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寧夏|寧夏簡史

戰國時期 北魏 黃河 南北朝 魏太武帝 文學之鄉 2018-12-16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口述寧夏

口述寧夏|寧夏簡史

寧夏是我國古代文明發祥地區之一,早在戰國秦時就有郡縣的建置。

但在千百年的歷史進程中,疆域範圍時有消長,行政區劃每多變遷,加之地形的變化、河流的變遷、道里的改向、聚落的興衰、地名的更迭,錯綜複雜,變化頻繁,給後人留下許多茫然。

甚至歷代有關史志著作中,對寧夏的行政沿革、歷史地理,亦往往張冠李戴、南轅北轍,錯訛不斷。

為了幫助今天生活和工作在寧夏的人們正確瞭解寧夏的歷史全貌,並理解當前寧夏行政區劃變更的歷史淵源與積極作用,就有必要將寧夏曆史變遷與行政建制的來龍去脈先作一個概略的介紹。

宋朝以前的歷史與行政建置

寧夏回族自治區位於祖國大西北東北部,居黃河中上游,北峙賀蘭山,南憑六盤山,黃河由北部橫穿全境,歷史悠久,素有“塞北江南”的美譽。

早在2.5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人類就曾在這塊大河兩岸的沃土上勞動、生息、繁衍。夏、商、週三代以前,這裡先後是史稱為葷粥、鬼方、獫狁、害夫和戎、狄等部落氏族的活動場所。到春秋時代,今寧夏南北大地分別是義渠戎、烏氏戎、朐衍戎等部的居牧地。

戰國時期,秦國先後在今寧夏南北第一次設置烏氏縣(轄今固原大部)和朐衍縣(轄今吳忠市大部)

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年),秦國添設北地郡(治今甘肅寧縣西北),烏氏、朐衍二縣隸之,並於緣邊首次築長城以拒北方胡人南侵,這是中原政權在寧夏地區正式設立行政建置的開始。

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分全國為36郡,亦包括北地郡。

秦朝還在寧夏北部設立渾懷障(今銀川興慶區月牙湖鄉南)和神泉障(今吳忠利通區西南部)兩處軍城,並開始在沿黃河東岸地區進行屯墾,這是寧夏北部地區的第一次移民開發。

兩漢時期,大規模“募民徙塞下屯耕”,大興開渠引水灌溉,自朔方(今寧、內蒙古河套灌區)以西至令居(今甘肅永登西北)普遍修渠溉田,使得黃河右岸廣大新墾區出現“冠蓋相望”的繁榮景象。寧夏的農業又一次得到全面大發展,今寧夏北部即是時稱為富裕代名詞“新秦中”的一部分;南部亦“馬匹遍野”,“畜牧為天下饒”。

其間,又從北地郡析置安定郡,治高平(今固原原州區),上隸屬於涼州刺史部,下轄21縣,在今寧夏境內可考者有高平、朝那、涇陽、烏氏、參糹言糹、眴卷、三水等7縣,轄境包括今固原市大部和吳忠市、中衛市南部部分地區;原北地郡,先治馬領(今甘肅慶陽西北),後移至高平縣(今吳忠利通區西),上隸屬於朔方刺史部(這是寧夏別稱朔方的緣由之一),下轄19縣,在今寧夏境內有靈武、富平、靈州、朐衍、廉等5縣,轄境包括今寧夏北部黃灌區等市縣大部分地區。

漢武帝巡行各郡,多次來到北地、安定地方,認為兩郡是防禦匈奴入侵的要衝。

為了加強該地區軍防,他命令在烏氏縣瓦亭關(今固原南)、朝那縣蕭關(今固原東南)設重防,還在富平縣神泉障設北地都尉,渾懷障設渾懷都尉,以加強河防與邊塞軍衛管理。另在三水縣(今同心東)設立自治性質的屬國,負責安置匈奴來降者,朝廷選派屬國都尉進行監管。

所以“北邊自宣帝以來,數世不見煙火之警,人民熾盟,牛馬布野”,社會安定,經濟繁榮。漢末盧芳、隗囂、高峻等先後割據今寧夏地區,使該地區頻遭戰亂,加上其後羌人起義的打擊,人民逃亡,治所內徙,最終於東晉時歸屬於匈奴鐵弗部赫連勃勃所建立的大夏國。

