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將是人才之戰!產業互聯網浪潮下,教育行業開啟人才爭霸賽

文 | 孫穎瑩

“一個在線教育創業公司,招聘一個產品經理,給到了月薪8萬,已經超過了當時BAT給產品經理的工資。”一位業內人士告訴多知。

“從XX(互聯網O2O平臺)來到這家在線教育公司(非初創),我是拿到了期權的。”後端研發工程師李元表示。

承諾的期權、有漲幅的薪資、一定高度的崗位、完善的福利待遇……教育行業正在大力網進互聯網人才,不惜重金、不惜重力。

事實上,這幾年互聯網人才湧入教育行業,早已不是一件新鮮事。尤其是隨著2013年在線教育元年的到來,互聯網人才開始加緊頻率及規模地流入教育行業,這種趨勢越發明顯。

2015年,好未來任命曾在百度擔任首席架構師的黃琰擔任CTO;2015年底,作業幫從百度分拆,包括現任現任的作業幫聯合創始人陳恭明、李博洋,作業幫首席算法專家宋暘皆從百度而來;2017年,前趕集網CTO羅劍創辦在線數學思維品牌火花思維;2018年3月,包括原搜狗COO茹立雲在內的幾位搜狗出身的團隊創辦了在線少兒英語1對1公司葡萄智學;2018年4月,曾任百度、搜狗多條業務線總經理的趙媛,創立在線少兒數學思維海豚思維;2019年7月,原百度副總裁、百度移動生態事業群CTO鄭子斌任VIPKID首席技術官,負責公司整體技術戰略規劃。

而2018年年底最新一輪融資估值已超30億美元的猿輔導,其創始團隊,也皆從網易而來。創始人兼CEO李勇曾是網易掌門人丁磊手下一手打造了“網易新聞客戶端”的大將。

……

新東方教育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俞敏洪在接受多知採訪時曾表示:“教育上市公司現在是所有領域上市公司中增速最快的,這就給高端人才一個信心,這個領域值得你做。”

互聯網人才跨界教育,大勢已來,且節奏越發加緊。

消費互聯網產業升級,互聯網對人才推力顯現

互聯網行業有個觀點這幾年被頻頻提及:

傳統消費互聯網格局已定,互聯網用戶增長紅利已經消失,消費互聯網正在向產業互聯網邁進。

“產業互聯網和消費互聯網的融合創新,將會帶來哪些新的轉變?” 2018年10月,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在社交平臺上發出靈魂拷問後,“產業互聯網”一詞火了。

緊接著,10月最後一天,馬化騰給全球合作伙伴的公開信中明確表示:“未來互聯網的主戰場,將會從此前的消費互聯網,發展為產業互聯網。”

"終將是人才之戰!產業互聯網浪潮下,教育行業開啟人才爭霸賽

文 | 孫穎瑩

“一個在線教育創業公司,招聘一個產品經理,給到了月薪8萬,已經超過了當時BAT給產品經理的工資。”一位業內人士告訴多知。

“從XX(互聯網O2O平臺)來到這家在線教育公司(非初創),我是拿到了期權的。”後端研發工程師李元表示。

承諾的期權、有漲幅的薪資、一定高度的崗位、完善的福利待遇……教育行業正在大力網進互聯網人才,不惜重金、不惜重力。

事實上,這幾年互聯網人才湧入教育行業,早已不是一件新鮮事。尤其是隨著2013年在線教育元年的到來,互聯網人才開始加緊頻率及規模地流入教育行業,這種趨勢越發明顯。

2015年,好未來任命曾在百度擔任首席架構師的黃琰擔任CTO;2015年底,作業幫從百度分拆,包括現任現任的作業幫聯合創始人陳恭明、李博洋,作業幫首席算法專家宋暘皆從百度而來;2017年,前趕集網CTO羅劍創辦在線數學思維品牌火花思維;2018年3月,包括原搜狗COO茹立雲在內的幾位搜狗出身的團隊創辦了在線少兒英語1對1公司葡萄智學;2018年4月,曾任百度、搜狗多條業務線總經理的趙媛,創立在線少兒數學思維海豚思維;2019年7月,原百度副總裁、百度移動生態事業群CTO鄭子斌任VIPKID首席技術官,負責公司整體技術戰略規劃。

而2018年年底最新一輪融資估值已超30億美元的猿輔導,其創始團隊,也皆從網易而來。創始人兼CEO李勇曾是網易掌門人丁磊手下一手打造了“網易新聞客戶端”的大將。

……

新東方教育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俞敏洪在接受多知採訪時曾表示:“教育上市公司現在是所有領域上市公司中增速最快的,這就給高端人才一個信心,這個領域值得你做。”

互聯網人才跨界教育,大勢已來,且節奏越發加緊。

消費互聯網產業升級,互聯網對人才推力顯現

互聯網行業有個觀點這幾年被頻頻提及:

傳統消費互聯網格局已定,互聯網用戶增長紅利已經消失,消費互聯網正在向產業互聯網邁進。

“產業互聯網和消費互聯網的融合創新,將會帶來哪些新的轉變?” 2018年10月,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在社交平臺上發出靈魂拷問後,“產業互聯網”一詞火了。

緊接著,10月最後一天,馬化騰給全球合作伙伴的公開信中明確表示:“未來互聯網的主戰場,將會從此前的消費互聯網,發展為產業互聯網。”

終將是人才之戰!產業互聯網浪潮下,教育行業開啟人才爭霸賽

(圖片來自2019年1月的《中國互聯網經濟白皮書2.0》)

從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的探索、轉型,不單單是傳統互聯網公司需要面臨的挑戰。身居在這一行業內的互聯網人才們,同樣面臨著人生選擇的新路徑:是繼續存留隨行業一起變遷,還是更換一片全新領域開拓新的沃土?

葡萄智學CEO茹立雲對多知表示,互聯網就是工具,如同水電煤一樣,但是,教育是一個產業,教育+互聯網就是產業互聯網。

“做一個新的事情,就需要新的品牌。”於是,在搜狗上市後,茹立雲就選擇了離開,走上了教育創業的征程。

同年,原360搜索事業部總經理楊康在360公司工作了13年之後,最終決定去一片新的領域,加入一起教育科技擔任技術總負責人一職。

“消費互聯網增長已然不太明顯,從0做到500萬DAU的產品越來越少了,對於消費者來說,互聯網的產品矩陣和需求滿足已經相對比較豐富了,偏產業互聯網才是未來的趨勢。在當前,教育是一個很深的行業,還沒有完全通過互聯網的產品技術去解決,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這是楊康選擇教育行業的重要考量點。

同樣,每一個處於基層崗位的互聯網人才,似乎也感受到了這種互聯網產業升級的大勢。

“我之前從事的金融行業監管趨於嚴格,行業天花板趨現。但凡衣食住行都有壟斷企業,唯獨教育行業沒有。2015年後就沒有獨角獸產生,如果產生,肯定在教育行業。教育行業處於發展期。”從京東金融跳槽來到一家線下教育公司的開發程序員王進表示。

另一邊,從某O2O平臺跨界某在線教育企業的後端研發工程師李元也告訴多知,選擇這個行業也是考慮到K12是未來互聯網的主戰場,在線教育將迎來互聯網產業升級之後的下一波重大機遇。

顯然,互聯網的下半場來了。

教育+互聯網,催生教育行業對互聯網人才巨大需求

一方推力,自然也就有一方形成拉力。這些計劃出走教育的互聯網人才,對應的是,教育市場對這些人才的需求量究竟如何?

