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末年抗秦第一人,敗秦王兩位滅秦軍數十萬,並非戰神李牧

在戰國七雄之中,秦國的在戰國初年拿到了一副最差的手牌,成為起點最低的諸侯。那時候的秦國內亂頻仍,國力衰微,再加上東邊有一個野心勃勃的龐然大物魏國,日子過得真的要到了“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的地步了,在小說《大秦帝國》中,這時候的秦國天天都要喊著“久久老秦,共赴國難”。然而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後,上下面貌煥然一新,舉國上下不思其他,唯知耕戰,成為最能適應那個凡有血氣之人,必有爭心的大爭之世的諸侯,一個人人畏懼的虎狼之國出現了。

戰國末年抗秦第一人,敗秦王兩位滅秦軍數十萬,並非戰神李牧

在秦國強大的同時,與秦國爭雄的其他諸侯們,卻開始一個接著一個敗落了。首先是率先稱霸的魏國,在齊國用了兩次“圍魏救趙”之後,精銳兵力損失殆盡,霸權衰落。其次是楚國,在楚懷王與秦國的丹陽、藍田之戰後就開始衰落,到楚頃襄王時期的鄢郢之戰後更是一蹶不振。還有戰國中期最強大的霸主齊國與鼎盛時期的燕國,因為積怨太深,導致了燕昭王和樂毅號召五國伐齊,後來又被田單復齊,最終燕、齊兩弱。最後是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以後,迅速崛起的趙國,因為輸掉了與秦國賭上國運的長平之戰,也迅速衰敗下去。

長平之戰以後,秦國在諸侯列國中已經是一家獨大,六國歸秦的大勢已經形成,若非有巨人支撐,秦國銳士必然如泰山壓頂,一舉蕩平六國。不知是歷史的幸與不幸,這個巨人還真的出現了,他就是“戰國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信陵君本名魏無忌,姬姓魏氏,是魏昭王魏遫之子,魏安釐王魏圉的異母弟弟,與春申君黃歇、孟嘗君田文、平原君趙勝並稱為“戰國四公子”。與其他三位“公子”一樣,信陵君“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養有門客數千人。長平之戰後,秦國因趙國未按約定割地與秦,再度發兵攻趙,意在一舉滅亡趙國。此時的趙國雖然在平原君“散家財於士卒,編妻妾入行伍”的激勵下,鬥志還算昂揚,但畢竟新逢大敗,獨自抵抗秦國還是有心無力。

戰國末年抗秦第一人,敗秦王兩位滅秦軍數十萬,並非戰神李牧

在趙國最為危難的時候,魏無忌“竊符救趙”,率領十萬魏軍和楚、趙聯軍一道,在邯鄲城下內外夾擊,大敗秦軍,秦將王齕率殘部逃回汾城。這一戰三國聯軍殺傷秦國士卒不下三十萬,擊敗秦軍以後順勢又奪取了早先被秦國佔領的魏國河東郡以及安陽,趙國太原郡以及皮牢、武安,韓國上黨郡以及汝南等等大片的土地。除此之外,由秦相范雎所舉薦的秦國將領鄭安平所率領的2萬秦軍,在被聯軍包圍之後選擇了投降,開秦軍成建制投降他國之先,更是極大的激勵了列國的士氣,增加了他們抵抗秦國的決心。

邯鄲大捷後,魏無忌讓將領帶著魏軍回國,而自己則留在了邯鄲,十年都沒有回魏國。而在這十年之中,令諸侯畏懼的秦昭襄王也已經去世,在位僅僅三天的秦孝文王也一閃而過,時光荏苒,秦國的王已經是秦莊襄王了。秦莊襄王嬴異人做秦王之後,幾度興兵東出,攻滅東周,奪取了東周的土地,攻趙、攻韓、攻魏奪回了邯鄲之戰中秦國丟失的大片土地。秦國的東出讓魏安釐王想起了自己這個遠在邯鄲的弟弟,希望他能回來主持抗秦大局。信陵君回到魏國以後,憑藉著邯鄲之戰中打出的威望,迅速形成了列國合縱抗秦的局面。公元前247年,魏無忌率領五個諸侯國的聯軍在黃河以南大敗秦軍,秦將蒙驁敗逃,聯軍乘勝攻至函谷關,鎖秦於關內。

戰國末年抗秦第一人,敗秦王兩位滅秦軍數十萬,並非戰神李牧

在戰國末年,信陵君是列國對抗秦國最後的希望,他用自己的智謀與威望為六國延命數十年。然而大廈將傾,縱是巍巍國士,也是獨木難支,信陵君最終還是敗在秦人的紛紛流言和魏王的無端猜忌之下,一代名仕鬱鬱而終,殊為可惜。信陵君死後,魏國再無擎天之柱,很快就湮沒在秦國一統的滾滾戰車之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