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看到一條沙雕熱搜,跟榨菜有關。

"

昨天看到一條沙雕熱搜,跟榨菜有關。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繼“吃不起茶葉蛋”後,8月7日播出的一檔臺灣政論節目宣稱:大陸人已經吃不起榨菜了。

"

昨天看到一條沙雕熱搜,跟榨菜有關。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繼“吃不起茶葉蛋”後,8月7日播出的一檔臺灣政論節目宣稱:大陸人已經吃不起榨菜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不過也對,涪(fu)陵榨菜咱吃得起,他口中的“賠陵榨菜”,別說吃了,咱聽都沒聽過。

"

昨天看到一條沙雕熱搜,跟榨菜有關。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繼“吃不起茶葉蛋”後,8月7日播出的一檔臺灣政論節目宣稱:大陸人已經吃不起榨菜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不過也對,涪(fu)陵榨菜咱吃得起,他口中的“賠陵榨菜”,別說吃了,咱聽都沒聽過。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來,跟我一起念:

"

昨天看到一條沙雕熱搜,跟榨菜有關。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繼“吃不起茶葉蛋”後,8月7日播出的一檔臺灣政論節目宣稱:大陸人已經吃不起榨菜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不過也對,涪(fu)陵榨菜咱吃得起,他口中的“賠陵榨菜”,別說吃了,咱聽都沒聽過。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來,跟我一起念: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聽說上了熱搜之後,這位臺灣同胞又發了個帖子:

"

昨天看到一條沙雕熱搜,跟榨菜有關。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繼“吃不起茶葉蛋”後,8月7日播出的一檔臺灣政論節目宣稱:大陸人已經吃不起榨菜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不過也對,涪(fu)陵榨菜咱吃得起,他口中的“賠陵榨菜”,別說吃了,咱聽都沒聽過。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來,跟我一起念: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聽說上了熱搜之後,這位臺灣同胞又發了個帖子: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鬧了半天,敢情就為騙我們口榨菜吃?您這何苦呢。

要寄榨菜的朋友別急,本著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精神,您不妨把這條推送,一併給黃先生送上,順便捎句話:沒聽過就去聽,沒吃過就去吃,可要是聽也不聽,吃也不吃,那乾脆,說也別說了。

"

昨天看到一條沙雕熱搜,跟榨菜有關。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繼“吃不起茶葉蛋”後,8月7日播出的一檔臺灣政論節目宣稱:大陸人已經吃不起榨菜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不過也對,涪(fu)陵榨菜咱吃得起,他口中的“賠陵榨菜”,別說吃了,咱聽都沒聽過。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來,跟我一起念: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聽說上了熱搜之後,這位臺灣同胞又發了個帖子: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鬧了半天,敢情就為騙我們口榨菜吃?您這何苦呢。

要寄榨菜的朋友別急,本著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精神,您不妨把這條推送,一併給黃先生送上,順便捎句話:沒聽過就去聽,沒吃過就去吃,可要是聽也不聽,吃也不吃,那乾脆,說也別說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榨菜系採用莖用芥菜(俗稱青菜頭)經整理、脫水、3次加鹽醃製後熟而成的一種蔬菜醃製品。

"

昨天看到一條沙雕熱搜,跟榨菜有關。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繼“吃不起茶葉蛋”後,8月7日播出的一檔臺灣政論節目宣稱:大陸人已經吃不起榨菜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不過也對,涪(fu)陵榨菜咱吃得起,他口中的“賠陵榨菜”,別說吃了,咱聽都沒聽過。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來,跟我一起念: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聽說上了熱搜之後,這位臺灣同胞又發了個帖子: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鬧了半天,敢情就為騙我們口榨菜吃?您這何苦呢。

要寄榨菜的朋友別急,本著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精神,您不妨把這條推送,一併給黃先生送上,順便捎句話:沒聽過就去聽,沒吃過就去吃,可要是聽也不聽,吃也不吃,那乾脆,說也別說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榨菜系採用莖用芥菜(俗稱青菜頭)經整理、脫水、3次加鹽醃製後熟而成的一種蔬菜醃製品。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 還記得“烏江榨菜,三洗三榨”洗腦包嗎?

別小看它的出身——芥菜可是華夏鹹菜界的名門望族。榨菜跟水疙瘩、雪裡蕻、苤藍絲沾親帶故,家中菜丁興旺,勢力縱貫南北。


"

昨天看到一條沙雕熱搜,跟榨菜有關。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繼“吃不起茶葉蛋”後,8月7日播出的一檔臺灣政論節目宣稱:大陸人已經吃不起榨菜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不過也對,涪(fu)陵榨菜咱吃得起,他口中的“賠陵榨菜”,別說吃了,咱聽都沒聽過。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來,跟我一起念: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聽說上了熱搜之後,這位臺灣同胞又發了個帖子: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鬧了半天,敢情就為騙我們口榨菜吃?您這何苦呢。

要寄榨菜的朋友別急,本著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精神,您不妨把這條推送,一併給黃先生送上,順便捎句話:沒聽過就去聽,沒吃過就去吃,可要是聽也不聽,吃也不吃,那乾脆,說也別說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榨菜系採用莖用芥菜(俗稱青菜頭)經整理、脫水、3次加鹽醃製後熟而成的一種蔬菜醃製品。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 還記得“烏江榨菜,三洗三榨”洗腦包嗎?

別小看它的出身——芥菜可是華夏鹹菜界的名門望族。榨菜跟水疙瘩、雪裡蕻、苤藍絲沾親帶故,家中菜丁興旺,勢力縱貫南北。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 長沙美食通

但真論起榨菜的出生,還是在1898年的重慶涪陵。

涪陵的青頭菜原本是切片切絲,煮湯炒肉,或做泡菜、醃菜。


"

昨天看到一條沙雕熱搜,跟榨菜有關。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繼“吃不起茶葉蛋”後,8月7日播出的一檔臺灣政論節目宣稱:大陸人已經吃不起榨菜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不過也對,涪(fu)陵榨菜咱吃得起,他口中的“賠陵榨菜”,別說吃了,咱聽都沒聽過。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來,跟我一起念: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聽說上了熱搜之後,這位臺灣同胞又發了個帖子: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鬧了半天,敢情就為騙我們口榨菜吃?您這何苦呢。

要寄榨菜的朋友別急,本著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精神,您不妨把這條推送,一併給黃先生送上,順便捎句話:沒聽過就去聽,沒吃過就去吃,可要是聽也不聽,吃也不吃,那乾脆,說也別說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榨菜系採用莖用芥菜(俗稱青菜頭)經整理、脫水、3次加鹽醃製後熟而成的一種蔬菜醃製品。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 還記得“烏江榨菜,三洗三榨”洗腦包嗎?

別小看它的出身——芥菜可是華夏鹹菜界的名門望族。榨菜跟水疙瘩、雪裡蕻、苤藍絲沾親帶故,家中菜丁興旺,勢力縱貫南北。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 長沙美食通

但真論起榨菜的出生,還是在1898年的重慶涪陵。

涪陵的青頭菜原本是切片切絲,煮湯炒肉,或做泡菜、醃菜。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就在1898年,青菜頭小朋友超常發揮,一不小心大豐收了,種菜的地主邱壽安,看著滿地的積壓菜,面現菜青之色。

此時,家裡長工鄧炳誠出了一個主意,此時劇情進入中華美食常規誕生流程:

① 食材積壓吃不動;

② 只好風乾醃製封罈子;

③ 結果沒想到四鄰吃了都說好。

一道改變中國餐桌的鹹菜誕生了。

"

昨天看到一條沙雕熱搜,跟榨菜有關。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繼“吃不起茶葉蛋”後,8月7日播出的一檔臺灣政論節目宣稱:大陸人已經吃不起榨菜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不過也對,涪(fu)陵榨菜咱吃得起,他口中的“賠陵榨菜”,別說吃了,咱聽都沒聽過。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來,跟我一起念: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聽說上了熱搜之後,這位臺灣同胞又發了個帖子: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鬧了半天,敢情就為騙我們口榨菜吃?您這何苦呢。

要寄榨菜的朋友別急,本著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精神,您不妨把這條推送,一併給黃先生送上,順便捎句話:沒聽過就去聽,沒吃過就去吃,可要是聽也不聽,吃也不吃,那乾脆,說也別說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榨菜系採用莖用芥菜(俗稱青菜頭)經整理、脫水、3次加鹽醃製後熟而成的一種蔬菜醃製品。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 還記得“烏江榨菜,三洗三榨”洗腦包嗎?

別小看它的出身——芥菜可是華夏鹹菜界的名門望族。榨菜跟水疙瘩、雪裡蕻、苤藍絲沾親帶故,家中菜丁興旺,勢力縱貫南北。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 長沙美食通

但真論起榨菜的出生,還是在1898年的重慶涪陵。

涪陵的青頭菜原本是切片切絲,煮湯炒肉,或做泡菜、醃菜。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就在1898年,青菜頭小朋友超常發揮,一不小心大豐收了,種菜的地主邱壽安,看著滿地的積壓菜,面現菜青之色。

此時,家裡長工鄧炳誠出了一個主意,此時劇情進入中華美食常規誕生流程:

① 食材積壓吃不動;

② 只好風乾醃製封罈子;

③ 結果沒想到四鄰吃了都說好。

一道改變中國餐桌的鹹菜誕生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臉色由綠轉紅的邱老爺,開心地將其命名為“榨菜”,行銷巴蜀,直至長江沿線。


"

昨天看到一條沙雕熱搜,跟榨菜有關。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繼“吃不起茶葉蛋”後,8月7日播出的一檔臺灣政論節目宣稱:大陸人已經吃不起榨菜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不過也對,涪(fu)陵榨菜咱吃得起,他口中的“賠陵榨菜”,別說吃了,咱聽都沒聽過。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來,跟我一起念: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聽說上了熱搜之後,這位臺灣同胞又發了個帖子: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鬧了半天,敢情就為騙我們口榨菜吃?您這何苦呢。

要寄榨菜的朋友別急,本著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精神,您不妨把這條推送,一併給黃先生送上,順便捎句話:沒聽過就去聽,沒吃過就去吃,可要是聽也不聽,吃也不吃,那乾脆,說也別說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榨菜系採用莖用芥菜(俗稱青菜頭)經整理、脫水、3次加鹽醃製後熟而成的一種蔬菜醃製品。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 還記得“烏江榨菜,三洗三榨”洗腦包嗎?

