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遼(169-222年),字文遠,雁門馬邑(今山西朔州市)人。漢末三國時期曹魏名將。馬邑之謀發起者聶壹的後人。

起初,擔任雁門郡吏。又先後跟隨丁原、何進、董卓、呂布,恪盡職守,歷盡坎坷。呂布敗亡後,張遼歸屬曹操。曾洞察人心而勸降昌豨。攻袁氏而轉戰河北。在白狼山之戰率領先鋒大破烏桓並斬殺烏桓單于蹋頓。驅逐遼東大將柳毅。以靜制動平定新軍叛亂。勇登天柱山擊滅陳蘭、梅成。此後,長期鎮守合肥。

建安二十年(215年),合肥之戰,張遼率領八百將士衝擊東吳十萬大軍,一直衝殺到孫權的主帥旗下,令東吳軍隊披靡潰敗、聞風喪膽。又率領追兵,大破孫權、淩統、甘寧等人,差點活捉孫權。經此一役,張遼威震江東。“張遼止啼”成為流傳千古的典故。

黃初元年(220年),張遼進封晉陽侯。染病之後,依舊令孫權非常忌憚。黃初三年(222年),張遼抱病擊破吳將呂範。同年,病逝於江都,諡曰剛侯。張遼為歷代所推崇,成為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

"

張遼(169-222年),字文遠,雁門馬邑(今山西朔州市)人。漢末三國時期曹魏名將。馬邑之謀發起者聶壹的後人。

起初,擔任雁門郡吏。又先後跟隨丁原、何進、董卓、呂布,恪盡職守,歷盡坎坷。呂布敗亡後,張遼歸屬曹操。曾洞察人心而勸降昌豨。攻袁氏而轉戰河北。在白狼山之戰率領先鋒大破烏桓並斬殺烏桓單于蹋頓。驅逐遼東大將柳毅。以靜制動平定新軍叛亂。勇登天柱山擊滅陳蘭、梅成。此後,長期鎮守合肥。

建安二十年(215年),合肥之戰,張遼率領八百將士衝擊東吳十萬大軍,一直衝殺到孫權的主帥旗下,令東吳軍隊披靡潰敗、聞風喪膽。又率領追兵,大破孫權、淩統、甘寧等人,差點活捉孫權。經此一役,張遼威震江東。“張遼止啼”成為流傳千古的典故。

黃初元年(220年),張遼進封晉陽侯。染病之後,依舊令孫權非常忌憚。黃初三年(222年),張遼抱病擊破吳將呂範。同年,病逝於江都,諡曰剛侯。張遼為歷代所推崇,成為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

古今六十四名將 張遼

人物生平

顛沛奔波

張遼出生於幷州雁門郡馬邑縣,其家鄉位於漢朝的北方邊陲,人習戎馬,畜牧於野。張遼本是聶壹(馬邑之謀的發起者)的後人,其家族為了避怨而改為張姓。

張遼出生時,塞外的胡人已經在檀石槐的統治下而變得非常強盛。因此,張遼所在的雁門郡經常遭到胡人的殺掠洗劫。熹平六年(177年),雁門郡的軍民曾與一些匈奴人聯合反攻檀石槐,卻大敗而還,死傷慘重。張遼自幼就經歷了大量的邊塞戰亂,少年時便成為雁門郡的郡吏。

中平五年(188年)三月,幷州刺史張懿在抵禦胡人的進攻時,戰敗被殺。

繼任為幷州刺史的丁原因為張遼武力過人,召其為從事,命他帶兵趕赴京城,去接受大將軍何進的領導。大將軍何進又派遣張遼前往河北募兵。張遼在河北共募得千餘人,然後,返還京城向何進覆命。何進被宦官所殺。憤怒的將士們攻殺宦官。倖存的宦官劫持漢少帝。最終,董卓立下了救駕的大功,回京後,便掌握朝中大權。由於何進已死,張遼作為大將軍何進的直屬部下之一,便統兵從屬於董卓。後來,董卓敗亡。張遼統兵從屬於呂布,遷任騎都尉。張遼雖然“以兵屬呂布”,但他以北地太守或魯相名義,在呂布軍中仍保持相對的獨立地位。

不久,李傕、郭汜、樊稠等人攻打長安,擊敗呂布。北地太守張遼(北地位於涼州,在呂布向東逃亡之前,張遼就已經被朝廷授予此職)跟從呂布向東奔逃,漂泊輾轉於關中、荊州、豫州、司州、幷州、冀州、兗州,在兗州鏖戰曹操之後,又前往徐州。

建安二年(197年),張遼任職為魯國的國相,時年二十八歲。

建安三年(198年),呂布派遣張遼與高順等人擊敗了夏侯惇,隨後又攻破了劉備據守的沛城。

建安三年十二月癸酉(199年2月7日),呂布的嫡系將領侯成、宋憲、魏續三人綁縛陳宮並率部投降曹操。然後,曹操急攻呂布。再然後,呂布也向曹操投降。在曹操於下邳城打敗呂布後,張遼率領自己的軍隊歸降曹操。曹操將張遼拜為中郎將,並賜爵關內侯。而張遼的魯國國相的職務則由畢諶來接替。

建安五年(200年),袁紹派顏良襲擊白馬,曹操命張遼與關羽為前鋒去救援白馬,擊破袁軍。數有戰功,遷裨將軍。等到曹操擊敗袁紹的主力部隊後,另派張遼平定魯國諸縣。

勸降昌豨

建安六年(201年),張遼與夏侯淵同圍昌豨於東海郡,歷經數月,糧秣將盡,眾人商議都認為應該引軍而還。但張遼審時度勢,認為昌豨有投降的想法,於是向夏侯淵說:“這些天以來,每當我巡視圍城的軍情時,昌豨就兩眼盯著我看。而且,他的士兵所發射的箭日益稀少,此種跡象必定是因為昌豨心懷猶豫,所以才沒有力戰。我希望能挑試一下他,並與之洽談,倘若可以成功誘使昌豨投降,豈不是更好嗎?”

於是,張遼派遣使者向昌豨傳話:“曹公有命令,讓張遼來對你傳達。”昌豨果然走下來與張遼對話。張遼便說:“曹公神智武勇,正在用他的仁德感化四方各派的勢力,先歸附的可以受大賞。”於是昌豨便答應投降。張遼知其肯降,於是隻身上三公山,入昌豨家中,並拜候其家人。昌豨見張遼如此坦誠相對,心中歡喜,便隨之往見曹操。

曹操先遣昌豨返還東海郡,隨後責備張遼道:“隻身赴敵巢穴,這不是大將所為。”張遼拜謝了曹操的關懷,並回答道:“憑著明公達於四海的威信,我拿著聖旨,昌豨必然不敢害我,所以我才敢去。”

通過張遼的成功勸降,東海郡在此後保持了長達5年的平靜。

從攻袁氏

建安七年(202年),張遼從討袁譚、袁尚於黎陽時,累有功勞,行中堅將軍。

建安八年(203年),曹操攻袁尚於鄴城,袁尚堅壁守壘,曹軍久攻不下。因此曹操採納郭嘉之計讓二袁自行內鬥而先還許都,同時令張遼與樂進攻拔陰安,把當地百姓遷移到黃河以南。

建安九年(204年),張遼再次隨曹操攻打鄴城,這次終於攻破鄴城,張遼奉命別巡趙國、常山,招降了緣山一帶的賊眾及黑山孫輕等。此後,再度隨曹操攻擊袁譚。

建安十年(205年),袁譚敗亡後,張遼受命安撫海濱一帶,徵破遼東軍閥公孫度所置的營州刺史柳毅。又與長廣太守何夔合兵平定了矣平的從錢等人。曹操上表漢獻帝,稱張遼、于禁、樂進說:“武力強大,計謀周全,品性忠正,操守高潔,每次征戰,身先士卒,勇猛頑強,無堅不摧;親自擂動戰鼓,忘了疲倦。他們單獨領兵征討,統率全軍,撫慰將士,紀律嚴明,秋毫無犯;臨敵決策,沒有失誤。論功記職,應該給予顯要榮寵。”收復東萊諸縣後的張遼引軍還鄴城,曹操親自出城迎接,邀請他同乘一輛車,任命他為蕩寇將軍。

建安十一年(206年),張遼率軍攻打荊州,平定江夏諸縣,在臨潁縣屯兵,受封為都亭侯。

大破烏桓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要征討在柳城的袁尚、袁熙與烏桓。張遼進諫:“許都,是天子所在的地方。現今,天子就在許都,曹公北征甚遠,若劉表派遣劉備攻擊許都,佔據它而號令四方,您的形勢將會大去。”曹操推測劉表必不能任用劉備,於是,大軍出征。

八月,曹操帶領先鋒部隊登上白狼山,突然與敵兵遭遇。敵人的數量很多。當時,曹操軍隊的主力重兵還在後方,尚未到達前線,而曹操身邊只有少量的軍隊。曹軍將士們希望等待後續部隊,並對當前的危險局面都感到恐懼。

在“左右皆懼”的曹軍氛圍中,張遼力排眾議,反對畏敵不前,極力勸說曹操應當趁著胡虜的陣勢不整,立刻進行交戰,而不是等待後援。張遼勸戰時的語言、神態皆是壯氣奮發。曹操十分欣賞張遼的雄壯鬥志,又看見烏桓的軍隊尚未排好戰鬥陣形,於是,採納了張遼的建議。曹操親自將自己所持的麾,授予給張遼暫用,下令由張遼指揮先鋒部隊出戰。張遼率軍突擊,大破烏桓軍隊,並臨陣斬殺了以“驍武”著稱的烏桓單于蹋頓。(由於張遼被臨時授予了曹操的所持麾,根據《魏武軍令》,“麾前則前,麾後則後,麾左則左,麾右則右。不聞令而擅前後左右者斬。”張遼暫時代表曹操指揮,因此,白狼山之戰的全部參戰將領都要受張遼的指揮。也因此,《三國志·武帝紀》關於白狼山戰場的記載,只寫張遼,沒必要寫其他從徵將領,也沒必要寫“等”字。)此役,雖然敵眾我寡、左右皆懼,並且,“蹋頓又驍武,邊長老皆比之冒頓”,但是,張遼極力主張迅速進攻,終於,其疾如風,虜眾大崩,胡、漢降者二十餘萬。

智平叛亂

建安十三年(208年),當時,荊州尚未安定,人心尚未歸附。曹操新組建了許多軍隊。張遼率領其中一支新組建的軍隊,屯駐於長社。軍隊臨出發之際,軍中忽有謀反者起事騷動,半夜驚亂起火,全軍盡受其擾。此時,張遼經過審時度勢,對左右說:“不可亂動。這一定不會是全營盡反,必然是引起叛變之人,想藉此惑亂他人而已。”於是,張遼傳令軍中,只要不是反亂者就安坐勿動。而張遼則帶領親兵數十人,守立於陣中。不久情況穩定下來,軍中隨即擒獲首謀者,並將其殺除,動亂亦告平定。張遼此舉,被《通典》評價為:“張遼審計,立擒賊首,亦同料敵之義”。

赤壁之戰時,曹操徙趙儼為都督護軍,督護于禁、張遼、張郃、朱靈、李典、路招、馮楷七軍。

"

張遼(169-222年),字文遠,雁門馬邑(今山西朔州市)人。漢末三國時期曹魏名將。馬邑之謀發起者聶壹的後人。

起初,擔任雁門郡吏。又先後跟隨丁原、何進、董卓、呂布,恪盡職守,歷盡坎坷。呂布敗亡後,張遼歸屬曹操。曾洞察人心而勸降昌豨。攻袁氏而轉戰河北。在白狼山之戰率領先鋒大破烏桓並斬殺烏桓單于蹋頓。驅逐遼東大將柳毅。以靜制動平定新軍叛亂。勇登天柱山擊滅陳蘭、梅成。此後,長期鎮守合肥。

建安二十年(215年),合肥之戰,張遼率領八百將士衝擊東吳十萬大軍,一直衝殺到孫權的主帥旗下,令東吳軍隊披靡潰敗、聞風喪膽。又率領追兵,大破孫權、淩統、甘寧等人,差點活捉孫權。經此一役,張遼威震江東。“張遼止啼”成為流傳千古的典故。

黃初元年(220年),張遼進封晉陽侯。染病之後,依舊令孫權非常忌憚。黃初三年(222年),張遼抱病擊破吳將呂範。同年,病逝於江都,諡曰剛侯。張遼為歷代所推崇,成為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

古今六十四名將 張遼

人物生平

顛沛奔波

張遼出生於幷州雁門郡馬邑縣,其家鄉位於漢朝的北方邊陲,人習戎馬,畜牧於野。張遼本是聶壹(馬邑之謀的發起者)的後人,其家族為了避怨而改為張姓。

張遼出生時,塞外的胡人已經在檀石槐的統治下而變得非常強盛。因此,張遼所在的雁門郡經常遭到胡人的殺掠洗劫。熹平六年(177年),雁門郡的軍民曾與一些匈奴人聯合反攻檀石槐,卻大敗而還,死傷慘重。張遼自幼就經歷了大量的邊塞戰亂,少年時便成為雁門郡的郡吏。

中平五年(188年)三月,幷州刺史張懿在抵禦胡人的進攻時,戰敗被殺。

繼任為幷州刺史的丁原因為張遼武力過人,召其為從事,命他帶兵趕赴京城,去接受大將軍何進的領導。大將軍何進又派遣張遼前往河北募兵。張遼在河北共募得千餘人,然後,返還京城向何進覆命。何進被宦官所殺。憤怒的將士們攻殺宦官。倖存的宦官劫持漢少帝。最終,董卓立下了救駕的大功,回京後,便掌握朝中大權。由於何進已死,張遼作為大將軍何進的直屬部下之一,便統兵從屬於董卓。後來,董卓敗亡。張遼統兵從屬於呂布,遷任騎都尉。張遼雖然“以兵屬呂布”,但他以北地太守或魯相名義,在呂布軍中仍保持相對的獨立地位。

不久,李傕、郭汜、樊稠等人攻打長安,擊敗呂布。北地太守張遼(北地位於涼州,在呂布向東逃亡之前,張遼就已經被朝廷授予此職)跟從呂布向東奔逃,漂泊輾轉於關中、荊州、豫州、司州、幷州、冀州、兗州,在兗州鏖戰曹操之後,又前往徐州。

建安二年(197年),張遼任職為魯國的國相,時年二十八歲。

建安三年(198年),呂布派遣張遼與高順等人擊敗了夏侯惇,隨後又攻破了劉備據守的沛城。

建安三年十二月癸酉(199年2月7日),呂布的嫡系將領侯成、宋憲、魏續三人綁縛陳宮並率部投降曹操。然後,曹操急攻呂布。再然後,呂布也向曹操投降。在曹操於下邳城打敗呂布後,張遼率領自己的軍隊歸降曹操。曹操將張遼拜為中郎將,並賜爵關內侯。而張遼的魯國國相的職務則由畢諶來接替。

建安五年(200年),袁紹派顏良襲擊白馬,曹操命張遼與關羽為前鋒去救援白馬,擊破袁軍。數有戰功,遷裨將軍。等到曹操擊敗袁紹的主力部隊後,另派張遼平定魯國諸縣。

勸降昌豨

建安六年(201年),張遼與夏侯淵同圍昌豨於東海郡,歷經數月,糧秣將盡,眾人商議都認為應該引軍而還。但張遼審時度勢,認為昌豨有投降的想法,於是向夏侯淵說:“這些天以來,每當我巡視圍城的軍情時,昌豨就兩眼盯著我看。而且,他的士兵所發射的箭日益稀少,此種跡象必定是因為昌豨心懷猶豫,所以才沒有力戰。我希望能挑試一下他,並與之洽談,倘若可以成功誘使昌豨投降,豈不是更好嗎?”

