身打造的底座,上來就為石頭長了志氣——名門望族的石頭,必定明媒正娶。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2

圖20長江燙畫石,與圖21太湖石,同為女性題材。所不同的是,燙畫石畫面上,唐女當風,衣袂飄飄,絕世獨立於斷壁殘垣之上,彷彿在放逐一將成名、江山一統的霸業雄計。太湖造型石上,一佳人,婷婷嫋嫋,傾國傾城,婀娜起舞,活力四射。

作者有意,兩方石頭都用“殘垣座”立石立意,無關畫面與造型之間的區別。

殘垣座,容易給人從歷史的長河裡有生命在前赴後繼的感覺,就好像新的秩序誕生在舊有的廢墟上之感。除了強烈渲染出歷史遺址的厚重,以及歲月綿長的沉澱外,兩個底座細節上又有立又有破的幾個關鍵性的處理,讓我大為折服,歎為觀止。

同樣的又有立又有破的細節,體現在圖22,殘破的水缸,斜置的陶罐,遺落的缸沿,跟底座的經年陳舊,過度得非常和諧完美,又跟畫面的生活氣息相得益彰。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3

這是在原底座上的改良,圖23。也許作者見不得原款的一板一眼,也許審美終將疲軟,作者興起,一舉打破原先的招式。

來賓石。蹲坐的醒獅不怒自威,蛀眼滄桑的底座時光久遠,彷彿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巨獅昂首,面露堅毅。它似乎用它的不屈默默地在告訴人們,在它身後,守望的,或許不是一生,而是若干個世紀。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4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5

同樣經過改良重獲新生的是,圖24圖25。這是一方廣西來賓石膽石。岩漿尚未冷卻,地殼仍在運動,活生生地把粘在一起的柱狀石體拉開,兩端依舊粘連,大自然塑造了一尊展翅欲飛的銅雀像。底座的殘舊一劍封喉,忠實地追隨於石頭的銅塑之感。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6

這一款大灣石,圖26,作者題名《本源》。數年前我好像從雜誌的封底上見過。標準的蠶頭雁尾,起筆回鋒隆如蠶頭,收筆頓斜壓如雁尾。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底座上的青銅紋飾,可襯“一”之文化之淵源和厚重。另外,碑文式高挑的底座,且正因為雕刻了經典的夔龍紋,除了彰顯歲月如歌,更見作者對石頭的敬奉之心,館主尊之“青銅座”。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圖27圖28圖29,《春秋》,乃石膽石組合。說真的,這對石頭,從見到的第一眼,整個人就被生生攫走,無論底座怎樣遒勁,怎樣有年代感,都無法讓我分心去留意,因為這對石頭本身暈染開來的古意,慘絕人寰,早已經生吞活剝了我。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我個人對這底座也情有獨鍾,圖30。《九宮飛星》,貴州結構石膽石。表面上看,作者將為人熟稔的饕餮紋,和木紋上的皴,以及底部的山石塊壘,結合得至臻至美。實質上,作者高度融合了枯禪座、殘垣座與青銅座,可謂美得體無完膚。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我原以為,張衛只是近來一時興致,小試牛刀。誰知,早在1999年張衛就開始琢磨底座,設計了一款《有鳳來儀》,圖31圖32,廣西來賓水衝石,張衛以高腰杯形為底座,四稜飾以回紋。可想而知,當時很多人都只是被動地接受石為何物的時候,張衛就已經用身體為石頭躬親力行,砥礪前行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這是張衛為柳石軒的藏石設計的一款底座,同時適合多種造型石和圖紋石,圖33圖34圖35。

柳石軒的玩石,總是默默地遠離潮流,又無聲地引領潮流。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是地自告奮勇地往前走著,走著走著,發現我們的一些頓悟和經驗,嗨,張衛早就在前方張榜公告過了。融合了文人五藝而成就玩石之道的柳石軒,終究成為了中國賞石界的一個地理標誌。或許以下的陳設,雖管窺蠡測,然多少也能觸其脈絡。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其實,我是捨不得寫張衛的,因為他與石頭歷來糾纏太多,太久,太深。而且無論是市場狂熱時期,還是萎靡時期,在與石頭這點破事鳥事的較勁上,張衛的投入太過於認真。我有時候會可惜著他的認真,又不能攔著,只有若遠若近地望著,望而不說,又擔心認真的人,註定會痛,然又從沒聽他喊出痛來。或許是石頭的本質註定了他不露聲色,又或許是對石頭的鐘愛就可以讓人一如既往的溫良如故,視其餘一切為雲淡風輕。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儘管我是那麼強烈,見不得人們無時無刻少不了石頭的那種執著和亢奮,我甚至多麼想懇求石頭放過張衛,然他對石頭的直覺和直感,無疑公認都是第一流的。他畢生就為石頭,也不受地域與時代的侷限,他的好東西,30年前是好東西,30年後還是好東西。他對石頭的忠誠、專一和責任,生死度外。他的生活就是他的工作,他的工作就是他的事業,他的事業就是他的至愛,他的至愛就是他的責任,他的責任就是他的道義——他把個人的事做成了大夥的事。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集先鋒型開拓型實戰型研究型普及型於一身的張衛,從一開始就在石頭裡找到自身的精神制高點,從不讓底下那些無關宏旨的事情拖累自己。在石頭堆裡,他早已建立起個人的賞石王國和相對成熟的藝術體系,說帝國也不為過。然他不斷變化,辦刊,收藏;出書,收藏;底座,收藏……一路前行,一路保持最佳的飽滿的狀態,一直挑戰自己的過去和未來。因為自信,以及對自己對石頭慣有的自律和苛刻,他也從不怕變化。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早在1995年,張衛就創辦了當時國內唯一定期出版的賞石月刊《奇石根藝》報,並任主編,徐偉崇曾這樣評價他“在賞石理論和實踐結合方面,中國無人能及。”。之後,張衛將《奇石根藝》改版為《石道》彩報、《石道》雜誌。2008年1月張衛帶領《石道》團隊加盟並主編中國觀賞石協會主辦的《寶藏》雜誌。20多年來張衛先後編著出版了《賞石實踐(上、下)》、《中國賞石名家》( 3套共18冊),《中國名石檔案》(卷一、卷二)、《文人雅石》、《石道》著作等各類書刊幾十冊。(——援引《寶藏》雜誌)

一個人能把自己的石頭玩出學術,玩出高度,玩出精神,已然不易,還能投入全心全意的經驗和精力,以一己之成果分享並推動整個國內的公共賞石藝術的氛圍。這樣的賞石“義工”,前無來者,後有追者,最好來一打。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如果中國石界要出一本教科書,張衛,這個名字,是否會被永久地寫進去抑或寫下去?如果匯石融通將出一個欄目謂之《史記》,《史記·張衛》是否會被石界置頂?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張衛才不管那麼多呢,他早已鑽進了他那個矮小逼仄的作坊,搗鼓他的石頭底座去了……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山寺桃花」突破,從底座開始——我們看張衛玩石


也對,一個用自身獨特的藏石獨特的底座獨特的演示獨特的理念,來表達自己對石頭的理解,對生命的感受,對存在的思考的人,他需要寫麼?他早已經自己將自己寫進了石頭。

不,刻進了石頭。

·END·


本文作者,《匯石融通》特約作者——山寺桃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