別小看它的出身——芥菜可是華夏鹹菜界的名門望族。榨菜跟水疙瘩、雪裡蕻、苤藍絲沾親帶故,家中菜丁興旺,勢力縱貫南北。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 長沙美食通

但真論起榨菜的出生,還是在1898年的重慶涪陵。

涪陵的青頭菜原本是切片切絲,煮湯炒肉,或做泡菜、醃菜。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就在1898年,青菜頭小朋友超常發揮,一不小心大豐收了,種菜的地主邱壽安,看著滿地的積壓菜,面現菜青之色。

此時,家裡長工鄧炳誠出了一個主意,此時劇情進入中華美食常規誕生流程:

① 食材積壓吃不動;

② 只好風乾醃製封罈子;

③ 結果沒想到四鄰吃了都說好。

一道改變中國餐桌的鹹菜誕生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臉色由綠轉紅的邱老爺,開心地將其命名為“榨菜”,行銷巴蜀,直至長江沿線。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後來,出主意的鄧炳誠抱著鹹菜罈子跳了槽,榨菜製法流傳出來,涪陵榨菜作坊一時繼起,產銷量大增,南下港澳東南亞,東至日本,一直賣到舊金山。

"

昨天看到一條沙雕熱搜,跟榨菜有關。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繼“吃不起茶葉蛋”後,8月7日播出的一檔臺灣政論節目宣稱:大陸人已經吃不起榨菜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不過也對,涪(fu)陵榨菜咱吃得起,他口中的“賠陵榨菜”,別說吃了,咱聽都沒聽過。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來,跟我一起念: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聽說上了熱搜之後,這位臺灣同胞又發了個帖子: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鬧了半天,敢情就為騙我們口榨菜吃?您這何苦呢。

要寄榨菜的朋友別急,本著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精神,您不妨把這條推送,一併給黃先生送上,順便捎句話:沒聽過就去聽,沒吃過就去吃,可要是聽也不聽,吃也不吃,那乾脆,說也別說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榨菜系採用莖用芥菜(俗稱青菜頭)經整理、脫水、3次加鹽醃製後熟而成的一種蔬菜醃製品。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 還記得“烏江榨菜,三洗三榨”洗腦包嗎?

別小看它的出身——芥菜可是華夏鹹菜界的名門望族。榨菜跟水疙瘩、雪裡蕻、苤藍絲沾親帶故,家中菜丁興旺,勢力縱貫南北。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 長沙美食通

但真論起榨菜的出生,還是在1898年的重慶涪陵。

涪陵的青頭菜原本是切片切絲,煮湯炒肉,或做泡菜、醃菜。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就在1898年,青菜頭小朋友超常發揮,一不小心大豐收了,種菜的地主邱壽安,看著滿地的積壓菜,面現菜青之色。

此時,家裡長工鄧炳誠出了一個主意,此時劇情進入中華美食常規誕生流程:

① 食材積壓吃不動;

② 只好風乾醃製封罈子;

③ 結果沒想到四鄰吃了都說好。

一道改變中國餐桌的鹹菜誕生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臉色由綠轉紅的邱老爺,開心地將其命名為“榨菜”,行銷巴蜀,直至長江沿線。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後來,出主意的鄧炳誠抱著鹹菜罈子跳了槽,榨菜製法流傳出來,涪陵榨菜作坊一時繼起,產銷量大增,南下港澳東南亞,東至日本,一直賣到舊金山。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1915年,涪陵大地牌榨菜去了巴拿馬萬國商品博覽會,跟國酒香茶一道拿了金獎,自此與歐洲酸菜、德國甜酸甘蘭並稱為世界三大名醃菜。

自此,涪陵榨菜名揚天下,自江南北上平津東北,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又在浙江杭州灣一帶,川南的大邑、眉山、宜賓等地形成了生產加工區,豐富了克難歲月裡中國人的餐桌。

"

昨天看到一條沙雕熱搜,跟榨菜有關。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繼“吃不起茶葉蛋”後,8月7日播出的一檔臺灣政論節目宣稱:大陸人已經吃不起榨菜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不過也對,涪(fu)陵榨菜咱吃得起,他口中的“賠陵榨菜”,別說吃了,咱聽都沒聽過。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來,跟我一起念: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聽說上了熱搜之後,這位臺灣同胞又發了個帖子: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鬧了半天,敢情就為騙我們口榨菜吃?您這何苦呢。

要寄榨菜的朋友別急,本著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精神,您不妨把這條推送,一併給黃先生送上,順便捎句話:沒聽過就去聽,沒吃過就去吃,可要是聽也不聽,吃也不吃,那乾脆,說也別說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榨菜系採用莖用芥菜(俗稱青菜頭)經整理、脫水、3次加鹽醃製後熟而成的一種蔬菜醃製品。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 還記得“烏江榨菜,三洗三榨”洗腦包嗎?

別小看它的出身——芥菜可是華夏鹹菜界的名門望族。榨菜跟水疙瘩、雪裡蕻、苤藍絲沾親帶故,家中菜丁興旺,勢力縱貫南北。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 長沙美食通

但真論起榨菜的出生,還是在1898年的重慶涪陵。

涪陵的青頭菜原本是切片切絲,煮湯炒肉,或做泡菜、醃菜。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就在1898年,青菜頭小朋友超常發揮,一不小心大豐收了,種菜的地主邱壽安,看著滿地的積壓菜,面現菜青之色。

此時,家裡長工鄧炳誠出了一個主意,此時劇情進入中華美食常規誕生流程:

① 食材積壓吃不動;

② 只好風乾醃製封罈子;

③ 結果沒想到四鄰吃了都說好。

一道改變中國餐桌的鹹菜誕生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臉色由綠轉紅的邱老爺,開心地將其命名為“榨菜”,行銷巴蜀,直至長江沿線。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後來,出主意的鄧炳誠抱著鹹菜罈子跳了槽,榨菜製法流傳出來,涪陵榨菜作坊一時繼起,產銷量大增,南下港澳東南亞,東至日本,一直賣到舊金山。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1915年,涪陵大地牌榨菜去了巴拿馬萬國商品博覽會,跟國酒香茶一道拿了金獎,自此與歐洲酸菜、德國甜酸甘蘭並稱為世界三大名醃菜。

自此,涪陵榨菜名揚天下,自江南北上平津東北,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又在浙江杭州灣一帶,川南的大邑、眉山、宜賓等地形成了生產加工區,豐富了克難歲月裡中國人的餐桌。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而涪陵當地的榨菜產量,也從1898年的0.1噸,發展到2004年的70萬噸。2010年,重慶涪陵區有60萬人從事榨菜產業,佔當地總人口一半有餘,全年產銷成品榨菜37萬噸。天然的鮮味、醃榨的脆爽、濃郁的香辣,讓中國人再也割捨不掉榨菜。

據2019年《英才》雜誌《A股最賺錢50大消費品牌》榜單統計,涪陵榨菜名列其中第49,在熟食行業中,僅次於雙匯發展、桃李麵包和絕味食品。

在肉類與主食的基本需求外,榨菜真正終結了南北口味的爭端,成為全國人民的心頭愛。怪不得黃先生非拿榨菜說事兒,他就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也不可能不知道榨菜。

"

昨天看到一條沙雕熱搜,跟榨菜有關。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繼“吃不起茶葉蛋”後,8月7日播出的一檔臺灣政論節目宣稱:大陸人已經吃不起榨菜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不過也對,涪(fu)陵榨菜咱吃得起,他口中的“賠陵榨菜”,別說吃了,咱聽都沒聽過。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來,跟我一起念: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聽說上了熱搜之後,這位臺灣同胞又發了個帖子: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鬧了半天,敢情就為騙我們口榨菜吃?您這何苦呢。

要寄榨菜的朋友別急,本著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精神,您不妨把這條推送,一併給黃先生送上,順便捎句話:沒聽過就去聽,沒吃過就去吃,可要是聽也不聽,吃也不吃,那乾脆,說也別說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榨菜系採用莖用芥菜(俗稱青菜頭)經整理、脫水、3次加鹽醃製後熟而成的一種蔬菜醃製品。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 還記得“烏江榨菜,三洗三榨”洗腦包嗎?