於是,張遼派遣使者向昌豨傳話:“曹公有命令,讓張遼來對你傳達。”昌豨果然走下來與張遼對話。張遼便說:“曹公神智武勇,正在用他的仁德感化四方各派的勢力,先歸附的可以受大賞。”於是昌豨便答應投降。張遼知其肯降,於是隻身上三公山,入昌豨家中,並拜候其家人。昌豨見張遼如此坦誠相對,心中歡喜,便隨之往見曹操。

曹操先遣昌豨返還東海郡,隨後責備張遼道:“隻身赴敵巢穴,這不是大將所為。”張遼拜謝了曹操的關懷,並回答道:“憑著明公達於四海的威信,我拿著聖旨,昌豨必然不敢害我,所以我才敢去。”

通過張遼的成功勸降,東海郡在此後保持了長達5年的平靜。

從攻袁氏

建安七年(202年),張遼從討袁譚、袁尚於黎陽時,累有功勞,行中堅將軍。

建安八年(203年),曹操攻袁尚於鄴城,袁尚堅壁守壘,曹軍久攻不下。因此曹操採納郭嘉之計讓二袁自行內鬥而先還許都,同時令張遼與樂進攻拔陰安,把當地百姓遷移到黃河以南。

建安九年(204年),張遼再次隨曹操攻打鄴城,這次終於攻破鄴城,張遼奉命別巡趙國、常山,招降了緣山一帶的賊眾及黑山孫輕等。此後,再度隨曹操攻擊袁譚。

建安十年(205年),袁譚敗亡後,張遼受命安撫海濱一帶,徵破遼東軍閥公孫度所置的營州刺史柳毅。又與長廣太守何夔合兵平定了矣平的從錢等人。曹操上表漢獻帝,稱張遼、于禁、樂進說:“武力強大,計謀周全,品性忠正,操守高潔,每次征戰,身先士卒,勇猛頑強,無堅不摧;親自擂動戰鼓,忘了疲倦。他們單獨領兵征討,統率全軍,撫慰將士,紀律嚴明,秋毫無犯;臨敵決策,沒有失誤。論功記職,應該給予顯要榮寵。”收復東萊諸縣後的張遼引軍還鄴城,曹操親自出城迎接,邀請他同乘一輛車,任命他為蕩寇將軍。

建安十一年(206年),張遼率軍攻打荊州,平定江夏諸縣,在臨潁縣屯兵,受封為都亭侯。

大破烏桓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要征討在柳城的袁尚、袁熙與烏桓。張遼進諫:“許都,是天子所在的地方。現今,天子就在許都,曹公北征甚遠,若劉表派遣劉備攻擊許都,佔據它而號令四方,您的形勢將會大去。”曹操推測劉表必不能任用劉備,於是,大軍出征。

八月,曹操帶領先鋒部隊登上白狼山,突然與敵兵遭遇。敵人的數量很多。當時,曹操軍隊的主力重兵還在後方,尚未到達前線,而曹操身邊只有少量的軍隊。曹軍將士們希望等待後續部隊,並對當前的危險局面都感到恐懼。

在“左右皆懼”的曹軍氛圍中,張遼力排眾議,反對畏敵不前,極力勸說曹操應當趁著胡虜的陣勢不整,立刻進行交戰,而不是等待後援。張遼勸戰時的語言、神態皆是壯氣奮發。曹操十分欣賞張遼的雄壯鬥志,又看見烏桓的軍隊尚未排好戰鬥陣形,於是,採納了張遼的建議。曹操親自將自己所持的麾,授予給張遼暫用,下令由張遼指揮先鋒部隊出戰。張遼率軍突擊,大破烏桓軍隊,並臨陣斬殺了以“驍武”著稱的烏桓單于蹋頓。(由於張遼被臨時授予了曹操的所持麾,根據《魏武軍令》,“麾前則前,麾後則後,麾左則左,麾右則右。不聞令而擅前後左右者斬。”張遼暫時代表曹操指揮,因此,白狼山之戰的全部參戰將領都要受張遼的指揮。也因此,《三國志·武帝紀》關於白狼山戰場的記載,只寫張遼,沒必要寫其他從徵將領,也沒必要寫“等”字。)此役,雖然敵眾我寡、左右皆懼,並且,“蹋頓又驍武,邊長老皆比之冒頓”,但是,張遼極力主張迅速進攻,終於,其疾如風,虜眾大崩,胡、漢降者二十餘萬。

智平叛亂

建安十三年(208年),當時,荊州尚未安定,人心尚未歸附。曹操新組建了許多軍隊。張遼率領其中一支新組建的軍隊,屯駐於長社。軍隊臨出發之際,軍中忽有謀反者起事騷動,半夜驚亂起火,全軍盡受其擾。此時,張遼經過審時度勢,對左右說:“不可亂動。這一定不會是全營盡反,必然是引起叛變之人,想藉此惑亂他人而已。”於是,張遼傳令軍中,只要不是反亂者就安坐勿動。而張遼則帶領親兵數十人,守立於陣中。不久情況穩定下來,軍中隨即擒獲首謀者,並將其殺除,動亂亦告平定。張遼此舉,被《通典》評價為:“張遼審計,立擒賊首,亦同料敵之義”。

赤壁之戰時,曹操徙趙儼為都督護軍,督護于禁、張遼、張郃、朱靈、李典、路招、馮楷七軍。

古今六十四名將 張遼

勇者得前

建安十四年(209年),廬江豪強陳蘭、梅成(陳蘭等人曾聚集數萬兵馬)佔據氐等六縣作叛,曹操於是遣于禁、臧霸等討伐梅成,又命張遼督領張郃、牛蓋等討伐陳蘭。當時,于禁的軍隊率先到達,梅成詐降於禁。于禁中計,輕率地回軍。梅成旋即復叛,帶其軍眾往投陳蘭,二人又率眾轉入灊山自守,佔據了地利。灊山(今為安徽省潛山縣)中有天柱山,高峻約有二十餘裡,道路險狹,陳蘭等眾避於其上,山下進軍難通。張遼意欲登山進兵,諸將皆說:“此山道路險惡,我軍兵少,很難可以深入用兵。”張遼卻說:“此所謂一與一,勇者得前耳(只有勇者可以前進)。”於是進至山下安營,起兵上山攻擊,終於斬下陳蘭、梅成首級,盡虜其眾。曹操論諸將功勞,說:“登上天柱山,踏過險峻,成功討取陳蘭、梅成,都是蕩寇將軍張遼的功勞。”於是增其邑,假節。

守衛合肥

建安十八年(213年),與臧霸同為徵濡須口的前鋒,後攻破孫權江西營,擒獲孫權都督公孫陽。

建安十九年(214年)五月,孫權親征皖城,張遼從合肥向皖城馳援,在增援途中得知皖城失守。於是,張遼在硤石的南面迅速築起了一座堡壘,作為合肥的前哨。

同年七月,曹操征伐孫權。同年十月,曹操無功而返,自合肥還。

曹操在離開合肥時,帶走了大批部隊欲作西征之用,給屯駐合肥的張遼與樂進、李典等將領只留下了七千餘人。張遼得知曹操有西征之意,認為合肥即將孤立無援,孫權必會趁機來攻,於是開鑿了藏舟浦,用來隱藏舟船。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率領重兵西征張魯,讓護軍薛悌送去一封信函,信函邊還寫明,要在有敵人來攻時再打開來看。

不久,東吳首領孫權率領十萬大軍進圍合肥,張遼與諸將打開信,信中說:“若孫權軍來到,張、李將軍出戰;樂將軍守護軍,不得與戰。”曹操只在信中明確了3位將領的分工,但是,完全沒有提及何時出城、何時撤退、出城人數、攻向哪裡、如何接應等具體措施,況且,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因此,合肥諸將們都充滿疑慮。在“諸將皆疑”的氛圍中,張遼審時度勢,根據曹操遠征漢中而合肥缺乏後援的現狀,做出了分析,提出在合肥城還沒有被孫權大軍完成合圍之前,率先出擊,“折其盛勢,以安眾心”,然後就可以守住城池。張遼此番分析消除了諸將的疑惑。李典也對張遼所說的話表示贊同。

於是,張遼在當夜募集敢於出城迎戰的精銳將士八百人,開剝牛支讓將士飽食,準備明日大戰。天色剛亮,張遼被甲持戟,親自先登直陷敵陣,撕裂了東吳軍隊的防線。在他率軍衝入東吳的中軍營壘之前,張遼就已經親自斬殺了數十名東吳士卒和兩名東吳將領。他一邊大聲呼喊著自己的名號,一邊登鋒陷陣,衝入東吳的中軍營壘。此後,張遼率軍繼續猛攻,一直衝殺到孫權的主帥旗之下。孫權見狀大驚,東吳眾將士也因驚慌失措而不知道該如何應付,於是,孫權等人逃跑到一座較高的山冢上,用長戟來自衛。張遼見敵方主帥退避,便叱喝孫權,挑釁他下來對戰。但孫權沒有輕舉妄動,隨後孫權發現張遼所率領的士兵非常少,於是聚攏東吳軍隊將張遼的部隊重重包圍。張遼在吳軍陣中左衝右突,終於打開包圍圈,率領部下們突圍。但在第一次突圍時,僅有數十人突出重圍。陣中仍然有沒出突圍出來的將士們向張遼大喊呼道:“將軍捨棄我們了嗎!”張遼在危難之際而不忘其眾,又殺入重圍,救出被圍困的眾人。孫權軍隊皆望風披靡,沒有人敢抵擋張遼。從早晨戰至日中,吳軍銳氣為張遼所奪。張遼還城修業進行守備,眾心於是安定下來,李典、樂進等合肥諸將們都對張遼表示歎服。(注意事項1:根據“遼被甲持戟,先登陷陳,殺數十人,斬二將,大呼自名,衝壘入,至權麾下”的語言順序,“被甲持戟,先登陷陳”是張遼的單人動作,“大呼自名”也是張遼的單人動作,因此,夾在兩者中間的“殺數十人,斬二將”也必然是張遼的單人動作。並且,“殺數十人,斬二將”是張遼在“衝壘入”之前的單人斬殺數據,並不包括“衝壘入”之後的單人斬殺數據。)(注意事項2:東吳猛將陳武每逢作戰皆是所向無前,但是卻戰死於此次戰役。但是,對於陳武戰死的時間,史學界歷來都沒有定論:可能發生在張遼800人衝陣;也可能發生在張遼追擊東吳。根據《甘寧傳》有“唯”無“等”,陳武的陣亡地點是在遠離津北的地方。詳見下文的“城外組”、“非津北組”、“後期津北組”、“後期津南組”。)

此前,張遼親自提出“折其盛勢,以安眾心”的作戰方略,至此,完全實現目標。戰果描述分別是:敵方的“吳人奪氣”、己方的“眾心乃安”。此外,《武帝紀》的“孫權圍合肥,張遼、李典擊破之”、《張遼傳》的“權人馬皆披靡,無敢當者。自旦戰至日中,吳人奪氣”、《魏書》的“孫權率十萬眾圍合肥,遼募其敢死者八百人,登鋒陷陣,大破之”、《魏略》的“張遼為孫權所圍,遼潰圍出,復入,權眾破走”都表明張遼800人是破敵之後的獲勝而歸。

在張遼800將士成功以少勝多之後,合肥城內因為軍心穩定而守則必固。反觀孫權的軍隊則“吳人奪氣”,喪失了鬥志。孫權雖然首戰失敗,但在收攏敗兵之後,仍然憑藉著明顯的兵力優勢,繼續圍攻合肥十餘日。然而,孫權軍隊因為士氣低落,始終攻不下來,於是退兵。張遼率領諸軍乘勢追擊,幾乎再次捉住孫權(“幾復獲權”的“復”,表示再次)。同時,張遼又統籌了戰局,準確預估了孫權的逃生路線,並分兵繞過東吳軍隊進行毀橋。而孫權與甘寧蹴馬趨津,又有谷利鞭馬助勢,才得以躍過斷橋,死裡逃生。張遼因為不知道孫權的相貌而錯失了活捉孫權的機會。曹操聞此,對張遼的表現大加讚許,並拜張遼為徵東將軍。

當時,曹魏軍隊的主力遠在漢中,而曹魏江淮一帶的兵力則非常空虛,無法派遣援兵。正是所謂的:“公遠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因此,曹操非常看重張遼在此戰中立下重大功勞,史載“太祖大壯遼”,“大壯”兩字在《三國志》裡僅用過兩次,分別是在《張遼傳》、《徐盛傳》,可見分量之重。

張遼在此次戰役中,前後共發起兩次進攻,皆大勝東吳。雖然,孫權本人在這兩次突襲中,分別以“走登高冢”、“蹴馬趨津”的方式逃離危險,但是,東吳軍隊卻遭受了重創。

此役震驚東吳,以致於在東吳一方的記載中,計《三國志·吳書》連裴注中,述及此次戰役的列傳多達9篇。在這些記錄中,城外組有1篇、非津北組有2篇、後期津北組有5篇、後期津南組有1篇。這4組描述的各自特點如下:

城外組包括徐盛、賀齊,《賀齊傳》的“城中出戰”確定了地點為城外,城外組因為無“徹”無“還”而無法確定時間;

非津北組包括陳武、宋謙、徐盛、潘璋,所處地點只有“合肥”,《甘寧傳》的有“唯”無“等”將陳武、宋謙、徐盛、潘璋4人完全排除在“津北”之外,非津北組因為無“徹”無“還”而無法確定時間(徐盛的被創、披走,不一定是在同一天);

後期津北組包括孫權、呂蒙、蔣欽、淩統、甘寧,所處地點在“津北”,有“徹”字確定時間是在合肥之戰的後期(他們無法擋住張遼,但且戰且退,延緩了張遼的進攻速度);

後期津南組只有賀齊,已退至“津南”,有“還”字確定時間是在合肥之戰的後期(賀齊可能在戰役後期只是接應而並未參戰,也可能是在戰役後期從城外敗退到津南來接應)。

時間的疑點主要在於:城外組、非津北組。所以,吳書的描述可能有以下3種的情況:

第1種可能情況,如果,城外組、非津北組都是戰役前期的描述。那麼說明:在戰役前期(張遼800人衝陣),陳武在城外被殺,宋謙部、徐盛部在城外潰退,徐盛本人受傷並掉落長矛。賀齊拾到徐盛的長矛。潘璋殺逃兵遏制潰退。但最終還是“吳人奪氣"。在戰役後期(張遼追擊東吳),早已“吳人奪氣”的東吳主力紛紛“兵皆就路”。張遼直接攻向了津北,同時分兵去毀橋。權與甘寧蹴馬趨津,谷利著鞭,淩統被鎧落水。後期並未參戰的賀齊,到津南接應孫權。