火花思維創始人羅劍告訴多知,互聯網+教育的興起,用戶數量和市場規模開始井噴,到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用戶將會達到將近2億人,巨大的市場規模將會帶動教育行業對人才的大量需求。

最先落地的跨界人才,顯然是這批最具互聯網屬性的技術人才。

“原來互聯網人才不認為教育是一個可以揮灑自己科技能量的領域,但是現在大家都開始認識到了,所以高科技人才往教育領域流動的可能性比原來大了。”俞敏洪提到。

在這種意識的覺醒之後,越來越多的教育公司加大對科技人才的引入力度。

在多知網《培訓行業這一年·2016》一書中曾記載:

2016年10月,好未來做了一個重要的人事任命,曾在百度擔任首席架構師的黃琰擔任好未來CTO。加入百度之前,黃琰曾是騰訊研究院總監、是PPLive的聯合創始人。

為了引進這位技術大牛,張邦鑫前前後後曾花了大半年的時間。當時,好未來的技術團隊已經有了幾百人,黃琰的到來將用於解決好未來當時需要解決的直播技術、技術後臺搭建等問題。

“好未來比新東方做得好,但現在新東方正在迎頭趕上。大概幾年前,新東方的科技人員就是200人左右,而現在這個人數達到了千人的規模。”俞敏洪在近期接受多知採訪時,也透露出新東方將對科技人才不斷加碼。

新東方、好未來已經表露出對於互聯網技術人才的重視態度,而純在線基因的教育公司,也在加緊互聯網人才的佈局力度。

根據多知梳理,在線少兒英語公司VIPKID在近兩年時間裡,發生過多起高層位置的跨界人才變動:2017年4月,前奇虎360商業產品事業部總經理項碧波加盟VIPKID出任高級副總裁,前美團外賣部技術負責人朱會出任VIPKID研發副總裁;2019年4月,大數據與算法專家周洋加入VIPKID,負責在線教育平臺的大數據體系建設;2019年7月,原百度副總裁、百度移動生態事業群CTO鄭子斌任VIPKID首席技術官,負責公司整體技術戰略規劃。

顯然,教育+互聯網的下半場,也來了。

在線教育飛速發展,人才吸力加強

誠如消費互聯網走向產業升級對互聯網人才產生了一定的推力,教育公司亦恰好提供了一個人才缺口,那為什麼這群跨界人才在醫療、金融、房產等同樣存在缺口的行業之外,選擇教育作為新一著陸點?在互聯網消費升級背景之下,這批互聯網跨界人才又從何處看到了教育產業的發展機遇呢?

事實上,這幾年教育培訓行業尤其是在線教育的發展成果有目共睹。

1、互聯網化的教育規模化速度可觀

教育是一個特別分散的市場,新東方好未來的市場份額加起來不足5%。這是一句老生常談的話。相對於快速燒錢、撲量、快速擴張的互聯網行業而言,教育行業“慢”了似乎不止一點。

“教育行業具有非常強的線下屬性,是相對較難快速規模化的品類,這體現在線下開店的複製和迅速擴張難度上。我們觀察到,在早期的教育創業、尤其是線下教育項目中,基金的參與程度很低,這是因為中國的大部分VC更關注互聯網在產業中的作用以及商業模式快速增長的潛力。”元璟資本合夥人田敏對多知表示。

作業幫首席算法專家宋暘提到,在之前,沒有互聯網化的教育,沒有辦法去做大範圍的滲透,因此也不可能作出寡頭或者壟斷的局面。

如今,在線教育元年的到來拉開了教育在線化的風口。在線教育在互聯網化方面,似乎迎來了眾多新的可能性。

“一旦互聯網化,一切都不一定了。”宋暘解釋稱,從大的時間節點來說,尤其是2015、2016年之後,移動互聯網、手機普及程度的大幅提升,以及移動支付方式的出現,使得信息接觸和獲取的渠道越發寬廣、支付手段越發成熟,這時候通過互聯網手段做教育,變得開始可行。

“這種互聯網的助力,使得教育的滲透率大大提升。要知道所有互聯網其它行業,基本都是兩家、最多三家把市場瓜分完畢,在教育這麼龐大的市場裡面,互聯網教育確實有很多值得做的空間。”宋暘稱。

2、資本市場表現優佳

有人說,資本是最為逐利的。資本目之所及的地方,一定有值得其目之所及的利誘點。

作為剛需產業,教育領域未來規模會持續擴大,可以達到上萬億元的市場規模,而且隨著人們教育觀念更新和需求升級,這個規模還將不斷深入和增長。田敏提到,近年來互聯網在教育領域不斷滲透,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互聯網教育是未來行業發展的大趨勢。

據多鯨資本《2018年教育行業投融資報告》統計,在2013年在線教育元年的輻射之下,2014年成為歷年教育投資增速最快的一年,同比增速達到173%,該年也被稱之為是在線教育市場爆發的一年。此後,每年年投資總量和投資金額保持高位,基本維持在500起以上。

“投資人都喜歡看大市場,線上的打法互聯網基金更為看得懂。”確實如田敏所說,這幾年的教育行業儼然成為了資本爭相落地的領域,更不乏有專門投資教育的機構誕生。

回看已經過去的2018年,VIPKID領跑5億美元D+融資。VIPKID隨即成為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首個“5連投”的創業公司,並且連續三次獲得雲鋒基金投資。融資後,VIPKID估值將超過200億元。

如此高額融資的在線教育企業,遠不止VIPKID一家。2018年年底,完成新一輪融資後的猿輔導,估值也達到30億美元(約207億元)。

與此同時,教育公司這幾年在二級市場的表現,同樣不容小覷。

在多知2016年10月曾發表的一篇《這一年,新東方、好未來股價為何能翻倍增長?》文章中,多知曾寫道:截至美東時間2016年10月28日下午收盤,美股新東方、好未來分別以52.41美元和77.60美元收盤,相較於一年前的數值增長近一倍。而二者52周最高價分別達到53.38美元和83.23美元。

這是新東方、好未來估值開始飆升的歷史關鍵時刻。巨頭受資本市場的追逐一定程度上也在證明著“教育”這個賽道的資本價值。

截至美東時間2019年7月10日下午收盤,新東方股價達到了90.53美元/股,總市值143.66億美元;而好未來拆股後,股價則維持在36.49美元/股,但總市值已超200億美元,達到了215.95億美元。

這是傳統線下教育公司互聯網變革下的現代化力量,在線教育公司在二級市場依舊在奮起直追。

2018年,人工智能教育公司流利說憑藉AI老師的產品,登陸紐交所,目標估值達到20億美元。彼時,這家公司剛剛成立6年,實現規模化營收,也僅僅不過2年的時間。這意味著在英語口語領域,AI老師已經介入教育的核心環節,並且得到市場的驗證。

2019年,在線K12教育公司跟誰學自稱僅僅耗時88個工作日就成功登陸紐交所。這一年,距離跟誰學拆分B端業務、聚焦C端業務的轉型,僅僅過了2年時間。並且,跟誰學還創造了一個在線教育奇蹟:上市時唯一一家規模性盈利的在線教育公司。

隨著教育公司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市場越發相信,在曾經不起眼的教育行業,越發能夠跑出獨角獸級別的教育公司。

“我們是一直堅信在線教育能夠誕生出千億美金市值的公司。”曾任百度、搜狗多條業務線總經理,現為海豚思維創始人兼CEO趙媛如是表示。

3、教育公司技術越發成熟,跨界人才施展空間寬廣

在趙媛梳理看來,自2013年在線教育元年開始,科技改變下的在線教育,經歷了幾個重要階段:早期的題庫類工具,錄播視頻網課,在線直播課(不同班型),AI、知識圖譜等新技術催生個性化教學理念。

在這之中,趙媛認為2016年直播技術的發展和成熟,是最為關鍵的一個節點。“直播技術對於在線教育的用戶體驗和效率,有比較大的提升和改變,這其中醞釀出了巨大的市場機會,也導致這些傳統互聯網行業的人大量進入教育行業。”

楊康同樣表露出對於教育行業技術成熟的期待。“現在確實是能夠將產品、技術、服務這些東西都能夠串起來的一個時間點了,這些事情早期談的時候可能有點奢侈,因為早期AI這些技術可能還在一個早期的階段。”

曾在百度擔任資深架構師,現為高思教育集團首席產品官(CPO)的吳俊霖告訴多知,在早10年前,最貴的課程不是1對1,而是衛星直播課。雖然那時候的直播課可能有十幾秒左右的延遲,但相對於同樣內容更低價格的錄播課程,出於消費習慣和消費理念的因素,消費者更願意為這種有實際感覺直播的課程買單。當時技術能介入兩種場景:其一是租衛星帶寬,做衛星投屏;其二就是暫且稱為“互聯網教育1.0”的在線教育。

