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富與大黃魚的不解之緣

漁業 大黃魚 畜牧業 農業 東南網寧德頻道 2017-06-06

劉家富與大黃魚的不解之緣

人物名片:

劉家富,1940年10月出生,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從事大黃魚研究30多年,獲得了7個省部級科技獎項,10餘次省部委以上個人榮譽及表彰。2015年,經過寧德市科協的推薦,劉家富獲評第六屆“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這是寧德市首次獲此榮譽的科技工作者。這是中國科協為了在全社會弘揚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風尚,鼓勵廣大科技工作者中的優秀代表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而設立的終身榮譽。

東南網寧德5月29日訊(本網記者 葉伏國) 他創造了一個原來被水產業界認為是不可能的奇蹟,一度瀕危的珍貴魚種 ——“國魚”大黃魚,被他從“死神”手裡拉了回來,使其成為我國最大養殖規模的海水魚和8大優勢出口養殖水產品之一,形成了年產16.55萬噸(2016年)、產值百億元的大黃魚產業。推動了我國“以大黃魚等多種類為代表的海水養殖第4次浪潮”,被業界稱為“大黃魚之父”,他就是寧德市水產技術推廣站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劉家富。

近日,“大黃魚之父”劉家富接受了東南網專訪,為我們講述了他與大黃魚的不解之緣。

劉家富出生在連江縣黃岐半島的一個漁村。由於生於海邊、長於海邊,他對海有著特殊的情感。1971年,從上海水產學院畢業的他圓了多年的“漁業夢”,順利進入了連江縣水產技術推廣站,並安排在該縣漁場指揮部從事漁情漁場工作。

據介紹,在上世紀70年代以前,大黃魚的全國年均年捕撈量約12萬噸,其中福建省佔約3萬噸。後來,機帆船和探魚儀在海洋捕撈業上廣泛使用,越冬大黃魚被大量捕撈。從1974年春開始,浙江舟山各產卵場的大黃魚均形不成魚汛了。當時,畢業於漁業資源專業、身為負責漁場漁情工作的基層科技工作者的劉家富開始焦慮了,“如此捕下去大黃魚肯定會滅絕的!”。這時,他便萌生了通過人工繁殖途徑拯救與保護我國大黃魚資源的念頭。

1979年冬天至1980年初,在閩江口外越冬場捕獲的大黃魚達6萬噸,是福建全省正常年景年捕撈量的兩倍。此後,福建地區大黃魚資源也急劇下降。這就更堅定了劉家富開展大黃魚人工繁殖的決心。

位於寧德三都灣內的官井洋,是當年我國唯一的內灣性大黃魚產卵場,當時在那兒還能捕到少量大黃魚。而該產卵場由當時的寧德地區水產局管理。要進行大黃魚人工繁殖研究,就必須去這裡。經劉家富主動請求,1981年底,他調進了直接管理官井洋大黃魚產卵場的寧德地區水產局,負責魚類養殖技術推廣工作。

為了實現進行大黃魚人工繁殖技術研究的目標,他一方面深入淡水苗種場學習“四大家魚”人工催產技術、蒐集國內外有關海水魚類人工繁殖與增養殖技術資料;另一方面利用業餘時間調查官井洋大黃魚產卵場情況、尋找機會向有關部門與領導建議立項進行大黃魚人工繁殖試驗。

在原福建省水產廳的支持下,終於1985年春以1萬元經費、“大黃魚人工育苗初試”項目立項。這讓劉家富興奮不已,浩大的大黃魚人工增養殖研究工程得以走出了第一步。

在當時水產科技界普遍認為大黃魚作為洄游性中下層海水魚類,其人工繁殖技術難度很大,且無相關研究資料借鑑。他憑著執著精神而頂著可能失敗的風險,開始了大黃魚研發征程,從此同大黃魚結下了不解之緣,一干就是30餘年,並終獲成功。

1987年5月9日,在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劉家富用20尾保活馴養的野生大黃魚培育的親魚開展分組催產試驗,育出了100餘尾全人工繁殖的魚苗;隨著首創了人工批量育苗的核心技術,其它配套技術也一道道地被攻破,1990年終於實現了百萬尾規模的大黃魚全人工批量育苗。

據劉家富回憶,1987年春在官井洋也已找不到可以用於人工催產的成熟大黃魚親魚了。“這100多尾魚苗,量雖很少,但卻是質的飛躍,因為這是全人工育苗得來的。”有了人工培育成熟親魚與人工催產的全人工繁殖技術,就有了大黃魚“香火傳承”的保障。