第2種可能情況,如果,城外組、非津北組都是戰役後期的描述。那麼說明:在戰役後期(張遼追擊東吳),陳武在城外被殺,宋謙部、徐盛部在城外潰退,徐盛本人受傷並掉落長矛。潘璋殺逃兵遏制潰退。後來,城外的吳軍還是敗退了。在城外的吳軍敗退後,張遼又攻向了津北,同時分兵去毀橋。權與甘寧蹴馬趨津,谷利著鞭,淩統被鎧落水。賀齊從城外敗退,又到津南接應孫權。

第3種可能情況,如果,城外組是戰役前期的描述,非津北組是戰役後期的描述。那麼說明:在戰役前期(張遼800人衝陣),徐盛本人在城外受傷並掉落長矛。在戰役後期(張遼追擊東吳),陳武在遠離津北的地方被殺,第2次面對張遼的徐盛部隊因為主將徐盛早已負傷而在遠離津北的地方潰退,宋謙部也同樣潰退。潘璋殺逃兵遏制潰退。後來,這批遠離津北的吳軍還是敗退了。在他們敗退後,張遼又攻向了津北,同時分兵去毀橋。權與甘寧蹴馬趨津,谷利著鞭,淩統被鎧落水。後期並未參戰的賀齊,到津南接應孫權。

雖然,孫權是一位善於納諫的君主,並且有呂蒙、甘寧、淩統、蔣欽、陳武、宋謙、徐盛、潘璋、賀齊等許多將領一起出徵。但是,在遭遇張遼的兩次突襲之前,東吳將領們並未做出任何在戰敗之前的預先提示(例如,張郃提示袁紹,李典提示夏侯惇,蔣濟提示曹仁,聶友提示諸葛恪,張翼提示姜維),說明張遼觀察到的作戰機遇,是東吳諸將們都沒有觀察到的。

在戰役前期(張遼800人衝陣),已經突出重圍的張遼又回身去拔出餘眾,體現了甘苦與共的道德信念。在戰役後期(張遼追擊東吳),正在猛攻敵軍的張遼又分兵去毀橋,體現了統籌兼顧的指揮藝術。

《武帝紀》、《樂進傳》都沒有樂進在合肥之戰的貢獻記載。《李典傳》中李典對張遼所說的“顧君計何如”表明了張遼制定決策。在不計列傳傳主的影響時,《武帝紀》、《溫恢傳》、《樂進傳》、《李典傳》的江淮地區軍務都是張遼名列在樂進、李典之前。而《吳書》在合肥之戰的所有列傳更是隻記錄張遼,卻無樂進、李典。這些史書記載都體現了張遼在合肥的主導作用。

此役之後,若江東小兒啼哭不止,其父母只要嚇唬說:“張遼來了,張遼來了!”孩童就不敢再哭泣了。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再徵孫權。到合肥後,曹操循行視察昔日張遼作戰的地方,讚歎良久。於是,給張遼增兵(史書惜字如金,“乃增遼兵”意味著張遼的兵力在216年顯著增加),多留諸軍,徙屯居巢。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操攻濡須口,孫權請降,留夏侯惇、曹仁、張遼等屯居巢。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圍曹仁於樊城,適時孫權稱藩於魏,為了讓孫權安心攻打荊州,於是曹操召張遼及諸軍悉數回救曹仁。張遼素來知曉曹操的用意,雖然他收到詔令較晚,但向樊城的進軍速度卻很快。而張遼尚未到達,徐晃就已經打敗關羽。張遼便與曹操會師摩陂,曹操乘車出來慰勞他,並派他屯於陳郡。

轉官晉爵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曹丕即位魏王,張遼從徵東將軍平級轉任為前將軍,又分封其兄張汛(或作“張泛”)及一子列侯。同時,賜給張遼的帛多達千匹,谷多達萬斛。

不久孫權再叛變,張遼還屯合肥,並進爵都鄉侯。曹丕賜輿車予其母以示榮寵,並派兵馬送其家人到他駐軍的地方,又預先在當地告示張遼家人將要到臨,命令所有守軍出迎,眾軍士將吏都列隊出候拜迎張遼家人,看見此景的人均認為這是十分榮耀的事。

同年,曹丕稱帝,再封張遼為晉陽侯,增邑千戶,並前二千六百戶。

黃初二年(221年),張遼到洛陽皇宮朝拜,曹丕便引張遼會晤於建始殿,親問其昔日破吳時的情狀。張遼述說過後,曹丕向左右嘆息道:“簡直是古代的召虎啊。(召虎,即召穆公,是與方叔、尹吉甫、南仲等齊名的西周大將。他曾平定淮夷,所以被曹丕借作比喻。)”於是,曹丕下令為張遼建造屋舍,替其母興建殿室,當年跟從張遼突破吳軍陣線、直衝孫權帥旗而臨時應募的一眾步卒,都被封虎賁。

病逝江都

黃初三年(222年),孫權再次向曹魏稱臣。張遼奉命還屯雍丘,卻在此得病。曹丕遣侍中劉曄帶著太醫審視其疾,並令虎賁衛士們往來傳達張遼病況,為張遼問病的使者經常在路上互相遇見。樑章巨《三國志旁證》中提到“漢三公病,遣中黃門問病。魏、晉則黃門郎,尤重者或侍中。(張)遼位未至公,而遣侍中,蓋寵之也。”可見曹丕如何重視張遼。

張遼之疾久未痊癒,曹丕命人把他接到自己的行營,自己則車駕親臨,握著他的手,賜給他御衣,太官每天來送御膳。病情稍有好轉後,張遼便返回其屯軍之所駐軍,忠於職守。

正當其時,孫權再次背叛曹魏,曹丕派張遼乘舟,與曹休到海陵臨江駐防。此時,雖然張遼受到曹休(曹丕的族兄)的督領,但孫權得知張遼至此,甚為忌憚,敕令諸將道:“張遼雖然抱病,但仍是勇不可當的,千萬要謹慎在意!”同年,張遼與王凌等人進軍至廣陵。一天夜裡,呂範等人的東吳水軍漂至北岸。張遼與王凌等人出戰,大破吳將呂範等人,並繳獲了大量舟船。但張遼的病情卻也日漸嚴重,最後終於在江都逝世,一代名將就此隕落。曹丕為之流涕,諡曰剛侯。其子張虎嗣任其爵。

黃初六年(225年),曹丕追念張遼、李典在合肥之功,詔曰:“合肥一役中,張遼、李典僅以步卒八百人,破賊十萬之眾,自古用兵,未見如此。他們使賊眾至今仍氣為之所奪,真可謂國之爪牙。現分封張遼、李典的家族各增邑百戶,對他們兩人各自的一個兒子賜爵為關內侯。”

正始四年(243年),張遼得享從祀於曹操廟庭。

歷任官職:郡吏,騎都尉,北地太守,魯相,中郎將,裨將軍,行中堅將軍,蕩寇將軍,徵東將軍,前將軍。

人物評價

曹操:武力既弘,計略周備,質忠性一,守執節義,每臨戰攻,常為督率,奮強突固,無堅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別徵,統御師旅,撫眾則和,奉令無犯,當敵制決,靡有遺失。論功紀用,宜各顯寵。

曹丕:此亦古之召虎也。

孫盛:以致命之兵,擊貪墯之卒,其勢必勝;勝而後守,守則必固。

孫權:張遼雖病,不可當也,慎之!

《魏略》:張遼為孫權所圍,遼潰圍出,復入,權眾破走,由是威震江東。兒啼不肯止者,其父母以遼恐之。

陳壽: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

溫恢:遼等素知王意,後召前至。

杜佑:張遼審計,立擒賊首,亦同料敵之義。

張仲宣:張遼運籌之方,可以歸之於先軌;關羽搴旗之效,可以論之於後塵。

《全唐文》:張文遠身先士卒,果立殊功。

《舊五代史·列傳五·李存孝傳》:(李)存孝每臨大敵,被重鎧橐弓坐槊,僕人以二騎從,陣中易騎,輕捷如飛,獨舞鐵楇,挺身陷陣,萬人辟易,蓋古張遼、甘寧之比也。

《智證傳》:魏將張遼,唐將王彥章皆有威名。當時小兒啼不止。其母呼兩人者名。而兒啼止。”

張預:“設若奮寡以擊眾,驅弱以敵強,又不選驍勇之士使為先鋒,兵必敗北也。凡戰,必用精銳為前鋒者,一則壯吾志,一則挫敵威也。故《尉繚子》曰:‘武士不選,則眾不強。’曹公以張遼為先鋒而敗鮮卑,謝玄以劉牢之領精銳而拒苻堅,是也。

《十七史百將傳》:“孫子曰:‘以利動之。’遼諭以先附受賞,而昌果降。又曰:‘以靜待譁。’遼安坐中陣而定軍中之亂。又曰:‘三軍可奪氣。’遼折權盛勢,以奪吳人之氣是也。”

王文鬱:賊眾我寡,正當折其鋒以安眾心,然後可守,此張遼所以破合肥也。

蘇籀:錯捐金帶子輿臺,李典張遼安在哉。濟溺我應知大略,摧鋒人自得高才。

洪邁:張遼走孫權於合肥,郭淮拒蜀軍於陽平,徐晃卻關羽於樊,皆以少制眾,分方面憂。

葉適:孫權十萬攻合肥,守者七千。旁無近援,固已不自保。而遼乃募士八百,擊其未合,以至尾追,幾獲大丑。非操之智,無以使張遼;非遼之勇,而明亦不能自任。勝負成敗,蓋誠以人,不在眾寡。士常如此,則立於積衰甘弱之地,為預怯莫前之說,以自附於明哲者,可察矣。

陳元靚:天造草昧,君子經綸。篤生晉侯,為魏元臣。千載嘉會,一代偉人。風雲千載,孰繼後塵。

郝經:張遼、徐晃諸將壯猛有謀,亦關張之亞匹;然失身於操,終為勇而無義。

朱元璋:王保保以鐵騎勁兵,虎踞中原,其志殆不在曹操下,使有謀臣如攸、彧,猛將如遼、郃,予兩人能高枕無憂乎。

羅貫中:諕殺江南眾小兒,張遼名字透深閨。才聞乳母低聲說,夜靜更闌不敢啼。

黃道周:魏圍昌豨,糧盡欲歸。遼請少緩,當中有機。屢視以目,發矢又稀。似可挑誘,因示德威。先附大賞,豨降不違。軍中忽亂,絕不驚疑。不反安坐,反者自知。有頃有定,首謀殺之。魏恐賊至,封教相遺。賊來開教,教意頗微。唯遼有識,力戰破圍。孫權敗走,安守合肥。為將若此,方稱出奇。

袁枚:然而公始則霽雲斷指,繼乃公孫洞胸。小白未僵,大黃猶射。又典韋臨危之戟,橫貫數人。衝張遼已出之圍,再呼殘卒。淺色黃衫,蓋棺之衣早備。玄緌新篋,歸元之面如生。可以謂之勇矣,可以謂之烈矣。

毛宗崗:張遼之守合淝,其真大將之才乎!大將之才三:既勝而能懼,是其慎也;聞變而不亂,是其定也;乘機以誘敵,是其謀也。宜其為關公之器重歟!惟大將不懼大將,亦惟大將能知大將。

趙翼:其以少擊眾,戰功最著者,如合肥之戰,張遼李典以步卒八百,破孫權兵十萬。

曾國藩:孫仲謀之攻合肥,受創於張遼;諸葛武侯之攻陳倉,受創於郝昭;皆初氣過銳,漸就衰竭之故。

鄭觀應:古之所謂將才者,曰儒將、曰大將、曰才將、曰戰將。英布、王霸、張遼、劉牢之、曹景宗、高敖曹、周德威、擴廓貼木兒等,戰將也。

王歆:曹魏多名將,而張遼為第一。從徵柳城,格斬蹋頓;並鎮合肥,突權麾下。以八百破十萬眾,賁育不過其勇也。合肥之戰,勝不僥倖,乃得‘急’、‘裂’二字。急者,料敵於先,乘敵不備,破敵未合。權以重兵來犯,以為當者披靡,城守皆深溝高壘,不敢出應,是以惰將統驕卒。逆而擊之,安得不破?裂者,募敢死士,以寡凌眾,以強踐弱,前指渠魁,立奪三軍氣也。設權杖槊當道,被矢不退,小大之勢在,則遼必無功矣。不體天,不察地,不知我,不料敵,是權在合肥之謂也。遼既破賊,長屯居巢,以懾吳人,是魏武之能用人也。世多名將,鮮能終始,時移勢易,勝負難以逆料。而‘張遼雖病,不可當也’語,是真畏敵也。遼能全功,或端賴權之功耶?一笑。

梅公毅:為將之道,膽欲大而心欲細;膽大則勇,心細則智,所以能戰勝攻取,即有不利,亦不至一敗塗地。三國時將材,可當此者,魏之張遼,漢之趙雲而已。

韓兆琦:不僅智勇雙全,而且為人忠厚坦誠。在曹魏武將群中,是一個堂堂正正的人格典範。

軼事典故

張遼止啼

在公元215年的合肥之戰,雖然孫權帶領十萬大軍,以及呂蒙、甘寧、陳武、徐盛、宋謙、潘璋、賀齊、淩統、蔣欽等眾多的東吳名將一起進攻合肥。但是,張遼率領800人衝陣東吳十萬大軍,使得孫權以“走登高冢”的方式逃命,張遼突出重圍之後,為了救援那些身陷重圍的將士們而再次衝進入東吳十萬大軍。猛將眾多的東吳軍隊都無法擋住張遼,最終,被張遼擊破而敗走。從此,張遼威震江東。每當江東地區的小孩們啼哭不止,小孩們的父母就會說“張遼來了”來嚇唬小孩們。唐朝李翰所作的《蒙求》收錄了“張遼止啼”的典故。該典故也被《太平御覽》收錄3篇(卷二百七十九;卷四百三十四;卷四百八十八)。而在日本,民間至今仍然流傳著“遼來來(遼來々)”的俗語,該俗語正是來源於“張遼止啼”。

"

張遼(169-222年),字文遠,雁門馬邑(今山西朔州市)人。漢末三國時期曹魏名將。馬邑之謀發起者聶壹的後人。

起初,擔任雁門郡吏。又先後跟隨丁原、何進、董卓、呂布,恪盡職守,歷盡坎坷。呂布敗亡後,張遼歸屬曹操。曾洞察人心而勸降昌豨。攻袁氏而轉戰河北。在白狼山之戰率領先鋒大破烏桓並斬殺烏桓單于蹋頓。驅逐遼東大將柳毅。以靜制動平定新軍叛亂。勇登天柱山擊滅陳蘭、梅成。此後,長期鎮守合肥。

建安二十年(215年),合肥之戰,張遼率領八百將士衝擊東吳十萬大軍,一直衝殺到孫權的主帥旗下,令東吳軍隊披靡潰敗、聞風喪膽。又率領追兵,大破孫權、淩統、甘寧等人,差點活捉孫權。經此一役,張遼威震江東。“張遼止啼”成為流傳千古的典故。

黃初元年(220年),張遼進封晉陽侯。染病之後,依舊令孫權非常忌憚。黃初三年(222年),張遼抱病擊破吳將呂範。同年,病逝於江都,諡曰剛侯。張遼為歷代所推崇,成為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