“那時候普遍的帶寬是512k、1M的,當這些直播課程結束形成錄播視頻之後,這些大文件向周邊城市傳輸最快的方式不是寬帶,而是開車。”吳俊霖提到,在現在,帶寬、延遲乃至媒體呈現技術都已經不是首要考慮的問題,而是更專注於學習效果——如何讓教育更好地利用各種手段,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互動性,提升孩子學習的興趣,以致最終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事實上,包括趙媛、楊康、吳俊霖所提到的這些技術探索的可能性,已經不斷在教育場景逐漸落地。

“在早期解題答疑階段,沒有互聯網工具,學生作業不會只能在某些特定時間問老師或同學。而學生如果本身內向,可能更會促使問題得不到解決。拍照搜題的出現就使得這種知識獲取的路徑變得更加便捷。”宋暘提到。

宋暘闡釋稱,在這背後,技術有非常多的可作用空間。通過這些拍照答疑的用戶數據可以去分析不用的用戶畫像、刻畫不同用戶的能力模型。“當技術分析出某道題點擊率、錯誤率比較多,就可以針對性的對這些知識點推出視頻講解課程;也可以根據用戶的能力模型去判斷用戶需要哪些方面的輔導和外化。”

“延伸到輔導層面,技術又可以介入用戶的互動體驗。”宋暘告訴多知,這些體驗可以包括:互動題、PK環節、連麥環節、語音輸入形成回答問題的彈幕等各種技術加持手段,使得線上直播課程的互動感和參與性更強。

這些具體到切入學習過程、細節的思索,給了技術人才更多的挖掘有價值內容的可能性。“教育行業比傳統的互聯網行業要複雜的多,也正因為複雜,才有更多的可挖掘空間。”宋暘強調。

顯然,互聯網技術人才著陸的教育領域,早已不是毫無技術元素的傳統土地,而是欣欣向榮、枝繁葉茂。

“隨著AI、知識圖譜的越發成熟,以及未來可預見的AR、VR、5G等技術的突破,都將對於教育行業帶來巨大變革。”趙媛表示。

這些,並非天方夜譚。

2016年,好未來就已將目光投向AI,並於2017年開始成立AI實驗室;2018年1月,好未來成立腦科學實驗室。發佈會上,黃琰還表示,未來三年內,好未來在技術、產品和教學研發人員將超過1萬人,將在全球範圍內建立6所聯合實驗室;2018年7月,好未來發布了一款腦科學產品Alpha Brain,目前該產品已經在好未來旗下品牌內部全面鋪開。

而新東方在科技層面的動作雖然出發較晚,但也在緊鑼密鼓展開:研發“RealSkill智能學習平臺”、 “基於情感識別和學生專注度的慧眼系統”、“基於語音測評技術的慧音系統”等平臺產品、新東方AI研究院發起N-Brain聯盟,推出BlingABC“AI班主任”等等。

而據楊康介紹,一起教育科技的AI技術也在全方位鋪開:針對英語學科,通過語音識別解決英語口語打分的自動評測問題;針對數學學科,通過圖像識別技術解決各個學科學生練習冊的自動批改;針對語文學科,通過自然語言技術解決作文批改問題;此外,將大數據和AI結合,解決學生做錯題後的錯因分析和診斷問題,並通過自適應學習技術,解決學生個性化練習需求。

目前,在語音識別技術方面,一起教育科技正在打磨的還有薯條英語和AI偽直播產品。

在這些不斷探索的新技術、新模式中,教育行業也將迸發出更多迎接互聯網人才的強大吸力。

4、教育行業薪資待遇提升

儘管在線教育的吸引力在一些“未來可期”方面誘惑重重,但所謂“沒有面包,何談遠方?”

而教育行業對於互聯網人才的“麵包”,已經遠超於解決溫飽的層面。

早在2015年2月,在張小龍拿到“北京粉筆藍天科技有限公司”的營業拍照時,張小龍就很明確的提到技術手段是粉筆發展最重要的推動力。

為了加速、加大這個推動力,2014年粉筆的全部約400萬的淨利潤全部砸在了技術上。“當時我的月薪是3萬元,給了一名程序員月薪8萬元。”

2016年,在粉筆約20人的技術團隊中,平均年薪就逼近60萬,年薪過百萬的技術人才有4位。這在整個行業都是比較高的水平。

如今,這個趨勢有增不減。

“一方面,是互聯網人才來到這個教育行業,他會思考他的價值應該提升多少;另外一方面,教育公司可能也急需這樣的人才,因為你沒辦法在合適的招聘節點剛好招到合適的人。”宋暘告訴多知,薪資上漲,待遇追齊互聯網,其實也是由市場大環境決定的。

"終將是人才之戰!產業互聯網浪潮下,教育行業開啟人才爭霸賽

文 | 孫穎瑩

“一個在線教育創業公司,招聘一個產品經理,給到了月薪8萬,已經超過了當時BAT給產品經理的工資。”一位業內人士告訴多知。

“從XX(互聯網O2O平臺)來到這家在線教育公司(非初創),我是拿到了期權的。”後端研發工程師李元表示。

承諾的期權、有漲幅的薪資、一定高度的崗位、完善的福利待遇……教育行業正在大力網進互聯網人才,不惜重金、不惜重力。

事實上,這幾年互聯網人才湧入教育行業,早已不是一件新鮮事。尤其是隨著2013年在線教育元年的到來,互聯網人才開始加緊頻率及規模地流入教育行業,這種趨勢越發明顯。

2015年,好未來任命曾在百度擔任首席架構師的黃琰擔任CTO;2015年底,作業幫從百度分拆,包括現任現任的作業幫聯合創始人陳恭明、李博洋,作業幫首席算法專家宋暘皆從百度而來;2017年,前趕集網CTO羅劍創辦在線數學思維品牌火花思維;2018年3月,包括原搜狗COO茹立雲在內的幾位搜狗出身的團隊創辦了在線少兒英語1對1公司葡萄智學;2018年4月,曾任百度、搜狗多條業務線總經理的趙媛,創立在線少兒數學思維海豚思維;2019年7月,原百度副總裁、百度移動生態事業群CTO鄭子斌任VIPKID首席技術官,負責公司整體技術戰略規劃。

而2018年年底最新一輪融資估值已超30億美元的猿輔導,其創始團隊,也皆從網易而來。創始人兼CEO李勇曾是網易掌門人丁磊手下一手打造了“網易新聞客戶端”的大將。

……

新東方教育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俞敏洪在接受多知採訪時曾表示:“教育上市公司現在是所有領域上市公司中增速最快的,這就給高端人才一個信心,這個領域值得你做。”

互聯網人才跨界教育,大勢已來,且節奏越發加緊。

消費互聯網產業升級,互聯網對人才推力顯現

互聯網行業有個觀點這幾年被頻頻提及:

傳統消費互聯網格局已定,互聯網用戶增長紅利已經消失,消費互聯網正在向產業互聯網邁進。

“產業互聯網和消費互聯網的融合創新,將會帶來哪些新的轉變?” 2018年10月,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在社交平臺上發出靈魂拷問後,“產業互聯網”一詞火了。

緊接著,10月最後一天,馬化騰給全球合作伙伴的公開信中明確表示:“未來互聯網的主戰場,將會從此前的消費互聯網,發展為產業互聯網。”

終將是人才之戰!產業互聯網浪潮下,教育行業開啟人才爭霸賽

(圖片來自2019年1月的《中國互聯網經濟白皮書2.0》)

從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的探索、轉型,不單單是傳統互聯網公司需要面臨的挑戰。身居在這一行業內的互聯網人才們,同樣面臨著人生選擇的新路徑:是繼續存留隨行業一起變遷,還是更換一片全新領域開拓新的沃土?