別小看它的出身——芥菜可是華夏鹹菜界的名門望族。榨菜跟水疙瘩、雪裡蕻、苤藍絲沾親帶故,家中菜丁興旺,勢力縱貫南北。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 長沙美食通

但真論起榨菜的出生,還是在1898年的重慶涪陵。

涪陵的青頭菜原本是切片切絲,煮湯炒肉,或做泡菜、醃菜。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就在1898年,青菜頭小朋友超常發揮,一不小心大豐收了,種菜的地主邱壽安,看著滿地的積壓菜,面現菜青之色。

此時,家裡長工鄧炳誠出了一個主意,此時劇情進入中華美食常規誕生流程:

① 食材積壓吃不動;

② 只好風乾醃製封罈子;

③ 結果沒想到四鄰吃了都說好。

一道改變中國餐桌的鹹菜誕生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臉色由綠轉紅的邱老爺,開心地將其命名為“榨菜”,行銷巴蜀,直至長江沿線。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後來,出主意的鄧炳誠抱著鹹菜罈子跳了槽,榨菜製法流傳出來,涪陵榨菜作坊一時繼起,產銷量大增,南下港澳東南亞,東至日本,一直賣到舊金山。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1915年,涪陵大地牌榨菜去了巴拿馬萬國商品博覽會,跟國酒香茶一道拿了金獎,自此與歐洲酸菜、德國甜酸甘蘭並稱為世界三大名醃菜。

自此,涪陵榨菜名揚天下,自江南北上平津東北,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又在浙江杭州灣一帶,川南的大邑、眉山、宜賓等地形成了生產加工區,豐富了克難歲月裡中國人的餐桌。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而涪陵當地的榨菜產量,也從1898年的0.1噸,發展到2004年的70萬噸。2010年,重慶涪陵區有60萬人從事榨菜產業,佔當地總人口一半有餘,全年產銷成品榨菜37萬噸。天然的鮮味、醃榨的脆爽、濃郁的香辣,讓中國人再也割捨不掉榨菜。

據2019年《英才》雜誌《A股最賺錢50大消費品牌》榜單統計,涪陵榨菜名列其中第49,在熟食行業中,僅次於雙匯發展、桃李麵包和絕味食品。

在肉類與主食的基本需求外,榨菜真正終結了南北口味的爭端,成為全國人民的心頭愛。怪不得黃先生非拿榨菜說事兒,他就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也不可能不知道榨菜。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當年鄧炳誠出的主意,其實是拿當地醃大頭菜的做法,來料理青菜頭:把整顆菜頭放入酵池醃製,醃好了撈上來,放進做豆腐的木箱,拿箱蓋一壓一榨,就可以封壇往外賣了。


"

昨天看到一條沙雕熱搜,跟榨菜有關。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繼“吃不起茶葉蛋”後,8月7日播出的一檔臺灣政論節目宣稱:大陸人已經吃不起榨菜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不過也對,涪(fu)陵榨菜咱吃得起,他口中的“賠陵榨菜”,別說吃了,咱聽都沒聽過。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來,跟我一起念: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聽說上了熱搜之後,這位臺灣同胞又發了個帖子: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鬧了半天,敢情就為騙我們口榨菜吃?您這何苦呢。

要寄榨菜的朋友別急,本著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精神,您不妨把這條推送,一併給黃先生送上,順便捎句話:沒聽過就去聽,沒吃過就去吃,可要是聽也不聽,吃也不吃,那乾脆,說也別說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榨菜系採用莖用芥菜(俗稱青菜頭)經整理、脫水、3次加鹽醃製後熟而成的一種蔬菜醃製品。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 還記得“烏江榨菜,三洗三榨”洗腦包嗎?

別小看它的出身——芥菜可是華夏鹹菜界的名門望族。榨菜跟水疙瘩、雪裡蕻、苤藍絲沾親帶故,家中菜丁興旺,勢力縱貫南北。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 長沙美食通

但真論起榨菜的出生,還是在1898年的重慶涪陵。

涪陵的青頭菜原本是切片切絲,煮湯炒肉,或做泡菜、醃菜。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就在1898年,青菜頭小朋友超常發揮,一不小心大豐收了,種菜的地主邱壽安,看著滿地的積壓菜,面現菜青之色。

此時,家裡長工鄧炳誠出了一個主意,此時劇情進入中華美食常規誕生流程:

① 食材積壓吃不動;

② 只好風乾醃製封罈子;

③ 結果沒想到四鄰吃了都說好。

一道改變中國餐桌的鹹菜誕生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臉色由綠轉紅的邱老爺,開心地將其命名為“榨菜”,行銷巴蜀,直至長江沿線。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後來,出主意的鄧炳誠抱著鹹菜罈子跳了槽,榨菜製法流傳出來,涪陵榨菜作坊一時繼起,產銷量大增,南下港澳東南亞,東至日本,一直賣到舊金山。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1915年,涪陵大地牌榨菜去了巴拿馬萬國商品博覽會,跟國酒香茶一道拿了金獎,自此與歐洲酸菜、德國甜酸甘蘭並稱為世界三大名醃菜。

自此,涪陵榨菜名揚天下,自江南北上平津東北,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又在浙江杭州灣一帶,川南的大邑、眉山、宜賓等地形成了生產加工區,豐富了克難歲月裡中國人的餐桌。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而涪陵當地的榨菜產量,也從1898年的0.1噸,發展到2004年的70萬噸。2010年,重慶涪陵區有60萬人從事榨菜產業,佔當地總人口一半有餘,全年產銷成品榨菜37萬噸。天然的鮮味、醃榨的脆爽、濃郁的香辣,讓中國人再也割捨不掉榨菜。

據2019年《英才》雜誌《A股最賺錢50大消費品牌》榜單統計,涪陵榨菜名列其中第49,在熟食行業中,僅次於雙匯發展、桃李麵包和絕味食品。

在肉類與主食的基本需求外,榨菜真正終結了南北口味的爭端,成為全國人民的心頭愛。怪不得黃先生非拿榨菜說事兒,他就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也不可能不知道榨菜。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當年鄧炳誠出的主意,其實是拿當地醃大頭菜的做法,來料理青菜頭:把整顆菜頭放入酵池醃製,醃好了撈上來,放進做豆腐的木箱,拿箱蓋一壓一榨,就可以封壇往外賣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可那會兒只是應急,風波過後,涪陵人以更精細的做法,拾掇這種其貌不揚的鮮美。“三醃三榨”從此成為榨菜的標準做法,是一絲不能懈怠的講究。

"

昨天看到一條沙雕熱搜,跟榨菜有關。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繼“吃不起茶葉蛋”後,8月7日播出的一檔臺灣政論節目宣稱:大陸人已經吃不起榨菜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不過也對,涪(fu)陵榨菜咱吃得起,他口中的“賠陵榨菜”,別說吃了,咱聽都沒聽過。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來,跟我一起念: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聽說上了熱搜之後,這位臺灣同胞又發了個帖子: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鬧了半天,敢情就為騙我們口榨菜吃?您這何苦呢。

要寄榨菜的朋友別急,本著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精神,您不妨把這條推送,一併給黃先生送上,順便捎句話:沒聽過就去聽,沒吃過就去吃,可要是聽也不聽,吃也不吃,那乾脆,說也別說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榨菜系採用莖用芥菜(俗稱青菜頭)經整理、脫水、3次加鹽醃製後熟而成的一種蔬菜醃製品。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 還記得“烏江榨菜,三洗三榨”洗腦包嗎?

別小看它的出身——芥菜可是華夏鹹菜界的名門望族。榨菜跟水疙瘩、雪裡蕻、苤藍絲沾親帶故,家中菜丁興旺,勢力縱貫南北。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 長沙美食通

但真論起榨菜的出生,還是在1898年的重慶涪陵。

涪陵的青頭菜原本是切片切絲,煮湯炒肉,或做泡菜、醃菜。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就在1898年,青菜頭小朋友超常發揮,一不小心大豐收了,種菜的地主邱壽安,看著滿地的積壓菜,面現菜青之色。

此時,家裡長工鄧炳誠出了一個主意,此時劇情進入中華美食常規誕生流程:

① 食材積壓吃不動;

② 只好風乾醃製封罈子;

③ 結果沒想到四鄰吃了都說好。

一道改變中國餐桌的鹹菜誕生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臉色由綠轉紅的邱老爺,開心地將其命名為“榨菜”,行銷巴蜀,直至長江沿線。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後來,出主意的鄧炳誠抱著鹹菜罈子跳了槽,榨菜製法流傳出來,涪陵榨菜作坊一時繼起,產銷量大增,南下港澳東南亞,東至日本,一直賣到舊金山。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1915年,涪陵大地牌榨菜去了巴拿馬萬國商品博覽會,跟國酒香茶一道拿了金獎,自此與歐洲酸菜、德國甜酸甘蘭並稱為世界三大名醃菜。

自此,涪陵榨菜名揚天下,自江南北上平津東北,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又在浙江杭州灣一帶,川南的大邑、眉山、宜賓等地形成了生產加工區,豐富了克難歲月裡中國人的餐桌。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而涪陵當地的榨菜產量,也從1898年的0.1噸,發展到2004年的70萬噸。2010年,重慶涪陵區有60萬人從事榨菜產業,佔當地總人口一半有餘,全年產銷成品榨菜37萬噸。天然的鮮味、醃榨的脆爽、濃郁的香辣,讓中國人再也割捨不掉榨菜。

據2019年《英才》雜誌《A股最賺錢50大消費品牌》榜單統計,涪陵榨菜名列其中第49,在熟食行業中,僅次於雙匯發展、桃李麵包和絕味食品。

在肉類與主食的基本需求外,榨菜真正終結了南北口味的爭端,成為全國人民的心頭愛。怪不得黃先生非拿榨菜說事兒,他就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也不可能不知道榨菜。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當年鄧炳誠出的主意,其實是拿當地醃大頭菜的做法,來料理青菜頭:把整顆菜頭放入酵池醃製,醃好了撈上來,放進做豆腐的木箱,拿箱蓋一壓一榨,就可以封壇往外賣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可那會兒只是應急,風波過後,涪陵人以更精細的做法,拾掇這種其貌不揚的鮮美。“三醃三榨”從此成為榨菜的標準做法,是一絲不能懈怠的講究。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一醃一榨,其實主要是風乾水分。


"

昨天看到一條沙雕熱搜,跟榨菜有關。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繼“吃不起茶葉蛋”後,8月7日播出的一檔臺灣政論節目宣稱:大陸人已經吃不起榨菜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不過也對,涪(fu)陵榨菜咱吃得起,他口中的“賠陵榨菜”,別說吃了,咱聽都沒聽過。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來,跟我一起念: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聽說上了熱搜之後,這位臺灣同胞又發了個帖子: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鬧了半天,敢情就為騙我們口榨菜吃?您這何苦呢。

要寄榨菜的朋友別急,本著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精神,您不妨把這條推送,一併給黃先生送上,順便捎句話:沒聽過就去聽,沒吃過就去吃,可要是聽也不聽,吃也不吃,那乾脆,說也別說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榨菜系採用莖用芥菜(俗稱青菜頭)經整理、脫水、3次加鹽醃製後熟而成的一種蔬菜醃製品。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 還記得“烏江榨菜,三洗三榨”洗腦包嗎?

