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地處長江中下游,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社會經濟較為發達。戰國時的蘇秦就曾說楚國:“地方五千餘里,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粟支十年。”戰國早期,楚悼王啟用棄魏投楚的法家人物吳起為令尹,主持變法。吳起針對楚國社會的各種弊端,在政治、法律、軍事等方面實行改革變法。吳起變法使楚國國力強盛,向南攻打百越,將楚國疆域擴展到洞庭郡、蒼梧郡一帶,向北援趙攻魏,瓦解了三晉聯盟對楚的威脅,同時收復了被三晉所佔的原陳、蔡舊地,向西出兵討伐秦國。

楚懷王時期,任用屈原等人改革政治,東聯齊國,西抗強秦。公元前318年,六國合縱抗秦,楚懷王曾一度被推為縱長。但是後來楚國勢每況愈下,走向衰敗。

楚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楚國都郢(今湖北江陵紀南城)被秦將白起攻破,遂遷都於陳(今河南淮陽)。

楚考烈王時,楚國勢力更加弱小,公元前241年,楚會同諸侯共討秦國,不利而歸,東遷都於壽春(今安徽壽縣)。

楚國以盛產青銅、黃金和白銀而著稱,有著先進發達的冶煉鑄造技術,並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貨幣體系,在境內主要行用有布幣、蟻鼻錢、金版和銅錢牌

楚國貨幣在形制、種類等方面與同時期黃河流域諸國貨幣文化有著重大的差異。

惟楚有材——標新立異的楚國貨幣

一、布幣

1.長足布,形狀為平首、平肩、方襠、方足,和方足布相似,但是形態特殊,體形狹長腰瘦,猶如縱向拉長的方足布。首闊呈倒梯形,首上有圓孔。雙足似燕尾垂掛。

長足布有大小兩種式樣:大型布通高10~13釐米,寬3~3.5釐米,厚0.18~2釐米,重17~38克,俗稱“楚大布”。面文釋為“殊布當新”(也有釋讀“旆布當”者),背文“十貨”,有學者認為十貨意為,一枚大型新布可兌換十枚蟻鼻錢。

小型布通高4.5釐米,重7.5~8.35克。長足布多出土於河南、江蘇、安微、浙江和山東南部,以上地區戰國時期屬於楚國管轄,故長足布應為楚國鑄造和使用。長足布應是楚國中後期鑄造和使用的貨幣,此時楚國的政治、經濟中心向東轉移,佔據山東中部、江蘇全境以及浙江大部分地區,為加強與邊境刀、布幣流通區的貿易往來,加之當時楚國鑄造的蟻鼻錢因為面額低,與周邊國家兌換煩瑣,於是,長足布作為大額貨幣就產生了。長足布的出土地點也證明了這一點。

2.連足布

連足布是指由四足相對的兩枚小型長足布連為一體,俗稱“連布”。面文為四錢”,背文為“當釿”,意為四枚這樣大小的布幣在流通中可以當一枚長足布來使用。連足布一般通高8釐米,重約15.5克左右。這種連足布因為形狀特殊,使用時間短暫,傳世極少。連足布多出土於今河南、江蘇、安徽等地,是戰國晚期楚國北部地區的一種地方自鑄貨幣。

惟楚有材——標新立異的楚國貨幣

二、蟻鼻錢

戰國時期楚國使用的特有貨幣是蟻鼻錢,青銅質地,大者長1.8釐米、重4克左右;小者長不足1釐米,重1.5~2.5克。基本特徵是一端鈍,端尖,正面突起,背面平或凹,在尖端有穿孔,或透或不透。

因為蟻鼻錢稍具海貝形制但偏小,所以有人將之稱為“有文青銅貝”。但是嚴格地講,蟻鼻錢與中原地區的貝幣是兩個截然不同的貨幣體制,沒有什麼必然聯繫。早在宋代以前,蟻鼻錢就曾有出土,當時人們並不知道它的具體性質和用途,根據其形貌而將其作為“鎮螞蟻”或“鎮鬼怪”之用。

