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貶低的名將張郃

張郃 曹操 夏侯淵 徐晃 歷史小專家 2017-04-17

張郃,字儁乂,河間鄚人。東漢末年,應募參加鎮壓黃巾起義,後屬冀州牧韓馥為軍司馬。191年,袁紹取冀州,張郃率兵投歸,任校尉。因破公孫瓚有功,遷為寧國中郎將。曾是袁紹帳下的“河北四庭柱”之一,官渡之戰投降曹操後,隨曹操攻烏桓、破馬超、降張魯,屢建戰功。成為曹魏陣營的異姓五虎上將,即五子良將之一。

張郃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裡被寫成一個無勇無謀,屢戰屢敗的草包將軍。在正史上,張郃是個智勇雙全的名將,善處理各種變量,安排陣營的佈局,推算出戰鬥的情勢及地形,無不如計,蜀軍中自諸葛亮及以下的人都十分忌憚他。。在官渡之戰中,曹操襲擊烏巢,張郃說:“曹公的士兵英勇善戰,他們一定會擊潰淳於瓊等人。淳於瓊一旦失敗,那麼將軍的大業就完了,您應該儘快帶兵援救。”但謀士郭圖卻說:“張郃說的不是好主意,我軍不如進攻曹操的大營,曹操勢必回救,這樣淳於瓊的危難不救自解。”張郃反駁:“曹公的營盤牢固,倉促間肯定攻不下來。如果淳于瓊等人被俘,我們也就要當俘虜了。”從這裡可看出,張郃是有遠見的,畢竟就是曹操的軍隊再強,短時間內是攻不下烏巢的,所以只要派重兵急速前往救援,曹操未必攻得下烏巢。結果袁紹聽信郭圖,不聽張郃的勸阻,派他攻打曹操軍營,結果不但沒攻下,缺乏救援的烏巢也被劫了。袁紹沒聽張郃的建議才遭到官渡大敗,局勢大反轉。袁紹的多年的糧草毀於一旦,俗話說三軍未動,糧草先行。沒了糧草,就等於亂了軍心,軍心一失。再強的軍隊也打不了戰。從這裡可看出,張郃是有遠見郭圖計謀失敗後,反而誣告張郃高覽出言不遜,致使。張郃高覽降曹。曹操對張郃的投降感到高興,親自迎接並稱“如微子去殷,韓信歸漢也”,此後擔任著偏將軍、封都亭侯,隨曹操攻烏桓、破馬超、降張魯,屢建戰功。繼與都護將軍夏侯淵留守漢中。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劉備進攻漢中,屯於陽平,夏侯淵、張郃、徐晃等率軍迎擊,張郃負責防廣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親自率精兵萬餘人,分為十部,夜間猛攻張郃,卻久攻不下,反而產生了陰影.次年,魏軍主帥夏侯淵在定軍山戰死,曹軍大,敗,張郃同敗軍一起退守陽平關東。司馬郭淮和督軍杜襲收斂散卒,推舉張郃繼夏侯淵為魏軍主帥。張郃出任,指揮士兵,佈置營寨,軍心安定。使得劉備只能放棄渡河,隔水相持。不久,曹操遣使令張郃假節。後來,曹操親自進攻漢中,不能取勝,於是撤出漢中的部隊,令張郃屯兵於陳倉。從廣石,漢水兩度拒劉備的情況來看,可見張郃確實是一名不可多得的良將。演義中提到張郃被張飛用假酒和草人迷惑,並數次打敗。根據史實記載,這場戰鬥,張飛率軍與張郃相據五十餘日。張飛率領精兵萬餘人主動進攻宕渠的張郃,張郃率兵迎擊,張飛將張郃引到瓦口關,山道狹窄,張郃軍前後軍不得救應,才被張飛打得大敗。

接下來就是晚年張郃打得精彩的一戰——街亭之戰。看過《三國演義》的都說馬謖只會紙上談兵,違反諸葛亮的部署,才被司馬懿擊敗。實際上司馬懿並未參與這次戰爭,而這次戰爭的主角是張郃。《三國演義》裡說諸葛亮神機妙算,要求“下寨必當要道處”,這一點其實是行不通的。對這一點,早就有人實地考察街亭地形,發現街亭要道地勢寬闊平坦,如同摺扇的扇面,這樣蜀漢軍隊就直接與張郃軍隊硬碰硬了,蜀漢軍隊遠征已久,而曹軍卻是新銳之師,即使諸葛亮親來,也難保必勝。相反,馬謖上山在百畝塬安營,可以伺機出擊殲敵,即使魏軍發起進攻,那也只能是從下面向上仰攻,這就把自己完全暴露在一弩十矢的孔明弩下。張郃到達後首先看到了自己面臨的危險。駐馬不前,張郃凝視著南山上的百畝塬,上面,“漢”字大旗和“馬”字大旗在風中耀武揚威地招搖。想攻山吧,在狹窄險峻的山路上攀登最多隻有50人,但這50人在諸葛弩的面前就只能是炮灰。越過街亭吧,只怕有伏兵。貿然穿過街亭那時,馬謖從山頂下來切斷歸路,前面伏兵再殺出來,那時腹背受敵。馬謖上南山安營,正是一個絕妙的選擇,曹軍絕對不敢不顧山上守軍而進入隴西,那就只有攻山,只要曹軍攻山,馬謖的孔明弩就發揮威力了。從這點看來諸葛亮沒選錯人。

但遺憾的是馬謖的對手,是久經沙場,以“巧變”為稱,善於利用地形的張郃。馬謖的妙計看起來很完美,幾乎找不到突破口,偏偏張郃從一個匪夷所思的地方找到了突破口:水!馬謖上山安營,看似“妙計”,卻忽略了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吃水。孫臏、孫武等人寫兵法時沒有特別註明人首先要吃水才能打仗,再精美的兵書也會有紕漏的時候,而這個紕漏卻斷送了馬謖的性命。張郃抓住馬謖舍水上山的弱點,斷了馬謖水源。轉被動為主動,使得馬謖不戰自亂。此役之後,諸葛亮費盡心思所造成的大好形勢頓時全部喪失,不得不退回漢中。諸葛亮出祁山最成功的一次,卻以張郃的完勝而收場。而張郃隨後又拔軍討平了叛魏應蜀的南安、安定、天水三郡。街亭一戰,實際上是張郃以孤軍擊敗蜀軍的主力。之後,在諸葛亮陳倉時,料敵先退。郃知縣軍無谷,不能久攻,對曰:‘比臣未到,亮已走矣;屈指計亮糧不至十日。’"後來,曹真病逝。魏明帝派遣司馬懿西屯長安,張郃也因此受制於司馬懿。最終,張郃被司馬懿下令追殺諸葛亮,在木門道中了諸葛亮的埋伏,萬箭穿心而死。

《三國演義》出於“擁劉反曹貶孫”的思想傾向,抹殺了張郃的這些戰績和智謀,不僅對他的英勇善戰寫得很少,而且隻字不提他是一位為劉備和諸葛亮所深深懼憚的大將,還把他描寫成一個草包將軍,這對他非常不公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