古今六十四名將 張遼

人物生平

顛沛奔波

張遼出生於幷州雁門郡馬邑縣,其家鄉位於漢朝的北方邊陲,人習戎馬,畜牧於野。張遼本是聶壹(馬邑之謀的發起者)的後人,其家族為了避怨而改為張姓。

張遼出生時,塞外的胡人已經在檀石槐的統治下而變得非常強盛。因此,張遼所在的雁門郡經常遭到胡人的殺掠洗劫。熹平六年(177年),雁門郡的軍民曾與一些匈奴人聯合反攻檀石槐,卻大敗而還,死傷慘重。張遼自幼就經歷了大量的邊塞戰亂,少年時便成為雁門郡的郡吏。

中平五年(188年)三月,幷州刺史張懿在抵禦胡人的進攻時,戰敗被殺。

繼任為幷州刺史的丁原因為張遼武力過人,召其為從事,命他帶兵趕赴京城,去接受大將軍何進的領導。大將軍何進又派遣張遼前往河北募兵。張遼在河北共募得千餘人,然後,返還京城向何進覆命。何進被宦官所殺。憤怒的將士們攻殺宦官。倖存的宦官劫持漢少帝。最終,董卓立下了救駕的大功,回京後,便掌握朝中大權。由於何進已死,張遼作為大將軍何進的直屬部下之一,便統兵從屬於董卓。後來,董卓敗亡。張遼統兵從屬於呂布,遷任騎都尉。張遼雖然“以兵屬呂布”,但他以北地太守或魯相名義,在呂布軍中仍保持相對的獨立地位。

不久,李傕、郭汜、樊稠等人攻打長安,擊敗呂布。北地太守張遼(北地位於涼州,在呂布向東逃亡之前,張遼就已經被朝廷授予此職)跟從呂布向東奔逃,漂泊輾轉於關中、荊州、豫州、司州、幷州、冀州、兗州,在兗州鏖戰曹操之後,又前往徐州。

建安二年(197年),張遼任職為魯國的國相,時年二十八歲。

建安三年(198年),呂布派遣張遼與高順等人擊敗了夏侯惇,隨後又攻破了劉備據守的沛城。

建安三年十二月癸酉(199年2月7日),呂布的嫡系將領侯成、宋憲、魏續三人綁縛陳宮並率部投降曹操。然後,曹操急攻呂布。再然後,呂布也向曹操投降。在曹操於下邳城打敗呂布後,張遼率領自己的軍隊歸降曹操。曹操將張遼拜為中郎將,並賜爵關內侯。而張遼的魯國國相的職務則由畢諶來接替。

建安五年(200年),袁紹派顏良襲擊白馬,曹操命張遼與關羽為前鋒去救援白馬,擊破袁軍。數有戰功,遷裨將軍。等到曹操擊敗袁紹的主力部隊後,另派張遼平定魯國諸縣。

勸降昌豨

建安六年(201年),張遼與夏侯淵同圍昌豨於東海郡,歷經數月,糧秣將盡,眾人商議都認為應該引軍而還。但張遼審時度勢,認為昌豨有投降的想法,於是向夏侯淵說:“這些天以來,每當我巡視圍城的軍情時,昌豨就兩眼盯著我看。而且,他的士兵所發射的箭日益稀少,此種跡象必定是因為昌豨心懷猶豫,所以才沒有力戰。我希望能挑試一下他,並與之洽談,倘若可以成功誘使昌豨投降,豈不是更好嗎?”

於是,張遼派遣使者向昌豨傳話:“曹公有命令,讓張遼來對你傳達。”昌豨果然走下來與張遼對話。張遼便說:“曹公神智武勇,正在用他的仁德感化四方各派的勢力,先歸附的可以受大賞。”於是昌豨便答應投降。張遼知其肯降,於是隻身上三公山,入昌豨家中,並拜候其家人。昌豨見張遼如此坦誠相對,心中歡喜,便隨之往見曹操。

曹操先遣昌豨返還東海郡,隨後責備張遼道:“隻身赴敵巢穴,這不是大將所為。”張遼拜謝了曹操的關懷,並回答道:“憑著明公達於四海的威信,我拿著聖旨,昌豨必然不敢害我,所以我才敢去。”

通過張遼的成功勸降,東海郡在此後保持了長達5年的平靜。

從攻袁氏

建安七年(202年),張遼從討袁譚、袁尚於黎陽時,累有功勞,行中堅將軍。

建安八年(203年),曹操攻袁尚於鄴城,袁尚堅壁守壘,曹軍久攻不下。因此曹操採納郭嘉之計讓二袁自行內鬥而先還許都,同時令張遼與樂進攻拔陰安,把當地百姓遷移到黃河以南。

建安九年(204年),張遼再次隨曹操攻打鄴城,這次終於攻破鄴城,張遼奉命別巡趙國、常山,招降了緣山一帶的賊眾及黑山孫輕等。此後,再度隨曹操攻擊袁譚。

建安十年(205年),袁譚敗亡後,張遼受命安撫海濱一帶,徵破遼東軍閥公孫度所置的營州刺史柳毅。又與長廣太守何夔合兵平定了矣平的從錢等人。曹操上表漢獻帝,稱張遼、于禁、樂進說:“武力強大,計謀周全,品性忠正,操守高潔,每次征戰,身先士卒,勇猛頑強,無堅不摧;親自擂動戰鼓,忘了疲倦。他們單獨領兵征討,統率全軍,撫慰將士,紀律嚴明,秋毫無犯;臨敵決策,沒有失誤。論功記職,應該給予顯要榮寵。”收復東萊諸縣後的張遼引軍還鄴城,曹操親自出城迎接,邀請他同乘一輛車,任命他為蕩寇將軍。

建安十一年(206年),張遼率軍攻打荊州,平定江夏諸縣,在臨潁縣屯兵,受封為都亭侯。

大破烏桓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要征討在柳城的袁尚、袁熙與烏桓。張遼進諫:“許都,是天子所在的地方。現今,天子就在許都,曹公北征甚遠,若劉表派遣劉備攻擊許都,佔據它而號令四方,您的形勢將會大去。”曹操推測劉表必不能任用劉備,於是,大軍出征。

八月,曹操帶領先鋒部隊登上白狼山,突然與敵兵遭遇。敵人的數量很多。當時,曹操軍隊的主力重兵還在後方,尚未到達前線,而曹操身邊只有少量的軍隊。曹軍將士們希望等待後續部隊,並對當前的危險局面都感到恐懼。

在“左右皆懼”的曹軍氛圍中,張遼力排眾議,反對畏敵不前,極力勸說曹操應當趁著胡虜的陣勢不整,立刻進行交戰,而不是等待後援。張遼勸戰時的語言、神態皆是壯氣奮發。曹操十分欣賞張遼的雄壯鬥志,又看見烏桓的軍隊尚未排好戰鬥陣形,於是,採納了張遼的建議。曹操親自將自己所持的麾,授予給張遼暫用,下令由張遼指揮先鋒部隊出戰。張遼率軍突擊,大破烏桓軍隊,並臨陣斬殺了以“驍武”著稱的烏桓單于蹋頓。(由於張遼被臨時授予了曹操的所持麾,根據《魏武軍令》,“麾前則前,麾後則後,麾左則左,麾右則右。不聞令而擅前後左右者斬。”張遼暫時代表曹操指揮,因此,白狼山之戰的全部參戰將領都要受張遼的指揮。也因此,《三國志·武帝紀》關於白狼山戰場的記載,只寫張遼,沒必要寫其他從徵將領,也沒必要寫“等”字。)此役,雖然敵眾我寡、左右皆懼,並且,“蹋頓又驍武,邊長老皆比之冒頓”,但是,張遼極力主張迅速進攻,終於,其疾如風,虜眾大崩,胡、漢降者二十餘萬。

智平叛亂

建安十三年(208年),當時,荊州尚未安定,人心尚未歸附。曹操新組建了許多軍隊。張遼率領其中一支新組建的軍隊,屯駐於長社。軍隊臨出發之際,軍中忽有謀反者起事騷動,半夜驚亂起火,全軍盡受其擾。此時,張遼經過審時度勢,對左右說:“不可亂動。這一定不會是全營盡反,必然是引起叛變之人,想藉此惑亂他人而已。”於是,張遼傳令軍中,只要不是反亂者就安坐勿動。而張遼則帶領親兵數十人,守立於陣中。不久情況穩定下來,軍中隨即擒獲首謀者,並將其殺除,動亂亦告平定。張遼此舉,被《通典》評價為:“張遼審計,立擒賊首,亦同料敵之義”。

赤壁之戰時,曹操徙趙儼為都督護軍,督護于禁、張遼、張郃、朱靈、李典、路招、馮楷七軍。

古今六十四名將 張遼

勇者得前

建安十四年(209年),廬江豪強陳蘭、梅成(陳蘭等人曾聚集數萬兵馬)佔據氐等六縣作叛,曹操於是遣于禁、臧霸等討伐梅成,又命張遼督領張郃、牛蓋等討伐陳蘭。當時,于禁的軍隊率先到達,梅成詐降於禁。于禁中計,輕率地回軍。梅成旋即復叛,帶其軍眾往投陳蘭,二人又率眾轉入灊山自守,佔據了地利。灊山(今為安徽省潛山縣)中有天柱山,高峻約有二十餘裡,道路險狹,陳蘭等眾避於其上,山下進軍難通。張遼意欲登山進兵,諸將皆說:“此山道路險惡,我軍兵少,很難可以深入用兵。”張遼卻說:“此所謂一與一,勇者得前耳(只有勇者可以前進)。”於是進至山下安營,起兵上山攻擊,終於斬下陳蘭、梅成首級,盡虜其眾。曹操論諸將功勞,說:“登上天柱山,踏過險峻,成功討取陳蘭、梅成,都是蕩寇將軍張遼的功勞。”於是增其邑,假節。

守衛合肥

建安十八年(213年),與臧霸同為徵濡須口的前鋒,後攻破孫權江西營,擒獲孫權都督公孫陽。

建安十九年(214年)五月,孫權親征皖城,張遼從合肥向皖城馳援,在增援途中得知皖城失守。於是,張遼在硤石的南面迅速築起了一座堡壘,作為合肥的前哨。

同年七月,曹操征伐孫權。同年十月,曹操無功而返,自合肥還。

曹操在離開合肥時,帶走了大批部隊欲作西征之用,給屯駐合肥的張遼與樂進、李典等將領只留下了七千餘人。張遼得知曹操有西征之意,認為合肥即將孤立無援,孫權必會趁機來攻,於是開鑿了藏舟浦,用來隱藏舟船。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率領重兵西征張魯,讓護軍薛悌送去一封信函,信函邊還寫明,要在有敵人來攻時再打開來看。

不久,東吳首領孫權率領十萬大軍進圍合肥,張遼與諸將打開信,信中說:“若孫權軍來到,張、李將軍出戰;樂將軍守護軍,不得與戰。”曹操只在信中明確了3位將領的分工,但是,完全沒有提及何時出城、何時撤退、出城人數、攻向哪裡、如何接應等具體措施,況且,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因此,合肥諸將們都充滿疑慮。在“諸將皆疑”的氛圍中,張遼審時度勢,根據曹操遠征漢中而合肥缺乏後援的現狀,做出了分析,提出在合肥城還沒有被孫權大軍完成合圍之前,率先出擊,“折其盛勢,以安眾心”,然後就可以守住城池。張遼此番分析消除了諸將的疑惑。李典也對張遼所說的話表示贊同。

於是,張遼在當夜募集敢於出城迎戰的精銳將士八百人,開剝牛支讓將士飽食,準備明日大戰。天色剛亮,張遼被甲持戟,親自先登直陷敵陣,撕裂了東吳軍隊的防線。在他率軍衝入東吳的中軍營壘之前,張遼就已經親自斬殺了數十名東吳士卒和兩名東吳將領。他一邊大聲呼喊著自己的名號,一邊登鋒陷陣,衝入東吳的中軍營壘。此後,張遼率軍繼續猛攻,一直衝殺到孫權的主帥旗之下。孫權見狀大驚,東吳眾將士也因驚慌失措而不知道該如何應付,於是,孫權等人逃跑到一座較高的山冢上,用長戟來自衛。張遼見敵方主帥退避,便叱喝孫權,挑釁他下來對戰。但孫權沒有輕舉妄動,隨後孫權發現張遼所率領的士兵非常少,於是聚攏東吳軍隊將張遼的部隊重重包圍。張遼在吳軍陣中左衝右突,終於打開包圍圈,率領部下們突圍。但在第一次突圍時,僅有數十人突出重圍。陣中仍然有沒出突圍出來的將士們向張遼大喊呼道:“將軍捨棄我們了嗎!”張遼在危難之際而不忘其眾,又殺入重圍,救出被圍困的眾人。孫權軍隊皆望風披靡,沒有人敢抵擋張遼。從早晨戰至日中,吳軍銳氣為張遼所奪。張遼還城修業進行守備,眾心於是安定下來,李典、樂進等合肥諸將們都對張遼表示歎服。(注意事項1:根據“遼被甲持戟,先登陷陳,殺數十人,斬二將,大呼自名,衝壘入,至權麾下”的語言順序,“被甲持戟,先登陷陳”是張遼的單人動作,“大呼自名”也是張遼的單人動作,因此,夾在兩者中間的“殺數十人,斬二將”也必然是張遼的單人動作。並且,“殺數十人,斬二將”是張遼在“衝壘入”之前的單人斬殺數據,並不包括“衝壘入”之後的單人斬殺數據。)(注意事項2:東吳猛將陳武每逢作戰皆是所向無前,但是卻戰死於此次戰役。但是,對於陳武戰死的時間,史學界歷來都沒有定論:可能發生在張遼800人衝陣;也可能發生在張遼追擊東吳。根據《甘寧傳》有“唯”無“等”,陳武的陣亡地點是在遠離津北的地方。詳見下文的“城外組”、“非津北組”、“後期津北組”、“後期津南組”。)

此前,張遼親自提出“折其盛勢,以安眾心”的作戰方略,至此,完全實現目標。戰果描述分別是:敵方的“吳人奪氣”、己方的“眾心乃安”。此外,《武帝紀》的“孫權圍合肥,張遼、李典擊破之”、《張遼傳》的“權人馬皆披靡,無敢當者。自旦戰至日中,吳人奪氣”、《魏書》的“孫權率十萬眾圍合肥,遼募其敢死者八百人,登鋒陷陣,大破之”、《魏略》的“張遼為孫權所圍,遼潰圍出,復入,權眾破走”都表明張遼800人是破敵之後的獲勝而歸。

在張遼800將士成功以少勝多之後,合肥城內因為軍心穩定而守則必固。反觀孫權的軍隊則“吳人奪氣”,喪失了鬥志。孫權雖然首戰失敗,但在收攏敗兵之後,仍然憑藉著明顯的兵力優勢,繼續圍攻合肥十餘日。然而,孫權軍隊因為士氣低落,始終攻不下來,於是退兵。張遼率領諸軍乘勢追擊,幾乎再次捉住孫權(“幾復獲權”的“復”,表示再次)。同時,張遼又統籌了戰局,準確預估了孫權的逃生路線,並分兵繞過東吳軍隊進行毀橋。而孫權與甘寧蹴馬趨津,又有谷利鞭馬助勢,才得以躍過斷橋,死裡逃生。張遼因為不知道孫權的相貌而錯失了活捉孫權的機會。曹操聞此,對張遼的表現大加讚許,並拜張遼為徵東將軍。