別小看它的出身——芥菜可是華夏鹹菜界的名門望族。榨菜跟水疙瘩、雪裡蕻、苤藍絲沾親帶故,家中菜丁興旺,勢力縱貫南北。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 長沙美食通

但真論起榨菜的出生,還是在1898年的重慶涪陵。

涪陵的青頭菜原本是切片切絲,煮湯炒肉,或做泡菜、醃菜。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就在1898年,青菜頭小朋友超常發揮,一不小心大豐收了,種菜的地主邱壽安,看著滿地的積壓菜,面現菜青之色。

此時,家裡長工鄧炳誠出了一個主意,此時劇情進入中華美食常規誕生流程:

① 食材積壓吃不動;

② 只好風乾醃製封罈子;

③ 結果沒想到四鄰吃了都說好。

一道改變中國餐桌的鹹菜誕生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臉色由綠轉紅的邱老爺,開心地將其命名為“榨菜”,行銷巴蜀,直至長江沿線。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後來,出主意的鄧炳誠抱著鹹菜罈子跳了槽,榨菜製法流傳出來,涪陵榨菜作坊一時繼起,產銷量大增,南下港澳東南亞,東至日本,一直賣到舊金山。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1915年,涪陵大地牌榨菜去了巴拿馬萬國商品博覽會,跟國酒香茶一道拿了金獎,自此與歐洲酸菜、德國甜酸甘蘭並稱為世界三大名醃菜。

自此,涪陵榨菜名揚天下,自江南北上平津東北,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又在浙江杭州灣一帶,川南的大邑、眉山、宜賓等地形成了生產加工區,豐富了克難歲月裡中國人的餐桌。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而涪陵當地的榨菜產量,也從1898年的0.1噸,發展到2004年的70萬噸。2010年,重慶涪陵區有60萬人從事榨菜產業,佔當地總人口一半有餘,全年產銷成品榨菜37萬噸。天然的鮮味、醃榨的脆爽、濃郁的香辣,讓中國人再也割捨不掉榨菜。

據2019年《英才》雜誌《A股最賺錢50大消費品牌》榜單統計,涪陵榨菜名列其中第49,在熟食行業中,僅次於雙匯發展、桃李麵包和絕味食品。

在肉類與主食的基本需求外,榨菜真正終結了南北口味的爭端,成為全國人民的心頭愛。怪不得黃先生非拿榨菜說事兒,他就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也不可能不知道榨菜。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當年鄧炳誠出的主意,其實是拿當地醃大頭菜的做法,來料理青菜頭:把整顆菜頭放入酵池醃製,醃好了撈上來,放進做豆腐的木箱,拿箱蓋一壓一榨,就可以封壇往外賣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可那會兒只是應急,風波過後,涪陵人以更精細的做法,拾掇這種其貌不揚的鮮美。“三醃三榨”從此成為榨菜的標準做法,是一絲不能懈怠的講究。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一醃一榨,其實主要是風乾水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榨菜作坊、廠房,即便不依江而建,製作也離不開江岸兩旁。一排排菜架綿延不絕,竹篾條穿起的菜頭,掛得密密麻麻,為其後的筋道韌勁,練就筋骨。

搭菜架,需在打春之前選好風口,此時少晴無雨,但江風正好,自然風乾半月後,即可進入二醃二榨。此時,青菜頭將面對兩種不同的處置方式,鄙視鏈也由此產生。

形態上,可以整頭全形醃製,也可以再加工成菜片或菜絲,投入下一輪。


"

昨天看到一條沙雕熱搜,跟榨菜有關。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繼“吃不起茶葉蛋”後,8月7日播出的一檔臺灣政論節目宣稱:大陸人已經吃不起榨菜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不過也對,涪(fu)陵榨菜咱吃得起,他口中的“賠陵榨菜”,別說吃了,咱聽都沒聽過。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來,跟我一起念: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聽說上了熱搜之後,這位臺灣同胞又發了個帖子: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鬧了半天,敢情就為騙我們口榨菜吃?您這何苦呢。

要寄榨菜的朋友別急,本著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精神,您不妨把這條推送,一併給黃先生送上,順便捎句話:沒聽過就去聽,沒吃過就去吃,可要是聽也不聽,吃也不吃,那乾脆,說也別說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榨菜系採用莖用芥菜(俗稱青菜頭)經整理、脫水、3次加鹽醃製後熟而成的一種蔬菜醃製品。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 還記得“烏江榨菜,三洗三榨”洗腦包嗎?

別小看它的出身——芥菜可是華夏鹹菜界的名門望族。榨菜跟水疙瘩、雪裡蕻、苤藍絲沾親帶故,家中菜丁興旺,勢力縱貫南北。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 長沙美食通

但真論起榨菜的出生,還是在1898年的重慶涪陵。

涪陵的青頭菜原本是切片切絲,煮湯炒肉,或做泡菜、醃菜。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就在1898年,青菜頭小朋友超常發揮,一不小心大豐收了,種菜的地主邱壽安,看著滿地的積壓菜,面現菜青之色。

此時,家裡長工鄧炳誠出了一個主意,此時劇情進入中華美食常規誕生流程:

① 食材積壓吃不動;

② 只好風乾醃製封罈子;

③ 結果沒想到四鄰吃了都說好。

一道改變中國餐桌的鹹菜誕生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臉色由綠轉紅的邱老爺,開心地將其命名為“榨菜”,行銷巴蜀,直至長江沿線。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後來,出主意的鄧炳誠抱著鹹菜罈子跳了槽,榨菜製法流傳出來,涪陵榨菜作坊一時繼起,產銷量大增,南下港澳東南亞,東至日本,一直賣到舊金山。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1915年,涪陵大地牌榨菜去了巴拿馬萬國商品博覽會,跟國酒香茶一道拿了金獎,自此與歐洲酸菜、德國甜酸甘蘭並稱為世界三大名醃菜。

自此,涪陵榨菜名揚天下,自江南北上平津東北,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又在浙江杭州灣一帶,川南的大邑、眉山、宜賓等地形成了生產加工區,豐富了克難歲月裡中國人的餐桌。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而涪陵當地的榨菜產量,也從1898年的0.1噸,發展到2004年的70萬噸。2010年,重慶涪陵區有60萬人從事榨菜產業,佔當地總人口一半有餘,全年產銷成品榨菜37萬噸。天然的鮮味、醃榨的脆爽、濃郁的香辣,讓中國人再也割捨不掉榨菜。

據2019年《英才》雜誌《A股最賺錢50大消費品牌》榜單統計,涪陵榨菜名列其中第49,在熟食行業中,僅次於雙匯發展、桃李麵包和絕味食品。

在肉類與主食的基本需求外,榨菜真正終結了南北口味的爭端,成為全國人民的心頭愛。怪不得黃先生非拿榨菜說事兒,他就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也不可能不知道榨菜。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當年鄧炳誠出的主意,其實是拿當地醃大頭菜的做法,來料理青菜頭:把整顆菜頭放入酵池醃製,醃好了撈上來,放進做豆腐的木箱,拿箱蓋一壓一榨,就可以封壇往外賣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可那會兒只是應急,風波過後,涪陵人以更精細的做法,拾掇這種其貌不揚的鮮美。“三醃三榨”從此成為榨菜的標準做法,是一絲不能懈怠的講究。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一醃一榨,其實主要是風乾水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榨菜作坊、廠房,即便不依江而建,製作也離不開江岸兩旁。一排排菜架綿延不絕,竹篾條穿起的菜頭,掛得密密麻麻,為其後的筋道韌勁,練就筋骨。

搭菜架,需在打春之前選好風口,此時少晴無雨,但江風正好,自然風乾半月後,即可進入二醃二榨。此時,青菜頭將面對兩種不同的處置方式,鄙視鏈也由此產生。

形態上,可以整頭全形醃製,也可以再加工成菜片或菜絲,投入下一輪。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工藝上,傳統的手工製作,與工廠的批量生產又有不同。小作坊自制,會在淘洗捶打之後,再進行一輪“風脫水”,風要有,日要有,露水不能有,日出開晒,日落收回。

晒好後放進豆腐箱,箱蓋壓上大石頭,石頭上壓粗木槓,工人在木槓兩頭一舉一按,做槓桿運動,把水分壓出來。

而工廠製品需求量大,過程必須加快,就在鹽池裡再度加工,以鹽分來脫水。不過廠里老師傅也承認,還是手工風脫水吃著脆嫩,口感更豐富。


"

昨天看到一條沙雕熱搜,跟榨菜有關。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繼“吃不起茶葉蛋”後,8月7日播出的一檔臺灣政論節目宣稱:大陸人已經吃不起榨菜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不過也對,涪(fu)陵榨菜咱吃得起,他口中的“賠陵榨菜”,別說吃了,咱聽都沒聽過。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來,跟我一起念: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聽說上了熱搜之後,這位臺灣同胞又發了個帖子: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鬧了半天,敢情就為騙我們口榨菜吃?您這何苦呢。

要寄榨菜的朋友別急,本著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精神,您不妨把這條推送,一併給黃先生送上,順便捎句話:沒聽過就去聽,沒吃過就去吃,可要是聽也不聽,吃也不吃,那乾脆,說也別說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榨菜系採用莖用芥菜(俗稱青菜頭)經整理、脫水、3次加鹽醃製後熟而成的一種蔬菜醃製品。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 還記得“烏江榨菜,三洗三榨”洗腦包嗎?

