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這個小鎮為何被美軍重點轟炸?只因它生產的一種工業產品

戰鬥機 轟炸機 武器 空軍 陸軍 左手槍炮右手玫瑰 2018-11-30
二戰德國這個小鎮為何被美軍重點轟炸?只因它生產的一種工業產品

B-17轟炸機在空中組成編隊

二戰德國這個小鎮為何被美軍重點轟炸?只因它生產的一種工業產品

轟炸機在施韋因富特上空投彈

如果沒有滾珠軸承,施韋因富特(Schweinfurt)可能僅僅是德國巴伐利亞州的一個不為歷史關注的普通小鎮。不過在1883年,當地一名機械工弗里德里希•費舍爾(Friedrich Fischer)發明了可以大規模生產滾珠軸承的機器,他的兒子在1906年建立的庫格費西公司(Kugelfischer Firm)更是成為滾珠軸承生產業界的一座里程碑。第二次世界大戰創造了對滾珠軸承等相關產品的海量需求,僅德國航空業每月的需求量就達240萬件,而施韋因富特五家企業的滾珠軸承和滾柱軸承生產能力就佔了整個的德國三分之二。從1922年到1943年,製造業的繁榮使小鎮的人口都增長了三倍,達到五萬人。

1943年夏天,美國和英國空軍聯合轟炸進攻行動(Combined Bomber Offensive)計劃的制定者們把滾珠軸承工業視為一個至關重要的“瓶頸”目標,摧毀它就能阻塞德國的戰爭生產能力從而有可能縮短戰爭的進程。事實上英國空軍部(British Air Ministry)從1943年起就一直向阿瑟T•“轟炸機”哈里斯空軍元帥(Air Marshal Arthur T. “Bomber” Harris)建議轟炸該地區,但這位皇家空軍轟炸機部隊(RAF Bomber Command)司令每次都是堅定地予以否決。

英國皇家空軍(RAF)在戰爭開始的初期就發現對獨立目標實施精確轟炸的難度非常大,並且在試圖完成此類任務的作戰行動中損失慘重。於是在1942年,他們適應政府戰爭政策的調整而改用夜間大範圍轟炸德國城市的戰術,通過“毀家拆屋”(Dehousing)的轟炸,使德國的工人和居民無家可歸從而達到消滅他們戰爭意志的目的。但滾珠軸承生產基地和其它瓶頸目標卻被哈里斯元帥稱為“萬金油目標”(panacea targets)而加以否定,他的理由是皇家空軍的轟炸機在夜間根本找不到像施韋因富特這樣規模的城鎮,更不要說轟炸那些工廠了。然而否決這種提議更多的是哈里斯個人意圖的反映,並不能說明英國皇家空軍的實際作戰能力。

在另一方面,施韋因富特正是那種美國第8航空軍(US Eighth Air Force)急切地希望發起進攻以證明晝間精確轟炸價值的合適目標,同時這也是美國陸軍航空部隊(US Army Air Forces, USAAC)被賦予的重要任務。而英國人的計劃是讓美國的轟炸機加入到皇家空軍夜間區域轟炸行動中去,但讓他們傷腦筋的是:“美國人想按他們自己的方式打仗,而且如果可能的話,最好還要由美國人來指揮。”英國曆史學家諾貝爾•弗蘭克蘭(Noble Frankland)不屑一顧地說。

“不會有太大的損失”

第8航空軍的B-17轟炸機部隊自從1943年12月離開英格蘭地區後,幾乎就沒有參加過任何大項任務,因而也沒有什麼可圈可點的表現。事實上第8航空軍司令艾拉C•埃克中將(Maj. Gen. Ira C. Eaker)根本沒有能力發動大規模的突襲,他的大部分飛機和機組都被派往了北非戰場,剩餘力量的一半以上也在執行轟炸德軍潛艇塢的任務——這對英國人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儘管轟炸非常猛烈,但對這些堅固的設施來說卻沒有多少實際效果。

為了能奪取一場戰略性的勝利,埃克將軍承擔著相當大的壓力。1943年8月,他終於擁有了足夠的B-17轟炸機來發動一場重大行動:大約400架轟炸機將同時攻擊位於施韋因富特的滾珠軸承生產基地和雷根斯堡(Regensburg)的梅塞施米特(Messerschmitt)公司等縱深目標。

