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直的張飛為啥一生沒朋友?看三國正史我們才知道:這事真不怪他

憨直的張飛為啥一生沒朋友?看到這樣的提問,有人會嗤之以鼻:“多看看書吧!寧學桃園三結義,不燒瓦崗一爐香,桃園三結義義薄雲天,張三爺怎麼會沒朋友?”可是咱們今天聊的是正史而不是演義,正史中的張飛實實在在是沒有朋友的,這一點他還不如孤傲的關羽,起碼關羽跟張遼徐晃甚至曹操都能算比較不錯的朋友,而張飛一個這樣的朋友都沒有。

也有人說:“即使後漢不時興結拜,劉備不是大哥關羽不是二哥,他們三個總還能算朋友吧?”這話也對也不對:劉關張三人之間的關係,已經超越了朋友的範疇,這一點在《三國志~卷三十六·關張馬黃趙傳》中說得很明白:“先主於鄉里合徒眾,而羽與張飛為之禦侮。先主為平原相,以羽、飛為別部司馬,分統部曲。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羽年長數歲,飛兄事之。”這一點連曹魏陣營的劉曄(漢光武帝劉秀後裔,時為侍中、關內侯)也看得很明白:“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三國志·魏書十四》)”

 憨直的張飛為啥一生沒朋友?看三國正史我們才知道:這事真不怪他

所以說劉關張是一種很奇怪的關係:特殊的君臣、特殊的兄弟,比同胞骨肉還親,比同床妻子還近,朋友二字,並不足以代表他們之間的深情厚誼。

那麼張飛有沒有想傾心結納的朋友呢?答案當然是有,而且不止一個,粗略看一看三國正史,我們就能找到張將軍傾慕的三個名人,只可惜這三位一位犧牲一位失蹤,還有一位牛氣沖天,根本就沒把張將軍放在眼裡。

首先咱們來說犧牲的那位。

這個人當然不是關羽關雲長,因為關聖人跟張將軍的關係已經超越了朋友的範疇;當然也不是諸葛亮孔明先生,因為孔明先生並沒有犧牲。諸葛亮為蜀漢集團耗盡最後一滴心血的時候,張飛墓木已拱。

張飛比較傾慕並想與之皆為一生摯友的,是龐統龐士元,這是張飛的性格決定的:“飛雄壯威猛,亞於關羽,魏謀臣程昱等鹹稱羽、飛萬人之敵也。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

關羽跟曹操比較有共同語言,而張飛跟這二位相反,於是有人懷疑張飛其實是一位文武雙全的儒將,應該跟周瑜有一拼,所以赤壁之戰後,周瑜“借調”張飛一年,可是卻被張飛擺了一道——出工不出力,自己不傷一兵一卒,白吃了周瑜一年軍糧,所以張飛壓根兒就沒瞧得起周瑜,更不會想跟他做朋友。

張飛未必瞧得起周瑜,或者因為立場不同,這兩個人不可能成為朋友,但是龐統龐士元則不同,這是一個有武將脾氣的謀士,很傾慕文人的張飛一拍即合——張飛關羽曾經跟諸葛亮鬧過彆扭,卻跟龐統相處比較愉快。

張飛雖然比較有文化或者比較喜歡讓人認為他有文化(忽然想起了李雲龍),但是他的暴脾氣卻是史書有記載的,劉備也曾警告他說:“你早晚會死在暴脾氣上(卿刑殺既過差,又日鞭撾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

 憨直的張飛為啥一生沒朋友?看三國正史我們才知道:這事真不怪他

跟老成持重儒雅沉穩的諸葛亮不同,龐統幾乎可以算三國最膽大的謀士,如果他活著,總參謀長一職根本就輪不到諸葛亮,如果龐統管軍事,沒準就會同意魏延的子午谷奇謀。龐統的膽大,還表現在他敢當眾硬懟主公劉備:“伐人之國(取西川)而以為歡,非仁者之兵也。”氣得劉備吹鬍子瞪眼鬍子差點掉光:“要不是你出了上中下三個餿主意,我咋會走到這一步?”

懟完劉備,劉備還得主動找臺階和好,龐統照吃照喝,就當沒事一樣。讀者諸君想想看,這樣的人跟張飛是不是可以惺惺相惜結為摯友?

只可惜天妒英才,一支不知從哪裡飛來的流矢,結束了龐統短暫而又輝煌的軍旅生涯:“進圍雒縣,統率眾攻城,為流矢所中,卒,時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則流涕。

龐統犧牲後,張飛帶兵入川,一路所向披靡,擊敗並生擒了蜀中名將嚴顏:“飛與諸葛亮等溯流而上,分定郡縣。至江州,破璋將巴郡太守嚴顏,生獲顏。

事情的發展跟電視劇和演義小說中一樣,嚴顏義正辭嚴地罵了張飛一頓,張飛不但沒有生氣,反而起了結交之心:“飛壯而釋之,引為賓客。

賓客,在後漢三國時期有另外一個意思,那就是朋友,比如劉備佔據西川后,“諸葛亮為股肱,法正為謀主,關羽、張飛、馬超為爪牙,許靖、麋竺、簡雍為賓友。”這其中真正被劉備當做朋友的,就是那個簡雍。