別小看它的出身——芥菜可是華夏鹹菜界的名門望族。榨菜跟水疙瘩、雪裡蕻、苤藍絲沾親帶故,家中菜丁興旺,勢力縱貫南北。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 長沙美食通

但真論起榨菜的出生,還是在1898年的重慶涪陵。

涪陵的青頭菜原本是切片切絲,煮湯炒肉,或做泡菜、醃菜。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就在1898年,青菜頭小朋友超常發揮,一不小心大豐收了,種菜的地主邱壽安,看著滿地的積壓菜,面現菜青之色。

此時,家裡長工鄧炳誠出了一個主意,此時劇情進入中華美食常規誕生流程:

① 食材積壓吃不動;

② 只好風乾醃製封罈子;

③ 結果沒想到四鄰吃了都說好。

一道改變中國餐桌的鹹菜誕生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臉色由綠轉紅的邱老爺,開心地將其命名為“榨菜”,行銷巴蜀,直至長江沿線。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後來,出主意的鄧炳誠抱著鹹菜罈子跳了槽,榨菜製法流傳出來,涪陵榨菜作坊一時繼起,產銷量大增,南下港澳東南亞,東至日本,一直賣到舊金山。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1915年,涪陵大地牌榨菜去了巴拿馬萬國商品博覽會,跟國酒香茶一道拿了金獎,自此與歐洲酸菜、德國甜酸甘蘭並稱為世界三大名醃菜。

自此,涪陵榨菜名揚天下,自江南北上平津東北,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又在浙江杭州灣一帶,川南的大邑、眉山、宜賓等地形成了生產加工區,豐富了克難歲月裡中國人的餐桌。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而涪陵當地的榨菜產量,也從1898年的0.1噸,發展到2004年的70萬噸。2010年,重慶涪陵區有60萬人從事榨菜產業,佔當地總人口一半有餘,全年產銷成品榨菜37萬噸。天然的鮮味、醃榨的脆爽、濃郁的香辣,讓中國人再也割捨不掉榨菜。

據2019年《英才》雜誌《A股最賺錢50大消費品牌》榜單統計,涪陵榨菜名列其中第49,在熟食行業中,僅次於雙匯發展、桃李麵包和絕味食品。

在肉類與主食的基本需求外,榨菜真正終結了南北口味的爭端,成為全國人民的心頭愛。怪不得黃先生非拿榨菜說事兒,他就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也不可能不知道榨菜。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當年鄧炳誠出的主意,其實是拿當地醃大頭菜的做法,來料理青菜頭:把整顆菜頭放入酵池醃製,醃好了撈上來,放進做豆腐的木箱,拿箱蓋一壓一榨,就可以封壇往外賣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可那會兒只是應急,風波過後,涪陵人以更精細的做法,拾掇這種其貌不揚的鮮美。“三醃三榨”從此成為榨菜的標準做法,是一絲不能懈怠的講究。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一醃一榨,其實主要是風乾水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榨菜作坊、廠房,即便不依江而建,製作也離不開江岸兩旁。一排排菜架綿延不絕,竹篾條穿起的菜頭,掛得密密麻麻,為其後的筋道韌勁,練就筋骨。

搭菜架,需在打春之前選好風口,此時少晴無雨,但江風正好,自然風乾半月後,即可進入二醃二榨。此時,青菜頭將面對兩種不同的處置方式,鄙視鏈也由此產生。

形態上,可以整頭全形醃製,也可以再加工成菜片或菜絲,投入下一輪。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工藝上,傳統的手工製作,與工廠的批量生產又有不同。小作坊自制,會在淘洗捶打之後,再進行一輪“風脫水”,風要有,日要有,露水不能有,日出開晒,日落收回。

晒好後放進豆腐箱,箱蓋壓上大石頭,石頭上壓粗木槓,工人在木槓兩頭一舉一按,做槓桿運動,把水分壓出來。

而工廠製品需求量大,過程必須加快,就在鹽池裡再度加工,以鹽分來脫水。不過廠里老師傅也承認,還是手工風脫水吃著脆嫩,口感更豐富。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這一輪完工,接下來才到拌料,決定榨菜口味。

手工製法是現配料,須得用西充的二荊條辣椒,和汶川、茂縣的大紅袍花椒。辣椒焙乾搗成面,與花椒粉、八角等二十多種香料拌勻,拌上菜絲菜片,一齊入壇。


"

昨天看到一條沙雕熱搜,跟榨菜有關。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繼“吃不起茶葉蛋”後,8月7日播出的一檔臺灣政論節目宣稱:大陸人已經吃不起榨菜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不過也對,涪(fu)陵榨菜咱吃得起,他口中的“賠陵榨菜”,別說吃了,咱聽都沒聽過。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來,跟我一起念: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聽說上了熱搜之後,這位臺灣同胞又發了個帖子: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鬧了半天,敢情就為騙我們口榨菜吃?您這何苦呢。

要寄榨菜的朋友別急,本著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精神,您不妨把這條推送,一併給黃先生送上,順便捎句話:沒聽過就去聽,沒吃過就去吃,可要是聽也不聽,吃也不吃,那乾脆,說也別說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榨菜系採用莖用芥菜(俗稱青菜頭)經整理、脫水、3次加鹽醃製後熟而成的一種蔬菜醃製品。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 還記得“烏江榨菜,三洗三榨”洗腦包嗎?

別小看它的出身——芥菜可是華夏鹹菜界的名門望族。榨菜跟水疙瘩、雪裡蕻、苤藍絲沾親帶故,家中菜丁興旺,勢力縱貫南北。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 長沙美食通

但真論起榨菜的出生,還是在1898年的重慶涪陵。

涪陵的青頭菜原本是切片切絲,煮湯炒肉,或做泡菜、醃菜。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就在1898年,青菜頭小朋友超常發揮,一不小心大豐收了,種菜的地主邱壽安,看著滿地的積壓菜,面現菜青之色。

此時,家裡長工鄧炳誠出了一個主意,此時劇情進入中華美食常規誕生流程:

① 食材積壓吃不動;

② 只好風乾醃製封罈子;

③ 結果沒想到四鄰吃了都說好。

一道改變中國餐桌的鹹菜誕生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臉色由綠轉紅的邱老爺,開心地將其命名為“榨菜”,行銷巴蜀,直至長江沿線。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後來,出主意的鄧炳誠抱著鹹菜罈子跳了槽,榨菜製法流傳出來,涪陵榨菜作坊一時繼起,產銷量大增,南下港澳東南亞,東至日本,一直賣到舊金山。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1915年,涪陵大地牌榨菜去了巴拿馬萬國商品博覽會,跟國酒香茶一道拿了金獎,自此與歐洲酸菜、德國甜酸甘蘭並稱為世界三大名醃菜。

自此,涪陵榨菜名揚天下,自江南北上平津東北,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又在浙江杭州灣一帶,川南的大邑、眉山、宜賓等地形成了生產加工區,豐富了克難歲月裡中國人的餐桌。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而涪陵當地的榨菜產量,也從1898年的0.1噸,發展到2004年的70萬噸。2010年,重慶涪陵區有60萬人從事榨菜產業,佔當地總人口一半有餘,全年產銷成品榨菜37萬噸。天然的鮮味、醃榨的脆爽、濃郁的香辣,讓中國人再也割捨不掉榨菜。

據2019年《英才》雜誌《A股最賺錢50大消費品牌》榜單統計,涪陵榨菜名列其中第49,在熟食行業中,僅次於雙匯發展、桃李麵包和絕味食品。

在肉類與主食的基本需求外,榨菜真正終結了南北口味的爭端,成為全國人民的心頭愛。怪不得黃先生非拿榨菜說事兒,他就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也不可能不知道榨菜。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當年鄧炳誠出的主意,其實是拿當地醃大頭菜的做法,來料理青菜頭:把整顆菜頭放入酵池醃製,醃好了撈上來,放進做豆腐的木箱,拿箱蓋一壓一榨,就可以封壇往外賣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可那會兒只是應急,風波過後,涪陵人以更精細的做法,拾掇這種其貌不揚的鮮美。“三醃三榨”從此成為榨菜的標準做法,是一絲不能懈怠的講究。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一醃一榨,其實主要是風乾水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榨菜作坊、廠房,即便不依江而建,製作也離不開江岸兩旁。一排排菜架綿延不絕,竹篾條穿起的菜頭,掛得密密麻麻,為其後的筋道韌勁,練就筋骨。

搭菜架,需在打春之前選好風口,此時少晴無雨,但江風正好,自然風乾半月後,即可進入二醃二榨。此時,青菜頭將面對兩種不同的處置方式,鄙視鏈也由此產生。

形態上,可以整頭全形醃製,也可以再加工成菜片或菜絲,投入下一輪。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工藝上,傳統的手工製作,與工廠的批量生產又有不同。小作坊自制,會在淘洗捶打之後,再進行一輪“風脫水”,風要有,日要有,露水不能有,日出開晒,日落收回。

晒好後放進豆腐箱,箱蓋壓上大石頭,石頭上壓粗木槓,工人在木槓兩頭一舉一按,做槓桿運動,把水分壓出來。

而工廠製品需求量大,過程必須加快,就在鹽池裡再度加工,以鹽分來脫水。不過廠里老師傅也承認,還是手工風脫水吃著脆嫩,口感更豐富。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這一輪完工,接下來才到拌料,決定榨菜口味。

手工製法是現配料,須得用西充的二荊條辣椒,和汶川、茂縣的大紅袍花椒。辣椒焙乾搗成面,與花椒粉、八角等二十多種香料拌勻,拌上菜絲菜片,一齊入壇。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至於工廠裡,早按各自品牌口味拌好了料,隨用隨取。入壇壓實,嚴絲合縫,陶壇封好,開一小孔釋放發酵氣體,剩下的交給時間。



一分一毫的差池,榨菜的口感味道,可能就謬之千里。要練就餐桌上一味點綴,所花費的功夫與經驗,不亞於任何一道大菜佳餚。

"

昨天看到一條沙雕熱搜,跟榨菜有關。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繼“吃不起茶葉蛋”後,8月7日播出的一檔臺灣政論節目宣稱:大陸人已經吃不起榨菜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不過也對,涪(fu)陵榨菜咱吃得起,他口中的“賠陵榨菜”,別說吃了,咱聽都沒聽過。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來,跟我一起念: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聽說上了熱搜之後,這位臺灣同胞又發了個帖子: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鬧了半天,敢情就為騙我們口榨菜吃?您這何苦呢。

要寄榨菜的朋友別急,本著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精神,您不妨把這條推送,一併給黃先生送上,順便捎句話:沒聽過就去聽,沒吃過就去吃,可要是聽也不聽,吃也不吃,那乾脆,說也別說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榨菜系採用莖用芥菜(俗稱青菜頭)經整理、脫水、3次加鹽醃製後熟而成的一種蔬菜醃製品。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 還記得“烏江榨菜,三洗三榨”洗腦包嗎?