在因天氣條件惡劣而被迫推遲後,任務日期最終確定為8月17日。執行攻擊任務的轟炸機編隊將被分為兩個部分:柯蒂斯E•李梅上校(Col. Curtis E. LeMay)指揮的第3航空師146架B-17轟炸機將首先起飛,轟炸位於德佔歐洲430英里縱深的雷根斯堡。相比之下,羅伯特B•威廉姆斯准將(Brig. Gen.Robert B. Williams)指揮的第1航空師規模要大得多,他的230架B-17轟炸機將在9分鐘後起飛,目標直指施韋因富特。行動中兩個師大部分時間將沿著相同的航線飛行,但在飛越法蘭克福之後,第1航空師將掉頭撲向施韋因富特。根據計劃要求,兩個師幾乎將同時到達目標上空,9分鐘的間隔是為了抵消施韋因富特比雷根斯堡近的75英里距離。10:12第一枚炸彈將在施韋因富特爆炸,1分鐘後雷根斯堡的轟炸也將開始。雖然梅塞施米特公司地位非常重要——它每月能生產多達400架Me 109戰鬥機——但它還並不是主要攻擊目標。對首先起飛的第3航空師來說,更重要任務是吸引德國空軍的戰鬥機,為威廉姆斯將軍的飛機創造更好的轟炸條件。但第1航空師將在返航途中遭遇德國戰鬥機,而李梅上校的轟炸機都在“東京油箱”(Tokyo tanks)中加滿了附加油料,將向繼續向南飛越阿爾卑斯山和地中海,降落在位於阿爾及利亞的盟軍基地。除此之外,還將有一部分美國和英國空軍中型轟炸機部隊與B-17轟炸機群同時起飛,攻擊英吉利海峽沿岸的目標以進一步牽制德國空軍的行動。

B-17轟炸機從來沒有冒險飛入德國縱深這麼遠的距離執行任務,而且大部分時間沒有戰鬥機護航,英國噴火式(Spitfires)戰鬥機只能將他們護送到比利時的安特衛普,而美國空軍的P-47雷電(Thunderbolts)戰鬥機必須在距離德國邊境10英里的歐本(Eupen)地區上空返航。20世紀30年代,美國陸軍航空部隊曾總結出這樣一條作戰經驗:裝備強大對空武器系統的轟炸機擁有自我防護的能力,因此發展遠程戰鬥機的計劃就被耽擱了。能夠為轟炸機編隊護航,執行幾乎所有遠程目標轟炸任務的P-51野馬(Mustang)戰鬥機直到1943年12月才出現。但在1942年10月,埃克將軍依然堅持:“裝有12.5mm航炮的B-17轟炸機編隊在保持密集隊形的情況下可以抵抗德國戰鬥機的晝間進攻。”他甚至還認為:“大規模轟炸機編隊能夠在沒有戰鬥機掩護的情況下發起作戰行動,轟炸德國的任何目標,而且不會有太大的損失。”

執行轟炸施韋因富特和雷根斯堡任務的飛機大部分是B-17F型轟炸機,安裝在機身腰部、頂部、腹部和尾部的旋轉炮塔能提供錐形交叉火力。但不同於B-17G型轟炸機的是,這種型號的飛機的機鼻部位沒有安裝任何武器系統,機身兩側安裝的手動“頰部”機槍也不能彌補這一缺陷。李梅上校曾說過:“我們的B-17絕對缺乏正面火力。”而且德國空軍也清楚地知道這一點,他們會利用B-17的這種劣勢從12點鐘方向發起進攻。但根據此次任務前的作戰簡報,德國人會把所有的攔截飛機集中在海岸附近形成“戰鬥機帶”,而這種戰術將抵消他們的正面優勢。據估計,他們最好的單引擎戰鬥機Me 109和FW 190就會出現在這一空域,而在歐洲大陸上空,只有速度較慢、機動能力差,專為夜戰設計的雙引擎戰鬥機Me 110會給轟炸機編隊製造威脅。第8航空隊根本不知道德國空軍已經改變了這種作戰方法,轉而以縱深防禦為重點,並且從蘇聯前線召回了大批Me 109和FW 190戰鬥機用以增強德國南部的防禦力量。