跟演義小說不一樣的是,嚴顏將軍在張飛入川后就失蹤了,劉備並沒有賜給他自己常用的黃金鎖子甲,嚴顏也沒有主動請纓跟黃忠出征。

嚴顏為什麼失蹤,我們在《華陽國志·卷五·公孫述劉二牧志》中能找到答案:“劉主(劉備)至巴郡,巴郡嚴顏拊心嘆曰:‘此所謂獨坐窮山、放虎自衛者也!’”也就是說,嚴顏從內心對劉備鳩佔鵲巢是早有預感並且極其反感的,他一時被張飛義氣感動,但平心靜氣之後,肯定是飄然而去——惹不起我還躲不起嗎?

我們甚至可以這樣設想:如果嚴顏一直留在張飛身邊,並且以朋友的身份規勸、輔佐,那麼張飛就不會被範疆張達兩個小人暗害,劉備伐吳也未必會一敗塗地。

 憨直的張飛為啥一生沒朋友?看三國正史我們才知道:這事真不怪他

張飛與龐統嚴顏結為朋友,關係應該是比較融洽的(起碼錶面如此),但是張飛想結交的第三個朋友,卻冷落並羞辱了張將軍,連東吳的張昭都替張飛鳴不平,劉備為此還動了殺機。

這個不給張飛面子的蜀中名士名字叫劉巴,《三國志·卷三十九》和《零陵先賢傳》均有記載:“劉巴字子初,零陵烝陽人也。少知名,荊州牧劉表連闢(徵召,邀請),及舉茂才(秀才),皆不就。”但是在曹操的兵鋒之下,也怕小命不保,居然跑去投靠賣身投靠:“曹公徵荊州。先主奔江南,荊、楚群士從之如雲,而巴北詣曹公。

在這一點上,劉巴站到了荊州名士的對立面,更是開始了跟劉備的做對之旅。曹操打劉備尚且費勁,劉巴跟劉備較勁,當然連螳臂當車都算不上:劉巴替曹操到長沙、零陵、桂陽招降納叛,結果是“先主略有三郡,巴不得反使”,只好跑到交阯去跟猴子搶香蕉吃。

吃香蕉吃得眼睛發綠的劉巴只好向劉備屈膝投降:“先主定益州,巴辭謝罪負,先主不責。”劉備之所以沒有像碾死一隻螞蟻一樣弄死劉巴,諸葛亮是說了好話的:“諸葛孔明數稱薦之,先主闢為左將軍西曹掾。”

 憨直的張飛為啥一生沒朋友?看三國正史我們才知道:這事真不怪他

諸葛亮把劉巴誇成了一朵花:“運籌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遠矣!”劉巴的尾巴翹得很高,張飛找上門去跟他交朋友,可是他卻連話都不跟張飛說(張飛嘗就巴宿,巴不與語)。諸葛亮請他給張飛一點面子,劉巴說出了那句很狂妄也很欠抽的話:“大丈夫處世,當交四海英雄,如何與兵子共語乎?”

就是這句話徹底激怒了劉備:“這小子是不是找死?”要不是諸葛亮再次力保,劉巴的骨頭就被張飛拿去敲鼓了。這事傳到東吳,“輔吳將軍張昭嘗對孫權論巴褊阨,不當拒張飛太甚。”

這個劉巴後來居然還接了法正的班,當上了蜀漢尚書令,但是他只給劉備出了一個有用的主意,這個主意卻把蜀中百姓害慘了。劉備拿下成都之後,“仁義之師”開啟了搶掠模式:“士眾皆舍干戈,赴諸藏競取寶物。”看來趙雲也沒能阻止大家“劫收”,大家把劉焉劉璋父子幾十年積累的財富搶了個精光,弄得劉備也沒錢花了:“軍用不足,備甚憂之。”這時候劉巴出了個斷子絕孫的損招:“易耳,但當鑄直百錢,平諸物賈,令吏為官巿。

 憨直的張飛為啥一生沒朋友?看三國正史我們才知道:這事真不怪他

可能有人不知道“當鑄直百錢”是啥意思,咱們用一句話就能解釋:“這等於劉備無限制地發行金圓券,讓蜀中老百姓的存款一下子就縮水了一百倍!”

就是這樣一個陰險小人,仗著有一點名氣,居然不屑與張飛交朋友,甚至對主動上門示好的張飛極盡羞辱。我們在蔑視劉巴的同時,也不能不為張飛的大度和真誠感動:車騎將軍領司吏校尉要想弄死劉巴,丞相諸葛亮也說不出啥話來。

張飛放過了劉巴,蜀中士族卻沒有放過張飛——範疆張達既不是劉備舊部,也不是曹魏臥底(這二人沒有逃往曹營),甚至也不是東吳暗子(來不及佈局),那麼張飛之死的嫌疑人就只剩下一夥人了:厭戰畏戰想殺張飛止戰的蜀中士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