大夏以統萬城(今陝西靖邊白城子)為國都,在寧夏設置高平鎮(今固原原州)、薄骨律鎮(今吳忠境內)和飲汗城(今銀川境內)管理之。

大夏王還在飲汗城建麗子園,以為行宮御花園。進入南北朝時期,寧夏的經濟一度得到恢復發展。

尤其是北魏薄骨律鎮將刁雍任間,在屯墾戍邊,安置少數民族,興修水利,恢復農業等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績。本地生產的糧食自給有餘,一次就調“運屯谷五十萬斛赴沃野鎮(今內蒙古臨河西南)以供軍食”。而且是自行造船,從黃河水道運送的,這又成為黃河中上游水運開發的首創。

由於多餘的糧食在平地堆放,刁雍於太平真君九年(448年)上表“求造城儲谷,置兵備守”,所建之城被北魏太武帝賜名為“刁公城”,以示對刁雍嘉獎。

口述寧夏|寧夏簡史

北魏孝文帝平定三齊,於太和初年(477年),又將歷下(今山東濟南)居民遷至薄骨律鎮境內,築歷城(今寧夏銀川興慶區月牙湖鄉南)以屯居。

北周時,繼續向寧夏移民興屯。

周武帝建德三年(574年),遷2萬戶於麗子園,置懷遠縣和懷遠郡,是為今銀川市的前身。

周滅陳國(國都建康,即今江蘇省南京市)以後,又遷該國兵民於靈州,對河東地區再次進行大規模開發。

南人的文化、風俗和先進的生產工具與生產經驗也隨之帶到塞上黃河岸邊,使這片土地變成與移民老家江南水鄉一樣美麗富庶和文明。

宋代史書《太平寰宇記》稱:“因江左之人崇禮好學,習俗相化,因謂之‘塞北江南’。”

這一歷史時期,寧夏還是隴右絲路的重要樞紐,從固原北魏墓葬中出土的波斯珍品就是寧夏在中亞交通史上重要地區的物證。

隋唐時期,寧夏地區不僅軍事戰略地位日益重要,而且經濟貢獻也越來越大,因而中原王朝對這裡的統治進一步加強。

唐朝甚至把寧夏全境都納入關內道,屬於京畿地區,以京官遙領。

貞觀二十年(646年)九月,唐太宗親至靈州會見數千名少數民族首領和使者,被鐵勒諸部恭請共尊為“天可汗”。太宗從其請,並賦詩曰“雪恥酬百王,除凶恨千古”,命勒石記其盛事。

於是靈州地區又成為繼漢代以後再次安置少數民族內附部落的羈縻州。

在這裡建立了許多少數民族的地方自治特區,各部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內部事務,史稱“六胡州”。

在這塊多民族和睦共處、共同開發的塞上天府中,農業和畜牧業都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傳統的河套黃灌區再現生機,靈武南有漢渠、胡渠、御史渠、百家渠、博骨律渠、特進渠等8大支渠和“千金大陂”;其北亦有艾山舊渠和“千金陂”,同時,黃河之西賀蘭山東麓,也得到大規模開發。相傳漢延渠、唐徠渠均修於唐代。

河西也與河東一樣,已是田連阡陌,果樹成蔭的“塞北江南”了,正如當時詩人韋蟾詠道:“賀蘭山下果園城,塞北江南舊有名。水木萬家朱戶暗,弓刀千騎鐵衣明。”

以開元年間為例,屯田數為靈州37屯、定遠軍40屯、鹽州7屯、原州4屯。唐制50頃為一屯,上述屯田合計4400頃。

特別重要的是靈州等地的池鹽,在當時也成為朝廷財政收入的支柱。

以經濟實力作為後盾,靈州在唐代上升為北方的軍事巨鎮,先後設立過總管府、都督府和朔方節度使(這是寧夏別稱朔方的緣由之二),統轄北國邊防各軍城,擁有軍隊6萬餘人、戰馬兩萬匹,是全國邊鎮中最強大的一支武裝力量。