當時,曹魏軍隊的主力遠在漢中,而曹魏江淮一帶的兵力則非常空虛,無法派遣援兵。正是所謂的:“公遠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因此,曹操非常看重張遼在此戰中立下重大功勞,史載“太祖大壯遼”,“大壯”兩字在《三國志》裡僅用過兩次,分別是在《張遼傳》、《徐盛傳》,可見分量之重。

張遼在此次戰役中,前後共發起兩次進攻,皆大勝東吳。雖然,孫權本人在這兩次突襲中,分別以“走登高冢”、“蹴馬趨津”的方式逃離危險,但是,東吳軍隊卻遭受了重創。

此役震驚東吳,以致於在東吳一方的記載中,計《三國志·吳書》連裴注中,述及此次戰役的列傳多達9篇。在這些記錄中,城外組有1篇、非津北組有2篇、後期津北組有5篇、後期津南組有1篇。這4組描述的各自特點如下:

城外組包括徐盛、賀齊,《賀齊傳》的“城中出戰”確定了地點為城外,城外組因為無“徹”無“還”而無法確定時間;

非津北組包括陳武、宋謙、徐盛、潘璋,所處地點只有“合肥”,《甘寧傳》的有“唯”無“等”將陳武、宋謙、徐盛、潘璋4人完全排除在“津北”之外,非津北組因為無“徹”無“還”而無法確定時間(徐盛的被創、披走,不一定是在同一天);

後期津北組包括孫權、呂蒙、蔣欽、淩統、甘寧,所處地點在“津北”,有“徹”字確定時間是在合肥之戰的後期(他們無法擋住張遼,但且戰且退,延緩了張遼的進攻速度);

後期津南組只有賀齊,已退至“津南”,有“還”字確定時間是在合肥之戰的後期(賀齊可能在戰役後期只是接應而並未參戰,也可能是在戰役後期從城外敗退到津南來接應)。

時間的疑點主要在於:城外組、非津北組。所以,吳書的描述可能有以下3種的情況:

第1種可能情況,如果,城外組、非津北組都是戰役前期的描述。那麼說明:在戰役前期(張遼800人衝陣),陳武在城外被殺,宋謙部、徐盛部在城外潰退,徐盛本人受傷並掉落長矛。賀齊拾到徐盛的長矛。潘璋殺逃兵遏制潰退。但最終還是“吳人奪氣"。在戰役後期(張遼追擊東吳),早已“吳人奪氣”的東吳主力紛紛“兵皆就路”。張遼直接攻向了津北,同時分兵去毀橋。權與甘寧蹴馬趨津,谷利著鞭,淩統被鎧落水。後期並未參戰的賀齊,到津南接應孫權。

第2種可能情況,如果,城外組、非津北組都是戰役後期的描述。那麼說明:在戰役後期(張遼追擊東吳),陳武在城外被殺,宋謙部、徐盛部在城外潰退,徐盛本人受傷並掉落長矛。潘璋殺逃兵遏制潰退。後來,城外的吳軍還是敗退了。在城外的吳軍敗退後,張遼又攻向了津北,同時分兵去毀橋。權與甘寧蹴馬趨津,谷利著鞭,淩統被鎧落水。賀齊從城外敗退,又到津南接應孫權。

第3種可能情況,如果,城外組是戰役前期的描述,非津北組是戰役後期的描述。那麼說明:在戰役前期(張遼800人衝陣),徐盛本人在城外受傷並掉落長矛。在戰役後期(張遼追擊東吳),陳武在遠離津北的地方被殺,第2次面對張遼的徐盛部隊因為主將徐盛早已負傷而在遠離津北的地方潰退,宋謙部也同樣潰退。潘璋殺逃兵遏制潰退。後來,這批遠離津北的吳軍還是敗退了。在他們敗退後,張遼又攻向了津北,同時分兵去毀橋。權與甘寧蹴馬趨津,谷利著鞭,淩統被鎧落水。後期並未參戰的賀齊,到津南接應孫權。

雖然,孫權是一位善於納諫的君主,並且有呂蒙、甘寧、淩統、蔣欽、陳武、宋謙、徐盛、潘璋、賀齊等許多將領一起出徵。但是,在遭遇張遼的兩次突襲之前,東吳將領們並未做出任何在戰敗之前的預先提示(例如,張郃提示袁紹,李典提示夏侯惇,蔣濟提示曹仁,聶友提示諸葛恪,張翼提示姜維),說明張遼觀察到的作戰機遇,是東吳諸將們都沒有觀察到的。

在戰役前期(張遼800人衝陣),已經突出重圍的張遼又回身去拔出餘眾,體現了甘苦與共的道德信念。在戰役後期(張遼追擊東吳),正在猛攻敵軍的張遼又分兵去毀橋,體現了統籌兼顧的指揮藝術。

《武帝紀》、《樂進傳》都沒有樂進在合肥之戰的貢獻記載。《李典傳》中李典對張遼所說的“顧君計何如”表明了張遼制定決策。在不計列傳傳主的影響時,《武帝紀》、《溫恢傳》、《樂進傳》、《李典傳》的江淮地區軍務都是張遼名列在樂進、李典之前。而《吳書》在合肥之戰的所有列傳更是隻記錄張遼,卻無樂進、李典。這些史書記載都體現了張遼在合肥的主導作用。

此役之後,若江東小兒啼哭不止,其父母只要嚇唬說:“張遼來了,張遼來了!”孩童就不敢再哭泣了。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再徵孫權。到合肥後,曹操循行視察昔日張遼作戰的地方,讚歎良久。於是,給張遼增兵(史書惜字如金,“乃增遼兵”意味著張遼的兵力在216年顯著增加),多留諸軍,徙屯居巢。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操攻濡須口,孫權請降,留夏侯惇、曹仁、張遼等屯居巢。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圍曹仁於樊城,適時孫權稱藩於魏,為了讓孫權安心攻打荊州,於是曹操召張遼及諸軍悉數回救曹仁。張遼素來知曉曹操的用意,雖然他收到詔令較晚,但向樊城的進軍速度卻很快。而張遼尚未到達,徐晃就已經打敗關羽。張遼便與曹操會師摩陂,曹操乘車出來慰勞他,並派他屯於陳郡。

轉官晉爵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曹丕即位魏王,張遼從徵東將軍平級轉任為前將軍,又分封其兄張汛(或作“張泛”)及一子列侯。同時,賜給張遼的帛多達千匹,谷多達萬斛。

不久孫權再叛變,張遼還屯合肥,並進爵都鄉侯。曹丕賜輿車予其母以示榮寵,並派兵馬送其家人到他駐軍的地方,又預先在當地告示張遼家人將要到臨,命令所有守軍出迎,眾軍士將吏都列隊出候拜迎張遼家人,看見此景的人均認為這是十分榮耀的事。

同年,曹丕稱帝,再封張遼為晉陽侯,增邑千戶,並前二千六百戶。

黃初二年(221年),張遼到洛陽皇宮朝拜,曹丕便引張遼會晤於建始殿,親問其昔日破吳時的情狀。張遼述說過後,曹丕向左右嘆息道:“簡直是古代的召虎啊。(召虎,即召穆公,是與方叔、尹吉甫、南仲等齊名的西周大將。他曾平定淮夷,所以被曹丕借作比喻。)”於是,曹丕下令為張遼建造屋舍,替其母興建殿室,當年跟從張遼突破吳軍陣線、直衝孫權帥旗而臨時應募的一眾步卒,都被封虎賁。

病逝江都

黃初三年(222年),孫權再次向曹魏稱臣。張遼奉命還屯雍丘,卻在此得病。曹丕遣侍中劉曄帶著太醫審視其疾,並令虎賁衛士們往來傳達張遼病況,為張遼問病的使者經常在路上互相遇見。樑章巨《三國志旁證》中提到“漢三公病,遣中黃門問病。魏、晉則黃門郎,尤重者或侍中。(張)遼位未至公,而遣侍中,蓋寵之也。”可見曹丕如何重視張遼。

張遼之疾久未痊癒,曹丕命人把他接到自己的行營,自己則車駕親臨,握著他的手,賜給他御衣,太官每天來送御膳。病情稍有好轉後,張遼便返回其屯軍之所駐軍,忠於職守。

正當其時,孫權再次背叛曹魏,曹丕派張遼乘舟,與曹休到海陵臨江駐防。此時,雖然張遼受到曹休(曹丕的族兄)的督領,但孫權得知張遼至此,甚為忌憚,敕令諸將道:“張遼雖然抱病,但仍是勇不可當的,千萬要謹慎在意!”同年,張遼與王凌等人進軍至廣陵。一天夜裡,呂範等人的東吳水軍漂至北岸。張遼與王凌等人出戰,大破吳將呂範等人,並繳獲了大量舟船。但張遼的病情卻也日漸嚴重,最後終於在江都逝世,一代名將就此隕落。曹丕為之流涕,諡曰剛侯。其子張虎嗣任其爵。

黃初六年(225年),曹丕追念張遼、李典在合肥之功,詔曰:“合肥一役中,張遼、李典僅以步卒八百人,破賊十萬之眾,自古用兵,未見如此。他們使賊眾至今仍氣為之所奪,真可謂國之爪牙。現分封張遼、李典的家族各增邑百戶,對他們兩人各自的一個兒子賜爵為關內侯。”

正始四年(243年),張遼得享從祀於曹操廟庭。

歷任官職:郡吏,騎都尉,北地太守,魯相,中郎將,裨將軍,行中堅將軍,蕩寇將軍,徵東將軍,前將軍。

人物評價

曹操:武力既弘,計略周備,質忠性一,守執節義,每臨戰攻,常為督率,奮強突固,無堅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別徵,統御師旅,撫眾則和,奉令無犯,當敵制決,靡有遺失。論功紀用,宜各顯寵。

曹丕:此亦古之召虎也。

孫盛:以致命之兵,擊貪墯之卒,其勢必勝;勝而後守,守則必固。

孫權:張遼雖病,不可當也,慎之!

《魏略》:張遼為孫權所圍,遼潰圍出,復入,權眾破走,由是威震江東。兒啼不肯止者,其父母以遼恐之。

陳壽: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

溫恢:遼等素知王意,後召前至。

杜佑:張遼審計,立擒賊首,亦同料敵之義。

張仲宣:張遼運籌之方,可以歸之於先軌;關羽搴旗之效,可以論之於後塵。

《全唐文》:張文遠身先士卒,果立殊功。

《舊五代史·列傳五·李存孝傳》:(李)存孝每臨大敵,被重鎧橐弓坐槊,僕人以二騎從,陣中易騎,輕捷如飛,獨舞鐵楇,挺身陷陣,萬人辟易,蓋古張遼、甘寧之比也。

《智證傳》:魏將張遼,唐將王彥章皆有威名。當時小兒啼不止。其母呼兩人者名。而兒啼止。”

張預:“設若奮寡以擊眾,驅弱以敵強,又不選驍勇之士使為先鋒,兵必敗北也。凡戰,必用精銳為前鋒者,一則壯吾志,一則挫敵威也。故《尉繚子》曰:‘武士不選,則眾不強。’曹公以張遼為先鋒而敗鮮卑,謝玄以劉牢之領精銳而拒苻堅,是也。

《十七史百將傳》:“孫子曰:‘以利動之。’遼諭以先附受賞,而昌果降。又曰:‘以靜待譁。’遼安坐中陣而定軍中之亂。又曰:‘三軍可奪氣。’遼折權盛勢,以奪吳人之氣是也。”

王文鬱:賊眾我寡,正當折其鋒以安眾心,然後可守,此張遼所以破合肥也。

蘇籀:錯捐金帶子輿臺,李典張遼安在哉。濟溺我應知大略,摧鋒人自得高才。

洪邁:張遼走孫權於合肥,郭淮拒蜀軍於陽平,徐晃卻關羽於樊,皆以少制眾,分方面憂。

葉適:孫權十萬攻合肥,守者七千。旁無近援,固已不自保。而遼乃募士八百,擊其未合,以至尾追,幾獲大丑。非操之智,無以使張遼;非遼之勇,而明亦不能自任。勝負成敗,蓋誠以人,不在眾寡。士常如此,則立於積衰甘弱之地,為預怯莫前之說,以自附於明哲者,可察矣。

陳元靚:天造草昧,君子經綸。篤生晉侯,為魏元臣。千載嘉會,一代偉人。風雲千載,孰繼後塵。

郝經:張遼、徐晃諸將壯猛有謀,亦關張之亞匹;然失身於操,終為勇而無義。

朱元璋:王保保以鐵騎勁兵,虎踞中原,其志殆不在曹操下,使有謀臣如攸、彧,猛將如遼、郃,予兩人能高枕無憂乎。

羅貫中:諕殺江南眾小兒,張遼名字透深閨。才聞乳母低聲說,夜靜更闌不敢啼。

黃道周:魏圍昌豨,糧盡欲歸。遼請少緩,當中有機。屢視以目,發矢又稀。似可挑誘,因示德威。先附大賞,豨降不違。軍中忽亂,絕不驚疑。不反安坐,反者自知。有頃有定,首謀殺之。魏恐賊至,封教相遺。賊來開教,教意頗微。唯遼有識,力戰破圍。孫權敗走,安守合肥。為將若此,方稱出奇。

袁枚:然而公始則霽雲斷指,繼乃公孫洞胸。小白未僵,大黃猶射。又典韋臨危之戟,橫貫數人。衝張遼已出之圍,再呼殘卒。淺色黃衫,蓋棺之衣早備。玄緌新篋,歸元之面如生。可以謂之勇矣,可以謂之烈矣。

毛宗崗:張遼之守合淝,其真大將之才乎!大將之才三:既勝而能懼,是其慎也;聞變而不亂,是其定也;乘機以誘敵,是其謀也。宜其為關公之器重歟!惟大將不懼大將,亦惟大將能知大將。

趙翼:其以少擊眾,戰功最著者,如合肥之戰,張遼李典以步卒八百,破孫權兵十萬。

曾國藩:孫仲謀之攻合肥,受創於張遼;諸葛武侯之攻陳倉,受創於郝昭;皆初氣過銳,漸就衰竭之故。

鄭觀應:古之所謂將才者,曰儒將、曰大將、曰才將、曰戰將。英布、王霸、張遼、劉牢之、曹景宗、高敖曹、周德威、擴廓貼木兒等,戰將也。

王歆:曹魏多名將,而張遼為第一。從徵柳城,格斬蹋頓;並鎮合肥,突權麾下。以八百破十萬眾,賁育不過其勇也。合肥之戰,勝不僥倖,乃得‘急’、‘裂’二字。急者,料敵於先,乘敵不備,破敵未合。權以重兵來犯,以為當者披靡,城守皆深溝高壘,不敢出應,是以惰將統驕卒。逆而擊之,安得不破?裂者,募敢死士,以寡凌眾,以強踐弱,前指渠魁,立奪三軍氣也。設權杖槊當道,被矢不退,小大之勢在,則遼必無功矣。不體天,不察地,不知我,不料敵,是權在合肥之謂也。遼既破賊,長屯居巢,以懾吳人,是魏武之能用人也。世多名將,鮮能終始,時移勢易,勝負難以逆料。而‘張遼雖病,不可當也’語,是真畏敵也。遼能全功,或端賴權之功耶?一笑。

梅公毅:為將之道,膽欲大而心欲細;膽大則勇,心細則智,所以能戰勝攻取,即有不利,亦不至一敗塗地。三國時將材,可當此者,魏之張遼,漢之趙雲而已。

韓兆琦:不僅智勇雙全,而且為人忠厚坦誠。在曹魏武將群中,是一個堂堂正正的人格典範。

軼事典故

張遼止啼

在公元215年的合肥之戰,雖然孫權帶領十萬大軍,以及呂蒙、甘寧、陳武、徐盛、宋謙、潘璋、賀齊、淩統、蔣欽等眾多的東吳名將一起進攻合肥。但是,張遼率領800人衝陣東吳十萬大軍,使得孫權以“走登高冢”的方式逃命,張遼突出重圍之後,為了救援那些身陷重圍的將士們而再次衝進入東吳十萬大軍。猛將眾多的東吳軍隊都無法擋住張遼,最終,被張遼擊破而敗走。從此,張遼威震江東。每當江東地區的小孩們啼哭不止,小孩們的父母就會說“張遼來了”來嚇唬小孩們。唐朝李翰所作的《蒙求》收錄了“張遼止啼”的典故。該典故也被《太平御覽》收錄3篇(卷二百七十九;卷四百三十四;卷四百八十八)。而在日本,民間至今仍然流傳著“遼來來(遼來々)”的俗語,該俗語正是來源於“張遼止啼”。

古今六十四名將 張遼

公私分明

當年,關羽暫時投於曹操營下,張遼與關羽為好友,曹操便派張遼以關羽私交好友的身份去尋問關羽的去留之心。關羽表明只會跟隨劉備。張遼想到如果照實說給曹操,怕曹操殺關羽。但若不說實話,又不是事君之道,便嘆息:“曹公,是如父親般的君上;關羽,是兄弟而已。”最終,張遼在擔憂關羽安危的同時,依然堅持履行“以情問之”的使命,而且,張遼還為關羽擔保“必立效報公而後去也”。張遼此舉,不但使得他與關羽之間的私人情誼得到了後世文人的千古傳頌,而且還被後世認為是為臣下者恪守責任、能識大體的表現,如南朝宋左僕射劉穆之曾說:“我蒙公(指劉裕)恩,義無隱諱,此張遼所以告關羽欲叛也。”尚書右僕射何尚之亦曾言:“臣思張遼之言,關羽雖兄弟,曹公父子,豈得不言?”

