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相張九齡為何不得唐玄宗的重用

一代名相張九齡為何不得唐玄宗的重用?

有人會覺得很奇怪,官至宰相和不得重用之間很矛盾。畢竟《舊唐書》稱:"有唐以來,詩人之達者,唯適而已。"高適被封渤海縣候,算是得志之人。李白辭金放還,晚年流放夜;杜甫被諷為人迂闊,自嘲"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一些江湖清客終身輾轉,羈旅他鄉未得功名。比如死後得眾名妓資助方能下葬。因此張九齡得以拜相,相比較起來也能算功成名就。

一代名相張九齡為何不得唐玄宗的重用

但是為什麼說張九齡沒有得到重用呢?

我們先來看一看張丞相的履歷。進士中第,始調校書郎。即祕書省負責校正典籍的官員,這是開始走入國家權力中心的標識。但仕途並非一帆風順,玄宗即位,遷右補闕。唐玄宗開元時歷官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中書令,官至宰相。但其間由於政治立場與李林甫等人不合,多次被貶,又能三度入京。他能夠參與國家重大事件的政治決策,任人唯賢,賞罰分明,敢於直諫,但後來終被罷相。張九齡有識人之明,安祿山兵敗後斷言"亂幽州者,必此胡也。"因為李唐朝廷本與關隴集團關係密切,唐玄宗不重視華夷之辨,沒有采納他的意見。後安祿山果然叛變,掀起"安史之亂"。

可以看到,張九齡的官途生涯起起落落,政治觀點也沒有盡得採用。那麼,為什麼唐玄宗沒有一直重用張九齡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做深層次的探討。

1、 帝王之術與黨爭之禍

唐玄宗早期具有很強的政治敏感性,勵精圖治,精通用人之道。早期重用宰相姚崇,其人尚通,奠定了開元盛世的基礎。張九齡尚直,又有才名,在政治生涯中後任用口蜜腹劍的李林甫,也是因為其有實幹的才能。而且所用之人,政治主張不盡相同,這是唐玄宗的平衡之道。張九齡才幹超然,風度翩翩,但剛極易折,在黨爭之中沒有太大優勢。

一代名相張九齡為何不得唐玄宗的重用

2、 政治風向的轉變

由於對一手開創開元盛世的滿意,唐玄宗開始消費起自己的政治成果。開元末年,玄宗倦於理政,漸漸沉迷享樂,親小人,遠賢臣。白居易《長恨歌》道"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對於政治的熱情逐漸消退,也不再執著於權利和朝堂治理。唐玄宗選用"一代詞宗",如有人向玄宗舉薦人才,輒問道:"其人風度得如九齡否?"可以看出他對張九齡丰姿神采的推崇,但卻忽視了張九齡的政治能力與素養。

一代名相張九齡為何不得唐玄宗的重用

3、 文人的書生意氣

相較恩蔭出仕,科舉選拔難度高,進士出身之人都有一身傲骨。張九齡在朝堂上敢於直言向皇帝進諫,多次規勸玄宗居安思危,整頓朝綱。這不愧於他兼濟天下的理想,能使他青史留名,但對於他當時政治家的前途,卻是沒有好處的。張九齡也曾反對任用奸佞的李林甫、毫無才幹的牛仙客為相,以至屢次反對玄宗的意見,不得帝心,因此被貶謫,不得重用,也是可以理解的。

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雖至宰相,亦無法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亦當為之嘆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