因此當天寶間“安史之亂”發生後,唐玄宗等倉皇逃往四川,而太子李亨卻背道北上,一到平涼郡(治今寧夏固原)就得到大批官私馬匹。

朔方留後杜鴻漸與六城水運使魏少遊等朔方官員會商後,書面向太子詳細報告了朔方所擁有的軍用物資、糧械和充分的後勤補給及強大的軍事實力。

河西行軍司馬裴冕亦力勸李亨治兵靈武以圖今後進取。

太子李亨遂於天寶十五年(756年)七月十二日在靈武(今吳忠利通區西北)繼承皇帝位,尊玄宗為太上皇,改元至德,是為唐肅宗。升行都靈武郡為靈州大都督府,詔郭子儀任兵部尚書,兼靈州大都督府長史,率5萬大軍來陪都勤王。隨後又廣借吐蕃、回紇、大食等部兵力聚集於朔方。

次年九月,郭子儀統帥中外人馬15萬之眾,一舉光復京都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十月肅宗返京,完成了所謂“肅宗中興”的壯舉,靈州也就成為唐朝的所謂中興發祥聖地。

但是“安史之亂”給朔方帶來的是大軍雲集,地方不堪重負,經濟受到極大破壞。

尤其是戰後,前門驅走了狼,後門進來了虎,使得原州、安樂州和石門等七關,落入吐蕃之手80餘年之久。

靈州地方也成為唐、吐長期爭奪的戰場,河渠毀塞,營田破壞,人口銳減,強大富庶的朔方從此一蹶不振。

口述寧夏|寧夏簡史

地方割據政權——西夏國

宋朝立國以後,割據於陝北的党項部崛起,經過其首領李繼遷、李德明和李元昊祖孫三代半個多世紀的頑強戰鬥,並在遼國的支持下,於鹹平五年(1002年)攻佔靈州(今吳忠利通區西北),遷党項首府於此,改靈州稱西平府。

天禧四年(1020年),再遷河西懷遠鎮(今銀川),改稱興州,以為夏國都。

明道元年(1032年),李元昊繼夏國王位後,為開國稱帝做了一系列準備工作,如:改宋朝年號為顯道;放棄李、趙賜姓,改用党項姓氏自號“嵬名氏”,更名為“曩霄”;廢除宋、遼所頒封號,按党項語自稱“吾祖”(又作“兀卒”)意為“青天子”;襲用簡化的唐宋禮儀、音樂和典章制度,嚴令“國中悉用胡禮”,官民一律禿髮、耳垂重環,並“改大漢之衣冠”;命野利仁榮創制“國書”(西夏字),設立“蕃學”;等。

終於在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十月正式建國稱帝,國號大夏(党項語為“邦泥定國”,漢語為“大白上國”),自稱“世祖始文本武興法建禮仁孝皇帝”,改元“天授禮法延祚”,以興州升興慶府為京都。

西夏國的疆域“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控大漠,地方萬餘里”,史稱“萬里之國”。

全國劃分為22州和12監軍司,在寧夏境內有9州:興州(今銀川)、靈州(今吳忠利通區西北)、鹽州(今鹽池東)、威州(今同心韋州)、順州(今永寧西南)、永州(今永寧東北)、環州(今銀川東南)、定州(今平羅姚伏)和西安州(今海原西安)。後又設立應理(今中衛)、鳴沙(今中寧鳴沙)二縣。另外,在軍事建制方面,分全國駐軍為左右兩廂和12監軍司。

在寧夏境內設有3個監軍司:左廂靜塞軍司(駐威州)、右廂白馬強鎮軍司(駐鹽州)和朝順軍司(駐克夷門)

全國總兵力約50萬人,有22萬人馬重點部署在寧夏,其中以7萬大軍駐防於都城興慶府周圍,5萬人駐防於東大門的鹽池,又於西平府靈州和賀蘭山要塞各駐防5萬大軍,形成對京畿地區的重兵嚴密拱衛。

西夏統治者依仗全民皆兵的強大武裝力量,從元昊稱帝前後直到向金國稱臣的乾順元德六年(1124年)的90多年間,先後與北宋和遼國發生過大小戰爭無數次,形成與北宋、遼國三足鼎立局勢。後來在金國滅遼和北宋的新形勢下,西夏仍然屹立在西北,又重新與南宋、金國形成新的三足鼎立態勢。