8月17日早晨,一場大霧籠罩了B-17轟炸機東安格利亞(East Anglia)基地。李梅上校的第3航空師原計劃在凌晨5:45準時起飛,但是第8轟炸司令部(VIII Bomber Command)命令起飛推遲1個小時,緊接著又是半個小時,如果再拖延下去的話就意味著該師將不能在白天到達北非基地了。然而幸運的是,第3航空師在李梅上校的要求下一個月前就開始訓練並掌握了在惡劣天氣條件下的儀器起飛能力。早晨7:15,第一架轟炸機順利升空。

飛往施韋因富特的機組則不能熟練進行儀器起飛,他們被困在地面上直到比計劃晚了整整5個小時之後才最終升空完畢。而就在他們第一架飛機起飛之際,第3航空師幾乎已經到達了雷根斯堡上空——兩者間隔長達4個多小時,而不是計劃中的9分鐘。

李梅上校作為B-17轟炸機編隊先導機的副駕駛員直接參與並指揮了這次行動。他的第3師在飛離英格蘭地區之前組成了轟炸編隊,途中7架飛機因故障返航,其餘的139架轟炸機於9:35飛越了荷蘭海岸線。敵人在“戰鬥機帶”的攔截力量並不強,但當護航的戰鬥機在歐本地區返回後,德國空軍的Me 109和FW 190戰鬥機立即蜂擁而至,持續發起進攻,有時一個進攻波次的戰鬥機編隊就達25個之多。

曾經作為B-17轟炸機“皮卡迪利百合”號的副駕駛員參與此次行動的小拜恩•雷中校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與西•巴特利特合著了名為《正12點鐘方向》的書和電影劇本,其中就描寫了此次任務中那些慘痛的代價。雷在發表於1943年12月《空軍》雜誌上的文章中還曾寫到:“在經歷了至少200架敵機長達1個半小時的攻擊後,我們終於到達了轟炸航路的起點附近,所有的緊張全都消失不見了,雖然敵人就近在眼前。”

作為1943年第8航空軍作戰行動計劃的主要制定者的海伍德S•漢塞爾准將說:“敵人凶猛的攻擊是難以忍受的,特別是對那些不能親自用炮火還擊的機組成員來說更是如此。”機槍手們還可以通過反擊緩解一下巨大的壓力,但是“對飛行員、投彈手和導航員來說卻沒有任何手段,”漢塞爾說,“然而他們卻絲毫不顧個人安危,將完成任務看得比生命更重要。”

二戰德國這個小鎮為何被美軍重點轟炸?只因它生產的一種工業產品

B17的機槍手

皮斯利的焦慮

11:43,炸彈開始從雷根斯堡上空傾瀉下來,經過一陣猛烈的轟炸,目標遭到毀滅性的打擊。不但梅塞施米特公司主要的廠房被夷為平地,連剛剛從生產線上組裝好的37架Me 109戰鬥機也都被炸上了天。此外,第3航空師還摧毀了當時正在祕密研製中的Me 262噴氣式戰鬥機的大部分夾具。轟炸造成的產能損失達到了800到1000架Me 109戰鬥機,直到幾個月後工廠的生產能力才恢復到轟炸前的水平。轟炸結束後,李梅上校的編隊繼續向南飛行,經過平均達11個小時的漫長航程,最終在位於北非的盟軍基地安全降落。

中型轟炸機編隊在上午10時左右開始他們在英吉利海峽的牽制轟炸行動,但這對李梅上校來說已沒有多少實際意義,而對威廉姆斯將軍來說卻為時尚早。

由於大霧造成的5個小時延遲,威廉姆斯將軍的第1航空師被迫做出一些戰術上的調整,這對作戰行動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原計劃他們將飛越施韋因富特,然後返回從目標的東面發起進攻,這種部署將給他們增加17分鐘的航程,但能使他們在中午10時左右背對著太陽開始轟炸行動。然而由於拖延的時間過長,他們沒能夠趕在中午之前到達,而是下午才飛臨施韋因富特上空,此時太陽已經移動到目標的西面。如果他們還堅持按照計劃實施行動,他們將花費17分鐘多餘而危險的時間,並且會迎著太陽開始轟炸行動。因此,他們將轟炸航路的方向從由東向西更改為由西向東。

二戰德國這個小鎮為何被美軍重點轟炸?只因它生產的一種工業產品

第一架轟炸施韋因富特的B-17飛機在11:20起飛,共有222架B-17飛越了歐洲大陸的海岸線。而在此時,德國戰鬥機已經重新加滿了油料,補充了彈藥,只等他們的到來了。威廉姆斯在“戰鬥機帶”只損失了一架飛機,但是在歐本到施韋因富特之間這個數字是23,而在目標上空被擊落的數量則更多。威廉姆斯將軍也親自操縱起一挺“頰部”機槍參加戰鬥,直到槍管發紅不能再進行射擊。

