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

“儘管北方重塑了我的骨骼,但南方孕育了我的血液”,張抗抗道:“上海,是我寫作的起點。”

"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

“儘管北方重塑了我的骨骼,但南方孕育了我的血液”,張抗抗道:“上海,是我寫作的起點。”

人物|張抗抗:上海是我文學的起點

來上海蔘加書展,張抗抗帶著最新散文集《南方北方》。這一趟,她得以了結縈繞心間多年的願望——給啟蒙老師、上海文藝出版社老編輯謝泉銘掃墓。1961年,張抗抗在《少年文藝》發表文學習作。上世紀70年代中期,張抗抗因為長篇初稿顯現的寫作才能被發現,應出版社之邀來上海改稿,她的第一篇長篇小說《分界線》就是老謝手把手,一章一章修改出來的。

改革開放之後,張抗抗與上海的關係尤為密切,源遠流長,文學夢想一部分在上海得以實現。1979年,張抗抗非常重要的小說《白罌粟》發表在《上海文學》。小說《愛的權利》發表在《收穫》,在《收穫》發表的《淡淡的晨霧》獲得全國中篇小說獎。1981年,在《收穫》發表《北極光》;《隱形伴侶》部分發表在《收穫》……張抗抗動情地說:“我幾乎所有重要作品都發表在《收穫》。近年來,每年都在《上海文學》發表作品。”

“上海,是我寫作的起點。”張抗抗說。

慧眼識才的出版社引領文學的起步

張抗抗與上海淵源頗深。父親在上海受教育並加入了中共地下黨組織,家裡有很多親戚都在上海。多年來她一直與上海的很多老朋友保持聯繫。上海作家王安憶、葉辛、竹林是她1980年在中國作家協會第五期文學講習所的同窗;作家趙麗宏、王小鷹、孫顒、王周生等是她同時代的作家朋友。

"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

“儘管北方重塑了我的骨骼,但南方孕育了我的血液”,張抗抗道:“上海,是我寫作的起點。”

人物|張抗抗:上海是我文學的起點

來上海蔘加書展,張抗抗帶著最新散文集《南方北方》。這一趟,她得以了結縈繞心間多年的願望——給啟蒙老師、上海文藝出版社老編輯謝泉銘掃墓。1961年,張抗抗在《少年文藝》發表文學習作。上世紀70年代中期,張抗抗因為長篇初稿顯現的寫作才能被發現,應出版社之邀來上海改稿,她的第一篇長篇小說《分界線》就是老謝手把手,一章一章修改出來的。

改革開放之後,張抗抗與上海的關係尤為密切,源遠流長,文學夢想一部分在上海得以實現。1979年,張抗抗非常重要的小說《白罌粟》發表在《上海文學》。小說《愛的權利》發表在《收穫》,在《收穫》發表的《淡淡的晨霧》獲得全國中篇小說獎。1981年,在《收穫》發表《北極光》;《隱形伴侶》部分發表在《收穫》……張抗抗動情地說:“我幾乎所有重要作品都發表在《收穫》。近年來,每年都在《上海文學》發表作品。”

“上海,是我寫作的起點。”張抗抗說。

慧眼識才的出版社引領文學的起步

張抗抗與上海淵源頗深。父親在上海受教育並加入了中共地下黨組織,家裡有很多親戚都在上海。多年來她一直與上海的很多老朋友保持聯繫。上海作家王安憶、葉辛、竹林是她1980年在中國作家協會第五期文學講習所的同窗;作家趙麗宏、王小鷹、孫顒、王周生等是她同時代的作家朋友。

人物|張抗抗:上海是我文學的起點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張抗抗(左)和妹妹合影

1961年張抗抗在《少年文藝》發表文學習作,得到兒童文學作家任大霖老師的指導。後來又在《少年文藝》發表兩文學作品。1972年,張抗抗的處女作小說發表在解放日報上。1973年,她又在文匯報上發表了長篇散文《大森林的主人》,“這是我走上文學道路的開始,我是在上海出道的”。之後,她開始嘗試長篇小說的寫作。