但是在蒙古部落強大起來以後,成吉思汗曾率蒙古鐵騎軍6次進攻西夏,在寶義元年(1227年),經歷190年和10個皇帝的西夏國終於被蒙古大軍滅亡。

口述寧夏|寧夏簡史

蒙元時期首次建立行省

蒙元對寧夏的統治,是建立在一片戰爭焦土的廢墟之上。

蒙古軍在攻打西夏時,對西夏地區採取了殺光、燒光、搶光的野蠻做法,“其民穿鑿土石以避鋒鏑,免者無一二,白骨蔽野”。

蒙古忽必烈中統元年(1260年),蒙古大將渾都海在六盤山發動叛亂,禍及整個西北,使得寧夏處境雪上加霜。

次年,西夏中興等路行省建立,寧夏建省之初,任命粘合南合為中書左丞充行省首任最高長官。

至元三年(1266年)罷省,改立西夏宣慰司,再改西夏惠民局。

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稱帝建立元朝,恢復西夏中興等路行尚書省(旋改行中書省),十年(1273年)再罷行省,十八年(1281年)移建甘州行中書省,治甘州(今甘肅張掖),轄地同前中興省。其間,於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改甘肅省中興路為寧夏府路,寧夏得名由此而始。其寓意是希望西夏故地安寧無事。

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甘省分治分解為甘肅、寧夏二省,次年再撤寧夏省,改為寧夏府路歸隸於甘省。

元末,寧夏省重新恢復,直至元亡。

寧夏省領5州、3縣,即中興州(今銀川平原地區)、靈州(今河東灌區)、應理州(今衛寧灌區)、鳴沙州(今中寧縣、吳忠市利通區和紅寺堡部分地區)、定州(今平羅南、賀蘭北部分地區)和懷遠縣(今銀川)、靈武縣(今吳忠利通區)、河渠縣(今靈武北部沿黃地帶)

轄境初為西夏國故疆,即今寧夏北部、內蒙古西部、陝北西北部、青海東部、甘肅黃河以西,直到河西走廊與新疆東部部分地區。甘、寧分省後,轄境大大縮小,僅為今寧夏北部地區。

蒙元建省之初,郭守敬曾隨張文謙、董文用來到寧夏,對黃灌區的水利進行大規模治理,並設立西夏惠民局,詔令流亡難民回籍,後又陸續設立西夏營田司、西夏中興等路新附軍萬戶府和開成路陝西屯田機構,“自六盤至黃河立屯田、戍兵萬人”,屯田數達4000頃。

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元廷曾下令“徙翁吉剌民戶貧乏者就食六盤山”,就連南部山區都能做到糧食自給有餘,北部黃灌區更是大量輸出糧食,於是寧夏至東勝(今內蒙古托克托)的漕運此時得到開通。

值得注意的是,寧夏這塊多民族的大舞臺,在元朝又增加了回回人入居和伊斯蘭教的傳人。

最初主要是以“探馬赤軍隨地入社,與編民等”和隨軍的工匠、商人、學者、官吏、掌教等人為主,大都居住於城市和交通要道上,人戶數量都很少。

而寧夏地區情況卻比較特殊,該地據大元帝國之腹地,據中西交通要衝,六盤山麓又是安西王行宮所在,為蒙元駐軍地方,探馬赤軍、回回炮手、回回匠人、回回商人及其家屬等,追隨軍隊行止,早已定居於這塊土地。

安西王忙哥剌的兒子阿難答(忽必烈之孫),從小就是在這裡軍營附近的一戶回回人家長大的。

回回人是元代色目人中的主要部分,其政治地位僅比蒙古人低一等,而遠遠高於漢人和南人。

阿難答自幼受到回回習俗和伊斯蘭教禮規的訓練,熟諳《古蘭經》,通曉阿拉伯文,熱衷禮拜,崇信伊斯蘭教。

至元十七年(1280年),當他承襲安西王位後,即在所統帥的15萬大軍中推行伊斯蘭教,並命令蒙古兒童皆行割禮。元成宗鐵穆耳堅決反對他的這種做法,甚至拘禁過他,但他寧可不要王位也不改變自己的信仰。