別小看它的出身——芥菜可是華夏鹹菜界的名門望族。榨菜跟水疙瘩、雪裡蕻、苤藍絲沾親帶故,家中菜丁興旺,勢力縱貫南北。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 長沙美食通

但真論起榨菜的出生,還是在1898年的重慶涪陵。

涪陵的青頭菜原本是切片切絲,煮湯炒肉,或做泡菜、醃菜。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就在1898年,青菜頭小朋友超常發揮,一不小心大豐收了,種菜的地主邱壽安,看著滿地的積壓菜,面現菜青之色。

此時,家裡長工鄧炳誠出了一個主意,此時劇情進入中華美食常規誕生流程:

① 食材積壓吃不動;

② 只好風乾醃製封罈子;

③ 結果沒想到四鄰吃了都說好。

一道改變中國餐桌的鹹菜誕生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臉色由綠轉紅的邱老爺,開心地將其命名為“榨菜”,行銷巴蜀,直至長江沿線。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後來,出主意的鄧炳誠抱著鹹菜罈子跳了槽,榨菜製法流傳出來,涪陵榨菜作坊一時繼起,產銷量大增,南下港澳東南亞,東至日本,一直賣到舊金山。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1915年,涪陵大地牌榨菜去了巴拿馬萬國商品博覽會,跟國酒香茶一道拿了金獎,自此與歐洲酸菜、德國甜酸甘蘭並稱為世界三大名醃菜。

自此,涪陵榨菜名揚天下,自江南北上平津東北,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又在浙江杭州灣一帶,川南的大邑、眉山、宜賓等地形成了生產加工區,豐富了克難歲月裡中國人的餐桌。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而涪陵當地的榨菜產量,也從1898年的0.1噸,發展到2004年的70萬噸。2010年,重慶涪陵區有60萬人從事榨菜產業,佔當地總人口一半有餘,全年產銷成品榨菜37萬噸。天然的鮮味、醃榨的脆爽、濃郁的香辣,讓中國人再也割捨不掉榨菜。

據2019年《英才》雜誌《A股最賺錢50大消費品牌》榜單統計,涪陵榨菜名列其中第49,在熟食行業中,僅次於雙匯發展、桃李麵包和絕味食品。

在肉類與主食的基本需求外,榨菜真正終結了南北口味的爭端,成為全國人民的心頭愛。怪不得黃先生非拿榨菜說事兒,他就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也不可能不知道榨菜。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當年鄧炳誠出的主意,其實是拿當地醃大頭菜的做法,來料理青菜頭:把整顆菜頭放入酵池醃製,醃好了撈上來,放進做豆腐的木箱,拿箱蓋一壓一榨,就可以封壇往外賣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可那會兒只是應急,風波過後,涪陵人以更精細的做法,拾掇這種其貌不揚的鮮美。“三醃三榨”從此成為榨菜的標準做法,是一絲不能懈怠的講究。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一醃一榨,其實主要是風乾水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榨菜作坊、廠房,即便不依江而建,製作也離不開江岸兩旁。一排排菜架綿延不絕,竹篾條穿起的菜頭,掛得密密麻麻,為其後的筋道韌勁,練就筋骨。

搭菜架,需在打春之前選好風口,此時少晴無雨,但江風正好,自然風乾半月後,即可進入二醃二榨。此時,青菜頭將面對兩種不同的處置方式,鄙視鏈也由此產生。

形態上,可以整頭全形醃製,也可以再加工成菜片或菜絲,投入下一輪。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工藝上,傳統的手工製作,與工廠的批量生產又有不同。小作坊自制,會在淘洗捶打之後,再進行一輪“風脫水”,風要有,日要有,露水不能有,日出開晒,日落收回。

晒好後放進豆腐箱,箱蓋壓上大石頭,石頭上壓粗木槓,工人在木槓兩頭一舉一按,做槓桿運動,把水分壓出來。

而工廠製品需求量大,過程必須加快,就在鹽池裡再度加工,以鹽分來脫水。不過廠里老師傅也承認,還是手工風脫水吃著脆嫩,口感更豐富。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這一輪完工,接下來才到拌料,決定榨菜口味。

手工製法是現配料,須得用西充的二荊條辣椒,和汶川、茂縣的大紅袍花椒。辣椒焙乾搗成面,與花椒粉、八角等二十多種香料拌勻,拌上菜絲菜片,一齊入壇。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至於工廠裡,早按各自品牌口味拌好了料,隨用隨取。入壇壓實,嚴絲合縫,陶壇封好,開一小孔釋放發酵氣體,剩下的交給時間。



一分一毫的差池,榨菜的口感味道,可能就謬之千里。要練就餐桌上一味點綴,所花費的功夫與經驗,不亞於任何一道大菜佳餚。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有多難做,就有多好吃,幾番辛苦造就,中國人自然不會虧待榨菜。

對榨菜吃法的開發,百餘年已不知有多少。有意思的是,重慶涪陵天子殿,會拿榨菜製作齋飯,款待香客,以結善緣。

榨菜大約分為冷食和熱食兩種。冷食好說,一是佐餐,二是涼拌,三是零食。

佐餐最為常見,撕開小包擠出一碟,就饅頭配米飯,吃火鍋時當個涼菜,下飯解膩皆宜。

涼拌往往切末,內酯豆腐一塊,扣進碗裡,點上醬油醋,青椒末榨菜末一撒,拿勺兒一拌,同樣是道消夏涼菜,還有榨菜拌皮蛋、榨菜拌海帶,不一而足。



榨菜作零食,倒更像是味藥,主治舟車勞頓、胃口不開。榨菜入口,藉著鮮勁兒,什麼都能吃下去。海軍單兵自熱食品裡,也會附一小包榨菜,專為官兵解煩。

泡麵吃膩了,榨菜更是頭號選擇,也無怪“吃不起先生”管中窺豹,只知道泡麵伴侶了。

而熱食榨菜料理,菜色之豐富,早已遠超此公的想象力。榨菜配白粥,是頭疼腦熱時唯一能吃下的東西。

"

昨天看到一條沙雕熱搜,跟榨菜有關。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繼“吃不起茶葉蛋”後,8月7日播出的一檔臺灣政論節目宣稱:大陸人已經吃不起榨菜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不過也對,涪(fu)陵榨菜咱吃得起,他口中的“賠陵榨菜”,別說吃了,咱聽都沒聽過。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來,跟我一起念: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聽說上了熱搜之後,這位臺灣同胞又發了個帖子: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鬧了半天,敢情就為騙我們口榨菜吃?您這何苦呢。

要寄榨菜的朋友別急,本著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精神,您不妨把這條推送,一併給黃先生送上,順便捎句話:沒聽過就去聽,沒吃過就去吃,可要是聽也不聽,吃也不吃,那乾脆,說也別說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榨菜系採用莖用芥菜(俗稱青菜頭)經整理、脫水、3次加鹽醃製後熟而成的一種蔬菜醃製品。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 還記得“烏江榨菜,三洗三榨”洗腦包嗎?