捐棄前嫌

張遼曾與護軍武周不和,後來,張遼虛心地接受了胡質的勸解,便主動與武周和好。張遼與李典、樂進素來不睦,甚至與李典有舊日的仇怨,但在合肥城面對東吳大軍來襲之際,張遼依然能夠不計前嫌地邀請李典共同出戰。

後世地位

張遼的軍事表現受歷代所尊崇。唐代李翰所撰《蒙求》中有“張遼止啼”一語。

建中三年(782年),禮儀使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併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魏徵東將軍晉陽侯張遼”。同時代被列入廟享名單的只有關羽、張飛、周瑜、呂蒙、陸遜、鄧艾、陸抗而已。

及至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張遼。在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張遼亦位列其中。另外,日本俗語中有所謂“遼來來(遼來々)”一語,正是來自張遼止啼的典故。

家庭成員

祖先

聶壹,馬邑的豪商,曾發起“馬邑之謀”,使得西漢與匈奴正式開戰。

同輩

張汛(或作“張泛”),張遼之兄,於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因張遼之功而被封為列侯。

子輩

張虎,張遼之子,在其父張遼去世後,襲爵晉陽侯,在立下軍功後,升為偏將軍。

張?,名字不詳,張遼之子,於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因張遼之功而被封為列侯。

張?,名字不詳,張遼之子,於黃初六年(225年)因張遼之功而被封為關內侯。

孫輩

張統,張虎之子,張遼之孫,在其父張虎去世後,襲爵晉陽侯。

墓址

張遼墓位於安徽省合肥市逍遙津公園內湖中島上,為衣冠冢,現存墓冢,張遼陳列館、逍遙閣和渡津橋,園中有張遼持刀立馬的青銅塑像。

另外,據《宋高僧傳·卷十·唐揚州華林寺靈坦傳》載:“元和五年相國李公墉之理廣陵也……召居華林寺,寺內有大將軍張遼墓。”此段記載則稱張遼墓位於廣陵(今揚州市廣陵區)一帶的華林寺內。

"

張遼(169-222年),字文遠,雁門馬邑(今山西朔州市)人。漢末三國時期曹魏名將。馬邑之謀發起者聶壹的後人。

起初,擔任雁門郡吏。又先後跟隨丁原、何進、董卓、呂布,恪盡職守,歷盡坎坷。呂布敗亡後,張遼歸屬曹操。曾洞察人心而勸降昌豨。攻袁氏而轉戰河北。在白狼山之戰率領先鋒大破烏桓並斬殺烏桓單于蹋頓。驅逐遼東大將柳毅。以靜制動平定新軍叛亂。勇登天柱山擊滅陳蘭、梅成。此後,長期鎮守合肥。

建安二十年(215年),合肥之戰,張遼率領八百將士衝擊東吳十萬大軍,一直衝殺到孫權的主帥旗下,令東吳軍隊披靡潰敗、聞風喪膽。又率領追兵,大破孫權、淩統、甘寧等人,差點活捉孫權。經此一役,張遼威震江東。“張遼止啼”成為流傳千古的典故。

黃初元年(220年),張遼進封晉陽侯。染病之後,依舊令孫權非常忌憚。黃初三年(222年),張遼抱病擊破吳將呂範。同年,病逝於江都,諡曰剛侯。張遼為歷代所推崇,成為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

古今六十四名將 張遼

人物生平

顛沛奔波

張遼出生於幷州雁門郡馬邑縣,其家鄉位於漢朝的北方邊陲,人習戎馬,畜牧於野。張遼本是聶壹(馬邑之謀的發起者)的後人,其家族為了避怨而改為張姓。

張遼出生時,塞外的胡人已經在檀石槐的統治下而變得非常強盛。因此,張遼所在的雁門郡經常遭到胡人的殺掠洗劫。熹平六年(177年),雁門郡的軍民曾與一些匈奴人聯合反攻檀石槐,卻大敗而還,死傷慘重。張遼自幼就經歷了大量的邊塞戰亂,少年時便成為雁門郡的郡吏。

中平五年(188年)三月,幷州刺史張懿在抵禦胡人的進攻時,戰敗被殺。

繼任為幷州刺史的丁原因為張遼武力過人,召其為從事,命他帶兵趕赴京城,去接受大將軍何進的領導。大將軍何進又派遣張遼前往河北募兵。張遼在河北共募得千餘人,然後,返還京城向何進覆命。何進被宦官所殺。憤怒的將士們攻殺宦官。倖存的宦官劫持漢少帝。最終,董卓立下了救駕的大功,回京後,便掌握朝中大權。由於何進已死,張遼作為大將軍何進的直屬部下之一,便統兵從屬於董卓。後來,董卓敗亡。張遼統兵從屬於呂布,遷任騎都尉。張遼雖然“以兵屬呂布”,但他以北地太守或魯相名義,在呂布軍中仍保持相對的獨立地位。

不久,李傕、郭汜、樊稠等人攻打長安,擊敗呂布。北地太守張遼(北地位於涼州,在呂布向東逃亡之前,張遼就已經被朝廷授予此職)跟從呂布向東奔逃,漂泊輾轉於關中、荊州、豫州、司州、幷州、冀州、兗州,在兗州鏖戰曹操之後,又前往徐州。

建安二年(197年),張遼任職為魯國的國相,時年二十八歲。

建安三年(198年),呂布派遣張遼與高順等人擊敗了夏侯惇,隨後又攻破了劉備據守的沛城。

建安三年十二月癸酉(199年2月7日),呂布的嫡系將領侯成、宋憲、魏續三人綁縛陳宮並率部投降曹操。然後,曹操急攻呂布。再然後,呂布也向曹操投降。在曹操於下邳城打敗呂布後,張遼率領自己的軍隊歸降曹操。曹操將張遼拜為中郎將,並賜爵關內侯。而張遼的魯國國相的職務則由畢諶來接替。

建安五年(200年),袁紹派顏良襲擊白馬,曹操命張遼與關羽為前鋒去救援白馬,擊破袁軍。數有戰功,遷裨將軍。等到曹操擊敗袁紹的主力部隊後,另派張遼平定魯國諸縣。

勸降昌豨

建安六年(201年),張遼與夏侯淵同圍昌豨於東海郡,歷經數月,糧秣將盡,眾人商議都認為應該引軍而還。但張遼審時度勢,認為昌豨有投降的想法,於是向夏侯淵說:“這些天以來,每當我巡視圍城的軍情時,昌豨就兩眼盯著我看。而且,他的士兵所發射的箭日益稀少,此種跡象必定是因為昌豨心懷猶豫,所以才沒有力戰。我希望能挑試一下他,並與之洽談,倘若可以成功誘使昌豨投降,豈不是更好嗎?”

於是,張遼派遣使者向昌豨傳話:“曹公有命令,讓張遼來對你傳達。”昌豨果然走下來與張遼對話。張遼便說:“曹公神智武勇,正在用他的仁德感化四方各派的勢力,先歸附的可以受大賞。”於是昌豨便答應投降。張遼知其肯降,於是隻身上三公山,入昌豨家中,並拜候其家人。昌豨見張遼如此坦誠相對,心中歡喜,便隨之往見曹操。

曹操先遣昌豨返還東海郡,隨後責備張遼道:“隻身赴敵巢穴,這不是大將所為。”張遼拜謝了曹操的關懷,並回答道:“憑著明公達於四海的威信,我拿著聖旨,昌豨必然不敢害我,所以我才敢去。”

通過張遼的成功勸降,東海郡在此後保持了長達5年的平靜。

從攻袁氏

建安七年(202年),張遼從討袁譚、袁尚於黎陽時,累有功勞,行中堅將軍。

建安八年(203年),曹操攻袁尚於鄴城,袁尚堅壁守壘,曹軍久攻不下。因此曹操採納郭嘉之計讓二袁自行內鬥而先還許都,同時令張遼與樂進攻拔陰安,把當地百姓遷移到黃河以南。

建安九年(204年),張遼再次隨曹操攻打鄴城,這次終於攻破鄴城,張遼奉命別巡趙國、常山,招降了緣山一帶的賊眾及黑山孫輕等。此後,再度隨曹操攻擊袁譚。

建安十年(205年),袁譚敗亡後,張遼受命安撫海濱一帶,徵破遼東軍閥公孫度所置的營州刺史柳毅。又與長廣太守何夔合兵平定了矣平的從錢等人。曹操上表漢獻帝,稱張遼、于禁、樂進說:“武力強大,計謀周全,品性忠正,操守高潔,每次征戰,身先士卒,勇猛頑強,無堅不摧;親自擂動戰鼓,忘了疲倦。他們單獨領兵征討,統率全軍,撫慰將士,紀律嚴明,秋毫無犯;臨敵決策,沒有失誤。論功記職,應該給予顯要榮寵。”收復東萊諸縣後的張遼引軍還鄴城,曹操親自出城迎接,邀請他同乘一輛車,任命他為蕩寇將軍。

建安十一年(206年),張遼率軍攻打荊州,平定江夏諸縣,在臨潁縣屯兵,受封為都亭侯。

大破烏桓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要征討在柳城的袁尚、袁熙與烏桓。張遼進諫:“許都,是天子所在的地方。現今,天子就在許都,曹公北征甚遠,若劉表派遣劉備攻擊許都,佔據它而號令四方,您的形勢將會大去。”曹操推測劉表必不能任用劉備,於是,大軍出征。

八月,曹操帶領先鋒部隊登上白狼山,突然與敵兵遭遇。敵人的數量很多。當時,曹操軍隊的主力重兵還在後方,尚未到達前線,而曹操身邊只有少量的軍隊。曹軍將士們希望等待後續部隊,並對當前的危險局面都感到恐懼。

在“左右皆懼”的曹軍氛圍中,張遼力排眾議,反對畏敵不前,極力勸說曹操應當趁著胡虜的陣勢不整,立刻進行交戰,而不是等待後援。張遼勸戰時的語言、神態皆是壯氣奮發。曹操十分欣賞張遼的雄壯鬥志,又看見烏桓的軍隊尚未排好戰鬥陣形,於是,採納了張遼的建議。曹操親自將自己所持的麾,授予給張遼暫用,下令由張遼指揮先鋒部隊出戰。張遼率軍突擊,大破烏桓軍隊,並臨陣斬殺了以“驍武”著稱的烏桓單于蹋頓。(由於張遼被臨時授予了曹操的所持麾,根據《魏武軍令》,“麾前則前,麾後則後,麾左則左,麾右則右。不聞令而擅前後左右者斬。”張遼暫時代表曹操指揮,因此,白狼山之戰的全部參戰將領都要受張遼的指揮。也因此,《三國志·武帝紀》關於白狼山戰場的記載,只寫張遼,沒必要寫其他從徵將領,也沒必要寫“等”字。)此役,雖然敵眾我寡、左右皆懼,並且,“蹋頓又驍武,邊長老皆比之冒頓”,但是,張遼極力主張迅速進攻,終於,其疾如風,虜眾大崩,胡、漢降者二十餘萬。

智平叛亂

建安十三年(208年),當時,荊州尚未安定,人心尚未歸附。曹操新組建了許多軍隊。張遼率領其中一支新組建的軍隊,屯駐於長社。軍隊臨出發之際,軍中忽有謀反者起事騷動,半夜驚亂起火,全軍盡受其擾。此時,張遼經過審時度勢,對左右說:“不可亂動。這一定不會是全營盡反,必然是引起叛變之人,想藉此惑亂他人而已。”於是,張遼傳令軍中,只要不是反亂者就安坐勿動。而張遼則帶領親兵數十人,守立於陣中。不久情況穩定下來,軍中隨即擒獲首謀者,並將其殺除,動亂亦告平定。張遼此舉,被《通典》評價為:“張遼審計,立擒賊首,亦同料敵之義”。

赤壁之戰時,曹操徙趙儼為都督護軍,督護于禁、張遼、張郃、朱靈、李典、路招、馮楷七軍。

古今六十四名將 張遼

勇者得前

建安十四年(209年),廬江豪強陳蘭、梅成(陳蘭等人曾聚集數萬兵馬)佔據氐等六縣作叛,曹操於是遣于禁、臧霸等討伐梅成,又命張遼督領張郃、牛蓋等討伐陳蘭。當時,于禁的軍隊率先到達,梅成詐降於禁。于禁中計,輕率地回軍。梅成旋即復叛,帶其軍眾往投陳蘭,二人又率眾轉入灊山自守,佔據了地利。灊山(今為安徽省潛山縣)中有天柱山,高峻約有二十餘裡,道路險狹,陳蘭等眾避於其上,山下進軍難通。張遼意欲登山進兵,諸將皆說:“此山道路險惡,我軍兵少,很難可以深入用兵。”張遼卻說:“此所謂一與一,勇者得前耳(只有勇者可以前進)。”於是進至山下安營,起兵上山攻擊,終於斬下陳蘭、梅成首級,盡虜其眾。曹操論諸將功勞,說:“登上天柱山,踏過險峻,成功討取陳蘭、梅成,都是蕩寇將軍張遼的功勞。”於是增其邑,假節。