皇太后闊闊真考慮到安西王在領地“唐兀”(稱西夏國故土)已深得人心,唯恐引起民怨,只好勸成宗讓步,釋放他返回封地。

雖然阿難答在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年),即鐵穆耳死後的爭奪帝位鬥爭中失敗被殺,但他在陝甘寧封地倡導伊斯蘭教已歷20多年,使伊斯蘭教在這個地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促進了回回民族的形成和伊斯蘭教的傳播。

口述寧夏|寧夏簡史

明代軍政合一的軍衛體制

朱明王朝從蒙元手中奪取寧夏這塊土地,其鬥爭也是艱難的。

當明朝立國以後,大將軍徐達曾於洪武三年(1370年)派部將薛顯第一次佔領寧夏,但當時尚無力控制該地區,因為蒙元雖然退還大漠,仍然不斷向北部邊境侵犯,以河套和賀蘭山一線邊境最為嚴重,迫使明廷不得不採取“空城”的辦法,自洪武三年至五年間,暫時放棄寧夏地區,把全部人戶遷到內地,使得賀蘭山下、黃河兩岸成為一片真空地帶。

直至九年(1376年)才開始陸續徵調內地軍民移居屯守,逐步恢復對該地區的行政管理,但政權形式也不同於內地的省、府、州、縣,而是根據寧夏地區處於軍事前沿,戰事頻繁的實際情況,採取軍衛建制,實行軍屯戍邊為主和民屯輔助的軍政合一方式,對寧夏地區實行特殊的行政管理。

這是寧夏曆史上,繼秦漢之後的又一次大規模移民開發行動,在明代新的居民中,有“齊、晉、燕、趙、周、楚之民。而吳越居多,故彬彬然有江左之風”。

有明一代,今寧夏地區,北部設寧夏鎮,不僅委派專掛“徵西將軍”印的總兵鎮守,又欽命巡撫大員駐節,復遣宦官常駐監邊,還特封皇子為慶王,以寧夏為藩國。

可見明代,在寧夏地區雖然沒有設置布政使司,名義上不是省級建置,但實際上卻享受了省級的待遇,也基本具備省制的格局。

在北部寧夏鎮設寧夏衛、寧夏前衛、寧夏後衛、寧夏中衛以及寧夏左屯衛、右屯衛、中屯衛計7衛,每衛下設左、右、前、後、中5所,加上靈州、平虜、興武、韋州(群牧)4個獨立千戶所,合計39個千戶所。上歸陝西都指揮使司統管。

在南部地區除設立固原州和固原衛(內轄5所)以及西安、鎮戎、平虜(平遠)、甘州群牧,計9個千戶所外。

又設固原鎮,並以欽差重臣,擔任陝西三邊總督,開府固原,坐鎮指揮延綏、寧夏、甘州和固原4大鎮總兵,幾乎佔全國北邊防務“九邊重鎮”之半數,其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軍事上歸隸於陝西都司指揮,地方行政屬陝西布政使司管轄。

固原的得名,亦起於此時。

因成化三年(1467年)開城縣被韃靼攻破,次年決定遷往城北唐宋“故原州”地之“古原州”城重建新城。這座新城就是今固原縣城前身,城名遂因“故原州”和“古原州”轉音為“固原”命名,寓意當然是城池堅固了。

明代寧夏三面臨邊,終明之世均為用武之區,所以它的軍屯和軍事建設成績突出。全鎮各類軍人總數,最高時達到7萬人,其中衛所軍“以十之七屯種,十之三守城”。

永樂初,衛所軍為20413名,以14184名屯墾,計耕田8337頃有奇,創造了“天下屯田積穀寧夏最多”的成績,寧夏總兵官何福因此被朝廷“降敕獎諭”。

隨著水利的興修,水政管理加強,至萬曆前期,屯田數已發展為18828頃。

雖然到明後期,屯田破壞,人口逃亡,但畢竟在明朝大部分時間裡,寧夏的農業水利事業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和進步。

至於軍事建設,以修築長城(邊牆)為代表,寧夏境內有明一代修建的長城,工程十分浩大,自成化八年(1472年)倡修,後經歷次續修和修補,逐漸形成東邊牆、西邊牆、北邊牆(含陶樂長堤)和固原舊邊牆等四條骨幹邊牆,全長約1500公里,

分屬寧夏鎮和固原鎮管轄。

同時在長城沿線上還扼要設有一些關門,其中最重要的是鎮遠關、北關門、大磴口三關、赤木關、勝金關和東關門(長城關)

