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的畲族與閩越人哪去了?

福建,舊稱七閩,勾踐之越國敗亡後,越人後裔進入福建,建有閩越國,是為百越的一員;古籍又載,閩,東南蛇種,或稱是南蠻的一種。

因此,古代的福建不管是越還是蠻,如果能完好流傳至今,必然會以少數民族的形式存在,再不濟也可能有漢化的遺存。

然而,在福建,真正屬於福建特色的少數民族卻僅畲族一個,為數不少的回族更多的是海洋時代的阿拉伯、波斯後裔,自然不能算入福建土著範圍。

福建的畲族與閩越人哪去了?

閩越王城所在,南太武山

從今天基因及源流的角度看,福建畲族與楚蠻更接近,而臺灣高山族則近於百越,他們與已經民族融合的福建漢族共同構成了福建人的絕大部分。

如果不是文字上的民族別,或許沒人會知道漢畲之別,更罔論漢越之異,換個角度說,所謂民族別,無非是文化別的認同而已,血緣差異在中國似乎一直不是重點,人們更關注的是姓氏所帶來的祖先認同,而在福建歷史中,漢族姓氏卻一直存在於畲與越之中,可謂毫無區別。

一、畲族中的漢姓

民國時期,傅衣凌先生在1944年發表的《福建畲族考》中考證並列舉了歷史上畲族先輩曾用過的漢姓共有十七個,這個數字被後來人擴充至五十八個。

其中發生在閩南的有11姓:南宋1個(李),元代6個(陳、吳、劉、羅、許、張),清代3個(謝、辜、章),袁姓時間不詳。

福建的畲族與閩越人哪去了?

郵票中的畲族形象

閩北4姓:元代2個(黃、聶),明代1個(程),清代1個(何)。

閩東15姓:李、吳、韓、朱、林、陳、楊、連、賴、魏、孔、馮、洪、鄧、邱,以上均在明清時期。

其他地區,包括閩西、閩中、興化等地及不明區域者至少還有31姓。

二、閩越人中的漢姓

西漢早期,漢武帝遷徙閩越人於江淮後,閩地土著幾乎一夜之間消亡,但隨著時間推移,福建人口又開始顯現和活躍。

《吳志》蔣欽傳雲,“會稽冶賊呂合、秦狼等為亂”。《三國志》賀齊傳雲,“賊帥張雅、詹疆等不願升降,反共殺升”,鍾離牧傳雲,“建安、鄱陽、新都三郡山民作亂~賊帥黃亂、常懼等出其隊伍,以充兵役”。

由此知,在三國時期的冶縣及建安郡(以上均指福建)範圍內,已間斷有土著發生叛亂,其漢姓包括了呂、秦、張、詹、黃、常等姓。

福建的畲族與閩越人哪去了?

閩越王城博物館

以至於北宋初期成書的《太平寰宇記》在講到閩縣時,特別說明“越州地,即古東甌,今建州亦其地,皆夷種,謂林、黃是其裔”。

可見,福建土著在漢姓的使用上已經成為一種傳統,正如復旦大學嚴實在進行同姓Y染色體比對時,匹配度能達到0.5以上已經是非常難得,可見同姓同宗,在中國各地是罕見的現象。

三、漢姓的形成過程

閩越人太過久遠,在極早之前便已淹沒在八閩子民之中,而近世我們仍可窺見的是畲民的漢化過程。

民國《永春縣誌》雲,“畲民~今多同化於漢人,與華族無異矣~又鍾姓聞亦有改為章者”。民國《建陽縣誌》雲,“畲民半染華風,欲與漢人為婚,則先為其幼女纏足,稍長,令學針線,坐閨中,不與習農事,奩資亦略如華人~不知彼故閩中舊土著也”。

如此現象,在福建並非個例,甚至畲族人也學習漢人修撰家譜,其先祖或為歷史上雷、藍、鍾姓名人,或為傳說中的畲族人物,不一而同。

福建的畲族與閩越人哪去了?

畲族大姓,鍾姓

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除非地處偏僻地區,否則畲族人大多漢化,而漢姓更是極其普遍,直到解放後恢復(設定)畲族身份時,很多人並不確定自己的身份,最終僅藍、雷、鍾、盤等姓氏被成功定為畲族。

如此紛雜的歷史,誰又曉得誰是漢,誰是畲,知道又當如何?


參考資料:陳支平《福建六大民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