少年張抗抗遮掩不住的才華光芒引起了上海文藝出版社編輯謝泉銘的注意。聽聞她的長篇小說《分界線》初稿完成,老謝便跑到了杭州張抗抗家,“老謝帶了水果和一位編輯,風塵僕僕地來看望一個業餘小作者。”在張抗抗的眼裡,老謝是敬業又嚴厲的,“他來看我,我正在發燒,看到我床頭放了很高一疊書,老謝有點感動。”張抗抗回憶,看了稿子,老謝心裡很快就有了數,提出了修改意見。病癒,張抗抗改了二稿,寄到上海,一過完春節就收到了老謝的信,信封上的字寫得很漂亮,內容就八個字,“基礎很好,改動不大”。“我們會為你向黑龍江農場請創作假”,這是上海文藝出版社的許諾。

"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

“儘管北方重塑了我的骨骼,但南方孕育了我的血液”,張抗抗道:“上海,是我寫作的起點。”

人物|張抗抗:上海是我文學的起點

來上海蔘加書展,張抗抗帶著最新散文集《南方北方》。這一趟,她得以了結縈繞心間多年的願望——給啟蒙老師、上海文藝出版社老編輯謝泉銘掃墓。1961年,張抗抗在《少年文藝》發表文學習作。上世紀70年代中期,張抗抗因為長篇初稿顯現的寫作才能被發現,應出版社之邀來上海改稿,她的第一篇長篇小說《分界線》就是老謝手把手,一章一章修改出來的。

改革開放之後,張抗抗與上海的關係尤為密切,源遠流長,文學夢想一部分在上海得以實現。1979年,張抗抗非常重要的小說《白罌粟》發表在《上海文學》。小說《愛的權利》發表在《收穫》,在《收穫》發表的《淡淡的晨霧》獲得全國中篇小說獎。1981年,在《收穫》發表《北極光》;《隱形伴侶》部分發表在《收穫》……張抗抗動情地說:“我幾乎所有重要作品都發表在《收穫》。近年來,每年都在《上海文學》發表作品。”

“上海,是我寫作的起點。”張抗抗說。

慧眼識才的出版社引領文學的起步

張抗抗與上海淵源頗深。父親在上海受教育並加入了中共地下黨組織,家裡有很多親戚都在上海。多年來她一直與上海的很多老朋友保持聯繫。上海作家王安憶、葉辛、竹林是她1980年在中國作家協會第五期文學講習所的同窗;作家趙麗宏、王小鷹、孫顒、王周生等是她同時代的作家朋友。

人物|張抗抗:上海是我文學的起點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張抗抗(左)和妹妹合影

1961年張抗抗在《少年文藝》發表文學習作,得到兒童文學作家任大霖老師的指導。後來又在《少年文藝》發表兩文學作品。1972年,張抗抗的處女作小說發表在解放日報上。1973年,她又在文匯報上發表了長篇散文《大森林的主人》,“這是我走上文學道路的開始,我是在上海出道的”。之後,她開始嘗試長篇小說的寫作。

少年張抗抗遮掩不住的才華光芒引起了上海文藝出版社編輯謝泉銘的注意。聽聞她的長篇小說《分界線》初稿完成,老謝便跑到了杭州張抗抗家,“老謝帶了水果和一位編輯,風塵僕僕地來看望一個業餘小作者。”在張抗抗的眼裡,老謝是敬業又嚴厲的,“他來看我,我正在發燒,看到我床頭放了很高一疊書,老謝有點感動。”張抗抗回憶,看了稿子,老謝心裡很快就有了數,提出了修改意見。病癒,張抗抗改了二稿,寄到上海,一過完春節就收到了老謝的信,信封上的字寫得很漂亮,內容就八個字,“基礎很好,改動不大”。“我們會為你向黑龍江農場請創作假”,這是上海文藝出版社的許諾。

人物|張抗抗:上海是我文學的起點

上世紀七十年代,在杭州與父母和妹妹合影

有了這個許諾,1975年的春天,得到農場准假的張抗抗得以在上海暫時安頓下來。出版社位於紹興路辦公樓亭子間的一個斗室是她的寫作間,通常晚上下班後她還在改稿,八九點鐘才回到瑞金二路上的出版社招待所休息。亭子間逼仄不堪,擺下一張書桌一張椅子,就再無轉身之處,這一改,就一直改到了夏天。張抗抗改一章,老謝就迫不及待地看一章,每當老謝拿著一刀稿紙出現在小房間門口,張抗抗都會感到心一下跳得特別快。