守衛合肥

建安十八年(213年),與臧霸同為徵濡須口的前鋒,後攻破孫權江西營,擒獲孫權都督公孫陽。

建安十九年(214年)五月,孫權親征皖城,張遼從合肥向皖城馳援,在增援途中得知皖城失守。於是,張遼在硤石的南面迅速築起了一座堡壘,作為合肥的前哨。

同年七月,曹操征伐孫權。同年十月,曹操無功而返,自合肥還。

曹操在離開合肥時,帶走了大批部隊欲作西征之用,給屯駐合肥的張遼與樂進、李典等將領只留下了七千餘人。張遼得知曹操有西征之意,認為合肥即將孤立無援,孫權必會趁機來攻,於是開鑿了藏舟浦,用來隱藏舟船。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率領重兵西征張魯,讓護軍薛悌送去一封信函,信函邊還寫明,要在有敵人來攻時再打開來看。

不久,東吳首領孫權率領十萬大軍進圍合肥,張遼與諸將打開信,信中說:“若孫權軍來到,張、李將軍出戰;樂將軍守護軍,不得與戰。”曹操只在信中明確了3位將領的分工,但是,完全沒有提及何時出城、何時撤退、出城人數、攻向哪裡、如何接應等具體措施,況且,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因此,合肥諸將們都充滿疑慮。在“諸將皆疑”的氛圍中,張遼審時度勢,根據曹操遠征漢中而合肥缺乏後援的現狀,做出了分析,提出在合肥城還沒有被孫權大軍完成合圍之前,率先出擊,“折其盛勢,以安眾心”,然後就可以守住城池。張遼此番分析消除了諸將的疑惑。李典也對張遼所說的話表示贊同。

於是,張遼在當夜募集敢於出城迎戰的精銳將士八百人,開剝牛支讓將士飽食,準備明日大戰。天色剛亮,張遼被甲持戟,親自先登直陷敵陣,撕裂了東吳軍隊的防線。在他率軍衝入東吳的中軍營壘之前,張遼就已經親自斬殺了數十名東吳士卒和兩名東吳將領。他一邊大聲呼喊著自己的名號,一邊登鋒陷陣,衝入東吳的中軍營壘。此後,張遼率軍繼續猛攻,一直衝殺到孫權的主帥旗之下。孫權見狀大驚,東吳眾將士也因驚慌失措而不知道該如何應付,於是,孫權等人逃跑到一座較高的山冢上,用長戟來自衛。張遼見敵方主帥退避,便叱喝孫權,挑釁他下來對戰。但孫權沒有輕舉妄動,隨後孫權發現張遼所率領的士兵非常少,於是聚攏東吳軍隊將張遼的部隊重重包圍。張遼在吳軍陣中左衝右突,終於打開包圍圈,率領部下們突圍。但在第一次突圍時,僅有數十人突出重圍。陣中仍然有沒出突圍出來的將士們向張遼大喊呼道:“將軍捨棄我們了嗎!”張遼在危難之際而不忘其眾,又殺入重圍,救出被圍困的眾人。孫權軍隊皆望風披靡,沒有人敢抵擋張遼。從早晨戰至日中,吳軍銳氣為張遼所奪。張遼還城修業進行守備,眾心於是安定下來,李典、樂進等合肥諸將們都對張遼表示歎服。(注意事項1:根據“遼被甲持戟,先登陷陳,殺數十人,斬二將,大呼自名,衝壘入,至權麾下”的語言順序,“被甲持戟,先登陷陳”是張遼的單人動作,“大呼自名”也是張遼的單人動作,因此,夾在兩者中間的“殺數十人,斬二將”也必然是張遼的單人動作。並且,“殺數十人,斬二將”是張遼在“衝壘入”之前的單人斬殺數據,並不包括“衝壘入”之後的單人斬殺數據。)(注意事項2:東吳猛將陳武每逢作戰皆是所向無前,但是卻戰死於此次戰役。但是,對於陳武戰死的時間,史學界歷來都沒有定論:可能發生在張遼800人衝陣;也可能發生在張遼追擊東吳。根據《甘寧傳》有“唯”無“等”,陳武的陣亡地點是在遠離津北的地方。詳見下文的“城外組”、“非津北組”、“後期津北組”、“後期津南組”。)

此前,張遼親自提出“折其盛勢,以安眾心”的作戰方略,至此,完全實現目標。戰果描述分別是:敵方的“吳人奪氣”、己方的“眾心乃安”。此外,《武帝紀》的“孫權圍合肥,張遼、李典擊破之”、《張遼傳》的“權人馬皆披靡,無敢當者。自旦戰至日中,吳人奪氣”、《魏書》的“孫權率十萬眾圍合肥,遼募其敢死者八百人,登鋒陷陣,大破之”、《魏略》的“張遼為孫權所圍,遼潰圍出,復入,權眾破走”都表明張遼800人是破敵之後的獲勝而歸。

在張遼800將士成功以少勝多之後,合肥城內因為軍心穩定而守則必固。反觀孫權的軍隊則“吳人奪氣”,喪失了鬥志。孫權雖然首戰失敗,但在收攏敗兵之後,仍然憑藉著明顯的兵力優勢,繼續圍攻合肥十餘日。然而,孫權軍隊因為士氣低落,始終攻不下來,於是退兵。張遼率領諸軍乘勢追擊,幾乎再次捉住孫權(“幾復獲權”的“復”,表示再次)。同時,張遼又統籌了戰局,準確預估了孫權的逃生路線,並分兵繞過東吳軍隊進行毀橋。而孫權與甘寧蹴馬趨津,又有谷利鞭馬助勢,才得以躍過斷橋,死裡逃生。張遼因為不知道孫權的相貌而錯失了活捉孫權的機會。曹操聞此,對張遼的表現大加讚許,並拜張遼為徵東將軍。

當時,曹魏軍隊的主力遠在漢中,而曹魏江淮一帶的兵力則非常空虛,無法派遣援兵。正是所謂的:“公遠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因此,曹操非常看重張遼在此戰中立下重大功勞,史載“太祖大壯遼”,“大壯”兩字在《三國志》裡僅用過兩次,分別是在《張遼傳》、《徐盛傳》,可見分量之重。

張遼在此次戰役中,前後共發起兩次進攻,皆大勝東吳。雖然,孫權本人在這兩次突襲中,分別以“走登高冢”、“蹴馬趨津”的方式逃離危險,但是,東吳軍隊卻遭受了重創。

此役震驚東吳,以致於在東吳一方的記載中,計《三國志·吳書》連裴注中,述及此次戰役的列傳多達9篇。在這些記錄中,城外組有1篇、非津北組有2篇、後期津北組有5篇、後期津南組有1篇。這4組描述的各自特點如下:

城外組包括徐盛、賀齊,《賀齊傳》的“城中出戰”確定了地點為城外,城外組因為無“徹”無“還”而無法確定時間;

非津北組包括陳武、宋謙、徐盛、潘璋,所處地點只有“合肥”,《甘寧傳》的有“唯”無“等”將陳武、宋謙、徐盛、潘璋4人完全排除在“津北”之外,非津北組因為無“徹”無“還”而無法確定時間(徐盛的被創、披走,不一定是在同一天);

後期津北組包括孫權、呂蒙、蔣欽、淩統、甘寧,所處地點在“津北”,有“徹”字確定時間是在合肥之戰的後期(他們無法擋住張遼,但且戰且退,延緩了張遼的進攻速度);

後期津南組只有賀齊,已退至“津南”,有“還”字確定時間是在合肥之戰的後期(賀齊可能在戰役後期只是接應而並未參戰,也可能是在戰役後期從城外敗退到津南來接應)。

時間的疑點主要在於:城外組、非津北組。所以,吳書的描述可能有以下3種的情況:

第1種可能情況,如果,城外組、非津北組都是戰役前期的描述。那麼說明:在戰役前期(張遼800人衝陣),陳武在城外被殺,宋謙部、徐盛部在城外潰退,徐盛本人受傷並掉落長矛。賀齊拾到徐盛的長矛。潘璋殺逃兵遏制潰退。但最終還是“吳人奪氣"。在戰役後期(張遼追擊東吳),早已“吳人奪氣”的東吳主力紛紛“兵皆就路”。張遼直接攻向了津北,同時分兵去毀橋。權與甘寧蹴馬趨津,谷利著鞭,淩統被鎧落水。後期並未參戰的賀齊,到津南接應孫權。

第2種可能情況,如果,城外組、非津北組都是戰役後期的描述。那麼說明:在戰役後期(張遼追擊東吳),陳武在城外被殺,宋謙部、徐盛部在城外潰退,徐盛本人受傷並掉落長矛。潘璋殺逃兵遏制潰退。後來,城外的吳軍還是敗退了。在城外的吳軍敗退後,張遼又攻向了津北,同時分兵去毀橋。權與甘寧蹴馬趨津,谷利著鞭,淩統被鎧落水。賀齊從城外敗退,又到津南接應孫權。

第3種可能情況,如果,城外組是戰役前期的描述,非津北組是戰役後期的描述。那麼說明:在戰役前期(張遼800人衝陣),徐盛本人在城外受傷並掉落長矛。在戰役後期(張遼追擊東吳),陳武在遠離津北的地方被殺,第2次面對張遼的徐盛部隊因為主將徐盛早已負傷而在遠離津北的地方潰退,宋謙部也同樣潰退。潘璋殺逃兵遏制潰退。後來,這批遠離津北的吳軍還是敗退了。在他們敗退後,張遼又攻向了津北,同時分兵去毀橋。權與甘寧蹴馬趨津,谷利著鞭,淩統被鎧落水。後期並未參戰的賀齊,到津南接應孫權。

雖然,孫權是一位善於納諫的君主,並且有呂蒙、甘寧、淩統、蔣欽、陳武、宋謙、徐盛、潘璋、賀齊等許多將領一起出徵。但是,在遭遇張遼的兩次突襲之前,東吳將領們並未做出任何在戰敗之前的預先提示(例如,張郃提示袁紹,李典提示夏侯惇,蔣濟提示曹仁,聶友提示諸葛恪,張翼提示姜維),說明張遼觀察到的作戰機遇,是東吳諸將們都沒有觀察到的。

在戰役前期(張遼800人衝陣),已經突出重圍的張遼又回身去拔出餘眾,體現了甘苦與共的道德信念。在戰役後期(張遼追擊東吳),正在猛攻敵軍的張遼又分兵去毀橋,體現了統籌兼顧的指揮藝術。

《武帝紀》、《樂進傳》都沒有樂進在合肥之戰的貢獻記載。《李典傳》中李典對張遼所說的“顧君計何如”表明了張遼制定決策。在不計列傳傳主的影響時,《武帝紀》、《溫恢傳》、《樂進傳》、《李典傳》的江淮地區軍務都是張遼名列在樂進、李典之前。而《吳書》在合肥之戰的所有列傳更是隻記錄張遼,卻無樂進、李典。這些史書記載都體現了張遼在合肥的主導作用。

此役之後,若江東小兒啼哭不止,其父母只要嚇唬說:“張遼來了,張遼來了!”孩童就不敢再哭泣了。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再徵孫權。到合肥後,曹操循行視察昔日張遼作戰的地方,讚歎良久。於是,給張遼增兵(史書惜字如金,“乃增遼兵”意味著張遼的兵力在216年顯著增加),多留諸軍,徙屯居巢。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操攻濡須口,孫權請降,留夏侯惇、曹仁、張遼等屯居巢。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圍曹仁於樊城,適時孫權稱藩於魏,為了讓孫權安心攻打荊州,於是曹操召張遼及諸軍悉數回救曹仁。張遼素來知曉曹操的用意,雖然他收到詔令較晚,但向樊城的進軍速度卻很快。而張遼尚未到達,徐晃就已經打敗關羽。張遼便與曹操會師摩陂,曹操乘車出來慰勞他,並派他屯於陳郡。

轉官晉爵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曹丕即位魏王,張遼從徵東將軍平級轉任為前將軍,又分封其兄張汛(或作“張泛”)及一子列侯。同時,賜給張遼的帛多達千匹,谷多達萬斛。

不久孫權再叛變,張遼還屯合肥,並進爵都鄉侯。曹丕賜輿車予其母以示榮寵,並派兵馬送其家人到他駐軍的地方,又預先在當地告示張遼家人將要到臨,命令所有守軍出迎,眾軍士將吏都列隊出候拜迎張遼家人,看見此景的人均認為這是十分榮耀的事。

同年,曹丕稱帝,再封張遼為晉陽侯,增邑千戶,並前二千六百戶。

黃初二年(221年),張遼到洛陽皇宮朝拜,曹丕便引張遼會晤於建始殿,親問其昔日破吳時的情狀。張遼述說過後,曹丕向左右嘆息道:“簡直是古代的召虎啊。(召虎,即召穆公,是與方叔、尹吉甫、南仲等齊名的西周大將。他曾平定淮夷,所以被曹丕借作比喻。)”於是,曹丕下令為張遼建造屋舍,替其母興建殿室,當年跟從張遼突破吳軍陣線、直衝孫權帥旗而臨時應募的一眾步卒,都被封虎賁。

病逝江都

黃初三年(222年),孫權再次向曹魏稱臣。張遼奉命還屯雍丘,卻在此得病。曹丕遣侍中劉曄帶著太醫審視其疾,並令虎賁衛士們往來傳達張遼病況,為張遼問病的使者經常在路上互相遇見。樑章巨《三國志旁證》中提到“漢三公病,遣中黃門問病。魏、晉則黃門郎,尤重者或侍中。(張)遼位未至公,而遣侍中,蓋寵之也。”可見曹丕如何重視張遼。

張遼之疾久未痊癒,曹丕命人把他接到自己的行營,自己則車駕親臨,握著他的手,賜給他御衣,太官每天來送御膳。病情稍有好轉後,張遼便返回其屯軍之所駐軍,忠於職守。

正當其時,孫權再次背叛曹魏,曹丕派張遼乘舟,與曹休到海陵臨江駐防。此時,雖然張遼受到曹休(曹丕的族兄)的督領,但孫權得知張遼至此,甚為忌憚,敕令諸將道:“張遼雖然抱病,但仍是勇不可當的,千萬要謹慎在意!”同年,張遼與王凌等人進軍至廣陵。一天夜裡,呂範等人的東吳水軍漂至北岸。張遼與王凌等人出戰,大破吳將呂範等人,並繳獲了大量舟船。但張遼的病情卻也日漸嚴重,最後終於在江都逝世,一代名將就此隕落。曹丕為之流涕,諡曰剛侯。其子張虎嗣任其爵。

黃初六年(225年),曹丕追念張遼、李典在合肥之功,詔曰:“合肥一役中,張遼、李典僅以步卒八百人,破賊十萬之眾,自古用兵,未見如此。他們使賊眾至今仍氣為之所奪,真可謂國之爪牙。現分封張遼、李典的家族各增邑百戶,對他們兩人各自的一個兒子賜爵為關內侯。”

正始四年(243年),張遼得享從祀於曹操廟庭。

歷任官職:郡吏,騎都尉,北地太守,魯相,中郎將,裨將軍,行中堅將軍,蕩寇將軍,徵東將軍,前將軍。

人物評價

曹操:武力既弘,計略周備,質忠性一,守執節義,每臨戰攻,常為督率,奮強突固,無堅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別徵,統御師旅,撫眾則和,奉令無犯,當敵制決,靡有遺失。論功紀用,宜各顯寵。

曹丕:此亦古之召虎也。

孫盛:以致命之兵,擊貪墯之卒,其勢必勝;勝而後守,守則必固。

孫權:張遼雖病,不可當也,慎之!

