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姚市,隸屬於浙江省寧波市。餘姚秦時置縣,已有 2200 多年建縣歷史。1985 年,經國務院批准,餘姚撤縣設市。1995 年,餘姚被國務院升格為二類市。

餘姚位於東經120度至121度,北緯29度至30度。地處美麗富庶的長江三角洲南翼,東與寧波市江北區、鄞州區相鄰,南枕四明山,與奉化、嵊州接壤,西連上虞市,北毗慈溪市,西北於錢塘江、杭州灣中心線與海鹽縣交界。距寧波國際機場和大型港口寧波北侖港僅半小時和40分鐘車程,至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只有1小時車程,經滬杭甬高速公路去上海也只需2個半小時,經杭州灣跨海大橋到上海僅需1小時,餘姚已納入上海“二小時交通圈”。姚江為浙東運河一段,水陸交通便捷。

浙江省餘姚市概況

浙江省餘姚市概況

浙江省餘姚市概況

餘姚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浙江省歷史文化名城。位於境內被中外歷史學家視為奇蹟的河姆渡遺址距今已有七千多年的歷史,是長江流域母系氏屬繁榮時期的代表性遺址。從秦代以來,湧現了許許多多彪炳史冊的歷史文化名人,如東漢時期高風亮節的嚴子陵,明代著名哲學家王陽明,明末清初著名學者黃宗羲,中日文化交流使者朱舜水,當代著名學者餘秋雨先生,餘姚因此享有“姚江人物甲天下”、“東南最名邑”和“文獻名邦”的美譽。

建制沿革

餘姚歷史見於文獻記載從虞舜開始,先後有“舜耕歷山”、“禹藏祕圖”之說。春秋時期餘姚屬越國,戰國中期餘姚成為楚國轄地。餘姚秦時置縣,已有2200多年建縣歷史。1985年,經國務院批准,餘姚撤縣設市。1995年,餘姚被國務院升格為二類市。餘姚城素為縣治所在,古城由南、北兩城組成,雙城合璧,別具一格。北城始建於東漢建安五年(200),南城築於明嘉靖年間。直至今日,餘姚城區內原有的里巷格局、街道尺度、河網水系仍有相當部分保存完好,並與成片的民居構成了較完整的古城區風貌[1]。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餘姚位於東經120度至121度,北緯29度至30度。地處美麗富庶的長江三角洲南翼,東與寧波市江北區、鄞州區相鄰,南枕四明山,與奉化、嵊州接壤,西連上虞市,北毗慈溪市,西北於錢塘江、杭州灣中心線與海鹽縣交界。距寧波國際機場和大型港口寧波北侖港僅半小時和40分鐘車程,至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只有1小時車程,經滬杭甬高速公路去上海也只需2個半小時,經杭州灣跨海大橋到上海僅需1小時,餘姚已納入上海“二小時交通圈”。姚江為浙東運河一段,水陸交通便捷[3]。

東西極距58.5公里,南北極距79公里。總面積1526.8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805.09平方公里,佔52.73%,平原432.51平方公里,佔28.33%,水域289.26平方公里,佔18.94%。

地形地貌

餘姚屬浙東盆地山區和浙北平原交叉地區,地勢南高北低,中間微陷。南部為四明山區,山巒起伏,散佈大小不等的臺地和谷地,最高峰大長山青虎灣崗海拔979米,中部為姚江沖積河谷平原,有弧山殘丘,點綴兩岸;北部為錢塘江、杭州灣沖積平原,全市耕地63.31萬畝,園地9.35萬畝,林地78.23萬畝。素有“五山二水三分田”之稱。主要河流姚江,源於境內四明山夏家嶺,自西向東流經中部,匯入寧波市甬江出海,全長109公里,境內流長54公里,支流30餘條,縱橫交錯,織成水網,並有眾多湖塘水庫。牟山湖為境內最大海跡湖,正常蓄水420萬立方米,四明湖為最大人工湖,總庫容1.2億立方米。山區溪流眾多,水力資源較為豐富。姚南山區螢石、高嶺土和花崗岩資源豐富,有開發價值。南部山區地勢險要,為浙東戰略要地。