最早記錄這種錢幣為蟻鼻錢的是宋代洪遵《泉志〉一書:“此錢其形上狹下廣。背平,面凸起…面有文如刻鏤不類字,世謂之蟻鼻錢”

但洪遵在書中並沒有詳細地說明刻鏤的是什麼圖文。直到清代,隨著中國泉學家的研究,才正式確認它是楚國的貨幣。

自公元前689年楚國遷都於郢後,歷經幾代的勵精圖治,整軍經武,大力發展經濟,特別是到了楚莊王時期,楚國迅速強盛起來,併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楚莊王時積極發展本國經濟,注重文化,統一貨幣。經過楚莊王的努力,到了戰國時期,楚國幾乎統一了大半個中國,國力強盛,經濟發展,貨幣在國內迅速流通,此階段蟻鼻錢鑄工嚴謹,成色上好,質地堅硬。

到了戰國中後期,隨著秦國的壓迫和戰場上的失利,楚國國內經濟受到重創,財政吃緊,表現在貨幣上是鑄量猛增,引起通貨膨脹,貨幣的成色、重量降低,貨幣貶值。

隨著秦國統一步伐的加快,楚國境內政治、經濟越來越不穩定,蟻鼻錢鑄造基本失去了統一的成色和重量標準,這也是戰國後期楚國貨幣紊亂,窮途末路的反映。楚國蟻鼻錢的合金成分不盡相同:銅含量最高78.78%,最低28.84%;鋁含量最高70.01%,最低10.01%;錫含量最高17.35%,最低0.27%。其中有些鉛含量超過了銅。對這種現象,有學者做了認真的考證和對比,認為含銅量70%以上的蟻鼻錢出土地點在楚國腹地湖北,鑄工較好,用料比例合適,鑄造年代相當於戰國早中期或稍早些,代表了楚國早中期的鑄幣水平。含銅量在60%~70%左右的蟻鼻錢,出土地點在河南東部和安徽西北部,年代相當於戰國中晚期,代表了楚國中後期的鑄幣水平。含銅量40%~60%的蟻鼻錢,出土地點多在安徽東部、江蘇北部以及山東南部,大小輕重懸殊,鑄工不精,為楚國末期的鑄幣,年代當為戰國晚期。

惟楚有材——標新立異的楚國貨幣

三、楚金版

黃金冶煉,早在三幹多年前的商代就已經被人們所掌握。據考古發現,河北藁城商代遺址中發現鑲嵌有貼金箔裝飾的漆器,工藝講究;河南安陽股墟侯家莊西北崗出土有金泡和橋形帶孔金片;鄭州商代遺址出土過金葉製成的夔龍紋裝飾品。這些都是中國早期使用黃金的反映。由於黃金質量均一,價值穩定,耐久耐磨,又可以任意分割,攜帶貯藏方便,單位價值高,比各種銅鑄幣更適合作大額交易支付。因此,隨著春秋戰國時期貨幣經濟的發展黃金開始成為貨幣。

目前已知最早使用黃金鑄幣的是楚國,楚國也是我國先秦時期唯一由國家鑄造、發行金幣的國家。

楚金版因其中有特定銘文,也被俗稱“印文金”,即在一塊扁平的不規則形金塊上印文字,形成若干小方塊,這些印記一般1.3釐米見方,形似印章。

小方印根據金版的形狀而排列,形成大致平行但不規則的橫或豎行。方形曲版狀的金版上成排的印記一般分成上下兩組,印文相顛倒;長方形金版則多順向。較完整的金版印數,長在16~24印之間。