另外,於臨敵前沿一線,或交通要衝的空曠地帶,又添築墩臺,派軍瞭守,稱之為烽燧,俗稱“烽火墩”。遇有敵情,白日升煙,夜間舉火,墩相遞傳,讓邊內有所準備,使軍城指揮中心得以提前調兵遣將部署戰守。全鎮防區內,計有烽燧596座,作為對長城設防的重要補充。

當然,賀蘭山本身也是一道天然屏障,它的大小山口有36處,多數可通人畜,大口則軍馬通行無礙。明時於大口築牆、設關,小口擇要駐軍把守,其防務都比較完善。

明朝後期,在內亂外患的雙重打擊下,封建統治搖搖欲墜。

寧夏地區也不例外,這裡土地、牲畜和牧場被王府、將軍和官吏兼併,屯軍外調,連年災饉,人民逃亡,駐軍鬧餉,加之農民起義軍的不斷衝擊,終於在崇禎十六年(1643年)十月、十一月間,固原、寧夏兩總兵不戰而降,寧夏南北兩地均歸屬於李自成農民軍在西安建立的大順政權,明朝在寧夏的統治宣告結束。

進入清朝以後,初襲明朝建置,至康熙四年(1665年)裁撤寧夏巡撫,改隸於甘肅省管理。

雍正二年(1724年)始,各衛、所改建為府、州、縣。

北部為寧夏府,下轄寧夏、寧朔、平羅、中衛4縣和靈州(今靈武)、花馬池分州(今鹽池)和後設的寧靈廳(今吳忠利通區金積)以及曾一度新設立的新渠(今平羅姚伏)、寶丰(今平羅寶丰)兩縣。南部設固原直隸州,領海城(今海原)、平遠(今同心)兩縣和平涼府隆德縣。後新增化平川直隸廳(今涇源)

口述寧夏|寧夏簡史

甘肅分治 寧夏重建行省

中華民國成立後,北京政府通令各省裁府存道,劃一縣制。甘肅省寧夏府因與首縣同名而改為朔方道(次年改回寧夏道),領8縣,即寧夏、寧朔、平羅、中衛、靈武(靈州改)、金積(寧靈廳改)、鹽池(花馬池分州改)、平遠縣。全道人口均為40萬人。

陳必淮首任朔方道觀察使(後改稱道尹),馬福祥任寧夏護軍使兼駐防八旗滿營將軍,並在行政上和軍事上兼管與節制鄂托克、烏審和阿拉善三蒙旗。南部六盤山地區有固原縣(固原州改)、隆德縣、化平縣(化平川廳改)、海原縣(海城縣改)和1942年添設的西吉縣。各縣均隸屬甘肅省。

1924年10月,馮玉祥等在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之際,發動了“北京政變”,改所部為國民軍,推皖系首領段祺瑞為北京政府“執政”,但馮系實力有限,在各派軍閥的聯合壓迫之下不得不退出京津地區。

為了保存實力,東山再起,馮玉祥以西北邊防督辦兼甘肅省督辦身份,改國民軍為西北軍,令全軍西退,開始經營大西北。

1926年9月17日,馮玉祥在綏遠省五原誓師,宣告參加北伐,就任國民革命軍聯合軍總司令,經過一系列戰鬥,馮軍完全控制了西北局勢(新疆除外)

其間,寧夏道和鎮守使均被撤銷,改為甘肅省寧夏行政區,邵遇芝任行政長。馬鴻賓部隊改編國民革命軍第22師,馬任師長(後升軍長)

1928年,北伐宣告勝利,南京國民政府成立。

馮玉祥任國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長,馮系干將薛篤弼任內政部長。於是在馮、薛的積極活動下,以“距省遙遠,交通不便,不易開發”為名,實為擴充地盤,尋找保留軍隊藉口和安排本系人員官位,從而促成甘肅省分治案得到國民黨中央和國民政府的批准,析甘肅省為甘肅、寧夏、青海3新省。