葡萄智學CEO茹立雲對多知表示,互聯網就是工具,如同水電煤一樣,但是,教育是一個產業,教育+互聯網就是產業互聯網。

“做一個新的事情,就需要新的品牌。”於是,在搜狗上市後,茹立雲就選擇了離開,走上了教育創業的征程。

同年,原360搜索事業部總經理楊康在360公司工作了13年之後,最終決定去一片新的領域,加入一起教育科技擔任技術總負責人一職。

“消費互聯網增長已然不太明顯,從0做到500萬DAU的產品越來越少了,對於消費者來說,互聯網的產品矩陣和需求滿足已經相對比較豐富了,偏產業互聯網才是未來的趨勢。在當前,教育是一個很深的行業,還沒有完全通過互聯網的產品技術去解決,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這是楊康選擇教育行業的重要考量點。

同樣,每一個處於基層崗位的互聯網人才,似乎也感受到了這種互聯網產業升級的大勢。

“我之前從事的金融行業監管趨於嚴格,行業天花板趨現。但凡衣食住行都有壟斷企業,唯獨教育行業沒有。2015年後就沒有獨角獸產生,如果產生,肯定在教育行業。教育行業處於發展期。”從京東金融跳槽來到一家線下教育公司的開發程序員王進表示。

另一邊,從某O2O平臺跨界某在線教育企業的後端研發工程師李元也告訴多知,選擇這個行業也是考慮到K12是未來互聯網的主戰場,在線教育將迎來互聯網產業升級之後的下一波重大機遇。

顯然,互聯網的下半場來了。

教育+互聯網,催生教育行業對互聯網人才巨大需求

一方推力,自然也就有一方形成拉力。這些計劃出走教育的互聯網人才,對應的是,教育市場對這些人才的需求量究竟如何?

火花思維創始人羅劍告訴多知,互聯網+教育的興起,用戶數量和市場規模開始井噴,到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用戶將會達到將近2億人,巨大的市場規模將會帶動教育行業對人才的大量需求。

最先落地的跨界人才,顯然是這批最具互聯網屬性的技術人才。

“原來互聯網人才不認為教育是一個可以揮灑自己科技能量的領域,但是現在大家都開始認識到了,所以高科技人才往教育領域流動的可能性比原來大了。”俞敏洪提到。

在這種意識的覺醒之後,越來越多的教育公司加大對科技人才的引入力度。

在多知網《培訓行業這一年·2016》一書中曾記載:

2016年10月,好未來做了一個重要的人事任命,曾在百度擔任首席架構師的黃琰擔任好未來CTO。加入百度之前,黃琰曾是騰訊研究院總監、是PPLive的聯合創始人。

為了引進這位技術大牛,張邦鑫前前後後曾花了大半年的時間。當時,好未來的技術團隊已經有了幾百人,黃琰的到來將用於解決好未來當時需要解決的直播技術、技術後臺搭建等問題。

“好未來比新東方做得好,但現在新東方正在迎頭趕上。大概幾年前,新東方的科技人員就是200人左右,而現在這個人數達到了千人的規模。”俞敏洪在近期接受多知採訪時,也透露出新東方將對科技人才不斷加碼。

新東方、好未來已經表露出對於互聯網技術人才的重視態度,而純在線基因的教育公司,也在加緊互聯網人才的佈局力度。

根據多知梳理,在線少兒英語公司VIPKID在近兩年時間裡,發生過多起高層位置的跨界人才變動:2017年4月,前奇虎360商業產品事業部總經理項碧波加盟VIPKID出任高級副總裁,前美團外賣部技術負責人朱會出任VIPKID研發副總裁;2019年4月,大數據與算法專家周洋加入VIPKID,負責在線教育平臺的大數據體系建設;2019年7月,原百度副總裁、百度移動生態事業群CTO鄭子斌任VIPKID首席技術官,負責公司整體技術戰略規劃。

顯然,教育+互聯網的下半場,也來了。

在線教育飛速發展,人才吸力加強

誠如消費互聯網走向產業升級對互聯網人才產生了一定的推力,教育公司亦恰好提供了一個人才缺口,那為什麼這群跨界人才在醫療、金融、房產等同樣存在缺口的行業之外,選擇教育作為新一著陸點?在互聯網消費升級背景之下,這批互聯網跨界人才又從何處看到了教育產業的發展機遇呢?

事實上,這幾年教育培訓行業尤其是在線教育的發展成果有目共睹。

1、互聯網化的教育規模化速度可觀

教育是一個特別分散的市場,新東方好未來的市場份額加起來不足5%。這是一句老生常談的話。相對於快速燒錢、撲量、快速擴張的互聯網行業而言,教育行業“慢”了似乎不止一點。

“教育行業具有非常強的線下屬性,是相對較難快速規模化的品類,這體現在線下開店的複製和迅速擴張難度上。我們觀察到,在早期的教育創業、尤其是線下教育項目中,基金的參與程度很低,這是因為中國的大部分VC更關注互聯網在產業中的作用以及商業模式快速增長的潛力。”元璟資本合夥人田敏對多知表示。

作業幫首席算法專家宋暘提到,在之前,沒有互聯網化的教育,沒有辦法去做大範圍的滲透,因此也不可能作出寡頭或者壟斷的局面。

如今,在線教育元年的到來拉開了教育在線化的風口。在線教育在互聯網化方面,似乎迎來了眾多新的可能性。

“一旦互聯網化,一切都不一定了。”宋暘解釋稱,從大的時間節點來說,尤其是2015、2016年之後,移動互聯網、手機普及程度的大幅提升,以及移動支付方式的出現,使得信息接觸和獲取的渠道越發寬廣、支付手段越發成熟,這時候通過互聯網手段做教育,變得開始可行。

“這種互聯網的助力,使得教育的滲透率大大提升。要知道所有互聯網其它行業,基本都是兩家、最多三家把市場瓜分完畢,在教育這麼龐大的市場裡面,互聯網教育確實有很多值得做的空間。”宋暘稱。

2、資本市場表現優佳

有人說,資本是最為逐利的。資本目之所及的地方,一定有值得其目之所及的利誘點。

作為剛需產業,教育領域未來規模會持續擴大,可以達到上萬億元的市場規模,而且隨著人們教育觀念更新和需求升級,這個規模還將不斷深入和增長。田敏提到,近年來互聯網在教育領域不斷滲透,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互聯網教育是未來行業發展的大趨勢。

據多鯨資本《2018年教育行業投融資報告》統計,在2013年在線教育元年的輻射之下,2014年成為歷年教育投資增速最快的一年,同比增速達到173%,該年也被稱之為是在線教育市場爆發的一年。此後,每年年投資總量和投資金額保持高位,基本維持在500起以上。

“投資人都喜歡看大市場,線上的打法互聯網基金更為看得懂。”確實如田敏所說,這幾年的教育行業儼然成為了資本爭相落地的領域,更不乏有專門投資教育的機構誕生。

回看已經過去的2018年,VIPKID領跑5億美元D+融資。VIPKID隨即成為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首個“5連投”的創業公司,並且連續三次獲得雲鋒基金投資。融資後,VIPKID估值將超過200億元。

如此高額融資的在線教育企業,遠不止VIPKID一家。2018年年底,完成新一輪融資後的猿輔導,估值也達到30億美元(約207億元)。

與此同時,教育公司這幾年在二級市場的表現,同樣不容小覷。

在多知2016年10月曾發表的一篇《這一年,新東方、好未來股價為何能翻倍增長?》文章中,多知曾寫道:截至美東時間2016年10月28日下午收盤,美股新東方、好未來分別以52.41美元和77.60美元收盤,相較於一年前的數值增長近一倍。而二者52周最高價分別達到53.38美元和83.23美元。

這是新東方、好未來估值開始飆升的歷史關鍵時刻。巨頭受資本市場的追逐一定程度上也在證明著“教育”這個賽道的資本價值。

截至美東時間2019年7月10日下午收盤,新東方股價達到了90.53美元/股,總市值143.66億美元;而好未來拆股後,股價則維持在36.49美元/股,但總市值已超200億美元,達到了215.95億美元。

這是傳統線下教育公司互聯網變革下的現代化力量,在線教育公司在二級市場依舊在奮起直追。

2018年,人工智能教育公司流利說憑藉AI老師的產品,登陸紐交所,目標估值達到20億美元。彼時,這家公司剛剛成立6年,實現規模化營收,也僅僅不過2年的時間。這意味著在英語口語領域,AI老師已經介入教育的核心環節,並且得到市場的驗證。

2019年,在線K12教育公司跟誰學自稱僅僅耗時88個工作日就成功登陸紐交所。這一年,距離跟誰學拆分B端業務、聚焦C端業務的轉型,僅僅過了2年時間。並且,跟誰學還創造了一個在線教育奇蹟:上市時唯一一家規模性盈利的在線教育公司。

隨著教育公司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市場越發相信,在曾經不起眼的教育行業,越發能夠跑出獨角獸級別的教育公司。