記憶中1975年的夏天同樣酷熱無比,張抗抗終於改完了第三稿。在上海等待自己第一部長篇小說出版,她一心想著要利用這段難得空隙讀書。她向出版社提出一個小小的要求,出版社另一棟樓有一個內部圖書室,那些被查封的書都存在一個上了鎖的玻璃櫃裡,她想看那些書。張抗抗拿出出版社的介紹信,負責看管的阿姨打開了櫥上的鎖,張抗抗得以暫時徜徉在書的海洋裡,物我兩忘。電風扇不停地搖著腦袋,嗡嗡作響,吹起書頁。她就一直看,一直看,直到飯點,起身在正在看的那一頁中夾上紙條,交還給阿姨,看著阿姨把書放回書櫥,上鎖。待到阿姨下午一點上班,再來。“節奏感很強的《基督山伯爵》四卷本很快就看完了”,讀書極迅速的張抗抗像一塊乾涸了許久的海綿一般努力吸收著知識,拼命“進補”。“44年前的我們,看到書就讀,現在讀書的資源如此豐富,卻又面臨了一個讀什麼書,如何讀的問題。閱讀就是要選擇好書。”張抗抗說。

雪中送炭的幫助留下溫暖的記憶

那個夏天在張抗抗的記憶中,慢慢洇出了許多關於上海的故事。在招待所,住著一位音樂編輯,駝背,佝僂著身子,神神祕祕的。常常虛掩著的門裡,總是飄出陣陣的交響樂。有時候張抗抗會到他房間裡坐一會兒聊幾句。有一天,他突然對張抗抗說,“我讓我爸爸給你寫一幅字吧。”彼時,張抗抗不知道眼前她稱為“老費”的這個人是書法家費新我的兒子,更無從知曉費新我是何許人也。她想了想,和父親商量了一下,手抄了一首王安石的詩“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待老費回蘇州,就請費父動筆。據“老費”轉述,費新我頗為意外一個年輕的女孩子選了一首自我激勵的古詩,而不是革命詩抄。

直至現在,王安石的這首詩還掛在張抗抗杭州家裡。之後每次回上海,她都很想去看看老費,但是待到張抗抗成行之時,才得知,愛聽交響樂的老費已經因為哮喘去世了。“我只記得他的房間裡有一隻逼真的石雕臥牛。‘你屬牛嗎?’我問,‘是的,這是我出生時,爸爸送給我的。’老費答。我想,當時他能夠給與別人的,已經是他的全部了。”張抗抗說。

這件事成就了張抗抗的一篇小文《老費的小屋》。

"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

“儘管北方重塑了我的骨骼,但南方孕育了我的血液”,張抗抗道:“上海,是我寫作的起點。”

人物|張抗抗:上海是我文學的起點

來上海蔘加書展,張抗抗帶著最新散文集《南方北方》。這一趟,她得以了結縈繞心間多年的願望——給啟蒙老師、上海文藝出版社老編輯謝泉銘掃墓。1961年,張抗抗在《少年文藝》發表文學習作。上世紀70年代中期,張抗抗因為長篇初稿顯現的寫作才能被發現,應出版社之邀來上海改稿,她的第一篇長篇小說《分界線》就是老謝手把手,一章一章修改出來的。

改革開放之後,張抗抗與上海的關係尤為密切,源遠流長,文學夢想一部分在上海得以實現。1979年,張抗抗非常重要的小說《白罌粟》發表在《上海文學》。小說《愛的權利》發表在《收穫》,在《收穫》發表的《淡淡的晨霧》獲得全國中篇小說獎。1981年,在《收穫》發表《北極光》;《隱形伴侶》部分發表在《收穫》……張抗抗動情地說:“我幾乎所有重要作品都發表在《收穫》。近年來,每年都在《上海文學》發表作品。”

“上海,是我寫作的起點。”張抗抗說。

慧眼識才的出版社引領文學的起步

張抗抗與上海淵源頗深。父親在上海受教育並加入了中共地下黨組織,家裡有很多親戚都在上海。多年來她一直與上海的很多老朋友保持聯繫。上海作家王安憶、葉辛、竹林是她1980年在中國作家協會第五期文學講習所的同窗;作家趙麗宏、王小鷹、孫顒、王周生等是她同時代的作家朋友。

人物|張抗抗:上海是我文學的起點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張抗抗(左)和妹妹合影

1961年張抗抗在《少年文藝》發表文學習作,得到兒童文學作家任大霖老師的指導。後來又在《少年文藝》發表兩文學作品。1972年,張抗抗的處女作小說發表在解放日報上。1973年,她又在文匯報上發表了長篇散文《大森林的主人》,“這是我走上文學道路的開始,我是在上海出道的”。之後,她開始嘗試長篇小說的寫作。