轟炸機編隊終於在下午2:59到達施韋因富特上空,但轟炸效果卻遠沒有預期的那樣精確。由於投彈條件複雜困難,先導飛機編隊到達轟炸航路起始點的時間稍晚了幾分鐘,其餘的編隊則緊隨其後,因而都相繼晚了一段時間,接近目標的方式的變化還使一些機組搞不清楚投彈的確切位置。只有最初三個編隊順利地完成了轟炸航路,其餘的六個在投彈時多多少少都出現了一些問題,許多炸彈偏出目標的距離都很遠。更為嚴重的是該師在返航途中還必須穿過德國的防空體系,這使他們在大部分的航程中都遭受著德國戰鬥機的持續攻擊。

這次對施韋因富特的轟炸通常被視為一場失敗的行動,軸承工廠大部分的重型裝備沒有被摧毀,而且對其造成的破壞也只是暫時的。根據漢塞爾的分析,這種情況部分是由於使用的1000磅級炸彈不到總數的三分之一,大多數炸彈的威力較小,因而對目標的破壞程度也比較有限。但儘管如此,此次突襲還是沉重打擊了施韋因富特軸承製造業。

當時的德國裝備部長阿爾伯特•施佩爾在他的回憶錄中寫到:這次轟炸使滾珠軸承生產能力下降了38%。而且施佩爾也無法立即選擇安全地區將生產基地遷往別處,因為他承受不起轉移期間停工造成的損失。工廠的生產能力下降到了非常低的水平,工人們每天不得不帶著揹包去廢墟中撿拾儘量多的滾珠以滿足工廠自身的需求,庫存量也只能夠支撐6到8周的時間。在遭受這次打擊之後,施佩爾說到:“我們焦急地問自己:到底敵人用多長時間就能意識到只要摧毀五、六個小型目標後他們就能癱瘓德國成千上萬的裝備生產工廠了。”

然而第8航空軍評估此次突襲效果的手段有限,無法得知此次轟炸真實效果。但無論如何,埃克將軍也湊不齊足夠的轟炸機立即發起下一輪的進攻行動了。雖然官方聲明肯定了此次突出此次行動積極的一面,但戰爭議會也對巨大的傷亡敲響了警鐘。李梅的第3師在那一天損失了24架飛機,而威廉姆斯的損失數是36。還有許多飛機受損嚴重,無法修復再次飛行。在失蹤的601名機組人員中,102人遇難,其餘大部分被俘——共有381人——只有小部分人逃脫了追捕或是在海上被營救。

B-17轟炸機的機槍手們宣佈他們共擊落了288架德國戰鬥機,護航的戰鬥機編隊也聲稱他們擊落了19架,但事實上德國空軍戰鬥機的損失數僅僅在25到35之間。連李梅上校也承認:“我們擊落的德國戰鬥機只佔宣佈和獎勵數的一小部分。”

儘管代價巨大,但情報顯示德國人迅速重建了施韋因富特地區被毀的工廠,並不惜一切代價從其它渠道獲取滾珠軸承,包括瑞典。這意味著第8航空軍必須再次飛往施韋因富特。李梅上校,毫無疑問作為第8航空軍最優秀的戰鬥指揮官此時已經得到晉升,這次他將不再孤獨應戰了。

然而就在10月14日任務開始的當天早晨,大霧再次降臨,但好在很快就消散了。9時整,一架英國“蚊”式偵察機(Mosquito reconnaissance aircraft)從德國上空發回報告,當地天氣情況良好。這一次進攻部隊達到兩個航空師共317架B-17戰鬥機,分別由巴德J•皮斯利上校和小阿奇J•歐得上校指揮。計劃中執行此次任務的部隊還包括60架B-24轟炸機,但由於他們錯過了集結地點,臨時改為轟炸弗裡西亞群島(the Frisian Islands)的目標。