“我們是一直堅信在線教育能夠誕生出千億美金市值的公司。”曾任百度、搜狗多條業務線總經理,現為海豚思維創始人兼CEO趙媛如是表示。

3、教育公司技術越發成熟,跨界人才施展空間寬廣

在趙媛梳理看來,自2013年在線教育元年開始,科技改變下的在線教育,經歷了幾個重要階段:早期的題庫類工具,錄播視頻網課,在線直播課(不同班型),AI、知識圖譜等新技術催生個性化教學理念。

在這之中,趙媛認為2016年直播技術的發展和成熟,是最為關鍵的一個節點。“直播技術對於在線教育的用戶體驗和效率,有比較大的提升和改變,這其中醞釀出了巨大的市場機會,也導致這些傳統互聯網行業的人大量進入教育行業。”

楊康同樣表露出對於教育行業技術成熟的期待。“現在確實是能夠將產品、技術、服務這些東西都能夠串起來的一個時間點了,這些事情早期談的時候可能有點奢侈,因為早期AI這些技術可能還在一個早期的階段。”

曾在百度擔任資深架構師,現為高思教育集團首席產品官(CPO)的吳俊霖告訴多知,在早10年前,最貴的課程不是1對1,而是衛星直播課。雖然那時候的直播課可能有十幾秒左右的延遲,但相對於同樣內容更低價格的錄播課程,出於消費習慣和消費理念的因素,消費者更願意為這種有實際感覺直播的課程買單。當時技術能介入兩種場景:其一是租衛星帶寬,做衛星投屏;其二就是暫且稱為“互聯網教育1.0”的在線教育。

“那時候普遍的帶寬是512k、1M的,當這些直播課程結束形成錄播視頻之後,這些大文件向周邊城市傳輸最快的方式不是寬帶,而是開車。”吳俊霖提到,在現在,帶寬、延遲乃至媒體呈現技術都已經不是首要考慮的問題,而是更專注於學習效果——如何讓教育更好地利用各種手段,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互動性,提升孩子學習的興趣,以致最終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事實上,包括趙媛、楊康、吳俊霖所提到的這些技術探索的可能性,已經不斷在教育場景逐漸落地。

“在早期解題答疑階段,沒有互聯網工具,學生作業不會只能在某些特定時間問老師或同學。而學生如果本身內向,可能更會促使問題得不到解決。拍照搜題的出現就使得這種知識獲取的路徑變得更加便捷。”宋暘提到。

宋暘闡釋稱,在這背後,技術有非常多的可作用空間。通過這些拍照答疑的用戶數據可以去分析不用的用戶畫像、刻畫不同用戶的能力模型。“當技術分析出某道題點擊率、錯誤率比較多,就可以針對性的對這些知識點推出視頻講解課程;也可以根據用戶的能力模型去判斷用戶需要哪些方面的輔導和外化。”

“延伸到輔導層面,技術又可以介入用戶的互動體驗。”宋暘告訴多知,這些體驗可以包括:互動題、PK環節、連麥環節、語音輸入形成回答問題的彈幕等各種技術加持手段,使得線上直播課程的互動感和參與性更強。

這些具體到切入學習過程、細節的思索,給了技術人才更多的挖掘有價值內容的可能性。“教育行業比傳統的互聯網行業要複雜的多,也正因為複雜,才有更多的可挖掘空間。”宋暘強調。

顯然,互聯網技術人才著陸的教育領域,早已不是毫無技術元素的傳統土地,而是欣欣向榮、枝繁葉茂。

“隨著AI、知識圖譜的越發成熟,以及未來可預見的AR、VR、5G等技術的突破,都將對於教育行業帶來巨大變革。”趙媛表示。

這些,並非天方夜譚。

2016年,好未來就已將目光投向AI,並於2017年開始成立AI實驗室;2018年1月,好未來成立腦科學實驗室。發佈會上,黃琰還表示,未來三年內,好未來在技術、產品和教學研發人員將超過1萬人,將在全球範圍內建立6所聯合實驗室;2018年7月,好未來發布了一款腦科學產品Alpha Brain,目前該產品已經在好未來旗下品牌內部全面鋪開。

而新東方在科技層面的動作雖然出發較晚,但也在緊鑼密鼓展開:研發“RealSkill智能學習平臺”、 “基於情感識別和學生專注度的慧眼系統”、“基於語音測評技術的慧音系統”等平臺產品、新東方AI研究院發起N-Brain聯盟,推出BlingABC“AI班主任”等等。

而據楊康介紹,一起教育科技的AI技術也在全方位鋪開:針對英語學科,通過語音識別解決英語口語打分的自動評測問題;針對數學學科,通過圖像識別技術解決各個學科學生練習冊的自動批改;針對語文學科,通過自然語言技術解決作文批改問題;此外,將大數據和AI結合,解決學生做錯題後的錯因分析和診斷問題,並通過自適應學習技術,解決學生個性化練習需求。

目前,在語音識別技術方面,一起教育科技正在打磨的還有薯條英語和AI偽直播產品。

在這些不斷探索的新技術、新模式中,教育行業也將迸發出更多迎接互聯網人才的強大吸力。

4、教育行業薪資待遇提升

儘管在線教育的吸引力在一些“未來可期”方面誘惑重重,但所謂“沒有面包,何談遠方?”

而教育行業對於互聯網人才的“麵包”,已經遠超於解決溫飽的層面。

早在2015年2月,在張小龍拿到“北京粉筆藍天科技有限公司”的營業拍照時,張小龍就很明確的提到技術手段是粉筆發展最重要的推動力。

為了加速、加大這個推動力,2014年粉筆的全部約400萬的淨利潤全部砸在了技術上。“當時我的月薪是3萬元,給了一名程序員月薪8萬元。”

2016年,在粉筆約20人的技術團隊中,平均年薪就逼近60萬,年薪過百萬的技術人才有4位。這在整個行業都是比較高的水平。

如今,這個趨勢有增不減。

“一方面,是互聯網人才來到這個教育行業,他會思考他的價值應該提升多少;另外一方面,教育公司可能也急需這樣的人才,因為你沒辦法在合適的招聘節點剛好招到合適的人。”宋暘告訴多知,薪資上漲,待遇追齊互聯網,其實也是由市場大環境決定的。

終將是人才之戰!產業互聯網浪潮下,教育行業開啟人才爭霸賽

(阿里巴巴職位體系下的薪資水準和股數,資料來自公眾號InfoQ)

"終將是人才之戰!產業互聯網浪潮下,教育行業開啟人才爭霸賽

文 | 孫穎瑩

“一個在線教育創業公司,招聘一個產品經理,給到了月薪8萬,已經超過了當時BAT給產品經理的工資。”一位業內人士告訴多知。

“從XX(互聯網O2O平臺)來到這家在線教育公司(非初創),我是拿到了期權的。”後端研發工程師李元表示。

承諾的期權、有漲幅的薪資、一定高度的崗位、完善的福利待遇……教育行業正在大力網進互聯網人才,不惜重金、不惜重力。

事實上,這幾年互聯網人才湧入教育行業,早已不是一件新鮮事。尤其是隨著2013年在線教育元年的到來,互聯網人才開始加緊頻率及規模地流入教育行業,這種趨勢越發明顯。

2015年,好未來任命曾在百度擔任首席架構師的黃琰擔任CTO;2015年底,作業幫從百度分拆,包括現任現任的作業幫聯合創始人陳恭明、李博洋,作業幫首席算法專家宋暘皆從百度而來;2017年,前趕集網CTO羅劍創辦在線數學思維品牌火花思維;2018年3月,包括原搜狗COO茹立雲在內的幾位搜狗出身的團隊創辦了在線少兒英語1對1公司葡萄智學;2018年4月,曾任百度、搜狗多條業務線總經理的趙媛,創立在線少兒數學思維海豚思維;2019年7月,原百度副總裁、百度移動生態事業群CTO鄭子斌任VIPKID首席技術官,負責公司整體技術戰略規劃。

而2018年年底最新一輪融資估值已超30億美元的猿輔導,其創始團隊,也皆從網易而來。創始人兼CEO李勇曾是網易掌門人丁磊手下一手打造了“網易新聞客戶端”的大將。

……

新東方教育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俞敏洪在接受多知採訪時曾表示:“教育上市公司現在是所有領域上市公司中增速最快的,這就給高端人才一個信心,這個領域值得你做。”