別小看它的出身——芥菜可是華夏鹹菜界的名門望族。榨菜跟水疙瘩、雪裡蕻、苤藍絲沾親帶故,家中菜丁興旺,勢力縱貫南北。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 長沙美食通

但真論起榨菜的出生,還是在1898年的重慶涪陵。

涪陵的青頭菜原本是切片切絲,煮湯炒肉,或做泡菜、醃菜。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就在1898年,青菜頭小朋友超常發揮,一不小心大豐收了,種菜的地主邱壽安,看著滿地的積壓菜,面現菜青之色。

此時,家裡長工鄧炳誠出了一個主意,此時劇情進入中華美食常規誕生流程:

① 食材積壓吃不動;

② 只好風乾醃製封罈子;

③ 結果沒想到四鄰吃了都說好。

一道改變中國餐桌的鹹菜誕生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臉色由綠轉紅的邱老爺,開心地將其命名為“榨菜”,行銷巴蜀,直至長江沿線。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後來,出主意的鄧炳誠抱著鹹菜罈子跳了槽,榨菜製法流傳出來,涪陵榨菜作坊一時繼起,產銷量大增,南下港澳東南亞,東至日本,一直賣到舊金山。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1915年,涪陵大地牌榨菜去了巴拿馬萬國商品博覽會,跟國酒香茶一道拿了金獎,自此與歐洲酸菜、德國甜酸甘蘭並稱為世界三大名醃菜。

自此,涪陵榨菜名揚天下,自江南北上平津東北,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又在浙江杭州灣一帶,川南的大邑、眉山、宜賓等地形成了生產加工區,豐富了克難歲月裡中國人的餐桌。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而涪陵當地的榨菜產量,也從1898年的0.1噸,發展到2004年的70萬噸。2010年,重慶涪陵區有60萬人從事榨菜產業,佔當地總人口一半有餘,全年產銷成品榨菜37萬噸。天然的鮮味、醃榨的脆爽、濃郁的香辣,讓中國人再也割捨不掉榨菜。

據2019年《英才》雜誌《A股最賺錢50大消費品牌》榜單統計,涪陵榨菜名列其中第49,在熟食行業中,僅次於雙匯發展、桃李麵包和絕味食品。

在肉類與主食的基本需求外,榨菜真正終結了南北口味的爭端,成為全國人民的心頭愛。怪不得黃先生非拿榨菜說事兒,他就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也不可能不知道榨菜。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當年鄧炳誠出的主意,其實是拿當地醃大頭菜的做法,來料理青菜頭:把整顆菜頭放入酵池醃製,醃好了撈上來,放進做豆腐的木箱,拿箱蓋一壓一榨,就可以封壇往外賣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可那會兒只是應急,風波過後,涪陵人以更精細的做法,拾掇這種其貌不揚的鮮美。“三醃三榨”從此成為榨菜的標準做法,是一絲不能懈怠的講究。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一醃一榨,其實主要是風乾水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榨菜作坊、廠房,即便不依江而建,製作也離不開江岸兩旁。一排排菜架綿延不絕,竹篾條穿起的菜頭,掛得密密麻麻,為其後的筋道韌勁,練就筋骨。

搭菜架,需在打春之前選好風口,此時少晴無雨,但江風正好,自然風乾半月後,即可進入二醃二榨。此時,青菜頭將面對兩種不同的處置方式,鄙視鏈也由此產生。

形態上,可以整頭全形醃製,也可以再加工成菜片或菜絲,投入下一輪。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工藝上,傳統的手工製作,與工廠的批量生產又有不同。小作坊自制,會在淘洗捶打之後,再進行一輪“風脫水”,風要有,日要有,露水不能有,日出開晒,日落收回。

晒好後放進豆腐箱,箱蓋壓上大石頭,石頭上壓粗木槓,工人在木槓兩頭一舉一按,做槓桿運動,把水分壓出來。

而工廠製品需求量大,過程必須加快,就在鹽池裡再度加工,以鹽分來脫水。不過廠里老師傅也承認,還是手工風脫水吃著脆嫩,口感更豐富。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這一輪完工,接下來才到拌料,決定榨菜口味。

手工製法是現配料,須得用西充的二荊條辣椒,和汶川、茂縣的大紅袍花椒。辣椒焙乾搗成面,與花椒粉、八角等二十多種香料拌勻,拌上菜絲菜片,一齊入壇。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至於工廠裡,早按各自品牌口味拌好了料,隨用隨取。入壇壓實,嚴絲合縫,陶壇封好,開一小孔釋放發酵氣體,剩下的交給時間。



一分一毫的差池,榨菜的口感味道,可能就謬之千里。要練就餐桌上一味點綴,所花費的功夫與經驗,不亞於任何一道大菜佳餚。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有多難做,就有多好吃,幾番辛苦造就,中國人自然不會虧待榨菜。

對榨菜吃法的開發,百餘年已不知有多少。有意思的是,重慶涪陵天子殿,會拿榨菜製作齋飯,款待香客,以結善緣。

榨菜大約分為冷食和熱食兩種。冷食好說,一是佐餐,二是涼拌,三是零食。

佐餐最為常見,撕開小包擠出一碟,就饅頭配米飯,吃火鍋時當個涼菜,下飯解膩皆宜。

涼拌往往切末,內酯豆腐一塊,扣進碗裡,點上醬油醋,青椒末榨菜末一撒,拿勺兒一拌,同樣是道消夏涼菜,還有榨菜拌皮蛋、榨菜拌海帶,不一而足。



榨菜作零食,倒更像是味藥,主治舟車勞頓、胃口不開。榨菜入口,藉著鮮勁兒,什麼都能吃下去。海軍單兵自熱食品裡,也會附一小包榨菜,專為官兵解煩。

泡麵吃膩了,榨菜更是頭號選擇,也無怪“吃不起先生”管中窺豹,只知道泡麵伴侶了。

而熱食榨菜料理,菜色之豐富,早已遠超此公的想象力。榨菜配白粥,是頭疼腦熱時唯一能吃下的東西。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一頓清淡,反倒開了胃口,食指大動難禁,只等身體舒泰,把病中想吃的吃個遍。

"

昨天看到一條沙雕熱搜,跟榨菜有關。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繼“吃不起茶葉蛋”後,8月7日播出的一檔臺灣政論節目宣稱:大陸人已經吃不起榨菜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不過也對,涪(fu)陵榨菜咱吃得起,他口中的“賠陵榨菜”,別說吃了,咱聽都沒聽過。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來,跟我一起念: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聽說上了熱搜之後,這位臺灣同胞又發了個帖子: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鬧了半天,敢情就為騙我們口榨菜吃?您這何苦呢。

要寄榨菜的朋友別急,本著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精神,您不妨把這條推送,一併給黃先生送上,順便捎句話:沒聽過就去聽,沒吃過就去吃,可要是聽也不聽,吃也不吃,那乾脆,說也別說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榨菜系採用莖用芥菜(俗稱青菜頭)經整理、脫水、3次加鹽醃製後熟而成的一種蔬菜醃製品。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 還記得“烏江榨菜,三洗三榨”洗腦包嗎?

別小看它的出身——芥菜可是華夏鹹菜界的名門望族。榨菜跟水疙瘩、雪裡蕻、苤藍絲沾親帶故,家中菜丁興旺,勢力縱貫南北。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 長沙美食通

但真論起榨菜的出生,還是在1898年的重慶涪陵。

涪陵的青頭菜原本是切片切絲,煮湯炒肉,或做泡菜、醃菜。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就在1898年,青菜頭小朋友超常發揮,一不小心大豐收了,種菜的地主邱壽安,看著滿地的積壓菜,面現菜青之色。

此時,家裡長工鄧炳誠出了一個主意,此時劇情進入中華美食常規誕生流程:

① 食材積壓吃不動;

② 只好風乾醃製封罈子;

③ 結果沒想到四鄰吃了都說好。

一道改變中國餐桌的鹹菜誕生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臉色由綠轉紅的邱老爺,開心地將其命名為“榨菜”,行銷巴蜀,直至長江沿線。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後來,出主意的鄧炳誠抱著鹹菜罈子跳了槽,榨菜製法流傳出來,涪陵榨菜作坊一時繼起,產銷量大增,南下港澳東南亞,東至日本,一直賣到舊金山。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1915年,涪陵大地牌榨菜去了巴拿馬萬國商品博覽會,跟國酒香茶一道拿了金獎,自此與歐洲酸菜、德國甜酸甘蘭並稱為世界三大名醃菜。

自此,涪陵榨菜名揚天下,自江南北上平津東北,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又在浙江杭州灣一帶,川南的大邑、眉山、宜賓等地形成了生產加工區,豐富了克難歲月裡中國人的餐桌。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而涪陵當地的榨菜產量,也從1898年的0.1噸,發展到2004年的70萬噸。2010年,重慶涪陵區有60萬人從事榨菜產業,佔當地總人口一半有餘,全年產銷成品榨菜37萬噸。天然的鮮味、醃榨的脆爽、濃郁的香辣,讓中國人再也割捨不掉榨菜。

據2019年《英才》雜誌《A股最賺錢50大消費品牌》榜單統計,涪陵榨菜名列其中第49,在熟食行業中,僅次於雙匯發展、桃李麵包和絕味食品。

在肉類與主食的基本需求外,榨菜真正終結了南北口味的爭端,成為全國人民的心頭愛。怪不得黃先生非拿榨菜說事兒,他就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也不可能不知道榨菜。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當年鄧炳誠出的主意,其實是拿當地醃大頭菜的做法,來料理青菜頭:把整顆菜頭放入酵池醃製,醃好了撈上來,放進做豆腐的木箱,拿箱蓋一壓一榨,就可以封壇往外賣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可那會兒只是應急,風波過後,涪陵人以更精細的做法,拾掇這種其貌不揚的鮮美。“三醃三榨”從此成為榨菜的標準做法,是一絲不能懈怠的講究。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一醃一榨,其實主要是風乾水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榨菜作坊、廠房,即便不依江而建,製作也離不開江岸兩旁。一排排菜架綿延不絕,竹篾條穿起的菜頭,掛得密密麻麻,為其後的筋道韌勁,練就筋骨。

搭菜架,需在打春之前選好風口,此時少晴無雨,但江風正好,自然風乾半月後,即可進入二醃二榨。此時,青菜頭將面對兩種不同的處置方式,鄙視鏈也由此產生。

形態上,可以整頭全形醃製,也可以再加工成菜片或菜絲,投入下一輪。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工藝上,傳統的手工製作,與工廠的批量生產又有不同。小作坊自制,會在淘洗捶打之後,再進行一輪“風脫水”,風要有,日要有,露水不能有,日出開晒,日落收回。

晒好後放進豆腐箱,箱蓋壓上大石頭,石頭上壓粗木槓,工人在木槓兩頭一舉一按,做槓桿運動,把水分壓出來。

而工廠製品需求量大,過程必須加快,就在鹽池裡再度加工,以鹽分來脫水。不過廠里老師傅也承認,還是手工風脫水吃著脆嫩,口感更豐富。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這一輪完工,接下來才到拌料,決定榨菜口味。