二戰德國這個小鎮為何被美軍重點轟炸?只因它生產的一種工業產品

B-17轟炸機群在10:00開始起飛,很快英格蘭上空就佈滿了377架轟炸機。然而,除去中途返航的飛機,只有291架B-17轟炸機越過了荷蘭海岸。護航的P-47戰鬥機編隊在剛剛到達德國境內的亞琛(Aachen)與迪倫(Duren)之間返回。德國空軍馬上從所有方向發起大面積攻擊。美國陸軍航空部隊(USAAF)官方歷史這樣描述德國空軍的進攻:“規模空前的敵機發起了與前次行動類似的猛烈攻擊。”此前,盟軍預測德國空軍在歐洲擁有大概800架戰鬥機,但實際上確切的數字是964架,直到施韋因富特出現在轟炸機編隊的視野裡的時候,他們依然沒有擺脫德國戰鬥機的糾纏。

時任第91轟炸機大隊作戰行動指揮官的T•R•米爾頓中校當時就駕駛著先導轟炸機飛行在整個編隊的最前面。他後來繼續在軍隊服役直到軍銜升至四星上將,同時他也是一位《空軍》雜誌長期的專欄作家,但是在這天,他的所有想法都集中在自己是否能夠倖存上。在經歷了一段驚心動魂的航程之後,他最終引導著B-17轟炸機編隊於下午2:39飛臨施韋因富特上空。

與8月份的行動相比,此次攻擊的準確性相當可觀,三家大型的滾珠軸承廠都被重複轟炸了無數次。而根據施佩爾的記錄,盟軍的此次轟炸至少毀掉了施韋因富特67%的軸承生產能力。

二戰德國這個小鎮為何被美軍重點轟炸?只因它生產的一種工業產品

美國的“滑鐵盧”

但不幸的是,10月14日的行動傷亡率也是最高的。當天早晨飛離英格蘭地區的291架B-17轟炸機中有60架被擊落,超過總數的20%。以這樣的比例,一名重型轟炸機的機組成員可能只能執行不超過5次任務就會被擊落,這樣他就永遠沒有機會完成25次戰鬥飛行任務然後返回家鄉了,因此這種戰損率和對機組成員的威脅程度是無法接受的。在這一年剩餘的大部分時間裡,第8航空軍只對護航戰鬥機航程範圍內的目標實施過攻擊,直到1944年裝備遠程戰鬥機後,它才重新開始對施韋因富特進行轟炸。

研究英國皇家空軍轟炸機部隊的學者弗蘭克蘭將施韋因富特比作美國的“滑鐵盧”,其他人也一再強調此次行動的失敗之處,例如美國曆史學家阿倫J•萊文就曾說過:“事實證明把滾珠軸承工業作為打擊目標是誤入了歧途,而第8航空軍的實力因此也降至了最低點。”

二戰德國這個小鎮為何被美軍重點轟炸?只因它生產的一種工業產品

美國戰略轟炸調查報告中最常被人引用的一部分是:“沒有證據顯示轟炸滾珠軸承工業對德國的核心戰爭生產力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很少人注意到報告的最終判斷:如果第8航空軍有能力在1943年繼續對其實施大規模轟炸的話,戰爭的結果有可能會有很大的不同。

“盟軍把他們到手的勝利又扔掉了,”施佩爾說到,“因為缺乏滾珠軸承影響的並不是飛機、坦克等單件武器的生產能力,而是動搖了德國軍事工業的根基。”在他看來:“如果盟軍不採取大範圍無目的的轟炸而是集中力量攻擊裝備生產基地,那麼戰爭極有可能在1943年就宣告結束了。”

施韋因富特行動並沒有使人們對晝間精確轟炸和瓶頸目標戰略產生過懷疑,對於這兩個問題,積極的因素要比消極的因素更有說服力。雖然有一些戰役上的失誤,僅有的兩次攻擊還是對滾珠軸承工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且如果這種行動持續下去的話,將必然摧毀德國的工業基礎。

施韋因富特行動真正的教訓是轟炸機編隊能夠自我防護的觀點已經不再適用了,尤其在遭遇像德國空軍這樣強大的空中突擊力量時。

二戰德國這個小鎮為何被美軍重點轟炸?只因它生產的一種工業產品

1944年早期,第8航空軍將戰略重點轉移到全面消滅德國空軍上來,不出數月,德國空軍就元氣大傷無法再對盟軍的作戰行動形成任何威脅。盟軍也得以在沒有空中干擾的情況下於1944年6月實施“D日”登陸作戰行動。當美國和英國的空軍可以自由地轟炸任何目標時,戰爭也進入了最後階段。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