寧夏省管轄寧縣、寧朔縣、平羅縣、中衛縣、靈武縣、金積縣、鹽池縣、鎮戎縣(平遠縣改、後又改豫旺縣)、磴口縣9縣和阿拉善、額濟納兩旗。

磴口縣治三盛公,原為阿拉善旗東北邊地磴口巴格(相當於鄉鎮),1926年馮玉祥勢力控制西北時被劃為新縣。

全省總面積274910平方公里,佔國家總面積的2.37%,總人口約60萬人。

但因蒙旗軍政事務下由旗王府管理,上由行政院蒙藏委員會控制,省政府實際管理僅為賀蘭山以東9縣地區,其土地面積為29450平方公里,只佔寧夏全省總面積的10.72%。

1929年1月1日,寧夏省宣告成立,省政府全體委員宣誓就職視事,組成人員為省政府委員兼省主席門致中(後吉鴻昌接任)、省政府委員兼民政廳長邵遇芝、省政府委員兼財政廳長扈天魁、省政府委員兼建設廳長魏鴻發、省政府委員兼教育廳長李世軍,省政府委員有馬福壽(回族)、白雲梯(蒙古族),省政府祕書長趙雪田。

1933年3月,回族軍閥馬鴻逵接任寧夏省主席後,曾於1934年分置中衛縣為中衛縣、中寧縣(治寧安堡)

1941年,析置寧朔縣為寧朔縣、永寧縣(治楊和堡),析置平羅縣為平羅縣、惠農縣(先治寶丰鎮,後移黃渠橋),升陶樂設治局為陶樂縣(先治高仁鎮,後移馬太溝),同時改寧夏縣為賀蘭縣(治謝崗堡)

1947年,正式改省會為銀川市。至此,寧夏省轄縣為賀蘭、平羅、惠農、磴口、陶樂、寧朔、永寧、金積、靈武、中衛、中寧、同心(豫旺縣改)、鹽池等13縣和阿拉善、額濟納兩蒙旗。省會銀川市。

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開展西征時,解放寧夏大片土地,鹽池縣從此成為陝甘寧邊區三邊分區轄縣,是陝甘寧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寧夏省方亦在惠安堡重建寧夏省鹽池縣。此時,還曾一度在同心縣建立過我黨領導下的豫海縣回民自治政府。

從寧夏建省直到解放,這期間南部六盤山地區的行政建置,除了於1942年新增西吉縣外,基本上沒有什麼大變化,各縣仍歸甘肅省管轄。西吉新縣的建立是有其政治目的的,因為當時海固地區廣大回族人民為了反對國民黨的反動統治,爭取民族自治、生存,要求團結抗日,反對打內戰,先後舉行過三次武裝暴動。

國民黨當局為了安撫該地區的回族人民,加強對這一回族聚居地區的控制與震懾,便將海原、固原、隆德、靜寧、莊浪等縣回民集中的村、鄉劃出,另建西吉縣。

縣治穆家營,全縣人口45285人,總面積2612平方公里。

口述寧夏|寧夏簡史

從寧夏省新生到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

1949年9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九兵團在楊得志司令員、李志民政委指揮下,解放了被馬鴻逵家族統治30多年的寧夏省,寧夏回漢各族人民得到了新生。

12月23日,寧夏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首任省主席潘自力(第十九兵團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中共寧夏省委書記)

解放後,寧夏省初轄13縣兩旗和兩市:賀蘭、平羅、惠農、磴口、陶樂、永寧、寧朔、金積、靈武、中衛、中寧、鹽池、同心縣和阿拉善旗、額濟納旗,以及省會銀川市和1950年新設的縣級市吳忠市。

1953~1954年,全省成立了18個回民自治鄉(後改民族鄉)和靈沙、寶丰兩個縣轄回民自治區,以及專區級河東回族自治區、蒙古族自治區。

解放後的固原地區,在回族聚居地的西吉、海原、固原3縣基礎上,1954年10月建立了西海固回民自治區,1955年11月改名為固原回族自治州,1953年5月撤涇源縣建立涇源回族自治州,1955年5月改名為涇源回族自治縣,連同隆德縣,均隸屬於甘肅省。

1954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決定撤銷寧夏省建制,併入甘肅省。

原寧夏所轄區劃分為:銀川專區,專員公署駐銀川市,轄賀蘭、平羅、惠農、陶樂、永寧、寧朔、中衛、中寧8縣1市;河東回族自治區(次年改吳忠回族自治州),州府駐吳忠市,轄靈武、金積、同心3縣1市;巴音浩特蒙古族自治州,州府駐巴音浩特鎮,轄阿拉善旗、額濟納旗和磴口縣。鹽池縣歸省直屬,委託銀川專區和吳忠州先後代管。額濟納旗委託酒泉專區代管。