互聯網人才跨界教育,大勢已來,且節奏越發加緊。

消費互聯網產業升級,互聯網對人才推力顯現

互聯網行業有個觀點這幾年被頻頻提及:

傳統消費互聯網格局已定,互聯網用戶增長紅利已經消失,消費互聯網正在向產業互聯網邁進。

“產業互聯網和消費互聯網的融合創新,將會帶來哪些新的轉變?” 2018年10月,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在社交平臺上發出靈魂拷問後,“產業互聯網”一詞火了。

緊接著,10月最後一天,馬化騰給全球合作伙伴的公開信中明確表示:“未來互聯網的主戰場,將會從此前的消費互聯網,發展為產業互聯網。”

終將是人才之戰!產業互聯網浪潮下,教育行業開啟人才爭霸賽

(圖片來自2019年1月的《中國互聯網經濟白皮書2.0》)

從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的探索、轉型,不單單是傳統互聯網公司需要面臨的挑戰。身居在這一行業內的互聯網人才們,同樣面臨著人生選擇的新路徑:是繼續存留隨行業一起變遷,還是更換一片全新領域開拓新的沃土?

葡萄智學CEO茹立雲對多知表示,互聯網就是工具,如同水電煤一樣,但是,教育是一個產業,教育+互聯網就是產業互聯網。

“做一個新的事情,就需要新的品牌。”於是,在搜狗上市後,茹立雲就選擇了離開,走上了教育創業的征程。

同年,原360搜索事業部總經理楊康在360公司工作了13年之後,最終決定去一片新的領域,加入一起教育科技擔任技術總負責人一職。

“消費互聯網增長已然不太明顯,從0做到500萬DAU的產品越來越少了,對於消費者來說,互聯網的產品矩陣和需求滿足已經相對比較豐富了,偏產業互聯網才是未來的趨勢。在當前,教育是一個很深的行業,還沒有完全通過互聯網的產品技術去解決,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這是楊康選擇教育行業的重要考量點。

同樣,每一個處於基層崗位的互聯網人才,似乎也感受到了這種互聯網產業升級的大勢。

“我之前從事的金融行業監管趨於嚴格,行業天花板趨現。但凡衣食住行都有壟斷企業,唯獨教育行業沒有。2015年後就沒有獨角獸產生,如果產生,肯定在教育行業。教育行業處於發展期。”從京東金融跳槽來到一家線下教育公司的開發程序員王進表示。

另一邊,從某O2O平臺跨界某在線教育企業的後端研發工程師李元也告訴多知,選擇這個行業也是考慮到K12是未來互聯網的主戰場,在線教育將迎來互聯網產業升級之後的下一波重大機遇。

顯然,互聯網的下半場來了。

教育+互聯網,催生教育行業對互聯網人才巨大需求

一方推力,自然也就有一方形成拉力。這些計劃出走教育的互聯網人才,對應的是,教育市場對這些人才的需求量究竟如何?

火花思維創始人羅劍告訴多知,互聯網+教育的興起,用戶數量和市場規模開始井噴,到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用戶將會達到將近2億人,巨大的市場規模將會帶動教育行業對人才的大量需求。

最先落地的跨界人才,顯然是這批最具互聯網屬性的技術人才。

“原來互聯網人才不認為教育是一個可以揮灑自己科技能量的領域,但是現在大家都開始認識到了,所以高科技人才往教育領域流動的可能性比原來大了。”俞敏洪提到。

在這種意識的覺醒之後,越來越多的教育公司加大對科技人才的引入力度。

在多知網《培訓行業這一年·2016》一書中曾記載:

2016年10月,好未來做了一個重要的人事任命,曾在百度擔任首席架構師的黃琰擔任好未來CTO。加入百度之前,黃琰曾是騰訊研究院總監、是PPLive的聯合創始人。

為了引進這位技術大牛,張邦鑫前前後後曾花了大半年的時間。當時,好未來的技術團隊已經有了幾百人,黃琰的到來將用於解決好未來當時需要解決的直播技術、技術後臺搭建等問題。

“好未來比新東方做得好,但現在新東方正在迎頭趕上。大概幾年前,新東方的科技人員就是200人左右,而現在這個人數達到了千人的規模。”俞敏洪在近期接受多知採訪時,也透露出新東方將對科技人才不斷加碼。

新東方、好未來已經表露出對於互聯網技術人才的重視態度,而純在線基因的教育公司,也在加緊互聯網人才的佈局力度。

根據多知梳理,在線少兒英語公司VIPKID在近兩年時間裡,發生過多起高層位置的跨界人才變動:2017年4月,前奇虎360商業產品事業部總經理項碧波加盟VIPKID出任高級副總裁,前美團外賣部技術負責人朱會出任VIPKID研發副總裁;2019年4月,大數據與算法專家周洋加入VIPKID,負責在線教育平臺的大數據體系建設;2019年7月,原百度副總裁、百度移動生態事業群CTO鄭子斌任VIPKID首席技術官,負責公司整體技術戰略規劃。

顯然,教育+互聯網的下半場,也來了。

在線教育飛速發展,人才吸力加強

誠如消費互聯網走向產業升級對互聯網人才產生了一定的推力,教育公司亦恰好提供了一個人才缺口,那為什麼這群跨界人才在醫療、金融、房產等同樣存在缺口的行業之外,選擇教育作為新一著陸點?在互聯網消費升級背景之下,這批互聯網跨界人才又從何處看到了教育產業的發展機遇呢?

事實上,這幾年教育培訓行業尤其是在線教育的發展成果有目共睹。

1、互聯網化的教育規模化速度可觀

教育是一個特別分散的市場,新東方好未來的市場份額加起來不足5%。這是一句老生常談的話。相對於快速燒錢、撲量、快速擴張的互聯網行業而言,教育行業“慢”了似乎不止一點。

“教育行業具有非常強的線下屬性,是相對較難快速規模化的品類,這體現在線下開店的複製和迅速擴張難度上。我們觀察到,在早期的教育創業、尤其是線下教育項目中,基金的參與程度很低,這是因為中國的大部分VC更關注互聯網在產業中的作用以及商業模式快速增長的潛力。”元璟資本合夥人田敏對多知表示。

作業幫首席算法專家宋暘提到,在之前,沒有互聯網化的教育,沒有辦法去做大範圍的滲透,因此也不可能作出寡頭或者壟斷的局面。

如今,在線教育元年的到來拉開了教育在線化的風口。在線教育在互聯網化方面,似乎迎來了眾多新的可能性。

“一旦互聯網化,一切都不一定了。”宋暘解釋稱,從大的時間節點來說,尤其是2015、2016年之後,移動互聯網、手機普及程度的大幅提升,以及移動支付方式的出現,使得信息接觸和獲取的渠道越發寬廣、支付手段越發成熟,這時候通過互聯網手段做教育,變得開始可行。

“這種互聯網的助力,使得教育的滲透率大大提升。要知道所有互聯網其它行業,基本都是兩家、最多三家把市場瓜分完畢,在教育這麼龐大的市場裡面,互聯網教育確實有很多值得做的空間。”宋暘稱。

2、資本市場表現優佳

有人說,資本是最為逐利的。資本目之所及的地方,一定有值得其目之所及的利誘點。

作為剛需產業,教育領域未來規模會持續擴大,可以達到上萬億元的市場規模,而且隨著人們教育觀念更新和需求升級,這個規模還將不斷深入和增長。田敏提到,近年來互聯網在教育領域不斷滲透,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互聯網教育是未來行業發展的大趨勢。

據多鯨資本《2018年教育行業投融資報告》統計,在2013年在線教育元年的輻射之下,2014年成為歷年教育投資增速最快的一年,同比增速達到173%,該年也被稱之為是在線教育市場爆發的一年。此後,每年年投資總量和投資金額保持高位,基本維持在500起以上。

“投資人都喜歡看大市場,線上的打法互聯網基金更為看得懂。”確實如田敏所說,這幾年的教育行業儼然成為了資本爭相落地的領域,更不乏有專門投資教育的機構誕生。

回看已經過去的2018年,VIPKID領跑5億美元D+融資。VIPKID隨即成為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首個“5連投”的創業公司,並且連續三次獲得雲鋒基金投資。融資後,VIPKID估值將超過200億元。