少年張抗抗遮掩不住的才華光芒引起了上海文藝出版社編輯謝泉銘的注意。聽聞她的長篇小說《分界線》初稿完成,老謝便跑到了杭州張抗抗家,“老謝帶了水果和一位編輯,風塵僕僕地來看望一個業餘小作者。”在張抗抗的眼裡,老謝是敬業又嚴厲的,“他來看我,我正在發燒,看到我床頭放了很高一疊書,老謝有點感動。”張抗抗回憶,看了稿子,老謝心裡很快就有了數,提出了修改意見。病癒,張抗抗改了二稿,寄到上海,一過完春節就收到了老謝的信,信封上的字寫得很漂亮,內容就八個字,“基礎很好,改動不大”。“我們會為你向黑龍江農場請創作假”,這是上海文藝出版社的許諾。

人物|張抗抗:上海是我文學的起點

上世紀七十年代,在杭州與父母和妹妹合影

有了這個許諾,1975年的春天,得到農場准假的張抗抗得以在上海暫時安頓下來。出版社位於紹興路辦公樓亭子間的一個斗室是她的寫作間,通常晚上下班後她還在改稿,八九點鐘才回到瑞金二路上的出版社招待所休息。亭子間逼仄不堪,擺下一張書桌一張椅子,就再無轉身之處,這一改,就一直改到了夏天。張抗抗改一章,老謝就迫不及待地看一章,每當老謝拿著一刀稿紙出現在小房間門口,張抗抗都會感到心一下跳得特別快。

記憶中1975年的夏天同樣酷熱無比,張抗抗終於改完了第三稿。在上海等待自己第一部長篇小說出版,她一心想著要利用這段難得空隙讀書。她向出版社提出一個小小的要求,出版社另一棟樓有一個內部圖書室,那些被查封的書都存在一個上了鎖的玻璃櫃裡,她想看那些書。張抗抗拿出出版社的介紹信,負責看管的阿姨打開了櫥上的鎖,張抗抗得以暫時徜徉在書的海洋裡,物我兩忘。電風扇不停地搖著腦袋,嗡嗡作響,吹起書頁。她就一直看,一直看,直到飯點,起身在正在看的那一頁中夾上紙條,交還給阿姨,看著阿姨把書放回書櫥,上鎖。待到阿姨下午一點上班,再來。“節奏感很強的《基督山伯爵》四卷本很快就看完了”,讀書極迅速的張抗抗像一塊乾涸了許久的海綿一般努力吸收著知識,拼命“進補”。“44年前的我們,看到書就讀,現在讀書的資源如此豐富,卻又面臨了一個讀什麼書,如何讀的問題。閱讀就是要選擇好書。”張抗抗說。

雪中送炭的幫助留下溫暖的記憶

那個夏天在張抗抗的記憶中,慢慢洇出了許多關於上海的故事。在招待所,住著一位音樂編輯,駝背,佝僂著身子,神神祕祕的。常常虛掩著的門裡,總是飄出陣陣的交響樂。有時候張抗抗會到他房間裡坐一會兒聊幾句。有一天,他突然對張抗抗說,“我讓我爸爸給你寫一幅字吧。”彼時,張抗抗不知道眼前她稱為“老費”的這個人是書法家費新我的兒子,更無從知曉費新我是何許人也。她想了想,和父親商量了一下,手抄了一首王安石的詩“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待老費回蘇州,就請費父動筆。據“老費”轉述,費新我頗為意外一個年輕的女孩子選了一首自我激勵的古詩,而不是革命詩抄。

直至現在,王安石的這首詩還掛在張抗抗杭州家裡。之後每次回上海,她都很想去看看老費,但是待到張抗抗成行之時,才得知,愛聽交響樂的老費已經因為哮喘去世了。“我只記得他的房間裡有一隻逼真的石雕臥牛。‘你屬牛嗎?’我問,‘是的,這是我出生時,爸爸送給我的。’老費答。我想,當時他能夠給與別人的,已經是他的全部了。”張抗抗說。

這件事成就了張抗抗的一篇小文《老費的小屋》。

人物|張抗抗:上海是我文學的起點

1996年作家團採風宜昌(前排左一為張抗抗)