手工製法是現配料,須得用西充的二荊條辣椒,和汶川、茂縣的大紅袍花椒。辣椒焙乾搗成面,與花椒粉、八角等二十多種香料拌勻,拌上菜絲菜片,一齊入壇。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至於工廠裡,早按各自品牌口味拌好了料,隨用隨取。入壇壓實,嚴絲合縫,陶壇封好,開一小孔釋放發酵氣體,剩下的交給時間。



一分一毫的差池,榨菜的口感味道,可能就謬之千里。要練就餐桌上一味點綴,所花費的功夫與經驗,不亞於任何一道大菜佳餚。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有多難做,就有多好吃,幾番辛苦造就,中國人自然不會虧待榨菜。

對榨菜吃法的開發,百餘年已不知有多少。有意思的是,重慶涪陵天子殿,會拿榨菜製作齋飯,款待香客,以結善緣。

榨菜大約分為冷食和熱食兩種。冷食好說,一是佐餐,二是涼拌,三是零食。

佐餐最為常見,撕開小包擠出一碟,就饅頭配米飯,吃火鍋時當個涼菜,下飯解膩皆宜。

涼拌往往切末,內酯豆腐一塊,扣進碗裡,點上醬油醋,青椒末榨菜末一撒,拿勺兒一拌,同樣是道消夏涼菜,還有榨菜拌皮蛋、榨菜拌海帶,不一而足。



榨菜作零食,倒更像是味藥,主治舟車勞頓、胃口不開。榨菜入口,藉著鮮勁兒,什麼都能吃下去。海軍單兵自熱食品裡,也會附一小包榨菜,專為官兵解煩。

泡麵吃膩了,榨菜更是頭號選擇,也無怪“吃不起先生”管中窺豹,只知道泡麵伴侶了。

而熱食榨菜料理,菜色之豐富,早已遠超此公的想象力。榨菜配白粥,是頭疼腦熱時唯一能吃下的東西。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一頓清淡,反倒開了胃口,食指大動難禁,只等身體舒泰,把病中想吃的吃個遍。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榨菜肉絲湯、榨菜肉絲麵,不必另外放鹽,鮮鹹皆有。

"

昨天看到一條沙雕熱搜,跟榨菜有關。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繼“吃不起茶葉蛋”後,8月7日播出的一檔臺灣政論節目宣稱:大陸人已經吃不起榨菜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不過也對,涪(fu)陵榨菜咱吃得起,他口中的“賠陵榨菜”,別說吃了,咱聽都沒聽過。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來,跟我一起念: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聽說上了熱搜之後,這位臺灣同胞又發了個帖子: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鬧了半天,敢情就為騙我們口榨菜吃?您這何苦呢。

要寄榨菜的朋友別急,本著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精神,您不妨把這條推送,一併給黃先生送上,順便捎句話:沒聽過就去聽,沒吃過就去吃,可要是聽也不聽,吃也不吃,那乾脆,說也別說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榨菜系採用莖用芥菜(俗稱青菜頭)經整理、脫水、3次加鹽醃製後熟而成的一種蔬菜醃製品。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 還記得“烏江榨菜,三洗三榨”洗腦包嗎?

別小看它的出身——芥菜可是華夏鹹菜界的名門望族。榨菜跟水疙瘩、雪裡蕻、苤藍絲沾親帶故,家中菜丁興旺,勢力縱貫南北。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 長沙美食通

但真論起榨菜的出生,還是在1898年的重慶涪陵。

涪陵的青頭菜原本是切片切絲,煮湯炒肉,或做泡菜、醃菜。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就在1898年,青菜頭小朋友超常發揮,一不小心大豐收了,種菜的地主邱壽安,看著滿地的積壓菜,面現菜青之色。

此時,家裡長工鄧炳誠出了一個主意,此時劇情進入中華美食常規誕生流程:

① 食材積壓吃不動;

② 只好風乾醃製封罈子;

③ 結果沒想到四鄰吃了都說好。

一道改變中國餐桌的鹹菜誕生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臉色由綠轉紅的邱老爺,開心地將其命名為“榨菜”,行銷巴蜀,直至長江沿線。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後來,出主意的鄧炳誠抱著鹹菜罈子跳了槽,榨菜製法流傳出來,涪陵榨菜作坊一時繼起,產銷量大增,南下港澳東南亞,東至日本,一直賣到舊金山。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1915年,涪陵大地牌榨菜去了巴拿馬萬國商品博覽會,跟國酒香茶一道拿了金獎,自此與歐洲酸菜、德國甜酸甘蘭並稱為世界三大名醃菜。

自此,涪陵榨菜名揚天下,自江南北上平津東北,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又在浙江杭州灣一帶,川南的大邑、眉山、宜賓等地形成了生產加工區,豐富了克難歲月裡中國人的餐桌。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而涪陵當地的榨菜產量,也從1898年的0.1噸,發展到2004年的70萬噸。2010年,重慶涪陵區有60萬人從事榨菜產業,佔當地總人口一半有餘,全年產銷成品榨菜37萬噸。天然的鮮味、醃榨的脆爽、濃郁的香辣,讓中國人再也割捨不掉榨菜。

據2019年《英才》雜誌《A股最賺錢50大消費品牌》榜單統計,涪陵榨菜名列其中第49,在熟食行業中,僅次於雙匯發展、桃李麵包和絕味食品。

在肉類與主食的基本需求外,榨菜真正終結了南北口味的爭端,成為全國人民的心頭愛。怪不得黃先生非拿榨菜說事兒,他就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也不可能不知道榨菜。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當年鄧炳誠出的主意,其實是拿當地醃大頭菜的做法,來料理青菜頭:把整顆菜頭放入酵池醃製,醃好了撈上來,放進做豆腐的木箱,拿箱蓋一壓一榨,就可以封壇往外賣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可那會兒只是應急,風波過後,涪陵人以更精細的做法,拾掇這種其貌不揚的鮮美。“三醃三榨”從此成為榨菜的標準做法,是一絲不能懈怠的講究。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一醃一榨,其實主要是風乾水分。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榨菜作坊、廠房,即便不依江而建,製作也離不開江岸兩旁。一排排菜架綿延不絕,竹篾條穿起的菜頭,掛得密密麻麻,為其後的筋道韌勁,練就筋骨。

搭菜架,需在打春之前選好風口,此時少晴無雨,但江風正好,自然風乾半月後,即可進入二醃二榨。此時,青菜頭將面對兩種不同的處置方式,鄙視鏈也由此產生。

形態上,可以整頭全形醃製,也可以再加工成菜片或菜絲,投入下一輪。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工藝上,傳統的手工製作,與工廠的批量生產又有不同。小作坊自制,會在淘洗捶打之後,再進行一輪“風脫水”,風要有,日要有,露水不能有,日出開晒,日落收回。

晒好後放進豆腐箱,箱蓋壓上大石頭,石頭上壓粗木槓,工人在木槓兩頭一舉一按,做槓桿運動,把水分壓出來。

而工廠製品需求量大,過程必須加快,就在鹽池裡再度加工,以鹽分來脫水。不過廠里老師傅也承認,還是手工風脫水吃著脆嫩,口感更豐富。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這一輪完工,接下來才到拌料,決定榨菜口味。

手工製法是現配料,須得用西充的二荊條辣椒,和汶川、茂縣的大紅袍花椒。辣椒焙乾搗成面,與花椒粉、八角等二十多種香料拌勻,拌上菜絲菜片,一齊入壇。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至於工廠裡,早按各自品牌口味拌好了料,隨用隨取。入壇壓實,嚴絲合縫,陶壇封好,開一小孔釋放發酵氣體,剩下的交給時間。



一分一毫的差池,榨菜的口感味道,可能就謬之千里。要練就餐桌上一味點綴,所花費的功夫與經驗,不亞於任何一道大菜佳餚。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有多難做,就有多好吃,幾番辛苦造就,中國人自然不會虧待榨菜。

對榨菜吃法的開發,百餘年已不知有多少。有意思的是,重慶涪陵天子殿,會拿榨菜製作齋飯,款待香客,以結善緣。

榨菜大約分為冷食和熱食兩種。冷食好說,一是佐餐,二是涼拌,三是零食。

佐餐最為常見,撕開小包擠出一碟,就饅頭配米飯,吃火鍋時當個涼菜,下飯解膩皆宜。

涼拌往往切末,內酯豆腐一塊,扣進碗裡,點上醬油醋,青椒末榨菜末一撒,拿勺兒一拌,同樣是道消夏涼菜,還有榨菜拌皮蛋、榨菜拌海帶,不一而足。



榨菜作零食,倒更像是味藥,主治舟車勞頓、胃口不開。榨菜入口,藉著鮮勁兒,什麼都能吃下去。海軍單兵自熱食品裡,也會附一小包榨菜,專為官兵解煩。

泡麵吃膩了,榨菜更是頭號選擇,也無怪“吃不起先生”管中窺豹,只知道泡麵伴侶了。

而熱食榨菜料理,菜色之豐富,早已遠超此公的想象力。榨菜配白粥,是頭疼腦熱時唯一能吃下的東西。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一頓清淡,反倒開了胃口,食指大動難禁,只等身體舒泰,把病中想吃的吃個遍。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榨菜肉絲湯、榨菜肉絲麵,不必另外放鹽,鮮鹹皆有。

不是我吃不起榨菜,是你看不起榨菜

熱湯一煮,多餘的鮮味滲進湯裡,榨菜本味被“洗”了出來,又是一重層次。

最絕的吃法,可能還要數在民國時榨菜到上海,“五香榨菜,南人以侑茶”,茶跟榨菜一起吃,真是再優雅不過了。

不說了,飽弟這就改善生活,煮一碗高貴冷豔的榨菜肉絲麵,再配一都市輕奢茶葉蛋,迎接週末的泡麵盛宴。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