氣候環境

餘姚地處北亞熱帶季風氣候。陽光充沛,雨量豐富,溫暖溼潤,四季分明。其四季特徵:春季:暖氣流增強,氣溫曲折回升,時冷時熱,降水明顯增多,有春寒、倒春寒天氣。夏季初夏:天氣悶熱,陰雨連綿,時有大雨、暴雨,為梅雨季節;盛夏天氣炎熱乾燥,形成伏旱,有時受颱風或熱帶風暴影響,炎熱、乾旱有所緩解。秋季:冷空氣逐漸南下,有時秋雨連綿,暖氣流偏強時,出現秋老虎天氣,間有颱風或熱帶風暴。冬季天氣晴冷乾燥,有時降雪,遇到春寒暴發,帶來嚴寒。

2015年全市總日照1567.3小時,總降水量2076.6毫米,全年平均氣溫17.6℃,全年降水天數173天,最長降水天數10天(2月20日-3月1日、7月4日-13日),最長連續降水量為387.3毫米,日最大降雨量197.2毫米(7月11日),年極端最高氣溫40.4℃(8月4日),年極端最低氣溫-3.9℃(2月10日),無霜期總天數260天。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土陸域面積1336.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13平方公里(水田374.2平方公里;旱地102.8平方公里,田埂36.1平方公里,菜地0.4平方公里),園地面積65.6平方公里(其中果園12.7平方公里,茶園48.3平方公里,桑園2.1平方公里),林地面積481.6平方公里,草地面積1.0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01.4平方公里,居民、工礦、交通用地面積99.8平方公里,其他73.9平方公里。土地類型多樣:北部杭州灣平原是鹽土,中部水網平原為水稻土,南部丘陵山地為紅壤、黃壤。《餘姚市志·自然地理》

水資源

水資平均水資源總量為11.3億立方米,平均徑流量11億立方米,人均佔有量1290立方米,平均蓄水量4.6億立方米,其中庫塘蓄水2.2億立方米,其餘為地下水。境內主要溪流18條,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為2萬千瓦,1993年全市水電站75座。裝機用量1.52萬千瓦,年發電量2900多萬千瓦時。

森林資源

森林林地481.6平方公里。其中用材林257.73平方公里,經濟林(包括茶園、果園、油茶,油桐、板栗、棕漆等)68.7平方公里,薪炭林15.1平方公里,竹林139.8平方公里。防護林、特用林0.7平方公里,竹年採量350多萬根。特產楊梅,今已達7萬畝,1991年產量9407噸。森林資源歸納特點為:幼林面積大,成熟林少;單位面積蓄林低,豐產林少。混合林面積更少,竹林有一定比重。

動物資源

動物現有野生動物主要有短耳兔、黃鼬、香狸貓等。爬行動物有烏龜、烏梢蛇等,兩棲動物有癩蛤蟆等,鳥類有杜鵑、貓頭鷹、山雀等。淡水魚類58種,鯉魚科最多。甲殼類主要有青蝦、中華絨鰲蟹、甲魚。海水魚類:海塗有泥螺、蛤、蜢、蟶子、沙蟹。近海水域有鯧魚、鱭魚、海鰻、梭子蟹、螃蟹等,近來引進白鯽、糰子魴、羅非魚、架交鯉魚等。

礦產資源

螢石為主要礦產,分佈在大隱鎮、芝林、洪山鄉的前鮑陳,儲蓄量156萬噸,大隱鎮的云溪,陸埠鎮的鐘山渡槽,各有8萬噸。高嶺土分佈於大嵐鎮的柿林北,呈肉紅、灰色。花崗石,分佈在樑弄鎮讓賢、四明山鎮的屏風山,是優質建築材料[4]。

相關推薦

推薦中...