提及上海,有關人情的故事就源源不斷地從張抗抗的記憶中泛起。當年,知青離開農場是沒有糧票的,那年頭,沒有工資還沒有關係,沒有了糧票卻很成問題。全國糧票定額,張抗抗從浙江到上海需要有全國糧票,只有想辦法去換,雖然各方接濟,有時候還是會接不上。那時候上海文藝出版社裡黃宗英、茹誌鵑等前輩雲集、群英薈萃,每每見到他們,張抗抗都懷著崇仰的心情。有一天,巴金的胞弟,交往甚少的編輯李濟生突然對張抗抗開口:“我給你帶來20斤上海糧票,我知道你現在最需要的是糧票。”20斤糧票幾乎是一個人一個月的口糧,對一個青年人來說,雪中送炭的幫助是莫大的安慰和鼓勵,傳遞出了這座城市溫暖的底色。

張抗抗在七十年代上海話已經說得非常熟練。那時她用上海話買東西交流,一個女售貨員觀察了一會兒,忽然發問:“儂出去交關年數了?”張抗抗心知肚明地笑了,“這樣的問話既表達了她的細緻體察,也不傷及對方自尊,片語間,是上海人的分寸感。”

數十年來,張抗抗念念不忘上海出版界老編輯們和《文學報》等報紙對自己的關心、支持與厚愛,希望藉由新民晚報向老朋友們問好與祝福。

由南至北的遷徙豐富人生與寫作

近幾年來,張抗抗為了寫作長篇,幾乎暫停了對電影、戲曲、美術等藝術的欣賞。她每天固定一段時間雷打不動地寫作五六個小時,拒絕干擾,許多年裡,她保持了每天工作到凌晨2點才入睡。但她依然不同意“寫作就是全部生活”這樣的說法,“寫作是充實自己人生的方式,投入作品一定是全身心的,但觀念上我不認同文學是我的全部,因為我生活過,我是為了表達我對生活的感受才去寫作,是聽從了內心的召喚!我們這代作家身上揹負著沉重的責任感。”

熱愛生活的張抗抗保留了一項愛好——旅行,從這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從南方到北方,就像她的人生軌跡,從杭州到哈爾濱,又從哈爾濱到北京。在北方那麼多年,她從小養成的南方的飲食習慣仍然讓她無法對地道的北京小吃產生愛。

在這次新出的散文《南方》集裡,卻沒有一篇寫到上海,這讓張抗抗有點遺憾。“你到底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這是令她經常疑惑的身份認同,她從一個安靜乖巧的南方女孩,開始學習自帶幽默感的東北方言,接受,吸收,融合,漸漸地說話爽朗了,熱力四射了。這樣的變化呈現在作品中,呈現在《北方》。

南方人念想著北方,北方人想象著南方。現代社會的一大特徵便是不斷遷徙,曾經的遠方是離散,但現在,遠方意味著希望,意味著更多選擇,意味著行動的自由。從南方到北方,一路求學、求知、謀生、發展,遷徙的自由帶來創造的力量,南方和北方既是張抗抗生活的地理版圖,更是她創作的文學版圖。“儘管北方重塑了我的骨骼,但南方孕育了我的血液”,張抗抗道。(徐佳和)

編者手記 | 一條河

張抗抗此番來上海,最先引發關注的並非作為作家參加書展,亦非作為國務院參事出席論壇,而是微信朋友圈的一張照片:髮髻輕挽,咖色墨鏡,神情肅然,身後綠植蔥蘢。一抵滬便約同滬上好友去為啟蒙老師掃墓,她是重情的人。

比約定時間提前2分鐘抵達,淺粉冰藍細花拽地連衣裙,輕盈走來,無聲落座,她是江南一幅秀雅的畫,溫婉,妥帖。接受專訪中,說寫作,話生活,憶故交,談文學現象,真情流露,直接爽利,幽默坦蕩,不乏機鋒與硬度。她,是黑土地上的白樺林,是北方高空掠過樹梢的風,颯。

生於南方,長於北方。她的人生地理節點連起來是一條長長斜線:祖籍廣東——生於杭州——下鄉、求學、工作於黑龍江——中年回返北京。

南方,北方。滋潤,磨礪。她是一條河,一條從廣東發源,流經江南,一直流向了遙遠的東北平原,最後輾轉回到北京的“運河”。沿途,化沙為珠貝,一串串。

沉澱,積累,捨去,包容……而今,她是一條寬闊平緩深邃的運河,同時間一起流淌。(郭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