《魏略》:張遼為孫權所圍,遼潰圍出,復入,權眾破走,由是威震江東。兒啼不肯止者,其父母以遼恐之。

陳壽: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

溫恢:遼等素知王意,後召前至。

杜佑:張遼審計,立擒賊首,亦同料敵之義。

張仲宣:張遼運籌之方,可以歸之於先軌;關羽搴旗之效,可以論之於後塵。

《全唐文》:張文遠身先士卒,果立殊功。

《舊五代史·列傳五·李存孝傳》:(李)存孝每臨大敵,被重鎧橐弓坐槊,僕人以二騎從,陣中易騎,輕捷如飛,獨舞鐵楇,挺身陷陣,萬人辟易,蓋古張遼、甘寧之比也。

《智證傳》:魏將張遼,唐將王彥章皆有威名。當時小兒啼不止。其母呼兩人者名。而兒啼止。”

張預:“設若奮寡以擊眾,驅弱以敵強,又不選驍勇之士使為先鋒,兵必敗北也。凡戰,必用精銳為前鋒者,一則壯吾志,一則挫敵威也。故《尉繚子》曰:‘武士不選,則眾不強。’曹公以張遼為先鋒而敗鮮卑,謝玄以劉牢之領精銳而拒苻堅,是也。

《十七史百將傳》:“孫子曰:‘以利動之。’遼諭以先附受賞,而昌果降。又曰:‘以靜待譁。’遼安坐中陣而定軍中之亂。又曰:‘三軍可奪氣。’遼折權盛勢,以奪吳人之氣是也。”

王文鬱:賊眾我寡,正當折其鋒以安眾心,然後可守,此張遼所以破合肥也。

蘇籀:錯捐金帶子輿臺,李典張遼安在哉。濟溺我應知大略,摧鋒人自得高才。

洪邁:張遼走孫權於合肥,郭淮拒蜀軍於陽平,徐晃卻關羽於樊,皆以少制眾,分方面憂。

葉適:孫權十萬攻合肥,守者七千。旁無近援,固已不自保。而遼乃募士八百,擊其未合,以至尾追,幾獲大丑。非操之智,無以使張遼;非遼之勇,而明亦不能自任。勝負成敗,蓋誠以人,不在眾寡。士常如此,則立於積衰甘弱之地,為預怯莫前之說,以自附於明哲者,可察矣。

陳元靚:天造草昧,君子經綸。篤生晉侯,為魏元臣。千載嘉會,一代偉人。風雲千載,孰繼後塵。

郝經:張遼、徐晃諸將壯猛有謀,亦關張之亞匹;然失身於操,終為勇而無義。

朱元璋:王保保以鐵騎勁兵,虎踞中原,其志殆不在曹操下,使有謀臣如攸、彧,猛將如遼、郃,予兩人能高枕無憂乎。

羅貫中:諕殺江南眾小兒,張遼名字透深閨。才聞乳母低聲說,夜靜更闌不敢啼。

黃道周:魏圍昌豨,糧盡欲歸。遼請少緩,當中有機。屢視以目,發矢又稀。似可挑誘,因示德威。先附大賞,豨降不違。軍中忽亂,絕不驚疑。不反安坐,反者自知。有頃有定,首謀殺之。魏恐賊至,封教相遺。賊來開教,教意頗微。唯遼有識,力戰破圍。孫權敗走,安守合肥。為將若此,方稱出奇。

袁枚:然而公始則霽雲斷指,繼乃公孫洞胸。小白未僵,大黃猶射。又典韋臨危之戟,橫貫數人。衝張遼已出之圍,再呼殘卒。淺色黃衫,蓋棺之衣早備。玄緌新篋,歸元之面如生。可以謂之勇矣,可以謂之烈矣。

毛宗崗:張遼之守合淝,其真大將之才乎!大將之才三:既勝而能懼,是其慎也;聞變而不亂,是其定也;乘機以誘敵,是其謀也。宜其為關公之器重歟!惟大將不懼大將,亦惟大將能知大將。

趙翼:其以少擊眾,戰功最著者,如合肥之戰,張遼李典以步卒八百,破孫權兵十萬。

曾國藩:孫仲謀之攻合肥,受創於張遼;諸葛武侯之攻陳倉,受創於郝昭;皆初氣過銳,漸就衰竭之故。

鄭觀應:古之所謂將才者,曰儒將、曰大將、曰才將、曰戰將。英布、王霸、張遼、劉牢之、曹景宗、高敖曹、周德威、擴廓貼木兒等,戰將也。

王歆:曹魏多名將,而張遼為第一。從徵柳城,格斬蹋頓;並鎮合肥,突權麾下。以八百破十萬眾,賁育不過其勇也。合肥之戰,勝不僥倖,乃得‘急’、‘裂’二字。急者,料敵於先,乘敵不備,破敵未合。權以重兵來犯,以為當者披靡,城守皆深溝高壘,不敢出應,是以惰將統驕卒。逆而擊之,安得不破?裂者,募敢死士,以寡凌眾,以強踐弱,前指渠魁,立奪三軍氣也。設權杖槊當道,被矢不退,小大之勢在,則遼必無功矣。不體天,不察地,不知我,不料敵,是權在合肥之謂也。遼既破賊,長屯居巢,以懾吳人,是魏武之能用人也。世多名將,鮮能終始,時移勢易,勝負難以逆料。而‘張遼雖病,不可當也’語,是真畏敵也。遼能全功,或端賴權之功耶?一笑。

梅公毅:為將之道,膽欲大而心欲細;膽大則勇,心細則智,所以能戰勝攻取,即有不利,亦不至一敗塗地。三國時將材,可當此者,魏之張遼,漢之趙雲而已。

韓兆琦:不僅智勇雙全,而且為人忠厚坦誠。在曹魏武將群中,是一個堂堂正正的人格典範。

軼事典故

張遼止啼

在公元215年的合肥之戰,雖然孫權帶領十萬大軍,以及呂蒙、甘寧、陳武、徐盛、宋謙、潘璋、賀齊、淩統、蔣欽等眾多的東吳名將一起進攻合肥。但是,張遼率領800人衝陣東吳十萬大軍,使得孫權以“走登高冢”的方式逃命,張遼突出重圍之後,為了救援那些身陷重圍的將士們而再次衝進入東吳十萬大軍。猛將眾多的東吳軍隊都無法擋住張遼,最終,被張遼擊破而敗走。從此,張遼威震江東。每當江東地區的小孩們啼哭不止,小孩們的父母就會說“張遼來了”來嚇唬小孩們。唐朝李翰所作的《蒙求》收錄了“張遼止啼”的典故。該典故也被《太平御覽》收錄3篇(卷二百七十九;卷四百三十四;卷四百八十八)。而在日本,民間至今仍然流傳著“遼來來(遼來々)”的俗語,該俗語正是來源於“張遼止啼”。

古今六十四名將 張遼

公私分明

當年,關羽暫時投於曹操營下,張遼與關羽為好友,曹操便派張遼以關羽私交好友的身份去尋問關羽的去留之心。關羽表明只會跟隨劉備。張遼想到如果照實說給曹操,怕曹操殺關羽。但若不說實話,又不是事君之道,便嘆息:“曹公,是如父親般的君上;關羽,是兄弟而已。”最終,張遼在擔憂關羽安危的同時,依然堅持履行“以情問之”的使命,而且,張遼還為關羽擔保“必立效報公而後去也”。張遼此舉,不但使得他與關羽之間的私人情誼得到了後世文人的千古傳頌,而且還被後世認為是為臣下者恪守責任、能識大體的表現,如南朝宋左僕射劉穆之曾說:“我蒙公(指劉裕)恩,義無隱諱,此張遼所以告關羽欲叛也。”尚書右僕射何尚之亦曾言:“臣思張遼之言,關羽雖兄弟,曹公父子,豈得不言?”

捐棄前嫌

張遼曾與護軍武周不和,後來,張遼虛心地接受了胡質的勸解,便主動與武周和好。張遼與李典、樂進素來不睦,甚至與李典有舊日的仇怨,但在合肥城面對東吳大軍來襲之際,張遼依然能夠不計前嫌地邀請李典共同出戰。

後世地位

張遼的軍事表現受歷代所尊崇。唐代李翰所撰《蒙求》中有“張遼止啼”一語。

建中三年(782年),禮儀使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併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魏徵東將軍晉陽侯張遼”。同時代被列入廟享名單的只有關羽、張飛、周瑜、呂蒙、陸遜、鄧艾、陸抗而已。

及至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張遼。在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張遼亦位列其中。另外,日本俗語中有所謂“遼來來(遼來々)”一語,正是來自張遼止啼的典故。

家庭成員

祖先

聶壹,馬邑的豪商,曾發起“馬邑之謀”,使得西漢與匈奴正式開戰。

同輩

張汛(或作“張泛”),張遼之兄,於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因張遼之功而被封為列侯。

子輩

張虎,張遼之子,在其父張遼去世後,襲爵晉陽侯,在立下軍功後,升為偏將軍。

張?,名字不詳,張遼之子,於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因張遼之功而被封為列侯。

張?,名字不詳,張遼之子,於黃初六年(225年)因張遼之功而被封為關內侯。

孫輩

張統,張虎之子,張遼之孫,在其父張虎去世後,襲爵晉陽侯。

墓址

張遼墓位於安徽省合肥市逍遙津公園內湖中島上,為衣冠冢,現存墓冢,張遼陳列館、逍遙閣和渡津橋,園中有張遼持刀立馬的青銅塑像。

另外,據《宋高僧傳·卷十·唐揚州華林寺靈坦傳》載:“元和五年相國李公墉之理廣陵也……召居華林寺,寺內有大將軍張遼墓。”此段記載則稱張遼墓位於廣陵(今揚州市廣陵區)一帶的華林寺內。

古今六十四名將 張遼

藝術形象

文學形象

三國時繁欽作品《徵天山賦》,主要描寫張遼征討陳蘭、梅成時的狀況。賦題寫明:“丞相武平侯曹公東征,臨川未濟,群舒蠢動,割有灊、六,乃俾上將蕩寇將軍張遼治兵南嶽之陽。”

清末民初時期學者古直《曹子建詩箋》指出,陳思王曹植的作品《白馬篇》中的主角,是以張遼於207年征討烏桓時的形象為創作原型的。南北朝時的文學作品中,庾信《哀江南賦》有“張遼臨於赤壁,王濬下於巴丘。乍風驚而射火,或箭重而回舟。未辨聲於黃蓋,已先沈於杜侯。落帆黃鶴之浦,藏船鸚鵡之洲”之句。元代雜劇中,張遼主要有兩個身份:一是呂布手下“八健將”之一,二是曹操的親隨軍師,更有“百計張遼”之稱。託名關漢卿所作的雜劇《關雲長千里獨行》中,張遼的開場白就已道出其出身:“筆頭掃出千條計,腹內包藏七字書。小官姓張名遼,字文遠。幼習儒業,頗看韜略之書。先曾在呂布之下為健將,後在於曹丞相手下為參謀。”而在不少雜劇劇目,張遼與許褚分別擔任曹操軍中重要的文武代表,二人經常作為曹操的心腹愛將而並列。如《劉玄德醉走黃鶴樓》中有“曹操以雄兵百萬,虎將千員。左有百計張遼,右有九牛許褚,獨霸許,虎視中原”句,《諸葛亮博望燒屯》中則有“則仗著主公前關將張飛,那裡怕他曹操下張遼許褚,更共那孫權行魯肅周瑜”句。《三國志平話》中,張遼仍然擔任曹軍軍師,有“智囊先生”的稱號。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張遼的歷程大概依循正史而為。《三國演義》有兩個回目出現張遼的名字,分別是第五十三回《關雲長義釋黃漢升,孫仲謀大戰張文遠》,與及第六十七回《曹操平定漢中地,張遼威震逍遙津》。他先為呂布部將,多番令曹軍陷於苦戰,其武勇連關羽亦甚稱道,他曾對張飛說:“此人(張遼)武藝,不在你我之下。”《三國志通俗演義》嘉靖壬午本,則補充了張遼的相貌特徵:“面如紫玉,目若朗星,年二十歲,官授騎都尉,雁門馬邑人也,姓張,名遼,字文遠”。

後來,呂布戰敗遭擒,張遼亦成為戰俘,於白門樓上表現剛烈,罵呂布為“匹夫”,大呼曹操為“國賊”,視死如歸。曹操下令絞殺呂布後,劉備、關羽為張遼求情,曹操便待張遼以上賓之禮。張遼感其恩情,於是投降,自此成為曹操將領。第二十五回中,曹操在下邳城外的土山上包圍關羽,張遼請纓勸說關羽暫降曹軍,以報關羽白門樓相救之恩。關羽降曹期間,張遼一直擔任曹操與關羽之間的協調者與斡旋者。後來關羽過五關斬六將,被夏侯惇追趕糾纏,亦賴張遼趕至拆解二人紛爭,讓關羽可以順利離開曹營。張遼跟隨曹操後,一直隨軍征討,不久參與官渡之戰以及平河北之戰,先後大戰張郃,斬蔣奇,大敗袁尚、沮鵠。在追擊袁熙、袁尚時張遼受曹操任命,秉持軍麾,擔任首將,率領許褚、于禁、徐晃迎擊烏桓軍,張遼更親斬烏桓單于蹋頓,建立諸多戰功。

曹操南下追擊劉備於長阪時,張飛據橋拒守,曹操一時被其氣焰嚇退。張遼從後追上曹操,分析張飛只有一人,不足深懼,宜重新追擊。

赤壁之戰時,張遼與許褚一起擔任“護衛往來監戰使”,當孫權軍中的黃蓋以詐降計發動火攻時,曹操形勢艱險,張遼親載小舟渡曹操脫難,並射傷黃蓋。曹軍戰敗撤退期間,張遼一直護衛著曹操,為其抵敵呂蒙、張飛,最後曹軍受關羽堵截,張遼的出現令關羽動故舊之情,放過曹操,曹操才得免於難。赤壁戰後,曹操命張遼為主將,引李典、樂進等守合肥,以御孫權。第五十三回中,孫權親臨合肥戰線,與張遼經歷多場戰爭,均未能攻克合肥,其將領太史慈使計派遣吳兵混入魏軍城中,打算結連張遼軍中的養馬後槽一起製造禍亂騷擾魏軍,而張遼則冷靜悉破策略,號令全軍不反者皆靜坐,沒多久副將李典便抓住了吳兵及後槽,張遼更將計就計引太史慈入城,對其伏擊,最後令太史慈傷重身死。第六十七回,孫權乘曹操遠在漢中的時機,再次引軍進攻合肥,張遼在曹操密令的指示下,靈活調動軍隊,大敗孫權軍隊。

最後,張遼隨曹丕以大船征伐江東,軍隊被徐盛所擊敗。曹丕登岸逃亡時,吳將丁奉從岸邊殺至,張遼為保護曹丕上前迎敵,卻被丁奉以箭射其腰,回營後不治身亡,曹丕厚葬之。及至魏將曹真、司馬懿主理對蜀戰爭之時,以張遼之子張虎及樂進之子樂綝二人為軍鋒,可惜二人表現平庸。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