大黃魚育苗成功了,除了用於放流增殖天然資源外,能否成為海水魚養殖的新種類,讓漁民穩定地養殖增收?這是他首先考慮的問題。面對早期試養大黃魚生長緩慢,許多領導、專家均認為無養殖開發前景。但他從個別生長特別快的個體中看到了養殖開發價值,撰寫了“關於瞄準養殖開發方向、早日建成事關振興閩東大計的大黃魚支柱產業的幾點意見”,得到溫秀山、呂居永等福建省人大常委會領導的支持,原省科委與水產廳給劉家富為站長的寧德地區水產技術推廣站下達了“大黃魚養殖技術開發研究”項目及50萬元經費。

為加快研究步伐,在項目經費尚未下達之前,他承擔風險四處籌藉資金搶時間建造海上網箱養殖與陸上育苗基地。當年獲得了加快生長速度的新進展。但當年僅到位資金10萬元,第2年項目被終止的情況下,劉家富等項目組陷入了絕境。

為了將大黃魚人工繁育研究成果應用與推廣,並爭取科技部與國家農業銀行下達的40萬元“星火計劃”貼息貸款,他於1992年組織註冊了寧德地區水產技術推廣試驗場作為大黃魚養殖技術研發基地,併為地區技術推廣站建設實驗基地,進行海水養殖新技術、新品種及病害防治技術的實驗、示範與推廣,並向社會提供技術服務。

然而開拓之路經常不是一帆風順的。“苦點累點都沒什麼,我什麼都可以不要,只要能繼續我的研究。”這是1992年,大黃魚養殖中間試驗與深化研究課題受阻,面對30多萬元的債務,已是年過半百的劉家富向有關部門彙報時說的一句話,這一次他仍然選擇了迎難而上。

期間,他經歷了以“破船作住房,土坑為苗池,毛竹當水管,木塞做閥門”的艱辛歷程,終於於1995年攻克了大黃魚多季人工育苗和規模開發橈足類作為苗種技術,解決了養殖大黃魚的生長速度慢的難題,確立了網箱和池塘養殖技術與工藝,為大黃魚養殖產業化奠定了基礎。

1996年起,他又以試驗場作為大黃魚養殖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基地,並通過技術培訓、技術與信息服務,積極推廣大黃魚養殖技術。通過10多年不懈努力,在大黃魚主養區寧德市構建立了包括產業發展規劃、標準化與品牌、原良種繁育、養殖病害防控、環境監測與產品檢測、產品加工、技術培訓、產業信息、行業服務等較為完善的大黃魚養殖產業技術支撐體系,實現了大黃魚養殖產業化,並向省內外輻射。

經過30年的發展,劉家富讓瀕臨資源枯竭的大黃魚成為了中國最大規模的養殖海水魚和8大優勢出口養殖水產品之一,帶動了漁機具製造、網具織造、土木工程、餌料飼料、交通運輸、技術勞務、產品加工、冷鏈物流、內外貿易、休閒旅遊、餐飲服務等相關行業發展,約30萬人直接與間接從業。

隨著大黃魚人工育苗與養殖掀起熱潮,具有養殖技術的科研人員成為各家大黃魚育苗戶及養殖戶的競相追逐的對象。也曾有人用高回報挖劉家富“下海”合作,卻被劉家富婉言謝絕了,因為他一心撲在大黃魚產業化和水產技術推廣事業上,無暇他顧。

如今,他現雖已年過七旬,始終沒有忘記身為科技工作者的職責,他把推廣、示範水產科學技術視為己任,盡心盡意為群眾服務。

在談到今後意願時,劉家富提出兩點:一是要實現包括規範化養殖的大黃魚產業升級,把其建成獨具我國特色的精品漁業。二是為保護好三都灣生態環境,減輕灣內用海壓力,建議開發閩東灣外水產增養殖。

他認為,閩東灣外擁有廣闊海域和豐富海洋生物資源有待開發,首先要調查開發經濟價值高、可人工解決苗種問題、可進行規模化增養殖、可用作食品、醫藥或工業原料等種類。他希望,通過三個階段開發閩東灣外海域,創建起可提供海洋藥物、工業原料,或精深加工海洋食品業原料的增養殖業,締造一個新的、比大黃魚產業還要大的新水產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