金版可分兩種形制,一種是兩端中間四入四角外伸,類似龜腹版形狀;另一種是長方形,類似板瓦的形狀前者使用時間要早於後者。楚金版普遍含金量在85%以上,除了主體金外,還含有銀、銅、錫鉛、鐵、鋁、鎂、銻、錳、砷、鎳、鈷、鉍等13種金屬成分,反映了當時冶煉業的狀況和技術。交易時使用楚金版的方法是按照每塊小方印進行切割,然後再稱量。切割的方式無固定的規律,或就印文切成方塊,或將印文切開,僅剩一字或半字,或數印相連,按使用時的實際需要而定,可能保留印文即幣名作為可信的標誌。

金版上的銘文一般為地名,目前發現有“郢爯”、“陳爯”、“郭爯”、“鬲爯”“盧金”(或釋為“鹽金”)等。前一字是地名,如:“郢”是東周時期楚國的都城,

“郢爯”應是楚都郢時所鑄行;“陳爯”則是公元前278年秦拔郢後所遷之都,“陳爯”應是楚都陳時所鑄行。其他幾個地名的地望還不清楚。楚金版的流通地區很廣以安徽壽縣、鳳台為中心,東抵大海,西至陝西,南到湖南,北到山東。1949年後,在這些地區有多次出土。

“郢爯”是楚金幣中出現時代最早,當今出土最多的一種,因而人們多以它作為楚國黃金貨幣的代表。從出土實物來看,整版的“郢爯”每件約重250~260克。

“郢爯”,證明晚至楚都東遷(公元前278年)以前,“郢爯”就已出現,湖南長沙等地西漢初期墓中,曾發現模仿“郢爯”的泥質冥幣,反映長沙一帶亦在“郢爯”流通範圍之內,西漢初期,郢爯在楚舊地仍廣泛使用。

楚金版的廣泛發現,說明戰國時期,作為貴金屬的黃金,已經從單純的保值功能發展到支付流通功能,並在王室貴族和大額交易中普遍使用。楚金版是楚國經濟發達的產物,是楚國商業繁榮的象徵,直到西漢中期才逐漸消亡,存世約四百年,是中國貨幣史上極具影響的黃金貨幣。

惟楚有材——標新立異的楚國貨幣

四、銅錢牌

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在湖北的大治、蘄春、陽新等地發現了一種長方形銅錢牌。這種錢牌,一律呈長方形板狀,面、背四周邊緣均有廓,兩面均飾有勾連形捲雲紋,正面中央有兩道同心圓圈,兩道圓圈內有文四字,右旋讀。因為出土數量不多,存世罕見,據專家考證,這種銅牌應為戰國中晚期楚鑄造的一種青銅貨幣,因此種銅錢牌出士時多伴有楚國青銅器和蟻鼻錢,從而證明了這種銅錢牌是楚國之物。

此係列銅錢脾有“一朱”、“二朱”、“四朱”之等級差別。

四朱銅牌長13~13.1釐米,寬4釐米,厚0.3~0.32釐米。重110~137.5克。外圈直徑3.1釐米、內圈直徑1.6釐米。二朱銅牌長10.5釐米,寬3.6釐米,厚0.15釐米,重59.8克。一朱銅牌長9.2釐米,寬3.1~3.2釐米,厚0.15~0.2釐米,重34~39.9克。外圈直徑2釐米,內圈直徑0.8釐米。

由此可見“四朱”錢牌是“二朱”的兩倍,是“一朱”的四倍。

這裡以一朱錢牌為例,將其形制特徵描述如下:正面中纂書“視金一朱”四字,其書法清秀樸拙,頗具古意。關於“視”,謂等同、參照、對比之意。據考證銅錢牌是楚國用來與金版互為兌換的地方性貨幣。

這種銅錢牌從文字和重量上分析,一枚“視金一朱”銅錢牌可兌換黃金一銖,所以說是非常珍貴的高額貨幣。屬於楚國標新立異而鑄造的錢幣,故而十分的珍稀。

惟楚有材——標新立異的楚國貨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