1956年,巴音浩特蒙古族自治州及所屬阿拉善旗、額濟納自治旗和磴口縣,均規劃內蒙古自治區管轄。南部固原山區各縣的行政區劃沒有變化。

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親切關懷下,經過充分協商、籌備。1958年10月,寧夏回族自治區宣告成立。自治區首任主席為劉格平。

成立之前,國務院決定撤銷甘肅省銀川專區和吳忠、固原兩回族自治州,改涇源回族自治縣為涇源縣;設立固原專區,下轄固原、海原、西吉、隆德、涇源5縣,專員公署駐固原縣。

新成立的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駐銀川市,下轄:銀川、吳忠兩市,永寧、賀蘭、平羅、惠農、陶樂、靈武、鹽池、同心、中衛、中寧、金積、寧朔12縣和固原專區,計兩市、1地、17縣。

自治區成立以後,寧夏的行政區劃變動較大。

1960年1月,撤銷惠農縣,設立石嘴山市,市政府駐石嘴山鎮。8月,撤銷寧朔、金積兩縣,設立青銅峽市,市政府駐青銅峽鎮。

1961年,銀川市成立城區和新城區市轄區。

1963年,吳忠市、青銅峽市改名吳忠縣、青銅峽縣(縣治移小壩鎮)

1969年,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旗劃歸寧夏。

1972年,設立銀北、銀南兩地區。同年,永寧縣劃歸銀川市,銀川市新設市管區郊區。

1975年,撤銷銀北地區,改設石嘴山地級市,政府移駐大武口,下轄一區(大武口)、二區(石嘴山)、三區(石炭井)和郊區4個市管區,同時賀蘭縣由銀北劃歸銀川市。

1979年,阿左旗劃回內蒙古自治區。

1983年,吳忠縣更名吳忠市(縣級),新設立彭陽縣(治彭陽鎮)

1984年,青銅峽縣更名青銅峽市(縣級)

1987年,撤銷石嘴山市轄郊區,重建惠農縣(治馬家灣)

1996年,改靈武縣為靈武市(縣級)

1998年,設立紅寺堡經濟開發區(縣級)

2002年7月,撤固原地區改設固原市,原固原縣改為市轄原州區。市轄5縣1區,即西吉縣、海原縣、隆德縣、彭陽縣、涇源縣和原州區。同年10月,靈武市劃歸銀川管轄,並調整銀川市轄原城區、新城和郊區3個市轄區為興慶、金鳳、西夏區。同月,撤銷石嘴山市石炭井區,歸併於大武口區。

2004年2月,根據《國務院關於同意寧夏回族自治區設立地級中衛市等有關行政區劃調整的批覆》精神,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決定撤銷中衛縣,設立地級中衛市。同時對石嘴山等地行政區劃也做了調整。該決定2月10日經自治區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通過。

新區劃為:原中衛縣升格為中衛市(地級),市政府駐原中衛縣濱河西路,下轄原吳忠市所屬中寧縣、原固原市所屬海原縣和原中衛縣(沙坡頭區),以及同心縣臨近部分自然村;撤銷石嘴山市轄惠農縣和石嘴山區,合併為市轄惠農區,區政府駐原石嘴山區北大街;撤銷石嘴山市轄陶樂縣,該縣南部月牙湖鄉劃歸銀川市興慶區管轄,北部紅崖子鄉、高仁鄉和馬太溝鎮劃歸平羅縣管轄。

至此,寧夏回族自治區行政區劃為:首府銀川市,下轄靈武市、永寧縣、賀蘭縣和興慶區、金鳳區、西夏區;石嘴山市,下轄平羅縣和大武口區、惠農區;吳忠市,下轄青銅峽市、同心縣、鹽池縣和利通區、紅寺堡區;固原市,下轄西吉縣、隆德縣、彭陽縣、涇源縣和原州區;中衛市,下轄中寧縣、海原縣和沙坡頭區。計5市22縣(市區)。

口述寧夏|寧夏簡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