如此高額融資的在線教育企業,遠不止VIPKID一家。2018年年底,完成新一輪融資後的猿輔導,估值也達到30億美元(約207億元)。

與此同時,教育公司這幾年在二級市場的表現,同樣不容小覷。

在多知2016年10月曾發表的一篇《這一年,新東方、好未來股價為何能翻倍增長?》文章中,多知曾寫道:截至美東時間2016年10月28日下午收盤,美股新東方、好未來分別以52.41美元和77.60美元收盤,相較於一年前的數值增長近一倍。而二者52周最高價分別達到53.38美元和83.23美元。

這是新東方、好未來估值開始飆升的歷史關鍵時刻。巨頭受資本市場的追逐一定程度上也在證明著“教育”這個賽道的資本價值。

截至美東時間2019年7月10日下午收盤,新東方股價達到了90.53美元/股,總市值143.66億美元;而好未來拆股後,股價則維持在36.49美元/股,但總市值已超200億美元,達到了215.95億美元。

這是傳統線下教育公司互聯網變革下的現代化力量,在線教育公司在二級市場依舊在奮起直追。

2018年,人工智能教育公司流利說憑藉AI老師的產品,登陸紐交所,目標估值達到20億美元。彼時,這家公司剛剛成立6年,實現規模化營收,也僅僅不過2年的時間。這意味著在英語口語領域,AI老師已經介入教育的核心環節,並且得到市場的驗證。

2019年,在線K12教育公司跟誰學自稱僅僅耗時88個工作日就成功登陸紐交所。這一年,距離跟誰學拆分B端業務、聚焦C端業務的轉型,僅僅過了2年時間。並且,跟誰學還創造了一個在線教育奇蹟:上市時唯一一家規模性盈利的在線教育公司。

隨著教育公司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市場越發相信,在曾經不起眼的教育行業,越發能夠跑出獨角獸級別的教育公司。

“我們是一直堅信在線教育能夠誕生出千億美金市值的公司。”曾任百度、搜狗多條業務線總經理,現為海豚思維創始人兼CEO趙媛如是表示。

3、教育公司技術越發成熟,跨界人才施展空間寬廣

在趙媛梳理看來,自2013年在線教育元年開始,科技改變下的在線教育,經歷了幾個重要階段:早期的題庫類工具,錄播視頻網課,在線直播課(不同班型),AI、知識圖譜等新技術催生個性化教學理念。

在這之中,趙媛認為2016年直播技術的發展和成熟,是最為關鍵的一個節點。“直播技術對於在線教育的用戶體驗和效率,有比較大的提升和改變,這其中醞釀出了巨大的市場機會,也導致這些傳統互聯網行業的人大量進入教育行業。”

楊康同樣表露出對於教育行業技術成熟的期待。“現在確實是能夠將產品、技術、服務這些東西都能夠串起來的一個時間點了,這些事情早期談的時候可能有點奢侈,因為早期AI這些技術可能還在一個早期的階段。”

曾在百度擔任資深架構師,現為高思教育集團首席產品官(CPO)的吳俊霖告訴多知,在早10年前,最貴的課程不是1對1,而是衛星直播課。雖然那時候的直播課可能有十幾秒左右的延遲,但相對於同樣內容更低價格的錄播課程,出於消費習慣和消費理念的因素,消費者更願意為這種有實際感覺直播的課程買單。當時技術能介入兩種場景:其一是租衛星帶寬,做衛星投屏;其二就是暫且稱為“互聯網教育1.0”的在線教育。

“那時候普遍的帶寬是512k、1M的,當這些直播課程結束形成錄播視頻之後,這些大文件向周邊城市傳輸最快的方式不是寬帶,而是開車。”吳俊霖提到,在現在,帶寬、延遲乃至媒體呈現技術都已經不是首要考慮的問題,而是更專注於學習效果——如何讓教育更好地利用各種手段,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互動性,提升孩子學習的興趣,以致最終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事實上,包括趙媛、楊康、吳俊霖所提到的這些技術探索的可能性,已經不斷在教育場景逐漸落地。

“在早期解題答疑階段,沒有互聯網工具,學生作業不會只能在某些特定時間問老師或同學。而學生如果本身內向,可能更會促使問題得不到解決。拍照搜題的出現就使得這種知識獲取的路徑變得更加便捷。”宋暘提到。

宋暘闡釋稱,在這背後,技術有非常多的可作用空間。通過這些拍照答疑的用戶數據可以去分析不用的用戶畫像、刻畫不同用戶的能力模型。“當技術分析出某道題點擊率、錯誤率比較多,就可以針對性的對這些知識點推出視頻講解課程;也可以根據用戶的能力模型去判斷用戶需要哪些方面的輔導和外化。”

“延伸到輔導層面,技術又可以介入用戶的互動體驗。”宋暘告訴多知,這些體驗可以包括:互動題、PK環節、連麥環節、語音輸入形成回答問題的彈幕等各種技術加持手段,使得線上直播課程的互動感和參與性更強。

這些具體到切入學習過程、細節的思索,給了技術人才更多的挖掘有價值內容的可能性。“教育行業比傳統的互聯網行業要複雜的多,也正因為複雜,才有更多的可挖掘空間。”宋暘強調。

顯然,互聯網技術人才著陸的教育領域,早已不是毫無技術元素的傳統土地,而是欣欣向榮、枝繁葉茂。

“隨著AI、知識圖譜的越發成熟,以及未來可預見的AR、VR、5G等技術的突破,都將對於教育行業帶來巨大變革。”趙媛表示。

這些,並非天方夜譚。

2016年,好未來就已將目光投向AI,並於2017年開始成立AI實驗室;2018年1月,好未來成立腦科學實驗室。發佈會上,黃琰還表示,未來三年內,好未來在技術、產品和教學研發人員將超過1萬人,將在全球範圍內建立6所聯合實驗室;2018年7月,好未來發布了一款腦科學產品Alpha Brain,目前該產品已經在好未來旗下品牌內部全面鋪開。

而新東方在科技層面的動作雖然出發較晚,但也在緊鑼密鼓展開:研發“RealSkill智能學習平臺”、 “基於情感識別和學生專注度的慧眼系統”、“基於語音測評技術的慧音系統”等平臺產品、新東方AI研究院發起N-Brain聯盟,推出BlingABC“AI班主任”等等。

而據楊康介紹,一起教育科技的AI技術也在全方位鋪開:針對英語學科,通過語音識別解決英語口語打分的自動評測問題;針對數學學科,通過圖像識別技術解決各個學科學生練習冊的自動批改;針對語文學科,通過自然語言技術解決作文批改問題;此外,將大數據和AI結合,解決學生做錯題後的錯因分析和診斷問題,並通過自適應學習技術,解決學生個性化練習需求。

目前,在語音識別技術方面,一起教育科技正在打磨的還有薯條英語和AI偽直播產品。

在這些不斷探索的新技術、新模式中,教育行業也將迸發出更多迎接互聯網人才的強大吸力。

4、教育行業薪資待遇提升

儘管在線教育的吸引力在一些“未來可期”方面誘惑重重,但所謂“沒有面包,何談遠方?”

