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郃不在乎張飛,徐晃曾大戰關羽,為何卻都不敢挑戰趙雲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七十一回,發生在漢中之戰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趙雲、黃忠、張郃與徐晃。原文如下:


張郃不在乎張飛,徐晃曾大戰關羽,為何卻都不敢挑戰趙雲


(趙雲)謂張翼曰:“汝可堅守營寨。兩壁廂多設弓弩,以為準備。”翼連聲應諾。雲挺槍驟馬直殺往前去。迎頭一將攔路,乃文聘部將慕容烈也,拍馬舞刀來迎趙雲;被雲手起一槍刺死。曹兵敗走。雲直殺入重圍,又一枝兵截住;為首乃魏將焦炳。雲喝問曰:“蜀兵何在?”炳曰:“已殺盡矣!”雲大怒,驟馬一槍,又刺死焦炳。殺散餘兵,直至北山之下,見張郃、徐晃兩人圍住黃忠,軍士被困多時。


張郃不在乎張飛,徐晃曾大戰關羽,為何卻都不敢挑戰趙雲


雲大喝一聲,挺槍驟馬,殺入重圍,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那槍渾身上下,若舞梨花;遍體紛紛,如飄瑞雪。張郃、徐晃心驚膽戰,不敢迎敵。雲救出黃忠,且戰且走;所到之處,無人敢阻。操於高處望見,驚問眾將曰:“此將何人也?”有識者告曰:“此乃常山趙子龍也。”操曰:“昔日當陽長阪英雄尚在!”急傳令曰:“所到之處,不許輕敵。”趙雲救了黃忠,殺透重圍,有軍士指曰:“東南上圍的,必是副將張著。”雲不回本寨,遂望東南殺來。所到之處,但見“常山趙雲”四字旗號……盡皆逃竄。雲又救了張著。


張郃不在乎張飛,徐晃曾大戰關羽,為何卻都不敢挑戰趙雲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夏侯淵被殺後,曹操親自領兵來到漢中前線。劉備得知曹操將糧草囤積在北山腳下,諸葛亮提出派人去燒燬曹軍糧草。老將黃忠主動請纓前去,諸葛亮派趙雲與張著與黃忠一起前往。此後,黃忠在北山被曹軍圍困,趙雲前去接應,不但救出黃忠,又掩護圍困的張著突圍。最終,趙雲在營寨巧設“空營計”,大敗曹操,劉備對此讚歎不已。


張郃不在乎張飛,徐晃曾大戰關羽,為何卻都不敢挑戰趙雲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趙雲突破曹軍重圍時的英姿,叫做“如入無人之境”, 意為好像到了沒有人的地方,比喻打仗節節勝利,沒有遇到抵抗。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舊五代史·漢書·杜重威傳》中的“每敵騎數十驅漢人千萬過城下,如入無人之境,重威但登陴注目,略無邈取之意。”


張郃不在乎張飛,徐晃曾大戰關羽,為何卻都不敢挑戰趙雲


小說中描述的北山腳下的這一仗,在歷史上的確出現過。據《三國志·趙雲傳》注引《雲別傳》記載:“夏侯淵敗,曹公爭漢中地,運米北山下,數千萬囊。黃忠以為可取,雲兵隨忠取米。忠過期不還,雲將數十騎輕行出圍,迎視忠等。值曹公揚兵大出,云為公前鋒所擊,方戰,其大眾至,勢逼,遂前突其陳,且鬥且卻。公軍敗,已複合,雲陷敵,還趣圍。將張著被創,雲復馳馬還營迎著。公軍追至圍,此時沔陽長張翼在雲圍內,翼欲閉門拒守,而云入營,更大開門,偃旗息鼓。公軍疑雲有伏兵,引去。”


張郃不在乎張飛,徐晃曾大戰關羽,為何卻都不敢挑戰趙雲


從這段記載來看,小說中出現的黃忠及張著被圍,都是歷史的真實。但歷史上趙雲的舉動更為驚人。面對曹軍主力,趙雲僅以數十騎兵突破重圍就出黃忠和張著,這在漢末三國曆史上也非常罕見,足見趙雲的勇猛。


張郃不在乎張飛,徐晃曾大戰關羽,為何卻都不敢挑戰趙雲


小說作者在對這段歷史記載進行加工時,進行了兩處改動,一是增加了趙雲所率領的士卒人數,將原本史料記載的“數十騎”增加至小說中的“三千軍”;二是又增加了嚇退張郃與徐晃的情節。前一個改動,是為了增強故事的合理性,這無可厚非。但嚇退張郃與徐晃的情節,卻令人疑惑。且不論當時敵我雙方的兵力有多麼懸殊,單單以小說中張郃與徐晃的武藝及性格而言,他們都是武藝高強之人,張郃曾挑戰過張飛,並且發出了“人皆怕張飛,吾視之如小兒耳!此去必擒之”這樣的豪言壯語;徐晃也曾與關羽大戰數百回合,不分高下,兩人的武藝在小說中都可列入前十五。面對黃忠,兩人齊心協力將其困住。趙雲一出現,兩人居然“心驚膽戰,不敢迎敵”,實在是難以置信。


張郃不在乎張飛,徐晃曾大戰關羽,為何卻都不敢挑戰趙雲


作者為何會這樣設計這個情節呢?理由非常明確,因為趙雲是小說當中的常勝將軍,從無敗績。為了突出趙雲的威名和武勇,作者故意讓張郃和徐晃二人“心驚膽戰,不敢迎敵”。如此設計的效果如何?其實非常不合理的。以張郃及徐晃在小說中的表現來看,二人都不是貪生怕死之輩,且身邊尚有眾多將士。面對趙雲的區區三千兵馬,他們既可以讓部眾繼續困住黃忠,自己再來圍毆趙雲。也可以讓部下圍住趙雲,自己先拿下黃忠,然後再集中力量對付趙雲。就算趙雲再神勇,也擋不住這兩位武藝高強的將領及眾多的士卒。這個情節顯然並不合理。而且以張郃與徐晃的武藝,如果圍毆趙雲的話,趙雲能否全身而退都是一個巨大的疑問。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