而教育行業對於互聯網人才的“麵包”,已經遠超於解決溫飽的層面。

早在2015年2月,在張小龍拿到“北京粉筆藍天科技有限公司”的營業拍照時,張小龍就很明確的提到技術手段是粉筆發展最重要的推動力。

為了加速、加大這個推動力,2014年粉筆的全部約400萬的淨利潤全部砸在了技術上。“當時我的月薪是3萬元,給了一名程序員月薪8萬元。”

2016年,在粉筆約20人的技術團隊中,平均年薪就逼近60萬,年薪過百萬的技術人才有4位。這在整個行業都是比較高的水平。

如今,這個趨勢有增不減。

“一方面,是互聯網人才來到這個教育行業,他會思考他的價值應該提升多少;另外一方面,教育公司可能也急需這樣的人才,因為你沒辦法在合適的招聘節點剛好招到合適的人。”宋暘告訴多知,薪資上漲,待遇追齊互聯網,其實也是由市場大環境決定的。

終將是人才之戰!產業互聯網浪潮下,教育行業開啟人才爭霸賽

(阿里巴巴職位體系下的薪資水準和股數,資料來自公眾號InfoQ)

終將是人才之戰!產業互聯網浪潮下,教育行業開啟人才爭霸賽

(騰訊新職位體系下的薪資水準和股票價值,資料來自公眾號InfoQ)

這是InfoQ梳理的騰訊、阿里不同等級的薪資體系。而據業內人士透露,某在線K12公司已經引進了多位騰訊、阿里的高級技術人才。儘管沒透露具體等級,但以此表來判斷,薪酬已經非常可觀。

在高思教育集團,吳俊霖也告訴多知,集團給出的薪資待遇會對標互聯網行業的薪酬體系,基本會在理性的空間下,大於等於互聯網給出的條件。

也正因此,一個初創教育在線教育公司面試產品經理開出8萬月薪的案例,絕對不是一個個例,也並不值得為之大驚小怪。

“漲薪確實是我過來教育行業的一個原因。”從O2O平臺轉行在線教育的李元表示。

“給到我的待遇,我是滿意的。”從京東金融入行教育的王進同樣認可。

與此同時,期權也成為一些公司選擇吸引留住人才的福利關鍵。

“平均薪資與互聯網相比,還是有所差別。”趙媛告訴多知,“我們會給期權。”

5、教育本身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

2016年直播技術的成熟、在線教育體驗的大幅提升,是趙媛跨界教育的理性分析,從感性層面,趙媛告訴多知,最初創業的時候,她自己也是一個媽媽,也是在給孩子報的各種網課中,看到了在線教育在市場上的巨大需求和未來趨勢。

“成為父親之後,從一開始跨界創辦的玩多多,到後來的火花思維,都是源於我作為家長、感受到的育兒痛點。”羅劍提到。

事實上,這種新生代父母對於教育的重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人才向教育行業的流動。

“在看教育項目的過程中,我們遇到的很多情況是,不少人進入教育行業是因為自己有小孩了。這是一個很自然的驅動做出的選擇,相比於一些行業,教育並不是那麼的遙不可及,它更加貼近生活,尤其是作為家長,對教育普遍有更深刻的體驗,也總想通過進入教育行業能夠直接推動教育的發展。”田敏分析道。

“我們有很多同事也是這種情況,家裡有娃了,然後有動力去做教育,希望為孩子打造一款善良、有愛、高效的學習產品。”吳俊霖坦言,相對於為了追風口而來到教育行業的人,這種是更為理想的狀態。

而王進也表示,選擇教育,其實也是作為90後,走到人生結婚生子關卡路口而萌生的思考。

“中產階級崛起,90後開始結婚生子,對教育越來越重視。”王進說。

不過,教育的這種去生活密切相關,卻並不僅僅侷限於自己家的那點“柴米油鹽”。相反,因為教育的獨特屬性,也有人在此背後,看到更多昇華的東西。

“最後大家發現,你的奮鬥,雖然讓你沒有時間去陪伴自己的孩子,但是可以造福更多的孩子。”吳俊霖表示。

這種舍小我,為大我的意識,也是教育行業為這批互聯網人才帶來的獨特屬性。“當你在傳統互聯網行業從事下來,你老了的時候回顧過去,很難覺得你像喬布斯一樣改變了世界,但教育行業是我認為,你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有所成長的。”

跨界後,不同類型人才的摩擦與交融

看上去,互聯網人才跨界教育顯得順風順水。但吸引其過來,尚且只是第一步。

真正進來之後,互聯網人才要想融入教育公司,挑戰卻並不小。

業內曾流傳過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家公司在創始階段招聘程序員,聊了一圈後,聽說公司還沒有一個技術人員。即便提供有足夠想象力的股票和有競爭力的薪資,還是不願意來。終於有一個程序員來了,結果呆了一天就走了……

這種築在互聯網人才與教育行業的“柏林牆”其實非常明顯。

例如,人與人互動的教育行業非常靈活,而互聯網人才習慣的工作方式是與機器互動,互聯網人才需要將老師的需求精確的轉化成想要的產品功能,在“靈活”與“精確”之間存在衝突,即使最終目的達到了,可能互聯網人才採用的方式又與之前適應的習慣不同,又會產生差異;並非所有需求都能在現階段通過互聯網手段得以實現,這又將是互聯網人才需要跨部門溝通的點。

再比如,王進告訴多知,現在他所在的這個公司管理風格比較嚴格,每天早上有早會,每天下班有晚會,而原先在互聯網公司,他只需要準備週會和週報即可。

對於這種困惑,同樣技術出身的一位業內人士透露,這其實是不太友好的一種行為。把大量的精力放在日報上,沒辦法將問題想的長遠,很多技術崗員工很多都是按照一週、一月的計劃來進行。日報會對實際的產出效率產生很大的影響。

尚德創始人歐蓬在帶領機構在線化轉型的時候曾提到過,“技術需要文化基因、氛圍,除非創始人是技術出身,不然教育企業很難摸到技術的門,不知道技術這幫兄弟需要什麼樣的文化,什麼樣的工作氛圍,怎麼管理,怎麼用他們的語言和他們溝通。”

總結來看,互聯網人才與教育背後的碰撞,大多源於工作方式、管理風格的差異,以及對於各自工作類別的相互理解是否深入。

如何破解這一問題?如何使得互聯網人才的跨界更加如魚得水?

多知網《教培行業這一年·2018》一書中曾提到,好未來旗下學而思網校制定了一個特別的制度:各個層級的管理層,包括技術、產品等團隊在內,都要親自上一線擔任主講老師或者輔導老師,去和用戶實際接觸。

這種架構的調整,使得技術人才與傳統教育工作者能夠實現更好的交融、理解彼此,

《教培行業這一年·2018》中亦記載過,學霸君在教學與技術的人員融合方面,也有過一場著名的“百團大戰”:公司上下,不論產品、技術全部深入一線做銷售打電話,並在當天總結打電話的感受和改變;運營同學則去做老師或客服。

“整整打了100天,這一波打完之後,我們整個業務上升了一個臺階,核心團隊對業務的理解深了一大截。”張凱磊說。

而宋暘告訴多知,在作業幫內部,也是對於教學崗、偏互聯網性質的崗位實行了兩種不同的管理方式,互聯網人才還是沿用之前的管理方式。

如果這是教育公司在擁抱互聯網人才方面所做的努力,那反之,互聯網人才跨界教育,也在無形中不可避免地為教育注入了互聯網“集聚網絡效應”的文化,最為典型的是快速燒錢做流量。

這種效應,在互聯網領域並非貶義。

“互聯網產品很多由於網絡效應,在平臺上的人越多,用戶的體驗才會越好。”趙媛解釋稱,比如當一個社交媒體只有幾個人的時候,用戶體驗顯然是沒那麼好的;比如搜索引擎用戶量越多,就越能通過用戶點擊數據機器學習調整排序讓體驗更好。因此往往前期通過先燒錢擴大用戶規模再去變現的模式。

但教育的商業模式顯然不同。“教育是一個服務行業,老師的供應鏈非常重,用戶越多老師的服務標準化也會越複雜,如果不精細化管理,基本的排課可能都會出問題。所以從成立第一天開始,就需要考慮穩健的增長、需要考慮利潤。”趙媛提到。

宋暘告訴多知,教育一定是品質優先,有品質才會有口碑,有口碑才能形成傳播,“當你不斷去為用戶帶來足夠高的價值,並且價值依次遞推的時候,用戶會真正願意融入你的場景中。”

在海豚思維內部,趙媛會刻意安排一些教育商業模式和本質的討論的活動,也會刻意為這兩種不同的崗位人才進行聯合團建。“不斷的促進他們的交流和理解。”

不過,在吳俊霖看來,這種不同類型人才之間思維的碰撞,並非是壞事,而恰好是一種迭代和昇華,使得商業化的產品,更擁有用戶、業務價值的360度視角的產物。

看上去,這座文化衝突建立的“柏林牆”正在時間流淌、人為努力下撤走一磚一瓦。教育行業越發開放地的向互聯網人才廣伸橄欖。

在未來,跨界人才的爆發力量更加值得期待。

(王進、李元均為化名,多知網王上亦對本文有所貢獻)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